手机潜望镜头和长焦镜头区别

   2023-06-21 16:25:55 网络1150
核心提示:传统长焦镜头的体积都很惊人,镜头内有很多大块的光学镜片,用于远距离成像。长焦镜头的视角小,拍摄时对相机的抖动极敏感,显然并不适合放在追求轻薄的智能手机身上。潜望式镜头显然是更加适合智能手机的长焦解决方案。通过特殊的棱镜排列,潜望式镜头可以在

手机潜望镜头和长焦镜头区别

传统长焦镜头的体积都很惊人,镜头内有很多大块的光学镜片,用于远距离成像。长焦镜头的视角小,拍摄时对相机的抖动极敏感,显然并不适合放在追求轻薄的智能手机身上。潜望式镜头显然是更加适合智能手机的长焦解决方案。通过特殊的棱镜排列,潜望式镜头可以在不增加机身厚度的前提下一枚可运动的特殊光学三棱镜来折射光线,实现成像。实现更高倍数的光学变焦。手机是可以在较广范围内使用的便携式电话终端,全称为移动电话或无线电话,最初只是一种通讯工具,早期在中国有“大哥大”的俗称。智能手机除了具备手机的通话功能外,还具备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别是个人信息管理以及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和电子邮件功能。智能手机为用户提供了足够的屏幕尺寸和带宽,既方便随身携带,又为软件运行和内容服务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很多增值业务可以就此展开。

曾经在手机上大吹特吹的潜望式镜头,为何现在都被厂商砍掉?-

主要用来变焦,变焦需要比较长的空间容纳镜头组,采用潜望镜模式是最可行的办法。

什么是潜望式镜头?顾名思义,它最初搭载在潜水艇上的摄像头 。一个由两块反光镜组成的摄像头,这就是最原始潜望镜。

潜望式镜头的优点显而易见,光路折射率高,可在同等体积下,实现更长焦的拍摄效果。

以当前的技术而言,潜望式镜头的确是手机长焦拍摄的最佳解决方案。

因此,不少手机大厂纷纷加入潜望式镜头的阵营。

潜望式摄像头依然存在不少缺点:

(1)潜望式摄像头模组过大,会让智能手机背部设计变凸;

(2)在一些暗光、光线复杂的环境下,光学变焦功能难以激活,而潜望式镜头也可能无法开启;

(3)潜望式镜头内的棱镜,可能会大大地影响光线摄入量,同时非常考验镜头的防抖性能;

(4)光线强度被棱镜折射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衰减,潜望式镜头比普通镜头对传感器尺寸的要求更高。

曾几何时,有机行业的 长焦镜头 卷得多狠呐~

不展示几张月亮样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能拍照。

事情还得从两年多前说起。

自华为 P30 Pro、OPPO Reno 十倍变焦版开始,「潜望式镜头」几乎成为旗舰手机的标配。

5 倍潜望式遍地可见,华为、三星甚至还做出了 10 倍光变,数字变焦能拉到百倍,直接对标望远镜。

你以为长焦镜头只是旗舰机的赛场,那就大错特错了。

华为 nova 、小米青春版等定位中端的机型,同样有一个望远梦,力争在长焦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从去年开始,手机厂商不约而同按下了暂停键,长焦竞争一夜之间冷了下来。

不信我们来盘一盘,这一代还在大吹特吹高倍变焦,下一代却 毫不留情砍掉 的机型。

小米 11 Pro 搭载 800 万像素 5 倍潜望式镜头, 小米 12 Pro 这代降至 2 倍。

虽然像素提升到 5000 万,但画质差距依旧非常明显。

iQOO 5 Pro 到 iQOO 8/9 Pro ,长焦配置从 5 倍潜望式将为普通的 2.5 倍。

OPPO Find X2 Pro 搭载 1300 万像素 5 倍潜望长焦, Find X3 Pro 降至 2 倍,之后的 Find X5 Pro 也是一样。

荣耀 50/60 Pro 的定位虽然也很高端,却直接把 30 Pro 的潜望式长焦砍了,连普通 2/3 倍都没有,放大全靠主摄裁。

哦对了,大家可能已经忘了,连 Redmi K30 都推出过变焦版,但 K40/K50 系列 也给取消了。

既然高端、旗舰机都这副德行,咱就别指望中端机能有什么造诣了。

小米 10 青春版 华为 nova 7 Pro 均搭载了 5 倍潜望式长焦,迭代机型都给砍了。

上面这些机型,可以说是明目张胆地降配。而有些机型比较巧妙,虽然变焦倍数没有变化,但镜头配置也在悄咪咪下降。

比如 vivo X50 Pro+ 一加 8 Pro ,长焦 S5K3M5 传感器,但迭代产品都变成了 OV08A10。

无论是底的大小还是像素,后者都低了一档。

真是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所以说啊,今年要买一款长焦能打的机型,实在是非常不容易,大伙且用且珍惜吧。

这就奇怪了,短短一两年的时间,为什么手机厂商对长焦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呢?

对于高倍长焦,网上一直都存在「噱头大于实用」的声音。

如果你也的手机也搭载潜望式镜头,不妨打开相册简单统计一下,看看有多少照片用到了 10 倍、30 倍或者更高倍率。

应该大多数人占比都不高吧...

这里并不是想表达高倍变焦无用,而是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高倍变焦的使用率确实不高。

其实一些厂商的沟通会也讨论过这个问题,调研显示,大家确实更喜欢主摄和超广角。

除了使用频率低之外,长焦镜头还有一根非常明显的软肋:太占空间。

长焦镜头的底虽然不大,但长焦长焦,长长的焦距就意味着内部的光路更长,体积自然而然就会提升。

(华为 P40 Pro+ 通过多次反射延长光路)

另外,长焦把画面放大的同时,防抖程度也会增加,轻微的抖动都可能让画面变糊。

所以厂商不得不在防抖方面堆更多料,这也是模组体积增加的一大原因。

以三星 Galaxy S21 Ultra 为例,一个潜望式长焦模组,面积都快赶上其余三摄的总和了。

对于手机这种内部空间寸土寸金的设备来说,确实很难找到潜望式长焦的容身之处。

除了从长焦镜头本身出发,咱们还得考虑整个手机行业的大环境。

大家应该都有察觉到,如今几乎每款旗舰,都在堆散热。

就连眉清目秀的三星,都开始在发布会上聊这件事情了。

(三星 Galaxy S22 系列散热示意图)

显然,以当下旗舰芯片的表现,散热能力的优先级,确实排在长焦镜头前边。

电池也是同样的道理,功耗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必然要牺牲一些其他配置来保证续航。

没办法咯,只能让长焦牺牲一下啦~

不过,即便有这么多理由不搭载潜望式长焦,也并不意味着相关机型会消失。

这不,前不久亮相的努比亚 Z40 保留潜望长焦,小米 12 Ultra 也爆料不会减配,就连 iPhone 15 Pro 系列也很有可能上潜望长焦。

不难发现,潮流退去后,市场对潜望式长焦的态度趋于理性。

顶级长焦镜头被视为个性化选择,而非所有高端机的标配。

那么问题来了,你的下一台手机,还会追求长焦配置吗?

以上就是关于手机潜望镜头和长焦镜头区别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