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给我说明一下集中式空调的单风道系统、双风道系统和变风量系统?

   2023-06-23 00:24:14 网络490
核心提示:一、定风量露点送风双风道空调系统1. 工作原理:图6—20是定风量双风道(双参数)系统。有两条送风道,分别送冷风和热风。冷风和热风在每个房间的混合箱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室内。混合箱功能:①根据房间设定的温度和负荷调节冷、热风比例;②保持

谁来给我说明一下集中式空调的单风道系统、双风道系统和变风量系统?

一、定风量露点送风双风道空调系统1. 工作原理:图6—20是定风量双风道(双参数)系统。有两条送风道,分别送冷风和热风。冷风和热风在每个房间的混合箱内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室内。混合箱功能:①根据房间设定的温度和负荷调节冷、热风比例;②保持送风量恒定。图6—21是一种混合箱示意图。混气阀由TC根据室内温度调节冷、热风混合比,风量由风量控制风门保持恒定。2.夏季与冬季处理过程:在 h-d 图上表示见图6—22(a)(b)过程发如下:夏季:新风O 混合 M 混合混合 回风R 冷却去湿 D 冬季处理过程如下: 加热H新风O预热O’混合 M 加湿 D混合混合回风R在图6—22中,为把主要的过程表示清楚。均未表示风机温升。风管的传热及吸收灯光热量的温升。图中R1R2分别为公同房间室内状态点,R为平均状态点。3.各房间送风温度由于各房间热湿比及负荷不一样,即使房间温度的设定一样,而各房间送风湿度和各房间湿度不一样。图6—22(a)中房间R的送风温度就等于冷风温度,不与热风混合。房间1.2由于冷负荷小而与热风混合,送风温度等于冷风温度。4.系统特点该系统在夏季送风是新风与回风的混气空气,即有一部分新风未经冷却去湿处理。当室外空气潮湿或个别房间湿负荷大时,无法满足夏季调节要求。为此这种系统不宜用于室外湿球温度超过25 0C的地区,为保证系统有一定除湿能力。夏季冷风(处理后)的露点通常比单风道的低,不宜高于13 0C。最小新风不宜超过总风量的35%~40%,否则会导致送风湿度过高。5.冷风的风量:按设计条件下最大冷负荷和大部分区域是全冷风运行(即不混合热风)确定,并考虑风机,风管的温升。还需考虑热风阀漏风温升。冷风管尺寸可按此风量。热风管面积可取冷风管面积80%,低速系统(风速不超10m/s)。二、定风量再热式双风道空调系统上述双风道系统中夏季在部分负荷时图6—22出现房间湿度过高,为避免,可采用定风量再热或双风道系统。1.工作原理:如图6—23所示,与图6—20系统不同之处是夏季热风是经表冷器冷却后的冷风,经再加热后得到。加热后热风(H点)与冷风(D点)的含湿量相同,混合后送风状态点含湿量也与冷风一致。保证了送风的除湿能力。2.空气处理过程在 h-d 图上表示:图6—23(b),房间具有最大冷负荷,进入房间空气全部是冷风,室内状态点为R1;房间工具有部分负荷,送风为冷热风混合后的空气(状态S2);室内状态为R2;S、R为该系统的平均送风状态和平均室内状态。冬季处理与图6—20系统一样。能耗要比图6—20大一些。三、多区机组系统1.定义:采用多区的空调系称为多区机组空调系统,是双参数系统的一种形式。2.工作原理:每个房间或区域的送风都集中于多区机组内由冷、热风混合而成。如图6-24所示。(a)为机组内部结构示意图,内设表冷器和加热盘管。3.空气处理:夏季部分空气通过表冷器冷却去湿—冷风,另一部分未经处理(通过上部加热器)—热风;冬季,部分空气经加热盘管—热风,各一部分未经处理(通过表冷器)—冷风。有2个风仓—冷风仓(下部)和热风仓(上部)。冷、热风仓均没有若干个出口,装有混合风门,如图(b)所示,控制冷热风混合比。达到要求。工作原理与图6—20区别不大。§6—7变风量空调系统1. 定义:变风量(Variable Air Volume-VAV)系统是利用改变送入室内的送风量来对室内温度调节的全空气系统,送风状态保持不变.2. 类型光型:单风道,双风道,风机动力箱式和诱导器四种。一、变风量单风道空调系统1.工作原理:图6—25是工作原理图。空气处理机组与定风量空调系统一样。送入每区或房间的送风量由变风量末端机组(VAV Terminal Unit)控制,当室内负荷变化时,由末端机组根据室温调节送风量。2.夏季调节:图6—26为夏季调节过程。由于室内显热冷负荷与湿负荷变化不一定同步,随负荷变化,热湿比在变,根据温度调节,不一定满足温度调节要求,如图中R1R2湿度偏离了原R点的温度。3.小负荷问题:当房间负荷很小时,有可能使送风量过小,不满足最小新风要求,或导致室内气流分配不均匀。因此末端机组有定位装置。限制风量减少到一定值。通常可减少到30%~50%。但在最小风量时,还有可能出现室温过低(负荷小)。可设再加热器4.末端机组,主要设备、有节流型和旁通型两类。①节流型工作原理:利用节流机构(风门)调节风量。②旁通型工作原理:将部分风送风旁通到回风顶棚或风道中,减少送风量,浪费冷热量,系统总风量不变,不节能。③节流型再热式变风量末端机组结构示意。图6—27,内贴保温吸声材料,蝶型风门调风量调节还有文丘里管式双套筒式和 气囊式,再加热器是一或两排热水盘管。出口端不同方位有出口接管,还可外接多出口静压箱或直接接风道。5.调节方式:两类 压力有关型和压力无关型。①压力有关型:恒温控制器直接控制风门的角度,末端机组的送风量将随系统的静压变化被动。②压力无关型:风门角度根据风量给定值(有上、下限)调节。在入口处设风量传感器(如图6—27)。传感器由两根测压管(全压和静压)组成,可测质速(即流量),风量控制器根据实测风量与给定值之差值来控制风门,而恒温控制器根据温度变化设定风量给定值。不因系统静压变化而变化。6. 调节的不利后果及处理:调节后,使整个管道系统阻力增加,风量减少,管道内静压增加,导致漏风增加,还可能使风机处于不稳定状态工作;还因阀门关的过小而调节失灵。过度节流导致噪声,处理:同时对系统风机进行调节,使总风量适应变风量所要求的风量,且维持一定的静压。风机风量调节方法:变风机转速,变风机入口导叶角度,出口风门调节,旁通风量调节。出口风门调节:增加阻力,不改变风机特性,可能会导致风机在不稳定区工作。 旁通调节:不节能。改变风机入口导叶角度,使空气进入叶轮时预旋一个角度,从而改变风机特性。变转速:变频,也改变特性。后两种方法好,尤其变转速。7.系统总风量的控制:两种策略:⑴定静压控制—保持风道内静压恒定,根据静压控制风机转速或入口导叶的角度实际上只能保持安装静压传感器处的静压恒定,目前通常安装在风机到最远端的2/3处。⑵变静压控制—风道内静压根据末端机组风门开度来调整。自控系统测定每个末端机组阀位,风道内静压应使最大开度机组的风门接近全开位置。当之开度小于某一下限值时,减少风道静压设定值;反之,当开度大于某一上限值时,则增加静压设定值。风机转速式入口导叶角度根据静压变化的设定值调节控总风量控制法,不通过静压控制总风量,而根据压力无关型VAV机组设定的风量。确定系统总风量。计算出风机的转速,调节。8.回风机的控制:当系统回风机时,应进行控制,使回风量与送风量匹配,维持正压,几种策略:⑴回风机由同一个系统静压控制,使回风量与送风量按同一比例变化。随负荷变化,新回风量差值减少,房间适压将变化。因此,此法只宜用于变风量调节比例不太大的场合。⑵根据室内正压控制。缺点是房间静压差(正压)很小,易受干扰,测量静压差困难。⑶测量送回风风量,控制回风机使送回风差值在一定范围内。但风量测量有时测不准。9.VAV系统根据室外气象参数的运行调节。除了适应负荷调节,还需根据室外参数调节。策略与单风道定风量系统类似。假设系统冬、夏都有冷负荷,并采用表冷器冷却去湿。当 时,采用最小新风,当 ,采用全新风,而后将混气风或全新风冷却到恒定的送风温度。当 时,可调节新回风混气比来保持一定的送风温度。当t0下降,新风量降到最小新风量时,应采用最小新风,用加热盘管来保证送风温度。当冬季无冷负荷而有热负荷时,可送热风。这时VAV末端机组转换控制模式—室温升高时,减少风量。若VAV既为周边压又为内压服务,冬季送风温度仍根据内区冷负荷来确定,周边区送最小风量,用加热盘管向室内供热。10.单风道VAV系统优点:⑴在部分负荷下工作,可节省风机能耗。⑵一个系统可同时对很多负荷不同。温度要求不同的房间或区域实现温度控制。⑶各房间高峰负荷参差分布时(时间上)系统的总风量及相应设备(冷却,加热盘管)和送风管路都较小。⑷当某房间无人时,可停止送风,节省冷、热量;又不破坏系统平衡。不影响其他房间送风量。⑸当实际负荷达不到设计负荷或系统有余量,可很容易增加新空调区域或房间,不影响原系统风量分配,也容易适应建筑格局变化对系统改造。11.系统缺点:⑴低负荷时,送风量减少会造成新风量不足影响气流分布。造成温度不均匀,影响舒适感。⑵末端机组有噪声,主要在全负荷时,宜取稍大机组;或使机组负担区域小一些,可造小机组,噪声水平低。⑶初投资较高。⑷控制复杂,包括室温控制,送风和排风量控制,送回风匹配控制和送风温度控制,这些控制互相影响,有时产生控制不稳定。二、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Fan Powered)1.定义 :在单风道VAV系统的变风量末端机组上串或并联风机的VAV系统,称为风机动力型变风量系统。2.工作原理:图6—28是串联型风机动力箱示意图。由一套压力无关型变风量装置和一台离心风机组合而成。一次风与吸入箱内空气混气后,由风机送出。一次风风量根据室温进行控制,变风量;由动力箱送出风量是恒定的,从而保证了室内气流分布的均匀性。如果一次风不经箱内风机,而与风机并联,风机只抽吸室内空气,移为并联型。风相出口装加热盘管,即为再热型。3.优缺气盘:系统变风量、送风恒定,避免小负荷时送风量小带来气流分布不稳定和温度分布不均。但此常规变风量系统能耗高。有噪声。4.串并联型比较:并联型箱内风机可间歇运行。即只在一次风量达到某一最小值才运行。减少不利因素。串联型适合用于低温送风空调系统,如冰蓄冷,这种系统送风温差大,风量小,风机动力箱正好弥补。三、双风道变风量系统`1、工作原理:图6-29为系统及末端装置示意图,系统产生两种参数的空气---冷风和热风,通过变风量混气箱送入室内。混合箱工作原理如图B所示,箱内有风量调节风门VR和最小风量控制风门MVC2、负荷变化调节:当夏季室内冷负荷大时,混合阀使冷风口全开,热风口关闭。此时恒温控制器控制风量调节风门(VR)开大关小,随冷负荷减小,VR减小,最终关闭。这时风量将由最小风量控制风门保证风量不小于最小送风量。若室温继续下降,恒温控制器将控制混合阀,使热风门开大,冷风门关小,以维持室温。从变风量混合箱的工作原理可看到。对每一个房间,在冷负荷大时按变风量运行;当风量降到一定值时按定风量、双风道运行。可避免单风道变风量系统在冷负荷很小时送风量大小带来的气流不稳和温度场不均匀问题。3、空气处理过程:图6-30表示了双风道变风量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R为房间1的室内状态点,该房间有较大冷负荷;R2为房间2室内状态点。冷负荷小,保持最小送风量;R为系统的平均回风状态点,系统空气处理过程如下:冷风处理过程。 O 混合 M 冷却去湿D R房间1 D 变风量 房间2 D混合 R 4、系统特点:双风道变风量系统中冷风的送风温度保持某一恒定值,通过调节冷冻水流量或新回风混合比来保持冷风送风温度。热风直接利用回风,利用了室内热量。回风热量不能满足要求时,在加热。图6-29(A)中3台风机都按可能的最大风量取。冷风,热风送风机风量可按静压控制;回风机风量通过测定送风量及回风量控制。寒冷地区,新风设置预热盘管(如图6-20)§6-8全空气系统中的空气处理机组1.空气处理机组(空调机组):在机房内,对送入各个区(或房间)的空气进行集中处理的设备。2.分类:不带制冷机的主要有两大类,组合式空调机组、整体式机组。组合式:由各种功能的模块(称功能段)组合而成,用户可根据需要选取不同的功能段进行组合,按水平方向组合称卧式空调机组,也可叠置成立式机组,图6-31为一个卧式机组外型图。该机组由风机段、空气加热段、表冷段、空气过滤段、混合段等组成。最小规格风凉2000 /h,最大200000 /h.整体式:在工厂中组装成一体,有固定的功能,卧式和气式。结构紧凑、体积小,适用于对空气处理的功能不多,机房面积小的场合。介绍组合式机组中个功能段,同样用语整体机组,不过可能只用于其中几种。

空调机组的系统工艺控制图

一个典型的水冷式冷水机组由以下七个基本部件组成:

1. 蒸发器

2. 压缩机

3. 冷凝器

4. 节流装置

5. 润滑油系统

6. 控制系统

7. 辅助设备

辅助设备包括电机启动器、油分离器、油冷却器、储油器、经济器等

等。

 机组可以工厂整装的,也可以现场拼装。

 循环水泵使冷冻水在蒸发器中循环,将温度由54F降至44F并送至建筑负荷。

 在制冷循环中,机组的做功(压缩热)加上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一起从冷凝器中排走。

 冷却水泵使水从冷凝器中带走热量,并由冷却塔将热量释放。在设计条件下,进入冷凝器的水温85F,出水温95F。

 冷却塔释放热量给大气将水温由95F降到85F。

中央空调热回收机组系统图及原理?

由于公司电脑对文件的加密限制,这里只能文字表达了:由左往右第一条线开始说明:1、排风阀风阀执行器;2、新风阀风阀执行器;3、回风阀风阀执行器;4、压差开关;5、初效压差;6、风机启停;7、频率;8、运行反馈;9、故障报警;10、一级表冷水阀;11、温度传感器;12、二级表冷水阀;13、加湿控制阀;14、风机缺风压差;15、风机启停;16、频率;17、运行反馈;18、故障报警;19、回风温度传感器;20、回风湿度传感器;21送风温度传感器。 由于有些图例不是很明确,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型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由哪些部件组成,有什么特点?

中央空调热回收机组系统图如下:

中央空调热回收机组系统原理:夏季空调采暖,将室内热量传递到循环水中,水温变高,在回水管路上加装水源热泵热水机组(或双源热泵:空气源热泵与水源热泵的集合体)。

空调回水流入上述机组中将室内带出热量用于该机组制取热水的工作,降温后在流入空调相关机组,这样减少了空调机组制取冷水的功耗,同时又避免了热量的无序散失。

扩展资料:

液体循环式热回收器,习惯上也称为中间热媒式热回收器或组合式热回收器,它是由装置在排风管和新风管内的两组“水—空气”热交换器(空气冷却/加热器)通过管道的连接而组成的系统。为了让管道中的液体不停地循环流动,管路中装置有循环水泵。

在冬季,由于排风温度高于循环水的温度,空气与水之间存在温度差;所以,当排风流过“水—空气”换热器时,排风中的显热向循环水传递,因此,排风温度降低,水温升高;这时,由于循环水的温度高于新风的进风温度,水又将从排风中获得的热量传递给新风,新风因得热而温度升高。

在夏季,工艺流程相同,但热传递的方向相反。液体一般为水,在严寒和寒冷地区,为了防止结霜、结冰,宜采用乙烯乙二醇水溶液;并应根据当地室外温度的高低和乙烯乙二醇的凝固点,选择采用不同的浓度。

小型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属空气—水热泵机组,由室外机、室内机和输送管道组成,其他室外侧是靠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内侧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送到空调房间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房间内空气进行热交换,产生冷/热风,从而实现对空调房间的温度进行调节的功能,它是一种集中产生冷/热水,而分散处理各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适用于住宅楼宇,也可用于单独别墅、餐馆和医院等小型公用场所。

小型风冷热泵空调系统,根据换热器的安装位置不同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结构形式。立式结构的外形如图3-2所示。卧式结构的外形如图3-3所示。

图3-2 立式结构的外形

该空调系统优点有:①体积小,占用空间小,可安装在屋前、后地坪上,也可以安装在屋面或阳台上,适用于不同层次房间的使用;②由于末端装置为风机盘管,一般都有风机调速或通过旁通阀调节水量的装置,因此该机组可以对每个空调房间进行单独调节,可满足100~600m2房间不同负荷的需要;③静音性能好,在室内基本上听不到噪声。

图3-3 卧式结构的外形

缺点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性能系数低,调节性能差,由于采用开停控制,部分负荷性能系数APLV低,因此能耗高,运行费用大;②初期投资也偏高,从经济角度上考虑,一般用户难以承受。

以上就是关于谁来给我说明一下集中式空调的单风道系统、双风道系统和变风量系统?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