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以蠡县为中心的河北保定山药产区的种植面积达到了近20万亩的历史最高纪录,2006年产新后各路媒体关于山药种植期灌剧毒农药的报道使得具有保健功效的食用鲜山药销路骤减,一边是盲目扩种造成了产量的激增,一方面是负面的报道阻塞了食用鲜山药的需求,蠡县的鲜山药烂市了!曾经每市斤鲜山药卖3元的保健食品,如今无人问津。2007年储存在地窖里的鲜山药由于当时没有制冷设备,最后整窖的山药烂掉了。大批大条鲜山药被当做下脚料论车卖到了安国全部加工成了药用干货,当时300元就可以买到一大车,最小的车能装6000-7000斤,大的可装10000斤,这样的现象是史无前例的。2007年秋季产新,药用的怀山药也烂市了,新货上市后,大条干货仅能卖到每公斤4.2-4.5元,小条货3.5-3.8元。药用怀山药又一次打破了历史低价创出了近10年的新底价。
鲜山药负面消息的曝光严重阻塞了正常的食用需求,也彻底打破了药农种植山药的发财梦,当年每亩投入六、七千元的种植成本一时灰飞烟灭。严重的种植亏损彻底挫伤了药农山药的种植积极性。2008年河北蠡县周围的次产区大幅减重,高阳、清苑、安平等县市沿潴龙河两岸再也见不到一眼望不到边的山药,传统产区河北蠡县的种植也急剧萎缩。
虽然山药的食用需求骤减,但是药用怀山药的需求在近年却在不断增加,怀山药是“六味地黄丸”、“消渴丸”等中成药的主要原料之一,药用需求的增加、生产种植的停滞使得怀山药的库存历经两年半的低谷后在2009年下半年突出重围,12月份达到了22元,药用山药的价格短期上涨对药农的种植产生不了刺激,因为山药的种植效益决定在做菜用的鲜山药的价格,2009年的山药种植依旧没有大幅度恢复,2010年怀山药的价格开年便涨,3月份29元,4月份最高达到了48元!三年前庞大的社会库存不见了踪影。
四、是谁拉动了怀山药的需求?
是什么因素拉动了怀山药庞大库存的消化?还是食用需求!“毒山药”的负面影响过后,人们对山药的食用需求又有所增加,北京、天津等大城市对鲜山药的食用需求恢复性上涨,由于连续三年的大幅度减种,鲜山药的供应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大批的药用干山药大条被加工成食用的山药“光条”走进了全国大中城市的超市,庞大的怀山药社会积压库存短期内被消化大部,剩下的只有那些质量差的小条货,最终被当做药用走进了药厂和饮片。
“毒山药”的传闻给盲目扩种的山药种植造成了急刹车,形成了山药的干、鲜货供应的两年“真空期”,这是之前和之后山药价格变化中极难遇到的突发因素,正是有了两年种植的“真空期”才形成了药用怀山药庞大社会库存的短期消化,也促成了怀山药由严重供过于求向供不足需的短期过渡,从而产生了怀山药史无前例的天价诞生。因此,怀山药这个周期极高价格的出现,不是必然,具有一定的偶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