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互联网思维叫做战略性跟风

   2017-05-15 19:23:24 6880
核心提示:文章摘要:牵制型跟风、紧随型跟风、创新型跟风、布局型跟风……四大跟风模式储藏着如何的宿命?

有一种互联网思维叫做战略性跟风

  作为互联网企业跨界竞争的战略性产品,大多灾逃四种宿命:     一是作为一种牵制型产品,即用来战略性牵制对手的产品,好比腾讯微博,其诞生只是为了停止新浪微博的伸展,确保QQ的社交老大地位,任务完成后,也就不太主要了。有微信了,新浪微博打不外了,腾讯微博就让它荒着吧。     二是作为一种跟风型产品,江湖上什么东东火爆了,就玩啥,做得成最好,做不可也不要紧。好比阿里巴巴的阿里游戏,恰是看到了微信游戏的火爆,眼热,杀进去,却没有拿下几多市场。话说微信其实也是如斯,看到了移动飞信和小米米聊开拓出来的蓝海,杀进去,成果全面超越之。     三是作为一种创新型产品,就是市场上没有的,或中国市场上没有的,本身先弄出来了。弄的好,就可能是倾覆性创新,一举成为行业巨头,百度当年玩搜刮就是得了这个利益。不外危害也极大,好比类似的事,其后昌大比力喜好做,乃至于更具创新与倾覆的精力,最著名的如昌大盒子,在其时仍是机顶盒一统全国的时代,昌大想用更有娱乐功效的智能盒子实现OTT,却一败涂地。对此,之后会有专章讲述。     四是作为一种布局型产品,即按照本身的主要产品,举行公正的衍生,形成更丰富的产业链。等于在布局新的业务增加点。好比乐视做智能电视、小米做手机之外的各种安卓智能设备。     固然,其实战略级产品往往是复合型宿命。具体落到百度有啊身上,则大体是一个牵制、跟风和布局三重身份皆具备的产品。只是在不同时期,或许某一种身份特征更夺目点罢了。     但导致失败的原因,或许更多的源于它的跟风,并且是无底线的不停跟风。     在其时,国内电子商务主如果三大类C2C(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如淘宝)、B2C(商家与个人之间的电子商务,如当当)、B2B(商家与商家创建的商业关系,在电商范畴比力非主流)。选什么模式呢?     淘宝以C2C发迹,百度要牵制它,一方面分蛋糕,一方面弱化它的电商搜刮引擎入口范围,最好的办法就是也做C2C。因此有啊的初始定位也就明白了。     有巨大的流量布景,有啊的开张之日显得格外红火。上线第一天拜候量即超过400万,上架商品数199万件。几乎所有的入驻商家都信任,百度会给本身的商城店肆一些流量倾斜。     从概况证供上看,似乎并非如斯,一位百度有啊去职人士曾对外吐露:“百度对有啊的投入也不大,主如果人力投入。”据坊间传播,一个月的推广费也就不外数千元,连个中等范围的淘宝店肆都不如。君不见,淘宝切入C2C市场时,为打压易趣,曾不吝代价砸下数亿告白费。同样,在有啊,C2C业务步队人数也只有100来人,而其时阿里巴巴C2C业务群的员工范围早已千人以上了。     你确定你去过有啊?     但其实这并不是问题,因为百度本身就是最好的收集营销平台,它不消给钱,给资本就OK了,并且确确实实给了。百度一向的投资习惯就是,只投资无形资产,却处于控股地位。     同样的例子另有奇艺网,2010年初,百度引入普罗维登斯本钱的5000万美元组建视频网站奇艺网,后改名为爱奇艺网。除了带来巨额流量外,百度在运营层面上并没有对爱奇艺举行过多的干预,固然,也就没有什么其他出格大的撑持了。     其后的状况,大多也能看到,为什么会如斯呢?     因为在百度的步伐猿大脑中,流量这个金不换的资本,就是最大的撑持。有了流量,还必要费多大劲呢?百度如斯瓜熟蒂落的认为,并在有啊身上如斯去做。以是说,从这个层面上看,以此判定有啊只是个试验性产品的论断,其实挺不靠谱的。     但无论何种来由,终局依然是失败的。按照易观国际公布的2010年第2季度数据显示,百度有啊在该季度的买卖额仅为1.25亿元,市场份额为0.11%,而淘宝的份额则是75.16%。何等可悲的数据啊,不外此刻百度已经对此不再伤心。反正只有千分之一份额的有啊,此刻的存亡,其实和整个电商市场没几多关系了。     因为它已经决定变阵。     2010年1月,百度公布斥资5000万与日本乐天创建合伙公司乐酷天,进军B2C业务。与此同时,李彦宏决定弱化有啊的C2C模式。这也意味着百度的电商之路由C2C开始向B2C变化。随后,百度有啊总司理李明远等核心人员去职。之后,百度有啊生活平台上线,意味着有啊C2C业务正式转型生活平台办事。     为何会败?有很多概念,主要集中在有啊的体验环节上。如许说并没有错,好比京东,其本身就是做代理商出身,对线下零售相当熟悉;而淘宝,在刚开始起势之时,除开内部复杂的买卖体系和流量分派设计,小二同样必要到各地去帮助商家了解淘宝,熟悉淘宝法则。     而有啊呢?其实一向就是在做流量的买卖,却没耐心培养本身的商家,等于接通了和消费者的天线,却没和商家的地气连在一起。一个在淘宝和有啊同时开店的小伙伴在其时就对我说,有啊基本在山寨淘宝,可对店东们呢,却放任其自生自灭,连做勾当都很少。     不知道曾经在有啊事情过的人,其后看到淘宝带出来的双十一、双十二,会作何感想。     但这也并不是最关头的。对此,很多人嘲弄道,百度在进入其他范畴时,一定会碰到另一个百度。在某种水平上,这依然在理,百度占据了搜刮引擎的大半国土,谁进来都很难发展,而淘宝其时占据了C2C的七八成市场,其实就是电商版的百度,这就是一个赢家通吃的局。     按照赢家通吃的准则,市场竞争的最后胜利者得到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而失败者往往被淘汰出市场而无法保存。其实同样的话,李彦宏也说过,对于互联网创业的年轻人我想送给他们三个词:准备失败,勇于创新,专注如一。具体讲,要熟悉到99%创业会以失败了结的残酷实际;创业时要选择尚未被发明或者不被器重的范畴,以在资本上取得相对的上风;一旦选定偏向,要专注去把它做到极致。     但这依然不是正解,百度一家独大的搜刮引擎市场,不也有搜狗、360等搅局,也还活的可以,阿里巴巴的淘宝之外,不也活过很多电商,并且另有不少如今还在世并扩张着。     为啥手握流量的百度不可,背靠大树的有啊不可?说白了,战略选择错误。     C2C其时是红火,但就连淘宝本身都知道不靠谱,都在积极经营向B2C变化。因为国外的同业已经用血的教训证了然,B2C才是将来电商的主流。乃至可以这么说,在电子商务范畴,并没有几多人去严格区分C2C和B2C业务。     有质量、有办事、有货源乃至有品牌,一向都是商品贩卖的核心。纯血的C2C不可能全然做到,等做到了,也就变成B2C了。说的更口语点,淘宝当初做C2C,是因为没有几多实体商家想试水这个还不知道以是然的B2C。C2C培养好了市场,商家也大白了行业大势,跟上了,C2C也就瓜熟蒂落B2C了。     尼玛!有啊的C2C正好做在了C2C向B2C的拐点上,等于掉队了别人一个世代啊。     因此,百度决定开玩B2C,继续战略性跟风……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化     (作者:张书乐) 新著有《越界——互联网时代必先搞懂的大北局》,这是一本讲述BAT失败的书。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