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台智能管道修复机器人亮相 可非开挖修复管道“患处”

   2023-03-05 06:39:58 10120
核心提示:  连续遭遇暴雨天气是造成地下管道堵塞渍水原因之一,管道哪里堵了、破损情况如何、是否有渗透,怎么尽快修复等都是亟需解决的

国内首台智能管道修复机器人亮相 可非开挖修复管道“患处”

  连续遭遇暴雨天气是造成地下管道堵塞渍水原因之一,管道哪里堵了、破损情况如何、是否有渗透,怎么尽快修复等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5月20日,武汉本土企业生产的国内首台智能管道修复机器人亮相,来自全国600余名排水管道检测及非开挖修复的学员见证这一“神器”的绝活。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台机器人身高30厘米,机身头部上安装的摄像头可以360旋转、变焦,有4-6节可拆卸组合的灯架,被放入管道中。伴随电脑操作,工作人员可控制着机器人在管道内前进,同时还能通过显示器,看到管道内传回清晰的图像,不仅能给下水管道做“胃镜”,还能根据“病情”对症下药。

  “地下管道狭窄且空气污浊,可能对下井检修人员造成安全隐患。这种机器人可以精确定位故障,让我们实现定点维修,这样可以不开挖路面,就将管道‘患处’修好。”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刘工程师介绍,使用这种机器人检测下水道,检修人员不需要下井,有效避免了井下空气污浊对人员的身体损伤,而且,根据机器人反馈的信息,可以确定管道内存在问题的具体位置,减少了后期开挖管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减少了对市民交通造成的影响。

  据介绍,该非开挖修复技术最大的亮点在于利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对管道进行修复,耗时短,无污染。该修复技术是将玻璃纤维编织,并结合特殊树脂成型,然后将其拉入需要修复的管道内充气扩张紧贴原有管道,以原有管道为外模,软管为内模,然后在紫外光的作用下使树脂固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的复合内衬管。

  武汉中仪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洪标表示,利用智能修复机器人进行管道修复,要比普通的人工开挖修复速度快14倍,以1公里的管道为例,普通的开挖修复,需要90天左右。智能管道修复机器人大大缩短了人工开挖修复的时间,还可实时将修复的情况反馈到移动端。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