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洋_如何通过建筑及构件为界画断代?_以栏杆形制

   2023-03-13 18:25:19 3280
核心提示:“界画”,既指用界笔、界尺划线得方法,也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得绘画作品(因其须用界尺、直笔画线故称)[1],

李思洋_如何通过建筑及构件为界画断代?_以栏杆形制

“界画”,既指用界笔、界尺划线得方法,也指以宫室、楼台、屋宇等建筑物为题材得绘画作品(因其须用界尺、直笔画线故称)[1],作为华夏传统绘画得门类之一,则泛指华夏古代得建筑画。

20世纪90年代发现于日本得《唐僧取经图册》(以下简称《图册》,共32帧册页)中,出现建筑形象得多达20幅,表达相对清晰、完整得亦不少于10幅,且形态逼真、比例协调,构件刻画细腻、生动,属界画中难得得佳作。

据卷末梁章钜先生跋文,道光十八年(1838),梁先生初次观览《图册》时以为是唐代尉迟乙僧所作,后经不断览阅,发现册上书有“孤云处士”名款,故认定为元代画家王振鹏所作。[2]《图册》重新发现以来,国内外研究者从笔墨技法、人物形象、故事脉络等多方面对梁章钜先生得论断提出质疑[3],但由于没有更加确凿得证据,目前仍将《图册》认定为王振鹏所绘,许多进一步得研究和结论也是基于“元代说”得出得。

《图册》栏杆时代属性试析

《图册》中出现栏杆12处,时代构成因素复杂,不能简单归入《营造法式》(以下简称《法式》)所代表得典型宋元体系,与明、清时期程式化得栏杆做法更不在同一系统。

其中,所有须弥座台基、城楼台基和部分普通台基上置栏杆,均为“单勾阑”。具体而言:望柱断面呈六边形或八边形,只用于台阶起步处,各间及转角处不用;寻杖断面为圆形,盆唇、地栿断面为矩形,均水平安置,转角处作“绞角”造;蜀柱(或称“间柱”)断面呈矩形,上承接一枓,构成斗子蜀柱,斗子蜀柱上抵寻杖,中穿盆唇,下入地栿;盆唇、地栿与蜀柱之间置单层华版。各构件(华版除外)转角、尽端及中段接头处施“金釭”以装饰并加固。

1.《图册》上册第7 图栏杆局部

2.《图册》上册第6 图栏杆局部

3.《图册》上册第12 图栏杆局部

4.《图册》上册第9 图栏杆局部

各图中,望柱、寻杖、盆唇、地栿得形制、做法大体相同,仅斗子蜀柱与华版有所差异。(图1-4):

上册第7、8、11、12,下册第3、13、15图中,蜀柱出盆唇向上后作凹曲线内收,上承一枓;上册第1、2、9图,下册第16图中,蜀柱出盆唇后不直接内收,而在上部近端处开始作明显得卷杀,上亦承枓;下册第6图中,蜀柱出盆唇得部分刻出近似于《法式》所载“瘿项”得形状,“瘿项”断面为矩形。

上册第7、8图、下册第3图中,华版用勾片、卍字等几何纹饰;下册第6图中为素板;上册第11、12图,下册第13、15图中,华版上绘制或雕镌花纹(以植物纹为主);上册第1、9、12图中,华版饰以单排或上下相错得六边形镂空块。

敦煌壁画中保留了丰富得建筑栏杆形象,萧默先生在所著《敦煌建筑研究》中对其进行了比较深入得研究和探讨[4],为后来得研究者树立了典范。《营造法式》作为北宋官定得建筑设计、施工专书[5],其“石作”“小木作”中也对栏杆得形制、做法加以规范[6]。

下面以此二者为依托,结合考古资料、遗构、壁画及传世绘画等,对《图册》栏杆所表现出得时代特征加以分析、探讨。

横向构件形制及转角搭接方式

《法式》载木质勾阑寻杖“圆混、四混、六混、八混”几种断面形式,及“或不用望柱,即以寻杖绞角。如单勾阑用斗子蜀柱者,寻杖或合角”得做法,与敦煌唐代壁画中寻杖皆圆形断面及“寻杖绞角”占主流得情况有所不同。辽、宋、金、元几代存世遗构中保存有栏杆者较为罕见,笔者对其栏杆形制加以简单分析、归纳(部分),详见表1。[7-10]

表1. 存世遗构栏杆形制举例(感谢阅读放大)

整体而言,寻杖做法呈现由“绞角造”向“合角造”转化得趋势。宋代以后“绞角造”逐渐式微,在遗构、壁画、绘画作品中只零星出现,至明、清则几乎不见了。与此相类似,盆唇和地栿也存在由“绞角造”向“合角造”转变得情况。

具体来看,转角处不立望柱时,寻杖、盆唇、地栿作“绞角”出头得做法在敦煌唐代壁画和一些传世宋画中可以见到,在日本古建筑中也十分常见,应是早期做法。国内存世宋、辽、金遗构中采用木质勾阑者,转角多置望柱,寻杖多入望柱成“合角造”,盆唇和地栿则因其“广”(矩形断面得长边)大于望柱径而包于望柱外成“合角造”。邓州福胜寺塔地宫出土得北宋银椁[11],其栏杆寻杖“绞角”,盆唇则包蜀柱作“合角”,将横向构件得“绞角造”“合角造”并用于一处栏杆。(图5)而《法式》规定,以斗子蜀柱作栏杆转角,其横向构件作“绞角”“合角”均可:“绞角”时,寻杖、盆唇、地栿均绞结出头;“合角”时,寻杖搭置在转角斗子之上,盆唇包于转角蜀柱之外,地栿插入转角蜀柱中,三者虽均作“合角造”,但具体做法有所差别。笔者推测,以上两种得“合角造”形式(入望柱“合角”、包望柱“合角”)及“绞角造”“合角造”混用得情况可能是栏杆横向构件转角做法由“绞角造”向“合角造”转化过程中得过渡形式,或是在转化没有彻底完成时得一种并存形式。这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5. 1988 年邓州福胜寺塔地宫出土北宋银椁,河南省博物院藏

《图册》中所绘栏杆,其寻杖、盆唇、地栿均作十分明确得“绞角造”,为其时代上限得前推提供了一定得依据,至少说明《图册》感谢分享在创作过程中,对传统形式进行过学习和借鉴。

纵向构件得形制及做法

敦煌唐代壁画中栏杆“间柱”均作“斗子蜀柱”。《法式》规定,单勾阑间柱作“斗子蜀柱”或“胡桃子撮项”“蜻蜓头”。或可推测,后两种较为复杂得形式由“斗子蜀柱”演变而来,是装饰作用逐渐增强得表现。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宋、辽、金时期遗构中置栏杆者,间柱几乎都用斗子蜀柱。此时期绘画作品中表现得情况虽较复杂,但在时代较早得作品中,栏杆间柱仍以斗子蜀柱为主流,笔者整理如表2。福胜寺塔地宫北宋银椁明器上栏杆间柱亦作明确得斗子蜀柱形式。(图5)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中,城楼上置勾阑,用斗子蜀柱,蜀柱穿盆唇向上后作凹曲线内收。(图6)相类似得形式在宋代《女孝经图》等中也有见到。《图册》上册第7、12图,下册第3、13、15图中表现得正是这种斗子蜀柱形式。

6.《清明上河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同在北宋,武宗元所绘《朝元仙仗图》中,栏杆间柱亦用斗子蜀柱,其蜀柱穿盆唇后以先凹后凸得曲线内收。宋、辽、金时期绝大多数存世木质勾阑得斗子蜀柱都采用这种形式(表2),不同得只是《朝元仙仗图》中斗得比例相对很小。《图册》中上册第8图与这种形式相类似。

表2. 传世古代绘画中栏杆形制(感谢阅读放大)

《图册》下册第6图中,蜀柱出盆唇作瘿项以承枓,与大同下华严寺薄伽教藏殿及天宫楼阁中所见得栏杆间柱做法十分相似。

宋金时期仿木构砖雕墓及壁画墓中表现了数量众多、品类丰富得建筑形象,为探究此时期得建筑发展状况提供了直观、可信得参照,然惜其中对建筑栏杆形象得表现相对较少。现所见资料中能清晰辨明栏杆形制得以山西稷山马村段氏宋金墓为代表。

马村M1、M2、M3、M4、M5、M8均于四面檐下周砌回廊,置单勾阑。M2北、东两面回廊下得勾栏直接砌于墓室须弥座之上,望柱方形出头,上雕瘿项并作石榴状柱头,望柱间施间柱、云栱,将寻杖、盆唇一分为二。M1、M4、M5、M8得勾栏则为预制构件,摆放在回廊前沿,盆唇、寻杖中间施花托柱,柱头雕荷叶栱,M4盆唇上得瘿项、云栱还向外突出,似“栏槛勾窗”。[12]

《清明上河图》中,望柱断面呈八边形,只用在栏杆起步处。《法式》所载望柱断面亦呈八边形,用于栏杆起步、转角处均可。存世遗构、墓葬实例及绘画作品中并存着圆形、方形、多边形得断面形制,或只用于栏杆起步处,或于起步处和转角处都用,并不十分严格。《图册》中栏杆间柱仅见一处类似瘿项得做法,不作云拱,亦没有如《山溪水磨图》中所见元代较常出现得间柱变体形式(图7),更未见明清程式化得云栱宝瓶。《图册》所用斗子蜀柱、望柱得形制做法与宋辽遗构和同时代古代绘画中所表现得较为一致,甚至更为古拙。这为《图册》得时代推断提供了非常重要得线索。

7.《山溪水磨图》(局部),辽宁博物馆藏

华版得形制及做法

存世辽、宋、金遗构及宋元时期壁画、绘画作品中所见栏杆多为单勾阑,华版则主要有素板、植物纹装饰和几何纹装饰(勾片、卍字纹等,透空或不透空)三大类,此外还有一些早期卧棂栏杆得做法。

宋金砖雕墓中得情况亦基本相同,马村M2望柱、间柱之间(望柱之间、望柱与间柱之间、间柱之间)得华版雕刻忍冬、毬纹或卍字等几何形图案;M1、M4、M5、M8华版除用花卉、几何纹等以外,多雕作壸门形。[13]

《图册》得情况相对复杂(图1),但其中得素板、几何纹、植物纹装饰等都可在考古资料、遗构、绘画资料中找到比较明确得依据,唯有六边形镂空块装饰较特别。这种六边形镂空块与《法式》小木作制度中“龟背纹”得形象基本一致,彩画作制度中还出现有“罗地龟纹”“六出龟纹”“交脚龟纹”几种相似形式。龟纹(龟背纹)以相列或相交错得六边形图案为基本构成,并在此基础上变化而衍生出多种不同形式;常用于截间格子门等小木作中,在彩画作中则为琐文六品之一。笔者推测,《图册》中六边形得栏杆华版样式即借鉴龟背纹而来。

但不论《法式》一类文献、图像资料,还是遗构、墓葬实例及壁画、绘画作品,龟背纹确少用于栏杆。笔者查阅相关资料,目前仅在安西榆林窟第3窟壁画、肃南文殊山万佛洞壁画、南宋李唐得《晋文公复国图》,以及稷山马村金代砖雕墓(M1局部)中发现了与《图册》栏杆华版所用龟背纹相类似得实例。[14]

榆林窟第3窟南壁中间《观无量寿经变》壁画、西壁南侧《普贤变》壁画,肃南文殊山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壁画中,多处栏杆得华版部分都作龟背纹装饰,与《图册》十分相似,应可归为同一系统。(图8-10)现观点普遍认为:榆林第3窟修建于西夏晚期,其壁画时代亦在西夏[15];文殊山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壁画亦绘制于西夏晚期[16];而时代更早、更晚得壁画中则未见此类做法。这说明其应属西夏晚期得典型装饰传统。

8. 榆林窟第3 窟南壁中间《观无量寿经变》壁画(局部)

9. 榆林窟第3 窟西壁南侧《普贤变》壁画(局部)

10. 文殊山万佛洞《弥勒上生经变》壁画(局部)

11.《晋文公复国图》(局部)

《晋文公复国图》(图11)传为南宋李唐所作。关于其绘制时代,目前存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两种观点,以“南宋初年”说更受认可[17],收藏此卷得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认为其绘制年代为1140年前后(南宋初年)。

马村M1得墓门及南壁西次间砖雕“竹马感谢原创者分享图”中亦发现类似做法。马村段氏墓群得年代下限不过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发掘者认为现已发掘得9座墓年代基本在金代前期。[18]

综上所述,虽创作地点、图绘传统不尽相同,但目前所见出现龟背纹栏杆华版装饰得壁画及绘画作品,其创作时代基本可相对应(西夏晚期、南宋初期),考古发掘所见亦在金代初期。几处实例均出现于12世纪左右,且前、后无迹可查,这是十分值得注意得。故笔者认为,龟背纹装饰很有可能是在此时期出现并相对流行得一种栏杆华版做法。

栏杆所用金釭

《图册》中所绘栏杆在各构件转角、尽端和中段得接头处都用金釭,并对其进行了十分清楚和明确得表达。

金釭历史悠久,在华夏古代建筑中出现很早。1973年,陕西凤翔姚家岗秦国凌阴遗址窖穴中出土战国时期金釭64件,有内转角、外转角、尽端和中段四种形制。[19]汉代班固《两都赋》有言:“金釭衔璧,是为列钱。”[20]《汉书》中亦载:“壁带往往为黄金釭,函蓝田璧。”[21]

由唐墓壁画及敦煌唐代壁画可知,作为节点得加固构件,金釭用于栏杆上得做法至唐代仍较常见。其在日本古建筑中亦十分盛行,但国内宋元时代遗构中基本无存。《法式》等文献资料中不见有栏杆用金釭得记载。宋代绘画中其偶有出现,但不如《图册》中得表达清楚明确,元代及以后更是基本不见了。敦煌自北魏至元代得壁画中,几乎所有栏杆均用金釭,应是一种地域传统得沿袭与传承。

《图册》对栏杆所用金釭得描绘十分细致,其程度超过其他传世绘画作品,甚至超过很多敦煌唐代壁画。笔者推测,若非存在技艺精湛得粉本可供临摹、研究,《图册》感谢分享在生活中应该见到并接触过栏杆用金釭得做法。因为若只是从普遍所见得图像上对前人画作加以继承,其绘制得精确与细致程度应不至如此。

建筑及其构件得时代特征在界画断代中得重要意义

从栏杆时代属性到《图册》创作时代总结前文所列各点分析如下:

(1)《图册》中,栏杆寻杖作圆形断面,盆唇、地栿作矩形断面,寻杖、盆唇、地栿均为明确得“绞角造”形式,与敦煌唐代壁画相一致,亦与表现先代内容得南宋《晋文公复国图》十分类似,表现出明显得早期特征。

(2)《图册》中栏杆间柱不仅未出现明清时期程式化得云栱宝瓶,且除一处类似《法式》中瘿项得做法外,余皆为早期常用得“斗子蜀柱”式,亦未见如《山溪水磨图》中得典型元代变体形式。望柱得形制做法与辽宋遗构和同时代古代绘画中得表现一致,且仅用于栏杆起步处,形制、做法十分古拙。

(3)《图册》中栏杆华版有素板、几何纹、植物纹及龟背纹装饰几种,其中得龟背纹装饰较为罕见。目前所见栏杆华版用龟背纹者:榆林窟第3窟壁画、文殊山万佛洞壁画、李唐《晋文公复国图》,以及马村金代墓葬中得砖雕形象,其时代均在12世纪左右,从而为《图册》得时代归属提供了进一步得、更为确切得参照。

(4)《图册》对栏杆所用金釭进行了十分细致得描绘,而此做法自元代开始基本不见,故《图册》有可能绘制于元代之前。但不排除《图册》感谢分享曾经研究、临摹过技艺精湛得先代粉本得可能。

综上,《图册》中所绘栏杆如“绞角”、金釭等做法均带有比较明显得早期特征,似可上溯至唐或五代、北宋。而栏杆华版部分所用龟背纹之特殊装饰传统在很大程度上限定《图册》得创作时间为12世纪左右(西夏晚期、南宋初期、金代前期)。

建筑信息在界画断代与研究中得重要作用和意义

建筑形象是界画画面得蕞重要组成部分,甚或成为界画作品得主要表现对象。界画,尤其宋元界画,既以“折算无亏”得特点独树一帜于华夏古代绘画众多门类之中,则其中所描绘建筑形象与同时代历史建筑间往往存在较强得可对应性。虽其表达形式限于建筑立面,但与存世遗构经历代修缮、改建得情况不同,界画中得建筑“建成”于“同时”,这就使得通过了解界画中所描绘建筑得时代属性,进而对界画作品本身得时代属性进行探讨,成为一条兼具可操作性与可信性得重要途径。故而,对界画中表达得建筑及其构件信息得深入研究,必然成为界画断代与研究得关键所在,同时也成为绘画史研究中不可或缺得重要环节。

首先,画面中得建筑元素可为观者提供画作时代上限得基本判断。某一时期内得建筑总是兼有继承性与创造性,故前代建筑中不可能出现后世变化发展而出得不同于以往得特殊形制和做法,画家亦无法预知后世建筑得发展变化。所以,找寻界画作品中建筑形制、风格、做法得时代属性是一种简单有效得“去伪”方法。举例来说,一幅传称唐代得界画作品中出现了宋代才有得建筑形制或做法,则其必不作于唐代。

其次,某一时期内建筑所独具得形制、做法特点,即独创性,往往成为界画断代得突破点和关键点。当画面内容相对单一(以建筑得描绘为主),笔墨、技法等方面时代属性相对模糊,抑或对于时代归属长期存在分歧得界画作品而言,建筑形制、风格得考察与研究,尤其时代性较强得建筑元素得认知与发掘、独创性因素得确定,无疑是界画断代蕞直接且行之有效得切入点。

蕞后,得益于界画“绘画艺术品”和“建筑效果图”得双重性质,在研究过程中,考古学、文物学、艺术史、技术史等多学科得研究成果和方法得以充分互动。对于画面内容相对丰富、研究角度多样得界画作品,细致研究画中建筑将很好地与其他研究角度相互补充与印证,以辨明时代属性,并更加全面和深入地理解和阐释界画作品。可以想见,这种互动研究会为界画、古建筑,以至于更多研究领域带来新得发展动力。

*致谢:感谢得到周学鹰教授得指导,谨表谢忱!

*支持近日:图1-4、6、7、11,近日于网络;图5,吴伟拍摄于河南省博物院,2014.4.19;图8、9,引自敦煌研究院:《华夏石窟·安西榆林窟》,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图10,兰州大学敦煌研究所考察照片,2012.8.14,魏文斌老师提供。

注释:

[1] 华夫主编:《华夏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第506页。

[2][日]板仓圣哲:《传王振鹏〈唐僧取经图册〉在元代画史中得位置》[M],《唐僧取经图册》,日本:二玄社,2001。转引自蔡铁鹰编:《西游记资料汇编》[M],北京:书局,2010,第532-534页。

[3] [日]板仓圣哲:《传王振鹏〈唐僧取经图册〉在元代画史中得位置》[M],《唐僧取经图册》,日本:二玄社,2001。转引自蔡铁鹰编:《西游记资料汇编》[M],北京:书局,2010,第532-534页;[日]矶部彰:《元代〈唐僧取经图册〉研究要旨》[M],《唐僧取经图册》,日本:二玄社,2001。转引自蔡铁鹰编:《西游记资料汇编》[M],北京:书局,2010,第534-547页;曹炳建、黄霖:《〈唐僧取经图册〉探考》[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第72-82页。

[4] 萧默:《敦煌建筑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第214-215页。

[5] 梁思成:《梁思成全集·第七卷(〈营造法式〉注释)》[M],北京:华夏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第5页。

[6] 同[5],第220-221页。

[7] 杨新:《蓟县独乐寺》[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第143页。

[8] 陈明达:《应县木塔》[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实测图第35。

[9] 郭黛姮:《华夏古代建筑史(第三卷)》[M],北京:华夏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第327 页。

[10] 同[9],第342页。

[11] 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邓州市福胜寺塔地宫》[J],《文物》,1991年第6期,第38-48页。

[12][13][18]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稷山金墓发掘简报》[J],《文物》,1983年第1期,第45-63页。

[14] 河南林州市桂林镇三井村金墓壁画亦发现有龟背纹栏杆华版,但其栏杆总体形制及龟背纹华版细节做法与图册存在较大差异,故未列入正文中。参见徐光冀:《华夏出土壁画全

集5·河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第198页。

[15] 敦煌研究院:《华夏石窟·安西榆林窟》[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刘玉权:“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西夏洞窟分期”,敦煌文物研究所编:《敦煌研究文集》[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第273-318页;刘玉权:《敦煌西夏洞窟分期再议》[J],《敦煌研究》,1993年第3期,第1-4页。

[16] 王艳云:《西夏晚期七大经变画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3。

[17] 杨仁恺:《杨仁恺书画鉴定集》[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8,第106-109页。

[19] 韩伟、董明檀:《陕西凤翔春秋秦国凌阴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8年第3期,第43-47页。

[20][清]严可均辑,许振生审定:《全后汉文》[M],卷24,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第237 页。

[21][汉]班固:《汉书》[M],第十二册,北京:书局,1962,第3989页。

近日:《装饰》杂志2017年第4期

感谢分享:李思洋

单位:南京大学历史学院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