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盛泽这座千年绸都,纺织业是流淌在血脉里的产业基因。而在江苏博雅达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如同时代的脉搏,日夜不息。在这片经纬交织的世界里,有一位平凡却又不凡的女性,她就是苏州市劳动模范孟利梅。身为公司的一名喷水挡车质检员,她既是布匹质量的“守门人”,也是同事们眼中的“质检侠”,凭借指尖的温度和敬业的精神,孟利梅在自己的岗位上书写着动人的篇章。
精准,是习惯与责任的坚守
纺织厂的喷水挡车质检员是把控布匹质量的关键一环,孟利梅便是这个岗位上的佼佼者。“从一根丝到一匹布,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踏入车间,眼前一匹匹洁白如雪的布匹整齐排列,仿佛一片白色的海洋,让人难以分辨其种类与差异,然而孟利梅只需指尖轻轻一触,就能感知布面的细腻程度;目光一扫,便能捕捉坯布的细微瑕疵。
“我的核心工作是确保喷水织机生产出的坯布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孟利梅告诉记者,她的工作内容包括对喷水织机进行质量检测,严格检验坯布的各项指标,一旦发现问题,她会及时停机并联系机修工、挡车工调整参数,确保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孟利梅深知自己肩上的重任,在她看来,从丝到布的华丽转身,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纺织人对本职工作的坚守。
技能,是机器替代不了的经验
随着科技的进步,纺织行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许多传统工序已被机器取代。然而,孟利梅深知,有些经验和技能是电脑永远也无法替代的。“机器的参数可以调整,但对布匹的‘手感’和‘眼感’却需要多年的积累。”她解释道,比如判断纱线张力、调整经纬密度,这些都需要依靠经验,尤其是在新品上机时,稍有疏忽,就可能产生疵点布,造成巨大损失。
“技术可以迭代升级,但经验需要岁月沉淀。”孟利梅凭借多年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能,始终坚守在质检一线,她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即使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工匠精神依然不可或缺。
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始终秉持“传帮带”的精神,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知识、经验传授给年轻一代。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已有不少徒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看到年轻人成长起来,我还是很欣慰的。”孟利梅说,正是这种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荣誉,是肯定与动力的源泉
2023年,孟利梅在苏州市纺织行业织布工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这场比赛犹如一场对纺织工人综合能力的全方位大考,不仅对参赛选手的操作速度有着严苛的要求,更是对精准度提出了近乎苛刻的标准,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判断都关乎着最终的成绩。比如“穿丝”环节,如果操作不当,机器甚至无法启动。孟利梅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稳定的发挥,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脱颖而出。
同年,孟利梅的杰出表现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她被授予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章。这一沉甸甸的奖章,不仅是对她个人工作能力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她多年来在纺织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精神的崇高褒奖。
2024年,孟利梅再次收获荣誉,被评为盛泽镇百名“最美劳动者”。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成为了众多同行心中的榜样。
面对荣誉,孟利梅始终保持谦逊。“这些荣誉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她说,“它们提醒我要做得更好。”
坚持,是精神与传承的力量
纺织厂的工作环境着实算不上理想。机器的轰鸣声昼夜不息,车间里温度时高时低,空气中还弥漫着一丝丝纤维的味道。然而,孟利梅却从未抱怨。“我就感觉,既然入了这行,那就得做一行爱一行。每一份工作都有它的意义和价值,纺织行业更是如此,它承载着无数人的生活,也传承着千年的技艺。”她说。
无数个日夜里,孟利梅沉浸在经纬交织的世界中,每一次操作都不是简单的重复,每一次判断都需在毫厘之间精益求精。这份执着,不仅仅是对传统纺织技艺的虔诚传承,更是一场对自我精神的深度淬炼。
孟利梅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的内涵,用自己的坚守为年轻一代树立了榜样,她的奋斗历程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平凡岗位上的非凡价值,激励着无数青年以脚踏实地的姿态,在时代的浪潮中勇攀卓越之巅,让工匠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