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对数网线有什么作用?跟大对数语音电缆有什么区别?

   2023-04-14 09:47:20 网络920
核心提示:对数网线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目前在电信语音通讯系统里面,都是常见的用到的产品。在一个新型行业里面这种产品也将要成为一种主流产品。目前网线有份为cat3cable,cat5ecable,cat6cable,cat6acable,cat7cab

大对数网线有什么作用?跟大对数语音电缆有什么区别?

对数网线应用范围非常的广泛,目前在电信语音通讯系统里面,都是常见的用到的产品。在一个新型行业里面这种产品也将要成为一种主流产品。

目前网线有份为cat3

cable,cat5e

cable,cat6

cable,cat6a

cable,cat7

cable,这些都是我们常用的网线产品,大对数在五年前通常都是采用ca3

cable,也叫三类线的标准来做。但是三类网线的传输数据性能上面远远低于cat5e

cable,也叫超五类网线的标准,所以爱讯通网线厂家采用这种类型来生产大对数网线,性能优良。另外,爱讯通采用高速串联机以1200-1400m/min的速度高效率的生产出绝缘芯线。然后根据不同线对的识别标志、绝缘厚度和导体直径将芯线有规则的绞合成一定节距的对绞线。数据电缆的线芯在工作状态下产生开放的电磁场。开放的电磁场将按照信号电流频率从低频到高频对外释放电磁能。电流能量衰竭也会使电子克服电阻壁垒的能力减弱,从而使信息传递减速。一旦信源到信宿的超过5120纳秒,那么信息处理器就会把脉冲信号识别为反射脉冲信号而不予处理。也就是说网络传递信息的功能失去了。因此,我们要采用必要的工艺设计来解决开放电磁场带来的这些影响。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建议您上爱讯通官网了解性能参数:http://www.aixton.cn/news/news0531242.html

cable行业的生产效率是多少?

正 文:

A/TIA 568国际综合布线标准

EI1.1 目的

这个标准确定了一个可以支持多品种多厂家的商业建筑的综合布线系统,同时也提供了为商业服务的电信产品的设计方向。 即使对随后安装的电信产品不甚了解,该标准可帮您对产品进行设计和安装。在建筑建造和改造过程中进行布线系统的安装比建筑落成后实施要大大节省人力物力财力。 这个标准确定了各种各样布线系统配置的相关元器件的性能和技术标准。为达到一个多功能的布线系统,已对大多数电信业务的性能要求进行了审核。业务的多样化及新业务的不断出现会对所需性能作某些限制。用户为了了解这些限制应知道所需业务的标准。

1. 2 相关的标准

这个标准是一系列关于建筑布线中电信产品和业务的技术标准之一。本文连同相关的标准满足了电信行业发展企业结构的需要。 为电信服务的商业建筑标准(EIA/TIA-569) (Ref B1.3) 和住宅及小型商业区综合布线标准(EIA/TIA-570)(Ref B1.2)。

1. 3 标准的说明

标准分为强制性和建议性两种。所谓强制性是指要求是必须的,而建议性要求意味着也许可能或希望。(这两种概念将在本文中交替出现)。 强制性标准通常适于保护、生产、管理,兼容:它强调了绝对的最小限度可接受的要求,建议性或希望性的标准通常针对最终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在统计范围内确保全部产品同使用的设施设备相适应体现了这些准则。另一方面,建议性准则是用来在产品的制造中提高生产率,无论是强制性的要求还是建议性的都是为同一标准的技术规范。建议性的标准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就是未来的设计要努力达到特殊的兼容性或实施的先进性。 在本文中。图表中的注释是标准的一个正式的部分,是用来提供有益的建议。 其他文件的引用除了特殊说明外都指的是标准的最新修定本。 该标准是现行使用的,文中所涉及的标准都是服从修订本的,而且通过在网络的工作过程及终端设备的布线技术中得到了验证。

1. 4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 图1.1给出现代建筑布线系统的各个功能部分的模型。它说明了各个部分之间是如何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以下列出的是构成综合布线系统结构的各部分并将在各章节中进行详细说明。

 (1)水平布线(第4章) (5)设备间(第8章)

 (2)主干布线(第5章) (6)入口设备(第9章)

 (3)工作区 (第6章) (7)管理(第13章)

 (4)设备(第7章)

2 范围

2.1 这个标准对于一座建筑直到包括通信插口和校园内各建筑物间的综合布线规定了最低限度的要求, 它对一个带有被认可的拓朴和距离的布线系统,对以限定实施参数为依据的媒体进行了说明。并 对连接器及插头引线间的布置连接也做了说明。

2.2 由这些标准限定的建筑的综合布线目的在于尽可能地支持不同类型的商业区,办公面积从3000平 方米到100万平方米,可为多达5万人同时工作。

2.3 由这些标准规定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使命寿命十年以上。

2.4这个标准适于办公地点要求的商业建筑的综合布线。为工业企业服务的综合布线标准准备在其他文件中作说明。3 定义及名词缩写

这部分主要讲专用名词的定义及缩写。它们都有其具体的技术含义或是该标准的技术专用词。这里也包括了适于个别专业技术的定义。

3.1定义 转接器(ADAPTER)---- 是一种器件,用来使各种型号的插头相互匹配或接人设备通信插口。它也可用来重新安排引线,使大对数电缆转成小的线群,并能使电缆间相互连接桥接配线(BRIDGGED TAP)在几个布线点的同一电缆上的线对可在配线点上重复使用。

电缆(CABLE)----具有单根或多根导线连接器或光纤的密封护套可以单根或成组使用。

商业大楼(COMMERCIAL BUILDING)----办公大楼或大搂的一部分。

跳接跳线箱(CROSS-CONNECT)----是一种机械式结构,将它安装在墙上或机架内,作为楼内电缆线路的管理,调整和配线。 输入最近点(MINIMUM POINT OF ENTRY)----指离跨过地界线的载波设备的最近可用点或离进入多元建筑或建筑群布线地点的最近可用点。

多模光纤(MULTIMODE OPTICAL FIBER)---种光纤,它可有许多约束光。这种光纤既可是渐变折射率光纤也可是跃变折射率光纤。多模光纤比单模光纤有大得多的模场直径。

光纤跳接箱(OPTICAL CROSS CONNECT)----一个交叉连接单元,用作电路管理,它提供了带有光跳线的光纤连接。

光纤互连(OPTICAL INTERCONNECT)----在布放光缆现场需要光缆或光缆中每一单根光纤直接连接而不需要光跳线。

光纤电缆(opnCAL FIBER cABix)--内有加强材料的一条或多条光纤(玻璃或塑料〕带护套的电缆。

光跳线(13AThH COBD)--一条作为光纤电缆终端的连接线,用来在交叉连接处接人通信电懈。

接线板(PAThH PANEL〕---个便于移动和重新配置跳接点的接线板、搂插线、底板系统。

用户小交换机(PBX一一一眶用户交换系统,通常服务于某个组织,像商业机构和政府机构,并安装在用户区。它可以在大楼利房屋内或电信网内交换通情信号。有时也呵提供从数据终端到计算机的连接。

电信(TELECOMMUNICATION)--符号、信号、记录、图像和声否或是任何由线路、广播、电视、光或其他电磁系统传播的自然信息的发迭、发射和接收。

通信插口(TELECOMMUNICATION OUTLET)--在工作区小的连接器,水平布线系统电缆接在端头上并可接收一匹配的连接器。

转接点(TRANSITION)--水平布线的一个乎元。在这贝扁平电缆可接到其他型电缆上。

工作区(WORK AREA)--工作人员利用电信终端设备进行工作的地方。

32名词缩写

ANSI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

ASTM 美国实验和材料中心

AWG 美国线规

CSA 加拿大标准协会

DTE  数据终端设备

EIA  电子工业协会

EMI 电磁干扰

FDDI  光纤发送数据接口

FCC  联邦通信委员会

IC 中间交叉连接

ICEA 绝缘电缆工程协会

IEC 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 IEEE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

ISDN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LAN 局域网

MC 主跳接箱

NEC 国家电气标准

NEMA 国家电气制造商胁会

NEXT 近端串扰

Cable Modem简介及详细资料

生产效率是指固定投入量下,制程的实际产出与最大产出两者间的比率.可反映出达成最大产出、预定目标或是最佳营运服务的程度.亦可衡量经济个体在产出量、成本、收入,或是利润等目标下的绩效.

一般企业的生产效率能达到20%的利润就算好的。

在企业战略管理中,有一种评价企业能力分析方法,叫做基准分析,寻找行业内或者相似行业内的标杆企业,分析标杆企业在成本、作业效率等方面的做法,形成基准数据,对照企业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制订改进方案,推动执行,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这些数据,尤其是知名企业的数据,一般是不容易直接获得的,往往需要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在领导的支持下,花费一些成本去取得。比如,确定基准分析的目标,形成工作方案,参加外部的基准分析俱乐部或咨询公司,采用桌面材料搜集,参观、访问,实地考察等方式获取资料。

先要了解自己的行业,自己企业在行业内所处的位置,行业目前所处的发展周期,公司目前所处的经济环境等等。然后不断的和企业高层沟通,逐步推动你的合理化建议。没有明确的目标,准确的定位,可行的行动计划和灵活机动的执行,想建立标准工时,平衡生产线产量,提高生产效率,往往会阻力很大,得不偿失,最后产生心理不平衡,有一种挫败感。

变革,不能着急,很多时候要慢慢来,还要取得领导的支持。

3*185+2*95电缆的绝缘阻值国标是多少

概述

电缆数据机又名线缆数据机,英文名称CableModem,它是近几年随着网路套用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主要用于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Cable Modem接入技术在全球尤其是北美的发展势头很猛,每年用户数以超过100%的速度增长,在中国,已有广东、深圳、南京等省市开通了Cable Modem 接入。它是电信公司xDSL技术最大的竞争对手。在未来,电信公司阵营鼎力发展的基于传统电话网路的xDSL接入技术与广电系统有线电视厂商极力推广的Cable Modem 技术将在接入网市场(特别是高速Inter接入市场)展开激烈的竞争。在中国,广电部门在有线电视(CATV)网上开发的宽频接入技术已经成熟并进入市场。CATV网的覆盖范围广,入网户数多(据统计,1999年1月全国范围的有线电视用户已超过一亿)网路频谱范围宽,起点高,大多数新建的CATV网都采用光纤同轴混合网路(HFC网),使用550MHZ以上频宽的邻频传输系统,极适合提供宽频功能业务。电缆数据机(Cable Modem )技术就是基于CATV(HFC)网的网路接入技术。

CableModem与以往的Modem在原理上都是将数据进行调制后在Cable(电缆)的一个频率范围内传输,接收时进行解调,传输机理与普通Modem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通过有线电视CATV的某个传输频带进行调制解调的。而普通Modem的传输介质在用户与交换机之间是独立的,即用户独享通讯介质。CableModem属于共享介质系统,其它空闲频段仍然可用于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CableModem彻底解决了由于声音图像的传输而引起的阻塞,其速率已达10Mbps以上,下行速率则更高。而传统的Modem虽然已经开发出了速率56Kbps的产品,但其理论传输极限为64Kbps,再想提高已不大可能。

电缆数据机

CableModem也是组建城域网的关键设备,混合光纤同轴网(HFC)主干线用光纤,光结点小区内用树枝型汇流排同轴电缆网连线用户,其传输频率可高达550/750MHz。在HFC网中传输数据就需要使用CableModem。

可以看出CableModem是未来网路发展的必备之物,但是,尚无CableModem的国际标准,各厂家的产品的传输速率均不相同。因此,高速城域网宽频接入网的组建还有待于CableModem标准的出台。

技术原理

缆线系统原本就是设计用来有效率地传送电视节目至使用者的家中,为了确保消费者利用相同的电视机从缆线获得的服务能和原本经由空中广播的电视信号一样,CATV业者必须在同轴电缆线再造一个射频(Radio Frequency)频谱(spectrum)。传统的同轴电缆系统大约操作在330 MHz或450 MHz,然而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ybrid fiber/coax HFC)系统则可延展至750 MHz或以上理论上,下载视讯节目信号大约从50 MHz开始,大概是空中广播电视的第二个频道,而5 MHz到42 MHz的部份通常保留给消费者从家中上传资料到头端用。每一个标准的电视频道占用6 MHz (NTSC)或8 MHz (PAL)的射频频谱。所以一个典型的400 MHz同轴电缆系统可播放60(NTSC)或50 (PAL)个电视节目,而750 MHz下载频宽的混合光纤/同轴电缆系统则可提供到125(NTSC)或90 (PAL)个电视频道。

电缆数据机

缆线数据机存取网路

利用缆线网路来传送资料服务,我们会利用典型的电视频道(50~750MHz的范围)来传送下行(Downstream)资料到使用者的家中及利用另一频道(5~42 MHz频带)来传送上行(Upstream)资料讯号至于频道的划分可由有线广播电视业者自行规划。

缆线数据机头端(HeadEnd)系统经由这些频道和使用者家里的缆线数据机(Cable Modem)连结通讯进而成为一个虚拟的区域网路(Virtual local area neork)。大部份的缆线数据机(Cable Modem)是外部装置,经由标准的10 base-T 和个人电脑相连线。

缆线数据机(Cable Modem)存取网路操作在Open System Interconnect(OSI)参考模型的第一层(硬体层)及第二层(媒体存取控制层/逻辑连结层)。所以,第叁层(网路层)协定(如IP流量),可以在缆线数据机(Cable Modem)平台上传送到使用者。

利用64QAM 技术,可在单一的电视频道(NTSC 6MHzPAL 8MHz)提供下行资料的速度到 30 Mbps ,亦可利用 256 QAM 将速度提升40Mbps。从用户端的上行通道可以利用 QPSK 或 16 QAM 调变技术,提供 320 Kbps 到 10 Mbps 的速度。上行和下的频宽由连线到缆线网路区段上的使用者共享,通常一个缆线网区段会连线 500 至 5000 个家庭。

每一个个别缆线数据机 (Cable Modem) 的用户,可以使用不同的存取速率---- 128 Kbps ~ 几 Mbps ,或者更高,而存取速度的快慢则可决于网路架构、网路上的流量、用户端电脑的处理能力,或是所需服务的品质等。

除了存取速率的优点外,缆线数据机 (Cable Modem) 提供另一项好处:永远处于接通状态。因为缆线数据机 (Cable Modem) 采用非连结性 (connectionless) 的技术,有点类似乙太网路,用户端的电脑永远与网路相通,这意谓著使用者不必经由拨号的程式便能上线,也不必担心忙线。

缆线网际网路服务传送

为了要进入高速网际网路服务市场,有线广播电视业者必须建造一个点对点的IP网路在他们服务的社区,且必须提供数万的用户端来做资料的存取。与其提供直接的网际网路服务,有线广播电视业者可着重于提供高速的企业网路(Intra)服务,理由如下:理想的话,所有有关的网站及资料库,最好就在头端附近。这种想法可经由Catching或将热门网站的内容复制储存在本地伺服器(local server)来达成。所以,当缆线数据机 (Cable Modem)用户存取页,他将会以最高的速度被绕送到在头端附近的伺服器,而不会进入拥挤的网际网路内.已经有不少的公司提供广范的网路设备及系统整合服务给有线广播电视业者,好让他们能进入高速的网际网路服务的市场.

共享式网路平台效益

大多数的缆线数据机(Cable Modem)系统采取共享式存取平台,与办公室里的区域网路非常类似。因为缆线数据机 (Cable Modem)用户端共享可用频宽,当网路上的使用者增加,则缆线数据机(Cable Modem) 使用者会看到效益越来越差。通常将的频宽分配给200个使用者,每一个使用者会得到大约 135Kbps 的速度,乍看之下几乎与 128Kbps 的 ISDN 相去不远,其实不然。

因为缆线数据机 (Cable Modem)不像电路交换的电话网路,必须给定一个专属的连结,使用者在上线期间不会占据整个固定的频宽。换言之,他们会互相供享网路资源,实际上只有在收到或传送资料的时间内才会使用到频宽。举例来说,有 200 个使用者上线,原本每个使用者平均分配到 150 Kbps 的算法将被取代,成为他们在几微秒的时间内攫取所有可用的频宽来下载资料--可能每秒好几百万位元.

假如由于过高的使用率而造成的拥挤现象开始发生,有线广播电视业者可以轻易地分配另外的 6 MHz (NTSC)或 8 MHz (PAL)的视讯频道来作高速资料服务,依序增加频道的使用。另一选择可以区段分隔硬体缆线网路来增加频宽。如此也可减少每个网路区段的家庭数,也增加可利用频宽的总数给使用者。

发展现状

有线电视网资源潜力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有线电视网路。目前在中国有线电视网有两大优势:最后"一公里"频宽很宽覆盖率高于电信网。电信网形成时,只是为了一个业务,那就是打电话,而打电话只要求64K的频宽。所以整个网路的设计也就仅局限于这64K,包括入户的双绞线。这样一来,电信网的"最后一公里"就成了瓶颈,限制了网路速度的提高。尽管电信采取了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ADSL(非对称线性环路),可以做到10M、8M、6M,但在当前价位上提高的余地不大。再往前走,成本将非常高。而CATV(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的频宽很容易可以做到800M,就现在的频宽需求而言,CATV网的最后"一公里"是畅通的。当然,由于有线电视网当初是用于广播式的电视传播,也就是说,是单向的,所以要用于电脑网路,必须对现有的网路前端和用户端进行改造,使之具有双向传输功能。总的来说,有线电视网相对电信网路具有以下优势:

1)高传输速率

2)线路始终通畅(不用拨号,没有忙音)

3)多用户使用一条线路(包括完整的电视信号)

4)不占用公用电话线

5)提供真正的多媒体功能。

电缆数据机运用

1)电缆数据机的速度

电缆数据机通过有线电视网路进行高速数据传输,从网上下载信息的速度比现有的电话Modem快1000倍。通过电话线下载需要20min完成的工作,使用电缆数据机只需要12s。电缆数据机的速度范围可以从500Kbit/s到10Mbit/s。

2)电缆数据机的传输模式

a.对称式传输

所谓对称式传输是指上/下行信号各占用一个普通频道8M频宽,上/下行信号可能采用不同的调制方法,但用相同传输速率(2~10Mbit/s)的传输模式。在有线电视网里利用5~30(42)MHz作为上行频带,对应的回传最多可利用3个标准8MHz频带:500~550MHz传输模拟电视信号,550~650MHz为VOD(视频点播),650~750MHz为数据通讯。利用对称式传输,开通一个上行通道(中心频率26MHz)和一个下行频道(中心频率251MHz)。上行的26MHz信号经双向滤波器检出,输入给变频器,变频器解出上行信号的中频(36~44MHz)再调制为下行的251MHz,构成一个逻辑环路,从而实现了有线电视网双向互动的物理链路。

b.非对称式传输

由于用户上网发出请求的信息量远远小于信息下行量,而上行通道又远远小于下行通道,人们发现非对称式传输能满足客户的要求,而又避开了上行通道频宽相对不足的矛盾。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的配合加之以新的调制方法,每8MHz频宽下行速率可达30Mbit/s,上行传输速率为512Kbit/s或2?048Mbit/s。很明显,非对称式传输最大的优势在于提高了下行速率,并极大地满足网上数以万计的客户的套用申请,相对应的非对称式传输的前端设备是较为复杂的,它不仅有对称式套用中的数字交换设备,还必须有一个线缆路由器(Cable Router),才能满足网路交换的需要。而对称式传输中执行的IEEE802.4令牌网协定在同一链路用户较少时还能达到设计速率,当用户达到一定数量时,其速率迅速下降,不能满足客户多媒体套用的需求。此时,非对称式传输就比对称式传输有了更多更大的套用范围,它可以开展电话、高速数据传递、视频广播、互动式服务和娱乐等服务,它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分离频谱,按客户需要提供频宽。

c.传输模式的选择

很明显,不同的用途,不同的范围和规模,就应该注意选择不同的传输模式和不同的产品。写字楼、办公楼、学校和小区主要是用网路传输数据、资料以及Inter接入,那么就选择对称模式的电缆数据机,而且该类产品易用、易维护、价格低廉。如果网路结点设计合理的话(500个电视终端,200个数据用户),利用有线电视网,采用对称式传输模式建立一个企业的Intra通信平台也是可行的。

3)电缆数据机的种类

随着电缆数据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不少的类型。按不同的角度划分,大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a.从传输方式的角度,可分为双向对称式传输和非对称式传输。

对称式传输速率为2~4Mbit/s、最高能达到10Mbit/s。非对称式传输下行速率为30Mbit/s,上行速率为500Kbit/s~2.56Mbit/s。

b.从数据传输方向上看,有单向、双向之分。

c.从网路通信角度上看,Modem可分为同步(共享)和异步(交换)两种方式。同步(共享)类似乙太网,网路用户共享同样的频宽。当用户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其速率急剧下降,碰撞增加,登录入网困难。而异步(交换)的ATM技术与非对称传输正在成为电缆数据机技术的发展主流趋势。

d.从接入角度来看,可分为个人电缆数据机和宽频电缆数据机(多用户),宽频电缆数据机可以具有网桥的功能,可以将一个计算机区域网路接入。

e.从接口角度分,可分为外置式、内置式和互动式机顶盒。

外置电缆数据机的外形象小盒子,通过网卡连线电脑,所以连线电缆数据机前需要给电脑添置一块网卡,这也是外置电缆数据机的缺点。不过好处是可以支持区域网路上的多台电脑同时上网。电缆数据机支持大多作业系统和硬体平台。内置电缆数据机是一块PCI插卡。这是最便宜的解决方案。但是也带来了不便之处,首先,他只能用于桌上型电脑,MAC机和便携机也可以使用,但是接口卡需要有不同的设计,由于技术或者管理上的原因,有些国家根本不能使用内置的cable modem。

互动式机顶盒的主要功能是在频率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电视频道。通过使用数位电视编码(DVB),互动式机顶盒提供一个回路,使用户可以直接在电视萤幕上访问网路,收发E-Mail等。CATV网上的加密,因为有线电视网属于共享资源,所以电缆数据机需要具有加密和解密功能。当给数据加密时,电缆数据机对数据进行编码和扰码,使得黑客盗取数据没那么容易。当通过Inter传送数据时,本地电缆数据机对数据进行加密,有线电视网伺服器端的电缆数据机对数据解密,然后送给Inter。接收数据时则相反,有线电视网伺服器端的电缆数据机加密数据,送上有线网,然后本地电脑上的电缆数据机解密数据。与Netscape的Navigator和Microsoft的Inter Explorer的加密不同的是,电缆数据机只是在有线电视网两端对数据加密/解码,数据通过Inter时是不被加密的。

4)电缆数据机的标准

电缆数据机主要存在两种不同的标准,一个是由美国有线电视运营公司成立的行业组织MCNS(多媒体线缆网路系统)起草的、已被ITU批准的J112标准还有一个是IEEE802.14,此标准正在制订中。从技术上讲IEEE802.14比ITU-J112先进。

5)电缆数据机的连线使用

电缆数据机与传统的用电话线(标准双绞线)连线电话和电脑数据机的情况稍显复杂。最基本的有线电视网路结构包括5个重要部分:前端设备、干线系统、邻近分配系统、入户系统和终端设备。首先你要把电缆数据机连线到墙上的电视插孔,再把电视机和电脑连线到电缆数据机。在有线电视网的另一端是电缆数据机终端系统(CMTS-Cable Modem Termination System),作为网路前端。当然,安装网卡时必须同时安装TCP/IP协定。电话 Modem一般接在电脑的串列通讯口上。近10来年,串口一直是电脑的标准配置,但串口原本是用来作低速通讯的,不能支持电缆数据机这样的高速设备。所以电缆数据机通过网路适配卡与电脑相连。网卡插在PCI,ISA或PCMCIA插槽中。网卡提供的速度比串口快得多。

6)电缆数据机工作原理

电缆数据机从下行的模拟信号中划出6MHz频带,将信号转化为符合乙太网协定的格式,从而与电脑实现通讯。用户需要给电脑配置乙太网卡和相应的网卡驱动程式。同轴电缆中的6MHz频带被用来提供数据通讯。电视和电脑可以同时使用,互不影响。有线电视网路实际运行过程。射频信号在用户和前端之间沿同轴电缆上行或下行。上行和下行信号共享6MHz频带,但是调制在不同的载波频率上以避免相互干扰。一般速率下行为10Mbit/s,上行速率为786Kbit/s。通过上下行协定及相应的软硬体配置保证其通信质量。

有线电视前端在上行方向,电缆数据机从电脑接收数据包,把它们转换成模拟信号,传给网路前端设备。该设备负责分离出数据信号,把信号转换为数据包,并传给Inter伺服器。同时该设备还可以剥离出语音(电话)信号并传给交换机。为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将单向有线电视网转变成双向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以便实现宽频套用。除了前端设备和现存的下行信号放大器外,还需要在干线上插入上行信号放大器。

国外的发展情况

利用电缆数据机在有线电视混合光缆同轴网上传送数据,用其做为网际网路的宽频接入网是非常诱人的,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原因是这种方法成本低、频频宽,是现有有线电视网宽频技术发展的热点。在美国有50个地方做试验网,而像加州Ahome网已开始商业运行。在1996年12月举行的96Westernshow有线电视大展上,有20家公司推出电缆数据机产品。一些大公司如DEC、Philips等采用多家公司的产品做系统集成服务,用HFC网做接入网的网际网路系统的操作支撑系统(OSS)软体也已出现。总之,电缆数据机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开始进入实用期。已发展的、供家庭用户接入网际网路使用的电缆数据机大多是双向不对称的。一般来说,下行占用一个NTSC 6MHz通道,采用64QAM调制提供高达30Mbit/s的传送速率,而上行通道则在5~40MHz带中选择干扰较低的位置,占用1~2MHz频宽,用QPSK(或BPSK)调制提供500Kbit/s~2Mbit/s传送速率,第一代电缆数据机的标准大致是这样。典型产品如Motorola的Cybersurfr电缆数据机,下行30Mbit/s,上行786Kbit/s(占用600kHz频宽)。IBM则推出其双向的Cableonline系统。它的下行速率为30Mbit/s,上行为2.5Mbit/s。这种电缆数据机输入按照乙太网协定连线用户,输出为ATM信号,在前端可用ATM交换机进行交换,解决了对来自多个光结点的数据进行交换的问题。上行噪声是影响电缆数据机性能的主要因素。为此不少公司在探索除QPSK(BPSK)以外的新的有高抗干扰能力的调制方法,在这方面1996年也有新突破。Terayon公司采用S-CDMA同步码分多址法取得很好效果,这种电缆数据机能工作在一个由8个光结点连线3万户居民的小区中,估计今后第二代电缆数据机会采用新的上行调制方法增强抗干扰能力。

中国CATV网开 *** 况

中国正在建更大规模的HFC宽频接入试验网。863计画通信主题也设立了全功能服务网课题。中国数据广播中心与中国科学院科健集团合资成立的广通联数据广播网路有限责任公司主营推广电缆数据机网际网路高速接入业务。

技术比较

在从现有的窄带接入技术向最终光接入解决方案进化的过程中,会有许多非常有生命力的过渡技术,其中,基于电话线的ADSL技术和基于有线电缆的Cable Modem技术是最有潜力的。

ADSL具有上下行速率不对称的特性,因此其套用主要适用于为用户提供上网服务以及VOD点播等业务,而不适用于区域网路互联业务。提供网际网路接入业务采用"ADSL+ATM/乙太网"的方式。用户端配置ADSL远端设备,局方配置DSLAM(ADSL局端设备),它们之间用普通电话双绞线进行连线。ADSL远端设备为用户PC机提供乙太网接口,DSLAM通过ATM或快速乙太网与ISP相连。通过该网路,用户就可以实现宽频接入网际网路。DSLAM可以放置在ISP机房,通过接入网接入到ISP也可以直接放置在ISP机房,与ISP接入平台利用区域网路直接相连。利用ADSL提供VOD视频点播业务则可以采用"ADSL+ATM"的方式。

Cable Modem也是一种上下行频宽不对称的技术,适合提供上网及VOD这两种业务。其中,提供网际网路接入业务可以采用"HFC+Cable Modem+乙太网/ATM"的方式。局端需要配备一台HFC头端设备,通过ATM或快速乙太网与网际网路进行互联,并且完成信号的调制和混合功能。数据信号通过光纤同轴混合网(HFC)传至用户家中,Cable Modem完成信号的解码、解调等功能,并通过乙太网连线埠将数位讯号传送到PC机。反过来,Cable Modem接收PC机传来的上行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通过HFC传给头端设备。

ADSL和Cable Modem两种技术组网都能够提供多种业务,并且都能够基本满足宽频业务的需要。ADSL在频宽上要低于Cable Modem,但是,利用Cable Modem和HFC进行组网在稳定性、可靠性、供电以及运行维护体制上都存在一些问题。此外,由于其网路线路频宽是共享的,在用户达到一定规模后实际上无法提供宽频数据业务,用户分享到的频宽是非常有限的。以下是笔者对这两项技术进行的比较。

安全性。由于Cable Modem所有用户的信号都是在同一根同轴电缆上进行传送的,因此有被搭线窃听的危险。解决搭线窃听问题首先要保护线缆,其次是要了解线路初始化过程中确立好的设定参数,后一点在技术上是难以解决的。而ADSL则不会有此问题。

可靠性。由于CATV是一个树状网路,因此极容易造成单点故障,如电缆的损坏、放大器故障、传送器故障都会造成整个节点上的用户服务的中断。而ADSL利用的是一个星状的网路,一台ADSL设备的故障只会影响到一个用户。

稳定性。Cable Modem的前期用户一定可以享受到非常优质的服务,这是因为在用户数量很少的情况下线路的频宽以及频带都是非常充裕的。但是,每一个Cable Modem用户的加入都会增加噪声、占用频道、减少可靠性以及影响线路上已有的用户服务质量。这将是Cable Modem迫切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ADSL则不会受接入网中用户数以及流量的影响。当然,如果DSLAM的出口频宽小于所有用户可能需要的总频宽,就会在尖峰时间出现拥塞,但这时只要通过提高出口频宽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兼容性。尽管Cable Modem与ADSL都已经出台了技术规范和标准,但是不同厂家的产品都还无法进行兼容,因此给市场扩大带来一定的困难。

组网成本。在组网成本上,ADSL设备成本显然高于Cable Modem,但是后者需要对HFC改造完成后才能够套用。频宽。这显然需要更换所有不符合要求的同轴电缆。同时,要实现双向的HFC需要更换有线电视网上使用的单向放大器,这一部分改造费用也是相当高的。

185的线缆做了绝缘还得做耐压。95的做个绝缘没什么问题,绝缘的标准可以参考国际行业标准。

电缆(electric cable;power cable):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组成。

定义1: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

定义2: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导线(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导线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

以上就是关于大对数网线有什么作用?跟大对数语音电缆有什么区别?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