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流感有关资料!

   2022-11-09 10:11:21 网络440
核心提示: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人感染猪流感。 [2]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

猪流感有关资料!

甲型H1N1流感又称为A(H1N1)型流感,人感染猪流感。

[2]2009年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宣布,一致同意使用A(H1N1)型流感指代当时疫情,并不再使用“猪流感”一词。中国卫生部门则相继将原人感染猪流感改称为甲型H1N1流感。中国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发布2009年第8号公告,明确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其中甲类是后果严重传染性最强的传染病,依次递减。甲类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20余种;丙类传染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手足口病等10余种。

病毒特征

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医学测试显示,目前主流抗病毒药物对这种毒株有效。美国疾控机构的照片显示甲型H1N1流感病毒呈阴性反应。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1至7天左右,较流感、禽流感潜伏期长。

甲型H1N1流感的早期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或呕吐、肌肉痛或疲倦、眼睛发红等。

部分患者病情可迅速进展,来势凶猛、突然高热、体温超过39℃,甚至继发严重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出血、胸腔积液、全血细胞减少、肾功能衰竭、败血症、休克及Reye综合症、呼吸衰竭及多器官损伤,导致死亡。

诊断标准

卫生部2009年4月30日印发的《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中指出,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等,临床上早发现、早诊断是治疗的关键。

同时,诊疗方案还详细介绍了人感染猪流感的诊断标准,具体有以下四种情况:

——医学观察病例:曾到过猪流感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者。列为医学观察病例者,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病例:曾到过疫区,或与病猪及猪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也可流行病学史不详),1周内出现流感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咽试子、痰液、血清H亚型病毒抗体阳性或核酸检测阳性。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且与其有共同暴露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者。

——确诊病例:从呼吸道标本或血清中分离到特定病毒;RT-PCR对上述标本检测,有猪流感病毒RNA存在,经过测序证实,或两次血清抗体滴度4倍升高,可确诊为人感染猪流感。

中医治疗甲型H1N1流感的思路和原理

甲型H1N1作为流感的一种,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引发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3]防范措施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甲型H1N1流感?

在预防方面,没必要扎堆去接种人流感疫苗,因为预防季节性流感疫苗对预防猪流感并无效果。正确的做法是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勤洗手,尤其是接触过公共物品后要先洗手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打喷嚏和咳嗽的时候应该用纸巾捂住口鼻;室内保持通风等。

1、减少到公共人群密集场所的机会,对于那些表现出身体不适、出现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要避免与其密切接触;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吃有营养的食物、多锻炼身体勤洗手,要使用香皂彻底洗净双手;

3、在烹饪特别是洗涤生猪肉、家禽(特别是水禽时)应特别注意。特别是有皮肤破损的情况。建议尽量减少接触机会;

4、可以考虑戴口罩,降低风媒传播的可能性;

5、定期服用板蓝根(可以考虑有一定规律性),大青叶、薄荷叶、金银花作茶饮。

6、特别注意类似临床表现,引起重视。特别是突发高热、结膜潮红、咳嗽、流脓涕等症状。

2、如果感觉自己感染了流感,应该怎么办?

·如感不适,出现高烧、咳嗽或喉咙痛,应待在家中,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地方;

·多休息,喝大量的水;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遮掩住嘴和鼻子,用完后的纸巾应处理妥当;

·勤洗手,每次洗手都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尤其咳嗽或打喷嚏后更应如此;

·将自己的症状告诉家人和朋友,并尽量避免与他人接触。

3、家中有人出现流感症状,应如何照料?

·将病人与家中其他人隔离开来,至少保持1米距离;

·照料病人时应用口罩等遮盖物遮掩住嘴和鼻子,遮盖物使用后应丢弃或清洁;

·与病人接触后应用肥皂彻底洗净双手,病人居住空间应保持空气流通;

4、如果自己认为需要医学治疗,应该怎么办?

·去医疗机构之前,应该首先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报告自己的症状,解释为何会认为自己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

·如果没法提前与医护人员联系,那么当抵达医院寻求诊断时,一定尽快把怀疑自己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想法告知医生;

·去医院途中,用口罩或其他东西遮盖住嘴和鼻子。

甲型H1N1流感预防9条建议

1.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睡眠充足,多喝水,保持身体健康。

3. 应保持室内通风,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4. 做饭时生熟分开很重要,猪肉烹饪至71℃以上,以完全杀死猪流感病毒。

5. 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6.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不宜用手,而是用肘部遮住口鼻。

7. 常备治疗感冒的药物,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尽早服药对症治疗,并尽快就医,不要上班或上学,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的机会。

8. 避免接触出现流感样症状的病人。

9. 由于此次流行的猪流感病毒是A/H1N1型流感病毒,目前针对猪流感只有猪用疫苗,人注射普通流感疫苗不能对猪流感预防、甲型H1N1流感预防有效。

预防流感需备物品

近日,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部分发布防治甲型H1N1流感商品参考:

洗剂:洗手液、肥皂等

消毒剂:“84”、甲醛、戊二醛、高锰酸钾、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各种空气消毒剂等

防护用品:口罩、体温计

防治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病毒灵、病毒唑等

更名原因

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代替“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我国卫生部公告中则将这一疾病称为“甲型H1N1流感”。对此,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杨维中1日告诉记者,“甲型”即“A型”,我国这一名称与国际的名称其实是一回事,只是按国内中文表述的惯例称为“甲型”。

导致这次墨西哥和美国等发生疫情的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猪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 世卫组织多次表明,虽然这种新型病毒是由猪流感病毒演变而来,但到目前为止这种病毒只是使人患病,还没有发现猪被感染的病例。 世卫组织宣布从4月30日起,开始使用“A(H1N1)型流感”而非“猪流感”来指代当前疫情。世卫组织发言人汤普森说,之所以更改当前疫情的叫法,是因为“猪流感”一词容易误导消费者,农业界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就此表达关切。 流感病毒有三种类型:甲型(A型)流感病毒感染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乙型(B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疾病的产生通常较甲型病毒温和;丙型(C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并不会引起严重的疾病。

对比

甲型H1N1流感 禽流感 普通流感

传播途径 该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过禽传染给人,不能通过人传染给人。 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症状 人类感染猪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相似。

潜伏期 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 人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1~3天,通常在7天以内。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

死亡率 猪流感的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人患禽流感死亡率达60%。 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较低。

易感染人群 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在已发现的感染病例中,13岁以下儿童所占比例较高,病情较重,其属于易感人群。 四类最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分别是: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

防治疫苗 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猪流感都无效,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各国已在研制预防禽流感的疫苗。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

发现

2009年3月18日开始,墨西哥陆续发现人类感染、死亡病例。

2009年5月2日加拿大联邦卫生官员在渥太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证实,加西部艾伯塔省一猪场的猪身上检测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这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猪受这种新病毒感染。

甲型H1N1流感与中国大陆

中国卫生部于五月十一日上午确诊了中国首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

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颜丙约十一日上午通报说:“五月十日下午,四川省卫生厅报告四川省人民医院发现一例发热病例,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验结果,初步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此后,患者已被转送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其就诊过程中的十五名医护人员作为密切接触者也已采取医学观察措施。

据介绍,患者目前体温正常,病情已有恢复,精神状态良好。包某某到成都后,与其父亲、女友、出租车司机三人有过接触,目前三人均被转送到成都市传染病医院隔离治疗,经专家会诊、紧急防治,目前情况稳定。

患者包某某,男,三十岁,此前在美国某大学学习。患者于五月七日由美国圣路易斯经圣保罗到日本东京,五月八日从东京乘NW029航班于五月九日凌晨一时三十分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并于同日十时五十分乘川航3U8882航班从北京起飞,于十三时十七分抵达成都。

患者五月九日在北京至成都航程中自觉有发热、咽痛、咳嗽等症状,在成都下机后到四川省人民医院就诊。五月十日上午,四川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两次复核检测,初步诊断患者为甲型H1N1流感疑似病例。五月十日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接到疑似患者标本,连夜开展实验室检测。十一日早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军事医学科学院对该疑似患者咽拭子标本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

教你认识---甲型H1N1流感

一、猪流感基本知识

1、何谓猪流感?猪流感病毒是否可以传染给人?

猪流感是一种由A型猪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系统疾病,该病毒可在猪群中造成流感暴发。通常情况下人类很少感染猪流感病毒。近年在美国等地也出现过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患者大多为与病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

2、人如何感染猪流感?人感染猪流感后有何症状和表现?

人可能通过接触受感染的生猪或接触被猪流感病毒感染的环境,或通过与感染猪流感病毒的人发生接触。

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与普通人流感相似,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身体疼痛、头痛、发冷和疲劳等,有些还会出现腹泻和呕吐,重者会继发肺炎和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3、是否有治疗猪流感的疫苗?

目前虽尚无疫苗预防人感染猪流感,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4、食用猪肉是否会感染猪流感?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猪流感能通过食物传播。因此,食用处理得当的熟猪肉和猪肉制品是安全的。将猪肉烹制内部温度达到71℃,可杀死细菌和病毒。

5、公众可采取何种措施?

(1)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

(2)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洗手液(肥皂)和清水洗手,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避免接触生猪或前往有猪的场所。

(4)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5)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进垃圾桶。

(6)如果生病了,请留在家中,并减少与其他人接触,避免感染他人。

(7)尽量避免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或嘴巴,因为病菌可以通过这些途径进行传播。

二、出入境人员须知

1、以下人员不应出外旅游:

(1)有任何不适,尤其是发热;

(2)在过去十天内,曾经与疑似或确诊猪流感病例有紧密接触,即曾照顾患者、与患者同住、或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体液人员。

2、出境人员需做到:

(1)旅游前,需预备以下几项物品:

一般应急用品如:纸巾、口罩等,以备不时之需。

含65~95%酒精的消毒剂,以便在没有洗手设备的情况下,清洁及消毒双手。

当地中国领事馆联络电话。

(2)旅程中

A.检疫

与检疫及卫生人员合作,完成必须的出入境程序及检疫措施。切勿乱抛垃圾和随地吐痰。

垃圾应放在废屑箱内。如需吐痰,应用纸巾包好,然后弃置于废屑箱内。

B.勤洗手

经常保持双手清洁,如厕后、进食前、处理食物前及触摸过公共对象后都应用洗手液洗手。避免触摸眼睛、鼻及口,如需触摸,应先洗手。如没有洗手设备,可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洗手。

C.备用纸巾/手帕

带用纸巾/手帕。打喷嚏及咳嗽时应用纸巾/手帕掩着口鼻。

D.备用私人用品

不要共享毛巾及私人用品,以免传播疾病。

E.备用口罩

可带备口罩,以便自己/同团人员有呼吸系统病症时戴上。

F.公筷及公匙

吃饭时应使用公筷及公匙,不应与人共享饭盒及饮品。

G.健康生活

旅游期间继续实践健康生活模式,及保持身体清洁,不要吸烟。

H.如有不适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热,应通知酒店及领队/导游或相关人员;

病者及其照顾者应立刻戴上口罩;

尽快安排医生诊治;

留在酒店房间/房间休息及暂时终止行程,直至痊愈。

旅客若被当地医生怀疑或证实染上猪流感,需留在当地医院作进一步检查或治疗,同行人员如无必要,应减少与病者接触,并遵照当地医生指示,严格遵守个人卫生措施。同行人员需配合当地卫生及检疫部门的指示,安排余下行程和所须的检疫措施。

(3)旅程后

回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3、入境人员需做到:

(1)从疫区归国入境时,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主动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说明。

(2)从疫区归国2周内,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应及时与当地卫生疾控部门联系。

三、参与公众活动者注意事项:

参与公众活动时,要预防猪流感及其它传染病,建议公众注意:

1、参与活动前:

如有不适,尤其是发烧及/或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就不应前往活动,应尽早找医生诊治。

双手应经常保持清洁,接触公用对象或设施后应洗手。

应随身带备手帕或纸巾。

2、参与活动期间:

保持良好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盖口鼻,其后并立刻用洗手液洗手,以免飞沫传播细菌。

在触摸眼睛、口或鼻前、进食前及如厕后都应该洗手。

用洗手液洗手,其后用纸巾或烘干设备弄干双手。

如没有洗手设施,则使用含65~95%酒精的洗手液消毒双手。

不要随地吐痰或乱抛垃圾。痰涎应用纸巾包好,弃置垃圾桶内。垃圾亦应弃置进垃圾桶内。

不应吸烟。

3、参与活动后:

保持双手清洁。

回家后,应洗澡及洗头,清除身体上的污垢及细菌。

四、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注意事项

1、在未出现本地感染猪流感病例之前:

(1)保持车厢/船舱清洁

不要在车厢/船舱内饮食。

不要吸烟。

不要随地吐痰。

不要乱抛垃圾。请将垃圾放入设于车站/月台/大堂的垃圾箱。

如需呕吐,应使用呕吐袋。

(2)保持良好个人卫生

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及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掩着口鼻。

假如你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发烧,应及早求医。

(3)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宜戴上口罩,尤其: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的人员;

需照顾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病者的人员。

2、在出现本地感染猪流感病例之后:

除上述措施外,还需:

(1) 佩戴口罩

乘搭公共交通工具人员应戴上口罩,尤其:在繁忙时段人流稠密的时候;在密封式的车厢/船舱内;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的人员;及曾与猪流感患者有紧密接触[1]的人员,应从最后接触日起连续十天戴上口罩。

与猪流感患者有社交接触[2]的人员亦可戴上口罩。

(2)保持车厢/船舱空气流通

如车窗/船窗属开关式,应适量打开车窗/船窗,确保车厢/船舱内空气流通。

(3)要求协助

若怀疑自己患上猪流感;

请使用救护车前往医院;

若身在车站或码头,或已乘坐在车厢/船舱内,可要求司机或运输机构工作人员协助召唤救护车或水警,前往医院就诊。

注[1]:紧密接触指曾经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或曾经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注[2]:社交接触是指普通的会面,即是未曾照顾患者,并非与患者共同居住,及未曾直接接触过患者的分泌物或体液。

五、正确洗手方法

保持手部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首要条件。用洗手液彻底洗手或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均可保持手部卫生。

1、什么时候应洗手?

(1)在接触眼、鼻及口前

(2)进食及处理食物前

(3)如厕后

(4)当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染污时,如打喷嚏及咳嗽后

(5)触摸过公共对象,例如电梯扶手、升降机按钮及门柄后

(6)为幼童或病人更换尿片后,及处理被染污的物件后

(7)探访医院及饲养场的前后

(8)接触动物或家禽后

一般情况下,当双手有明显污垢或可能被体液沾污例如如厕后或更换尿片后,打喷嚏及咳嗽后,应用洗手液(肥皂)及清水洗手。如双手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含70-80%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

2、正确洗手步骤:

用洗手液洗手, 程序如下: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手液,用手擦出泡沫。

(3)最少用二十秒时间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揉擦时切勿冲水。

(4)洗擦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5)用干净毛巾或抹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用干手机将双手吹干。

(6)双手洗干净后,不要再直接触摸水龙头,可先用抹手纸包裹着水龙头,才把水龙头关上;或泼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

3、注意:

(1)切勿与别人共享毛巾或纸巾。

(2)擦过手的纸巾用后应妥善弃置。

(3)个人用的抹手毛巾应放置妥当,并应每日至少彻底清洗一次,如能预备多于一条毛巾作经常替换,则更为理想。

4、用酒精搓手液消毒双手,程序如下:

把足够份量的酒精搓手液倒于掌心,然后揉擦手掌、手背、指隙、指背、拇指、指尖及手腕,各处至少20 秒直至双手干透。

六、正确使用口罩

佩戴外科口罩要注意的事项(佩戴口罩前,以及脱下口罩前后都必须洗手):

1、要让口罩紧贴面部:

(1)口罩有颜色的一面向外,有金属片的一边向上;

(2) 系紧固定口罩的绳子,或把口罩的橡皮筋绕在耳朵上,使口罩紧贴面部;

(3)口罩应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

(4) 把口罩上的金属片沿鼻梁两侧按紧,使口罩紧贴面部。

2、佩戴口罩后,避免触摸口罩,以防降低保护作用;若必须触摸口罩,在触摸前后都要彻底洗手。

3、脱下口罩时,应尽量避免触摸口罩向外部分,因为这部分可能已沾染病菌。

4、脱下口罩后,放入胶带或纸袋内包好,再放入有盖的垃圾桶内弃置。

5、外科口罩应最少每天更换,口罩如有破损或弄污,应立即更换。

正确面对“猪流感”不必惊慌

H1N1病毒

H1N1是一种病毒,是Orthomyxoviridae系列的一种病毒。它的宿主是鸟类和一些哺乳动物。所有亚型的H1N1病毒已被隔离野生鸟类,但疾病是罕见。有些H1N1病毒引起严重的疾病大多发生于家禽方面,而人类却很少出现。但经过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传播和变异,这可能导致疫情或人类流感大面积传播。

与H1N1同一系列的还有H5N1, H7N2, H1N7, H7N3, H13N6, H5N9, H11N6, H3N8, H9N2, H5N2, H4N8, H10N7, H2N2, H8N4, H14N5, H6N5, H12N5等等。

变种

变种有时根据宿主而改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禽流感

*人类流感

*猪流感

*马流感

*狗流感

也有时被命名为根据其致命的禽类,特别是鸡:

*低致病性禽流感( LPAI )

*高致病性禽流感(禽流感) ,也称为:致命流感或禽流感死亡

在H1N1为标记根据的H号码(类型的血凝素)和一个N号码(类型的神经氨酸酶)。每个亚型禽流感病毒已经变异成为各种菌株具有不同的致病概况一些致病的一个物种,但不接受其他一些致病的多个物种。最知名的菌株灭绝。

H1N1病毒是消极意义上说,单链,分割RNA病毒。有16个不同的HA抗原( H1至H16)和9个不同的适用抗原(N1至N9)

遗传

它的病毒结构是球形或丝状的形式。临床分离的经历有限的化验过程和组织培养,有更多的丝状比球形粒子,但主要包括球形颗粒。

在H1N1病毒基因组上包含8个单体(非配对) RNA链代码为11蛋白(HA, NA,NP, M1, M2, NS1, NEP, PA, PB1, PB1-F2, PB2) 。总基因组大小是13588。分割性质基因组允许整个基因在不同的病毒载体的细胞同时存在。 8个RNA的部分是:

*下编码血凝素的感染到宿主生物体HA。流感病毒芽从根尖表面极化上皮细胞(如支气管上皮细胞)到腔肺部,因此通常嗜肺。原因是,HA的类胰蛋白酶克拉仅限于肺部。然而, 2004的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毒使病毒的增长其他器官比肺部感染速度更快。

*NA神经氨酸酶。

*NP核蛋白。

*M 基质蛋白 。

*NS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非结构蛋白( NS1和NEP)。

*PA RNA聚合酶。

* PB1 的RNA聚合酶和PB1 - F2代蛋白。

* PB2 RNA聚合酶。

对RNA的合成核蛋白发生在细胞核,蛋白质的合成发生在细胞质中。该病毒内核离开细胞核移植对细胞膜,斑块病毒跨膜蛋白(血凝素,神经氨酸酶蛋白和M2 )和一个基本层的供应量M1蛋白,并通过这些补充,完成包膜病毒释放到细胞外流体。

1998年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分离到一株H3N2亚型h1n1,其HA,NA和PB1基因为人型流感病毒基因,M,NP和NS基因为猪型流感病毒基因,PB2、PA基因为禽型流感病毒基因[10]。1978年,日本暴发的H1N2h1n1是由H1N1和H3N2基因重组而产生的新亚型[11]。国内从山东猪分离出H9N2流感病毒,分析可能是由鸡和鸭流感病毒重组的结果[10]。继H9N2亚型流感病毒1998年首次从猪群中分离到,研究表明,通过进行部分序列分析发现,猪源H9N2亚型与国内分离的禽流感病毒高度同源。SI和人流感之间也可以发生交叉感染和传播。1978年,从台湾的一个猪群中分离到了H3N2亚型h1n1,通过测序发现,此病毒发生了人流感病毒和SI病毒基因片段的重组[12]。

由于h1n1受到的免疫压力较大,8个基因片段的氨基酸变化不断积累,其抗原变异明显。在孤立的地理环境中,h1n1却可持续存在并保持相对的遗传稳定性[13-14]。

猪作为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在流感病毒跨种属障碍而感染新宿主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猪上皮细胞具有唾液酸2,6-半乳糖苷和唾液酸2,3-半乳糖苷,人流感病毒可与前者结合,而禽流感病毒与后者结合,因此,猪上皮细胞就能够被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感染,而成为毒株间基因重组的活载体[15-16]。

由于h1n1可直接感染人,导致人类患病或死亡,其公共卫生意义日渐显著。加强对h1n1的研究,在减少世界经济损失和提高人类卫生健康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编辑本段]疫病情具体介绍

H被称为红细胞凝聚素,N被称作神经氨酸苷酶,它们都是糖蛋白,分布在病毒表面。H有1—15个亚型,N有1—9个亚型(在甲型病毒的情况下)。由于H和N的组合不同,病毒的毒性和传播速度也不相同。

1918~1920年大流行 此次流行的首发于1918年1月美国东部,1918年4月在法国军队中流行,以后迅速蔓延,波及全球。此次大流行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瘟疫,造成的死亡总数估计约2000万人。关于这次大流行的病原,据血清学溯源,认为是由猪型Hsw1N1(H1N1)流感病毒引起。

2009年4月25日,突然传出猪流感在墨西哥爆发状况。

美国政府官员28日说,他们正考虑为眼下肆虐的流感疫情换名字,因为“猪流感”会使人产生误解,认为在墨西哥、美国等国暴发的疫情与食用猪肉有关。

美联社报道,这种病毒其实是一种混合体,集中了猪流感病毒、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特征。由于美国官员认为,虽然猪流感病毒在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但把眼下出现的流感简单地命名为“猪流感”并不准确,反而对北美猪肉及猪肉制品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说,食用猪肉不会感染猪流感,这种病毒眼下可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宣布,猪流感改名为“甲型H1N1流感”,因为病毒并非由猪传开。

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是猪群中一种可引起地方性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Orthomyxoviruses)。目前在实验室里所分离出来的病毒,多被辨识为C型流感病毒,或者是A型流感病毒的亚种之一。电子显微镜下的A型流感病毒猪流感有很多个不同的品种,计有:H1N1、H1N2、H3N1、H3N2和H2N3亚型的甲型流感病毒都能导致猪流感的感染。

现在在墨西哥爆发的猪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猪呼吸道传染病,初步研究检测出这种病毒是A型流感病毒,携带有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包含有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基因片断,同时拥有亚洲猪流感和非洲猪流感病毒特征。

路透社援引美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报道,称这种新型流感病毒为猪流感,是因为科学家曾在患者体内检测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但这种新型流感病毒具有病毒杂交特性。

世界卫生组织称,这次引发猪流感的病毒是禽流感和人类流感经过“洗牌效应”产生的新病毒。不同的病毒相遇后交换基因,变异为新型的混种病毒,因此人类对其缺乏免疫力。这将使得此次猪流感疫情的波及范围和后续影响难以估测。但该病毒的攻击性,人体免疫力的个体差异和人类从对抗各种流行性感冒中所获取的综合抵抗力都是决定这次疫情状况的决定性因素。

根据美国的纪录,人类感染H1N1猪流感病毒疫情曾在1976年和1988年出现,造成两人死亡。

2.猪流感会有什么症状?

流感病毒的跨物种性也会使人类感染猪流感病毒,其症状与普通流行性感冒类似,但严重程度却有天壤之别。一般为突然发烧到38度以上,咳嗽,头痛,关节疼痛,鼻塞,全身乏力以及没有胃口。一些感染了病毒的人还会出现流鼻涕,咽喉痛,恶心、呕吐以及腹泻等症状。在以前发现的一些病例中,猪流感还能使人感染肺炎,呼吸出现衰竭,以及健康状况慢性恶化。而也有些患者无任何不适,有些则足以致死。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袁国勇教授指出,猪流感主要对抵抗力弱的人威胁较大。所以,只要保持身体健康,坚持体育锻炼,民众不需要过于担心。

3.猪流感如何传播?

墨西哥人乘地铁纷纷戴上口罩。

猪流感的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在人群密集的环境中更易发生感染,而越来越多证据显示,微量病毒可留存在桌面、电话机或其它平面上,再透过手指与眼、鼻、口的接触来传播。因此尽量不要身体接触,包括握手、亲吻、共餐等。如果接触带有猪流感病毒的物品,而后又触碰自己的鼻子和口腔,也会受到感染。感染者有可能在出现症状前感染其他人,感染后一般在一周、或一周多后发病。小孩的传染性会久一些。

近期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爆发新型猪流感病毒疫情,墨西哥疑似病例高达4000余人,可能已有152人死于猪流感,美国已确认有50人感染。网易探索将带您认识猪流感。

4.如何预防猪流感?

墨西哥城要求公民在公共场合彼此距离最少1.8米。

此次猪流感病毒呈现的一个特点是,就是对青壮年攻击性强,墨西哥确诊的死者中大多数年龄都在25岁至45岁之间。卫生专家提醒,流感爆发后很难防止它蔓延,但常识可以帮助个人自我保护。他们指出,第一要务是洗手,以酒精为底的洗手乳或泡沫消毒剂,杀死细菌或病毒的效果也非常好。美国“疾病管制中心”(CDC)代理主任贝瑟(Richard Besser)表示:“咳嗽或打喷嚏时要遮住,经常洗手。”

吃猪肉会不会传播猪流感呢?一般说来,目前的H1N1只要不出现变异,加热至71℃就能被杀,市民不必盲目担心。

因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跟人类H1N1病毒的抗原非常不同,所以季节性流感的疫苗不能为人类提供保护。为了防止感染,应采取以下措施:

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如没有明显污垢时,可用酒精搓手液消毒。

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

打喷嚏或咳嗽时应遮掩口鼻。

不要随地吐痰,如要吐痰应将分泌物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有呼吸道感染征状或发烧时,应戴上口罩,并尽早求医。

若出现流感征状,切勿上班或上学。

如外游途中或回程后出现发烧或类似流感的征状,要马上就医,告知医生有关外游记录。

5.是否有预防猪流感的疫苗?得了猪流感能治好吗?

目前,还没有研发出针对猪流感病毒的疫苗。由于H1N1猪流感病毒不同于H1N1人类流感病毒,现有的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H1N1猪流感病毒。 但四种治疗季节性流感的药物可预防猪流感:金刚烷胺(amantadine),金刚乙胺(rimantadine),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尽管其均为治疗流行性感冒的有效药物,但近期从猪流感患者体内检测出的病毒特征来看,它已对金刚烷胺(amantadine),金刚乙胺(rimantadine)有了抗药性。因此在治疗和预防时,采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和扎那米韦(zanamivir)将更为有效。

6.是否会大规模传播?

自从1997年,H5N1禽流感在香港肆虐之后,世界卫生组织(下称世卫组织)首次将流感警告级别从三级提高到四级。这意味着,全球必须采取紧急措施,来应对猪流感引发的挑战。

而世界卫生组织此次将流感警告从三级提高到四级,已经意味着对于流感危险性的评估发生了质变。因为按照其分类,一级到三级警告,仅要求各成员国采取准备措施,包括加强能力建设以及做好应急准备措施等;但如果达到四级到六级,则要求各国进入紧急应对状态,并采取必要的防控手段。

在自然界中,流感病毒一直在动物中间传播,包括鸟类和猪等。虽然从理论上说,所有这些流感都有感染到人类的危险,但只要还未对人类造成现实危险,警告级别就被设定为一级。

在二级警告阶段,家养或者野生的动物已经造成了人类感染,构成了潜在的大流行威胁。

到了三级警告阶段,来自动物的流感病毒或者动物与人流感重配之后的病毒,已经造成人类的偶发或者小规模(家庭级别)的感染;但其整个人际传播能力,还无法持续。今年年初,曾在中国多地出现散发病例的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就处在这个阶段。

孕的妇女在接触了病猪后患病死去。1976年新泽西州的一个美军基地出现了猪流感传染病情,一名士兵患病不治身亡,另有4名士兵因感染肺炎而住院。起先,专家还担心这种病毒是曾夺去数百万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的变种,但幸运的是病毒并没有扩散到基地之外。

[编辑本段]疫情防治

1 、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SlV inactivated vaccines)

在已研制的猪流感疫苗中,技术最成熟并用于生产的主要是H1NI型和H3N2亚型单价或双价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其形式多为油佐剂疫苗,灭活剂一般采用甲醛或BEI。据报道,猪流感灭活疫苗能有效保护断奶仔猪和种猪抵抗SI,使发病率降低30%~70%,使死亡率降低60%~87%。目前,这类疫苗在欧美多个国家已实现商品化供应,例如Intervet公司的End-FLUence(with Imugen)和End FLUence(with Microsol Diluvac Forte),Pfizer公司的FluSure,以及Schering Plough动物保健公司的MaxiVac-FIu、MaxiVac Excell 3等等。国内华南农业大学、哈尔滨兽医研究所等单位也在猪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研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其研究结果表明,用国内分离毒株培育后制备的H1亚型;91H3亚型单价和双价猪流感油乳剂灭活疫苗经一次免疫后3周Hl抗体效价即可达到1:160以上,免疫后4周HI抗体水平超过1:400,至免疫后12NHI抗体滴度仍可保持在1:100以上,超过1:80的抗体阳性标准。如果进行二免,则HI抗体水平更高,有效保护期可达到6个月以上,完全能够满足各种日龄猪只的防疫需要。目前,这些疫苗已经通过临床检测,正在申报新兽药证书,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可有商品化的国产疫苗投放市场。

猪流感全病毒灭活疫苗虽然具有安全、高效、生产成本低、有效抗体持续期长等优点,但也存在产生抗体较慢、诱导细胞免疫的能力弱、应激反应强等不足。特别是疫苗种毒大多来自于流行毒株,一旦疫苗制备过程中发生病毒泄漏,容易造成环境污染,诱发新的疫情。为此,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探索开发新型猪流感疫苗。

2、 SlV亚单位疫苗(SlV subunit vaccines)

亚单位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或基因工程手段获取病原体主要免疫原蛋白而制成的一种疫苗,它可以有效避免利用全病原体生产疫苗而导致的生物安全风险,并有利于提高疫苗中有效成分的浓度、纯度,以及开发多价、多联疫苗。目前已研制成功的亚单位疫苗包括口蹄疫病毒VPI亚单位疫苗、结核杆菌核糖体亚单位疫苗、多种细菌的外毒素亚单位疫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亚单位疫苗等。迄今为止,人用流感疫苗的发展已经历了3个时期,第1代疫苗是全病毒灭活疫苗,第2代是半裂解疫苗,第3代是全裂解病毒亚单位疫苗。与前2代疫苗相比,第3代疫苗进一步除去了病毒成分中与免疫功能关系不大且对机体有应激作用的大分子蛋白及热源质,而将流感病毒主要免疫抗原血凝素(HA)和神经胺酸酶(NA)浓缩,因此这种疫苗对机体的应激性小,接种后抗体上升快、维持时间长,具有很好的免疫效果,也具有更高的生物安全性。目前,在许多国家的人群中已开始全面使用第3代全裂解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但对于猪流感来说,这种亚单位疫苗的生产成本过于昂贵,短期内成为主流免疫产品的可能性不大。相反,人们把目光更多地投向第4代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构建猪流感病毒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报道较多的包括:

1)利用原核表达系统(大肠杆菌系统)或真核表达系统(酵母系统)在体外表达猪流感病毒流行毒株的HA基因和NA基因,然后收获、浓缩和纯化目的蛋白,再进一步制苗免疫。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制备过程简单、目的蛋白产量大、主要成分可以定量配置。但由于体外表达的蛋白难以维持或恢复天然蛋白的空间结构,蛋白纯化过程复杂、成本高,而且总体免疫效果尚不及传统的全病毒灭活疫苗,因此对这类疫苗从工艺方面还需进一步改进。

2)将猪流感病毒免疫原(HA和NA)基因单独或者与细胞因子(白介素-6、Y干扰素等)编码基因串联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中,然后再将重组DNA质粒导入机体细胞,通过机体内源性表达并提呈给免疫系统,诱导宿主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发挥保护作用,这就是所谓的DNA疫苗。研究结果表明,单纯依靠猪流感病毒HA基因免疫的DNA疫苗效果并不理想(特异性抗体水平低、攻毒保护性差),如果共表达一些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细胞因子,或者使用DNA疫苗后再用常规灭活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则可以明显提高免疫保护水平。但总体来看,这类DNA疫苗的免疫效果不确实,重复性差,与传统全病毒灭活疫苗相比尚有一定差距,从实验室阶段到开发出成型产品还需要较长的时问。

3)活载体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目前,这是被人们寄予较大希望,并有可能实现商品化的疫苗。被用作载体的包括人腺病毒5型(human adenovirus 5,HAd5)、猪腺病毒3型(porcine adenovirus 3,PAV3)、猪伪狂犬病病毒(PRV)、杆状病毒(baculovirus)等。其中研究比较成熟的是以腺病毒为载体的猪流感亚单位基因工程疫苗,例如华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发的部分产品已进入转基因安全评价和临床实验阶段,预期开发前景良好。腺病毒载体具有许多优点:①腺病毒粒子相对稳定,病毒基因组重排频率低,在包装细胞内能有效复制;②安全性较好,尚未发现腺病毒与宿主基因的整合;③腺病毒基因组较大(约36kb),对外源基因的容量也大(目前已证实外源DNA插入容量可达7.5kb);④腺病毒除了可在肠道和呼吸道繁殖以外,还可以感染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多种体细胞,并且,腺病毒感染对于受体细胞是否处于分裂期要求不严格;⑤腺病毒载体很容易将外源基因直接转移到靶细胞中,使其获得有效表达。研究证实,用携带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HA S~HNA基因的重组腺病毒疫苗(2×109TCID )对40日龄实验猪免疫2周后,Hl抗体水平超过1:160,能有效抵抗同亚型猪流感强毒株的攻击。人们在不断开发新的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的同时,也在努力解决抗原浓缩、二次免疫受初次免疫抗体干扰、部分猪只对细胞疫苗过敏等问题,希望不久的将来这类疫苗能够得到广泛应用,作为传统全病毒灭活疫苗的补充。

3 中医治疗猪流感

猪流感作为流感的一种,可以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和方法进行治疗,从中医角度讲,流感是感受外来邪气,客于肺经,闭其清道,肺气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发热、恶风、恶寒、头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汤、麻黄汤、葛根汤之类。如不能及时治疗会转为内伤,引发肾阳衰而阴寒内生,肾络通于肺,心肺之阳不足,不能统摄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没有外感的足征,多困倦无神,或喷嚏不休,或两脚冰冷,法宜扶阳,如四逆汤、白通汤、封髓丹、麻黄附子细辛汤、姜桂汤之类。

中医讲求辨证施治,根据流感不同类型分别治疗,有一诀窍:凡见打喷嚏、流清涕、鼻塞,而无其它症状,就属于内寒感冒,不论轻重,服四逆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必效,病去药止,不留后遗症。若服其它感冒药,必然无效,而且,还会使病邪加深加重,转成肺肾等重病。

所以,治疗流感却服用治疗外感的药物,一定不会有很好的疗效。而且,还会将阴邪敛在体内,到一定时间必定会发作。而现行的中、西医的治疗方法,都具有再次将阴邪收敛的作用,如此经过多次积累,最终造成哮喘、鼻炎、咽炎、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

中医治疗流感跟西医完全不同,不用去考虑致病的病毒,只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进行辨证施治,所以,不论是猪流感还是其它什么流感中医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治疗,而治疗的前提是辨证。

流感或瘟疫的发病时间和区域都是有其固定的规律可循的。由于流感和瘟疫都有“温”和“燥”的特性,一般都会发生在春、秋两季或季节之交。所以,春季发生疫情多从南方开始,并逐步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向北发展;而秋季发生疫情多从北方开始,并逐步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向南发展。这也是流感病毒(或温疫病毒)会随着气 候温度和人体温床的变化而发生变异的原因。

同时,流感和瘟疫的发生区域往往与当地的生活习惯(生活糜烂)和医疗时尚(滥用补药、寒凉药或抗生素)有着密切关系。比如:禽畜的瘟疫,主要是由于阉割圈 养而活动减少、带激素的饲料喂养、刺激大量产蛋等因素,使禽畜的抵抗力大为[1]减弱,也就难以抵御瘟疫的侵害。人类感染瘟疫的原因也是由于缺少运动、饮食不 节、性交过度造成的元气不足、免疫力低下。

总之,随着生物技术的日新月异,猪流感疫苗的研制工作也将不断推进,新型疫苗将更加安全、有效。但必须强调的是,对于猪流感的防控,决不能仅仅依靠疫苗免疫这一种手段,加强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护和综合防疫措施才是关键。

[编辑本段]预防流感需备物品

近日,上海医药商业行业协会部分发布防治甲型H1N1流感商品参考:

洗剂:洗手液、肥皂等

消毒剂:“84”、甲醛、戊二醛、高锰酸钾、环氧乙烷、过氧乙酸、各种空气消毒剂等

防护用品:口罩、体温计

防治抗病毒药物:金刚烷胺、金刚乙胺、病毒灵、病毒唑等

治疗 (一)对症支持。

对疑似和确诊患者应进行就地隔离治疗,强调早期治疗。

对人感染猪流感目前主要是综合对症支持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注意营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病初48小时是最佳治疗期,对高热、临床症状明显者,应拍胸片,查血气。

(二)药物治疗。

1。抗病毒治疗: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可试用奥司他韦(oseltamivir 达菲)。达菲是一种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对猪流感病毒可能有抑制作用,剂量75mg/d, 疗程5天,儿童慎用。从美国最近的猪流感病毒感染者中分离出的病毒对奥司他韦和扎那米韦(zanamivir)是敏感的,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2。抗生素:如出现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

(三)中医辨证治疗。

1。毒袭肺卫。

症状:发热、恶寒、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咳嗽。

治法:清热解毒,宣肺透邪。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生石膏、柴胡、黄芩、牛蒡子、羌活、生甘草。

常用中成药:莲花清瘟胶囊、银黄类制剂、双黄连口服制剂。

2。毒犯肺胃。

症状:发热、或恶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身、肌肉酸痛。

治法:清热解毒,化湿和中。

参考方药:葛根、黄芩、黄连、苍术、藿香、姜半夏、苏叶、厚朴。

常用中成药:葛根芩连微丸、藿香正气制剂等。

3。毒壅气营。

症状:高热、咳嗽、胸闷憋气、喘促气短、烦躁不安、甚者神昏谵语。

治法:清气凉营。

参考方药:炙麻黄、杏仁、瓜蒌、生大黄、生石膏、赤芍、水牛角。

必要时可选用安宫牛黄丸以及痰热清、血必净、清开灵、醒脑静注射液等。

猪流感和普通流感有什么区别

前言

又到接种疫苗预防流感的时候了!同往年一样,老人、孩子和慢病病人依旧是流感免疫接种的重点,因为流感导致的严重并发症对他们造成的风险更大;同往年不同的是,H5N1禽流感还在蔓延,被感染和死亡的人数还在增加,流感预防需要更多人的重视和参与,也需要人们学会使用身边有效的预防手段——流感疫苗!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所引起的并发症和死亡现象非常严重。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疾病简介

该病系流感病毒引起,病毒属正粘病毒科,直径80-120nm,球形或丝状。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经常发生抗原变异,传染性大,传播迅速,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症状:1、起病急骤,畏寒、发热,体温在数小时至24小时内升达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头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减退。呼吸道症状较轻,咽干喉痛,干咳,可有腹泻。 2、颜面潮红:眼结膜外眦充血,咽部充血,软腭上有滤泡。

流行性感冒和感冒

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于病毒是经由空气传播,因此首当其冲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后不断繁殖,引致鼻黏膜发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塞等病徵。

一般的感冒是指「鼻感冒」,对人体的影响通常只限于呼吸系统。所有徵状都与鼻有关,如鼻涕、鼻塞和喉咙痛、咳嗽、甚至发烧等。一般数天后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致。流感徵状影响全身,包括发热发冷、出汗、全身酸痛、头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严重时会引起肺炎及其他并发症,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种类型,每十年左右便会出现新的病毒品种。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定义及流行病学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轻为特征,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纪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中国近半个世纪内(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计发生大中小规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为大流行。

(二)病原学

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组液病毒科,球型,直径80-120nm,基因组为RNA病毒。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热,100℃1分钟或56℃30分钟灭活,对常用消毒剂敏感(1%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耐低温和干燥,真空干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三)流行病学

1、传染源: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2、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病毒在空气中大约存活半小时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甲型流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可反复发病

4、流行特征:

1)流行特点:突然发生,迅速蔓延,2~3周达高峰,发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约6~8周,常沿交通线传播。

2)一般规律;先城市后农村,先集体单位,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发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约2~3年发生小流行1次,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4次大流行情况分析,一般10~15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丙型已散发为主。

3)流行季节;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见到流感流行。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临床表现

(一) 概述

典型流感起病急:潜伏期为数小时~4天,一般为1~2天;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畏寒,一般持续2~3天;全身中毒症状重,如乏力、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持续时间长,体温正常后乏力等症状可持续1~2周;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常有咽痛,少数有鼻塞、流涕等;少数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等。有少数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老人、婴幼儿、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者患流感后可发展为肺炎。

(二) 临床分型

1、单纯型流感:急性起病,体温39~40℃,伴畏寒、乏力、头痛、肌肉关节酸痛等全身症状明显,呼吸道卡它症状轻微,可有流涕、鼻塞、干咳等。查体: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红肿,无分泌物,肺部可及干性啰音。

2、肺炎型流感:较少见,多发生于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发病毒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混合细菌病毒肺炎。表现:高热持续不退,剧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绀,肺部可闻及湿啰音。胸片提示两肺有散在的絮状阴影。痰培养 无致病细菌生长,可分离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枢神经系统及心血管系统损害为特征。表现为高热不退,血压下降,瞻望、惊厥、脑膜刺激征等脑炎脑膜炎症状。

4、胃肠炎型流感:少见,以腹泻、腹痛、呕吐为主要临床表现。

(三)并发症

1、呼吸系统:细菌性气管炎、细菌性支气管炎、肺炎

2、Reye综合征 Reye综合征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病年龄为12~16岁,退热后出现恶心、呕吐、继之嗜睡、昏迷、惊厥等神经系统症状,肝大,无黄疸,脑脊液检查正常。可能与服用阿斯匹林有关。

3、其它: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

发烧应怎办?

流感的其中一个病状就是发烧,体温有时可高达摄氏39至40度。此时许多人会服用退烧药,或使用酒精擦身,或冰敷退热。其实,在摄氏37至40度高温下,流感病毒的繁殖受到抑制,可以说发烧是人体免疫系统正准备打仗的讯号,若强行压抑,只会削弱自身的抵抗力,帮助病毒繁殖。也有人提议少穿衣服散热,其实不论是风热还是风寒感冒患者,都有畏冷表现,即使有高热在身也如是。所以,应当做的,是穿足够衣服保暖,不随便吃退烧药(尤其是自行服成药),否则反为误事。

但还是建议找医生,高烧会烧坏脑子或者引发心肌炎等 医院综合治疗 都是专业退烧抗病毒消炎一起上 最好及时就诊 (而且在没有医师指导的情况下建议不要随便乱吃药 否则很可能会更加麻烦) 总之强烈建议及时就诊 而且可以得到医师指导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中、西医面面观

西医的看法

按西医理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西医按病毒的类型区分,分流感A型和B型(见流感ABC)。

中医的看法

中医学上并没有病毒这个概念,对於流感或感冒,一律统称为“外邪入侵”,因为病毒发源地不论是鼻黏膜或呼吸道,都属脏腑以外,因此称为“外邪”。

中医按病症的表徵和身体反应分类,大致分“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

风热感冒症状:喉痛、发烧、没胃口、流鼻涕(浓稠、黄绿色)、有浓痰。

风寒感冒症状:畏寒怕风、疲倦、流清鼻水、没有食欲。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流感ABC

流感病毒分为A、B、C三种:

A型:最常见,可广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须屠宰150万只鸡。A型病毒可再分为A1、A2型,并按结构再划分,例如A型H5N1毒株(香港禽流感病毒)、A型H3N2(1995年在武汉发生)、A型H1N1(1995年在德国发生)等。病毒因不定时的基因突变而衍生新品种。

B型:也会流行,症状较A型轻,无再分亚型。

C型:主要以散发病例出现;无再分亚型。

H、N是指什么?

流感病毒有一层脂质囊膜,膜上有蛋白质,是由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濲(N)组成,均具有抗原性。A型流感病毒变异是常见的自然现象,主要是H和N的变异。

一般感染人类的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有H1、H2和H3叁种。H4至H14则只会感染人类以外的其他动物,如鸡、猪及鸟类。N只有N1及N2两种。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若合并细菌感染,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上升。

2、病毒分离:急性期病人口咽含漱液接种于鸡胚可分离出病毒。

3、血清抗体检测:患者早期(发病头三天内)和恢复期(2~4周后)2份血清,抗体效价四倍以上为阳性。

4、快速诊断:取患者鼻黏膜压片染色找包涵体,免疫荧光检测抗原为( )。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鉴别与诊断

(一)诊断

临床检查

1。血常规,尿常规,白细胞计数正常或降低.

2。X线检查

3。体液免疫检测

4。细菌培养

5。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学检测

流行及大流行期间可根据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但流感早期散发病例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

1、流行病学史:流行期间一个单位或地区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医院门诊上感病人明显上升。

2、临床表现为较轻微。

3、实验室检查

1)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增高

2)从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流感病毒

3)恢复期血清抗体效价4倍以上增高

4)呼吸道上皮细胞病毒抗原检查阳性

5)鼻咽分泌物经敏感细胞增殖1代后呈抗原阳性

6)可用RT-PCR检测病毒核酸

诊断分类

1)疑似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2)确诊病例: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 实验室病原学检查2、3、4、5中一条。

(二)鉴别诊断

1、普通感冒:多种病毒引起,多为散发,起病较慢,上呼吸道症状明显,全身症状较轻。感冒俗称伤风,又称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症状为主要表现。成人多为鼻病毒引起,次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等。起病较急,初期有咽干、咽痒或烧灼感,发病同时或数小时后,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可伴咽痛,有时由于耳咽管炎使听力减退,也可出现流泪、味觉迟钝、呼吸不畅、声嘶、少量咳嗽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不适、轻度畏寒和头痛。检查可见鼻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如无并发症,一般5~7天痊愈。

2、流感伤寒型钩体病:夏秋季多发,有疫水接触史,临床除发热外,腓肠肌压痛,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实验室检查可通过显凝实验检测抗体,若抗体效价为1:400以上增高,考虑该病,通过血培养可诊断。

3、链球菌性咽炎 该病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有脓性分泌物,颌下淋巴结肿大,WBC 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培养( )。

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 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5、支原体肺炎 也要通过病原学检查来区别。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治疗办法

(一) 一般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多饮水,给予流质或流质饮食,适宜营养,补充维生素,进食后以温开水或温盐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洁,全身症状明显时予抗感染治疗。

(二) 早期应用抗病毒治疗

1、可减少病毒的排毒量,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临床症状,并防止病毒向下呼吸道蔓延导致肺炎等并发症。

2、药物

1)金刚烷胺为M2离子阻断剂,可阻断病毒吸附于敏感细胞,抑制病毒复制,对甲型流感有效。发病48h内用药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疗程3-4天;副作用:口干、头晕、嗜睡、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

2)甲基金刚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刚烷胺高2-4倍,且神经系统副作用少。

3、注意事项: 孕妇、神经、精神异常、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禁用,且此两种药物易发生耐药。

(三) 防治各种并发症

(四) 中药治疗

中医医治流感的方法

中医学上有句话:“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就是说,若身体强健,便不受外邪(病毒)干扰。因此中医着重治本,一方面会用草本消炎解毒,另一方面会提升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若只是消除感冒的不适而不提高体质,很容易又会再度受病毒入侵。因此经常感冒的人须加注意,表示他们身体虚弱,抵抗力低下,必须适当作出调理。

用药方面,变化很大,例如:

消炎杀菌、提升免疫力:可用板蓝根、连翘、银花

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可用白芷、荆芥、菊花

清热退烧:可用桑叶

纾筋活络、解热:可用葛根、桑枝、丝瓜络

民间食疗:热柠乐煲姜

感冒初起,很多人习惯到茶餐厅来一杯热柠檬可乐煲姜,纾缓徵状。据说,效果颇佳。

到底此“乐”何解灵验?按中医理论,姜可行气活血,如属风寒型感冒,乍冷乍热,作闷没胃口时,来一杯「劲」姜可乐,确可暖胃驱风寒,算是对证下药。还有一条食疗方,是用陈皮加姜煲粥,代替三餐,对於病毒入胃者,特别适宜。

至于橙汁,据闻可加速感冒痊愈,是否属实?平时多补充维生素C,的确可以减低感染的机会,但由于大部分水果属性偏凉,容易引起咳嗽,因此有咳时不宜多吃。只有苹果勉强可吃,或者将橙炖热才吃也可,不过食味当然不同。

反而热柠乐不妨一喝,因为新鲜柠檬含丰富维生素C,开胃提神,蜜糖又可滋润,热呼呼的喝下,喉头的痕痒不适确会减轻。

另有一条简单配方,对收鼻水甚有功效,惟一缺点是味道欠佳:先将姜煮20分钟,其后加入淡豆鼓和叁条宂白,以及1钱(3克)薄荷叶,再煮约2分钟。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预防措施

(一)控制治疗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

(二) 切断传播途径

1. 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少去公共场所,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 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三) 疫苗预防

灭活疫苗:效果较好,接种对象为老人、儿童、严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触患者的人员;接种时间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2周可产生有效抗体。下列情况禁用:对鸡蛋过敏者;急性传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个月以下婴儿。

减毒活疫苗:采用喷鼻法接种

(四) 药物预防

用于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发病者,金刚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对甲型流感有一定预防作用,对乙型流感无效。

预防流感的几种常用小措施:

1、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3、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4、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5、多饮开水,多吃清淡食物。

6、注射流感疫苗。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流感禁忌

容易被疏忽的禁忌包括:

经常吃煎炸食物:会令喉头充血,增加黏膜表面伤口及感染机会。

关窗闭户保温:关了窗,空气流通受阻,室内空气易趋混浊,微生物含量上升,对呼吸道更不利。

另外,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注意:

切勿吃药消除病徵就当痊愈:很多人吃药止住鼻水、不再头痛或不再发烧时就就当已痊愈,继续工作,这样做其实很不智,因为感冒实则还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於削减自身的免疫能力。

少吃肥腻食物:猪肉汤、鸡汤等油腻之物,平日食用可能没大问题,但感冒期间饮用,可能会令外感传里,病情加倍严重。

避免病中行房:耗用精力过甚,不宜。

洗澡洗头慎防着凉:热水澡后,血管扩张,体温降低,容易再次着凉。洗头后,应避免吹风或开空调,因为头发湿漉漉的,很容易头部受寒。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流感爆发历史

1917年-1919年

欧洲爆发西班牙流感(病毒类型 H1N1)疫症,导致2,000万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只是850万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流感疫症。

1957年-1958年

1957年2月在中国贵州爆发(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从苏联传来),其后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的疫症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

1968年-1969年

流感从香港开始,全球的死亡人数达70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1976年

新泽西一名青年染上猪流感,引致恐慌会爆发新疫症,于是大规模推行疫苗注射。

1986年-1993年

世界不同地区发生数宗人类染上猪流感的病案。

1997年

香港发生禽流感,原本只影响鸡只的病毒亦令人类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层宰150万只鸡。受影响的人数为18人,其中6人死亡。

[编辑本段]流行性感冒 - 参考文献

[1]:黄祯祥、洪涛,刘崇柏等《医学病毒学基础及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2]:王建华、张晋峰《流行性感冒预防与治疗》人民军医出版社,2005年11月

[编辑本段]流感民间食疗三方

【风寒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身寒,流涕等。�

生姜红糖茶:生姜1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之。�

葱白粥:糯米30克,生姜2片,捣烂,入连须葱1节,加米醋1毫升,趁热饮。

紫苏粥:白米25克,常法煮粥,粥熟放苏叶5克。

【风热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茶: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桑菊豆豉饮:菊花5克,桑叶5克,豆豉3克,煎水饮。�

薄荷芦根饮:芦根30厘米、薄荷25克,煎水饮用。

白菜绿豆饮:白菜头1个,洗净切片,绿豆芽15克,煎水饮用。�

【风湿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头痛、头晕、鼻塞、声重、困倦乏力,纳减欲吐。�

藿香饮:鲜藿香叶5克,砂糖适量,煎水饮。

[编辑本段]流感的四大饮食禁忌

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力强,发病快。虽然容易治愈,但由于婴幼儿体质较弱,加之饮食不合理,所以极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复发作。所以,感冒除药物治疗外,饮食调理也不可缺少。

1.禁吃咸食食用咸食后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缩,加重鼻塞.咽喉不适等症状。而且过咸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剧。

2.禁食甜、腻食物:甜味能助湿,而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应忌食各类糖果、饮料、肥肉等。

3.禁食辛热食物:辛热食物易伤气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葱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烧烤煎炸的食物:此类食物气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导致黏膜收缩,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儿童流行性感冒

[症状]

1、学龄儿童与青春期儿童:表现出与成人相似的典型感冒,发作甚快。

2、会有发烧(39-40℃)肌肉酸痛、畏寒、头痛、脸部潮红、身体不适、流鼻水、咳嗽、结膜炎。

3、B型感冒:则以眼及鼻部的症状较明显,而全身症状较不明显。

4、无并发症时白血球多为正常值。

5、较小的孩子,临床变化较大。

6、通常有明显的发烧,中度的鼻炎,有水样鼻涕,有时会有发烧性抽搐、腹泻、中耳炎、皮疹等。

7、可以引起喉头、气管、支气管炎,细小支气管炎、肺炎等。

[注意事项]

1.卧床休息,补充适当水份。

2.须戴口罩、隔离、避免传染。

3.如有续发细菌感染,则适当依医嘱抗生素使用。

人禽流行性感冒

(以下称人禽流感 influenza A ( H5N1 ) virus ( Avian influenza virus) )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97年5月,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1例3岁儿童死于不明原因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经美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荷兰鹿特丹国家流感中心鉴定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类流感,这是世界上首次证实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类。之后相继有H9N2、H7N7亚型感染人类和H5N1再次感染人类的报道。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力强,常呈地方性流行,当人群对新的流感病毒变异株尚缺乏免疫力时,可酿成世界性大流行,其特点为突然发生与迅速传播,1918~1919曾发生极广泛的世界性大流行,引致2000万人死亡。

一、病原学

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基因组为分节段单股负链RNA。依据其外膜血凝素(H Hemagglutinin )和神经氨酸酶(N Neuraminidase)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为15个H亚型(H1~H15)和9个N亚型(N1~N9)。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还可感染猪、马、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

血凝毒简称H,为棒状突起,具有是病毒黏附于敏感受体,并引起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神经氨酸酶简称N,为哑铃装突起,具有水解细胞表面糖蛋白N-乙酰神经氨酸的作用,从而使复制的病毒可自细胞表面释放。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主要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二、流行病学

1、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一) 传染源 主要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特别是鸡;但不排除其它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患者为主要传染源,尤以轻型患者及隐性感染者起重要作用,因其不易被发现,活动范围又广。现已从抗原上证实动物(猪、马、鸟)流感病毒与人类流感病毒属同源,故动物流感可传至人群,但大多在流行初期作为启动因素或远距离传播上起一定作用。

(二) 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触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

2、免疫力 人类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获得对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维持时间短,仅8~12月,不超过2年。

②局部抵抗力:感染大多为呼吸道局部粘膜的表面感染,病毒不侵犯血液,潜伏期短,血清抗体防止感染作用受限,且不持久,故局部免疫力显得更为重要。局部粘膜受病毒感染后很快分泌特异性SIgA,对抗病毒入侵,起主要的局部保护作用。

①全身性抵抗力:与血液中特异性抗体高低有关,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水平常平行,病后2周达高峰,后渐降,8~12个月后降至病前水平。a、抗体从血液中渗入组织及其分泌物中,可起阻止病毒入侵及繁殖的作用。b、新生儿可自母体获得被动免疫力,第2~3月起明显下降,7个月时完全消失。c、不同年龄组小儿由于所接触的流感病毒流行株不同,其血液抗体构成也不同。细胞免疫方面已证实感染后NK细胞杀伤力及干扰素活力增高

(三)易感人群一般认为任何年龄均具有易感性,但12岁以下儿童发病率较高,病情较重。与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触人员为高危人群。

3、年龄

儿童及少年患此病者为多,以5~20岁发病率最高。4~5个月以下的婴儿较少受到传染,当新亚型引起大流行时,各年龄组发病率接近,但仍以5~14岁小儿为多,感染率几近50%。

4、季节

一般在温带和寒温带流感都在冬末春初流行,冬季流行时病性较重。

传播途径

猪流感病毒非常活跃,可由人传染给猪,猪传染给人,也可在人群间传播。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

普通流感人际传播,空气飞沫传播为主,流感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1~7天有传染性,病初2~3天传染性最强。

症状

人类感染猪流感的最明显症状是“最初出现类似普通流感症状,但体温突然超过39度,肌肉酸痛感明显增强,伴随有眩晕、头疼、腹泻、呕吐等症状或其中部分症状。

普通人流感与人感染猪流感后的症状相似。

潜伏期

新型猪流感病毒可能在人体潜伏7天后才表现出病症。

流感的潜伏期为1-4天,平均为2天。

死亡率

猪流感的死亡率为6.77%,比一般流感要高,其高致死率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病毒来势凶猛;二是民众起初对新疾病不重视,以为是普通感冒,很多人自己随便吃些药,错过了发病初72小时的最佳救治期。

普通流感可致死,但死亡率较低。

易感染人群

猪流感致死的患者年龄绝大多数在20岁至45岁之间,属于青壮年。

普通流感四类最易感染流感的人群,分别是:老年人,患有肝脏、肾脏、心脏等慢性病的人群,经常接触流感人群的医护人员,儿童。

防治疫苗

人类已研制出的所有流感疫苗对于猪流感都无效,但人感染猪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已研制出可预防流感的疫苗,接种时间多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种1次。

以上就是关于猪流感有关资料!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