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首富欲将亚马逊逼落“神坛”?

   2022-11-21 12:14:04 网络880
核心提示: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让众多电商平台纷纷涌入印度市场想要狠捞一笔。前有亚马逊,后有沃尔玛,都不惜花重金砸开印度市场的大门,本想着暂时的投入必能获得长久的收益,但没想到的是印度政府从根源上直接切断了它们的美梦,亚马逊

印度首富欲将亚马逊逼落“神坛”?

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人口大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让众多电商平台纷纷涌入印度市场想要狠捞一笔。前有亚马逊,后有沃尔玛,都不惜花重金砸开印度市场的大门,本想着暂时的投入必能获得长久的收益,但没想到的是印度政府从根源上直接切断了它们的美梦,亚马逊还好一点,至少捞了几年了,沃尔玛就惨了,2018年年初才进入印度,年末就被印度电商新规摁在地上摩擦了。

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起,亚马逊应对电商新规的新战略还没想出来,又有印度首富穆克什·安巴尼(Mukesh Ambani)来到电商市场横插一脚,与各大电商平台争夺市场份额。安巴尼位于孟买的信实工业集团目前正在准备向印度西部的120家零售企业推出线上购物服务,这一举动有助于他快速地争夺印度电商市场份额。(插句题外话:在外媒的报道中均称安巴尼为亚洲首富,他们应该去胡润榜上好好做做功课。)

安巴尼在石油、能源、电信、纺织等领域都有涉猎,目前也正打算结合自己旗下的移动网路运营商Jio,以及旗下的手机业务和实体零售企业,共同为其打开电商市场做准备。在早前的文章中就有提到过,互联网与智能设备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打开了印度的电商市场,再加上印度民众的消费水平与日增长,电商市场的打开也很大程度上提振了人们的购物欲。作为世界人口第二多的国家,这对电商人来说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

早在2006年,信实集团就成立了子公司Reliance Retail,现已在印度的6500多个城镇开设了自己的商铺、超市、批发商店,单每周服务的顾客数量就高达350多万,且拥有超过1300万平方英尺的零售空间。此次安巴尼计划通过这三大业务的结合,通过现在市场的潮流把印度的消费者由线下带到线上,并且计划创造出一种全新的购物体验——采用AR等新技术使购物者享受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印度线上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仍然在亚马逊和沃尔玛的手中。印度站是亚马逊全球第二大站点,早前姐夫就承诺过会在印度投入50亿美金,现在这个承诺也兑现了大半,在印度的各个站点,亚马逊也将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而沃尔玛则是在2018年的年初投入了160亿美元收购了Flipkart的控股权,这也是印度 历史 上最大的一笔外国直接投资了,在亚马逊进入印度之前,Flipkart一直都是印度最大的线上零售平台,最有意思的是,Flipkart的创始人是两名亚马逊的前员工。

面对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安巴尼看上去并没有多少的胜算,毕竟如果要拼财力的话,亚马逊和沃尔玛也是根本不虚的。但是安巴尼的移动网络运营商拥有2.8亿的用户,这个数字对于他想要进军电商市场来说一个非常有力的优势。最重要的是,安巴尼还有印度政府这个强硬的后台。电商新规的出台本身也是印度现任的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为了即将到来的5月大选,拉拢人心的手段,目的是通过限制亚马逊和沃尔玛这两大电商巨头的发展,保护小商户让它们不会被打压的太惨,从而获得本土商户的信赖与支持。而安巴尼作为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的“头号迷弟”,不得到些甜头是不可能的。

电商新规的限制都是针对非印度本土的外国电商企业,对外的说法是印度政府在大力支持本土电商企业的崛起,而安巴尼也顺着杆往上爬,各种煽风点火说施行电商新规是一场反对数据殖民化的运动,把主动权及财富都握到每一个印度人自己的手中。印度民众买不买他的账不知道,但是外国的吃瓜群众非常不给面子,纷纷吐槽。针对安巴尼所说的“领先的新 科技 ”,嘲讽印度的 科技 就算领先了却仍然生活在“十九世纪”,更有网友直接吐槽印度连厕所都没有还要进军电子商务,有那个功夫还不如给农村的民众多提供一些水和教育机会,更犀利的网友甚至嘲讽印度以后能够在线购买他们的“童养媳”了。

2017年印度线上零售市场的销售总额为38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印度的线上零售市场的规模将扩张到2000亿美元,到那个时候,这位首富在这其中的占额又会是多少呢?

穆克什·安巴尼的信诚工业集团主要涉及哪些产业?

根据印度商务部的数据, 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达777亿美元,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的最大贸易伙伴国。

作为地缘关系上的邻居,中国和印度的经贸合作看起来似乎是水到渠成的。即便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冲击与中印关系恶化的情况下,中国仍然超过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可见中印双方在经济上的联系之牢固之深厚。而在未来,随着疫情局势好转与双边关系的回暖,中印经贸关系想必会进一步发展。

因此,我们接下来会写一写印度的大型商业集团与初创企业,以了解我们重要的贸易伙伴们。而提起印度商业,稍微有点了解的朋友可能会联想到印度首富安巴尼以及他的信实工业集团。

为什么第一个介绍信实呢? 因为它是印度市值最高的公司, 其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而脱胎于它的兄弟公司却拖欠中资银行上百亿不还,除此之外还有观众喜闻乐见的“豪门分家产大戏”。

倒卖香料起家,政商结合发家

上世纪60年代,德鲁拜·安巴尼和他的堂兄在孟买创立了信实工业集团的前身--信实商业公司。其办公室仅30平米,总资产只有一张桌子、一部电话以及三把椅子。信实商业一开始从事的是:从阿拉伯国家也门进口聚酯纱到印度,从印度出口香料到也门,说白了就是倒买倒卖。

也门是老安巴尼获得人生第一桶金的地方。

1948年,老安巴尼和堂兄来到也门亚丁港,在壳牌石油公司的加油站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老安巴尼发现当地硬币的含银量的价值居然高于其面值,随后他决定把这些硬币铸成银条赚取中间的差价。也门政府很快发现市面上的硬币迅速减少,并派人调查此事。老安巴尼的赚钱大计败露,被遣送回国。也就是在亚丁,老安巴尼有了第一个儿子,未来的亚洲首富---穆克什·安巴尼。

靠着和供应商建立的良好关系,老安尼成功说服他们把具有垄断性质的香料卖给自己。单这一门生意,信实商业就能从中获得2倍的利润。在老安巴尼的努力下,信实商业的生意有了很大的起色。

老安巴尼的朋友曾形容他是一个和蔼可亲但又有极端冒险精神的人。 很快,他就不满足于当前暴利的生意。

1965年,老安巴尼与堂兄分道扬镳,随后创办了信实工业公司。他认为,建立自己的品牌非常重要,并通过品牌营销不断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当时,信实工业每年花在广告上的费用多达120万美元。

1975年,信实工业的利润增长高达700%;1977年,公开上市,募集了180万美元的资金。 到1979年,该公司年销售额达到1.9亿美元,已成为印度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商。

政商结合是印度大企业惯用的商业手段。老安巴尼赢就赢在将宝押在有着“印度铁娘子”之称的英迪拉·甘地身上。 在印度大选中,他给予英迪拉资金上的全力支持。而英迪拉上任后,印度政府给予信实工业一系列的优惠。巅峰时,这家公司控制了全国纺纱业产能的50%。除此之外,印度政府还同意了信实工业各种扩张的请求,相继获得了电力、通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天然具有垄断性质的国计民生行业的经营许可。

1996年,信实工业成为印度第一家获得国际信用评级机构评级的私营企业。

到21世纪初,信实工业已成为印度最大的企业。 2004年,信实工业总营收为170亿美元,占印度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其毛利润达25亿美元之巨,几乎是当年所有民营企业利润的30%;全国多达四分之一的股民持有信实工业股票......

西方媒体称老安巴尼在印度创造了一个美孚、通用和AT&T的综合体, 安巴尼家族就是印度的“洛克菲勒家族”。 很多印度人开玩笑地说,印度最大的政党就是信实党。

亲兄弟反目,豪门分家产大戏

老安巴尼第二个儿子阿尼尔·安巴尼1959年出生,比哥哥穆克什·安巴尼小两岁。阿尼尔曾在采访中表示,父亲会带他们进行“激励性郊游”,如果完成徒步10公里,会获得一盒芒果,但也会因为在客人面前表现不好而受到惩罚。不知道是不是老安巴尼让两兄弟从小保持竞争,最终才导致兄弟反目,引发轰动整个印度的“分家产”大戏。

1980年,虽然有塔塔集团、阿蒂亚·比拉集团等40多家大型企业的激烈竞争,信实工业仍获得了涤纶生产资质。为了帮助建造工厂,老安巴尼将正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穆克什叫了回来。1983年,阿尼尔从沃顿商学院毕业后也开始帮助父亲打理集团日常事务。

在1986年的第一次中风后,老安巴尼开始逐步将信实工业的的控制权交给穆克什和阿尼尔,他仍然是公司的董事长,穆克什和阿尼尔为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002年6月24日,老安巴尼再次中风,并于7月6日去世。曾三度出任印度总理的阿塔尔·比哈里·瓦杰帕伊缅怀道: 一个普通的印度人在进取精神的激励下,在决心的驱动下,可以在自己的一生中实现什么?这个国家刚刚失去了标志性的证据。

猝然离世的老安巴尼并没有留下只言片语,也没有像很多西方家族创始人一样为子女建立信托,分配自己的财产,这为安巴尼家族日后的分裂埋下伏笔。

按照当时的《印度继承法》规定,男性后代享有相同的继承人权益(2005年修订为女儿也是共同继承人)。但在印度传统里,长子仍拥有继承大部分遗产的权利。更何况穆克什几乎完整参与了信实工业的高速发展,外界普遍认为穆克什成为新掌舵人几乎没有悬念。

作为长子,穆克什很早便受到父亲的重用,16岁时就随父亲打理生意。为信实工业奠定坚实基础的纺织工厂从零开始建立时,穆克什就在老安巴尼身边帮忙。后来,穆克什成立了信实通讯,24岁时又负责建造了帕塔尔甘加石化厂。 可以说,穆克什让父亲的纺织工厂发展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度。

而阿尼尔也不是纨绔子弟,沃顿商学院毕业后,他进入集团主要负责投融资,发挥其非凡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一众富贾名流中如鱼得水,俨然成为公司的对外代表。同时他也积极开拓移动通信和电力业务,在集团有不小的影响力。

2004年起,阿尼尔就多次向穆克什抱怨自己被排除在集团重大决策之外,甚至暗示兄长操纵董事会。他气愤地说:“现在我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努力巩固父亲留下的事业了,这种变化让人悲哀。”

2004年11月22日,穆克什在给公司全体员工的一封电子邮件中称,他将全权负责信实工业集团事务,集团所有权问题已得到了妥善解决。被彻底激怒的阿尼尔向董事会递交了长达500页的报告,历数了穆克什的种种管理不当,指责穆克什作假账,甚至将其告上法庭。

这场家族内讧一度成为印度各大媒体最热衷报道的花边新闻,兄弟俩在电视上的相互攻击和谩骂甚至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2005年,兄弟俩的矛盾终于全面爆发。这场兄弟间的豪门恩怨甚至惊动了当时印度财政部长P•奇丹巴拉姆和总理辛格亲自出面调停,但也无济于事,整个印度经济也因此受到波及。

2005年12月,在母亲科姬娜的调解之下,穆克什和阿尼尔最终敲定分家协议。根据协议, 穆克什得到信实总资产的30%, 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石化、炼油和制造; 阿尼尔同样得到了30%的资产, 接管了电力、电信和金融服务。科姬娜保留了30%的信实股份,其余10%在老安巴尼的两个女儿之间平分。协议中还规定,双方将把对方在自己公司中所持有的股份完全清除,同时 二人各守本业,即便新拓市场,也不得在10年之内直接相互竞争。

分家后,穆克什仍使用信实工业集团的名称,而阿尼尔则将分到的公司装入新成立的公司,取名为信实集团。据说这是他们母亲的意思: 合力做大做强“信实”这个金字招牌。

豪门恩怨的落幕也给印度股民吃了一颗定心丸。协议达成的第二天,印度股市大涨,信实旗下的公司也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很多印度人预测,分拆后的信实工业集团竞争力下降,安巴尼家族会就此走向没落,然而现实却颇具戏剧性。

分家后的信实工业和信实集团在穆克什和阿尼尔分别带领下,于各自的领域大展拳脚。在2008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两兄弟同时位列前十名,穆克什以430亿美元的身家位居第五,而弟弟阿尼尔以420亿美元排名第六。

但从2009年金融危机后,阿尼尔成了“财富缩水最快的人”,资产缩水近300亿美元,降至120亿美元。

十年后,哥哥穆克什的信实工业愈发强大,勇夺亚洲首富的宝座。而阿尼尔则每况愈下,不但破产,还拖欠中资银行上百亿贷款,差点入狱。

哥哥亚洲首富,弟弟百亿老赖

关于穆克什·安巴尼已经写的很多了,简单概括就是“守业出奇”,守住主业能源石化等,积极发展新业务---通信服务和电商。(穆克什旗下的电信服务商Jio,成立于2015年底,所以他信守了十年不竞争之约。)据《福布斯》报道,截至2021年7月9日,穆克什是亚洲最富有的人,净资产为786亿美元,在世界富豪榜上排名第13。

这里我们主要说一说阿尼尔的失败之路和欠钱不还的老赖之路。

实际上即使两兄弟分家后,争斗仍在持续。先是阿尼尔指责穆克什违背天然气供应协议,并在2008年向穆克什提起了 21.2 亿美元的诽谤诉讼。同年,穆克什破坏了阿尼拉的信实通讯与南非第一大电信公司MTN的合并。

2009年,阿尼尔公开表示:信实工业想尽办法,甚至用上不得台面的招数,破坏信实集团的生意,实在贪得无厌。

而2016年后, 穆克什创办的电信运营商Reliance Jio更是大打价格战,直接迫使包括阿尼尔的信实通讯在内的十多个电信运营商退出市场。 2017年12月,信实通讯没能出售给Jio,走上破产之路。

作为信实集团核心之一的信实通讯的失败只是阿尼尔帝国坍塌的一隅。实际上从2009年金融危机开始,信实集团就开始加速坠落。过去,乘着印度经济发展的浪潮,信实集团利用宽松的信贷环境,为旗下庞大的重资产型企业募集了巨额贷款。而当印度经济放缓时,信实集团多项投资都面临现金流枯竭。

2020年5月22日,伦敦高等法院商务法庭判决阿尼尔·安巴尼21天内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三家银行支付7.16亿美元欠款,同时裁定75万英镑的法庭费用应由败诉方阿尼尔•安巴尼承担。

但阿尼尔在庭上辩解称未偿还贷款属于信实集团,自己个人并没有签署个人担保,而且自己现在一分钱没有,已经破产了。中资银行律师代表表示, 阿尼尔先生过着奢侈的生活,他不仅购买了一艘游艇,还花巨资买下一架小型飞机和多辆豪华 汽车 。

虽然阿尼尔个人已经破产,但其领导的信实集团旗下仍有6家上市公司:信实基建、信实电力、信实资本、信实海军工程(没错,信实集团是印度第一家有造军舰资质的民营企业)、信实通讯以及信实医疗。阿尼尔多年来拒不还钱,可以说是非常恶劣了。

阿尼尔为什么会欠中资银行这么多钱?这要从2010年说起。2010年10月,信实集团旗下信实电力向上海电气集团订购了价值上百亿美元的电力设备,这是当时中印之间签署的最大的商业合同之一。当时的印度经济飞速发展,似乎是海外业务拓展的好地方,因此数家中资银行为这笔交易提供了约10亿美元融资。

2010年12月,信实通信从国开行获得了19.3亿美元,但其中大部分资金都被用于偿还短期债务。2012年,信实通信从国开行、进出口银行、工行又获得13亿美元贷款,这笔贷款也被用于偿付到期的美元可转债。

这实际上就是,借新钱还旧债。事实上,信实通讯当时的境况已经不太乐观。 公开数据显示,2010年信实通信净负债近70亿美元,其净负债已达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的4.4倍。

2019年6月,信实通信公布了破产后的债权人名单,其中, 拖欠中资银行债务高达人民币约150亿元。根据信实电信破产清算方案,三家中资银行损失约600亿卢比(约60亿元)。

而在此前的2018年5月,阿尼尔曾陷入另一场法律纠纷,甚至差点坐牢。当时印度最高法院表示,如阿尼尔不按时向爱立信印度部门支付57.1 亿卢比欠款,则将面临三个月的牢狱之灾。随后,哥哥穆克什伸出援手,帮弟弟还清了债务。阿尼尔发表声明,称感谢兄嫂的及时帮助,证明了强大家庭的重要性。

在近二十年的紧张关系之后,安巴尼两兄弟关系似乎有所缓和。印媒甚至猜测,风雨飘摇的信实集团可能会被信实工业集团收购,两家集团重回一家。

鲜为人知的是,阿尼尔旗下的信实 娱乐 和斯皮尔伯格领导的梦工厂有着多年的合作。双方一起制作了很多广受好评的电影,包括《帮助》、《间谍之桥》、《林肯》等。 不知道在签下分家协议的那一刻,阿尼尔是否想过,哥哥穆克什可能是那个结束南北战争的“林肯”呢。

电信运营商的数字化转型

信诚集团(又称信实集团)所涉及的行业非常广,除了有一开始的对外贸易之外,现在还包括了石油,电信,电力,金融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

他们家的产业最初是出口尼龙纱等纺织品,后来又将这间尼龙纱的纺织厂上市,开创了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后来在弟弟安尼尔的操作之下,将资本运作成功化为炼油私企公司成为印度最大的炼油厂。

去过印度肯定知道印度孟买的中心地带有一条阿尔特蒙大道,这条大道将周围的平民区和那个看起来10分突兀的富人区隔绝开来,在富人区里面有1座27层高的摩天豪宅,显得特别的突出,而这栋豪宅就是印度的信诚工业董事长的家。穆克什安巴尼出生于1957年,是如今的信诚工业董事总经理。但据他所说,如今的一切幸运和财产最应该归功的功臣是他的父亲迪鲁巴伊安巴尼。

他的父亲是印度当地一名十分著名的商业奇才,原本他只受过最初等的教育,是乡村小学教员的孩子,在17岁的时候,他只不过是在一间商场里面当雇员,但是到了24岁时他便开办了第一间进出口公司。后来又将这个进出口公司改变为纺织厂成功上市之后,开创了印度的民营企业上市先例,穆克什安巴尼和他的弟弟两人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读书,后来学成归来之后,便成为了迪鲁巴伊的左膀右臂,在1986年之后,通过穆克什的努力,信实集团打入了石油行业,成立了炼油厂。在两兄弟的各自努力之下,信实集团的规模迅速扩大,从一开始的十亿美元开始跻身到百亿美元的超级富豪之列。

后来随着穆克什的父亲去世,两兄弟也分了家穆克什所获得的资产占总资产的30%,独自拥有信实工业和石化两大集团。虽然兄弟已经分家,但是整个集团的发展速度仍然非常的迅速。后期还申请建造了各种各样的特区,从事新能源等产品研究开发,享受了一系列的政府税收优惠,又开创了连锁店,零售店,超市等等为它的产业进行条件的创造,后来根据信使集团的官网上面所显示,目前这个集团已经含过了石油纺织零售和电子服务一共9个领域,而且其中所拥有的品牌已经超越了一百个。

电信行业从移动通信开始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步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市场的自然增长停滞,收入和利润面临下降的压力。同时电信行业也是比较特殊的行业,运营商的技术投资巨大(技术资产比较重),行业监管比较多,有多个权威的国际组织和行业巨头会推动做行业的标准和规划,整个行业相对而言也比较封闭一点。但随着IT巨头的介入,情况也在发生变化,凯文·凯利说传统运营商改革与不改革都将被Google和Facebook这类新型运营商替代。总结而言就是 “转型压力大,转型包袱重,转型方向多”

最终目标当然还是赚更多的钱,或者至少说是不会在现有行业中被淘汰出局。例如曾经被认为是运营商传统“圣地”的连接服务已经开始被互联网巨头侵蚀,例如SpaceX的星链计划,Google的Google Fiber、Project Fi以及Facebook的Telecom Infra Project,Drones Network等项目都是例证。包括近期谷歌微软等31家巨头成立的5G联盟,力推Open RAN。另外SDN/NFV对核心网的冲击也会很大,IT供应商正在逐步侵入CT的领域。传统CT供应商以及相关的产业链可能也会随之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运营商是市场的参赛运动员,大的运营商也会有比较强的市场分析和规划能力,先看看一些大运营商的反应: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提出,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主动识变、应变,以平台为抓手,构建基于规模的“融合、融通、融智”价值经营体系,实现对市场的有效管控,不断巩固发展基础、提升发展动力 ”

中移这几年也在拓展自己的业务,总体感觉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

联通的混改明确提出了三个有意思的战略投资人标准,第一个标准,联通称为solid fundamental,也就是产业实力强;第二个标准,是synergetic cooperation,意思是协同合作潜力大;第三个标准是complementary edges,说的是业务互补。

投资人的选择被联通划分四大类型:

A、四大互联网公司的BATJ;

B、垂直行业领先公司,包括苏宁云商、光启集团、滴滴出行、网宿科技、用友软件等;

C、具备雄厚实力的产业集团、金融企业,包括中国人寿、中国中车;

D、国内领先的产业基金,包括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前海母基金。

改革将以客户为中心,加快产品、渠道、创新三个转型,并尽快转型成为公司运营发展中的“新六者”:

一是在战略上,要做大市场体系的规划者;

二是在协同上,要做大市场资源的协调者;

三是在执行和变革上,要做领先营销模式的打造者;

四是在担当上,要做互联网化运营的驱动者;

五是在品牌上,要做智慧品牌的创造者;

六是在合作上,要做生态合作的构建者。

电信运营商转型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很多厂商都在探索,不同国家的运营商面临的实际情况也不太一样,转型的路径也会差别,后面再慢慢完善。

转型也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百年的IBM公司最早是生产计量仪、绞肉机、时钟、考勤钟、打卡机和穿孔卡片等,现在已经面目全非了。通用电气的百年转型历史也是经典的例子。

电信行业从最早的电报电话机开始,几十年下来也经历了很多变化,但是这些转型本质上看还是行业内的转型,实际看每次转型都给电信行业带来了更加繁荣的发展,但是这一次的数字化转型似乎主动权已经不完全掌握在运营商手中了,对电信产业链的冲击可能会更大。

往后运营商日子可能会更难,看到一个说法是: “运营商只不过是披着高科技外衣的市场公司,服务公司和运营型公司” 。运营商一方面面临IT巨头的降维打击,另外一方面运营商的技术能力退化,依赖供应商,运营商的核心竞争力其实也并不像想的那么强。印度的信实集团的Jio于2016年9月进入运营商市场,短短两年时间一跃成为印度最大的电信运营商。

乐观一点看,运营商底子不错,现金流的情况还不错,还有些弹药为转型做支持。从上面部分运营商的实践看这十年左右运营商也是积极尝试做转型,马丁.克里纳认为运营商可能有几个发展方向: “哑管道”,“传统玩家”,“智能管道”,“综合数字化服务提供商”,“纯服务玩家” ,借用一下。

以上就是关于印度首富欲将亚马逊逼落“神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