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信子又叫什么??

   2022-10-15 23:36:01 网络1020
核心提示:花信子又叫风信子风信子花语:粉色风信子——倾慕,浪漫紫色风信子——忧郁、悲伤、妒忌黄色风信子——与你相伴很幸福红色风信子——让我感动或表示感谢白色风信子——不敢表白风信子被被誉为“西洋水仙”。早春三月,正是风信子盛开的季节。关于风信子有一个

花信子又叫什么??

花信子

又叫风信子

风信子花语:

粉色风信子——倾慕,浪漫

紫色风信子——忧郁、悲伤、妒忌

黄色风信子——与你相伴很幸福

红色风信子——让我感动或表示感谢

白色风信子——不敢表白

风信子被被誉为“西洋水仙”。早春三月,正是风信子盛开的季节。关于风信子有一个希腊神话,太阳神阿波罗爱上了菲亚辛思,却惹来西风之神苏菲洛的嫉妒,将他们降为此花。从此以后,风信子成为情侣间守节的信物。风信子的花语是“坚定和注视”,或许,这就是对于爱情永恒的注解。

欧洲人对风信子有一种特殊感情。司美与爱的女神维纳斯,最喜欢汇集附于风信子花瓣上的露水,使肌肤更为漂亮光滑。在英国,蓝色风信子一直是婚礼中新娘捧花或饰花不可或缺的代表新人的纯洁,祈望带来幸福

花的种类

【拉丁名/学名】:Viola tricolor Linn. 【 英文名】:Pansy,Heartsease,love-in-idleness,johnny-jump-up,kiss-me-quick 【别名】:人面花、猫脸花、阳蝶花、蝴蝶花、鬼脸花 【科学分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堇菜目,堇菜科,堇菜属 【产地分布】:原产欧洲,现分布世界各地 【冰岛国花】:三色堇为冰岛原产花卉,定为国花。 三色堇还是波兰国花。 【化学成分】:茎、叶含三色堇黄甙(Violutoside)[1]。花含芸香甙(rutin)[2],生育酚(tocophenol)[3],番茄烃(lycopene),六氢番茄烃(phytofluene),β胡萝卜素(β-carorene)[4],叶黄素(xantho-phyll,lutein)[5],堇黄质(9,9-9,13-9,15我9,13-二-顺式堇黄质(di-cis-violaxanthin)四种导构体,9,13-q15-顺式堇黄质(cis-violaxanthin),花药黄质(antheraxanthin),9,9-顺式-花药黄质(9,9-cis-antheraxanthin),黄体呋喃素(luteox-anthin)[7],三色堇黄酮甙(violanthin),导堇黄质(auroxan-thin)[8]。全草含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reolin),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luteolin-7-glucoside)[9],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acid),反式-咖啡酸(caffeicacid),顺式及反式的对香豆酸(p-coumanicacid),对羟基苯甲酸(p-hydroxybenzoicacid),对羟基苯已酸(p-hydroxyphenylaceticacid),水杨酸(salicylic),香草酸(vanillicacid)[9,10],龙胆酸(gentisicacid)[10]和痕量的丁香酸(syringicacid),阿魏酸(ferulic)[9]。还含糖类:其中主要的水溶性多糖系由D-葡萄(D-glucose),D-半乳糖(D-galactose),L-阿拉伯糖(L-arabinose)按摩尔比2:1.8:1.1组成;少量的单糖有D-半乳糖酸(D-galacturonicacid),D-木糖(D-xylose)及L-鼠李糖(L-rhamnose),果胶(pectin),部分含D-半乳糖醛酸、D-葡萄糖及D-半乳糖[11]。另含4个萜烯(terpene)和4个三萜(triter-pene)以及甾类化合物(steroid)等[12]。 [编辑本段]应用价值 药用价值 三色堇可杀菌、治疗皮肤上青春痘、粉刺、过敏问题。在中国医药古籍记载的护肤圣品中,三色堇无疑是最炫目的。三国时期的《名医别录》中就已把三色堇列为重要护肤药材,隋炀帝为讨后宫佳丽的欢心,曾组织太医研究三色堇去痘的多种方法,并将其一一写进《隋炀帝后宫诸宫药方》与《香方粉泽》等书之中。中医圣典《本草纲目》更是详细内载三色堇的神奇去痘功效:“三色堇,性表温和,其味芳香,引药上行于面,去疮除疤,疮疡消肿。” 三色堇全草,可以用作药物,茎叶含三色堇素,主治咳嗽等疾病。 科技价值 精选天然纯净植物冰岛国花三色堇,采用国际最新PURIFY技术,提取特效祛痘除印菁华—绿色胜肽(Green peptides),并添加多种纯天然提取液,迅速渗透至肌肤深层,有效抑制过剩油脂分泌及痤疮丙酸杆菌的繁植,从源头上去除痘痘,达到褪红消印、平复疤痕、控油净白的效果,全面调理肌肤至水油平衡健康的中性状态,彻底解决痘痘复发的难题! 观赏价值 三色堇是布置春季花坛的主要花卉之一。因花有三种颜色对称地分布在五个花瓣上,构成的图案,形同猫的两耳、两颊和一张嘴,故又名猫儿脸。又因整个花被风吹动时,如翻飞的蝴蝶,所以又有蝴蝶花的别名。经自然杂交和人工选育,目前三色堇花的色彩、品种比较繁多。除一花三色者外,还有纯白、纯黄、纯紫、紫黑等。另外,还有黄紫、白黑相配及紫、红、蓝、黄、白多彩的混合色等。从花形上看,有大花形、花瓣边缘呈波浪形的及重瓣形的。 三色堇是冬、春季节优良的花坛材料,因为适应性强、耐粗放型管理,可以盆栽工人们欣赏。 其他 还有一种多年生丛生状的香堇,花深紫色,具有芳香味,可提取香精。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三色堇,一般株高15-20厘米,从根际生出分枝,呈丛生状。基生叶有长柄,叶片近圆心形;茎生叶卵状长圆形或宽披针形,边缘有圆钝锯齿;托叶大,基部羽状深裂。早春从叶腋间抽生出长花梗,梗上单生一花,大花型花径8-10厘米,小花型花径3-6厘米,花有五瓣,通常每朵花有兰紫、白、黄三色;花瓣近圆形,假面状,覆瓦状排列,距短而钝。花期可从早春到初秋。茎、叶含三色堇黄甙;花含芸香甙、挥发油、皂甙、维生素A.C。 [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较耐寒,喜凉爽,在昼温15-25℃、夜温3-5℃的条件下发育良好。昼温若连续在30℃以上,则花芽消失,或不形成花瓣。日照长短比光照强度对开花的影响大,日照不良,开花不佳。喜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中性壤土或粘壤土。为多年生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 [编辑本段]繁殖培育 繁殖 播种法,华南地区以秋、冬为播种适期,种子发芽适温约15-20C。将种子均匀撒播于细蛇木屑中,保持适润,约经10-15天发芽。若气温太高,不易发芽,可先催芽再播种,用半张卫生纸折叠成方形,装入小型塑胶拉链袋,再滴水少许,使卫生纸充分吸水,然后将种子倒入袋内,再将袋口密封,放置冰箱5-8C环境中,约经6-7天再取出播种。发芽成苗后本叶发至2-3枚时,假植于育苗盆中,追肥1-2次,本叶发至5-7枚再移植栽培。 在初夏时行扦插或压条繁殖,扦插3-7月均可进行,以初夏为最好。一般剪取植株中心根茎处萌发的短枝作插穗比较好,开花枝条不能作插穗。扦插后约2-3个星期即可生根,成活率很高。压条繁殖,也很容易成活。 栽培重点 盆栽每17厘米盆植1株,花坛株距15-20厘米。栽培土质以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为佳,或用泥炭土30%、细蛇木屑20%、壤土40%、腐熟堆肥10%混合调制。生育期间每20-30天追肥1次,各种有机肥料或氮、磷、钾均佳。花谢后立即剪除残花,能促使再开花,至春末以后气温较高,开花渐少也渐小。性喜冷凉或温暖,忌高温多湿,生育适温5-23C,若有乍热、高温达28C以上天气,应力求通风良好,使温度降低,以防枯萎死亡。病害可用普克菌、亿力或大生防治,虫害可用速灭松、万灵等防治。 栽培中的注意事项 夜间温度16℃至18℃,白天18℃至24℃,当植物放置在室外时很难保持最佳生长条件,用负昼夜温差有助于使植株变矮,质量高。注意不要出现高温。 三色堇喜凉,且需全光照,零售摆放时最好部分遮阴,减少水分散失。 不要浇水过多,因为三色堇在阴凉地区生长,水分不会散发很快,需要的水分不多。 主要虫害 危害三色堇的虫害主要是黄胸蓟马。它主要以若虫和成虫危害三色堇的花,并会留下灰白色的点斑,危害严重时,会使三色堇的花瓣卷缩、花朵提前凋谢。黄胸蓟马的成虫和若虫一般都隐藏在花中,雌虫将卵产在花蕊或花瓣的表皮内,危害时用口器锉碎植物表皮吸取汁液,并多发于高温干旱时节。防治措施:用2.5%的溴氰菊酯4000倍液或杀螟松1500倍液,每隔10天喷洒1次。

茉莉花 有几个花瓣

花类型 春花(3-5月) 夏花(6-8月) 秋花(9-11月) 冬花(12-2月)

常用木本花卉 梅花、桃、牡丹、海棠、玉兰、木笔、紫荆、连翘、金钟、丁香、紫藤、春鹃 杜鹃花、石榴花、含笑花、白兰花、茉莉花、栀子花 桂花、茉莉花、木芙蓉 腊梅、免牙红、银芽柳、山茶花、迎春、

常用草本花卉 春兰、香堇、慈菇花、风信子、郁金香、紫罗兰、金鱼草、长春菊、瓜叶菊、香豌豆 夏兰、石竹、石蒜、荷花、翠菊、睡莲、芍药、福禄考、晚香玉、万寿菊、千日红 建兰、晚香玉、铃兰 报岁兰、慈茹花、香堇、大岩桐、水仙、小草兰、瓜叶菊、蒲包花、免子花、入腊

一)一、二年生花卉

这类植物从种子到种子的生命周期在1年之内,春季播种秋季采种,或于秋季播种至翌年春末采种。根据其耐寒性,可分为耐寒、半耐寒及不耐寒三类。不耐寒者在北方多为春播,但在南方多作秋播或冬播。耐寒及半耐寒者在北方多作秋播,但在南方多作春播。如百日草、凤仙花、半支莲、三色堇、金盏菊等。另外有些多年生草本花卉,如雏菊、金鱼草、石竹等常作一、二年生栽培。

(二)宿根花卉

本类包括冬季地上部分枯死、根系在土壤中宿存、来年春暖后重新萌发生长的多年生落叶草本花卉,如菊花、芍药、蜀葵、耧斗菜、落新妇等。

(三)球根花卉

本类包括地下部分肥大呈球状或块状的多年生草本花卉。按形态特征又将其分为五类。即:

球茎类 地下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被革质外皮,内部实心,质地坚硬,顶部有肥大顶芽,侧芽不发达,如唐菖蒲、仙客来、小苍兰等。

鳞茎类 地下部分的茎部极短缩,形成鳞茎盘。外被纸质外皮的叫有皮鳞茎,如水仙、朱顶红、郁金香等。在鳞片的外面没有外皮包被的叫无皮鳞茎,如百合等。

块茎类 地下茎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条状,新芽着生在块茎的芽眼上,须根着生无规律,如马蹄莲、大岩桐、花叶芋等。

根茎类 地下茎肥大呈根状,肉质有分枝,具明显的节,每节有侧芽和根,每个分枝的顶端为生长点,须根自节部簇生而出,如美人蕉、德国鸢尾、玉簪等。

块根类 主根膨大呈块状,外被革质厚皮,新芽着生在根颈部分,根系从块根的末端生出,如大丽花等。

(四)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

本类草本植物无明显的休眠期,四季长青,地下为肉质须根系,南方多露地栽培,在北方均作为温室花卉培养,如吊兰、万年青、君子兰、文竹等。

(五)木本花卉

1 落叶木本植物 本类植物大多原产于暖温带、温带和亚寒带地区,按其性状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1) 落叶乔木类 地上有明显的主干,侧枝从主干上发出,植株直立高大,如鹅掌楸、悬铃木、紫薇、樱花、海棠、梅花等。再分细一点,还可根据其树体大小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

(2) 落叶灌木类 地上部无明显主干和侧主枝,多呈丛状生长,如月季、牡丹、迎春、绣线菊类等。亦可将其分为大灌木、中灌木和小灌木。

(3) 落叶藤本类 地上部不能直立生长,茎蔓攀援在其它物体上,如葡萄、紫藤、凌霄、木香等。

2 常绿木本植物 本类植物多原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也有一小部分原产于暖温带地区,有的呈半常绿状态。在我国华南、西南部分地区可露地越冬,有的在华东、华中也能露地栽培。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则多数作温室栽培。按其性状又可分为以下四类:

(1) 常绿乔木类 四季常青,树体高大。其中又分阔叶常绿乔木和针叶常绿乔木。阔叶类多为暖温带或亚热带树种,针叶类中在温带及寒温带亦有广泛分布。前者如云南山茶、白兰花、橡皮树、棕榈、广玉兰、桂花等,后者有白皮松、华山松、雪松、五针松、柳杉等。

(2) 常绿灌木类 地上茎丛生,或没有明显的主干,多数为暖地原产,不少还需酸性土壤,如杜鹃、山茶、含笑、栀子、茉莉、黄杨等。

(3) 常绿亚灌木类 地上主枝半木质化,髓部常中空,寿命较短,株形介于草本与灌木之间,如八仙花、天竺葵、倒挂金钟等。

(1) 常绿藤本类 株丛多不能自然直立生长,茎蔓需攀援在其它物体上或匍匐在地面上,如常春藤、络石、非洲凌霄、龙吐珠等。

3 竹类 竹类是园林植物中特殊分支,它在形态特征、生长繁殖等方面与树木不同,其在园林绿化中的地位及其在造园中的作用,也非树木所能取代。根据其地下茎的生长特性,又有丛生竹、散生竹、混生竹之分。常见栽培的有佛肚竹、凤尾竹、孝顺竹、茶秆竹、紫竹、刚竹等。

(七)兰科花卉

本类按其性状原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种类多,在栽培中有其独特的要求,为了应用方便,将其单独列出。兰科植物因其性状和生态习性不同,又可分成以下两类。

(1) 中国兰花 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及暖温带地区,为草本丛生性植物,属地生类型,如墨兰、建兰、春兰、蕙兰、台兰等。

(2) 西洋兰花 又称洋兰,原产于热带雨林中,植株呈攀援状,多为气生根,附生在其它物体上生长,属附生类型,如卡特兰、兜兰、石斛、贝母兰等。

(八)仙人掌及多肉植物

这类植物多原产于热带半荒漠地区,它们的茎部多变态成扇状、片状、球状或多形柱状,叶则变态成针刺状。茎内多汁并能贮存大量水分,以适应干旱的环境条件,按照植物学的分类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

1. 仙人掌类 均属于仙人掌科植物,用于花卉栽培的主要有仙人柱属、仙人掌属、昙花属、蟹爪属等21个属的植物。

2. 多肉植物类 除仙人掌之外的其它科的多肉植物之统称,分别属于十几个科。从广义上来讲,仙人掌和仙人球也是多肉植物,但在花卉栽培中,常仅把仙人掌科的植物列为仙人掌类。

(九)水生花卉

本类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多肥大呈根茎状,除王莲外,均为落叶。它们都是生长在浅水或沼泽地上,在栽培技术上有明显的独特性,如荷花、睡莲、石菖蒲、凤眼莲等。

(十)蕨类植物

本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常绿,其生活史分有性和无性世代,不开花,也不产生种子,依靠孢子进行繁殖,如肾蕨、铁线草等。

兰花与君子兰的习性是什么样的,怎么去培养他们?

茉莉花的品种较多,目前我国就有约60多个,供窨制花茶而栽培的品种,与国外供提取香精、净油而栽培的大花茉莉是同属异种。其中主要栽培品种依花形结构一般分为单瓣茉莉、双瓣茉莉和多瓣茉莉3种。

一、单瓣茉莉

单瓣茉莉植株较矮小,高70~90厘米,茎枝较细,呈藤蔓型,故有藤本茉莉之称。叶片为椭圆形,叶质较薄,叶端稍尖,全缘,长5~9厘米,宽3.5~5.5厘米。花冠单层,裂片(花瓣)少,7~11片,每片长约1.3厘米,宽1厘米,呈椭圆形,洁白,表面微皱,顶端稍尖,所以又称尖头茉莉。单瓣茉莉花冠管较长,约1.5厘米,雄蕊2枚,与雌蕊等长。聚散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3~12朵花,多的可达30多朵。花蕾略尖长,较小而轻。我国的单瓣茉莉,经各地多年选育,形成较多的地方良种,产量高、品质好的有福建长乐种、福州种、金华种、台湾种。其中台湾茉莉花较清爽、鲜灵、纯净。单瓣茉莉花蕾开放时间早,伏花一般在傍晚6~7时开放,每百朵花重,伏花22~25克左右,比双辩茉莉轻。用单瓣茉莉窨制的茉莉花茶,香气浓郁,滋味鲜爽,为双瓣茉莉花所不及。单瓣茉莉花耐旱性较强,适于山脚、丘陵坡地种植,但产花量不及双瓣茉莉,每0.067公顷产150~200千克,高的不超过400千克,且不耐寒,不耐涝,抗病虫能力弱。

二、双瓣茉莉

双瓣茉莉是我国大面积栽培的主要品种。植株高1~1.5米,为直立丛生灌木,多分枝,茎枝较粗硬,茎基部表皮有灰褐色皱纹。幼茎绿色,健壮枝条有棱和短茸毛。叶对生,阔卵形,全缘,网状脉,叶色浓绿,叶质较厚且富有光泽。聚散花序,顶生或腋生,每个花序着生花蕾3~17朵,多的可达30朵以上。花蕾卵圆形,顶部较平或稍尖,也称平头茉莉。双瓣茉莉通常是带尖头的品质较好,花朵比单瓣茉莉肥硕,含水量也略低。花冠管比单瓣茉莉略短,长约1厘米。花冠裂片(即花瓣)较多,13~18片,基部呈覆瓦状联合排列成两层,内层4~8片,外层7~10片。花瓣长约1.1厘米,宽约1厘米。雄蕊2枚,雌蕊1枚。花洁白油润,蜡质明显,花香较浓烈,吐香较迟而慢。花蕾开放时间较单瓣茉莉迟2小时左右,伏花一般在晚上8~9时左右开放,自然吐香可延缓十几小时。每百朵花重,春花约23克,伏花约30克,秋花约26克。用双瓣茉莉花窨制的花茶香气醇厚浓烈,虽不及单瓣茉莉花茶鲜灵、清纯,但双瓣茉莉枝干坚韧,抗逆性较强,较耐寒、耐湿,易于栽培,单位面积产量高,目前我国各地种植的主要是双瓣茉莉。在广西横县种植,可当年种当年采,每0.067公顷鲜花产量可达150~200千克,3年生每0.067公顷产量在500千克左右,5年以上一般每0.067公顷可达800~1000千克左右,最高产的可达1500千克以上。

三、多瓣茉莉

多瓣茉莉枝条有较明显的疣状突起。叶片浓绿,花蕾紧结,较圆而短小,顶部略呈凹口。花冠裂片(花瓣)小而厚,且特别多,一般16~21片,基部成覆瓦状联合排列成3~4层,开放时层次分明。雄蕊2~3枚。多瓣茉莉的伏花多在晚间7~8时开放,多是先开1~2层,其余次日才开完。也有不开放而凋萎的。多瓣茉莉花开放时间拖得很长,香气较淡,产量较低,作为窨制花茶的鲜花不甚理想。但其耐旱性强,在山坡旱地生长健壮,如通过与优良的单瓣或双瓣茉莉品种进行杂交选育(或嫁接),很可能获得抗性强、质量好、产量高的茉莉花新品种(新植株)。

四、木犀科素韾属其他植物

与茉莉花同科同属的木犀科素韾属植物,约有200余种,主要产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产于我国的有27种。现对本属中与茉莉花最相近似的也有可以用来窨制花茶的几个种,分别简介如下:

1、素方花(Jasminum officinale f.grandiflorum kobuski)

素方花,为直立常绿灌木,高1~1.4米。枝条纤细下垂,有棱角,无毛,幼枝绿色。叶对生,奇数羽状复叶,长5~6厘米,有小叶5~7片,无柄,全缘,总叶柄扁平或有翅。小叶椭圆形或卵形,顶端尖,顶叶为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多花组成顶生或腋生的聚伞花序,开白色花,花比茉莉花大些,香气浓郁。花冠呈高脚碟形,直径达4厘米,长约2厘米,筒部狭长,先端四裂,萼绿色,五深裂,裂片狭而尖。花内有雄蕊2枚,雌蕊1枚。花期5~11月份。浆果,近圆形,黑色。在广东、福建和台湾等省,有人用素方花来窨制花茶。

2、大花茉莉(Jasminum grandiflorum L.)

大花茉莉,别名大花素韾,是素韾的变种。为常绿灌木,高1米余。树皮褐色,全体无毛,小枝修长,柔弱如藤,青绿色,有条纹。叶对生,深裂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常为7~9片。小叶片较大,较宽阔,长1.5~3.5厘米,宽1.2~1.6厘米。下部叶近长圆状,先端有短尖或为钝形,顶端1片小叶常为卵状披针形,先端渐尖,青绿色而面色略深,叶脉不明显而背脉略现。花为顶生聚伞花序,花蕾带紫红色,花管筒长2.5厘米左右。蕾的花冠部分长2厘米左右,粗径约0.3厘米,开放后花大达5厘米,先端五深裂,裂片呈长椭圆形。子房上位,雌蕊1枚,柱头长0.4厘米左右,长纺锤状针形。雄蕊两枚,花药呈心状针形,长0.5厘米左右。花萼有5裂片,针形,长1厘米左右,绿色。花柄长0.5~3厘米。其花常不孕不结果。花期为5~12月份。大花茉莉主要用于生产浸膏。

3、毛茉莉〔Jasminum multiflorum(Burm.f.)Anelr.〕

毛茉莉,原产于印度,是直立或攀缘性灌木,高2~5米。茎、叶、花萼均被黄褐色柔毛。单叶,对生,具短柄,卵形,长4~9厘米。先端尖,基部圆形或心脏形,复聚伞花序,顶生,花白色,通常是复瓣,花瓣7~9裂,花径2.5~3.0厘米,具芳香。萼片深裂7~9裂。花冠裂片长椭圆形,先端尖,具有芳香。萼齿长,密被黄毛。

4、尖瓣茉莉(Jasminum grucillinum Hook.)

尖瓣茉莉,是攀缘性灌木。其枝和叶都平滑无毛,叶较大,花大,白色,具有芳香,花瓣特尖,故名。

5、毛萼茉莉(Jasminum nitidum Skan.)

毛萼茉莉,是半攀缘性灌木。叶的主脉和花萼上有毛。花大而香,白色,可用来窨茶。

五、栽培品种的合理选择

不同品种的茉莉花各有特点,单瓣茉莉耐旱,适宜旱地栽培,且每天采花时间早,上午就可采摘,便于远距离运送,即使距茶厂较远的农户也能种植。而双瓣茉莉比单瓣茉莉迟1~2个小时开放,其香气不及单瓣茉莉花,但耐旱、耐寒,易栽培,产量高。从茶厂窨制花茶工作安排角度考虑,可以搞好品种搭配,两个品种互相错开,交叉窨提,以双瓣茉莉花窨茶,单瓣茉莉花提花,制成的花茶不仅香气浓郁,滋味浓厚,鲜灵度高。但各种花种植面积的比例,应根据当地生产需要,有计划地种植。

君子兰又叫剑叶石蒜,是是蒜科多年生常绿草本花卉,它的主要栽培品种有直立开花的大花君子兰和开花小而下垂的垂笑君子兰两种。垂笑君子兰,叶片狭而长,深绿色,全株姿态高雅肃穆;大花君子兰,叶片短而宽,最宽者可达12厘米,碧绿挺拔,光亮舒展,全株姿态端庄,是君子兰中的上等佳品。一株成年的君子兰,在每年的春季和夏秋之间能两次开花,花期15—30天 ,有深红、浅红、桔黄等色。特别是大花君子兰,一次同时开花20—40朵,组成一个直径达20—30厘米的大型花序,花型美丽,色泽鲜艳,清香怡人,十分壮观。君子兰作为观赏植物百花园中的佼佼者,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喜爱。

君子兰原产南非,我国各地均有栽培,东北各省尤其盛行,培育出了许多名贵园艺栽培品种。她性喜温暖、湿润,在肥沃、疏松而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君子兰在栽培中,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25℃,温度超过30℃时,会使叶片徒长,从而影响观赏。冬季不耐寒冷,室温低于10℃ 时,即呈休眠状态。喜在半阴的环境下生长,尤其到夏季,更怕阳光直射,最好放到室外阴棚下或室内没有直射光的地方培养,而春、秋、冬三季,则需要有充足的光照,可在室内向阳处培养。君子兰的肉质根和肥厚的叶片,都能储存一定的水分,因此浇水一般不宜太多,生长期保持盆土不干不湿为宜。夏季要适当控制浇水,否则会引起叶片徒长,如果长期盆土水湿高热,还会造成根系腐烂,而使上面的叶子干枯。遇气候炎热干燥时,可常在叶面和地下喷水,以免叶面枯焦。冬季室温低于10℃ 时,也要控制浇水,使她处于香水的休眠状态,来年会长的更加葱郁。生长期喜肥,除换盆时勇腐熟的油脂饼肥或腐熟粪干施足基肥外,在每年的春秋两季,还应各追施一次干肥,可用油饼沫或炒过的麻籽,芝麻等油料种子肥,撒于盆土表面松土拌合即成。平时可每15—20天追施一次腐熟淡液肥。液肥宜用油饼肥、鱼内脏、马蹄片等沤泡。换盆宜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进行。盆土可用8成马粪土或腐叶土,加两成喜黄沙混合配制。换盆时先降植株从原盆中轻轻磕出,抖掉陈土,除去朽根,栽入盛有新培养土的花盆中。栽植时,如果根系较长,可盘到盆中,不能碰短肉质根。换盆后要立即浇透水,以便土壤和根系密接。

君子兰的繁殖有播种和分株两种方法。但播种繁殖的种子,一般需经人工异花授粉后才能获得,成熟期在半年以上。待种子外皮由绿变红褐色时,种子便已成熟,可采下取出种子,晾干后记能播种。播种用土一般可用纯沙子和腐熟马粪各半配制。播种实先在盆中盛好播种土,然后以间隔2厘米的距离点播在盆中。点播实时要将种胚朝下,播后覆土以盖住种子为度,并立即浇透水后盖上玻璃,置于20—25℃的温度下,以后经常保持湿润,一般40—50天左右即可出苗,在京一个多月的生长,就可以分苗移栽。播种繁殖的君子兰,一般需经4—5年的生长,待叶子长到25片以上时才能开花。分株繁殖通常在春季或秋季结合换盆时进行。方法时在换盆时,将母株周围分生的子株用手掰下,也可用利刀切下,最好能带上部分根系,先栽植到没有肥料的沙壤土中,浇透水。以后待新根生出、植株开始生长后,在换用配制的君子兰培养土,即能旺盛生长,一般生长三四年后即能开花。

君子兰疮痂病的防治。两年生的君子兰最易的此病死。得病植株的叶片上先产生不规则的木拴绣斑,其形如芝麻大,以后逐渐扩大,变成赤褐色,同时并发细菌性的斑枯病,使叶边缘和叶尖局部组织坏死枯焦,影响成年植株开花,失去观赏价值。检查病株根系,发现部分肉质根腐烂。此时如不及时防治,会造成整个植株的根系腐烂甚至死亡。此病一般多发生在春夏高温季节,主要由于温室内的高温、高湿及通风和排水不良致病,

防治方法:(1)将病株移到室外荫棚下通风处,给以凉爽的环境,并控制浇水,使盆土保持稍干燥状态。(2)用50%可湿性退菌特粉剂,1000倍液擦洗病叶,可控制病斑蔓延。

(3)如植株根系已全部腐烂,可从原盆中取出,再用纯净细沙另行栽植,待新根生出后,再换入培养土即可。

以上就是关于花信子又叫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