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威宁草海开放了吗

   2023-04-28 08:48:30 网络410
核心提示:开放了。威宁草海,长江支流横江上游洛泽河源头湖泊,常水水面31平方公里,水深最大达9米,海面呈佛手形,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旅游景区。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威宁草海已经于2022年3月23日起恢复开放了,只需提供健康码、行程码即可入

2022年威宁草海开放了吗

开放了。威宁草海,长江支流横江上游洛泽河源头湖泊,常水水面31平方公里,水深最大达9米,海面呈佛手形,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也是旅游景区。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威宁草海已经于2022年3月23日起恢复开放了,只需提供健康码、行程码即可入内。

威宁有哪些好玩的旅游景点

1.威宁草海完整的历史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境内。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与青海湖、滇池齐名,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

据方志记载,原有东西南北四海,后成陆地。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夏间,霪雨为灾,山洪暴发,潜流水道淤塞,西郊平原的汪汪积水无从排出,遂使这海拔2000米的盆地形成高原海子。后以湖内多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故名草海。出产的威宁细鱼,长1—2厘米,质嫩味鲜,驰名全国。并产长尾雉、白腹锦鸡、鹭鸶、大雁、野鸭等数十种涉禽、游禽。也是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鹳的栖息之所。人工饲养的海狸鼠、猞鼠、水貂、银狐之属,繁殖率高。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世界上孓遗的唯一的高原鹤类---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的最好季节。每当风和日丽,站在岸边极目了望,水天一色,烟波浩淼,苍花云树,鸢飞鱼跃,大雁横秋,使人心旷神怡。

草海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四时佳景,晴雨皆宜。登上城郊观海楼,周围层峦叠嶂,阡陌纵横,山村依稀。湖中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渔舟点点。有一蓬莱小岛,孤立湖心,林木郁郁,翠阁玲珑,蛱蝶穿花,人称“水上公园”。

草海周围居住着汉、彝、回、苗各族人民,每逢节日,各族群众在这里赛马、吹芦笙、唱歌、跳舞,十分热闹。

草海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好地方,而且是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国内外专家已对草海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 、气候、水质、陆生植被、水生植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进行了考察,草海已成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和国际鹤类基金会(ICF)关注的重点。

2.谁知道贵州威宁草海的由来和历史

坐落在县城西郊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草海,与青海湖、滇池同为中国三大高原湖泊,被称为"物种基因库"、"天然博物馆"、"鸟的王国",有"高原明珠"的美誉。

1992年10月,国务院公布草海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20平方公里,草海逐渐引起了世人的瞩目,成为全球十大最佳湖泊观鸟区之一和鸟类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最新一版的全国小学德育教材中,《黑颈鹤之乡--威宁草海》一文被编入教材。草海属长江水系,是金沙江支流横江的上源湖泊,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水面海拔高度2170米,比泰山主峰还高600米。

湿地与农田为邻,湖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和地下水,年补给水量800~900万立方米,湖区平均水深2米,最深处5米,湖中遍布水生植物,现有海菜花、芦苇、蒲草、水葱、紫萍、金鱼藻等水生植物40余种,因此得名"草海"。草海之美,独臻其妙,广阔的水面,环海峰峦逶迤曲折,远近高低,层叠有次。

东南海面,六洞桥长堤卧波,西海水域,阳关山苍然突兀。山围水抱、秀迤委婉。

登山尽可观海,游海亦可见山,山水相依,浑然天成。草海是鸟的乐园,湖里共有鸟类208种10万余只。

我国现有鸟类1186种,贵州有417种,而到草海栖息的鸟类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还多,占贵州近一半,草海因此成为中国第二大迁徙鸟的乐园。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颈鹤、金雕、黑鹤、白尾海雕等7种,二级保护鸟类灰鹤、白鹭等20余种,中日候鸟协定保护的鸟类56种,国家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动物27种。

各种珍稀鸟类中,以有着"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颈鹤最为珍贵,它是世界上迄今所发现的15种鹤中唯一生活在高原上的鹤类,也是科学上记载最晚的一种鹤,全球仅存7000余只。据最新的观测数据显示,从2008年春到草海越冬的黑颈鹤有1194只、灰鹤774只、斑头雁3820只。

水是草海的另一景,特别清,特别蓝,像 透明的玻璃,一眼可望到游鱼、水草。

3.谁知道威宁草海的历史

草海又名南海子、八仙海,是一个位于中国贵州省西部威宁县境内的石灰岩溶蚀湖,有着“高原明珠”的美誉。

据《威宁县志》记载,清咸丰十年(1860),当地阴雨连绵,山洪暴发,崩涛汹涌,挟沙带石,将原来的消水洞堵塞而形成泽国,合南海、西海而名,又因草海水中草本植物繁多,尤以蒲草最丰盛所以,名称故为草海。它的流域面积约380平方千米,湖水面积45平方千米,一般水深为2米,蓄水量1.4亿立方米。

草海的水生植物有43种142属。在鱼类资源中,威宁细鱼是名贵特产,它长1~2厘米,肉嫩味鲜。

冬季又是黑颈鹤、白鹳以及大雁、野鸭等候鸟的避寒胜地。 草海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草海丰富的生物资源,草海因湖水较浅,水质良好,透明度大,且湖底又多为淤泥底质,因而水生高等植物种类繁多,各类水生植物几乎布满湖水生高等植物,计有20科、26属、37种水下生满了各色各样的绿色草类,密不见底,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草海成为百鸟水禽栖集的乐园,种类多达150种。

其中属国家一类保护的珍禽有黑颈鹤、白头鹤、黑鹳、白鹳、白尾海雕等;二类保护的有白琵鹭、鸢、白尾鹞、游隼、红隼、灰鹤、短耳号等十余种。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淡水天然湖,是一个典型的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湖的南岸有一个约0.33平方公里的半岛,最窄处仅有200米宽的地段与陆地相连,草海湖盆面积45 km2,湖底海拔2170m,平均水深2m,正 贵州毕节威宁草海(11张)常水位高程为2171m,相应水面积20 km2。

1992年,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草海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县境内。

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

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中国特有的高原候鸟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主要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湿地鸟类。

草海素有“鸟的王国”之称,共有鸟类1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特别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是冬春观鸟、夏秋避暑的最佳选择地。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

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

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300余种鸟类的最好季节。 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鹄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岛叫“阳关山”岛上竹篱茅舍,鸡犬相闻,湖中白帆点点,波光粼粼,一片宁静淡泊的世外桃源景象。

草海东南水面有六洞桥及望海楼,沿桥烟柳长堤,垂柳依依,长堤东端有寺庙,相传吕洞宾曾到此一游。 草海盛产鱼虾,水禽,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珍奇水鸟。

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颈鹤和野鸭等。这里的气候湿润温和,故一到暮春时节,草海便整个地被千姿百态的杜鹃花覆盖着。

为草海沉寂的大地平添了几许活力与生机。草海附近的彝族风景迷人,每年端阳节,彝族群众在这里举行赛马,青年男女在芦笙山歌中翩翩起舞,互传眉目之。

4.威宁草海完整的历史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西部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境内。

草海素有“高原明珠”之称,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与青海湖、滇池齐名,是国家自然保护区。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

据方志记载,原有东西南北四海,后成陆地。至清咸丰七年(1857年)春夏间,霪雨为灾,山洪暴发,潜流水道淤塞,西郊平原的汪汪积水无从排出,遂使这海拔2000米的盆地形成高原海子。

后以湖内多芦苇、蒲草等水生植物,故名草海。出产的威宁细鱼,长1—2厘米,质嫩味鲜,驰名全国。

并产长尾雉、白腹锦鸡、鹭鸶、大雁、野鸭等数十种涉禽、游禽。也是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鹳的栖息之所。

人工饲养的海狸鼠、猞鼠、水貂、银狐之属,繁殖率高。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100多种珍奇水鸟,世界上孓遗的唯一的高原鹤类---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

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的最好季节。

每当风和日丽,站在岸边极目了望,水天一色,烟波浩淼,苍花云树,鸢飞鱼跃,大雁横秋,使人心旷神怡。 草海不仅资源丰富,而且四时佳景,晴雨皆宜。

登上城郊观海楼,周围层峦叠嶂,阡陌纵横,山村依稀。湖中碧波万顷,水天一色,渔舟点点。

有一蓬莱小岛,孤立湖心,林木郁郁,翠阁玲珑,蛱蝶穿花,人称“水上公园”。 草海周围居住着汉、彝、回、苗各族人民,每逢节日,各族群众在这里赛马、吹芦笙、唱歌、跳舞,十分热闹。

草海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好地方,而且是科学考察的理想场所。国内外专家已对草海地区的地形、地貌、土壤、水文 、气候、水质、陆生植被、水生植被、浮游动物、浮游植物、两栖动物、鱼类、鸟类、两栖爬行类等进行了考察,草海已成为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和国际鹤类基金会(ICF)关注的重点。

5.威宁旅游资源包括哪些

草海是贵州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海拔2171.7米,覆盖面积保持在30平方公里以上,以水草繁茂而得名。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

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湖中盛产鱼虾、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 100多种珍奇水鸟,中国特有的高原候鸟黑颈鹤,每年都要在这里越冬。主要保护以黑颈鹤为主的湿地鸟类。草海素有“鸟的王国”之称,共有鸟类100余种、珍稀鸟类70余种,特别珍稀的鸟类有黑颈鹤、灰鹤、丹顶鹤、黄斑苇雉、黑翅长脚鹬和草鹭,还有大量的大雁和野鸭,是世界人禽共生、和谐相处的十大候鸟活动场地之一,是冬春观鸟,夏秋避暑的最佳选择地。

草海冬季温暖,气候宜人。暮春时节,草海周围开放着大面积千姿百态、绚丽动人的杜鹃花。秋天的草海最美,湖中的水草在碧水中开出一朵朵、一串串、一片片的黄花、红花和白花,船行其中,花随水波浮动,如入仙境。草海的冬天,则是观赏黑颈鹤等300余种鸟类的最好季节。

草海四面青山环抱,林木茂密,水天一色,翠峰鹄立,草海西部有一孤岛叫“阳关山”岛上竹篱茅舍,鸡犬相闻,湖中白帆点点,波光粼粼,一片宁静淡泊的世外桃源景向。草海东南水面有六洞桥及望海楼,沿桥烟柳长堤,垂柳依依,长堤东端有寺庙,相传吕洞宾曾到此一游。

草海盛产鱼虾,水禽,蒲草等水生动植物,栖息着珍奇水鸟。其中最多也最著名的有黑颈鹤和野鸭等。

6.威宁历史沿革

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贵州省直管县试点。位于省境西北部,北、西、南3面与云南省毗连。面积6295平方公里,人口约140.2万;其中彝、回、苗等少数民族占总人口23.1%。县府驻草海镇。[1]

威宁。取威镇安宁之意。

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夏为梁州西南域,殷周属鬼方西北隅,春秋时居蜀国南鄙,战国时为的夜郎西部莫国属地。

秦时属象郡,以六冲河为界接蜀郡南壤。

汉代属犍为郡;蜀汉时属朱提郡境。

晋、宋、南齐,称南朱提郡;梁、陈时为南宁州所领,但实为土著豪族所据。

隋代属卢鹿部。唐代为羁縻小州,称宝州。境内得胜坡为宝州所在地。五代时为巴凡兀姑。北宋时为绍庆府所领羁縻州之乌撒部;南宋时受控于大理国。

元世祖元至元十三年(1276),置乌撒路;十五年(1278),改名为军民总管府;二十一年(1284),改置乌撒军民宣抚司,二十四年(1287),升为乌撒乌蒙宣慰司,属云南行省。治所乌撒,辖地为今威宁、赫章等。元顺帝后至元年(1335),改属四川行省。

明洪武十四年(1381),乌撒降,授实卜乌撒土知府,隶云南布政使司;十五年(1382),置乌撒卫指挥司,隶云南都司;十六年(1383),乌撒府改隶于四川布政司;十七年(1384),升为军民府。永乐十二年(1414),改乌撒卫隶贵州都司。

清康熙四年(1665)平定水西安坤、乌撒安重圣。五年(1666),改四川乌撒土府为威宁州,取威镇安宁之义,隶贵州。二十六年(1687),以大定、黔西、平远三州隶属威宁府。雍正七年降威宁府为州,属大定府。

民国二年(1913),废威宁州置威宁县,并设得胜坡分县,隶属于贵州省第四行政专员督察区;五年(1916),迁得胜坡分县于赫章。

1949年,成立威宁各族各界人民联合 *** 。1954年11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威宁县,成立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属毕节地区。

2013年7月1日起,威宁彝族 *** 苗族自治县成为贵州省直管试点。[2]

7.威宁草海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1、威宁草海的知名度 旅游圣地的发展不仅需要经济的支持,还要有很好的知名度,因为知名度的高低严重影响着游客的多少和资金的投入。

然而,笔者在资料搜集和采访过程中发现,贵州人有70%的知道草海,但其中仅有40%很全面的了解威宁草海,16%的被采访者到威宁草海旅游过。贵州省意外的被采访者仅有10%的了解威宁草海,其中1%的到威宁草海旅游过。

资料显示,威宁草海外来游客仅占整个游客的20%左右。 阅览一下威宁草海的相关网页,仅有的只是草海的几张图片和相当简洁的介绍。

所以,发展到现在,威宁草海的旅游名气还是相当不容乐观的,这样的问题在今后的开发和发展中需要着重的宣传、传播。 2、威宁人对草海旅游开发和保护的认知度 草海的旅游开发,最重要的是得到 *** 和威宁人民的支持,但现在的 *** 对草海的关注仅仅停留在草海的生态保护上,旅游这一块依然是比较原始的旅游方式。

而民众的认识则依然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威宁草海的开发会夺取他们的土地,所以从草海保护区的成立到现在, *** 不仅一次的对草海保护区的农民进行迁移,但都因为资金补贴和土地问题一次次停止。

3、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在生态旅游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重要一环, 旅游人力资源是提升生态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保障, 是生态旅游的组织者、建设者、维护者, 是生态旅游的有效传播者。旅游业的兴旺发达, 经营、管理者起主导作用。

他们引导旅游者的旅 *** 为, 指引其消费方向; 向旅游者提供有关生态产品服务和企业生态经营的信息, 向旅游者宣传、灌输、渗透生态产品、服务及生态理念, *** 和创造消费者的生态旅游需求; 根据生态理念与原则制定产品和服务的生态价格来引导顾客的生态消费。而目前在威宁草海的生态旅游中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负责草海保护的威宁草海保护站的编制员工应为60人,但实际仅有38人,并且现在在职的职工中1/3在今年八月份才编制入岗,而在其工作人员中,只有少数本科生,且他们所学专业散乱,有英语专业的、人力资源专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 保护站工作人员除了平时对草海的保护工作外,还对草海旅游进行协助管理。

他们没有周末,每天的工作是一起出动一起下班,平时在协助100多名船工工作外,还要抽配人力回局里完成当天工作。这样没有合理工作安排的方法,大大的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4、旅游经济收入 现在威宁草海的经济收入结算项目来源甚少,主要有渔业,海草打捞,和游客在威宁的消费。2010年的威宁草海旅游和生产收入仅有120.1万元,2011年平均每月有15万元的收入,国庆长假期间有16万元的收入。

5、资金投入方面 草海现在的资金投入主要放在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总投资13.8亿,修建环海公路28公里共投资5千万,生活污水产的修建投入87万元,修建和维护现有码头共四个和相应存在的警务系统总投入大概2个亿,其他还有项目:草海湿地生态维护系统和3A级景区建设。

6、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草海开发存在的困难,现仅有两个码头,船只100多只,观鸟台一个,花鸟市场一个在2011年11月份建设完工,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和审批中。

威宁旅游景点超多,有好多地方可能连本地人都没去过。

接下来带大家一起领略一下。

1、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 AAAA

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威宁彝族苗族回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2万公顷,1985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2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

草海是贵州高原上最大的淡水湖泊,水面面积达3000公顷。本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湖区水质良好,水草茂密、鱼虾众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区内有高等水生植物37种,其中海菜花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鱼类10余种,鸟类178种或亚种,其中27种为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8种属中日候鸟协定保护鸟类,并为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主要越冬地之一。此外,区内还发现大量古生物化石和人类文化遗迹。该保护区的建立对黑颈鹤及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2.阳光城

威宁具有低纬度、高海拔、高原台地的地理特征,光能资源为贵州之冠。县城年平均日照时数1812小时,2008年初被省气象学会命名为“阳光城”。但是光能资源丰富并不意味灼热难耐,因其地处乌蒙之巅,森林覆盖率较高,所以常年艳阳高照与凉风习习兼具,形成冬暖夏凉(夏季最高气温不超过28℃,冬季最低气温不超过-4℃年平均气温10—12℃)的宜居条件,是理想的避暑过冬之地。

3、彝族向天墓

彝族向天墓位于威宁县城东北20公里的盐仓镇,分布在大坟梁子、小坟梁子周围。另在二塘、龙场、中水、羊街、大街、城关等乡镇也有发现。

据有关专家认为,“盐仓彝王坟是现存最大的向天墓,是彝族实行火葬,放置骨灰的一种方式但向天墓的主要功能不是放置骨灰,而是作为观测天文之用。彝王坟座落在一座山上,在其正南有一个孤立的山峰,而在其东、西、北三面都只有比向天坟所在山矮的小山,所以坟南面的山峰的高度及向天坟的距离,根据当地纬度粗略估算,当夏至前后,日中时峰影正投射在向天坟的顶口。在此向天坟北面尤为开阔。在夏天的晚上,斗柄南指时,正在坟顶上面,彝族自古最重视的天象就是太阳和北斗星,在这座坟西南面五百米处,还有一座小坟(附马坟),从小坟的顶向东北望去,与该地夏至日太阳出地平线方位一致,这样的配置并非巧合,而是受某种观念或需要的支配。”

彝王坟和附马坟在本世纪五十年代尚完好,从六十至七十年代这二十年中,搞农业学大寨和““””中,各大队搞修建,将向天坟的石头运去烧了石灰,使盐仓的向天墓遭到严重破坏,在那里还可以看到遍地的碎石,但台基犹可辨认。封土堆的顶部还有一个1-2米的凹口。

彝族向天墓虽被破坏,但还保持一定的原貌,清晰可辨的台基,就其价值而言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哲学、科学意义,它是现存的中国文明史之一,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中国文明史难明其究之谜的实物,可以肯定,向天坟是研究彝族历史的最有力的实物资料,也是研究古乌撒部落政权结构不可多得的实物史科。

一九八五年被贵州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点位置:贵州省毕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盐仓镇

4、乌江源百里画廊

乌江源头宽阔清澈的河流,串起了“中国最美的洞穴”织金洞,以及“中国岩溶百科全书”九洞天两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乌江两岸山石气势雄伟,形成水西姑娘、天竹奇峰、天鹅戏水、大鹏展翅等景点。乘船顺流而下,还可以看到极具民族特色的当地民居。

千里乌江发源于乌蒙山脉,而其北源六冲河,南源三岔河,都发源于贵州西部地势最高的威宁彝族自治县,两条源流分别在深深的峡谷里流淌了几百公里后,终于汇合成了乌江。

5、灼甫草场

灼甫,一片高山草原的名字,她象一个梦一样漂浮在威宁的高原上。

这是一个古老的高原,很多年很多年以前,游牧的彝民族东进,轻健的马蹄踏上这片高原之时,就种下了今日牧歌的梦。古老的彝人称这片高原为“芦虹”,这时,牧歌已浸入了这片高原的苦涩和似雨似雾的凄迷,他们开始痴迷于有别于青海高原的另一种情致。

威宁人往往象炫耀一种深藏的美丽一样给你介绍灼甫,并把“新西兰专家”、“新西兰种羊”、“省农业厅建立的高山畜牧场“等一毓的字眼嵌进这个梦里。这些个字眼并不亮丽,但你进入海拔2700多米的高原,见到一片又一片连天的玉米林、土豆苗和白花的苦荞、粉红花的甜荞时,你就能理解,这是高原人“牧歌”的最后一片美丽得令人掉泪的草原了。

景点位置: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雪山镇灼甫村

6、涌珠泉

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有一口名为涌珠泉的古井。古井修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近三百年历史,是重点保护文物。武警威宁县中队与古井相邻,多年来,该中队把保护古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时刻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古井,被驻地人民誉为“古井保护神。”

古井四周的栏板上,分别是“大舜耕田”、“千里走单骑”、“四厢待月”等画面逼真、形态生动、造型典雅的浮雕。

7、威宁锁黄仓国家湿地公园

贵州威宁锁黄仓湿地公园毗邻草海,位于草海国家自然保护区下游,相比草海的大气磅礴,锁黄仓湿地则显得娇小灵秀,俗称小草海。

距县城6.5km,海拔2200~2250m,湿地公园属于暖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区,具有日照丰富、夏季凉爽,冬季稍冷,有凝冻,冬春较干旱的特征,年平均气温10.5℃。公园规划总面积244.67hm2,其四至界限为东部、南部、北部均以城市规划道路为界,西至龙家院子、撒麻地一带,湿地率31.3%。

公园规划区域分布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65种,其中鱼类11种、两栖类12种、爬行类12种、鸟类130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的有:黑颈鹤(Grusnigricollis),国家Ⅱ级保护的有:黑鸢(Milvusmigrans)、雀鹰(Accipiternisus)、松雀鹰(Accipitervirgatus)、苍鹰(Accipitergentilis)、普通鵟(Buteobuteo)、游隼(Falcoperegrinus)、红隼(Falcotinnunculus)、灰鹤(Grusgrus)和短耳鸮(Asioflammeus)9种。

8、百草坪天然草原

百草坪天然草原地处贵州屋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东部,盐仓、板底、炉山三个乡镇交界处,距毕节170公里,距县城30公里,有柏油路相通,涉及面积40万亩,核心面积12万亩,可利用面积10万亩,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2400~2800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米,相对高差100-150米,坡度8—12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凉,年温差较小,日温差较大,雨季迟,春旱重。年平均气温10℃,年均降水量9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600小时,无霜期165天。适宜多种牧草和畜禽的生息繁衍,有羊茅、陈谋野古草、梅氏画眉草等天然牧草品种100多种,植被覆盖度高达90%以上,是贵州省独特的农牧观光休闲避暑游览胜地。水源丰富,进场新建公路7公里连结326国道线直达草场中心,生态植被良好,草地覆盖率99%。

9、百年石门坎

石门坎,位于威宁县石门乡荣和村,距威宁县城142公里,距滇北重镇昭通60公里,是一处极具传奇色彩的文化遗址,是中西方文化交融共生的一朵奇葩。

石门坎并非省县级的行政单位,仅仅是一个在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村落,许多媒体和书刊却称其为“中国石门坎”,这本身就很令人费一番揣度。上个世纪初叶,一个叫柏格里的英国传教士在这里创办了乌蒙山区第一所平民小学——石门坎光华小学。此后的岁月里,这里先后产生了我国文化史上的许多奇观:首创苗文,结束了苗族无母语文字的历史,率先实践双语教学开创中国近代男女同校学习、同池共泳的先河兴建西南苗疆第一所初级中学,先后有数百位知名人士在此执教培育了苗族历史上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倡导民间体育运动,成为贵州足球的摇篮形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

交通:石门坎很偏,最好自驾或包车,从威宁到石门坎140公里,沿S102省道前行快要进入云南时,下道转入X779

景点位置:威宁县石门乡荣和村,距威宁县城142公里,距滇北重镇昭通60公里

10、威宁彝族撮泰吉

威宁彝族撮泰吉:流传于距威宁县城40公里的板底乡曙光村,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年列入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撮泰吉”系当地彝语音译,“撮”意为鬼,“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所以又称“变人戏”。内容主要是反映彝民族生产生活过程,涉及到民族、民俗、舞蹈、祭祀等领域,所表现的内容可各自独立,也可联合演出,旨在祝贺喜庆丰收,祈求平安吉祥、人畜兴旺、风调雨顺。戏剧角色有2000岁的惹嘎阿布、1500岁阿达姆、1200岁麻洪摩和小娃娃阿安演出道具造型古灵精怪、野气浓重。观赏“撮泰吉”,能将你带入彝民族神秘古朴的文化意境,从中增智受益。

景点位置: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板底乡裸戛村

11、中水遗址

中水遗址:2006年5月9日,威宁“中水文化”正式成为“2005年度中国大十考古新发现”之一。中水遗址包括鸡公山文化、吴家大坪遗址、红营盘墓地、银子坛墓地和大河湾遗址等。

三千年前,这里是贵州最大的粮仓、是贵州绝无仅有的陶器生产地,是当前揭开夜郎神秘面纱的突破口之一。中水遗址的发现和发掘,填补了贵州商周时期考古的空白。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考古学者们在中水发现了汉墓群、陶品、骨器、稻谷、大坑及被扭曲了的人的骨架等远古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于是,中水成了夜郎文化讨论的热点。2000年至2005年,中水一度成为全国考古的圣地、热点和焦点。

12、龙凤山森林公园

龙凤山森林公园位于县城东郊,总面积3.5平方公里,公园紧邻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重要的城市生态绿地和水源涵养地公园气候温凉,森林秀美,山岭如垣,峰峦众多,天象多彩,历史文化厚重,民族风情浓郁,是县城和草海的重要生态屏障和当地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的理想场所。

13、马摆大山景区

马摆大山景区:一个集草坪、草坡、峡谷、海子等风光为一体的高山体闲度假旅游区,位于距草海40公里的麻乍乡境内,面积近30平方公里,最高山峰海拔2763米,是滇黔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山体庞大,巍峨雄壮、气势恢宏,集中体现了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

马摆大山的看点主要在于景观多样,山脚森林茂密、浓郁蓊郁,飞泉流瀑、灵动清丽,水味回甜。沿溪流而上,无数株古木撑天挺立,枝干虬曲、容颜苍劲,一如沙漠深的胡杨,让人感悟到岁月沧桑和生命坚韧。半山腰里有一泓碧水,清流可人,仿佛神。

准备好出发威宁了吗?这真的是一个不错的旅游胜地。

以上就是关于2022年威宁草海开放了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