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外跌内涨”现象如何理解 定价机制呼之欲出

   2017-06-08 11:03:34 6960
核心提示:文章摘要:油价自2月25日上涨起热议不断.国际油价有大幅下跌之势,有关部门日前宣布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其中汽油上调幅度为300元/吨,柴油为290元/吨,折合93#汽油上调0.23元/升,0#柴油上调 0.25元/升。令人尴尬的是,中国台湾应市下调油价,而内地却逆势上涨,让人匪夷所思。成品油“外跌内涨”的现象如何理解?

油价“外跌内涨”现象如何理解  定价机制呼之欲出

  油价自2月25日上涨起热议不断.国际油价有大幅下跌之势,有关部门日前宣布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上调,其中汽油上调幅度为300元/吨,柴油为290元/吨,折合93#汽油上调0.23元/升,0#柴油上调 0.25元/升。令人尴尬的是,中国台湾应市下调油价,而内地却逆势上涨,让人匪夷所思。成品油“外跌内涨”的现象如何理解?

  油价内涨外跌凸显旧机制弊病 新机制呼之欲出     国内油价调整,不与国际接轨?     近来,国际油价出现了明显下跌行情,在最近一周,国际油价大跌3.03%,创今年以来最大周跌幅。     据此,多条国际航线下调燃油附加费。今年2月24日起,台湾中油公司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     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内地航空燃油附加费不仅没有反应,根据有关定价公式计算,预计3月将上调10元。与此同时,有关部门还上调了汽柴油价格。     一些消费者颇为不解。“国内油价一直宣称与国际接轨,为何国际油价明显下跌,国内油价却要上涨?”上海私家车主郭瑞铭在听到油价上调消息时感到困惑。     有关专家认为,此次成品油价上调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有关部门考虑到春耕、物价等因素,已将上涨幅度收窄,也就是说,“本来可能涨得更多”。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表示,我国石油资源缺乏,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客观上不支持低价或低税负的政策,需要从节约资源角度入手,利用价格和税收杠杆,促进石油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姜鑫民说,如果我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人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难以满足这样的石油需求。因此,需要从政策导向上引导石油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     东方油气网分析师程瑞锋指出,国内油价涨跌幅度参照三地原油变化率。根据有关定价机制计算,最近一周国际油价下跌,而国内三地原油变化率是上涨的,如19日为4.27%,22日上涨到5.21%,按计算此次调价每吨应该上涨400元,但实际操作中涨幅控制在300元附近。     一位油企人士告诉记者,“企业早就做好涨价准备,扩大了产量,但近期国际油价下跌,企业担心如果再不涨,这一轮就涨不成了,现在总算松了口气。”     实际上,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因这样的“时间差”造成互相背离的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1年也曾出现过“国外大跌、国内不降”的现象。     生意社成品油分析师李宏告诉记者,2011年4月7日,国内油价经过两次上调达到历史最高点。随后国际市场油价下跌20%,但国内油价长达6个月维持历史最高位,当年10月9日才进行下调。     与台湾油价下调形成反差     近来,国际油价出现了明显下跌行情,在最近一周,国际油价大跌3.03%,创今年以来最大周跌幅。     据此,多条国际航线下调燃油附加费。今年2月24日起,台湾中油公司宣布下调成品油价格。     一些消费者颇为不解。“国内油价一直宣称与国际接轨,为何国际油价明显下跌,国内油价却要上涨?”     国家发改委能源经济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表示,如果我国人均石油消费达到美国人的水平,全世界的石油都难以满足这样的石油需求。因此,需要从政策导向上引导石油合理消费,促进资源节约。     各国成品油价格缘何大相径庭     从成品油价格的国际比较看,2002-2008年,中国普通汽油价格远低于韩国和日本,略低于美国。2008年,中国普通汽油的价格为每升5.73元,约为日本普通汽油价格的54%,韩国的53%,低出美国0.27元。但从2009年开始,中国汽油价格开始超过美国,2009年高出美国1.63元,目前差距大约如此。     成品油价上调滞后 批发环节油价单周已上涨3%     春节长假期间,国际油价一路向上,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周,国际三地原油变化率突破正向4%,上调窗口打开,调价窗口已打开。但发改委并未即时下达调价指令。     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下的怪现状     2月24日晚间,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自2月25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每吨分别提高300元和290元。由于国际油价正处在震荡下行区间,尤其是台湾地区中油股份有限公司发出油价下调的消息后,明显的反差使得发改委上述通知引来众多议论。     选择人为定价,还是市场定价?     成品油价格变化牵动国计民生,其价格如何形成?是靠“有形之手”还是“无形之手”来调节?     姜鑫民表示,在现阶段,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还需要统筹全局,保证国内油气工业健康发展。“当前的关键问题不是仅仅盯着油价上涨多少钱,而是如何调整机制,将成品油定价机制引向市场化方向。”姜鑫民如是说。     国家成品油定价主管部门负责人表示,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完全市场化,即成品油的价格要由市场竞争来决定。因此,石油市场要引入竞争机制,培育多元化的成品油市场主体,向有利于实现完全市场化目标的方向发展。     中石化总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超过56%,中石化有8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进口。近年来国际油价不断上涨,资源瓶颈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国际油价大涨时,国企还是要顶住压力保障供应。     “首要是打破垄断,”一位不愿披露姓名的油品专家指出,国外石油公司通过页岩油、页岩气技术创新,促使本土油价、气价不断下降;而国内一些石油公司则在这方面动力不足,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事实上,这种状况很难长此以往。     姚达明表示,我国成品油定价应该减少人为干预,给予消费者等有关方面发表意见的机会。从价格改革方向看,应该通过反垄断、反限制竞争等,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更多由市场决定价格。     “除了进一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外,油企运作更符合市场规律是必然的。”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加快调价节奏,提高调价透明度,进一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符合我国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油价上涨度改革迫在眉睫     国际油价连续下跌,发改委却选择调高国内油价,老百姓对发改委的作法不理解。其实,发改委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并未超出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发改委做法也是在机制框架内进行。如果说谁错了,主要错在我国的成品油调价机制有问题。     我们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从一开始就备受争议。一是,现行的成品油调价机制不能及时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化,“20天,4%”在两大条件同时满足期间,国际油价往往拨动幅度较大,而国内油价并不能及时反映。     二是,发改委的决定权大于制度权力。在两大条件均满足之后,发改委有权决定调不调,何时调,调多少的问题。而这就导致了一种情况出出,当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涨的多;当国际油价下跌时,国内油价降的少。这也正是新华社所说的给予垄断国企“糖罐子”的特殊待遇。     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的初衷,是为了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实行有条件的联动,而发改委决定成品油价幅度的目的是为了当国际油价大涨时,控制国内成品油价格涨幅,但执行下来却是“涨多跌少,涨快跌慢”,被普遍质疑显失公平。各界对成品油价格改革的呼声不断。     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该如何改?在笔者看来,与其在发改委控制下涨多跌少,不如实行一种更加市场化的制度大于权力的方式:国内成品油价格一周一调或半月一调,国内油价按期内国际油价变动自动满额调整。让成品油调价完全由机制决定,发改委不在充当调不调,何时调,调多少的决策人。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