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面食

   2022-08-19 05:41:27 网络680
核心提示: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在没出省之前,我没感觉到我大山西的面食有多丰富,因为我们每天都沉浸在这个幸福中,每天都习惯了换着花样吃,也许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另一种解释吧٩(๑^o^๑)۶哈哈哈,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山西人,

山西面食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在没出省之前,我没感觉到我大山西的面食有多丰富,因为我们每天都沉浸在这个幸福中,每天都习惯了换着花样吃,也许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另一种解释吧٩(๑^o^๑)۶哈哈哈,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山西人,我需要自己了解一下咱们的面食,并且推广给大家!因此,有了此文,看到的亲们不用谢,直接来吃就好!

      我们山西的面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那真的是种类繁多,一般的家庭主妇都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几十种,如:刀削面、饸络面、卤面、空心面、灌肠、碗托等。到了厨师手里,那更了不得,更要做的花样翻新、目不暇接,达到了一面百样的境界。据了解,面食在山西按照制作工艺来讲,可分为蒸制面食、煮制面食、烹制面食三大类。下面,我将尽我的能力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面食种类:

1.拉面

      为什么第一个介绍拉面呢?因为我妈最爱做拉面,在晋城人的心中,招待客人最好的方式就是一碗拉面。吃到这碗面需要提前两个小时来和面、盘面、醒面、拉面……最后一碗带着东道主满满的爱意、暖暖的手温、恰到好处的劲道的面就送进了客人的胃里,这也是一种沟通和交流。

(温馨提示:山西拉面和其他的兰州拉面有很大的不同,它需要提前将面里的劲道醒出来,所以需要提前一两个小时和好,并且面一定要软,以便后面在拉扯的时候不被拽断)

2.卤面

        为什么第二个介绍卤面呢?因为我奶奶很会做卤面,哈哈哈。其实,卤面也可以叫做蒸面。因为它就是采取的蒸制手法来进行的,先把豆角炒熟,然后开始和面、擀面、切面,最后把面切成细丝,给锅里的豆角加汤,把切好的面丝放在豆角上,一层一层地加,等到上面一层稍熟再加下一层,不然就面条一遇热或一遇水蒸气就会黏在一起。所以,这种面利用的就是下面菜汁的水蒸气蒸熟的,所以你会发现面条身上也会带有菜汁身上浓浓的香味儿,安排!

(温馨提示:为了避免菜里有味道,面上没味道,你可以在和面的时候就加一点盐进去,然后再放一点油,这样和出来的面就会既劲道有嚼头,又不会没味道而且还黏在一起)

3.饸饹面

        饸饹,谐音为“和乐”。来到晋城,你会看到大街小巷都是饸饹馆,花菜饸饹、炒饸饹、酸菜饸饹、金瓜肉丝饸饹……总之,饸饹在我们晋城,那算是一道硬菜,面条吃起来光滑有弹性,几口下肚再呲溜一口汤,爽口。在我们晋城,无论是丧事喜事都喜欢吃大锅饭,大锅饭无疑选择饸饹面,所以它也是面食届里典型的代表。因为它上手快、味道美、又管饱,所以家家户户的人家都会做。所以,大家来了晋城记得来尝尝饸饹面哦!

(饸络面是用一种叫做饸络床的工具将和好的面块放进去,通过挤压,变成一根根粗细均匀的面条,因为需要挤压且保持它的形状,所以面需要和硬一些。)

4.手擀面

      手擀面也是一道传统工艺了,一般人拿捏不好这个力度。手擀面的面需要和的不软也不硬,既要能够让做饭的人擀得动,又要能够保持它的力道,让吃饭的人能吃到面的弹性。所以,手擀面对做饭的人也是极大的考验。先是和好面,然后将它擀开,接下来用擀面杖一遍一遍地擀匀,待到它被擀成薄薄的一层就可以收工,最后一步:切面(也是很考验技术的一步,需要把擀好的面切成粗细均匀的样子,把刀工展现地淋漓尽致)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说,这看起来不都一样么,为什么要分这么多种?所以精髓在于:面的做法不一样,口感就不一样,所以才会有种类繁多的面食流传这么多年都不消失,一定是有它的原因所在咯!继续跟我走!(ɔˆ ³(ˆ⌣ˆc)

5.刀削面

        刀削面,大概是全山西,乃至在全国都有知名度的面食了,不过在山西本地,刀削面倒并未艳压群芳,而是和其他类型的面平起平坐。

        据说刀削面是元代时汉人不被允许持有菜刀后,民间智慧投射在饮食上的产物——不给用刀切面条,那就捡块铁皮,用铁皮削面条呗。手起刀落,秋风扫落叶般,在深藏功与名的面馆师傅手中,面团顷刻间化为一根根银白色的面条,鱼贯入锅。正可谓“一手掌乾坤,一削开江湖”。这出神入化的手法,是刀削面最大的传奇。

6.撅片面

        如字面意思一样,把面条撅成一片一片的形状,如果按动作分析,觉得好像叫“揪片”更符合。做法是将面团擀成宽宽的条状,不用刀切,直接用手往开水锅里一截一截揪断,然后把它们一一放进已经准备好的汤锅中,锅中可以下入不同的蔬菜,讲究的人还要放的有红有绿,再在锅里打上几个鸡蛋,做成后烘上油,一圪出,拍上锅盖香气四溢。色味俱全,令人食欲大增。

7.猫耳朵

      也如字面意思一样,这种面就是长了像猫耳朵一样的形状。做法如下:先和面,和面的水里加少许的食盐。一定要做到三光,就是手光,盆光,面光,有时间就多揉揉,揉好了放一旁用,湿纱布盖住面团,“醒”30分钟。然后切成条状后再切成指节大小的颗粒状。用大拇指的指肚压住一颗向前推捻,一个猫耳朵就做成了,放开水里稍煮一会,捞出过冷水,再控水;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醋和油泼辣子,一碗香喷喷的猫耳朵就上桌了。

8.碗托

        拿到碗托的时候,会觉得有些奇怪,这吃啥?一口浅浅的空碗,或者是一口空碗里盛了一些辣油,当然你也可以自行倒上醋汁,碗内放置一把小刀。那么吃的东西,又在哪里呢?

      这时候,需要仔细观察这口“空碗”,你会惊喜的发现,原来贴着碗壁,有一层灰白色的东西,用刀去割,竟能一片片一条条割下来,这就是入口的吃食:碗托。

      碗托依然是荞麦面和上水蒸制。它比灌肠要薄一些,用的容器也是浅口碗,以便贴于碗壁。碗托主流吃法是加辣椒油、陈醋、蒜等,口感酸辣爽口。如果再配上一块六味斋的酱肉饼,也是顶实在的一顿了。

9.莜面栲栳栳

        莜面栲栳栳是属于晋中及晋北地区较常吃的一种面食。所以,属于晋南地区的我一般不常吃,但是也不能忘了给大家介绍这道美食。

        莜面支链淀粉少,烫面团增加了它质地的延展性。碾薄面片,轻轻一甩,两头一搭,形成斗状,山西人叫“栲栳栳”,内蒙人称它“窝窝”。上锅蒸熟,既可以拌上西红柿或肉臊子卤汁直接吃,莜面口感劲道,富有韧性,和软滑的刀削、剔尖比,是另一种别样的滋味。

10.酸菜黑疙条

        酸菜黑疙条又名浆水菜黑疙条,是我们山西省晋城市的一种传统名吃。旧时由于我们这里白面紧缺,人们为了调理生活,用白面包高粱面擀成面条,又因晋城酸菜腌得好,用酸菜作卤配以黑疙条,撒上芝麻、香菜、也可以加点辣椒。口味酸香辣俱全,高粱面特有香味胜似精米白面,使人越吃越爱,越吃越香。

11.煮疙瘩

        “煮疙瘩”在山西普遍都有,但又以晋城一带最常见,最出名。煮疙瘩做法简单,营养丰富,不用多费时力就能吃到。地里劳作回来,孩儿们放学回家,一碗煮疙瘩,一碟萝卜老咸菜,喝噜嘶飒吃完,一顿饭就算结束,家家户户都一样,再不喜欢,也得充饥。

        开始捏煮疙瘩。从面盆里挖起一小块面,用两手搓成鸡蛋大小的小面团,然后再两手拍扁,呈扁圆状面块。面块不可太厚,太厚不好煮熟。将拍好的煮疙瘩放入锅内煮。提醒一下,捏煮疙瘩要等到锅里水开了再动手,水哗哗开着翻白花,边捏边往锅里煮,放进去几个,水温又降了,不再翻滚,此时注意防止粘锅,拿锅铲蹭着锅底慢慢来回搅几下,等水滚起来再继续捏、继续煮,不然锅里的煮疙瘩就全粘一块,成玉米糕了。反复如此,一直到把煮疙瘩捏完放完为止,煮约十五到二十分钟,就能吃了。

        晋城一带的煮疙瘩习惯包馅吃,面和好后,先将玉米面捏成一个壳,壳中包入红糖馅,然后煮熟吃。现在人们发挥才智,不光有红糖馅的,也有枣馅的。煮的时候,锅里还要添加南瓜、长山药、豆角等时令蔬菜。这是另类的煮疙瘩了,吃起来是另一番风味。

12.卷薄饼

        晋城卷薄饼,这已经是便于外人理解经过加工的叫法,实际上在当地,它的准确名称是“卷薄馍”。

      薄薄的一张饼,也有奥妙无穷。烙这种薄薄的饼,有三个要领:第一是和面。热水烫、冷水拍、水面完全融合,要揉得不软不硬;第二是擀皮儿。要擀得圆如满月,而且厚薄均匀。第三是烙饼。铁鏊是专门的烙饼工具,如果没有的话,平底锅也可以代替。面饼要一个一个翻,一个一个加,要把所擀好的面饼都摞上去,最后是厚厚一大摞。这个时候,家长总会问孩子,第一个面饼在哪里?答案是不论如何翻转,第一个面饼始终夹在中间。

      饼烙好了,菜也是必不可少的。吃什么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定。一般家里常用粉条、绿豆芽、胡萝卜、土豆、豆角、木耳、豆腐、鸡蛋等。这里只需把胡萝卜和木耳切成丝,按照难熟的菜先炒,易熟的菜后下锅,待菜炒好后,便要卷了。很快,一盘色、香、味、形,样样俱全的卷薄饼就做好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要忘记,还有一道工序——捣蒜。把蒜捣成泥,再加上盐和醋,提味儿的秘诀,就在这里。

        卷薄饼,仿佛是上天为团圆定制的食物。最初是中秋节的必然之选,因为只有在秋天时节,地里各种蔬菜成熟,卷薄饼才能吃出最想要的味道。如今,新鲜蔬菜随时可享,卷薄饼早就成了晋城人的团圆第一菜,甚至在大年夜,威胁到了饺子的地位。

      一家人围桌而坐,铺饼摊菜,卷而食之,大快朵颐……对,这就是团圆的味道。

13.擦尖儿/抿尖儿

        从做法上看,二者做法类似,用到的工具都叫擦子,不过擦子上刀口的形状会有不同,擦除的面片大约2-3厘米,形似蝌蚪,因此又叫擦圪蚪/抿圪蚪。由于擦子使用的刀片形状不同,擦除扁宽状的面条就叫擦尖,细圆状的面条就叫抿尖。也同样,擦尖和抿尖做好后只是主食,要想成为实在上桌的一顿,还得加上卤或菜。而且,擦尖和抿尖的制作过程中,人们一般会用白面混合莜面或豆面等粗粮面制作,口感也是别有风味。

14.油糕

        油糕是很有特色的山西传统小吃之一,黄米油糕以黄米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为主。以熟黄米面包红糖或红枣,也有人家会包红豆沙,之后油炸而成。吃时可以撒少许白糖。外焦里嫩,色泽金黄,香味扑鼻,甜香可口。在吕梁,吃油糕一般都是在过年或者婚丧嫁娶的时候与大烩菜一起食用,因为“糕”与“高”谐音相近,代表了一种富贵之意,所以,多年来,油糕也一直伴随着人们辞旧迎新,庆贺道喜,成为山西人们的当之无愧的美食之一。

15.炒不烂子

        拨烂子,也叫不烂子,原料有土豆、豆角、茄子、白菜等。顾名思义,因为久炒不烂才叫不烂子/拨烂子。

        那么用了什么手法导致食材久炒不烂呢?关键就是面粉。如果是土豆拨烂子的话,切好的土豆丝沾水后均匀裹上面粉,然后上锅蒸,蒸好后再入锅炒制而成。用其他蔬菜做拨烂子亦是如此。

        外焦里嫩、入口微辣,再嚼微甜、香辣可口、是一道简便易做的小吃、也可以作为主食,不区分大人小孩食用,很受大众欢迎。

16.宫廷撰面

        最后一种面,不仅仅是山西面食,不仅仅是晋城面食,而且是我大阳古镇的经典名吃——宫廷撰面!在我们大阳古镇,办喜宴,得先吃一碗软米饭,再来一碗撰面,那就是最高规格!

      “馔面”由于工艺精巧,流程繁多,所以很难流传出去。简单介绍一下:制作“撰面”最重要的一步是和面,面粉选高筋粉最好。先将碱面、食盐和水按一定的比例勾兑,把面粉倒入水中,加入适量的豆面,用手将面和均匀。

        制作“馔面”第二步是压面。将和好的面放在案板上,用一根长2.5米的钢管,有节奏的弹压,这样弹压出来的面更劲道,也有用石碾碾压。面团被压成平整的一层,压好的面切成大小均匀的面块,再揉成面饼,上油,把上好油的面饼放在面盆里,一个挨一个贴着边,放好一层再放一层,密封好放着发酵。

        制作“馔面”第三步是擀面。擀面的时候手法要到位,面要多换位置,这样擀出的面饼才薄厚均匀,擀好的面对着阳光看是透明的,且没有破损,这才称为上品。

      制作“馔面”第四步是切面。切面靠的是功夫,将擀好的面皮,叠成长条,就开始切了,这样的面需要切280刀,切出面条如韭菜叶宽,每根长度都在80厘米以上。切好的面条放在专用的食盒内捂严实,不能透风,2-3天即可宴请客人准备的。

      浇馔面的菜是花菜,花菜是用豆角、蒜苔、海带、油豆腐、胡萝卜等材 料切丝过水后,调制而成,鸡蛋饼是用来招待素食的客人。

        把准备好的面条下到沸腾的水里,煮熟的面条在凉水中过两遍,捞出来放在碗里,面在碗里要搁浅一点,浇上用鸡肉、胡椒等调料熬制的高汤,再浇上花菜,一碗地道的“馔面”就可以享用了。

        今天的面食介绍就到此结束,以后随时有更新,也欢迎大家多多提建议!另外,作为一个山西人,绝对不能忘记滴上几滴山西老陈醋,这样面条的面香,调和的卤香,陈醋的酸香,三者味道融合的恰到好处,美味!啊哈,难怪我们山西人不愿远游他乡!原来如此!

(部分图片和内容来自网络)

   

山西面食名称

山西刀削面、碗团

山西刀削面是一种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据传山西刀削面是马柴绍发明,刀削面全凭刀削,因此得名。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碗团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来坚韧、醇香,已成为人们招待亲友的必备佳品。

山西面食名称大全

山西面食名称大全,俗话说得好,世界的面食在中国,中国的面食在山西。山西省是面食大省,据说拥有108种面食,说到山西的特色面,种类是非常多的。下面来看看山西面食名称大全吧。

山西面食名称1

1、山西刀削面。

山西刀削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初次品尝山西刀削面是我在秦皇岛上中专的时候,校门口有一家山西刀削面馆,第一次吃到饭馆里做的面,鲜香味美的肉臊子、浓郁的汤汁、筋道的面条至今难以忘怀,此后在其他地方再也没有吃到那样美味的刀削面,也许是先入为主吧。

如果说热干面是武汉的美食名片、炸酱面是北京的美食名片,那么刀削面就是山西省的美食名片,是不是比武汉热干面、北京炸酱面还高一个级别呢?

刀削面之所以出名,全在“飞刀削面”上。技术高超的师傅可以在头顶上嗖嗖地飞刀削面,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太原全晋会馆的师傅表演的飞刀削面每分钟能削出200根以上,令人眼花缭乱;1、5米外放个玉盘,削面根根入内。

刀削面对和面的技术要求较严,水、面的比例,要求准确,一般是一斤面三两水,打成面穗,再揉成面团,然后用湿布蒙住,饧半小时后再揉,直到揉匀、揉软、揉光。

削面一般选用特制的弧形削刀,操作时左手托住揉好的面团,右手持刀,手腕要灵,出力要平,用力要匀,对着汤锅,嚓、嚓、嚓,一刀赶一刀,削出的面叶儿,一叶连一叶,每个面叶的长度,恰好都是六寸。

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

刀削面的调料(俗称“浇头”或“调和”),也是多种多样的,有番茄酱、肉炸酱、羊肉汤、金针木耳鸡蛋打卤等,并配上应时鲜菜,如黄瓜丝、韭菜花、绿豆芽、煮黄豆、青蒜末、辣椒面等,再滴上点老陈醋,十分可口。

品尝美味的同时,哪位亲能回答我的问题:“山西刀削面起源于山西省哪里?作为商业化快餐山西刀削面的口味为何不统一标准,味道也参差不齐?”

2、山西一根面。

山西一根面,起源于山西平定、太原一带,是当地常见的面食品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它又被称为“油拉面”或“水拉面”,是因为按照和面方法

揣匀、揉光、饧好后,晃(或搓)成指头粗的长条,刷匀油后一圈一圈地整齐盘列在冷水(或油盆)里。一根面的特色在于“一碗只有一根面,一锅也是一根面。一根面要多长有多长”面条滑爽、柔韧弹牙、越嚼越有越有嚼头。一根面的精髓在于吃的是面条本身的味道而不是调料的味道。

即使不加臊子(面卤),味道也是鲜美无比。一根面的吃法也很讲究:必须夹住一根长面从头吃到尾,如果大夹大夹的往嘴里塞,是绝对品不出味道的。

3、刀拨面。

刀拨面是山西一绝。是当地的传统特色小吃。拨面用的刀是特制的,长约60厘米,两端都有柄,刀刃是平的,成直线,不能带“鼓肚”。每把刀约2、5公斤左右重。

用这种刀拨出的面十分整齐,粗细一致,断面成小三棱形,每根长半米有余。刀拨面2009年由太原市新开源酒店餐饮有限公司申报、同年被列入山西省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的。

4、剔尖。

剔尖又称拨鱼、剔拨股,是发源于山西运城、晋中等地,流行于晋、蒙、陕、冀等地的一种传统面食。剔尖的制作方便快捷,口感香滑筋道,又容易消化,因而广受大众青睐,是山西面食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种。

剔尖两端细长,中间部分稍宽厚,白细光滑,软而有筋,浇上浇头,再配以调味佐料,食之十分可口。

一般来说,白面、高粱面(一般要加榆皮面)、杂粮面、红面等都可以用来制作剔尖。一名高手,利用特制拨板、铁筷剔出的红面剔拨股,粗细只有0.5厘米左右,半个小时即可供十几个年轻后生同时进餐。

剔尖技艺之高,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白面剔尖,更是中部家庭妇女的拿手好戏,较红面剔尖速度更快,变化更大。

5、擦尖。

擦尖又叫抿尖、擦圪蚪,是以制作工艺和外形形状命名的。把和好的比较硬的面团以手掌根部在铁质带网眼的擦床上向前推行、漏入沸水中的一段一段面条,煮熟,浇上卤或者汤。

红面擦尖实际上是高粱面和白面的混合,大概1:1,高粱面没有黏性需要调入白面,但只能形成一小段一小段的,不可能形成长长的面条。拌匀咯要用勺子吃,还可以炒食。

6、揪片。

揪片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之一,就是用手往下揪的面片,面片口感爽滑,劲道。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揪片是一种家常便饭。

7、碗托。

碗团是流传千年位于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的传统面食小吃,在方言里又叫做“碗凸、碗托、碗坨、碗脱、碗团、碗托子”。碗团是用荞面同水揉到一块儿,加热熬成粥糊状,晾凉以后即成。

食用时,浇上醋、蒜、秘制辣椒油,再将它用小刀划开,即可食用。碗团在柳林县一带非常有名气的小吃,大街小巷都有卖碗团的商贩的身影,许多游客在柳林县游玩时都会吃上一碗。荞面碗团在诸多的荞面食品中,有着鲜明的特色,筋软耐嚼,香醇可口,百吃不厌,常吃常新。

8、不烂子。

不烂子(本名拌子)也称拨烂子,是一种山西省、河北省南部部分城市的传统面食。在山西方言里把“拌”这个字拆成bú和làn两个音来读,谐音就成了“不烂子”。

晋南以及部分其他城市叫做“馈垒”,如大同市灵丘县也叫“奎lui或奎lv”。有些地方也叫丸子,因为不烂子在蒸熟的时候会团成团子状。不烂子有一个重要的别称,亦是分支——“苦累”。

起名为苦累就是为了说明这是一道忆苦饭。在山西省苦累通指各类不烂子,而于河北省更偏向于指豆角不烂子或是野菜不烂子。苦累多叫于山西临汾市、忻州市保德县等地,河北南部邢台、巨鹿、广宗、平乡南宫、清河、威县、邯郸、武安、等地。

不烂子是将蔬菜(如土豆、茄子、豆角等)拌入面粉或棒子面,搅拌均匀后上笼蒸熟。春末榆树槐树开花时也可以用榆钱、槐花做食材。另外,白菜叶子也可以用来做不烂子,但是不需要蒸煮,直接翻炒即可。

还可以添加熟的.大米,小米,芹菜、韭菜的菜叶,或是槐花、榆钱、扫帚菜、红薯叶、棒子面等,芹菜根切成小块与土豆丝面粉一块放到锅里蒸熟,味道筋道而有嚼劲。

9、栲栳栳。

(栲栳栳kǎolǎolao)是山西高寒地区的一种传统风味名吃,是用莜面精工细作的一种面食品,因其形状像“笆斗”,民间叫“栳栳”。

在河北省张家口的张北县、赤城县、尚义县、沽源县、康保县、崇礼县、承德丰宁县、围场县、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武川县、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卓资县、丰镇市及察哈尔右翼中旗、锡林郭勒盟南部、山西大同市的左云县、天镇县、阳高县也比较被大家所欢迎。

莜面栲栳栳是山西十大面食之一,其工艺讲究,成形美观与口感劲道完美结合,加上“羊肉臊子台蘑汤,一家吃着十家香”,便成了地地道道的美食,就连康熙皇帝朝拜五台山时,也以品此为人生快事。

10、汾城臊子面。

臊子面是山西晋南临汾、运城一带的面食,各地面食制法不一样,各有特色。臊子面在山西尤以襄汾县河西地区(原汾城县一带)最为著名,故称“汾城臊子面”。臊子面选料用料考究,烹调讲究技术,且工序繁杂、工艺细腻。

在民间夸闺女和媳妇臊子面做得好,形成这样的民谣:“和下面,铁蛋蛋,擀下面,圆旋旋,下到锅里莲花转,舀到碗里飘牡丹,吃到嘴里拉丝线。”这首民谣形象地描述了臊子面面条的制作工艺。

山西面食名称2

1、刀削面

刀削面是山西最有名的面食之一,在全国都非常出名。山西刀削面是用中筋面粉加入清水揉成长形面团再醒后,用特制的刀具削出宽窄和厚薄适中的刀削面放入沸水里,煮熟后捞出装碗,淋上肉汤,加入熟猪肉或是牛肉,葱和香菜,陈醋等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刀削面的口感:软糯有嚼劲,香咸可口,非常好吃。

2、剪刀面

剪刀面是山西的一种传统特色面食。剪刀面是用中筋面粉加入清水揉成长形面团,再醒个半小时后,用剪刀剪成长形的面条,放入沸水里煮熟,加入调味料和配菜煮熟装入碗,配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剪刀面是用剪刀剪成面条,所以得名为剪刀面。

3、一根面

一根面也是山西的特色面食。一根面是用面粉和清水,食盐做成面团后醒面后,再做成粗面卷起来装盘,加入食用油,醒面1个小时,然后拿起来面条,拉的细长后放入沸水里煮熟,加入调味料和肉菜就可以食用了。一根面是很多人过生日,爱吃的长寿面。

4、刀拨面

刀拨面是山西的特色传统有名的面食。刀拨面是一种用特制的刀具做成的面条。刀拨面的面条厚薄适中,颜色米白色,是一种非常好吃的面条。刀拨面也是一种手工面条,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配上西红柿鸡蛋,卤肉,炒菜等和高汤,调料就可以食用。

5、剔尖面

剔尖面是山西运城,晋中等地的特色传统面食。剔尖面又叫拨鱼、剔拨股等多种名字。剔尖面有用白面粉,高粱米等食材做成面食。剔尖面的面条金银剔透,颜色米白,吃起来口感:软糯有嚼劲,非常不错。剔尖面是山西运作,晋中等地爱吃的面食。剔尖面可以煮成汤面,也可以加入配菜炒熟食用。

6、猫耳朵

猫耳朵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猫耳朵是用面粉加入清水等食材做成面团后,揉搓成细长条后,切成小剂子后,用手拿一个小剂子,再用手按压成卷形,放入沸水煮熟,加入配菜就可以食用了。猫耳朵可以用来煮成汤面,或是加入配菜后炒熟食用。猫耳朵因外形像猫的耳朵一样,因此得名为猫耳朵。

7、不烂子

不烂子是山西的特色传统面食。不烂子是将土豆或是茄子,豆角等蔬菜,拌入面粉里放入锅中,再放入蒸笼里隔水大火蒸熟,再加入调味料就可以食用了。不烂子所用的蔬菜根据当时的季节来选择,春天用槐花,榆钱,夏天用豆角,冬天用白菜也都可以。

山西面食名称3

一、【山西刀削面】

说起山西的面食,首先不得不提到的就是山西刀削面。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最早接触的也是山西刀削面。在山西,绝大多数面馆中的师傅做刀削面的水平都非常高,不仅做出来软而不粘,而且越嚼越香~

二、【山西临汾牛肉丸子面】

在山西临汾的大街小巷当中,随处可见的就是牛肉丸子面。Q弹的牛肉,不仅吃起来口感很好,而且很鲜。同时配上不同小店中秘制的汤汁,吃起来可谓酣畅淋漓!

三、【山西平陆油泼面】

油泼面是山西和山西的特色美食。这其中,平陆油泼面在山西可谓是家喻户晓。在平陆县的大街小巷之中随处可见的就是油泼面,在当地的知名度非常高,这其中比较有名的刁记油泼面,如果大家去山西,一定不要忘记去品尝一下哦!

四、【山西剪刀面】

说起剪刀面,乍一听上去有一些“害怕”。但是这可是山西的一道特色美食。因为其制作方法是用剪刀剪出来的,所以得名“剪刀面”。这种面的形状比较小巧,比平时我们吃的面更容易熟。至于具体做成什么口味的面,就要看大家自己的喜好啦!

五、【山西拨烂子】

山西拨烂子也可以称不烂子,是一种山西省的传统美食。这道面食可以选择的食材非常丰富,有土豆、豆角、槐花等等。拨烂子吃起来味道非常好,就是稍微有点干。所以建议想吃的小伙伴吃的时候配合一些稀饭或者水来吃,感觉会更好。

六、【山西猫耳朵】

相信许多人小时候都吃过猫耳朵。在山西吃猫耳朵是非常普遍的,这道面食名字的来源也是因为切出来的面团形状非常像猫耳朵,非常的小巧。直到现在,我都会偶尔做一顿猫耳朵吃,怀念当初的家里的味道。

七、【山西剔秸面】

山西剔秸面又可以称之为拨鱼,因为其形状像麦秸,在山西话中,“尖”和“秸”的发音非常相似,所以大部分外地人都会称其为山西剔尖面。这道面食的特点就是用筷子拨出来,而不是用刀切出来的。我小时候,家中奶奶经常给我做拨鱼,拌上卤肉酱,甭提多香了~

以上就是关于山西面食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