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胜风光在石中

   2023-05-17 01:40:22 网络630
核心提示:绝胜风光在石中——写在石港中学接受江苏省三星级学校现场评估结束之际                 ⊙丁卫军 2005年10月31日,对于石港中学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终于迎来了江苏省教育院的专家组,开始接受为期两天的

绝胜风光在石中

绝胜风光在石中

——写在石港中学接受江苏省三星级学校现场评估结束之际

                ⊙丁卫军

2005年10月31日,对于石港中学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这一天他们终于迎来了江苏省教育院的专家组,开始接受为期两天的江苏省三星级学校的现场评估验收。石港中学这所通州市具有50年历史的老完中,将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全新的面貌展现在领导、专家面前。历史定格在这个庄严而辉煌的时刻,历史将铭记这个时刻,石港中学以此为起点,迈开了新的步伐,向着更高的目标奋进。

10月31日和11月1日两天时间,对于石港中学的师生员工来说也许是紧张的,毕竟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大考,从校园环境到教学设施,从课堂教学到活动展示,从升旗仪式到广播操,都要经受专家的检阅;同样石港中学的每一个人又是从容和自信的,因为他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迎接挑战……

11月4日,亚细亚大酒店,面对着通州市四套班子领导、南通市、通州市教育局的领导和石港中学校长室全体成员,专家组组长左长旭先生郑重宣读了对石港中学的综合评估意见。评估结果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志感到欣喜、激动和振奋。石中人的梦想终于实现了,石港中学迈入了省重点中学的行列。

让我们一起走进石港中学,去感受石港中学铿锵的步伐和优美的风姿,去倾听石中人的心声,去和石中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与欢欣。

          德育: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10月31日9点整,石港中学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近2000名师生整队入场,步伐有力,口号响亮,全校17个学生方阵和1个教师方阵,5分钟内全部齐集到了指定位置。整个操场一片静默,鸦雀无声。伴随着雄壮的军乐,由35位学生组成的国旗护卫队,身着军装,英姿飒爽,让人一下子联想起天安门广场国旗护卫队的雄姿。升国旗、奏国歌、行注目礼,每一个程序是那样的规范与庄重。国旗下讲话和升旗仪式主持人一样都是学生。今天这位高三同学的发言题目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学生抑扬顿挫的演讲,激发起在场每一个人心底的热情,无不为之动容……

把升旗仪式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手段,作为为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生动载体常抓不懈,是石港中学多年来形成的传统,也因此成为石港中学加强和改进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石港中学坚持以“全面育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为理念,构建了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区、家庭教育为两翼的“一主两翼”德育工作新框架,组成了严密的德育工作网络,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学生的体验教育、自我教育。学生的法制意识、公民意识不断增强,使学生逐步学会了自主自律,自立自强。

石港中学重视发挥德育基地的教育作用、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加强学生文明监督岗建设,成效显著,得到评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

验收组专家在学校的两天里,所到之处,学生都主动让道、主动问好、主动提供方便,让专家们深受感动。他们说,没有长时间的熏陶是不能达到这样的自觉境界的,这些细节足以证明石港中学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已经形成了德育工作的特色,诠释了石港中学“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

校园:在古朴与现代中彰显文化特质

石港是一座千年古镇,具有浓郁的文化底蕴。石港中学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赋予学校物态环境丰富的人文内涵,转化为熏染学生灵魂的灵动资源。石港中学建造了文津桥、文祥桥、文荟桥、文萃桥、文苑桥,设计了玫瑰园、兰园、桂梅园、百草园、文苑、空中花园,给六条主要干道分别取名文萃、文荟、文魁、文祥、石渚、渔湾大道;建造了校前灯光广场。整个校园在六园六路五桥一场新格局中分布有笑读亭、洗笔轩、御葬坟、双亭、百米诗词书法碑廊、石港解放纪念碑和起凤坡、雕塑等景点,不仅营造了清新怡人的学习环境,同时更成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生动载体。学校被社会赞誉为“花园式学校”,成为通州市三个文明景点之一。专家组说,这样的校园环境在全省并不多见。

10月31日上午9点30分。专家组参观石港中学校园。学生导游为专家们一一解说,在石港解放纪念碑和石港惨案纪念碑前,学生的讲解似乎把专家们带进了那个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年代,似乎深切地感受到了那段血泪历史的悲怆,专家们的眼睛湿润了,久久伫立。在由石港中学美术教师集体创作的“渔湾十景”壁画前,专家们似乎穿越时空隧道,走进了古代石港的奇妙世界。走在石港中学百米诗词石刻长廊里,专家们为学校教师精湛的书法艺术和石港的人文气息所折服。

在教学区,专家对学校各个功能室一一巡视,仔细询问。占地近33亩的400米跑道标准田径场,气势雄伟壮观的校内大桥,26个装备精良的多媒体教室,现代化的舞蹈房、健身房,江苏省标准理化生实验室……专家们啧啧赞叹。近一个半小时的校园考察,让专家们体验到了石港中学古朴与现代、典雅与浪漫、自然与人文的水乳交融,让他们领略了这里温馨的书卷气息、诗意的优美环境。

    师资:个体拔尖与群体优化相得益彰

10月31日下午和11月1日上午,专家组走进课堂听课。将近一天的时间里,专家们共听12节课覆盖了所有学科。专家组在通报中指出,12节课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75%。这得益于石港中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一支个体拔尖、群体优化的教师队伍。

多年来石港中学以“立师德,铸师魂”为师资培训的主旋律,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的原动力;以“展才能、竞教艺”为师资培训的主要形式,定期举办教育论坛,在思想碰撞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经常组织骨干教师观摩课、优秀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等教研活动,给全体教师提供切磋砥砺的机会,搭建展示才能、竞赛技艺的舞台。实施“青蓝工程”,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先后有20多位教师在市级以上优秀课评比、基本功竞赛中获奖。近三年,全校教师发表、参评获奖的教研论文达400多篇。

现在石港中学的教师队伍中有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教改新星;有南通市骨干教师、南通市优秀班主任、南通市“168爱生活动先进分子”,南通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有通州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通州市学科带头人,通州市骨干教师,有8人参加了南通市级和江苏省级骨干教师培训。

“心中有花,灵魂自香;心中有灯,方向自明。”为了教育这份光荣、神圣而艰巨的事业,石中人情钟教坛,乐于奉献。他们关爱呵护着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母亲般的慈爱,家庭般的温暖。“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他们用崭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升自己,引领自己成为勤奋的学者、不倦的行者和执著的智者。正因为有这样一支师德高尚、理念前卫、基础扎实、教艺精湛的教师队伍,石中的教育质量一直在通州市同类完中独占鳌头,引领风骚,吸引着四乡八镇的莘莘学子慕名前来就读,招生报名年年爆满。

          特色:科研与诗教比翼齐飞

石港中学坚持科研领先,在诗教中培育特色,让学校成为科研和诗教比翼齐飞的天空。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名片。石港中学作为南通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教育科研形成了自己的特色。80%以上的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一年一度的教育论坛,不仅磨砺了一线教师的科研能力,而且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在岗学习,涌现出一批市、省乃至国家级学术团体成员。贴近实际的课题研究,使教科活动与课堂教学水乳交融。学校中心课题“高中生学习方式的变革研究” 为“十五”省级立项课题、南通市级重点课题,该课题紧贴课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前瞻性。每学期,学校将教师教研成果汇编入《耕耘录》作为年终考核、评优的依据之一。连续三年在南通市级刊物《教学与进修》上集中发表教师的科研成果。专家组给予了高度肯定,认为这一做法不仅富有创意,而且是推动群众性教科研活动开展的有效途径,值得借鉴。

11月1日下午,专家组参加了石港中学2005年教育论坛活动。论坛的主题是:“和谐——课堂教学生命化的追求”。70分钟的活动,发言教师达20人次,气氛热烈。专家组在评估意见中指出,教育论坛选题新颖,贴近课改,教师参与面广,发言踊跃,见解深刻独到。来自省教研室的高级教师朱纷备感兴趣,当即要求所有教师把发言整理成文,表示将把教育论坛的实录推荐在省级刊物发表。

置身于文化底蕴丰厚的石港镇,石港中学积极开展校园诗歌教学活动,别具一格。石港中学在全市率先编写出第一本校本教材《石渚之歌》之后,又陆续编辑了辅助读本学生诗集《物华诗抄》、近代石港人文历史风土人情汇编《石港文史集萃》、反映石港经济文化建设的诗、书、画、印集《古凤新韵》。开设了校本课程《通州诗词与通州文化》,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声情并茂的朗诵感染人,以高雅的诗作吸引人,以成功的创作鼓舞人,学生读诗、讲诗、写诗蔚然成风。学生先后创作诗歌一千余首,自编诗歌专辑四本,精选精印诗抄一册,在市以上刊物发表诗作47首,石港中学成为江苏省校园诗教先进单位,张茂华老师被评为江苏省诗教先进个人。校园诗教作为校园文化的龙头,带动了美术校本课程和其余数十项选修课程的开发与教学。石港中学诗歌教育、美术教育及其他各项校本教学,正逐步表现出令人欣喜的文化特色。

              希望:放飞在新的起点上

“石港中学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准。”专家组左长旭组长的话一直萦绕在耳边,为了这一天石中人孜孜以求,负重奋进了多少年,石港中学的当家人朱建华校长百感交集。是啊,这位年过半百、有着22年校长工作经历的老校长,自2000年调任石港中学后,把石中带进省重点中学行列成了挂在他心头的目标和责任。5年的寒来暑往,朱校长把学校当做家来苦心经营,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办学条件的改善、教职员工的生活,无一不让他牵挂。朱校长和他的助手们殚精竭虑,迎难而上,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个节假日没有休息,多少次外出考察的机会被放弃,他们已经记不清了。

专家组在两天的接触、交往以及与师生的访谈中,对朱校长和他的班子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石港中学的领导班子是一个团结进取,充满活力的集体。朱校长作为班长,善于科研,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有思想,有魄力,有亲和力,以校为家,以身作则,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使石港中学的办学层次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近3年,石港中学先后获得了江苏省校园诗教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集体、南通市模范学校、南通市文明单位、南通市安全文明校园、南通市教科研先进集体、南通市事业管理先进集体、通州市文明单位、通州市绿色学校、通州市规范收费先进学校等20多项荣誉,2004年4月荣获4A级优秀学校称号。这里无不凝聚着石中人的心血和汗水。

石中人在这个金秋时节收获了成功,石港中学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石港中学要以成功创建省三星级学校为新的起点,马不停蹄,快马加鞭,向江苏省四星级学校的目标冲刺,石港中学已经具备了向四星级学校冲刺的条件!”市教育局局长张宏俊的话,振奋人心,催人奋进。石中人一定会以时不我待的锐气、争创一流的勇气在不久的将来把一个四星级的石港中学展示在世人面前。

放眼通州教坛,风景这边独好。驻足石中校园,骋目驰怀,我们仿佛看到石港中学这艘满载着理想和希望的巨轮,正张满创新和奋进的风帆,辟波斩浪,勇往直前,向着新的更大的辉煌……

南通地区大体分为三大方言区(区域间的人相互之间都听不懂!!)

南通方言:市区,通州大部

吴语区方言区:启东,海门,通州东部,如东东部,市开发区

江淮方言区:如皋,海安,如东西部

南通方言很复杂,大的分以上三种,小类就更多了

南通地区各县还有很多方言过渡区,方言独特,很多人会讲两种以上的方言

另外南通市区的话很难懂,讲吴语的人听不懂,讲江淮方言的人更听不懂,这种方言听起来就象听日语,是真的

说南通市区话是江淮方言肯定是不对的,因为如皋人听不懂,扬泰人更听不懂

而据我所之,真正江淮方言区的人,各市间的差别并不大,基本能听懂,泰州话,镇江话,扬州话,如皋话基本相通

吴语区也是,一个常州人听启海话也能听个大概

根据鲍明炜、王钧教授主编的《南通地区方言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所述,南通地区方言分为这样几类:

如海话,属于江淮方言,包括如皋、海安的全部地区以及如东除掘东、兵房等以外的大部分地区。讲如海话的人数约占全市总人数的七分之三。

海启话,属于吴方言,包括海门中南部地区;启东市除秦潭、吕四以西一线之外的大部分地区;通州南部地区;通州东部临海的三余、海晏、环本—带和如东东南部临海—带地区。讲海启话的人数约占全市总人数的七分之二。

南通话,是江淮方言的延伸,主要分布在今南通市区,另包括通州市的石港、刘桥、平潮一线以南,石港、兴仁、观河—线以西的地区及如东新店以南的小部分地区。南通话的区域面积约占全市的十分之一,会讲南通话的人数不到全市总人数的七分之一。

四甲话(通东话),是吴方言的延伸,很大程度上表现了吴方言与江淮方言交错过渡的种种特性,是较为特殊的方言小片。分布在从启东市秦潭起经吕四到海门的东兴、包场、余东、四甲、国强,再到通州的二甲、余西、东社、金沙一线地区。

以上就是关于绝胜风光在石中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