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哪里有特殊

   2022-10-09 11:08:15 网络990
核心提示:首选地是泸西的天然氧吧——阿庐公园,这里绿水环绕、树木葱郁、空气清新,是一个让人发呆,让心放空,让思想清零的好地方。泸西县境有生物资源2210种,其中林果、花卉、药材和动植物资源都分别有数百种。泸西是哪里?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

泸西哪里有特殊

首选地是泸西的天然氧吧——阿庐公园,这里绿水环绕、树木葱郁、空气清新,是一个让人发呆,让心放空,让思想清零的好地方。泸西县境有生物资源2210种,其中林果、花卉、药材和动植物资源都分别有数百种。

泸西是哪里?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是2014-08-21在云南省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的法人独资),注册地址位于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爵册村。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532527309626124G,企业法人李长江,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蔬菜、水果、花卉种植,销售;农产品及花卉加工;乳制品加工及销售;蔬菜、水果、花卉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在云南省,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2561372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1000-5000万 和 100-1000万 规模的企业中,共568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明康汇生态农业集团云南泸西种植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泸西县如何重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泸西县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处红河、文山、昆明、曲靖四州市交汇处,全县辖5镇3乡,81个村民委员会、5个社区,4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8626人(2009年)。世居汉、彝、回、苗、 壮、傣6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3.3%。2011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5.2亿元,财政总收入8.17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突破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60元。

历史沿革

编辑

周为百濮属国。

战国属楚地。

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漏江县,属牂牁郡。

东汉为漏江县,属益州牂牁郡。

三国蜀汉属益州建宁郡漏江县。

西晋属宁州建宁郡漏江县。

东晋至南朝梁属宁州。

北朝周属南宁州。

隋属南宁州总管府。

唐初属剑南道戎州。唐武德元年(618年)改置陇堤县,属郎州。唐南诏国为弥鹿部,属拓东节度。

宋大理国为弥鹿部,属石城郡(实为师宗、弥勒二部自立的自杞国)。

元宪宗七年(1257年)属落蒙万户。至元十二年(1275年)置广西路。后置宣抚司,又废。辖师宗、弥勒2个千户总把。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师宗、弥勒千户总把改置师宗州、弥勒州。大德四年(1300年)维摩州改属广西路。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置广西府,辖弥勒、师宗、维摩(今丘北)三州及18寨,隶属云南布政司。

清初袭明制,称广西府,属云南省,辖师宗、弥勒、维摩3州。康熙八年(1669年)裁维摩州,其地析入广西、广南、开化三府。以其属广西府地改置三乡县,属广西府。康熙九年(1670年)裁三乡县,并入师宗州。雍正二年(1724年)于五螬地置五峭厅,属广西府。雍正八年(1730年)7月,广西府属迤东道(治曲靖府)。雍正九年(1731年)设师宗州州同于旧三乡县之丘北。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2月,降广西府为直隶州,改所领师宗、弥勒二州为县,师宗州州同改县丞,析五螬厅改属曲靖府,广西直隶州仍属迤东道。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11月,裁曲靖府属之五峭厅,于其地置广西直隶州判还属于广西直隶州。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于丘北县丞地置丘北县,属广西直隶州。至清末,广西直隶州辖师宗、弥勒、丘北3县。

民国二年(1913年)4月,改广西直隶州为广西县,隶蒙自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废道直属云南省。民国十八年(1929年)11月,改广西县为泸西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云南省第3行政督察区(驻弥勒县)。

民国二年(1913年)改广西县,民国六年(1917年)改称泸西县,名称含义因城西有古泸川得名。[1]

行政区划

编辑

区划沿革

1950年属宜良专区。

1954年6月12日,政务院批准:撤销宜良专区,所辖的泸西县划归曲靖专区。

1958年10月23日,师宗、罗平、泸西合并,成立师宗县,县府驻师宗县城,属曲靖专区。

1959年2月15日,泸西县从师宗县撤出,仍属曲靖专区。

1960年9月13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03次会议通过:撤销泸西县,将原泸西县的行政区域并归弥勒县,改属红河州。

1962年3月27日,国务院全体会议第115次会议决定:恢复泸西县,合并于弥勒县的原泸西县行政区域为泸西县的行政区域,隶属红河州。[1]

1999年,泸西县辖中枢镇、向阳乡、 三塘乡、永宁乡、逸圃乡、舞街铺乡、 金马乡、旧城乡、三河乡、白水乡等9 乡1镇,69个村公所,12个办事处, 486个自然村,639个农业合作社。

2001年6月,云南省人民政府 同意撤销沪西县三河乡、旧城乡、白水 乡、逸圃乡、金马乡、午街铺乡,设立 沪西县三河镇、旧城镇、白水镇、逸圃镇、金马镇、午街铺镇。[2]

2007年3月底,据省、州要求,沪西县撤销中枢镇、逸圃镇,合并设立中枢镇,撤销旧城镇、三河镇,合并设立旧城镇。 泸西县泸西县辖中枢镇、向阳乡、三塘 乡、永宁乡、午街铺镇、金马镇、旧城 镇、白水镇共五镇三乡,81个村民委员 会,486个村民小组。[3]

辖区

截止2015年,泸西县辖5个镇:中枢镇、金马镇、旧城镇、午街铺镇、白水镇。3个乡:向阳乡、三塘乡、永宁乡。[4-6]

地理环境

编辑

位置境域

<span unselectable="on" "="" >

© 2016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泸西县

泸西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古称迤东边郡),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地理坐标东经103 °30'~104° 03',北纬24° 15'~24°46'之间。东北面与师宗县接界;东南面与丘北县相望;西南面与弥勒县毗邻;西北面与路南、陆良县相连。总面积为1674平方公里(2012年),其中,坝区面积285平方公里,折合42.75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7%;山区面积808.2平方公里,折合121.24万亩,占总面积的48.3%;丘陵面积580.8平方公里,折合87.1万亩,占总面积的34.7%。[7]

气候

泸西县地处地纬度高原,热量的垂直分布差异明显,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由于地形复杂,实际上存在着亚热带、温带共存的立体气候类型。从≥10℃积温的热量标准分析,县境内垂直分布着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中温带5个气候类型。从海拔2200-2460米的高寒山区到海拔1900-2200米的山区,从海拔1300-1900米的坝区到海拔821-1300米的河谷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形成了冷凉、温和、温热、燥热四种气候类型。海拔在1100米以下的河谷地区≥10℃的积温在6000℃以上属于南亚热带气候;海拔1100-1500米的地区,≥10℃的积温在5300-6000℃之间,属中亚热带气候;海拔1500-1800米的地区,≥10℃的积温在4250-5300℃之间,属北亚热带气候;海拔1800-2200米的地区,≥10℃的积温在3200-4250℃之间,属南温带气候;海拔在2200米以上的地区,≥10℃的积温小于3200℃,属中温带气候。[8]

县内的气候特点,总的是干湿分明,夏季多雨,冬季干旱,气候除季节性的变化外,还由于各地海拔和地势的不同而存在着局部性的地区差异,冬季(干季)重要受西风环流控制,运量少,日照充足,气温偏高,降雨少,温度低,风速大,天气晴朗是干季的气候特点,但亦经常受到极地冷气团及东南回归气流的影响,时有阴冷和小雨天气。夏季(雨季)主要受西南湿气流控制,它来自印度洋孟加拉湾,水汽充沛,形成大量降雨(有时也受东南北部湾暖湿气流的影响)。在此期间,天气经常阴云密布,太阳辐射量到达地面少,但又由于水分充足,蒸发量大,耗热量多,使温度不致升得很高,所以,县内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温差较大。夏季温度不高,秋季易受低温、冷害.[8]

地形

泸西县地处珠江流域上游,地势东部高、西南低。[9]

自然资源

编辑

生物资源

泸西县境有生物资源2210种,其中林果、花卉、药材和动植物资源都分别有数百种。[9]

矿产资源

探明的矿物资源有煤、铁、钴、铅、锌、锰、镁及石灰石、红色大理石等,其中煤储量达1.6亿吨,且煤质好、发热量高。[9]

水能资源

境内有一江六河,泾流集中、河沟深沏,落差大,泾流量达7.41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6万千瓦,可开发量33万千瓦,截止2011年,已开发2.92万千瓦。[9]

人口民族

编辑

人口

2014年末,全县户籍人口为42501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7204人,少数民族人口63732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5%。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1.21万人,全年出生率14.28‰,死亡率7.7‰,人口自然增长率6.58‰。城镇化率34.02%。[10]

民族

泸西县世居汉、彝、回、苗、壮、傣6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14.8%。[11]

一、外部环境

(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将为我县的发展提供重要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国际间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规模空前,国际分工格局已经并将继续发生新的变化,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趋势给我们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外资,加快发展"、"逐步放宽西部地区保险、旅游、运输等服务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条件",并提出了发展重点和相关政策措施。在要求继续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快西部地区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的发展也被提上重要位置,将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新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将为我县实施走出去战略提供良好机遇

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和《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签定,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已进入正式化、法律化的轨道,中国与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为双方在地区安全和经济领域的进一步合作铺平了道路;我国也开展和推进了形式多样的区域经济合作,如西南地区的六省(区、市)七方合作、中越"两廊一圈"合作模式的构建,泛珠三角"9+2"区域合作等;云南与周边国家正在建设和形成昆明-河内、昆明-曼谷、昆明-仰光等经济走廊,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商机;"新昆明"、蒙自滇南中心城市和曲靖东北中心城市的建设,使我县成为三个经济圈的辐射"焦点",为我县发展特色区域经济营造了更加有利的环境。

(四)产业结构加快调整,将为经济增长提供坚实的基础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无论是三次产业结构,还是产业内部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从农业来看,农业的基础地位将得到巩固和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将大大改善,优质农产品、畜牧业、水产业以及绿色产品、生态农业将快速发展。从工业来看,实现工业化仍是现代化建设的艰巨任务,但实现工业化的重点将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工业化的进展会更多地体现在工业产品的消耗降低、结构优化、品种改善、质量提高和竞争力的增强,符合消费升级、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将加速增长。从服务业来看,体现生活质量的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医疗保健等高层次服务需求旺盛,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的金融保险、物流配送、员工培训、技术推广、信息服务、产品推介营销,以及法律、会计、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的需求也将快速扩大,服务业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五)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将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当前,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经过几年的调整,在全球范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网络化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领域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为我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内部环境

(一)基础设施"瓶颈"制约有所缓解,硬环境有所改善

通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县以交通、水利、市镇建设为主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石-泸二级公路开通,弥-泸-师二级公路即将建成通车;农田水利、能源、城市基础设施及文化、体育、科技、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建成了一批对全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项目,为"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硬件基础。

(二)政府职能转变稳步推进,市场和体制环境有所优化

自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来,我县各级政府从管理型向监督服务型转变的步伐不断加快,政府的服务意识不断增强,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同时,为适应新的形势和要求,近年来,我县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非公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全县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和体制环境。

(三)实施科教兴县和人才战略,劳动者素质不断提高

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工作,通过多年的努力,特别是通过科教兴县和人才战略的实施,全县劳动者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日益增强。

(四)境内资源丰富,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泸西县属典型的高原立体型地质地貌,境内有生物资源2210多种,其中林果、花卉、药材和动植物资源分别有数百种;有煤、铁、钴、铅、锌、锰、镁等矿物资源,其中煤储量达1.6亿吨,远景储量达7.2亿吨,煤质好,发热量高;水利资源丰富,全县拥有地表水资源量7.6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达31.03万kw,可开发量28.47万kw; 被誉为"云南第一洞"的阿庐古洞,是全国35个王牌景点和国家16条旅游专线之一的4A级风景区,湖光秀丽、山色诱人的吾者温泉,富含多种健身矿物质,是度假、游览、娱乐、保健治疗的理想胜地,民族风情多姿多彩、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为我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五)城镇化加速发展,将为经济发展开辟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化将成为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十一五"期间,我县城镇将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将由目前的30%提高到37%,这意味着城市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迅速改变,对城市基础设施、住房、公共服务等也将带来十分广阔的市场。

三、面临的挑战

随着"十一五"期间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以及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的问题将不断显现、旧有的矛盾也将日益突出。充分认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对我县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我县支柱产业单一,结构不尽合理,"烤烟"财政的状况一时还难以改变,龙头企业实力不强,旅游发展滞后,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产业结构调整的压力较大。

(二)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

我县的工业企业规模小、生产工艺落后、技术层次低,对资源的消耗极高,粗放型生产方式突出。要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协调统一,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困难。

(三)人才、科技瓶颈制约日益显现

知识经济发展与未来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人力资源与科技的开发将成为经济发展和实力地位的关键性因素。由于我县长期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人才短缺、科技推广普及不够,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少,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转化慢,从根本上制约着泸西经济的快速发展。

(四)转变观念、深化改革更加迫切

长期以来,思想观念落后,开放意识、服务意识淡漠,"等、靠、要"思想突出,市场体系及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财政、金融、投融资体制、科教文卫等各项改革滞后,高效、诚信、务实的服务型政府管理体系尚未形成,转变观念、破除体制瓶颈制约将是我县所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以上就是关于泸西哪里有特殊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