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哪些气体能对花卉造成危害?

   2022-06-10 06:20:32 网络450
核心提示:空气是花卉生长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没有空气,一切生命过程就都将停止。没有空气或空气不足,花卉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一些有害气体,却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和其他植物一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空气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哪些气体能对花卉造成危害?

空气是花卉生长的重要外界条件之一,没有空气,一切生命过程就都将停止。没有空气或空气不足,花卉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特别是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但空气中的二氧化硫等一些有害气体,却对花卉的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

和其他植物一样,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花卉最重要的新陈代谢过程,花卉在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在呼吸作用时吸收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空气含氧量在21%左右,足够花卉生长的需要,所以,通常都不缺氧。栽培管理上主要是要注意空气流通,特别是要防止土壤缺氧,因为种子发芽、根系呼吸都需要氧气,如果土壤板结或土壤含水量太大,就会影响土壤中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如翠菊、大波斯菊的种子放在水中就不能发芽。因此,要经常疏松土壤,注意排水防涝。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浓度为300微升/升左右,约占空气的0.03%,含量虽少,但一般可以满足光合作用的需要。国外有人研究在花卉生产上采用提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办法来增加花卉产量和改善花卉品质,有报道说,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可增加月季的产花量,改善菊花、香石竹的品质。过量的二氧化碳对人、对花都有害。因此,居室内养花不能过多。北方冬季往往门窗紧闭,要注意温室、大棚和养花居室的通风换气,经常保持空气新鲜。

花卉栽培上常遇到的问题是二氧化硫、氨、氟化氢、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对花卉产生的危害。这些有害气体主要是工厂排放的烟尘,其危害较重,范围较大,且难以防治,表现的主要症状是叶片上出现斑点、叶脉变色、花色异常等。所以,在厂区或工矿区附近,要注意摸清排放有害气体的种类,栽培对该种气体抗性强或不敏感的花卉,而不要栽植对该种气体敏感的花卉。

由于燃料燃烧往往产生大量二氧化硫,所以一般工厂周围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较高,适宜栽植龟背竹、月季、鸡冠花、石竹、翠菊、大丽花、醉蝶花、万寿菊、唐菖蒲、美人蕉等对二氧化硫抗性强的花卉,而美女樱、福禄考、瓜叶菊、麦秆菊、金鱼草、蜀葵等则易受害。

又如在炼铝厂、磷肥厂、搪瓷厂等氟化氢排放量较多的厂区周围,可以栽植大丽花、天竺葵、万寿菊、一品红等抗氟化氢的花卉,而不能栽植唐菖蒲、郁金香、杜鹃等对氟化氢敏感的花卉。

温室种植花卉的主要种类和管理要点有哪些

没有找到补救办法,但是下面的内容对你可能有帮助,希望尽早得到解决。

日光温室和大棚内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气体成分是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保持棚室内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能力,增加产量,提高品质。有害气体包括氨气、亚硝酸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氯气、乙烯、甲酸二异丁酯、氟化氢等。当有害气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植物及操作人员造成危害。补充二氧化碳气体,降低和排除有害气体,是棚室内气体调控的重点。

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与调节

变化特点

密闭的棚室内部,二氧化碳浓度夜间逐渐增加,白天不断消耗而减少,夜间高于白天。因为夜间作物光合作用停止,不需要消耗二氧化碳,而此时植物的呼吸、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有机质腐化分解等都放出二氧化碳,由于棚膜的密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就在棚室内积累,浓度渐高。清晨未通风前,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最大值,日出或揭帘后,作物光合作用加强,消耗二氧化碳,因而二氧化碳浓度急剧下降,低于大气中的平均浓度350μL/L,通风后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大致与外界维持平衡。适度提高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提高作物光合效率。据试验,人体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安全极限值为5000μL/L,过高对人体有害。多数作物的二氧化碳浓度补偿点为40~90μL/L,饱和点为1500~2500μL/L。棚室内二氧化碳适宜浓度为1000~2000μL/L,低于适宜值时,即应补施二氧化碳气肥。

二氧化碳气肥的主要来源

酒精酿造副产品 气态二氧化碳、液态二氧化碳或固态二氧化碳(干冰)。

化学分解 将强酸和碳酸盐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碳素或碳氢化合物 (煤、煤油、液化石油气、沼气等)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

用有机物分解发酵放出二氧化碳。

目前生产上以化学分解法应用较多,且经济有效。化学分解法主要用硫酸和碳酸氢铵,为了控制棚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致因反应时间过长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碳而造成二氧化碳中毒,必须控制碳酸氢铵的用量。一般碳酸氢铵每平方米的用量,营养生长期为7~8g,开花结果期为12~16g。使用二氧化碳时,可按大棚面积折算出总的用量,在一个大棚内设多个反应点,以便利于二氧化碳在棚内的均匀分布,一般每隔5m设一个反应桶即可。

补施技术

二氧化碳的施用量,应根据棚室大小、二氧化碳设定浓度。棚室换气率、作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床面二氧化碳发生量等而定。生产上使用时,可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达到600~1000μL/L。二氧化碳的施用时期,以开花结果后施用较好,每天以日出后1~1.5h,光照增强及温度升高后施用最好,连续施放2~3h,中午棚室通风前1h结束。

有害气体的产生与调节

有害气体的种类及危害

氨气(NH3)和亚硝酸气(NO2):主要是施肥不当引起。一是施入过多未腐熟的畜禽粪、饼肥等有机肥,经发酵分解产生的氨气、亚硝酸气。二是施入过多的氮肥,未及时盖土、浇水,又遇到高温,棚室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会急剧增加。

氨气多在施肥后3~4d内大量发生,当浓度上升到0.1μL/L时,对其敏感的黄瓜、番茄、白菜、萝卜等会受害。氨气从叶片气孔侵入细胞,破坏叶绿素,初期叶片正面出现大小不一、不规则型失绿斑块或水渍状斑,随后叶尖叶缘变黄下垂,重者全株叶片迅速干枯,病斑呈褐色。多由植株下部向上发展,上部受害较重。一般突然发生,整棚皆然,棚口及四周轻于中间。

施肥后10~15d,亚硝酸气大量积累,遇水形成亚硝酸,当亚硝酸气浓度达到2μL/L时,多数作物即出现中毒症状。靠近地面的叶片最初呈水烫状,而后由于亚硝酸的酸化作用,叶绿体褪色产生白斑,叶脉间逐渐变白,严重时只留下叶脉。新叶很少受害。

二氧化硫(SO2):主要来源于室内加温产生的煤烟或生鸡粪、生豆饼分解过程中的释放物。二氧化硫遇叶片上的水珠会形成亚硫酸,直接破坏叶绿素,中毒叶片气孔附近的细胞坏死。呈圆形或菱形白色“烟斑”,逐渐枯萎脱落。当浓度达到5μL/L时,对其敏感的番茄、茄子、莴苣、油菜、白菜、萝卜等作物,几小时内就会受害。当浓度达到10~20μL/L,又遇高温时,可使多数作物中毒死亡。

一氧化碳(CO):首先是在防止低温冷害或霜冻时用火炉或煤火加热,因烟道不畅或燃烧不完全,会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其次是在防治病虫害时,使用的烟雾剂,如用量过大或助燃剂不合理等均会产生一定量的一氧化碳,当浓度达到5μL/L以上时,植株就会产生症状。一是隐性中毒,作物本身没有明显可见的被害症状,只是品质变差,对产量影响不大。二是慢性中毒,一氧化碳从气孔或水孔侵入,在其周围出现褐色斑点,表面黄化。三是急性中毒,叶片产生白色斑点,或产生褐色坏死组织。

棚膜挥发气体:如氯气(Cl2)、乙烯(C2H4)、甲酸二异丁酯、氟化氢等,多由棚膜中的增塑剂在高温条件下蒸发而来。氯气的毒性比二氧化硫大2~4倍。乙烯浓度达0.1μL/L以上时,黄瓜、番茄、豌豆等作物就会受害,造成植株矮化,顶端生长优势消失,侧枝生长优势强,叶片下垂,皱缩,失绿转黄变白而脱落,花果畸形。十字花科、葫芦科蔬菜对甲酸二异丁酯敏感。这些气体通过侵入植株内部,破坏细胞组织,降低光合作用,影响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最初在叶脉间出现白色或浅褐色、不规则的点状或块状斑,严重时该叶片变白,甚至脱落。

有害气体的调控技术

平衡施肥:根据作物种类、茬口、计划产量、地力状况、计算出各种肥料用量。以优质腐熟有机肥为主,控制氮肥用量,配施磷钾肥,补施微肥。不施未经腐熟的人畜粪、鸡鸭粪、饼肥等,也不可在棚室内沤肥。坚持“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原则,一次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将各种肥料混匀后,均匀撒在地面,深翻入土。追肥要少量多次,防止过量,注意深施和追后浇水。

正确加温:在寒冷季节,为使棚室内植物健壮生长,获得预期效益,必须采取增温措施,来满足植株生育需求。一是用炉火或煤加温的,应选优质煤,使其燃烧充分,注意烟道严密不漏气。气压低时,炉内应填煤适量,不宜一次填入过多,及时清理烟道。二是在棚室附近建沼气池,低温季节燃烧沼气加温,既能避免产生一氧化碳,又能补充二氧化碳。三是有条件的地方用暖气、地热资源、电力设施等方法增温。

通风换气:植物生长离不开二氧化碳,通风既能增加棚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又可排除有害气体。寒冷季节宜在中年气温高时,打开通风口,使空气流通。即使在阴天或雪天,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不能因为温度低而连续几天不通气。

合理使用烟雾剂:在防治病虫害时要对症下药,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操作,不得任意加大用药量,燃放点分布均匀,熏后要及时通风换气。

选用无毒专用膜:当今市场上棚膜种类较多,质量良莠不齐,要用无毒专用塑料薄膜,首选大厂家生产的名牌产品,禁止使用二异丁酯等塑料薄膜和易挥发增塑剂(DIBP)的塑料制品。二是发现薄膜有质量问题,出现有害气体,要立即更换。

补救措施:如发现棚室内植物遭受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危害时,应及时喷洒石灰水、石硫合剂等,并浇水使其尽快渗入土中。黄瓜遭受氨气危害时,可向叶片背面喷10%的食醋进行治疗,同时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以减轻危害。

作者单位:山东省邹城市农业局

主要有以下几点:土、肥、水、保、剪、繁

1.土壤

土壤是花木生长的基础,其不仅是固定植物根系生长发育的支撑物,还要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须的养分,水分与空气。

(1)土质要求

肥沃、无害、疏松、透气、保水、保肥。

(2)盆土材料

家庭养花的盆土材料,除了一般常用的泥土外,还用一些矿物材料与生物材料,因此盆土的含义不仅限于泥土,故这些植物赖依生存的材料,栽培上常统称为基质或介质、常用的基质有:园土、山泥、塘泥、砂、蚯蚓粪、煤渣、蛭石,珍珠岩、陶粒、砖粒、砻糠、砻糠灰、木屑、木碳、草屑,树皮、棉籽壳、花生壳、松针叶、苔藓、椰糠、甘蔗渣等。

(3)土壤酸度

土壤的酸碱度影响花卉生长发育,多数花卉适宜pH值在6.0-7.0的微酸性土壤(土壤pH7为中性土)。

对碱性重的土壤,可以加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硫酸铝来调整,通常硫磺粉的施用量为土壤总量的0.1-0.2%。对酸性过重的土壤可以用石灰粉调整,每平方米土地的施用量为35一70克。

2.施肥

肥料是花卉生长需要的养分来源,直接影响花卉的生长发育。对不同植物,在不同生长阶段,适时、适量施用所需的营养元素,才能使花卉生长枝叶繁茂,花繁似锦。

花卉生长需要的16种营养元素

碳、氢、氧(在空气与水中获得)

氮、磷、钾、硫、钙、镁

铁、硼、锌、铜、锰、钼、氯

3.浇水

浇水是家庭养花的主要管理工作。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与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

(1)庭院浇水

干旱季节必须补水,保持土壤湿润,多雨季节必须注意排水,防止根系因积水缺氧而窒息死亡。

浇水时常掌握水温与土温不超过5℃,夏季宜清晨与傍晚浇水,冬季应在中午前后浇水。

(2)盆花浇水

①浇水原则一一干干湿湿,不干不浇,见干即浇,浇要浇透。

干干湿湿,是使土壤时干,时湿。既保证花木供水,又使盆土透气,保护根系发育。

干的标准是盆土上层干燥,底土尚有潮气,植株生长正常或叶片中午出现短暂萎蔫。

开花植物缺水首先表现花瓣的萎蔫。发现叶与花出现失水现象,必须立即补充水分。以恢复生机。

浇水要透的原则,是指浇水量要见到盆底有水渗出,盆土上湿下干的半腰水是盆花管理大忌,是会以盆土表面的湿润现象,掩盖了缺水的实质,而造成根部缺水而死亡。断过水的植物,再浇水抢救,也很难复生。

(3)浇水量的多多少少。

草本多浇,木本少浇;喜潮花多浇,喜旱花少浇;

叶大质软的多浇,叶小有蜡的少浇;

生长旺期多浇,进入休眠期少浇:

苗大盆小多浇,苗小盆大少浇;

阳台多浇,庭院少浇;夏天多浇,冬天少浇;晴干多浇;阴天少浇;

孕蕾多浇,开花少浇。

4.护花

家庭养花要保护花卉安全越夏与越冬,要防治病虫危害。

(1)越夏与越冬

多数花卉适宜的生长温度是15-25℃,气温超过40℃或低于不同花卉能忍受的最低温度,花卉就会受到伤害。

(2)病虫害防治

家庭养花对病虫害的防治,应该掌握"以防为主"的原则。加强管理,改善生长环境的通风条件,做好肥水管理与修剪工作,使花木生长茁壮,增强自身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并及时清除枯枝落叶,防止病虫传播。

5.修剪

花木进行整枝修剪,可以调节生长、开花与结果,修剪还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使花木枝叶生长健壮。家庭养花常用的方法有摘心、剪枝、抹芽、摘叶等措施

6.繁殖

家庭养花,自己繁殖新株、新苗,会更添养花乐趣。常用的方法有播种、扦插、分株、压条与嫁接。

(1)播种

种于必须在完全成熟后采收。

干燥低温的贮藏条件可以延长种子寿命,家庭贮藏可用塑料袋包装后,置冰箱保鲜柜贮存。

春季开花的二年生草花在8月中下旬播种。秋季开花的一年生花卉在春季3月下旬-4月上旬播种。

播后覆土厚度为种子高度的2一3倍。

种子发芽,需要温度、水分与空气。一般20一25C最适发芽,播种床土不能板结,不能积水,以供发芽所需的氧气。

出苗后,具2一4叶,即应移栽。

(2)扦插

是利用植物的根、茎、叶、芽等器官,离开母体后的再生能力,培育新株。

扦插用的土壤(基质)要疏松、透气、无害、家庭繁殖可利用砻糠灰、黄砂、珍珠岩、蛙石等材料。

木本植物用茎扦插应选当年生生长充实的枝条,取材长10一15cm,具3-4 个芽,扦入土中5-6cm。插条下端剪口应在有节的部位。休眠枝扦插在发芽前10-I5天进行。绿枝带叶扦插,待新技成熟后,在生长期都能进行。但地上部的叶片要适当删剪除,以减少蒸腾,有利发根。

草本植物扦插应选组织充实的嫩茎,四季海棠、矮牵牛、何氏风仙、几内亚凤仙、一串红、万寿菊都易插活。

多肉植物大都可用叶片扦插。

家庭扦插用花盆做扦床,盆底垫瓦粒以利排水,经常保持土质的湿度,扦盆要避免阳光直射。如能经常喷雾保持一定的空气湿度,可以放置在日光下,月季夏季扦插10天左右就能发根。

(3)分株与分球

一些宿根花卉与灌木,如萱草、砻尾、文竹、棕竹、旱伞草、腊梅、牡丹等生长数年后,株丛膨大,可以在早春或秋季,将株丛掘起后,分割成若干单株,分割时每株尽量多带根系,并减少分割伤口的面积。

郁金香、百合、水仙、唐菖蒲、红花酢浆草等球根花卉可以分出小球繁殖。

(4)压条

桂花、山茶、腊梅等花木,可以将接近地面的枝条,不脱离母体,弯曲压入土中,促使入土部分枝条中部茎节发根.通常压条时期在3-4月进行,入土部分需进行刻伤或环状剥皮,以利伤口部位的愈伤组织发生新根,秋季在发根部位以下剪断,育成新株。

在花木植株上部,选直径0.5一1.0cm左右的枝条,进行环状剥皮,环带宽0.3-1.5cm。外用竹筒或薄膜套袋,剩装透气、保湿的材料,促进环剥部位发根,称空中压条,空中压条的适宜季节,以梅雨前为好。

(5)嫁接(略)

嫁接成活关键在于:嫁接材料的营养状况、亲和性、嫁接后的温湿度环境,及嫁接技术。常用方法有枝接与芽接两种。

以上就是关于空气对花卉生长发育有哪些影响?哪些气体能对花卉造成危害?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