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2023-01-25 01:39:47 网络830
核心提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5G时代的重要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多处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环节,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也呈快速增趋势。从投融资看,股权投融资数量减少,IPO数量增多,产业正在向成熟阶段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上市公司:目前国内

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智能网联汽车是我国5G时代的重要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多处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环节,中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也呈快速增趋势。从投融资看,股权投融资数量减少,IPO数量增多,产业正在向成熟阶段发展。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上市公司:目前国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四维图新(002405)、海格通信(002465)、凯龙高科(300912)、华域汽车(600741)、科大讯飞(002230)、上汽集团(600104)等。

本文核心数据包含: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和应用是我国科技创新支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从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结构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上游行业有:感知系统制造业,包含摄像头制造业、雷达制造业和高精地图与定位系统设计行业等控制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算法设计行业、芯片制造业和操作系统供应业等通讯系统制造业,包含有电子电器架构制造业和云平台设计行业。

产业链中游行业有执行系统制造业和整车制造行业,执行系统行业中包含了ADAS系统、智能中控和语音交互等的设计和制造行业。

产业链下游主要为开发测试和运营的行业,包含有开发测试业、出行服务业和物流服务业等。

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全景图来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涵盖了互联网产业和汽车产业的诸多企业,并且我国国产企业已经在产业链多个环节完成布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我国具有代表性的公司有中科创达、德赛西威、路畅科技、科大讯飞、傲硕科技、东软集团等。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现状

——总体情况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进步、产品持续迭代升级以及整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颠覆性改变,大批互联网公司涌入国内市场,以跨界合作方式切入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上汽、北汽、长安、广汽等传统车企开始研发、测试和推出智能网联车型。

目前,我国企业已经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各个产业链环节中的大部分生产环节,从而引领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实现由大变强。根据iResearch统计数据,2016-2020年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呈现连续上涨趋势,2020年产业规模增长到了2556亿元,同比增长54.3%。

——上游情况

智能网联汽车的上游行业包含感知系统、控制系统和通讯系统制造业。不过在智能网联汽车制造中,上游环节最重要的是感知系统。当前自动驾驶环境感知的技术路线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摄像头主导、配合毫米波雷达等低成本传感器的视觉主导方案另一种则以激光雷达为主导,配合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端元器件。

在车载摄像头市场方面,据统计,2015-202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市场规模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20年有望达到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超过32%。

在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方面,24GHz目前大量应用于汽车的盲点监测、变道辅助,2015-2019年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约为57亿元,同比增长35.7%,预计2020年中国车载毫米波雷达市场航规模增长到75亿元。

在激光雷达市场现状方面,激光雷达被认为是汽车市场自动驾驶车辆开发和运行的关键部件。该技术是光检测和测距的简称,它使用激光计算物体的距离,这些激光的光脉冲会生成这些物体的3D信息。

2016-2019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我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1.9亿元扩大到4.5亿元,2019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超过2016年的2倍。预计2020年中国车载激光雷达市场规模达到6.7亿元。

——中游情况

从执行系统中最重要的ADAS系统市场现状来看,ADAS系统主要的功能在于感知道路环境以及做出相应决策上,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市场迅速发展,ADAS市场增长迅速。随着新型传感器技术的开发和突破,ADAS系统应用将在中低端汽车市场开始推广。

而规模经济优势助力厂商降低成本,进一步推动ADAS系统市场的增长。2016-2019年中国ADAS系统市场规模快速增长,2019年ADAS市场规模约为542亿元,同比45.7%,预计2020年市场规模增长到800亿元。

在智能联网汽车整车方面,根据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的《AI智能下的汽车产业裂变——中国汽车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报告(2019)》,2018年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1.1%,相较2016年增长近5倍

2018年中国品牌智能网联新车型渗透率达到35.3%,相较2016年增长15倍。《报告》预计到2020年智能网联汽车新车型渗透率将达到51.6%。初步估计,2020年我国智能汽车销量约为1306万辆。

——下游情况

智能网联汽车的下游应用端主要包括有出行、物流、城市交通管理等场景,在出行场景、物流场景等领域我国企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尝试,例如滴滴出行利用自动驾驶车辆在收集路测数据的同时提升研发效率。

智能网联汽车核心系统部件以外资占主导

目前全球ADAS系统集成商主要由海外零部件巨头垄断,如博世、大陆、德尔福、电装、奥托立夫等,全球前五名的系统集成商占据超过65%的市场份额。

从智能网联汽车核心的汽车电子领域竞争格局来看,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份额中,绝大部分都属于外资企业,根据赛迪统计数据,2019年全球汽车电子市场中,德国博世、德国大陆和日本电装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前三位,分别占比为16.6%、10.8%和9.8%而前十名企业中中国国内企业数量稀少。

政策加码,市场前景广阔

2015-2021年随着5G的不断普及,国内为了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从中央政府到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打通汽车、通信、交通等各方面关联方,协同发展。

随着智能网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汽车领域正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我国智能汽车行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车联网汽车的数量不断增加,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规模预计也将呈现连续增长趋势。到2026年,预计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达到5859亿元。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智能网联汽车(ICV)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202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论坛”

众所周知,2018年12月我国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建设完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这标志着北斗系统正式迈入全球时代。与此同时,随着 科技 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全球 汽车 产业正加速朝着“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据估算,未来几年中国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市场规模将超过万亿元。 汽车 作为卫星导航技术应用最为广泛、最具规模的市场方向;势必会成为北斗应用规模化与多样化的主战场。北斗如何在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发挥更大作用以及智能座舱电子、无人驾驶方案、车路协同技术等当前“北斗+智能网联 汽车 ”领域热点,成为与会专家学者讨论的重点。

论坛由北京 汽车 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总院副院长孔凡忠主持。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原总工程师、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科学委员会执行主席蔡兰波先生做了开幕致词,对“北斗+智能网联 汽车 ”高端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祝贺,并寄望与会嘉宾积极交流,共同推动北斗与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更好的融合与发展。

论坛上,来自北汽集团、北斗星通、华大北斗、国汽智能、北京星云、百度Apollo、四维图新、中国联通等产业链企业的八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进一步阐述了各自对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与北斗技术结合应用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与理解,并对北斗与智能网联 汽车 产业如何更好的融合与发展提出了意见与建议。

最后,华大北斗总经理孙中亮、北斗星通 汽车 智能网联板块CTO何天翼、国汽智联平台技术事业部副部长褚文博、中国联通5G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宋蒙共同围绕“北斗+智能网联 汽车 ”主题举行圆桌论坛,从国家政策、行业发展、技术趋势等角度深入剖析,解读了目前行业所遇到的问题,以及未来行业可能的发展方向。

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使产业链各方充分深入的沟通,凝聚共识,同时也为北斗技术与 汽车 产业的深度融合打开了新思路,更为今后两大产业技术融合与落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意义。

加盟广汽集团 陈学文出任广汽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

8月21日上午,由中国电子商会、上饶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汽车信息化推进产业联盟、上饶市工信局、上饶经济技术开发区承办的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大会“202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论坛”在上饶市开幕。               

本次论坛以“智驾时代 驭见未来”为主题,通过主旨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来自全国的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和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精英齐聚上饶,共同研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车路协同、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国内外发现态势、阶段性研究成果,并研判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方向、产业生态及商业模式等,为中国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聚智聚力、建言献策。

                                 

论坛伊始,由江西省上饶市政府副市长郭峰、江西省工信厅二级巡视员陈军、科技部高新司原司长、中国汽车信息化推进产业联盟常务副理事长赵玉海分别致辞,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无线定位领域学科带头人与国际知名专家邓中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李开国针对、奇瑞汽车集团副总裁、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院长、雄狮科技CEO邬学斌、同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以及新华三集团副总裁、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总裁孙松儿分别发表主题演讲,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分享了远见卓识。

 

论坛最后合众(哪吒)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志佳、八维通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杨宏旭、江西安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小明、蜂巢能源科技(上饶)有限公司总经理董博、中集车辆集团战略KA大客户总监冯翔针对智能新能源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的观点分享。

上饶市作为此次202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论坛的主办地,正加快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上饶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汉腾汽车、中汽瑞华、博能、爱驰亿维、长安跨越等新能源整车企业为龙头,安驰、星盈、中盈等核心零部件企业为支撑,彩城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为依托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本次论坛的举办,将进一步带动上饶市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未来无人驾驶汽车能哪些方面改变当前的智能网联技术

近日,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专家、原滴滴高管、原爱驰汽车首席人工智能官陈学文正式加入广汽集团,出任广汽研究院首席专业总师,负责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汽车大数据等。

广汽集团表示,陈学文加入广汽研究院后,广汽研究院将为他构建一支专业团队,他将负责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勾勒广汽智能网联汽车新蓝图,带领团队开展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创造应用研究等领域的工作,代表广汽研究院参与业界汽车电子、智能网联生态建设和协作,不断扩大广汽智能网联“朋友圈”,助力广汽自主品牌提升智能网联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陈学文拥有20多年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大数据分析等领域丰富的经验。曾任滴滴出行科学技术学会副主席、高级技术总监,爱驰汽车执行副总裁、首席人工智能官,埃森哲技术研究院院长。在滴滴任职期间,陈学文带领团队进行大数据驱动的通用人工智能领域的新算法和新技术研发,比如研发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增强学习和深度学习)在智能交通、出行领域和金融方面的应用。在爱驰汽车任职期间,陈学文带领团队推动和实施“软件定义汽车”在爱驰的实现,尤其是在智能化汽车领域的布局,比如基于机器学习和推荐系统打造千人千面的车联网和智能辅助驾驶,并建立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在汽车制造端、商业端和服务端的应用场景。

首先,是劳动力市场需求会大大减少,如司机、加油站工作人员的数量会大量减少;其次,我们需要新的基础设施(比如增加充电站),并进行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整(比如减少停车场);第三,需要金融方面的创新服务诞生;第四,在宏观方面,将会使得运输成本更低、通行效率更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形态会发生变化,在家办公将会兴起。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休斯顿大学教授 Kaushik Rajashekara

智能网联汽车为何是与电驱动结合,而不是与传统燃油车结合。是因为智能网联的设备,对于传统燃油车来说是需要增加油耗,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是减少电池续航时间,这是功耗的问题。

新的研究显示,自动驾驶技术对燃油车和电动汽车的环境影响,或者是生命周期的排放,由于基于内燃机车辆上发电的温室气体排放负荷较高,网联汽车子系统的负荷大约比纯电动车多两倍。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

无人驾驶是改变“游戏规则”,重塑未来格局的颠覆性技术,汽车进入人类系统才200年不到背上一个历史的罪名叫人类“第一杀手”,这个罪名将不复存在。此外,无人驾驶会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一些企业、组织的生死存亡,最终将影响世界强国的更替兴衰。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田家美

这个世界是由商品和服务构成的世界,商品是环形的中心。就自动驾驶而言,自动驾驶的车辆是商品,外面会有很多服务,再往外推还有服务性质的商品。因此,未来围绕自动驾驶会产生很多新的服务和商品。

院士是一个行业最高端的人才,也是顶级的学术权威。总的来说,从他们的观点来看,都对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也许,随着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很快就能享受到智能网联汽车带来的便利了!自动驾驶软件参与出行过程等程度,讲自动驾驶汽车分为L0~L5共6个等级,现阶段的自动驾驶技术仍旧处于L2阶段,即自动驾驶软件可以在部分场景下对方向盘和加减速中多项操作进行控制,人类驾驶员需要对路况进行监控,以防出现问题时可以及时接管。

图片

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到现在,似乎已经到达了瓶颈,想要实现L3甚至L5级的自动驾驶,除了技术上需要实现突破外,还需要在法律法规、理念宣传、社会配套服务普及(车辆维修、路段设置)等方面努力。

如果实现L5级自动驾驶,即自动驾驶软件可以在所有场景中完成所有的驾驶过程,乘客无需去负责路况的监控,可以在自动驾驶汽车娱乐、观影甚至睡觉,此时的世界会有哪些变化?

互联网技术得到发展

自动驾驶的实现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自动驾驶单车智能与智能网联这两种发展模式中,更多自动驾驶从业者认为智能网联才是自动驾驶未来落地的主要方式。

智能网联即车联网与智能汽车的有机联合,将搭载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激光雷达、车载摄像头等感知硬件的智能汽车融合现代通信和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互共享,简而言之就是单车智能+互联网技术,让自动驾驶汽车可以获得更多的道路信息,能够对交通路况实现预判,使出行变得更加安全可靠。

中国对于智能网联早已开始布局,2016年,工信部组织行业加紧制定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战略、技术路线图和标准体系,交通部在实行“两客一微”车辆管理方面也已经为智能交通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2018年3月1日上午,由上海市经信委、市公安局和市交通委联合制订的《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发布,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发放,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拿到上海市第一批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号牌。

放眼国外,智能网联技术布局也不逊色,美国将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作为美国发展智能交通系统的一项重点工作内容,通过制定国家战略和法规,引导产业发展。2016年发布了《美国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引起行业广泛关注。日本较早开始研究智能交通系统,政府积极发挥跨部门协同作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项目实施。计划2020年在限定地区解禁无人驾驶的自动驾驶汽车,到2025年在国内形成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目标。欧盟支持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在世界保持领先优势。通过发布一系列政策,以及自动驾驶路线图等,推进智能网联汽车的研发和应用,引导各成员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技术冗余更加成熟

智能网联技术实现的前提就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需要网络足够通畅,这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自动驾驶达到L5级之后,需要在所有道路上都可以完成自动驾驶,这就包括乡镇道路及山区小道等网络信号不强、路况复杂等场景。为了能够让自动驾驶汽车在这类场景中完成自动驾驶,就需要大量布设网络设施,让各种路况下都可以实现实时联网。

但是网联技术无论如何发展,都不能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何时何地都符合要求地完成出行,如果出现网络卡顿延迟等情况,如何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可以依旧安全完出行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在自动驾驶汽车上进行技术冗余,即多种方案同时布设,如以智能网联技术为主,可以确保自动驾驶汽车在多种路况下都完成自动驾驶过程。单车智能为辅,在自动驾驶汽车进入网络布设不完全,出现网联信号不足时,可以自主完成自动驾驶任务,确保出行安全。

网络技术安全快速发展

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另一个讨论就是网络技术完全,当自动驾驶汽车联网后,难免会出现黑客攻击等事件。特斯拉作为现阶段自动驾驶汽车(智能汽车)的代表,曾多次面临黑客攻击,2021年3月10日,就曾爆出有一群黑客侵入硅谷安防系统初创公司的Verkada的数据库,盗取了15万个摄像头的实时视频内容,其中包括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2022年1月11日,一位来自德国的黑客发Twitter表示,自己已经成功控制13个国家的25+辆特斯拉汽车,可以远程对特斯拉进行解锁车门、打开车窗、无钥匙启动、调整空调模式和温度等。当自动驾驶技术达到L5级之后,如何确保网络安全也将成为确保大家信任自动驾驶汽车的主要因素。

交通标识布设或将改变

智能网联的发展必将带来交通设施的变化,其中交通标识可能就是L5级自动驾驶实现后会变化的一项。交通标识,就是使用文字或符号传递引导、限制、警告或指示信息的道路设施,安全、设置醒目、清晰、明亮的交通标识是实施交通管理,保证道路交通安全、顺畅的重要措施。交通标识的出现确保了交通安全,但值得讨论的是,在L5级自动驾驶出现后,是否还有设置交通标识的必要?

交通标识主要是给驾驶员和行人来指示道路,当智能网联出现后,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行人、车辆与交通设施之间通过网联实现交流,给驾驶员进行提示的交通标识似乎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车辆可以直接通过网联知晓路况的变化和行驶需求,从而按照规定行驶。

回顾现阶段大多数人驾车时的状态,也可以窥探一二,现在大家出行时,都会打开手机导航,在出现需要变道或减速时,手机导航都会通过语音进行提醒,甚至可以通过车道级导航系统来指示道路,甚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提前进行提示,大家通过观察交通标识来辨别道路的需求好像越来越少了。

但对于行人的交通标识来说,存在已久很有必要,行人在过马路时,依旧需要通过交通标识来观察路况,确保是否可以进行过马路等动作。

在L5级自动驾驶出现后,或许就不再有那么强烈的交通标识需求,所有的信息都可以通过网联传递给自动驾驶汽车。

保险规范也将变化

L5级自动驾驶出现后,带来的另一大变化,那就是保险规则的制定,现阶段对于车辆保险的主体仍旧是驾驶人,即当出现事故后,责任的判定归属还是会落到人上。

当L5级自动驾驶实现后,完成驾驶过程的主体变成了自动驾驶软件,保险的主体也将变为车辆本身,即当出现交通事故后,责任的判定将成为自动驾驶软件之间的分析,最终的责任承担人将会以此而考虑。

但对于责任最重由谁买单,现阶段已久是值得讨论的话题,作为自动驾驶汽车的所有人(买家),在购买自动驾驶汽车后,该车将归属于所有人,在出现事故后理应由所有人负责。但在L5级阶段,自动驾驶汽车是由自动驾驶软件来完成出行的,也就是说,自动驾驶汽车所有人并不会对自动驾驶汽车的行驶过程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事故后由自动驾驶软件提供商负责或许更为妥帖。

对于L5级之后,保险规范的设定将是如何,需要众多专家的讨论与分析,现阶段并无文字规范及标准。

汽车相关服务产业的改变

L5级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也将改变汽车相关服务产业,其中要聊的就是驾校等直接服务于驾驶员的产业,在L5级自动驾驶出现后,将不再需要驾驶员驾驶汽车,此时驾校或许不再必要,驾校等众多产业将要转型。

此外对于汽车的后市场配套产业也将发生改变,随着汽车标准化的加快,硬件设备的研发成本将逐步降低,直击消费者的改变就是购车费用与修车费用将进一步减少,汽车后市场或将从维修车辆的角色朝着更换硬件的角色转变,更多或向着软件售后服务商的角色转变,主要服务部分无法通过OTA升级,或OTA升级失败的维修需求。

出行娱乐市场更加丰富

L5级自动驾驶带给我们最大的变化,就是驾驶员角色的取消,大家可以在出行过程中进行观影、音乐等娱乐行为,自动驾驶汽车将成为与手机、电脑等一样的娱乐硬件。

由于大家在出行时,不再需要观察路况,在进行长距离出行时,对于娱乐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智能座舱产业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舒适性、娱乐性、个性化将成为自动驾驶时代消费者购车的主要考虑因素,出行娱乐市场将获得进一步发展。

L5级自动驾驶离我们或许很远,但可以预见的是,自动驾驶必将到来,我们的生活也将发生很多的变化。

以上就是关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