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标准值各是多少?

   2022-06-21 04:12:51 网络840
核心提示:WBC 白细胞计数 (4一10)x10/L LYM 淋巴细胞百分比 20一40% MID 中性细胞百分比 GRAN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0-70% RBC 红细胞计数 男:(4.5一5.5)x10/L女: (3.5一5.0)xl0/L

请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标准值各是多少?

WBC 白细胞计数 (4一10)x10/L

LYM 淋巴细胞百分比 20一40%

MID 中性细胞百分比

GRAN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50-70%

RBC 红细胞计数

男:(4.5一5.5)x10/L

女: (3.5一5.0)xl0/L

HGB 血红蛋白

男: 120一160/L

女: 110一150/L

PLT 血小板计数 100一300X10/L

职业病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指标是多少

发烧的情况下白细胞会超过10×10^9/L,因为发烧后白细胞会增多。正常情况下,人体白细胞标准值是(4.0-10.0)×10^9/L,当人体生病时,白细胞数量会变多。

公务员体检血液白细胞高多少是不合格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109~4.5×109/L(4000~4500/mm3);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80×109/L(6~8万/mm3);

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g/dL),女性低于110g/L(11g/dL);

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标准

4.7 血液功能障碍

4.7.1 功能不全具备下列一项者

a)血小板计数<5Ox109/L,并有出血倾向。或血白细胞(WBC)<4.0x109/L

白细胞作为人体的细胞之一,为什么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呢?

公务员体检不涉及白细胞的标准。对红细胞有具体要求为: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

1、第一条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不合格。先天性心脏病不需手术者或经手术治愈者,合格。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排除病理性改变,合格:

(1)心脏听诊有杂音;

(2)频发期前收缩;

(3)心率每分钟50-60次或100-110次;

(4)心电图有异常的其他情况。

2、第二条血压在下列范围内,合格:收缩压小于140mmHg;舒张压小于90mmHg。

3、第三条血液系统疾病,不合格。单纯性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男性高于90g/L、女性高于80g/L,合格。

4、第四条结核病不合格。但下列情况合格:

(1)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临床治愈后稳定1年无变化者;

(2)肺外结核病:肾结核、骨结核、腹膜结核、淋巴结核等,临床治愈后2年无复发,经专科医院检查无变化者。

5、第五条慢性支气管炎伴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不合格。

6、第六条慢性胰腺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严重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不合格。胃次全切除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者,合格。

7、第七条各种急慢性肝炎及肝硬化,不合格。

8、第八条恶性肿瘤,不合格。

9、第九条肾炎、慢性肾盂肾炎、多囊肾、肾功能不全,不合格。

10、第十条 糖尿病、尿崩症、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系统疾病,不合格。甲状腺功能亢进治愈后1年无症状和体征者,合格。

11、第十一条有癫痫病史、精神病史、癔病史、夜游症、严重的神经官能症(经常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明显下降等),精神活性物质滥用和依赖者,不合格。

12、第十二条红斑狼疮、皮肌炎和/或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结节性多动脉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大动脉炎,不合格。

13、第十三条晚期血吸虫病,晚期血丝虫病兼有橡皮肿或有乳糜尿,不合格。

14、第十四条颅骨缺损、颅内异物存留、颅脑畸形、脑外伤后综合征,不合格。

15、第十五条严重的慢性骨髓炎,不合格。

16、第十六条三度单纯性甲状腺肿,不合格。

17、第十七条有梗阻的胆结石或泌尿系结石,不合格。

18、第十八条淋病、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艾滋病,不合格。

19、第十九条双眼矫正视力均低于4.8(小数视力0.6),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视力低于4.9(小数视力0.8),有明显视功能损害眼病者,不合格。

20、第二十条双耳均有听力障碍,在使用人工听觉装置情况下,双耳在3米以内耳语仍听不见者,不合格。

21、第二十一条未纳入体检标准,影响正常履行职责的其他严重疾病,不合格。

扩展资料:

白细胞总数升高,是被非常关注的问题,这种升高既有生理性因素也有病理性因素。可以不必担心生理性因素造成的暂时性升高,但是绝对不能忽视病理性增高。当然,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白细胞数量升高和减少往往有以下情况:

1、生理性增高

新生儿、妊娠末期、分娩期、剧烈运动后等。

2、病理性增高

化脓性细菌性炎症、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手术创伤等。

3、减少

病毒性感染、伤寒、副伤寒、黑热病、疟疾、再生障碍性贫血、化疗和放疗后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的“忠实卫士”,有很强的吞噬细菌的能力,是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卫系统。

白细胞计数就是测定血液中各类白细胞的总数,在不同病理情况下,可引起各类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改变。临床上检查白细胞计数及白细胞分类计数及其形态学改变,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异常结果解读】

1.白细胞计数增多

(1)急、慢性感染:特别是细菌性感染,如肺炎、脑膜炎、扁桃体炎、痢疾、猩红热、败血症、尿路感染、丹毒等。

(2)广泛的组织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心肌梗死等。

(3)急性大出血:如肝破裂、脾破裂、消化道大出血、宫外孕等。

(4)急性溶血:如血型不合的输血,导致大量红细胞破坏引起的急性溶血。

(5)急性中毒:如有机磷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食物中毒、毒蛇咬伤等。

(6)白血病:由于骨髓内白细胞大量增殖,并释放进入外周血液,使白细胞明显增加,还可见到大量幼稚细胞。

2.白细胞计数减少

(1)长期接触放射线:可损伤骨髓造血细胞引起白细胞减少。因此不要经常做X线透视,全身CT,PET-CT等接触放射线的检查。

(2)应用某些药物:如磺胺药、氯霉素、苯妥英钠,以及抗肿瘤药,如环磷酰胺、甲氨蝶呤、阿糖胞苷等。

(3)某些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

(4)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等。

白细胞分类计数(WBC-DC)

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计数五类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百分数和绝对值,对各种疾病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范围5种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参考范围 摘自: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2013年。

【异常结果解读】

1.中性粒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正常):一般下午较早晨为高;饱食、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高温或严寒、新生儿、妊娠5个月以上及分娩阵痛等都可使白细胞一过性增高。

病理性增多(不正常):

(1)反应性增多:①急性感染或炎症;②广泛的组织损伤或坏死,如严重烧伤、心肌梗死等;③急性大出血,见于脾破裂、宫外孕;④急性溶血;⑤急性中毒,如安眠药中毒、有机磷中毒及代谢性中毒(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⑥恶性肿瘤。

(2)异常增生性增多:①粒细胞白血病;②骨髓增殖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2.中性粒细胞减少

(1)感染性疾病: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某些病毒感染,如流感、水痘;某些原虫感染,如疟疾、黑热病等。

(2)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粒细胞减少症等。

(3)慢性理化损伤:长期接触放射线;应用某些化学药物,如氯霉素、磺胺药、抗肿瘤药;某些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

(4)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5)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如脾功能亢进、类脂质沉积病等。

(6)当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 9/L,称为粒细胞减少症,要寻找原因,及时治疗。

3.淋巴细胞

增多生理性增多:6~7岁以前的儿童淋巴细胞百分率偏高,而中性粒细胞相对偏低,7岁以后恢复与成人一样,中性粒细胞比例比淋巴细胞高。

病理性增多:(1)病毒感染性疾病。(2)恶性肿瘤,如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3)慢性炎症,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4)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5)其他:再生障碍性贫血、粒细胞缺乏症时,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增高。

4.淋巴细胞减少

主要见于长期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等治疗,以及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艾滋病等。

5.单核细胞增多

生理性增多:儿童阶段可较成人稍多。

病理性增多:(1)某些感染:如疟疾、黑热病、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活动性肺结核等;急性感染的恢复期。(2)某些血液病:如单核细胞白血病、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6.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药物和食物过敏、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等。(2)寄生虫病:如蛔虫、钩虫感染、血吸虫、肺吸虫、丝虫、包囊虫等。(3)某些皮肤病:如湿疹、剥脱性皮炎、天疱疮、银屑病等。(4)血液病:如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7.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见于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8.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很少见。

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罕见)、骨髓纤维化,某些严重的过敏性疾病等。

以上就是关于请问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的标准值各是多少?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