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多地抢棺砸棺原因真相是什么?

   2022-12-16 13:00:22 网络730
核心提示:视频中同时拍摄到的,有一张盖着江西省吉安县人民政府公章、名为《关于在全县推进绿色殡葬改革的通告》的文件。通告称“从2018年9月1日零点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殡葬改革‘零点行动’”,要求“全面推行火葬。全县一体一律实行火化,实现火化率100%

江西多地抢棺砸棺原因真相是什么?

视频中同时拍摄到的,有一张盖着江西省吉安县人民政府公章、名为《关于在全县推进绿色殡葬改革的通告》的文件。通告称“从2018年9月1日零点起,在全县范围内实施殡葬改革‘零点行动’”,要求“全面推行火葬。全县一体一律实行火化,实现火化率100%,火化后的骨灰一律安葬在本辖区公益性墓地内……严禁遗体装棺入土,严禁骨灰入棺土葬。违反规定的,将拆除坟墓,强行火化。”

对于违规土葬、乱建坟墓等的治理是各地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顺应时代发展需求,革除丧葬陋俗,推行殡葬改革,确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考虑到传统观念和习俗,尤其在不少乡土观念依然浓厚的农村地区,殡葬改革以什么方式来推行,值得各地政府认真思量。方式方法可以有不同,但绝对不能突破底线。

《殡葬管理条例》规定殡葬管理的方针是: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也就是说,要把握殡葬改革的进度和尺度,分阶段、分层次地推进。这样规定的出发点,是基于群众情感基础和心理接受能力,还有改革的规律。观念的革新向来没有一蹴而就,而“零点行动”“一律”“100%”“强行火化”给人带来的是不由分说的冷血和霸道、目中无人、无法无天的粗野和嚣张,还有急功近利的官本位。

很多人都还记得2012年在河南周口发生的轰动全国的平坟运动。那场同样以殡葬改革为目标的运动,在全国人民鄙视的眼神中黯然退场。为什么?主要在于它采取强制执行的激烈方式大大忤逆了群众当时的殡葬观念和习俗,以决裂的方式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遭到所有人的唾弃。

时隔6年,类似的一幕再次上演,江西抢棺材场景更加让人唏嘘。与周口平坟事件略有不同的是,前者伤害的多是老人,对于不少老人家中摆放的、尚未使用的棺材一律收缴、当众粗暴破拆。而从法律视角看,实施者涉嫌违法。

首先,从物权法上说,被收缴的棺木属于所有人合法所有,未侵害他人合法利益,更没有到损害公共利益的地步,政府采取行政强制执行措施缺乏事实依据和法律依据。

其次,《殡葬管理条例》曾经将第20条中的“拒不改正的,可以强制执行”删掉,就是为了限制民政部门在殡改中暴力强制推进。依照行政强制法规定,县级以上政府有行政强制执行权,但绝没有暴力执行、破坏他人财物的权力。

放在阁楼上的棺材

很多人都说江西是个没有存在感的省份,这一次,江西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就在全国各地纷纷加入“抢人”大战中,江西上演惊人一幕“强棺大战”。

江西多地方出现“抢棺砸棺”的场景:执法队进村入户,强行将村民的棺材抬走,成百上千副棺木,密密麻麻地在空地上堆积如山,挖掘机一锤一锤捣毁,一口口的棺材瞬间化为碎木。

看到这个社会事件,真的是有点惊讶,说好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呢?人家一具棺材,按照现在的价格,再便宜也得5000到7000块钱吧,这么贵重的东西,光天化日明目张胆的就给抢走了?

抢活人棺材就算了,更甚者,连死人的棺材也要抢,即便是那些已经土葬的去世之人,也会被强行重新起棺火化再比如说,有一老人去世,正在其家属为其哭丧时,有执法队进来将棺材的老人尸体抬走,还要将其棺材销毁,官方还解释说其家属情绪平稳。

其实,这种工作方式是原始性的野蛮行径,在当代倡导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是不可取的。

那么土葬火葬哪个更好?

有人说土葬是搞封建迷信活动,那国家为什么把清明节定为法定假日,为什么鼓励大家保持传统去扫墓呢?几千年来的风俗习惯,已经扎根在老人的观念中,难道一声令下、一纸公告就能把他们几十年来的观念改变过来?

有人说,土葬污染环境,难道火葬场排出的气体不污染环境?有人说土葬占用耕地,难道你没有看到各地经营性的公墓都是占用的耕地吗,除了收费就是收费!

推行火葬的意图是好的,但“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并不是简单的迷信,这是我们的风俗习惯,就像有些国家和民族有天葬、树葬、海葬等风俗一样,不能粗暴地否定。采用强硬手段推行火葬无疑缺乏对死者的敬畏和对生者的尊重,也缺乏最基本的法治观念,不值得提倡。

在历史上,中国很长一段时间处于农耕社会,其实普通百姓修建墓地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土地的占用问题。由于地域不同,很多地广人稀的地方并不存在土葬占用耕地或者影响生产的情况。

其实,要想用新的火葬文化改变老的完尸入土文化,需要用科学规划,逐步实施。一味强行改为火葬等于把几千年“孝道”文化强行破坏了。通过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更多年轻人的殡葬观念,同时给民众自主选择的权利才是主要的。

你家那边是土葬还是火葬呢?你支持农村人自主选择下葬方式吗?

我的家乡是赣南一个县城的小乡村,年少时,对于鬼怪最直接的恐惧,来源于随处可见的棺材,无论是家里的阁楼、杂物间,还是外边的牛圈、公共茅厕等,直接停放的,横在房梁的,总归是在很常见到的地方。我们那边的习俗如此,每个家里有上年纪的人,家里都会先备好棺材放着。

小的时候,对于山精鬼怪具有无比的想象力,旁听来的鬼故事,老人神叨叨说起的怪事异闻,棺材常常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那一副黑黢黢的棺材,似乎盛放着无数可怕的可能:夜半婴儿的啼哭,深夜的猫叫声,棺木边缘突然探出的手,白骨森森的骷髅,面目狰狞青面獠牙的恶鬼……

同龄的小伙伴和我一样,那时候并不理解为什么我们每个家里或多或少都有一两副棺材,但对它的恐惧心理却几乎是普遍的,甚至偶尔谈及这个话题,我们都是偷偷摸摸轻声细语的,生怕会惊动了什么。所谓眼不见为净,对于害怕又无可奈何的棺材,我们只能躲着:尽量不去有棺材的茅厕,放牛的时候眼神坚决不往梁上瞟……

和棺材一样,死亡也是我们那时候不能理解的所在,记得外公病故(年纪太小被送走未参加葬礼)后,我曾问起,外婆告诉我外公是去山上晒太阳了,以后每年都会上山说去看外公,只是我却再没有见到外公,小小的人儿自然疑惑,可惜沉浸在各自情绪里的大人,没人在意小孩子的心思。

第一次直面棺材和死亡,是邻家婆婆去世,哀哭和唢呐连成一片,与喜宴上多孩童嬉笑玩闹截然不同,除了亲属,小孩是不允许参加丧事的,大人说是怕沾染上不干净的东西。好奇的我们曾在上学时特地绕道祠堂门口,装作路过偷偷往里看,大堂正中停着一副棺材,四边缠着白布,油亮亮似乎要沉沉压过来;前面是跪席、火盆,有穿着粗麻衣的人在忙活,天井一堆灰烬,边上些许衣料或者棉被的残渣。办丧事的祠堂给人的感觉比以往更阴沉肃穆,我们匆匆走过不敢多停留。后来,一路吹吹打打,哀哭痛呼,扬撒纸钱,棺材被抬着去往山上下葬了,小孩照旧是被警告留在家里不准看的,我们知道的是,那个前些日子还慈爱地给我们炒花生吃的陈婆婆也去山上晒太阳了。那天最深的记忆,是忍不住上阁楼趴在窗边偷看,斜阳下,棺材在漫天纸钱和飞扬白幡中慢慢远去。

长大一些,明白了人死了便是永远离开,是再也见不到,知道人死后并不会变成山精鬼怪,却依然对棺材心存畏惧,因为知道棺材会带走生命,带走亲人,那是一种对死亡的敬畏。

中学时候受邀去同学家玩,那时候在乡下不像现在,有手机、电脑还有各种设施,电视顶多那么几个台,电视剧还是需要每天定点守候的,娱乐活动不多。

于是我们决定看VCD,同学让我和她一起去楼上找碟,刚到楼厅我就吓一跳,除开占空间的谷仓,最惹眼的就属边上那一副棺材。同学咚咚咚几步走到棺材旁边,在一个木箱子里翻腾,找了一会儿记起招呼我,“快过来帮忙!”

我没好意思和她说自己有点害怕,心里毛毛的,只好慢腾腾挪过去,挨着远离棺材的一侧蹲下,也翻腾起来,尽量让自己不要注意边上的庞然大物,只是眼睛好像不受控制。

棺材像一艘黑魆魆的船停在阁楼木地板上,应该是时日长久,外边的黑漆有些暗淡了,棺盖上积了一层厚厚的灰,眼尖的我瞧见一角露出暗红布条,禁不止“啊”惊叫出声,实在是联想到了不好的事。

“怎么了?”同学偏头看我。

我只好指着那红色一角,问她“那是什么?”

同学十分干脆地起身,推开棺盖,扒拉出一件东西又丢回去,“以前的校服裤子,我妈给收拾放这来了。”

我好像没那么害怕了,走过去打量棺材里面的构造,并没有出现我脑海里那些恐怖景象的东西,同学家的这幅棺材俨然成了储物仓,旧衣物就被单放堆叠放在一边,还有两三袋黄豆以及晒好的梅干菜。

就像小时候听了各种鬼故事,所以对虚无缥缈的鬼怕的不行,其实棺材也一样,因为隔着一层人为加上的恐怖气息,其实也就是个木头做的物器罢了,等我认识到这点的时候,我突然就不害怕了。

放下恐惧后对家乡的习俗有了更深沉的感悟,随处可见的棺材,是未雨绸缪的魂兮归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日常,仿佛死亡是随时都准备好的事情,生与死似乎也没有鲜明的界线。生,要好好生;死,没关系也预备好了。

伴棺而睡随棺而活,深植于土地一辈子辛勤劳作的乡人,生命最终所求,不过是有一副棺盛放躯壳,葬入山陂,随木腐朽化为泥土,这其实是一种很朴素的生死观和愿望。

客家人重视宗族、祭祀,记忆中几乎每年清明,在外工作的叔伯都会回到家乡,备上酒水牲品、香蜡爆竹,带着锄头镰刀去山上扫墓。

扫墓上坟在我们那是很郑重的事情,不仅要准备妥当,还有着各种讲究,大到怎么祭拜祝祷,小到供品怎么陈列,拈几支香,都有分明的规矩。

看是枝裕和的电影《步履不停》,其中有一幕令我感触颇深,良多一家去墓地祭拜哥哥,母亲敏子把水浇到墓碑,嘴里念念叨叨,良多不理解母亲,而等父母故去,在墓碑前浇水,念念叨叨的就成了良多,黄蝴蝶的对话还在继续,只不过换了时间和人物,这时候的良多估计终于理解了当年的母亲。

我不知道叔伯上坟的时候是否也念叨过什么,但想想,他们心里定然是说着许多话的。

当然,客家人上坟却不是全然的悲伤,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接受亲人的逝去,生活还是要继续,我们生活得很好,不必要再让离去的人挂怀;这一刻,怀念、想念,但最重要的是珍惜当下的珍贵。这时候,扫墓这项活动,就不仅仅是一些仪式,更是一丝把亲人聚在一起的牵系,血脉之亲便是无论身在何方,是否成家立业,成功或者落魄,总归是祭同一先祖,拜同样的墓。

因为祖辈从广东迁徙到江西的缘故,爷爷之上的太祖辈亲人我几乎都未曾谋面,每次扫墓,祭拜的是陌生的血缘之亲, 觉得甚是神奇,在交通不便的时代,他们跋山涉水,来到这个赣南小城繁衍生息,传承后代。他们活在爸爸叔伯儿时的记忆里,有些大家长气,有些慈爱,有些严厉。

长大后外出求学、工作,去家甚远,何况时日过去,旧墓旁又添新坟,心上总有些逃避,清明时节的这些扫墓仪礼便成遥不可及,偶尔地,会想起当年叔叔指导我如何拈香,如何祭拜,那些当时看来繁琐却迫于长辈压力不得不进行的仪式,想来多了几分厚重。

客家还有祭祖坟的习俗,这是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在清明前后,德高望重的族人看历书选择最好的那日,同宗同族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出动,青壮年扛着猪一起去祖坟祭祀,敲锣打鼓、撒纸放炮,杀猪杀鸡,妇人们则操持茶水饭菜,整治席面,很是盛大。

中国以礼而立,自古孝悌治天下,宗族观念源远流长,我们常说落叶归根,不能忘本,这个根,这个本,何尝不是故乡的山川土地,亲切乡音,还有那一脉相承传统习俗,难舍不断的血脉亲缘。

写在后面:有段时间,很多媒体曝光江西一些地方为推行殡葬改革,简单粗暴抢棺砸棺,甚至还有强行起棺火化的,很是感慨。诚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考虑到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等因素,土葬已不再适应现实,但上千年积累下“入土为安”的观念也是根深蒂固,移风易俗非一时之功,不能一味靠暴力简单粗暴推进。现代文明标榜的是进步,殡葬改革也是为了发展需要,风俗教化,还得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才好。

以上就是关于江西多地抢棺砸棺原因真相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广告投放>下面是赞助商广告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