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相遇追及问题详解

   2023-03-13 23:03:44 网络380
核心提示:追及与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运动时常常涉及的两类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两者的基本特征相同,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两个物体处在同位置,处理的方法也大同小异. 1、特征: (1)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

高中物理相遇追及问题详解

追及与相遇问题是运动学中研究同一直线上两个物体运动时常常涉及的两类问题,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具体应用,两者的基本特征相同,都是在运动过程中两个物体处在同位置,处理的方法也大同小异.

1、特征:

(1)追及的主要条件是两个物体在追赶上时处在同一位置:一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一定能追上,追上前有最大距离(条件是速度相等v1=v2),追上时两者在同一位置;二是匀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方向的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可能追上也可能追不上,存在一个恰好追上或恰好追不上的临界条件(两者速度相等,当两物体在同一位置时,如V追大于V被追,则能追上,V追小于V被追,则不能追上,如果始终追不上,则两者速度相等时距离最小);三是匀减速运动的物体追赶同方向的匀速运动的物体,可能追上也可能追不上,情形与第二种情况相似.

(2)相遇则是两者在同一位置,不相碰的临界条件则两物体的速度恰好相同.

2、处理方法:

(1)抓住“一个条件、两个关系”:一个条件是两者的速度满足的临界条件,如两物体距离最大、最小,恰好追不上、恰好追上,临界条件是速度相等.两个关系是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最好是画好草图分析,找出时间和位移关系.

(2)仔细审题,抓住题中的关键字眼,如刚好、恰巧、最多、至少等等,因为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临界条件.

(3)解决方法大致有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物理方法常用的是临界条件法和图象法,而数学方法常用的则是判别式法.

其实,网上有很多这方面的资料,上网查查即可解决.

高一物理必修一 追击问题 具体讲解一下

第一个好理解一点,第二个需要用一个物理题目,解释一下你就清楚了

分析:

第一个结论:

你的条件没有说清楚,这里指的条件是:

速度小者追速度大者,且速度小者的加速度要大于速度大者;最常见的通常情况是一个速度从零开始的A物体以某一恒定的加速度追它前方的一个匀速运动的物体B;

而这个追赶的过程中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A从静止开始加速,B在匀速,但是A的速度还没有达到B的速度(很显然,从静止加速到一定的速度是需要时间的)。这个过程中,由于VA<VB,换句话就是B跑的比A快,所以A、B之间的距离拉大。

第二阶段,A的速度恰好等于B的速度(由于A在加速,B在匀速,所以A肯定能达到B的速度,但是注意:A还没有赶上B!)

第三阶段,A的速度始终大于B的速度,并最终赶超B,这个过程中二者的距离是在不断缩小的。

第二个结论:

这个结论的条件恰恰相反,处在后面的A物体初始速度很大,B物体的速度比A小。显然,如果A不减速,将会撞上B(或者叫追上B)。题目中的假设就是A在减速,这样的结果就可能撞不上。

如果我们假设A在做减速,而B一直保持匀速,那么这里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虽然A在减速,但A的速度还是大于B,由于A在后方追赶B,所以距离不断缩小;

第二阶段:A的速度减小到与B相等

第三阶段:A继续减速,B匀速,所以AB距离越来越大。

能不能撞上和撞几次的关键在于最小距离△X出现在哪个阶段,

具体情况就是:

在第一阶段的过程中,距离不断缩小,很可能在第二阶段之前,也就是A的速度与B相等之前,AB就相遇了。即△X等于零了。再往后走的话,△X就等于负了,也就是说A在前面,而B在后面。很明显,B虽然暂时在后面,但B肯定能再次追上A并且反超。所以撞了两次。

撞一次和不撞的情况就不赘述了。

给你出一个题目参考:

一辆轿车A在以速度Va=30m/s行驶过程中,发现正前方61米处有一辆推土机B,B的速度为5m/s,为避免相撞,A以加速度为5m/s²紧急刹车,而B继续匀速行驶。请问汽车A会不会撞上B?

答案是: 撞上

高中物理问题。汽车追及问题

追及问题的二种情况:一、 速度小(加速)的追速度大(减速)的.速度相同时相距最大.以后只有一次相遇(到达同一位置)二、 二、速度大(减速)的追速度小(加速)的.速度相同时为临界点.计算此时各处的位置.如果后...

高中物理 追及问题

对于一定能追上的,要算出最大的距离也就是当他们速度相等的时候他们的距离是最大的。要画图理解。

1.当他们速度相等的时候的时间为t1

则有:v1=at

就算得:

就算得t=2s

所以他们相距ΔS=S1-S2=v1t-at²/2=10m

2.因为从同一点出发,两车再次相遇就是当他们的距离是一样的时候

就有:S1=S2

就是:v1t=at²/2时。

代入数据有:10t=5t²/2

因为时间是正数。就算得t=4s

v=at=20m/s

这类题要注意两方面,两个关系:位移关系,时间关系;一个条件:速度相等,能不能追上就看速度相等时。

该题为追赶问题,

涉及的是加速度、速度、距离的问题。

题中提到有速度极限,

兔子要不被追到就要反应速度快,

即加速度大,

加速度大能减短加速过程,

在更短的时间里达到极限速度,

一般可使用极限思维去思考这样的问题,

比如说当加速度无穷大时,

兔子瞬间达到8m/s,返回洞口的总时间是200/8=25s

而在这段时间猎狗以10m/s的速度追,能跑10*25=250m

超过了200+40=240m

就是说无论如何反应快,兔子都死定了。

这可能是出题者的失误。

改改题目:

如果狗与兔子相距100m

这样兔子就可能有活路了,

但是如果兔子反应速度还是不够快,还是可能被追上。

要算最小加速度,

那么小到一定程度就是兔子刚刚返洞口,

狗也追到洞口;

这就是说如果反应再慢点就被抓住当午餐了。

此时猎狗花费总时间=(200+100)/10=30s

而兔子是在一个段匀加速到8m/s的运动和一段8m/s的匀速运动,

到达了洞口,

总时间也是30s,总距离200m,

计算此次兔子大逃亡用的加速度。

匀加速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8m/s的一半,

假设此过程用时t

4*t+8*(30-t)=200

t=10s

加速度=8/10=0.8m/s^2

以上就是关于高中物理相遇追及问题详解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