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保养用什么润滑油,怎么保养,多长时间保养一次?

   2022-05-30 11:20:58 网络550
核心提示:润滑油:西诺注塑模具保养一般用润贝的润滑油。保养:定期擦润滑油,还有防锈剂。尤其是一些模具钢料不是很好的模具,更要注重润滑和防锈。检查模具上面的一些配件是否有磨损。还有一些易损件是否还可以用。如果有损坏的要及时更换。还有模具的防撞条要经常检

注塑模具保养用什么润滑油,怎么保养,多长时间保养一次?

润滑油:西诺注塑模具保养一般用润贝的润滑油。

保养:定期擦润滑油,还有防锈剂。尤其是一些模具钢料不是很好的模具,更要注重润滑和防锈。检查模具上面的一些配件是否有磨损。还有一些易损件是否还可以用。如果有损坏的要及时更换。还有模具的防撞条要经常检查,如果防撞条损坏没有及时修护,模具在运行过程中很容易碰伤。保养的重点在于,定期检查并修复一些小问题。

模具的保养时间一般按模具的运行次数去算,像P20,718等不是很好的模具钢料制作的注塑模具,一般最多10万模次就要进行保养、检修。如果是2738,S136等好一些的钢料制作的注塑模具,那么可以在运行80万-100万模次的时候再进行保养。另外,一些高速运行的注塑模具,像快餐盒模具,虽然都是用的S136的钢料,但为了产品的高效产出,在配合高速机的高效运行下,模具容易碰伤,以及模具出现偏心的情况,所以,需要勤维护,勤保养。还有一些精密模具,也需要经常去维护保养的。

模具使用多少次保养

16冲裁模常用的修理工艺方法有哪些?

冲裁模常用字的修理工艺方法如下:

(1) 修磨变钝的凸凹模,一种方法是用油石加煤油或风动砂轮修磨.另一种方法是用平面磨床磨削.

(2) 修理间隙变大的凸凹模,先用适当尺寸的块规检测凸凹模间隙,若间隙不大,只需把刃口平面磨锋再用油石修整,若间隙过大,可先用氧-乙炔气焊加热发红,局部锻打,对冲孔模应敲击凹模刃口周边,以保证凸模尺寸,对落料模应敲击凸模,以保证凹模尺寸.敲击延展尺寸均匀后可停止敲击,但仍继续加热几分钟以消除内应力,冷却后再用压印锉修法重新调整间隙,并用火焰表面淬火.

(3) 修磨间隙不均匀的凸凹模,除自然磨损还有以下两种情况:

1) 圆柱销松动失去定位能力,致使凸凹模不同心而引起间隙不均匀.应对凸凹模刃口对正恢复均匀,再用螺丝紧固,把原销孔铰大0.1~0.2mm,重新配作非标准圆柱销.

2) 导向装置磨损,精度降低,起不到导向作用,使凸凹模相对偏位.需将导柱表面镀铬,再用磨削方法与导套研配直到恢复原配合间隙和精度等级.

(4) 更换细小的冲孔与落料凸模.

根据冲裁件缺陷,通过质量分析,找出产生缺陷的原因,最后通过修理和调整消除影响,见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断面光亮带太宽,有齿状毛刺

冲裁间隙太小

减小落料模的凸模或加大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2

制件断面粗糙圆角大,光亮带小,有拉长的毛刺

冲裁间隙太大

更换或返修落料模的凸模或冲孔模的凹模并保证合理间隙

3

制件断面光亮带不均匀或一边有带斜度的毛刺

冲裁间隙不均匀

返修凸模或凹模并调整到间隙均匀

4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

凹模有倒锥或顶板与制件接触面小

返修凹模,调整顶板

5

校正后制件尺寸超差

落料后制件呈弧形面所致,多见于下出件冲模

减小落料模凹模或改换有弹顶装置的落料模

6

内孔与外形位置偏移

1.挡料梢位置不正确

2.导正销过小

3.侧刃定距不准

1.修正挡料梢位置

2.更换导正销

3.修正侧刃

7

孔口破裂或制件变形

1.导正销大于孔径

2.导正销定位不准

1.修正导正销

2.纠正定位误差

8

工件扭曲

1.材料内应力造成

2.顶出制件时作用力不均匀

1.改变排样或对材料正火处理

2.调整模具使顶板正常工作

9

啃口

1.导柱与导套间隙过大

2.推件块上的孔不垂直,使小凸模偏位

3.凸模或导柱安装不垂直

4.平行度误差积累

1.返修或更换导柱导套

2.返修或更换推件块

3.重新装配,保证垂直度

4.重新修磨装配

10

脱料不正常

1.脱料板与凸模配合过紧,脱料板倾斜或其它脱料件装置不当

2.弹簧或橡胶弹力不够

3.凹模落料孔与下模座漏料孔没有对正

4.凹模有倒锥

1.修整脱料伯

2.更换弹簧或橡胶

3.修整漏料孔

4.修整凹模

18如何根据弯曲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弯曲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高度尺寸不稳定

1.高度尺寸太小

2.凹模圆角不对称

1.高度尺寸不能小于最小极限尺寸

2.修正凹模圆角

2

弯曲角有裂缝

1.弯曲内半径太小

2.材料纹向与弯曲线平行

3.毛坯的毛刺一面向外

4.金属可塑性差

1.加大凸模弯曲半径

2.改变落料排样

3.毛刺改在制件内圆角

4.退火或采用软性材料

3

制件外表面有压痕

1.凹模圆角半径太小

2.凹模表面粗糙间隙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4

弯曲表面挤压料变薄

1.凹模圆角太小

2.凸凹模间隙过小

1.增大凹模圆角半径

2.修正凸凹模间隙

5

凹形件底部不平

凹模内无顶料装置

增加顶料装置或校正

6

制件端面鼓起或不平

弯曲时材料外表面在圆周方向受拉产生收缩变形,内表面在圆周方向受压产生伸长变形,因而沿弯曲方向出现挠曲端面产生鼓起现象

1.制件在冲压最后阶段凸凹模应有足够压力

2.做出与制件外圆角相应的凹模圆角半径

3.增加工序完善

7

弯曲引起孔变形

采用弹压弯曲并以孔定位时弯臂外侧由于凹模表面和制件外表面摩擦而受拉,使定位孔变形

1.采用V形弯曲

2.加大顶料板压力

3.在顶料板上加麻点格纹,以增大摩擦力防止制件在弯曲时滑移

8

弯曲后不能保证孔位置尺寸精度

1.制件展开尺寸不对

2.材料回弹引起

3.定位不稳定

1.准确计算毛坯尺寸

2.增加校正工序或改进弯曲模成型结构

3.改变工艺加工方法或增加工艺定位

9

弯曲后两边对向的两孔轴心错移

材料回弹改变弯曲角度使中心线错移

1.增加校正工序

2.改进弯曲模结构减小材料回弹

10

弯曲线与两孔中心联机不平行

弯曲高度小于最小弯曲极限高度时弯曲部位出现外胀现象

1.增加折弯件高度尺寸

2.改进折弯件工艺方法

11

带切口的制件向下挠曲

由于切口使两直边向左右张开,制件底部出现挠度

1.改进制件结构

2.切口处增加工艺留量,使切口连接起来,弯曲后再将工艺留量切去

12

弯曲后宽度方向变形,被弯曲部位在宽度方向出现弓形挠度

由于制件宽度方向的拉伸和收缩量不一致产生扭转和挠度

1.增加弯曲压力

2.增加校正工序

3.保证材料纹向与弯曲方向有一定角度

19如何根据拉伸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拉伸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凸缘起皱且制件壁部破裂

压边力太小,凸缘部分起皱,材料无法进入凹模型腔而拉裂

加大压边力

2

凸缘平面壁部拉裂

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太大造成危险断面拉裂

减小压边力增大凹模圆角半径加用润滑剂或增加材料塑性

3

制件边缘呈锯齿状

毛边边缘有毛刺

修整毛坯落料模刃口

4

制件边缘高低不一致

1.毛坯中心与凸模中心不重合或材料厚度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和模具间隙不匀

1.调整定位

2.校匀间隙和修整凹模圆角半径

5

危险断面显着变薄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压边力太大,材料受径向拉应力引起危险断面缩颈

加大模具圆角半径和间隙,毛坯涂上合适的润滑剂

6

制件底部拉脱

凹模圆角半径太小,材料处于被切割状态

加大凹模圆角半径

7

制件边缘皱折

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拉伸过程的未阶段脱离了压边圈但尚未越过凹模圆角的材料压边圈压不到,起皱后被继续拉入凹模形成边缘皱折

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采用弧形压边圈

8

制件底部凹陷或呈歪扭状

1.模具无出气孔或出气孔太小堵塞

2.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顶料杆太长

1.钻扩出气孔

2.修整顶料装置

9

锥形件或半球形件侧壁起皱

拉伸开始时大部分材料悬空加之压边力太小,凹模圆角半径太大或润滑油太多使径向拉应力减小,切向拉应力加大,材料失稳而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采用拉延筋减小凹模圆角半径或加厚材料

10

矩形件角部破裂

模具圆角半径太小,间隙太小或制件角部变形

加大模具角部圆角半径及间隙或增加拉深次数(包括中间退火工序)

11

矩形件角口上部被拉脱

毛坯角部材料太多或角部有毛刺

减小毛坯角部材料或打光角部毛刺

12

制件底部不平整

毛坯不平整,顶料杆与制件接触面太小,缓冲器弹力太小

平整毛坯,修整顶料装置

13

矩形件直壁部分不平整

角部间隙太小,多余材料向侧壁挤压失去稳定而起皱

放大角部间隙,减小直壁部分间隙

14

制件壁部拉毛

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半径上有毛刺,毛坯表面或润滑油中有杂质,拉伤制件表面

须研磨抛光模具工作平面或圆角,清洁毛坯,使用干净的润滑油

15

矩形件角部向内折拢局部起皱

材料角部压边力太小,起皱后拉入凹模型腔引起局部起皱

加大压边力或增大角部毛坯面积

16

阶梯形制件肩部破裂

凸肩部分成形时材料在母线方向受过大的拉应力

加大凹模口及凸肩部分圆角或改善润滑条件,选用塑性较好的材料

20如何根据翻孔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孔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制件孔壁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翻孔后孔口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

制件孔口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太硬

3.冲孔断面有毛刺

4.孔口翻边太高

1.调整模具合理间隙

2.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3.调整冲孔模间隙或改变送料方向

4.改变工艺降低翻边高度

21如何根据翻边件的质量分析修整模具?

翻边件产生缺陷的原因及调整解决办法如下表:

序号

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解决办法

1

翻边不直

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或不均匀

修整或更换凸,凹模或调整模具间隙

2

边缘不齐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或不均匀

2.凹模圆角半径不均匀

3.坯料放偏

1.调整模具间隙

2.修整凹模圆角

3.修正定位件

3

边缘有皱纹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大

2.坯料外轮廓形状突变

1.修整或更换凸,凹模

2.将坯料外形改圆滑过渡

4

外缘破裂

1.凸模与凹模间隙太小

2.圆角半径太小

3.坯料太硬

1.调整模具间隙

2.加大圆角半径

3.更换材料或将毛坯退火

22如何根据冲件的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

根据冲件质量分析,对连续模进行修整,消除冲件缺陷的方法见下表:

序号

缺陷

解决办法

1

冲件粘在脱料板

在脱料板装弹性脱料钉

2

冲孔废料粘冲头端面

采取防止废料上粘的各种措施

3

毛刺

模具工作部分材料用硬质合金

4

印痕

调节弹簧力

5

小冲头易断

小冲头用镶套固定或采用其它固定方便的结构

6

脱料板倾斜

脱料螺钉采用套管及内六角螺钉 相结合的形式

7

凹模胀碎

严格按斜度要求加工

8

工件成形部分尺寸偏差

修正上下模及送料步距精度

9

孔变形

修正孔的工位

10

拉深工件发生问题

增加后拉深的工位和空位

11

每批零件间的误差

对每批材料进行随机检查并加以区分后再用

我们厂是做注塑件的,最近我们的模具顶针和顶杆螺丝断的比较多是怎么回事?急!

模具应该编制保养计划, 一般是规定在生产数量 或者 多少时间之后进行保养, 比如每5000件或者每3 个月, 哪个条件先达到就进行保养。

其次, 保养要分层次, 有小保比如只维护保养可更换部件, 有大保, 全面保养模具至全新状态。

铝合金模具使用极限次数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

1、如果固定的那几套模具出问题就是模具本身问题;

2、普遍性的出问题就可能是模具日常保养和工艺调试不当

其中日常保养主要是定期涂抹润滑油或顶针油。模具的顶针都是3-5μ的间隙,一般的润滑油涂抹后最多可以支持3~5天,随着灰尘、模具摩擦形成的金属粉末累积进入顶针、滑块、斜顶隧道缝隙内造成配合面缝隙越来越小、光洁度越来越低,最后完全烧蚀卡死直至断裂。因此需擦拭顶针及模面的污垢重新涂抹干净的润滑剂。保养时注意斜顶和顶针尽量涂抹耐高温的润滑膏,形成一道薄膜即可,切勿用刷子用力涂抹,否则极易造成油污污染注塑件。

在中国,大多数的中小型注塑企业完全没有正确认识到对模具的日常维护保养和预见性维护保养的重要性。我在重庆一家中型民营注塑企业担任IE的时候曾经做过这样一个统计。模具在认真执行维护保养后,模具总维修次数由之前的每年160次降低到50余次,且多数为非顶出系统故障。我们就用最原始的方法粗略计算维修费用就降低近2/3。比起平时的日常维护及预见性维护保养所投入的人、物、财力来讲是不是有了非常大的改观。吸纳德国人的经验,以5S为基础推行TPM活动。动员操作工、工艺员、换模工等根据其工作涉及面及职业素养分配保养或点检类容即可很好的达到目的。

再次为追求更短的周期,将顶出和顶进的速度设置得太快超过模具承受能力。

铝合金模具的使用极限次数是没有标准,一般都是要根据1)你使用模具钢材的优劣,2)你在设计开模具的技术,3)你的模具保养有没有到位,4)你生产操作的技术问题,5)生产管理的好坏。如果这5点都要进入最佳状况,一副模具可以使用到百万模次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以上5点要件不但是关系到模具寿命,而且也要照着顺序从1)到 5) 去逐一的关联到位。

以上就是关于注塑模具保养用什么润滑油,怎么保养,多长时间保养一次?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