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变保单防不胜防,如何擦亮眼睛认清真面目?

   2022-06-06 22:00:07 网络760
核心提示:存款变保单事件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在以往很多人都是在这方面吃过亏了,吃亏人群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为主。为了以防存款变保单事件再次发生,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真面目,办理的是存款还是保单,可以根据以下方面来辨别。第一个方法:仔细阅读签订的合同

存款变保单防不胜防,如何擦亮眼睛认清真面目?

存款变保单事件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在以往很多人都是在这方面吃过亏了,吃亏人群大部分都是老年人为主。为了以防存款变保单事件再次发生,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认清真面目,办理的是存款还是保单,可以根据以下方面来辨别。

第一个方法:仔细阅读签订的合同

银行办理存款一般都是签订的都是电子合同,而如果是保单合同的话,一般都是纸质合同,这里区别非常大了,从这个方面简单可以辨别。

其次在合同签名之时,一定要认清合同,抓到关键点,看看是存款合同,还是保单合同,在合同上面都是黑字白字都是有注明的,这一点只要不是文盲相信都是可以看出签订的合同是存款合同,还是保单合同,一看便知道是银行合同还是保险公司合同。

再次提醒大家,在银行办存款之时,一定要阅读合同,不能盲目的签字,很多人根本不会阅读合同,直接拿笔就签名,这种情况存款变保单只能怪自己粗心大意所致。

第二个方法:从风险等级来辨别

相信只要稍微懂理财知识的人都知道一个特征,任何金融公司发起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等级的,风险等级为R1~R5级,等级越高风险越大。

所以我们可以从这个特征去辨别存款变保单的事件发生,假如你办理的是银行存款,银行存款是没有风险等级的,银行存款是一种保本保息的,不会出现风险评级的,所以我们大家可以从这一点去区分,去辨别是存款还是保单。

保单也是有风险等级的,其实保单一般是保险公司的一种理财产品,同样是有风险的,有些时候银行工作人员只是把好的介绍给客户,而有些风险性是隐蔽了,造成很多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购买了保单,都是等事后才发现已经迟了。

第三个方法:从期限来区分

银行存款的期限总共分为9个品种,分别为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18个月、2年、3年和5年等,这是银行存款期限,可以供储户自行选择,不同的期限有不同的存款利率。

而理财产品不同,理财期限要比存款期限复杂,通常短期理财期限是1天、2天、3天、7天、14天、28天、60天、91天、181天、当然也是有1年以上的理财产品,这些是属于中长期理财产品。

所以我们当然可以从期限来区分,到底自己办理的是存款还是保单,保单也是一种保险公司的理财,当然也是存在一定的到期期限供大家选择的,在选择期限之时要注意期限的范围,存款期限和保单期限是有不同差异的。

总结

上面进行推荐了三种方法,从这三个方法可以完全辨别是存款还是存单,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辨别,一定要谨慎存款变保单事件,不能完全听信工作人员一片之词,一定要根据具体签订的合同为主,合同才是具有法律效应的,签订的是保单合同,只能自己吃哑巴亏,出现损失也是只能自己扛着。

如果真遇到自己办理的存款变保单事件了,大家也不用着急,应该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合适的处理。

保单通常都是有一个过程的,总体都是分为空白期、犹豫期、等待期、宽限期、免赔期、保单到期等阶段。

所以如果自己存款变保单了,如果能及时的发现,及时退保是最好的,特殊是在犹豫期发现,也就是办理保单15日之内,可以无条件退保,在这个阶段退保是没有任何损失的,早发现早退保处理。

当然如果过了犹豫期退保,这种就是比较麻烦了,一旦进入等待期以后退保,属于违约,只要支付违约金,这样的话投资者肯定会有损失的,要么选择继续购买保单,直到保单到期之后结算收益,这样才可能没有损失。

汇总

综合以上关于存款变保单事件进行分析,以及给出了大家三种辨别存款变保单事件的方法,另外也分析了遇到这种事的处理方法;这些知识都是非常有价值的,建议大家要仔细阅读,当遇到这种事之时会第一时间知道怎么去办理,谨防上当吃亏。

预防存款变保单的方式是有很多,关键在于储户本身,只要立场坚定,不贪图“小便宜”,银行工作人员想轻易“忽悠”储户购买保险理财产品,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银行是存款变保单的重灾区,我们储户首先可以尽量避免去这些银行存款。 比如说,邮储银行,代售的保险理财产品有1946款,而这些产品可都是要销售给储户的;当然现如今各大银行,都有代售保单,不过很多银行是不会强行去“推销”保险产品的。选择去这些银行存款,尽管有可能利率会稍微低一点,但可极大避免存款变保单事件的发生!

无论在银行办理何种业务,存款也好、保险理财也罢,银行都会有回执单、有单据的,此时白纸黑字写的很清楚,是存款、还是保险理财!

一旦发现是保单,储户是可以要求无条件退保的。此时,银行工作人员肯定会百般阻挠,但我们态度一定要坚决,不能轻易被说服!

遇到这三种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 当银行工作人员反复推荐某一款产品,利息又高、有保障,还能赠送点小礼品,此时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信号”。

另外,一般去银行存款,是直接存到银行卡上(或存折、存单 ) ,是无需储户签字的 。而购买保险理财产品,则需要储户多次签字确认的,遇到这种情况,就得留意了!

有些银行渠道的销售人员确实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作为保险行业从业者,我来说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以及如何避免。

一般情况下,银行是有专门的销售人员在银行门店蹲点的,看中某些潜在客户后,向前兜售保险产品,故意与银行理财产品混淆。

存款变保单,这些保单以分红险和万能险为主。在中国银保监会强调“保监姓保”前几年,分红险和万能险大行其道,保险公司的很大一部分保费都来源于此。

什么是万能险呢?理论上讲,与传统寿险一样给予保护生命保险外,还可以让客户直接参与由保险公司为投保人建立的投资帐户内资金的投资活动,保单价值与保险公司独立运作的投保人投资帐户资金的业绩挂钩。换句话说,兼具保险与投资两方面。有人说,那岂不是很好吗,对消费多有利。但事实上,很多消费者并不理解万能险的本质是一款保险,它有保障责任,投资收益只是它的附带作用。当然,销售人员为了自身利益,夸大万能险的收益率,经常在银行网点蹲点,宣称其平均年化收益高于银行存款,很多人不明事理的就买了。分红险与万能险的概念稍有不同,但给消费者造成的误导是一样的。

既然是保险,那必然有现金价值。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价值相对来说较低,如果消费者提前取款,很可能抵不过已缴保费,造成损失。

理清了可能会被骗入的陷阱后,就可以有的放矢了。

第一, 向银行柜面人员,注意,是柜面人员询问当前存款的利率。问清楚后,就明确地说要存款,其他什么都不要。避免被其他闲杂人等推销产品。

第二, 观察签字的材料数量。保险产品,必然有保险合同、协议、授权同意书等等,比办理一般存款业务来的更加复杂。存款一般就只需在一份材料上签字,而保险会有很多东西需要签署。这时候就要引起警惕。

第三, 看签字材料的抬头是不是“ ××存款业务 ”。如果不是,向柜面人员询问清楚,不然拒绝签字。

第四,如果事后查看留存联发现是保险产品,尚可亡羊补牢:利用保险产品的10天或15天的犹豫期,要求无条件退保。不用管保险公司的人怎么说,就要求退保就行。犹豫期内退保,只需要支付10元左右的工本费即可,其余资金会全额退回。但如果超过了犹豫期才发现,那就没法处理了。

现在各行各业都存在着套路,即便是在银行,也有一些“套路”,按理说,在银行的大堂应该都是银行的工作人员,但是事实上,在银行除了银行的工作人员之外,还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这些第三方工作人员,有时你去办存款业务,可能被这些工作人员一忽悠,就变成了保险业务,尤其是那些老年朋友,经常被忽悠,我们一定要提高警惕,那么,如何防止存单变保单呢,我认为大家在存款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这应该说是做投资理财万古不变的常识,只要你不贪心,就不会被他们有机可乘,当你去存款的时候,如果你家有小孩,他们可能会告诉你现在存款送保险,免费送给你,可以保障你家小朋友 健康 ,事实上,存款是假,其实就是保险,那些不过是话术。

银行为了卖出保险,往往会把保险公司的宣传单做一些修改,在这些宣传单上你几乎看不到“保险”字样,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稍有不慎,可能就被骗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宣传单没有法律效力,宣传单上面宣传的回报率往往都是虚高,关键的我们还是得看合同,尤其是合同的抬头栏、结尾的风险提示处以及签字栏,如果这三处有“保险”二字,那这绝对是保险产品无疑,那你可以直接不用签字了。

保险产品一般都有15天的犹豫期,在这犹豫期内,如果你发现上当受骗了,可以退保,注意,在犹豫期是无理由退保,本金不受损失,如果保险人员说要损失本金,那是在忽悠你,你可以向消费者协会或者保监会投诉,投诉的时候要保留好宣传单、合同样本等证据。

另外,购买保险之后,保险公司一般会有电话回访,在接电话回访的时候一定要认真听完,如果你此时发现被骗了,可以立即跟他们说退保,顺便投诉保险人员。

以上是我的一点分享,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存款变保单,好多中老年朋友去银行存款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本来是去存款的,结果后来发现在银行并没有办理存款业务,而是买成了保单。

银行员工一般是有存款任务的,但是没有卖保险的任务,银行员工之所以会向客户推销保单,主要是因为保单给银行员工带来的佣金比较高,销售一份保单收入最起码可以上千,这可是直接和银行员工的收入挂钩的,所以银行员工在完成存款任务后,比较喜欢向客户推销保单,赚取更多的收入。

大部分去银行存款却买了保单的客户都是因为贪图比存款更高的收益,银行的存款根据存款金额和存款期限不同年利率在1%~5%,如果有工作人员向你推荐年利率超过5%的所谓“存款产品”,那你一定要注意了,存款是达不到这么高收益的,能达到这么高收益的产品,肯定就不是存款了,不贪图高收益,基本就能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

买保单和办理存款的流程是不一样的,最大的区别是购买保单需要签订保险协议,无论是纸质版的还是电子版的保险协议,只要我们认真阅读一下就可以看出来,而办理存款时不用签任何协议的,如果银行员工让你签字,你只需要认真看一些要签字的内容,就能防止存款被变成保单。

存款变保单这事经常发生,而从监管的角度上看还真不好定性和监管,对于储户而言,只有自己擦亮眼睛,谨慎性的从常识角度思考,方可规避这样的忽悠发生在自己身上。

1、注意银行工组人员的表述推荐,储户至银行办理存款手续时,如果银行工作人员主动推荐某一产品,第一时间拒绝,只需要不断重复你的要求,比如这样说:把这50万存3年期定存即可,且反复说,其它一概不应。特别筋惕利率显著高于银行同期存款的推荐。换个角度想,银行工组人员每天几乎都是面对同样的事情,同样的业务,如果没有特殊的利益,银行工作人员吃饱了撑着,和你浪费口舌为你着想。

2、注意银行让其签字的合同或者协议上,另一方当事人的公章,如果是保险,你一定能看到最后一页,不是左下角就上右下角有相关保险公司的公章,如果是银行业务,那里一定的银行的公章。银行的业务凭证都是统一格式,公章都是事前盖好的,经办人员只需要盖上经办人员印鉴即可。

3、核实办理业务人员是否为银行职员,不要听大堂流动人员给你推荐,也不要让其办理业务,当前银行大堂都已经被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甚至基金公司的员工承包了。

如果出现存款变保单一事,请第一时间去银行办理退保手续。 一般而言,投保人在购买保险后有15天的犹豫期,犹豫期内退保免费,超过15天犹豫期,退保需要承担退保违约金。

最后,在银行的选择上,存款最好选择国有四大行,不要贪图一点小便宜而去中小银行被忽悠,且存款变保单一事,往往发生在老年人身上,所以年轻的子女们,有时间陪着老人去办理业务吧,这是最稳妥的。

存款变保单的事,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如果是年轻人,就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对于如何识别存款变成保单的事,我来总结几条,看我说得有没有道理。

一是听工作人员怎么说。 如果他们说,你看,这款产品比银行存款好多了,要是听到这样的话,就要提高警惕了,明摆着“比存款好多了”,这就不是存款。要是存款的话,人家不会这么说。既然不是存款,那除了理财,就是保险。

二是看办理业务的手续。 如果是存款的话,银行或者直接把定期存款存到您的银行卡上,或者直接开存折或者存单,是不会让您签合同,协议这样的手续的。存款非常简洁,而保险过程复杂。还要看回单。回单上面写得很清楚,到底是不是存款。存款是会有名称的,定期存单还是大额存单,仔细瞅一眼就知是什么。再就是看银行墙上贴的或者是大屏幕播放的哪种存款是什么利率,要核对一下。如果自己看不明白,就让银行大堂经理给找出来,帮助确认。

三是回家把存单或者存折交给家人看一下。 老人回到家的时候,最好把存单或者存折交给儿女或者老伴给看一下。有些老人不喜欢儿女知道自己有钱,这样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不说了,坏处就是上当了儿女是最后知道的。

四是不要有占便宜的心理。 其实有些时候,老年人也不一定就是认定了这是存款才买的。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听工作人员说利率是如何的高,才动了心。知道是保险也买了。所以要有定力,告诫自己我是来存款的,只要知道不是存款,就不要买,或者先征求一下家人的意见也挺好的。

个人之前看过一些普通理财者的投资经历,基本上都是一些村镇银行或者非常基层的银行,之前购买的不管是存款或者是相关的理财最后都无缘无故的会变成保险性质的理财,当然这只是非常极少的一部分。

我个人之前有咨询过在邮政储蓄银行工作的朋友,确实现在一部分的基层银行会给一线员工一部分的保险销售指标,我们也不能单纯的看待稿子者的一面之词,很可能是他们中间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因为在两三年之前保险性质的金融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也是不错的。

但是到后来一部分浮动利率较大或者直接是净收益类型的保险进入了大众投资领域,这个时候保险性质的理财产品就开始有点变味的味道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收益率呈现出了下滑。甚至还比不过定期储蓄。

至于现在如何防止再次出现这样的情况很简单,一定要查看相关的利率,以及它的金融类型是否属于净值型或者保险分红类型。利率过高高出普通的金融定期储蓄,甚至各国银行理财产品都需要去注意的,如果是银行理财产品,可以去中国理财帮网上查询,有相关的产品说明书,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理财产品变成银行保单。

防止存款变成保单的方法非常简单;只要擦亮眼睛看清楚单据,没人能够忽悠你。除非你是文盲不识字,否则存款和保单单据上面,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

据称有些储户去银行办理存款时,会有“银行”工作人员热情接待,并向储户推荐热销的理财产品。声称是银行收益高风险低的产品,比存银行定期划算得多了。

 于是轻信他人的储户事后才发现,这既不是银行存款也不是理财产品,而是保险公司的保单。而且期限很长,有些保险产品长达十年以上。

此地虽然银行工作人员负有主要是责任,但是储户自己负有次要责任。除了存款单据和保险单据明显不同之外,保单还需要保户签字;签字落款的地方,文字写得很清楚,完全可以一眼就能够识别是什么性质的产品。

本人写过不少保险方面的问答,发现一些污蔑保险公司的喷子根本没有认真阅读保险产品的《说明书》,出险后不符合保险条款所以被拒赔。对此,喷子们的理由是,先前签单的时候“天太黑了”看不清楚。那么银行里都是灯火通明,完全能够看清楚单据的内容。

如果储户确定是在银行被工作人员误导,把银行存款变成了保险的,可以向保险公司投诉。储户在拿到保单合同时,有没有亲笔签署了保单回执?如果没有签,可以选择犹豫期退保。

保险有十天犹豫期可以免费退保,即储户回到家里发现存款变成了保单,还有足够的挽回余地。如果单据字太小,请家里的年轻人帮助把关。

如果储户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不看不管,错过了纠正的机会那只能自认倒霉。记住,投资理财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说到存款变保单,以前我只是在网上看到过,还以为离我蛮远的,结果在上个月我侄女和我说,她和她爸爸去银行存五年期的定期存款,回家以后堂哥收到短信,提示说购买了某某公司的保险。

侄女说好奇怪,定期存款怎么变成保险了。问下来才知道,原来在办理业务的时候银行的工作人员问她们这笔钱在这五年之内要用吗?她们说不用,中间听提起过保险,但是他们没想过买保险,回家来收到短信才觉得不对劲。

幸好还在犹豫期里面,我让他们去银行给退了。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所有的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都是一次性交清,而保险有的是分期交,有的是一次性交清。

保险产品有的有年龄限制,一般不超过60岁,而银行理财产品或者存款没有年龄限制。

保险产品受市场影响较大,就算是分红险也有可能无红可分,收益具有很多不确定性;而银行定期存款是保证收益,如果是一年2.1%的利率,一年以后一定是能拿到这个利息。

保险产品一般有10天的犹豫期,在犹豫期内发现自己买错了,可以退保,只要支付工本费,本金不会受损失。

银行存款没有犹豫期,如果是定期存款还没到期有事要取出来,本金不受损失,还能得到活期的利息。

总的来说,最重要的是去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在签字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自己办理的是什么业务,花个几分钟,不懂的就问工作人员,明白了自己办理的业务以后才签字。

银行存款变保险怎么办

银行的套路越来越多,让人防不胜防,很多人明明到银行是要存款,却没想到一些银行的工作人员拉着顾客东扯西扯,甚至夸大收益,最终将顾客的存款变成保单,而顾客完全不知道情况,到期之后到银行取钱,却发现银行卡里面根本没有余额,无法将钱取出来。

银行存入的存款为什么会变成保单?

银行存入的存款最终变成保单,其实这样的情况早就在多年前已经出现,之前有不少的新闻报道很多老年人不知道,明明拿钱到银行是要存款的,没想到最终存到银行的钱竟然变成了保单,无法取出来,即便取出来了还要扣钱。银行为了增长业绩,不断推出各种各样的理财产品,但是却专门误导一些不懂的人购买,从而导致存款变成保单,因为银行在代售保险产品当中出现这种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有多家银行都被相关部门罚款。

保险销售中的套路都有哪些?

那么银行在保险销售过程中有多种套路,首先混淆产品类型,相关工作人员或者银行在宣传产品的时候混淆产品,故意用“存入”的概念引导消费者上当。另外夸大产品收益,银行在宣传产品的时候故意夸大产品的收益,客户到期之后来取钱,根本没有获得这么高的收益。还有隐瞒产品情况,很多保险都是长期的,十年二十年甚至是三十年,但是银行在介绍产品的时候却告知第五年取,将产品的实际情况隐瞒了,误导客户购买这样的产品。

所以平时到银行一定要确定清楚产品信息,到银行存款的时候也要保留好相关的凭据,这样以后也可以保留证据证明是银行的过错。

“存单变保单”是什么意思?银行代销套路

如果你确定是在银行被人通过销售误导,把银行存款变成了保险,请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举证:x0dx0a1、银行理财经理是否提供了有书面材料承诺你购买的是一份有确定收益的理财产品。因为保险除了分红险的保底分红外,其他收益都无法确定的。x0dx0a2、拿到保单合同时,你是否亲笔签署了保单回执,如果没有签,可以选择犹豫期退保x0dx0a3、保险公司是否通过电话对你进行回访,回访问题是否包含如:保险无法确定收益、您是否知道你购买了这份保险等问题,这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要回访录音。x0dx0a4、如果你签署了回执,但没有过犹豫期(签署回执后10天)可以选择无条件退保。x0dx0a上述问题,只要你能举证一个,就可以通过保险公司的客服电话或当地保监机构来投诉解决。

     存单变保单,是最让消费者愤懑的事情之一,尤其是老年消费者。什么是“存单变保单”?就是本来想去银行存钱,结果被银行工作人员忽悠,购买了保险理财产品。

      误买的保单,最大的麻烦是流动性,一般投资期限有三到五年,未到期不能取出。本来消费者买的是存款,结果买的是保单,等急用钱的时候发现不能取出,所以就会出现“存单变保单”的纠纷。

      为了整治这种现象,2017年保监会曾印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暂行办法》。《办法》规定,保险兼业代理机构开展保险销售业务时,在某些场景下,需要做好录音和录像。电话销售业务需要全程录音,销售超过一年的人身保险,需要录音录像。

      这里说的保险兼业代理机构,主要就是指银行渠道。《办法》执行后,银行销售期限一年以上的保险,都要执行双录。至此,银行渠道保险销售误导行为有所减少,“存单变保单”纠纷也变少了。

      不过“存单变保单”的套路并没有完全消失。2018年,有14家银行因为银保销售误导吃了银保监会的罚单,这说明“存单变保单”现象还是存在的。

      银保销售的套路防不胜防。有的银行利用客户对存款的信任,宣传理财保险时,运用“存入”等字眼,使消费者误以为是存款。

      有的银行在宣传理财险时强调高预期收益,比如年化预期收益等,让消费者误以为银行承诺保本保息。实际上,根据保监会规定,理财保险的保证预期收益最高不得超过3%,所以凡是高预期收益的保险理财,肯定是有一定猫腻的,最终不一定能拿得到。

      还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银行推销的保险理财,保险期限是很长的,一般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都有,但是银行销售会把保险包装成理财产品,说什么三年可取或者五年可取,让消费者以为三五年产品就到期了,实际上并不是如此,而是当时的保险现金价值已经超过本金,可以兑付本息,退保还是有一定损失的。

      最后,有银行销售介绍保险理财时,会引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方式完成购买,规避“双录”,这一点消费者也要留意。到银行存钱或者买理财,最好直接到柜台办理业务,走正规渠道。

      好了,关于存单变保险就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温馨提示,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就是关于存款变保单防不胜防,如何擦亮眼睛认清真面目?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