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哪些画家画没骨画

   2023-03-27 14:43:46 网络1130
核心提示:“没骨图”是中国画的一种体裁。没骨画法是中国画技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没骨图”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北宋郭若虚所著《图画见闻志》。书中记载,徐崇嗣有一幅花卉作品,中有芍药五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画旁题“翰林待诏臣黄居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

都有哪些画家画没骨画

“没骨图”是中国画的一种体裁。没骨画法是中国画技法的一个组成部分。“没骨图”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北宋郭若虚所著《图画见闻志》。书中记载,徐崇嗣有一幅花卉作品,中有芍药五本,其画皆无笔墨,惟用五彩布成,画旁题“翰林待诏臣黄居等定到上品徐崇嗣画没骨图”。与郭若虚同时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徐崇嗣“乃效诸黄之格,更不用笔墨,直以彩色图之,谓之没骨图”。稍后,文学家苏辙也在《栾城集》中提到徐崇嗣的画“以五色染就,不见笔迹,谓之没骨”。由此可见,“没骨图”就是不用墨线勾勒,直接用色点、色线和晕染去塑造画面形象。根据记载,没骨画法在徐崇嗣之前早就有了,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的张僧繇。张僧繇在建康一乘寺用朱及青绿画凹凸花,传其作《观碑图》亦俱用色彩画成,故历来被视为没骨法的开创者。宋人楼观在一幅山水画题识中说:“梁天监中张僧繇每于缣素上不用笔墨独以青绿重色图成峰岚泉石谓之抹(没)骨法,驰誉一时,后唯杨 学之,能得其秘”。唐代画家杨 的作品也已失传,我们可以从明董其昌的《仿唐杨 峒关蒲雪图》想见其面貌。宋代既有像《雪山行骑图》这样的没骨山水,也有以徐崇嗣、赵昌为代表的没骨花卉。徐崇嗣的画,一方面继承了徐熙的用笔方法,一方面吸取了黄氏父子的用色技巧,但他的画也仅见于记载。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是传为模仿徐崇嗣没骨法的北宋花鸟画家赵昌的《杏花图》。到了明代,没骨画技法有了新的发展,从接近双勾填彩的渲染画法发展为放笔点染的画法。花鸟画家孙隆的《花鸟草虫图册》,郭诩的《青蛙草蝶图》十分讲究用色的干湿浓淡,水色交融,色彩有冷暖变化,形象生动,用笔挥洒自如,是没骨画技法臻于成熟的标志。清代画家恽寿平、高其佩、李、罗聘、虚谷、居廉、任伯年、吴昌硕都有没骨花卉作品。齐白石以及现代许多花鸟画家也都用没骨法作画。而没骨山水,自唐代以来的一千多年间流传甚少,我们尚能见到的有明董其昌的《仿唐杨 峒关蒲雪图》,蓝瑛的《白云红树图》,清查士标的《张僧繇没骨法》册页,恽寿平的《春山暖翠》,王时敏的《青溪泛艇》,王 的《柳岸晓风》,王原祁的《青山白云》,张赐宁的《清溪放牧》,王宸的《秋山红树》等。现代画家也有以没骨法作山水人物的,但难以举出有代表性的作品。

从历代关于没骨画的论述及流传的作品可以看出,没骨画最根本的特点是“直以彩色图之”。宋郭若虚在论述没骨画时曾说徐崇嗣的画“无笔墨骨气”,赵昌的画“笔气羸懦”,可见当时的没骨图确有重渲染、尚傅彩、轻用笔的情况,但从明董其昌以来的没骨画看,崇尚用笔与水墨并无二致。许多没骨画上均题“仿张僧繇没骨法”而张僧繇的画被李嗣真评为“骨气奇伟”,可见也是十分讲究用笔的。

没骨画是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一股涓涓细流,时至今日,应该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水墨、工笔重彩并列成为中国画的三大表现技法体系之一。

今日的没骨画应该在传统的基础上高举“讲究笔色”的旗帜,以色代墨,在保持对笔墨的审美要求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容量,增强表现力。水墨画讲究笔墨的干湿、焦浓重淡清的变化,没骨画在用笔用色保持这些要求的同时还应具有色彩的冷暖和纯度的变化,每幅画具有不同的色调。讲究画面的色调,是中国画迫切需要重视解决的问题。没骨画由于不以墨色为基调,所以它更易于拉开每幅画色调的距离,形成具有鲜明

落尽繁华多淡静,人间最美是清秋

本次作品用到材料:熟宣纸;墨汁、藤黄、曙红、赭石;染色笔、清水笔、颜料碟。

  ★看这里☞:后续会出没骨画系列教程(主花鸟、果蔬),素材方面如果你有想法可以留言我呀~

 绘画过程:

1.赭石+淡墨调和用染色笔点染花萼,趁湿撞入重墨,可撞在萼片根部或被遮挡颜色较重的地方,不要平涂整个萼片哦;

2.曙红+水调淡,平涂出玉兰花花瓣的形状;底色颜色要淡,不可太重,否则后续晕染的时候色彩会“滞”;

  花瓣由萼片中心向外生长,画花卉的时候要注意,花瓣不管怎么散开始终围绕中心来画;

3.左下的花朵同上,花瓣散的再开,根部始终围绕在花心位置,这样才不会将花朵画散;

4.用花萼的赭墨色点染枝干,趁湿在结构处撞入重墨;

5.等花朵干了后,用淡淡的钛白在花瓣较淡的地方小范围的晕染一次;

6.用淡曙红晕染花瓣根部,颜色要比底色重一点点;

7.等画面干后,同样再用淡曙红继续晕染花瓣根部和瓣尖位置,晕染范围要小,下图是晕染三次以后的效果,不要一次性用较重的曙红晕染哦~

  接着用稍干的笔蘸淡墨,侧锋勾勒枝干;

8.最后用曙红+淡墨调成深一点点的墨红,再小范围的提染瓣尖即可;用碟子里剩下的颜料点上几只小蜜蜂即可。

★★【系列教程里你想看到什么内容呢?欢迎大家留言呀~】

国画石榴作品

清秋真的很美! 美就美在一个“清”字。 清新,清澈,清淡,清爽。 可以说,在清秋这个时节, 可以满足你对秋天美好的所有幻想。如果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 清秋来时,入目皆为景,俯首皆是美。 清秋的风,清新宜人,吹面不寒,萦身不燥。 清秋的云,洁白飘逸,天蓝云白,澄澈可爱。 清秋的花,淡雅多姿,不妖不娆,清香四溢。 清秋的果,色彩斑斓,褪尽青涩,甘甜可味。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当你走过春天的娇媚, 夏天的热烈,来到初秋的清雅时 再疲惫的脚步,也会觉得轻快了许多, 再沧桑的身影,也会觉得诗意满怀。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 这世间的繁华,总是有聚有散, 聚时好好珍惜,散时淡定自若。 当分别来临,不言离殇,只诉美好。 如树之秋叶对归途的向往。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走进清秋,才知道岁月的静好,是多么珍贵。 走进清秋,才知道深情的陪伴,是多么可贵。 只有经历过的岁月,才是有滋味的人生。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人间最美是清秋! 举酒邀明月,品茗观落花。 读一篇 美文 ,赏一副名画, 心也从容,意也安然。 当脚步慢下来,看到的都是风景, 当心静下来,品尝到的都是幸福。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人间最美是清秋! 清秋里有写不完的思念,诉不完的离殇, 化不开的深情,拾不完的清欢。 清秋时,喜欢在一缕清风的萦绕下, 去看碧云天黄花地的旷远和热烈, 喜欢在一声蛙啼蝉鸣声中, 去看荷塘月色的诗意和浪漫, 喜欢在一帘花的袭人中, 去品味清秋的果实和欢喜。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人间最美是清秋。 经历过来来往往,起起落落, 我们的人生于清秋里开始变得从容。 从容地回忆今生过往,从容的面对容颜逝老。 生命总会给我们秋水长天般的清静和美好, 岁月总会给我们花落成诗般的结局和归途。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往事不可追,来日尤可待, 走在清秋的时光里, 欢喜与忧伤,思念与烦恼, 皆可视作人间的一缕禅定与清欢。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花开淡雅,叶落无声, 愿在这个清秋的时节里, 能有爱人相伴,能有友人相念, 能有看不完的风景,能有追不完的梦想。清 恽寿平 《没骨花卉册》 就让那删繁就简的清淡和美好, 常常萦绕在你我心间, 就让那返璞归真的诗意和智慧, 时时驻守于我们心田。 落尽繁华多淡静,人间最美是清秋。

以下是国画石榴作品的教程

《榴开多子》的画法

步骤一:用浓淡墨勾皴出枝干,用重墨勾叶子以及鸟嘴和爪,中墨勾石榴,淡墨勾鸟身、羽毛等部位。

步骤二:石榴平涂淡粉,鹦鹉平涂白色,冠羽分染淡黄。

步骤三:呈子用花青加藤黄与石绿碰染,后提染赭石、胭脂。赭石、胭脂加墨分染鸟身,逐步加深。

步骤四:石榴用胭脂、曙红加花青和用曙红、朱磦加赭石碰染,注意要有干湿变化,染出鲜嫩的质感。继续加深冠羽的颜色后,用白粉提亮鸟的高光处。

步骤五:叶子主筋用曙红、胭脂复勾,花青加墨勾辅筋。白粉丝毛后再平涂淡白粉,丝冠羽时用淡赭墨。

步骤六:钛白沥粉点眼睑和高光,淡藤黄水注眼睑,墨加汁绿点苔,全面调整,完成。(来源:《卉芳轻歌 工笔花鸟画法》冯爱国绘著;天津杨柳青画社2011年出版。)

没骨石榴《榴开百子》画法步骤

步骤一:石榴是具有美好寓意的蔬果,古今画家多有表现,但以没骨法写生者不多,此幅《榴开百子》是一幅写生作品,有实物的参照。没骨花卉蔬果不能仅仅是一种技法的表现,其精髓在于写生和对自然的观察和体悟,而非固定的程式表现。

步骤二:在面对自然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主观的处理,以审美的眼光取舍自然,在客观的物象中发现有形式意味的东西。石榴的颜色以墨、胭脂、藤黄、赭石等调和,根据不同色彩变化而表现。枝叶以淡墨和淡赭为主,先点染其形态,然后再以墨线勾叶筋。

步骤三:在构图关系上,也是按照前后层次一步一步地组合完成。枝叶的穿插和疏密关系要主观地去处理。石榴子以粉(中国画颜料白)和胭脂趁湿一次点染完成。

步骤四:要注意观察石榴枝干的节,把石榴枝干的特征表现出来,叶子的形态特征也要抓住,穿插自然有序,色彩鲜活,姿态生动。学习传统没骨技法,首先要具备很好的写生和造型能力,因为一般的花卉蔬果写生都是直接画,而不像勾染工笔画那样有事先的草图或画稿

以上就是关于都有哪些画家画没骨画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