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飞华是外包公司吗

   2022-08-30 10:45:24 网络380
核心提示:中电飞华不是外包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飞华),是一家以宽带通信及增值电信业务为基础面向多行业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专业化的通信服务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电力通信网络运营商。由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控股及各网省电力

中电飞华是外包公司吗

中电飞华不是外包公司。北京中电飞华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电飞华),是一家以宽带通信及增值电信业务为基础面向多行业客户提供综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的专业化的通信服务公司。是国内目前最大的电力通信网络运营商。由国网信息通信有限公司控股及各网省电力公司共同参建的股份制公司,经工信部批准的全国性增值电信运营商及综合的信息服务提供商。

电力线通信技术现阶段市场应用情况如何?谁知道详细情况的

当然可以玩,互联网是互联互通的嘛。

但是你是电信的网络,如果进入网通的服务器的话,你的延迟会比较高。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Ping。

因为中国目前的网络是3家主运营商(其中铁通和移动还没有完成重组,网络还没有进行合并)及多家ISP运营商(长城宽带、中电飞华、东方有线等等)组成的。多数游戏的服务器都是采用电信的链路,那么电信连接比较快,网通连接的话会绕过很多个网间节点才能到服务器。反之,你电信进网通也会有点卡卡的。

我可以在Modem和路由器之间使用电力猫吗?

1、主要用在自动抄表和提供宽带服务,由国家电网公司控制的中电飞华运营,03年七月三十一日,信息产业部向中电飞华颁发跨地区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准许中电飞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哈尔滨、沈阳、大连、长春、吉林、通化、南京、苏州、徐州、杭州、宁波、温州、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东莞、南宁、海口、成都、贵阳、昆明、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全国四十一个城市开展ISP运营。中电飞华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及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按照经营许可证的规定的业务覆盖范围内经营电信业务。在同一城市一般比其他电信运营商便宜。一般是光纤入小区或入楼,由局端设备与低压电网连接,通过低压电网实现最后一公里,用户可以在家中任意一个插座上插电力猫,电力猫与电脑通过USB或网线相连就可以上网了。现在福建电科院研发成功“四网合一”电力线通信技术(集互联网、电视、电话及电力传输于一体的“四网合一”宽带电力线通信简称BPL),但还没推广应用。

2、有些地区作为电网“四遥”的备用通道

3、矿井下通信

有谁知道中国的宽带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它的未来又会怎么样?

网络设备 调制解调器

56K MODEM、ISDN MODEM、ADSL MODEM、Cable MODEM……,或许以上的调制解调器类网络产品你都用过或见过,但新兴的电力调制解调器(俗称“电力猫”)你就不一定知道了。所以,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就带你来了解一下市场上有哪些电力猫产品,以便你能对电力猫产品有更明白的了解。

一、电力猫简介

利用普通220V电源线作载体,将宽带信号接入每个家庭的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网络正在进入小区/楼宇市场。PLC(电力线上网)的调制解调器俗称“电力猫(电力调制解调器)”,其是一种灵活和可移动的电力线上网的方式。只要有电源的地方都可以上网。它避免了楼宇间的布线工程,不需要穿墙打洞。安装简单,操作和维护方便。上网速度快,体积小,技术新,性价比高,网络延伸广具有很大的潜在市场。

电力猫

电力猫PLC技术利用220V电压的电力线传输数据信号,PLC设备采取了多种保护措施来确保设备使用的绝对安全:利用线圈的耦合原理将高频信号耦合到电力线中并从电力线中分离,PLC设备中数据信号的传输线路不得与220V电线直接连接电路设计中,强、弱电路分开设计,保证信号线路中不会出现高电压PLC设备电路中设置过压保护装置,以最大限度避免由于感应或短路造成对计算机和用户的伤害。

用PLC上网需要增加的设备有两种:需要PLC的局端设备(电力路由器)以及PLC调制解调器(电力猫)。其中,PLC调制解调器放置在用户的家中,局端设备一般放置在楼宇的配电室内。一台局端设备可以拖带数十台PLC调制解调器。所以用户要想使用PLC,需要运营商提供Internet出口,并在用户的楼宇中安置PLC的局端设备,用户购买或租用PLC的调制解调器后,就可以用PLC来上网了。

“电力猫”悄然试水沪杭

在电线上加装一个名片盒大小的“电力猫”,再连上电脑,就可以上网冲浪了。这不是幻想,目前,上海、杭州等地个别居民小区和宾馆正在进行用电力线上网的试验。但专家认为,电力线上网作为新生事物,要过“技术关”和“牌照关”,能否大面积推广,尚待时日。

五一长假,江苏客人冯浩然入住了西湖边的一家三星级宾馆,总台服务员确认他要上网后,给了他一个名片盒大小的小方盒子。冯先生到客房后,将笔记本电脑的网线插入这个小方盒子,再将小方盒子的插头在房间里的电源插座上一插,就能上网冲浪了,感觉上网速度及稳定性与传统的宽带上网“没什么两样”。

这个小方盒子叫“电力猫”,通过它利用普通的电力线就能上网。这种将数据信号通过电力线传播的方式又叫电网通,目前这种新型的接入方式,上海、杭州等地个别酒店和住宅小区,都已在悄悄地试水。

感觉速度与普通宽带相当

上海安顺路158弄的金电大厦内,一项名为“霹雳工程”的实验项目去年就开始悄悄实施。记者了解到,这座大楼的居民主要是电力部门的员工。大约有三四十户人家装了“电力猫”,尝鲜电力线上网。但这项不为多数人知道的工程,不久又悄悄地被停掉了,前不久连设备也被拆除了。

昨天上午,在杭州市天目山路上的国际花园的一间写字间内,记者见到了这只传说中的“猫”,也就跟一般的ADSL调制解调器差不多。记者将“电力猫”插到电源插座上,再插上网线,接通电脑。尝试在互联网上打开一部最新的韩国影片,清晰,速度极快。该公司事业部经理李雅峰说,此时的网速达到了14M。

华侨饭店是杭州较早装上电网通的饭店之一,该店负责设备运营的张女士介绍说,去年10月,饭店改造时需要接入宽带网,但如果破墙埋网线,既费时间,成本估计也要10多万元。后来知道有这个设备,我们先申请了电信的2MADSL专线,将ADSL接到配电间的电网通局端设备上。这样,每个客房的电源插座上,只要插上“电力猫”就可以上宽带网了。目前宾馆有50多个房间可以使用“电力猫”上网,成本也只花了2万元左右。客人可以在宾馆房间里的任何一个有插座的地方上网,而且上网速度也很快,使用过的客人相当满意。

最后100米的另类解决方案

杭州电通科技有限公司,是这款名为“爱国者”电力猫的浙江总经销。总经理胡庆伟告诉记者,当初雷迪森饭店在布网线时,24层因为是木地板很是麻烦。饭店找上门来,只花费了1万余元,就将“电力猫”请入了五星级酒店。

据胡庆伟介绍,目前在杭州,除了一些宾馆、酒店,一些小区也在试水。毕竟,电力线是最常见、最普遍、覆盖面最广的网络。以一个小区为例,如果布网线,估计施工时间将达2个月,投资成本也会在60万元左右,而使用电网通,施工时间一般不超过5天,成本会控制在10万元之内。投资省、综合成本低、使用方便等,使这项技术有着很强的市场潜力。但他同时认为,作为最后100米解决方案的一种,不可能替代某种产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LAN、ADSL,以及PLC(即电网通)将共存。

大规模商用尚待时日

对于家中已接入宽带网的个人用户来说,只要购置两只“电力猫”,一只接入室外进来的电信或网通的宽带接口,另一只就可以在室内任何一个电源插座上使用,从而实现不布网线,在房间只要有电线插座的地方就能有线上网。

目前在浙江,虽然没有像北京等地一样介入ISP(电信接入服务)业务,但已开始与电信运营商共同合作运营,电网通的业务已经不只是限于提供电网通设备。胡庆伟说,电力线上网作为新生事物,要过“技术关”和“牌照关”。所以我们目前也叫“虚拟运营”,我们向客户免费提供设备,同时我们向电信运营商申请线路。而室内的电力线产权上属于业主所有,只有小心翼翼地开展业务。

上海电信、有线通和长城宽带3家都认为,新的上网技术能否大规模商用,一要看技术是否成熟,二要看有没有国家许可的牌照捏在手里。

信产部通信政策研究所所长陈金桥表示,信产部已经在对电力线上网进行评估,时机成熟会核发牌照。不过“电力猫”的市场更多只能从新装用户入手,因为让已装宽带的用户换“电力猫”不是件容易的事。只在接入方式上有新意的电力线上网,要大规模商用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从33.6 kbps 的拨号,到128 kbps的ISDN,再到主流的512 kbps 和1 Mbps的ADSL接入方式,用户连接到Internet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一直争议较大的电力线上网接入方式,虽然目前还只处于试验阶段,但自从2001年8 月在沈阳建立了中国内地第一个高速PLC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电力线通信)实验网络以来已有了广阔的发展。截止到2004年8 月,全国已有297 个住宅小区,约13009 户家庭通过电力线上网。在接入市场日益加剧的竞争中,电力线上网能否创造一个新的神话呢?

从14 Mbps 到200 Mbps从100 m 到700 m

电力线上网技术简称PLC ,是指利用电力线传输高频数据和话音信号的一种通信方式。通过利用电线传送高频信号,把载有信息的高频信号加载于电流上,然后用电线传输,接收信息的调制解调器再把高频信号从电流中“分解”出来,并传送到计算机或电话上,从而在不需要重新布线的基础上实现上网、打电话和有线电视等多种应用。电力线上网的调制解调器简称“电力猫”,它一端插在用户的电脑上,另一端插入家中任何一个电源插座,就可以实现高达14 Mbps 或45 Mbps 的传输数率。

目前,虽然电力线上网技术上还存在着噪声大、安全性低以及带宽不足等问题,但技术已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新近深圳市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司推出200 Mbps电力线接入产品及解决方案中,带宽200 Mbps电力线接入产品不但突破了以前产品(14 Mbps 、45 Mbps)带宽不足、传输距离相对较短等技术瓶颈,并且还解决了传输过程中信号衰减、噪音干扰等问题,从而使网络更加稳定、通畅。相对以前14 Mbps 电力线接入产品最长传输距离100 m 的情况,200 Mbps电力线接入产品可以使电缆的实际长度达到700 m.同时,200 Mbps电力线接入产品接入的频段、带宽模式还可以自主调节来自其他电器的信号干扰,即使是在用电高峰期亦能满足正常的上网需求。

此外,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已开始制定电力线宽带(BPL :Broadband over PowerLine)硬件规格“IEEE P1675”,并计划在2006年中期完成规格的制定。通过使用融合计算机与路由器的设备,BPL 将把来自变电所的信号导入光纤,然后把加载在电线上的电流信号发送出去。并且制定的IEEE P1675规格还将对地上及地下使用的BPL 基础设施硬件制定一揽子标准,同时还将提供对BPL 设备进行安全设置的指南等。

电力线上网400 元/ 半年

一种技术要被广泛推崇和应用,除了技术先进之外,价格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衡量标准。据中国国家电网公司科技信息部副主任刘建明教授透露,电力线上网费用一般仅为50元/ 月~80元/ 月,最高也不会超过100 元/ 月,并且还可以按流量或包月来计费。据了解,目前在北京的电力线上网价格为400 元/ 半年,而且上网时间不限。这与通常使用的120 元的512 kbps ADSL 包月计费(北京地区)方式相比,价格优势明显。除了在计费方式上的价格优势以外,产品自身的价格优势也是吸引用户广泛采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据悉,当前14 Mbps 的PLC Modem 产品,其成本价仅为150 元左右,与普通ADSL接入设备或者以太网宽带接入成本已相差无几。

此外,相对于其他各种接入方式而言,PLC 接入还具有通信速度比ADSL更快和方便快捷(即插即用,不用拨号只要插入家中的任何一个电源插座即可上网)等优势。对于家庭用户,如果将电力线用作家庭布线的总线,不但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一线两用,价格低廉,延伸方便等特性,而且电力线在家庭、公司及各种场所处处都是,它比电缆甚至固定电话网络更有优势。

例如,用户能自由选择在家中任何有电源插座的角落上网,用量大都不必担忧电话费,也不用花钱铺设更多电话线。理论上电线作为通信线路的通信速度,根据不同的频率可达14 Mbps 、45 Mbps 、200 Mbps等。而且在用户较少的情况下,还可以把几个变压器线路区域内的用户联在一起,提高服务器的利用率。相反,如果用户增多了,可把不同变压器区域内的用户分开,使用本区域的主服务器,从而使资源的利用率始终保持在较高的水准。

未来仍将任重道远

对于未来,电力线上网技术将面临技术和市场的双重考虑,由于电压变化所带来的干扰影响上网质量,用电高峰时期数率波动大, PLC 芯片主要来自欧美,以及国家法律法规不明确等因素,都将严重制约着电力线上网技术的良性发展,其未来之路绝非一帆风顺。

技术还需重大改进。在带宽、传输距离以及信号干扰方面虽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由于电力网使用的是非屏蔽线,用它来传输数据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电磁辐射,影响数据的保密性,因此信息安全性能差。多数电力线接入产品采用带宽共享,导致用户数量增加之后带宽下降,电力线接入时数据需要通过电表传输,带宽在电表处产生衰减;用电高峰期传输数率严重下降等方面还亟待改进。

商业模式不成熟。由于受到有关政策的限制,目前还没有相关业务的支持,而且在商业模式方面也只是处于摸索阶段。此外,中国厂商在产品芯片技术方面的缺乏,最终用户的认可、接受,市场的培育以及与该技术相关的产业链等问题也必须重点考虑。毕竟,即使是研究电力线上网技术较早的德国、瑞士等国,在大规模商用化方面也还停滞不前。

结束语

IT界是创造神话和奇迹的领域,正如当年有人质疑莱特兄弟制造飞机,马可尼发明无线电一样,对于电力线上网技术的发展能否创造新的神话,目前虽然还不得而知,但作为一种新的接入方式,留下的将会是更多一种的选择和期盼。

各国电力线上网情况

美国: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 ,简称FCC )的推动下,在不久的将来,美国家庭尤其是广大的农村用户,可以通过电力线上网,并享受到更加廉价的网络电话服务。美国辛辛那提天然气电力公司,计划通过该公司的电力网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并已有众多的电力企业悄悄地进行相关试验,美国电线通信协会主席Alan Shark表示:“在发展这项技术上所有的企业都相当谨慎,但是我认为,这个市场将会大得惊人。”

日本:对于电力线通信技术十分积极的日本东京电力计划到2005年3 月底,将在该公司的住宅内进行最高速度为200 Mbit/s的电力线通信(PLCn)实验,并希望2005年秋季开始提供电力线通信商用服务,以便利用电力线通信建立家庭内部网。在日本电力线上网试验可谓一波三折。2002年夏,日本总务省决定推迟对电力线通信做出实用化判断。理由是实验结果发现存在电磁波泄漏现象。一直到2004年1 月份日本总务省才以安装了减少电磁波泄漏的技术,并在不对其他通信及周围设备造成负面影响的前提下批准进行实证实验。2004年8 月底,共获准在14家服务商的28种设备中进行实验,最后将根据试验数据重新讨论是否继续冻结电力线通信的实用化。

德国:RWE 集团从1997年开始与瑞士的Ascom 公司合作开发PLC 技术,2000年5 月,开始进行200 户参与的现场试验。2001年3 月,RWE 公司和Ascom 发起一项名PowerNet的计划,两家公司将向大约2 万用户提供这种利用电源线路的互联网接入服务。2001 年7 月还开展了RWE PowerNet计划、RWE PowerSchool 和RWE eHome 三项业务。

英国:NORWEB通信公司在1990年就开始研究电力网技术,1995年,该公司又与加拿大北电网络联手,共同开发这项新技术。1996 年9 月在CIGRE 大会期间向各国代表展示了样品,并提供了在曼彻斯特进行20户的试验录像,传输速率达到1 Mbps,但未能得到推广。1998年就已成功地进行了采用传统的输电线路进行互联网接入的试验。

韩国:韩国XeLine公司成立于1999年5 月,主要业务是开发、制造、销售基于PLC 的产品和网络解决方案。在2001年3 月推出PLC 产品解决最后一公里接入、家庭网络应用的方案,在韩国汉城建立了与互联网相连接在示范点。该公司并在德国、日本、美国、中国等地建设了PLC 试验点。

电力线上网技术优势:

无需任何布线充分利用现有的低压配电网络基础设施,无需任何布线,是一种“No New Wires”技术,节约了资源。无需挖沟和穿墙打洞,避免了对建筑物和公用设施的破坏,同时也节省了人力。

高速访问可以为用户提供高速因特网访问服务、话音服务,从而为用户上网和打电话增加了新的选择,有利于其它电信服务商改善服务、降低价格。

家居自动化的生力军通过遍布各个房间的墙上插座将智能家电联网,提前享用数字化家庭的舒适和便利。

物理安全性强利用电力线的永久在线连接,构建的防火、防盗、防有毒气体泄漏等的保安监控系统,让上班族高枕无忧;构建的医疗急救系统,让有老人、孩子和病人的家庭倍感放心。

远程读取方便远程自动读出水、电、气表数据,使公用事业公司节省大量费用,也方便了用户。

尽管占据的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但电力线上网依然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

10月14日,深圳威尼斯饭店,由国家电网公司举办的“2004中国国际电力线通信技术及应用研讨会”上,中电飞华公司的总经理王继业对记者提出的采访要求一口答应。

王继业演讲完毕便离开了深圳。10月16日,记者如约发送采访提纲,并等待其秘书安排具体采访时间。但得到的回复是,有关部门正在研究采访提纲,并希望能够通过Email回答问题。4天的等待后,中电飞华方面告知,经领导研究,决定取消此次采访。

一直处在夹缝中生存的中电飞华公司由国电通信中心控股,其参股的股东都是有国家电力公司背景的公司。国电通信中心是负责全国电力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的职能机构,也是人们常说的“中国电通”。国电通信中心于2001年5月取得了信息产业部颁发的ISP业务经营许可证。今年8月18日,中电飞华赴香港上市的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复。

此次深圳的论坛上,电力线上网这个悬而未决的老话题,又一次成为焦点。当然,已经进行了3年的电力线上网试验的中电飞华公司也一如既往得到媒体的追踪。

而国家电网公司科技信息部副主任刘建明与记者交谈的第一句话便是“今天我们不谈电通挂牌的事情”。还一再告诫在座记者不要乱说话。刘表示,电力线上网目前还处于试运行阶段,要想真正普及需要5~10年时间都有可能。但刘继而又表示,将来肯定会有新的运营商出现。

谁来充当新的运营商似乎并无答案。但中电飞华总经理王继业在公开场合多次提到,中电飞华的定位是“新电信增值运营商”。并强调运营商是电力线通信(PLC)产业链的牵引者,保证运营商的赢利才是产业发展的推动力。

王还曾通过一系列的数据测算,以8%的接入率计算,电力线上网要开通7.8万户才能达到盈亏平衡。并称,从2001年至今,中电飞华在电力线上网方面已经投资了4490万元,而该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5.4年。

电力线接入仍要依靠骨干网络,解决的是从大楼到桌面的这一段接入。因此,要做电力线接入的运营,要么由城域网运营商与PLC驻地运营商合作;要么就由新的运营商自建城域网和PLC驻地网;要么就由传统的运营商利用PLC技术自建驻地网。

目前,同为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内的深圳国电通信科技公司正在和铁通合作,在深圳建立了PLC试验小区。而中电飞华依靠电力公司的光纤资源背景,属于第二种模式。但据信息产业部有关人士介绍,要获得宽带经营资质许可,提供宽带接入业务,就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的驻地网许可证。

当前,关于电力线上网的推广和应用,都是由国电通信中心牵头来做的。信息产业部没有叫停,没有许可,也没有相关的“电通”牌照的问世。在这种不明不白的灰色地带,截至今年8月底,中电飞华在国内的297家小区内已经推广其电力线接人,接入用户达1.3万户。各地收费标准不尽相同,包月收费大约在50~80元之间。在北京四环以内的小区门口,经常可见中电飞华电力线接入的小广告。

中电飞华总经理王继业的超常低调,似乎可以理解。PLC技术从上世纪90年代末便开始研究,并无悬念;市场已经被ADSL、以太网瓜分了90%以上;政策上依然不明不白;电力公司由于赢利压力不大似乎对PLC并没有太大兴趣,传统运营商没有足够的理由涉足PLC。留给中电飞华的只有等待,等待所谓投资回收期的到来。

在深圳的论坛上,华为公司的技术工程师也前去听讲,华为内部也早在几年前就有人研究PLC技术,但该工程师也表示,华为只是看看PLC能否用到其他设备上,而用PLC技术做宽带接入,似乎太晚了。一个早在2年前,就考察过北京一家PLC公司的投资人反问,“我为什么要用电力线上网?”

其实,只要获得“政策许可”后,拥有价格“杀手锏”的电力线上网并非没有市场空间。为什么不用电力线上网呢?

未来中国宽带产业的发展与展望

从全球来说,随着宽带接入技术的成熟,宽带互联网正由宽带接入走向宽带应用。随着互联网的潜力进一步被发掘,电子商务和休闲娱乐等宽带应用已经发展到相当大的市场规模,并且仍然保持高速增长。

中国宽带市场经过了2001年的喧嚣一时,2002年的几近沉寂,2003年爆发出空前的活力,形成了我国宽带产业的转折点,2004年仍将持续高速增长。到去年年底,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达到7800万,名列世界第二;互联网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8.2亿元人民币。其中,互联网接入业务市场规模达到115.6亿元,同比增长42.2%;互联网内容服务市场规模达到72.7亿元,同比增长103.1%。

发展宽带的重要基础是网民数量的快速增长和网络内容的繁荣。可以说,互联网的全面繁荣带来了宽带产业新的发展机遇,并将其推进到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产业发展迅猛——规模增长期将至

宽带产业进入快速成长期

由于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几大运营商的强力推动,中国宽带市场正在迅速进入一个快速成长期,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宽带用户2003年年底突破1000万;二是2003年互联网国际出口达到2.5G;三是宽带应用已由早期互联网50%以上的电子邮件,以及外部浏览,到现在大量的视频、大容量的软件、游戏应用开始出现;四是互联网应用提供商和运营商在合作机制方面的积极探索,已涌现出很多专门经营宽带应用内容的公司,使得宽带互联网产业生态链开始形成,并且网络增值服务经营模式的探索开始取得有效进展。

与此同时,宽带业务的发展,推动了运营商在这个领域的规模采购,也带动了宽带设备成本持续降低。2000年,ADSL每线的价格可以达到200美元(约1800元人民币)左右,而到2001年的下半年,ADSL每线的价格下降到了1000元人民币,2002年上半年下降到了600元人民币,同年下半年下降到了550元人民币,2003年上半年下降到430元人民币,同年的下半年则达到320元的低价。如此的行情使运营商在宽带运营上有一个相对比较低的运营成本,从而使运营商有条件对最终用户进行让利,以进一步刺激用户的消费欲望。中国的宽带产业链已进入了良性互动的发展阶段。

目前,中国宽带市场正在经历3个变化:窄带向宽带的演变,宽带接入走向宽带应用,以及宽带应用内容的变化。

网络能力和用户数迅速增长

近几年,我国专线、宽带上网发展迅猛,全国从骨干网到接入网都基本实现了宽带化,信息高速公路初见轮廓。中国已拥有世界最长的高速传输网络,互联网网络瓶颈节节打通,正在形成端到端的宽带应用环境。

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到2003年年底,电信行业宽带用户数已经达到1259.2万户,其中ADSL用户达到959.2万户,而从整体上看,宽带用户有望在今年突破2000万户大关。

运营商强力推进业务

宽带业务是固定业务新的增长点,启动宽带就意味启动未来,宽带对固定运营商的业务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它已经成为众多运营商,包括固定运营商主要投资方向和业务收入来源之一。而作为宽带的两大主力运营商,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为了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提高用户的ARPU值,将宽带接入作为发展重点。其中,中国电信在2003年新增宽带用户达到了484万户,用户总数达到了735万户。短短两年时间,中国电信的宽带用户数增长了10倍。中国电信2004年还将新发展宽带用户750万户,在2003年的基础上,用户量再翻一番。同时,在宽带市场上,长城宽带、歌华有线、中电飞华、蓝波万维、铁通等宽带接入商和较小的运营商近两年也获得了大幅扩张的机会,致使宽带业务价格大幅下调,更促使宽带用户规模激增,并带来设备市场规模的上升。仅从终端设备上看,根据赛迪顾问统计,2003年中国ADSL终端设备销售量同比增长337.5%,销售额同比增长214.5%。

据最近的一项电信年度投资预测,2004年国内的宽带建设规模将比2003年提高30%~40%,中国电信和中国网通对宽带的投资也将比2003年提高20%~30%,成为它们几项最核心的投资业务之一。

运营商由接入服务转向全程服务

在宽带规模扩大的同时,宽带运营商在近年里构建了一个有众多合作伙伴加盟的闭合产业链,正由单一宽带接入向全程全网服务体系过渡。2003年和2004年,宽带业务的产业链也有了积极的进展,如中国电信的“互联星空”、中国网通的“宽带中国”、中国联通的宽带视讯业务“宝视通”、长城宽带的“长宽梦网”等宽带业务品牌和运营模式正在建立,并且将由接入为主转向应用为主。

从技术手段看,2003年和2004年还是ADSL宽带接入快速增长的时期,而LAN和WLAN接入作为ADSL的补充,在电信运营商的推动下,成为了个性化宽带接入元素,同样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随着宽带产业的发展,以宽带接入为核心的其它业务也开始逐渐成为热点。包括长宽、联通等运营商及其它领域企业的10家连锁网吧经营主体已开始大规模的发展。

因此,对宽带企业而言,正处于产业链内部市场运营向外部市场运营转化的关键时期,正处于以用户为导向替代以产品为导向的关键时期,同时也处于单环节运作向多环节合作转移的关键时期。

问题不容忽视——商业模式亟待重建

宽带应用的发展远远不够

虽然用户数量节节上升,但宽带眼下带来的主要利润还是接入费用。从目前来看,宽带的应用还远未发展起来。

现在宽带的各项服务功能,除在线游戏,其它收发邮件、下载资料、浏览网络、聊天交友等使用频率较高的功能,窄带都可以很好实现。而宽带的特色应用:如远程教育、智能社区服务、网上会诊、网上购物等功能,还没有发展起来。宽带关键性的应用依然没有形成,现在宽带的商业模式根本还是基于窄带的价值之上,作为窄带接入的简单替代产品,而不是实现创新。

资源和服务问题将成为制约宽带发展的瓶颈

从表面上看,用户数量的大幅增长带来的是一种产业繁荣的利好消息,然而在宽带市场已经空前繁荣的今天,在宽带用户快速增长的同时,运营商们却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用户和网络规模化之后的资源和服务问题,而这个问题越来越成为制约宽带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首先是资源紧张的问题。一段时期以来,CHINANET的省际中继带宽利用率持续偏高,主要电路的峰值利用率长期保持在80%甚至90%以上,大大高于国际同类大型网络30%、主要电路10%的水准。国际带宽长期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带宽的增长速度无法满足业务增长的需求。

其次,由于上述问题的突出,用户在使用宽带业务时经常得不到良好的网络和速度保证,而产生了一系列的服务问题,导致了用户对运营商的申诉越来越多,有时月申诉率会超过10%。

另外,由于用户增长过快,网络的扩张也过快,运营商对于网络的优化还无暇顾及,产生了障碍定位困难、维护手段缺乏等问题。

因此,在宽带接入在中国市场得到广泛普及的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如何加快自身的发展,使技术、服务能力足以支撑宽带行业的快速增长,将成为运营商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商业模式还不成熟

现在的宽带业务在收费、经营等方面都还没有确立一个比较成熟、切实有效的商业模式。按照流量收费、包月制等收费方式有悖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不能适应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在这样的一种纯粹体验式的消费方式面前,单纯的以上网时间、网络流量来收费显得非常简单,不符合消费者多种选择的需要。

由于利润分配关系没有得到明确,致使很多本来可以通过宽带网络承载的内容资源仍旧只能按照传统的方式凌乱地、间接地传递到消费者的手中。而影视、广播等浩如烟海的内容矿藏在互联网的宽路上却显得格外的沉寂。这些问题还需业界的进一步研究和摸索。

发展空间巨大——提高应用水平是关键

未来几年仍将高速发展

目前,我国固定电话用户数已突破2亿,而宽带用户不足2%。根据国外发展宽带的情况推测,宽带普及率达到30%可基本达到社会信息化水平。因此,宽带市场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

国外咨询机构也对中国的宽带产业充满美好的预期。根据著名的MorganStanley咨询公司最新分析,未来三年中国宽带市场将呈高速增长,估计年增长率将超过160%。而IDC在一份调查报告中预测,2007年中国互联网用户将达到1.8亿人,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拥有互联网用户最多的国家。中国互联网服务市场的整体规模在2002年-2005年将保持平均116%的增长速度,将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互联网市场之一。

宽带发展将从“内容为王”转向“应用为王”

用户使用宽带的首要原因既不是带宽,也不是价格,甚至不是节约时间,相反,是为了消耗时间。从这个角度出发,宽带运营商不能单纯发展接入,而是应该提供能够让用户消耗更多时间在应用服务上。

在2004年宽带业务在经历了“接入为王”和“内容为王”之后,将要进入“应用为王”的时代。宽带内容服务将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宽带内容服务,以内容来吸引更多的用户,成为运营商在占领市场之后的重要目标。

在众多的宽带增值服务中,我们发现除去那些常规的在线游戏、收发邮件、下载资料、浏览网络、聊天交友等,宽带增值服务中很少有新的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宽带关键性的应用依然没有形成。因此,中国宽带市场当务之急是发展宽带应用,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发展的趋势中,网络教育、网络游戏、即时通信和电子商务等将是宽带应用的主流。

整合宽带商业链条

宽带自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注定了其发展取决于宽带市场的全面成熟和整个宽带产业链的繁荣,也注定了宽带运营商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在发展自身运营水平的同时潜心整合产业链中每个环节。

如果仅仅是宽带接入,则只是进入宽带世界的一个畅通的途径,只有通过游戏、音乐、电影、交流等休闲、娱乐的内容让宽带变得更生动活泼。所以,我们说宽带产业不只是一个技术性行业,而且是一个横跨电信、计算机、媒体、娱乐等领域的综合性行业。宽带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运营商一家的事情,它实际上是一个产业链——一条上至运营商、软件提供商、互联网内容服务商,下至计算机生产商、设备制造商的完整宽带产业链。宽带市场的一系列的结盟运动和市场举措正是为了构建一个有众多合作伙伴加盟的闭合产业链,并借助合作伙伴的资源实现自身结构的完善和实力的提升。

产业资源的整合能力已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的条件。当互联网内容、影视内容相互跨越各自的平台,而最终形成一个网络中统一的平台和综合的资源时,意味着一种宽带互动模式的基础建立,并且能够以市场竞争的方式与价值链的其它核心部门合作、共赢,按照市场规则分享整条价值链。这样就形成一个合理的商业链条,由此,宽带业务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并走向进一步的成功。

以上就是关于中电飞华是外包公司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