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时齿轮异响原因及维修方法

   2022-11-01 06:28:31 网络570
核心提示:①故障现象。正时齿轮响是一种连续而均匀的“咔咔”声或咆哮声,怠速或怠速稍高时响声明显,常伴随有正时齿轮盖的振动;若是个别齿牙损坏,、则发出“缨樱”的有节奏的撞击声,转速越高响声越大。②可能原因。正时齿轮啮合间隙过大,会产生一种无节奏的碾压声

正时齿轮异响原因及维修方法

①故障现象。正时齿轮响是一种连续而均匀的“咔咔”声或咆哮声,怠速或怠速稍高时响声明显,常伴随有正时齿轮盖的振动;若是个别齿牙损坏,、则发出“缨樱”的有节奏的撞击声,转速越高响声越大。

②可能原因。正时齿轮啮合间隙过大,会产生一种无节奏的碾压声;正时齿轮啮合间隙过小或凸轮轴与曲轴中心线不平行,会发出连续不断的呼啸声,而且发动机转速越高,响声越大;正时齿轮齿损坏,齿轮齿毂松动或破裂,齿损坏将引起周期性发响,响声随转速升高而加重;正时齿轮固定螺钉松动或凸轮轴轴向限位装置失效,将引起正时凸轮轴轴向窜动响。

③诊断方法。在发动机齿轮箱一侧听响声明显,不受温度和“断油”的影响;因啮合间隙过大造成的响声,是齿轮传动时‘齿碰击的噪声,加速时响声较明显,啮合失常所引起的响声,类似“呼啸”声,其音调随转速变化而变化;个别齿损坏,会随发动机的运转而产生有规律的撞击声,怠速稍高时响声明显,用金属棒抵在正时齿轮箱盖上听得最清楚。

④情况处置。若正时齿轮响声不严重则可以继续使用;若正时齿轮响声比较严重,应拆下正时齿轮侧盖,检查正时齿轮的磨损情况,若齿轮严重磨损或损坏则应更换新件,必要时应清洗油底壳,以防止碎块堵塞润滑油道。

发动机正时齿轮异响故障诊断方法

异响原因主要有:齿面磨损、齿面胶合、疲劳点蚀、轮齿折断、齿面塑性变形。

对齿轮的简易诊断,采用振平诊断法,利用齿轮的振动强度来判别齿轮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对处于异常工作状态的齿轮进一步进行精密诊断分析;如果情况严重,建议更换或修整齿轮,调整中心距或轴向间隙。

扩展资料:

异响与发动机转速的关系:发动机的大多数常见异响的存在取决于发动机的转速状态。

1、异响仅在怠速或低速运转时存在。发响的原因有:活塞与气缸壁间隙过大;活塞销装配过紧或连杆轴承装配过紧;挺杆与其导孔间隙过大;配气凸轮轮廓磨损;有时,起动抓松动而使皮带轮发响(在转速改变时明显)。

2、维持在某转速时声响紊乱,急减速时相继发出短暂声响。发响的原因有:凸轮轴正时齿轮破裂或其固定螺母松动;曲轴折断;活塞销衬套松旷;凸轮轴轴向间隙过大或其衬套松旷。

3、异响在发动机急加速时出现,维持高速运转时声响仍存在。发响的原因有:连杆轴承松旷、轴瓦烧熔或尺寸不符而转动;曲轴轴承松旷或轴瓦烧容;活塞销折断;曲轴折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齿轮

汽车发动机为什么会出现正时齿带跳齿?怎么处理?

正时齿轮异常噪音

当发动机运转时,其前端会发出连续或有节奏的噪音。一般来说,转速越高,噪音越大;温度变化时噪声不变;单缸失火声音不减弱。

齿轮异常正时噪声的可能原因

(1)齿轮组合间隙过大或过小。

(2)曲轴主轴承孔与凸轮轴轴承孔的中心距发生变化,在使用或修理过程中变大或变小;曲轴和凸轮轴不平行,导致齿轮啮合不良。

(3)齿轮齿形加工不准,热处理时变形或齿面磨损过大;

(4)齿轮啮合间隙不均匀或在一转中发生根切;

(5)齿面结疤、分层或轮齿折断;

(6)齿轮松动或脱离曲轴或凸轮轴;

(7)齿轮端面圆跳动或径向圆跳动过大;

(8)曲轴或凸轮轴的轴向间隙过大;

(9)不要成对更换齿轮。

(10)更换曲轴和凸轮轴轴瓦后,齿轮啮合位置发生变化。

(11)凸轮轴正时齿轮固定螺母松动。

(12)凸轮轴正时齿轮轮齿断裂或齿轮径向开裂。

正时齿轮异常噪声的特征

1)声音复杂,有时有节奏,有时无节奏,有时断续,有时连续。

2)发动机怠速或变速时,正时齿轮室盖处发出杂乱而轻微的噪音。转速升高,噪音消失,发动机急速减速,噪音出现。

3)有些声音不受温度和单缸熄火试验的影响,有些声音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低的时候,没有声音。温度升到正常,声音就出现了。

4)有些噪音伴随着正时齿轮室盖的振动,有些则没有。

判断档位正时异常的方法:汽车维修技术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1)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发出有节奏的轻微的“咯吱,咯吱”声,中速时突出,高速时变得凌乱。用螺丝刀触摸正时齿轮盖,声音特别大,可以确定齿轮啮合间隙过大。

2)类似于“轰鸣”声,声音随发动机转速而变化,因此可以确定齿轮没有正确啮合。

3)发动机怠速运转时,发出有节奏的“呛,呛”声。发动机转速升高,声音变大,可以确定为齿轮啮合不均匀的噪音。

4)新大修或更换正时齿轮后,如果有连续的“呜、呜”声,说明发动机转速越高,声音越明显,可确定齿轮啮合间隙过小。

5)当发动机转速逐渐提高到一定高转速时,突然发出强烈而杂乱的声音。当它快速减速时,会发出另一种“嘎,嘎”的声音,然后消失。在这种杂乱的声音中,如果正时齿轮盖有振动,可以确定凸轮轴正时齿轮固定螺母松动。

正时齿轮异常噪声的诊断方法

怎样维修凸轮轴和正时齿轮?

在齿带的使用过程中,其张紧度会因齿带的磨损而变小,若不能及时地调整齿带的张紧度,便会出现齿带跳齿现象。因此,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应定期检查、调整齿带的张紧度,正时错误虽然很好识别,但是真正错误的原因不好确定;当我们发现怠速不稳、动力不足,甚至难以启动发动机时,这时候很有可能就是正时系统出现问题。

发动机所谓的正时链条它是驱动配气机构的一个零件,这个零件因为组成结构的不同会分为滚子链条和齿形链条,齿形链条因为噪音小,强度高所以被现阶段的四冲程发动机普遍应用。要看跳齿有多少,如果是一格也是没有影响,顶多是有点副作用,比如动力不足,油耗增高,车辆抖动等,但是一经发现正时链条跳齿要及时处理,进行正确调整,要看跳多少齿,假如只跳一次感觉不大,关键是加油会感觉没有以前的强劲,声音会稍微沉闷,两颗以上的牙会显著感觉到发动机发抖震动很厉害,跳得越彻底就越显著。

为了使正时链条保持合适的张紧度,既不因过松而跳牙也不因过紧而发生损坏,有一个专门的张紧系统,由张紧器和导轨组成。张紧器提供指向链条的压力,导轨直接与正时链条接触,检查异响部位,来自发动机前部。缸压10bar左右,稍低。读数据流发现正时数据偏 差较大,接着检查正时,差了两齿且链条较松。经过细数排气凸轮轴与进气凸轮轴记号之间的链条齿数发现跳了三齿(正常两个凸轮之间的链条齿数为11齿,此车有14齿),按照以往的经验直接让车主拆缸盖进行维修,更换气门。

(1)拆卸凸轮轴和正时齿轮

拆卸齿轮室和凸轮轴时,按下列顺序进行:

①拆下喷油泵、高压油管、进油管和油门连接杆件。

②松开齿轮室盖固定螺钉。

③取下齿轮室盖(此时喷油泵及调速器杠杆仍固定在齿轮室盖上)。

④拆下凸轮轴及齿轮,拆凸轮轴时如果费力,可适当转动飞轮后,再拆下凸轮轴,同时取下挺柱。

⑤拆下平衡轴齿轮。

⑥拆下调速器零件及齿轮。

(2)清洗拆下零件。

(3)凸轮轴的维修

凸轮磨损后,会使气门开度减小,导致进气不足和排气不净,影响发动机的功率。凸轮轴的磨损主要有两个位置(图3-47):一是凸轮顶端,二是凸轮轴轴颈。S195柴油机的凸轮高度96.75mm,当顶端磨损超过0.75mm时,应更换凸轮轴;当凸轮轴轴颈与衬套配合间隙大于0.25mm时,应更换衬套或凸轮轴。

图3-47 凸轮轴磨损部位

凸轮高度磨损的检查方法为:用卡尺测量凸轮高度,并与凸轮的标准值相比较,两者的差值即为凸轮的磨损量。

凸轮轴轴颈与衬套的配合间隙,可用经验法检查:把凸轮轴插入衬套内,用手上、下扳动凸轮轴,允许有微量旷动,当旷量较大时,应更换衬套。

(4)正时齿轮的维修

正时齿轮一般不易损坏,当齿侧间隙超过0.5mm时,应成对更换。齿侧间隙的测量方法有测量法和经验法。

①测量法。将齿轮装入原位,把保险丝砸扁,放入两啮合齿的齿侧之间,然后转动齿轮(图3-48),取出保险丝,用卡尺测量被轧保险丝最薄处,即为齿侧间隙。

图3-48 检查齿侧间隙

②经验法。在装配状态下,两手各握住一个齿轮,其中一手固定齿轮,另一只手上、下转动齿轮(图3-49),如果感觉有旷动,说明齿侧间隙过大,应更换齿轮。

图3-49 经验法检查齿轮磨损

以上就是关于正时齿轮异响原因及维修方法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