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花的花语:白芨花的花语是什么?

   2022-06-28 13:00:11 网络880
核心提示:白芨又名白及,是一种具有多重用途的花卉,它涉及到药理和花卉景观领域。它的花语在各种花的花语里是独特的,是由他的药理作用而命名的。本期花语为你整理白芨花的药理花语世界!白芨花的花语:白芨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白芨是兰科白芨属的一种。

各种花的花语:白芨花的花语是什么?

白芨又名白及,是一种具有多重用途的花卉,它涉及到药理和花卉景观领域。它的花语在各种花的花语里是独特的,是由他的药理作用而命名的。

本期花语为你整理白芨花的药理花语世界!

白芨花的花语:白芨功在止血疗伤,故寓意“医治创伤”

白芨是兰科白芨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叶4~5枚,基部互相套叠成茎状,中央抽出花葶。总状花序具数朵花;花紫色或淡红色,直径约5厘米,由3枚萼片、2 枚花瓣和1枚特化的唇瓣组成;唇瓣3裂,上面有纵褶片;雄蕊与花柱合生而成合蕊柱,合蕊柱顶端有一个花药,前上方有一个柱头凹穴。地下有粗厚的根状茎,如鸡头状,富粘性,含白及胶质,即白及甘露聚糖、可供药用,有止血补肺、生肌止痛之效,也可供作糊料。白及属共有6种,均产于东亚。

白芨为地生兰的一种,紫红色的花朵井然有序,在苍翠叶片的衬托下,端庄而优雅。花还有白、蓝、黄和粉等色,可布置花坛,宜在花径、山石旁丛植或做稀疏林下的地被植物,也可盆栽室内观赏。

你可能也还喜欢:花语大全:蜡梅的花语及象征意义荷兰菊花语:活动、说谎六月雪花语是:爱恋、相思花语大全:紫茉莉的花语及介绍

了解更多星座百科、八字姻缘、八字事业、婚姻运势、财神灵签、情感合盘、看另一半、八字测算、姓名速配、一生运势、复合机会,您可以在底部点击在线咨询(仅供娱乐):http://www.adxqd.com/xz/

白芨是什么,白芨 又名连及草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 茎块可入药

白及,又叫紫兰、凉姜,系兰科多年生草本花卉。其叶像兰叶般翠绿,花色有紫、黄、白三种,以白色为佳,洁白如玉,独具清香。于每年4~5月开花。分布在云南、广西、山东、河南、湖南、江西、四川等地。

白及花

白蔹是什么样的植物?

白芨,(学名:Bletilla striata),有多种别称: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紫兰、紫蕙、百笠等,不同地方叫法不一。为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块根可入药),植株高18-60厘米。花期集中在春季,如果气候合适四季均可开花。

白芨简介

形态特征

白芨,又名连及草(出自《本经》),箬兰、朱兰(出自《花镜》),紫兰、紫蕙、百笠。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初生假鳞茎为圆球装分,生长到一定程度才形成V字形块状假鳞茎。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

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长环境

喜温暖、阴湿的环境,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常与灌木相结合,或者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亦生于海拔100-320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栋树林或针叶林下,在北京和天津有栽培。白芨生长的石头均是砂岩类,这样白芨才能吸收到毛管水、从而牢牢地吸在上面。

分布范围

白芨原产中国,广布于长江流域各省。主要产自贵州西南部、陕西南部、连云港、南通、南京、句容、宜兴、溧阳、上海、甘肃东南部、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

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

栽培技术

繁殖

一般采用分株繁殖,春季萌发新叶前掘起老株,将假鳞茎分别成几份,每份带1至2个芽,另行栽植。

春季新叶萌发前或秋冬地上部枯萎后,掘起老株,分割假鳞茎进行分植,每株可分3-5株,每株须带顶芽。亦可采用播种繁殖,但因种子细小,发育不全,需用培养基无菌接种,操作复杂,故罕用。

栽培

白及喜温暖、阴湿的环境。稍耐寒,耐阴性强,忌强光直射。宜栽培在排水良好含腐殖质多的沙壤土。地栽前翻耕土壤,施足基肥。如用种子繁殖,播前种子用冷水浸泡,拌以草木灰和新高脂膜,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3月初种植,栽植深度3㎝。生长期需保持土壤湿润,适时喷施药材根大灵,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注意除草松土,每2周施肥1次。一般栽后2个月开花。花后至8月中旬施1次磷肥,可使块根生长充实。

病虫害防治

常发生黑斑病,用70{bf}甲基托布津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洒。有时有根结线虫病危害,用3{bf}呋喃丹颗粒剂灌施盆土。

药理作用

入药部位

白芨干燥块茎。

性味归经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入肺经。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功效

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随着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其假鳞茎为名贵的止血材料,抗杆菌,真菌,治疗咳嗽。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治疗鼻窦炎。球茎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

使用宜/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炮制方法

夏、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煮或蒸至无白心,晒至半干,除去外皮,晒干。

药材鉴别方法

(1)本品粉末淡黄白色。表皮细胞表面观垂周壁波状弯曲,略增厚,木化,孔沟明显。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大的类圆形黏液细胞中,或随处散在,针晶长18~88mm,纤维成束,直径11~30μm,壁木化,具人字形或椭圆形纹孔;含硅质块细胞小,位于纤维周围,排列纵行。梯纹导管、具缘纹孔导管及螺纹导管直径10~32μm。糊化淀粉粒团块无色。

(2)取本品粉末2g,加70{bf} 甲醇20ml, 超声处理3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 ,合并乙醚液,挥至lml ,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白及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 附录VIB )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5~10μl、对照药材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环己烷-乙酸乙酯-甲醇(6:2.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bf}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放置30~60分钟。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棕红色荧光斑点。

(3)干燥识别: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白芨是禾本科草本植物吗?

白蔹是葡萄科蛇葡萄属的一种木质藤本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吉林、辽宁)、华南地区(广东、广西)、华东地区(江西、浙江、江苏)、华中地区(河南、湖南、湖北)、华北地区(山西、河北)、四川、陕西等地。

枝干光滑具纵棱纹;掌状叶具三至五片枚小叶,小叶深裂或叶缘具深齿不裂;叶柄不超过五公分,落叶掉落早;花序呈聚伞状,梗顶端集生,具花瓣五枚、雄蕊五个;果实呈球形状,成熟的果实稍显白色,具种子一至三粒;五六月份开会,七至九月果实成熟。

三,白蔹的价值作用

一是 白蔹含有很多有效成分,具有较高的药理作用; 二是 全草均可入药,可消痈散结、敛疮生肌等; 三是 其根含有大量糖类,是酿酒原料。

白芨是怎样的植物呢?

“白芨”是互叶醉鱼草的别名,为马钱科醉鱼草属落叶灌木,学名为Buddleja alternifolia Maxim.。容易混淆的还有“白及”,“白及”是兰科白及属陆地生长的小草本植物,学名为Bletilla strata (Thunb.)Reichb. 。

按照题主问题“白芨是怎样的植物呢?”,我作如下回答。

“白芨”的正式中文名叫互叶醉鱼草,别名还有白芨梢、白积梢、小叶醉鱼草等,分布我国内蒙古及以南至河南、西南至西藏的区域内,多生长在干旱灌木丛中和河滩地。小灌木,高约二公尺左右,;枝条分叉开展细弱,多拱形弯垂;单叶互生(醉鱼草属植物多数的叶是对生的),叶片窄披针形,最长达七公分,表面浅绿色,背面密生灰白色绒毛;花多朵簇生或组成圆锥状花序,常生长在二年生枝条上,繁密;花冠漏斗状,紫蓝色,上部四浅裂;

在我们这里五六月份开花;果实椭圆状,长约五毫米,在我们这里九月份果实成熟。

“白芨”的花、叶、根在中医上可入药,有小毒,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等作用,药用时请遵医嘱。花叶还可用来杀虫。

“白芨”耐干旱瘠薄,生长适应性强,花朵繁密紫蓝色醒目,远看满枝条紫花像穗状,

具有一定观赏价值,栽培管理简单,可作园林绿化植物栽培应用。

至于“白及”的情况大家可查《中国植物志》兰科白及属的白及便知,这里不赘述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供参考。

1,白芨另名为白根,白芨子。

根茎呈三角形,肥厚肉质,富粘性,个大,饱满,颜色白,质坚产于贵州为优质,被《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2,白芨为兰科多年草本植物。茎从叶丛中抽出,高2尺左右,单一直立,块根肉质,黄白色,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生长在山坡,林下溪水旁边或潮湿地带。

3,白芨为收敛止血药。

.味涩质粘,为收敛止血之要药,能治疗咯血,吐血,外伤出血等症状。

4,性寒凉而苦泄,能敛疮生肌,为外疡消肿生肌的常用药。能治疗疮疡肿毒,皮肤皲裂,烧烫伤等症状。

性凉;味苦甘辛;归心、肝、脾经。

功效

清热,解毒,散结,生肌,止痛,治痈肿,疔疮,瘰疬,烫伤,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

禁忌

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

白蔹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根,每年春、秋季采挖,除去茎及细须根,洗净后多纵切成两瓣、四瓣或斜片,晒干即可入药。可以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白蔹,又名山地瓜、野红薯、山葡萄秧、白根、五爪藤等,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分布于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及陕西、宁夏、四川等地。

白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弘景曰:白蔹“生衡山山谷,近道处处有之,作屯生”。苏恭曰:白蔹“根似天门冬,一株下有十许根,皮赤黑,肉白,如芍药”。《蜀本草》载:“蔓生、枝端有五叶,所在有之”。苏颁曰:“今江淮及荆、襄、怀、孟、商、齐诸州(今江苏、安徽、湖北、河南、山东、陕西一带)皆有之。二月生苗,多在林中作蔓,赤茎……。根如鸡卵而长,三五枚同一窠,皮黑肉白”。

白蔹的图片

白芨别称紫兰、苞舌兰、连及草等,为兰科白芨属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常生长于较湿润的石壁、苔藓层中,或生长于林缘、草丛、有山泉的地方,我国长江流域各地普遍分布,有广泛的药用价值及园林价值。

不清楚,无法回答,谢谢。

谢友邀请!你好,白蔹又名白根、昆仑、山地瓜、地老鼠、见肿消、鹅抱蛋等等为葡萄科植物白蔹的干燥块根能入药。

白蔹木质藤本,茎多分枝,带淡紫色,散生点状皮孔,卷须与叶对生。掌状复叶互生,一部分羽状分裂,一部分羽状缺刻,边缘疏生粗锯齿,叶轴有宽翅,裂片基部有关节,两面无毛。聚伞花序与叶对生,序梗细长而缠绕,花淡黄色,花盘杯状,边缘稍分裂。浆果球形或肾形,熟时蓝色或白色,有针孔状凹点,生长于荒山的灌木丛中。

白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生肌敛疮。主治疮疡肿毒,瘰疬,烫伤,湿疮,温疟,惊痫,血痢,肠风,痔漏,白带,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提示:痈疽已溃者均不宜服。阴疽色淡不起,胃气弱者,也不宜服用脾胃虚寒及无实火者忌服。以上白蔹的介绍就聊这些,希望你能满意。谢谢!2019.04.23.

白蔹,又名白葡萄秧、野葡萄蔓根、丝线吊葫芦、野红薯、小老瓜蔓、山地瓜、耗子枕头。为葡萄科植物白蔹Ampelopsis japonica(Thunb.)Makino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南、湖北、江西、安微等地,些外四川、湖南、江苏、山东、河北等地也有分布。

【植物特征】多年生木质藤本,高2~3尺,茎下部多木质化,有卷须,以卷须攀援,常攀援于其他植物上。叶互生,叶呈掌状复叶,具有3~5小叶,叶缘不规则的羽状缺裂,叶轴及小叶柄具宽翅。花果期,花呈聚伞花序与叶对生,花序的总梗常缠绕花小,淡黄色。浆果球形,熟时蓝色或蓝紫色。地下根茎呈块根,块根纺锤形或块状,深棕红色。

【生长环境】生于山沟旁、山坡灌木丛或攀援于篱旁。

【采集加工】春秋两采挖,去净秧苗、泥土,趁鲜刮去外皮,纵切两瓣,晒干。成品表面粉白色,断面白色,粉性足。

【性味功能】性寒,味苦、甘。能泻火,散结,消肿止痛,生肌长肉。

【用量及用法】3~5克,外用适量。阴寒性疮肿勿用,反乌头、草乌。

【临床应用】①痈肿初起,红肿热痛:白蔹适量,或加赤小豆等量,研末,水调敷患处。②水、火烫伤:白蔹适量,或加生地榆等量,研末,麻油调敷伤处。③治面生粉刺,酒皶:配杏仁同研,和鸡蛋清调涂。

抱歉

真不懂这个

白芨是兰科植物,中文学名写做白及。

百合超目 Lilianae

天门冬目 Asparagales

兰科 Orchidaceae

白及属 Bletilla

白及 Bletilla striata

以上就是关于各种花的花语:白芨花的花语是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