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锦瑞府什么时候交房

   2022-12-03 02:08:28 网络660
核心提示:一、交房指的是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内将符合约定交付条件的住宅交付于买受人的行为。该合同约定的日期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着小区物业管理建设正式启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用户共同管理和相互监督局势已然形成。二、具体

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锦瑞府什么时候交房

一、交房指的是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的约定,开发商在合同约定的交房期限内将符合约定交付条件的住宅交付于买受人的行为。该合同约定的日期具有法律效力的。标志着小区物业管理建设正式启动,物业管理企业和业主、用户共同管理和相互监督局势已然形成。

二、具体的房屋交付使用时间在买卖双方签订的购房合同里应该有明确的约定日期的,可以翻看购房合同里的具体约定时间。如果开发商如期未交付使用的话,开发商属于违约行为。依据《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出卖人延期交付房屋的,应当支付违约金或者赔偿损失。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三、合同没有约定违约金数额或者损失赔偿额计算方法的,可以按照延期交付使用房屋期间有关主管部门公布或者有资格的房地产评估机构评定的同地段同类房屋租金标准确定。

历史文化湖州

目前到2020年目标,坚持“西进,东拓,中改”的方针,朝着“奋斗五年,再造菱湖”的目标,继续扩大镇区面积,预计将达到13平方公里,为现有的3倍。将大力向西侧重发展,在现有菱湖镇西面竹墩——六堡里、圣龙工业园建设2个大型工业园区,将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建设,扩大工业区规模,增加就业岗位。大力发展生物医药、金属建材、纺织业,推动当地渔业特色发展。镇区向西面菱锦线(原菱湖老公路)即菱湖中学至菱湖实验小学沿线发展且拓宽公路,菱湖老大桥准备重建预计年底大桥合龙。勤劳村已经划归南栅社区,全村建设新镇面貌,将大规模建设新农村居住区和配套商业区,将规划有一所小学和公园等其他配套设施。星桥路菱湖人民医院向西将与勤劳居委会北路口卢勤线贯通,宁绍路也将向西与建国路贯通。接下来在竹墩村、六堡里村、勤劳村、王家墩村、东河村、南浜村等6个村都将沿线发展建设,青龙桥南已新建水产大队农民安置房,桥北将与菱湖大道连接。原菱化集团厂址拆除西迁建设汽车零部件机械厂,竹墩工业区将与长菱线之间建设一条公路连通,六堡里和南浜建造大型仓储中心,与此同时南浜东部在原有基础上也形成一个小工业区。原南浜变电站也将在西庄易地新建。

菱湖镇全新规划东区生活圈,含电商创业园、“菱湖记忆”江南小镇旅游项目、梦湖商业广场、新视觉影城等项目,尤其创业园集2万多种国外产品,以O2O模式,汇聚青年创业群体,以电商形式,集产品、采购、体验、仓储、销售为一体,大力开创菱湖新一轮青年创业新模式,新视觉影城也于10月1日盛大开业,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文娱生活。菱湖镇的“互联网+”计划还包括便捷交通重点行动,并于今年9月正式开通了镇村公交站, 该公交路线含21个站点,贯穿全镇,为百姓出行提供了安全快捷,此举打通了百姓出行“最后一公里”, 并给老百姓带来触手可及的受惠。菱湖这个有着1190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小镇将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湖州太湖导游词

湖州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的特色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解放后,先后设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治所长期设在湖州。1983年10月,实行撤地建市,撤嘉兴地区,建湖州、嘉兴两个省辖市。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城区、郊区。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设立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年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设立吴兴、南浔两区。

湖州是中国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蚕丝织物。南浔“辑里丝”曾获18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长兴顾渚山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是“茶圣”陆羽进行茶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产于湖州善琏,百姓尊秦朝大将军蒙恬为“笔祖”。湖州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在历史上既哺育了唐代诗人孟郊、元代书画家赵孟兆页、明代小说家凌蒙初、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等一批名人,也吸引了王羲之、颜真卿、陆羽、苏轼等不少名流。建国以来湖州籍的“两院”院士(学部委员)共18名。“两弹一星”的功臣中,钱三强、赵九章、屠守锷就是湖州人;“新时期铁人”王启民、“海空卫士”王伟、“人民卫士”沈克诚更是当代湖州人的骄傲。

关于湖州旅游资源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观赏价值,科学考察价值

太湖南岸的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湖丝、湖州宋锦、双林绫绢闻名中外。湖州,具有典雅的江南水乡风貌,其自然景观以“山水清远”见长。“苍山北峙,群山西迤,双溪夹流,泓亭皎彻,山水映发,冲和修集”,概括地说明了湖州山水特色。湖州人文荟萃,历代闻士贤达与湖州结缘者,难以举数,在他们身后留下了大量的行踪胜迹。众多的资源形成了具有湖州特色的南太湖风情游、莫干山风景游、中国竹乡游等3条旅游线路。

湖州是一座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始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故名。隋仁寿二年(公元602年),置州治,以滨太湖而名湖州,湖州之名从此始。解放后,先后设浙江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治所长期设在湖州。1983年10月,实行撤地建市,撤嘉兴地区,建湖州、嘉兴两个省辖市。湖州市下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城区、郊区。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设立城区、南浔、菱湖三区。2003年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设立吴兴、南浔两区。

湖州是中国蚕丝文化、茶文化、湖笔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蚕丝织物。南浔“辑里丝”曾获18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长兴顾渚山曾建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贡茶院,是“茶圣”陆羽进行茶事活动的主要场所。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产于湖州善琏,百姓尊秦朝大将军蒙恬为“笔祖”。湖州人才辈出,人文荟萃。在历史上既哺育了唐代诗人孟郊、元代书画家赵孟

湖州饮食文化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浅谈“茶道”与“茶艺”表演

点击率:5066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种反映形式;作为茶圣之乡的中国,更要深一步的开拓和弘扬中国历史特征。中国茶人采取的各种表现形式去饮用、宣传、研究某。茶的发展是中国茶圣陆羽的功劳,距今已有1260多年了。他为某的发展呕心沥血,抛乡离土;从湖北省的天门市(原竟陵),爬山越岭,长途跋涉来到浙江省的湖州市长岭县境,精选了一片风景优兄的群山叠峙、云雾轻薄,微风习习、气候宜人的净土上,开垦种茶。从此中国开始有了某道。

茶道,是中国历史文化人的由于长期饮茶,可以健身爽体,修心养神,为了表示对茶的信任种敬养,根据茶的特征,配用适应的茶具,掌握茶的本质,控制茶的冲泡火候和浓度,然后进行品、尝。茶人再结合地方风俗、文化特点,总结出一套套的礼法和茶的冲、泡、饮规矩,这种统一而严格的茶规叫“茶道”。茶道是比较严肃的,在一定的场合代表东遭道主对客人的一种恳亲、交谊、敬宾的庄重礼仪,随着历史社会的发展,茶道慢慢走向社会,为交往及经济发展服务,

我国的茶文化早在隋朝就传入日本,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日本圣武天皇于天平元年(729年)召集僧侣进廷讲经。事毕,各赐以粉茶,人人皆感荣幸。当即有高僧行基,一生曾兴建不少寺院,并在寺院中种茶.由于佛教是“戒酒”的,茶就成了僧人们的重要饮料了,茶能提神、消滞之功能,对座禅谈禅,清心修行是很有益处的。所以僧人饮某特别盛行。日本人勘劳好学,善于创造发挥,逐渐把我国的饮茶和日本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再提高创新,形成为日本茶道。

某道之起,在正元中筑道崇福寺开山南浦昭明。这位高憎于南宋理宗开秋元年来中国,后拜径山寺长老虚堂和尚为师。回日本后不但把径山寺的茶台子、茶具一起带回崇福寺,而且把“茶宴”的精神也带了回去,对日本的茶道兴起和发展有直接影响。开始是富豪之家作为家庭娱乐及亲朋好友一种联谊聚欢形式。以后经僧侣们布道弘法,也以茶会做法事,发扬创新茶道。以我所见,某逝局限于庭堂、寺院等小场合,采用严紧地饮茶规矩,向本庭、院的饮茶人展示,这种形式叫“茶道”表演。

“茶道”表演,局限于庭堂宽畅,富裕之家以饮茶为焕乐.以饮茶为欢。另一种是僧侣们在本寺院为本寺僧徒们作法事,以“轻”配“茶道”供全院僧侣学习、娱乐、表演.还有的是与外寺院僧侣交流,联谊而表演。只供少量人参加,不宜拉向社会。如向社会群众表演,则失“茶道”之大札、表演者之人格。

“茶艺”,是茶人根据茶道规矩,把茶道的俭、清、和、静,通过艺术加工后,搬上舞台,向广大饮某人和宾客展视茶的冲、泡、饮等饮茶技艺.这种展视,大大地超出了“茶道”表演场面、范围、规矩,增设了景置、灯光,配乐、伴舞菩戏剧舞台土的东西.导演根据舞台实况及表演场面、范围,采取舞台调度,对表演者身、型、容、动,结合景、灯、乐周密配合处理.以动、静感的美,给饮茶人以高尚、美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这样使饮茶人既学到了饮茶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的美的享受。中国的“茶道”及茶文化已停滞多年,没有多大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茶文化开始有了初潮,极少部分茶专家在精心研究茶文化,挖掘古“茶道“。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茶商们借“茶道''与“茶艺',表演、广告式的宣传,推销自己的茶。把“茶道”表演扩大化.利用机关布景,现代灯光照明、适应性道具、配器、茶皿;结合茶的产地及特征,给予配乐。把身型描条,脸型 端正美丽女士,配带民间服饰,根据情况添加伴舞。导演精心策划舞台画面和调度,利用中国当代“茶道”廉、美、和、敬.在舞台上展示。这种大场面的“茶道”表演,叫“茶艺”表演。我认为:“茶艺”是根据“茶道''进行艺术加工,扩大表演场面和阵容,不严紧的茶规,以形象化和抽象地去表演展示,这是两种“理意”及“形”的根本区别。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份在湖州纪念中国茶圣陆羽诞辰1260周年会议土几场表演所得到的是非常大的。日本丹下明月女士的表演,是非常成功的“茶道”表演形式.中国湖州的茶艺表演,大大地开拓了“茶道”.利用舞蹈及戏剧手法,在优美的音乐声中载歌栽舞地表演,这就是现代“茶艺”表演。所以说,在茶乡——中国,更要深一步研究,不能把“道”和“艺”混淆一团,茶馆也成了“茶艺”馆,“茶艺”误说成“茶道”。

为了进一步发扬我国的茶文化,我仅提出对“茶道”与“茶艺”的一点不成熟得看法,请同仁指正。

湖州桥文化社会调查

湖州历史文化保护与开发研究――以湖州古桥为例 摘要:湖州,“天堂中央”的城市,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在闻名。

古桥,作为水乡泽国的湖州的文化遗产,其历史非常久远。但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古桥的地位日趋下降,造成其严重的破坏,古桥传承的文化及以此为代表的湖州文化也渐趋衰落。

湖州文化的未来走向如何,我们将如何去继承这些文化等给我们留下艰巨的任务与历史使命。本文从湖州古桥出发、阐释古桥所蕴含的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分析古桥文化的继承情况,并对湖州的古桥文化及湖州历史的文化继承、保护、开发提出建议。

关键词:湖州古桥,古桥文化,文化继承 湖州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追溯到十几万年以前。距今6000多年前的丘城遗址和4700年的钱三漾遗址可以证明早在原始社会,勤劳勇敢的湖州人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灿烂文化。

从这以后几千年,在天目山麓,太湖之滨,苕溪运河两岸孕育了无数名人英才,积淀了许多人文,防风氏曾在下渚湖畔建国,“茶圣”陆羽曾徜徉于顾渚山山水水之间,写下了不朽的《茶经》,张志和曾寄情于西塞山前,留向了脍炙人口的诗句,口述传说“笔祖”蒙恬到善琏,演绎了今天的湖笔文化节。“贤俊之名,言行之迹,风土之美”的历史的升华,累积成 “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湖笔之都,茶竹之地,文化之邦”之悠久文明。

罗开富先生曾这样描述过湖州人文的价值:一个城市找出几件有价值的人文景观并不难,但是要找出像湖州这样丰富而厚重的人文景观则不容易;一个城市找出几个有价值的人文观念并不难,但是要找出像湖州这样深邃而博大的人文思想体系则不易;更重要的是,一个城市要找出几件昨天的人文并不难,但是要找出能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人文,就更不易了。[1]但他只是从正面论及湖州的人文价值笔者认为历史在岁月中逝去,饱经历史沧桑的湖州现已一步步沉沦,除了举办一次又一次的文化节来温故一下,还有何种方法能让历史定格积淀下来呢。

南浔古镇遗址的修复是现代化的杰作,历史的原貌荡然无存;湖剧的濒临灭绝;古代园林的破坏等都让人扼腕叹息。为什么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消逝的如此之快,笔者通过对湖州文化的代表――古桥文化的研究对这一现象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和建议。

一、湖州古桥及古桥文化介绍 中国有句古民谚:“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鱼则行,”在民间流传甚广。只是人们常常丢掉这谚语的后两句:“乡不在穷有桥则通、人不在涩有文则光……”在太湖流域的江南,人们看到最多的就是桥,古香古色的木桥,精制玲珑的石桥,现代化的高架桥……。

缓缓的细流,湍急的河水阻隔了人们的相互往来。五、六千年前祖先们在多河多渠道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为求利济,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作为太湖流域的水乡泽国之一,湖州的桥自然也是如蛛网密布,素有“十步一桥”之说。据一九九三年编撰的《湖州市志》记载,一九九○年湖州有各种桥梁8200余座,平均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43座,比世界水城威尼斯多一倍以上。

但这个统计数据是将现代化的桥梁与古桥统计在一起的。其实在湖州,古桥在河流纵横的江南更是值得一提的。

在江南,没有哪座城市有像湖州这样数量多、品类多的古桥。目前,仅湖州市区范围内登记在册的古桥就有248座,有11座被列入了文物保护单位,年代跨越南宋至解放前。

清同治《湖州府志》记载,当时乌程、归安二县的桥共有1417座。湖州的古桥有气势磅礴的大作,如双林三桥、湖州潘公桥、菱湖安澜桥、南浔通津桥,永丰塘桥、洪济桥等;也有轻盈灵巧的小品,如菱湖五圣桥、双林紧缩桥、履泰桥等。

更值得一提的是几座匠心独具、个性鲜明的古桥,勘称天下古桥绝品,有潮音桥、双林三姐妹桥,寺前桥等。历史悠久的古桥,积淀了湖州浓浓的桥文化。

每一座古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且文人墨迹,楹联诗词,给湖州的桥文化增添了不少风韵。笔者对湖州的古桥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和采录,下面就对湖州的古桥极其所蕴含的深厚的文化介绍一下。

(一)湖州古桥 湖州的古桥如天上的繁星一样,不胜枚举,下面就举两座比较具有典型性的来看一下。 1、湖州潮音桥 湖州潮音桥为湖州城内三大著名古建筑,为湖州桥里桥(潮音桥)、塔里塔(飞英塔)、庙里庙(府庙)“三绝”之一。

在湖州南街南侧,东西向横架于东苕溪。潮音桥是浙江省八座立交模式的古桥之一。

该桥西岸河街商店林立,为避免割断沿河街道,建桥时在西侧次孔跨西岸河街,桥上桥下均能行人,在中国古代建筑上实属罕见。据主书法家谭建丞所著《谈湖州的桥》记载,此桥桥脚盖桩密排极深,可千年不动摇,且离桥墩数大,便有皮木桩和石垛。

桥堍四角建桥时必放果核四种,桥成数年后萌芽成树。据说有香樟、松柏、枸杞、石榴。

现桥体上生有枸杞、石榴树。关于桥名“潮音”的 来历有两种说法,一是天目之水浩荡而下,至湖州碧浪湖,途穿城南入市,水流湍急入海潮,此为一种说法。

二是现桥址为古潮音渡,两岸皆有渡亭,以蔽风雨。儆炌有《潮音桥两亭记》记其事。

万历三十年(1602)桥圮,次年湖州知府陈。

谁能介绍一下湖州的发展历史

战国至秦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春申君黄歇置菰城县,以泽多菰草而得名.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改菰城为乌程县,属会稽。

秦始皇二十七年(前期220),嬴政南巡会稽,途经乌程。时项羽随叔项梁避仇于此,羽“观秦始舆,大言‘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因名其处曰掩浦,又称项浦。

秦二世二年(前期208),项羽在江子汇东北筑城,周一里三百六十七步。后世称“项王城”(子城,今湖州人民公园一带)。

惠帝五年(前190),夏大旱,太湖干涸。 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为丹杨(阳)郡,故鄣属丹杨(阳)郡。

永建四年(129),分会稽浙江以西为吴郡。乌程属吴郡。

中平二年(185),分故鄣县南、东境置安吉、原乡两县,仍属丹杨(阳)郡。 兴平年间(约195前后),乌程严白虎聚众万余人起事,后被孙策破灭。

建安中(约210前后),骆统为乌程相,善于治理,民户过万。 三国 吴黄武元年(222),分乌程、余杭置永安县。

永安元年(258)十月,孙皓加封为乌程侯。乌程政治、经济地位日趋显要。

永安年间(258-263),官府发民筑青塘、孙塘、皋塘,遏太湖之水以卫民田。 宝鼎元年(266),分吴郡乌程、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与丹杨郡故鄣、安吉、原乡、於潜9县置吴兴郡,治乌程. 晋 太康二年(281),改永安县为武康县。

析乌程西境为长城县,东境为东迁县。 永和四年(348),王羲之任吴兴太守,曾至东效乌山言:“百年后谁知王逸少与诸卿游乎!”后称此山为“升山”。

永和中(约350年前后),郡太守殷康发民开东塘,溉田千顷,以地多芦荻,因名荻塘。 咸安年间(371-372),谢安发民开城西官塘,民获其利,誉称“谢公塘”。

太元中(约385年前后),王羲之之子王献之为吴兴太守,时乌程令羊不疑之子羊欣着绢裙昼寝,献之伎痒,取笔在其绢裙上书写。后被艺林传为佳话。

南朝 梁天监二年(503)著名诗人柳恽任吴兴郡太守,八年复为吴兴郡太守,发民重浚郡北青塘,后称柳塘。又于郡西南筑西亭,与主簿、著名文人吴均同赋《西亭五韵》。

大同七年(541),武帝萧衍建妙喜寺于州西金斗山。 梁代,郡太守建霅溪馆(亦称古公馆) 陈永定元年(557),长城(今长兴)人陈霸先称帝,建立陈朝。

隋 开皇九年(589),陈亡,废吴兴郡,并武康入余杭,并故鄣、安吉、原乡人绥安,并东迁、长城入乌程。划余杭、临安、於潜归杭州,绥安归宣州,乌程归苏州。

仁寿二年(602),置湖州,治乌程。复置武康、长城两县,属湖州。

大业末,复改湖州为吴兴郡。 五代 梁开平二年(908),吴越王钱鏐改长城县名为长兴。

周显德六年(959)二月,升湖州为节镇,称宣德军,以州刺史钱偡为节度使。 大宋辉煌!!! 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王钱鏐纳土归宋。

奉敕拆除子城。 七年(982),析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

天圣年间(1023-1031),湖州绫、罗能染深红、浅红、淡红等色。因其色可与玛瑙缬媲美,故名“湖缬”。

宝元二年(1039)知州事滕宗谅奏准建州学。胡瑗(安定)执教,经学治事并重,明体达用,教育有方。

庆历年间,宋廷取其法为太学之法,世称“湖学”。 元丰二年(1079),四月,苏轼出知湖州。

抵任甫3月,以“讪谤朝廷”,被捕系狱,世称“乌台诗案”。 建炎三年(1129),金将完颜宗弼(兀术)举兵南下,占建康(今南京),经广德,越安吉,取临安(今杭州)。

岳飞在长兴缠岭、将军山与金兵鏖战,“六战六捷”,擒王权,俘金军首领四十余,击退金兵。 绍兴二年(1132),由释净梵等劝募,密州观察使王永从捐资,在归安县思溪圆觉禅院刊印《大藏经》5480卷,世称“思溪圆觉藏”,为我国佛学重要经典总集。

绍兴八年(1138),湖州知府宇文时中刊印吴缜所撰《新唐书纠谬》及《五代史纂误》。 淳熙年间(1174-1189),湖州境内大量生产丝织品,乌程、归安的樗蒲绫,双林的纱、绢,安吉的丝、绢,武康的“天鹅脂”丝绵名闻遐迩。

嘉泰元年(1201),湖人谈钥纂成《吴兴志》20卷(今存)。 嘉定十年(1217),德清吴潜考中状元,淳佑十一年(1251)官至右丞相。

宝庆二年(1226),改湖州为安吉州。 淳佑年间(1241-1252),箸名藏书家陈振孙撰成目录学专箸《直斋书录解题》56卷。

南宋时(1127-1279),湖州制镜业兴起。所产铜镜,有方、圆、葵花、心形、带柄等形状,背面镌有牌号、铭文。

以石家镜、薛家镜最箸名。作坊多在湖州市区仪凤桥一带。

元末明初时期衰弱!!! 近代崛起之 清代 十八年(1661),“庄氏 明史狱”案发。庄廷 系南浔人,因编纂《明书》称努尔哈赤为建州都督,不书清帝年号等被人告发。

庄被戮尸,其家籍没。 八年(1669),长兴沿太湖新筑湖堤,三十四溇港各有跨桥。

十七年(1678)春,戏曲家洪升寓居武康前溪,组织演出其杰作《沉香亭》(后改名《长生殿》) 九年(1731),德清县人沈铨赴日授画;近二年后归。 六年(1741),湖州王一品斋笔庄开张,以“天官”图像为商标,经营善琏村所制笔。

因“齐、健、圆、锐”,被称“湖颖四德”,著誉大江南北。 三十四年(1769),德清戚蓼生中进士,。

精选5篇浙江湖州太湖导游词

作为一位尽职的导游,常常需要准备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极强的实用性,涉及的知识十分广泛。写导游词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湖州太湖导游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湖州太湖导游词1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湖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xxx。

湖州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湖州的地名取意于“太湖南岸之州府”,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市区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

“太湖、竹乡、古镇、名山”是湖州旅游和四大特色品牌。湖州有中国十分之一丝绸而被称为“丝绸之府”;有中国十分之一的淡水鱼而被称为“鱼米之乡”,湖州是全国淡水养鱼的发源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南浔范庄掘池养鱼,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淡水鱼专著《养鱼经》;有中国十分之一的竹子而被誉为“竹子王国”。它的主要景点有:南浔古镇、莫干山风景区(它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一起被誉为四大避暑胜地)、飞英塔、安吉竹博园、中南百草园。

湖州被称为“三朵金花”的工艺品是指一品湖笔、双林绫绢、湖州羽毛扇。

湖州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东邻上海150公里、南距杭州90公里,是苏浙皖的交汇之地,因濒临太湖而得名。现辖城区、南浔区、菱湖区、德清区、长兴县、和安吉县,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人口257.21万。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湖州是一座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l5个城市中的一个。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湖州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遣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多年历史。 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湖丝衣天下”的美誉。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也产于湖州。

湖州东部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港密布;西部属山地丘陵,山林密布,风景优美,矿藏、山泉、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区内灾害性气候较少,全年平均气温为15.5℃—16℃,年平均降雨日142—155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mm左右,无霜期224—246天。

三国时候东吴在进浙江湖州一带设立吴兴郡,唐朝时期改湖州名为吴兴郡。

湖州太湖导游词2

下渚湖,又名防风湖,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郊区,中心湖区面积约1890亩,相当于1.26平方公里,整个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

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弯弯绕绕,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了。

这里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鸭群息,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湖东西两侧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许多古迹。湖中有道观山、和尚山,两山中间又有扁担山相连。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风光是很恰当的。春风拂面,丽日高照,桃红柳绿,碎红乱点,湖畔春晓;夏日炎炎,湖水澄碧,绿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风徐徐,清凉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送雁,苇风芦影,山高水长;霜林冰岸,瑞雪飘飘,湖面上下,银装素裹,湖幽神怡,流连忘返。游船沿曲水通幽的港道前进,游客可近距离观赏大片野生芦苇荡,风舞芦荻,波光滟影,颇具野趣。芦苇丛中野禽栖息,野鸭、白鹭、沙鸥等飞禽随处可见,水鸟成群,自由出没于湖上水草间。这里的自然植被葱郁,有大量野生鸟类禽类繁衍生息,与湿地原生态共同呈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美景,令人赞叹不已。

湖州太湖导游词3

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距湖州市区8公里,有38米宽的大道与市区相连,为省内唯一依托太湖资源优势而开发的省级旅游度假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750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山峰72座。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内分布有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共有30县(市)。流域内有耕地2266万亩,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其中水田1856万亩,旱地410万亩,复种指数200%。流域用地状况,耕地占41%,水域15%,建设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略高,中间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区丘陵占16%,河湖水面占16%,平原占68%。太湖不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浙江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东、西苕溪在湖州汇合后,主流由长兜港、小梅口注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吴兴、长兴“七十二溇港”入太湖,另有一部分通过塘水路直接东泄。荆溪正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吴兴、长兴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条溇港(已湮废不少),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吴淞江和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其中以黄浦江泄量最大。京杭大运河纵贯太湖北、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

太湖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水库。太湖在水位2.99米时的库容为44.2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时的库容约83亿立方米。太湖不仅接纳上游水,下游地区或遇暴雨,水也会倒流入湖。当长江水位高涨而通江港口无水闸控制时,江水也会分流入湖。由于湖面大,每上涨1厘米,可蓄水2300多万立方米,故洪枯水位变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开始水位上涨,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到11月进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枯变幅在1~1.5米之间。19xx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为历史最高;19xx年瓜泾口1.87米,为历史最低。由于太湖的调蓄,其下游平原虽然地势比较低洼,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胁。

太湖流域不仅下游地区依赖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区也依赖太湖水灌溉,太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脚边。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满足,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不足时,需从长江引水。现已在通江河口陆续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为丰盈。

太湖不仅对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流域城乡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仅沿湖无锡、苏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黄浦江以太湖为源,清水长流,对冲淤、冲污、冲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着重要意义。不幸的是,目前黄浦江每天要接纳大量工业废水。据有关单位分析,每当上游来水与接纳污水的比例小于8∶1时,就会发生黑臭。如1992年太湖流域大旱,黄浦江水黑臭长达268天,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太湖已受到了严重污染,整个地区的水质下降,保护太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列为国家重点治理项目。两省一市联手采取行动,对重点排污单位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否则就勒令停产,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等。现第一阶段目标已初见成效。自古以来,太湖流域航运事业就十分发达。目前全区有干支航线900余条,通航里程1.2万公里,形成了一个江河湖海直达、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航运网。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有各类船舶4.7万艘、134万吨。上海港通过内河集疏的货物约占70%,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水运量占江苏全省水运量的44% 。

太湖宽浅的水域有鱼虾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白壳虾、鲚鱼为水产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国重点淡水渔业基地,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的10%。

太湖范围大,景点多,人文古迹多,有极好的风景旅游资源。目前著名风景点有无锡蠡园、鼋头渚和苏州洞庭东山、洞庭西山等。从总体上说,太湖与“人间天堂”苏州、杭州两个风景游览城市及整个锦绣江南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拍摄,无锡相继建成了“三国城”、“水浒城”等,成了新的旅游热点。目前,苏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长桥,西山不再是“孤岛”,从苏州、无锡到湖州已开有旅游客班,穿越太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太湖的旅游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浙、沪两省一市在太湖流域做了大量的水利工作,建了不少水利工程。19xx年12月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归水利电力部和国务院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双重领导。现由水利部直接领导。

19xx年,太湖流域发生了暴雨洪水,太湖出现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4.79米,灾害造成的损失上百亿元,全国震惊。灾后,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两省一市人民携手合作,加快了太浦河、望虞河、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太湖治理“十大骨干工程”建设。20xx年左右基本完成了10项重点骨干工程及黄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建设,使太湖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最后一批工程于20xx年基本完成。目前,太湖洪水的主要通道已基本畅通,治太工程总体框架已经形成,初步改善了流域防洪除涝条件。

太湖旅游度假区19xx年开始开发建设,19xx年对外开放。度假区的开发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南太湖山水文化为标志,以水上活动、会议度假为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带动整个湖州市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度假区以回归自然为形象主题,体现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水乡民俗文化,形成以湖山觅胜、寻古探幽、石林野趣、梦里水乡为鲜明特色的、四季皆宜的南太湖康乐度假区,并塑造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农、山、水、古”的总体旅游形象。太湖旅游度假区将建设发展成为湖州中心城市以度假休闲为主的重要功能区和长江三角洲及环太湖旅游圈内的重要旅游基地。

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邱城遗址,位于湖州城北9公里的白雀乡小梅口,它是春秋时吴国所修筑的三城之一。邱城依山而建,周长1.5公里。由于城址东南和西南分布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所以叫“邱城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下层距今约6000年,属马家浜文化;中层距今约5000年,属崧泽文化;上层距今约2500年左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湖旅游度假区里的纪念碑是“湖州军民治太湖纪念碑”。整个碑体象三张鼓满的风帆,帆高21米,三帆中间镶着一个大圆球。纪念碑标志着湖州军民坚持走建设、管理、开发一体化道路,同心同德迈向21世纪。碑基周围有四个台阶,表示从xx年以来,湖州军民经过四次大会战,终于完成了治理太湖的工程。碑上有几个大字是由国务院委员陈浚生来湖州视察时题写的。

太湖乐园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梅花洲。梅花洲四面环水,其中三面临太湖,南面背靠小梅山下的南横港(古时称里河)与岸相隔。南横港开凿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历时八个多月,贯通小梅山麓长兴境内的坍缺港与湖州徐娄港,作为渔民的避风港。南横港长380多米,宽约12米,又沿河筑石堤,宽1.7米,这段明代河堤至今仍完好,成为梅洲一景。

进入园中就可以看见一座拱桥,桥名为同心桥。同心桥下右边有同心苑、同心亭,是专门为新婚伉俪举办礼仪的场所,新人在这里可以栽种同心树,结同心锁,铸同心牌。

千米栈桥九曲八弯连接到水上世界,围成400亩内湖,是乐园游艇俱乐部的大本营。

水上世界边上有水上别墅。一期工程由上海宝产实业总公司建造,新型建材,不用一砖一瓦,有独立别墅9幢,栈桥相连。A型房二室一厅独卫,B型房一室一厅,水电卫齐全。

湖州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湖州市区北部、太湖南岸,弁山东麓,大钱港以西,下辖仁皇山、滨湖两个街道,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精选5篇浙江湖州太湖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精选5篇浙江湖州太湖导游词(一)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湖州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湖州位于浙江省的北部,湖州的地名取意于“太湖南岸之州府”,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市区面积1500多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

“太湖、竹乡、古镇、名山”是湖州旅游和四大特色品牌。湖州有中国十分之一丝绸而被称为“丝绸之府”有中国十分之一的淡水鱼而被称为“鱼米之乡”,湖州是全国淡水养鱼的发源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大夫范蠡在南浔范庄掘池养鱼,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淡水鱼专著《养鱼经》有中国十分之一的竹子而被誉为“竹子王国”。它的主要景点有:南浔古镇、莫干山风景区(它与北戴河、庐山、鸡公山一起被誉为四大避暑胜地)、飞英塔、安吉竹博园、中南百草园。

湖州被称为“三朵金花”的工艺品是指一品湖笔、双林绫绢、湖州羽毛扇。

湖州是中国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太湖南岸。东邻上海150公里、南距杭州90公里,是苏浙皖的交汇之地,因濒临太湖而得名。现辖城区、南浔区、菱湖区、德清区、长兴县、和安吉县,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人口257.21万。

在长江三角洲地区,湖州是一座重要的对外开放城市,是国务院确定的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l5个城市中的一个。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物之邦”之称。自战国时期(公元前333年)楚春申君筑菰城至今,湖州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市内名胜众多,古迹遍布。

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在市郊钱山漾遣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悠久的蚕丝织物之一,有4700多年历史。 湖州丝绸不仅早已“冠绝海内”,而且经丝绸之路获“湖丝衣天下”的美誉。历代被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也产于湖州。

湖州东部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河港密布西部属山地丘陵,山林密布,风景优美,矿藏、山泉、旅游资源丰富。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区,温和湿润,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区内灾害性气候较少,全年平均气温为15.5℃--16℃,年平均降雨日142—155天,年平均降雨量在120mm左右,无霜期224—246天。

三国时候东吴在进浙江湖州一带设立吴兴郡,唐朝时期改湖州名为吴兴郡。

精选5篇浙江湖州太湖导游词(二)

下渚湖,又名防风湖,位于德清县城武康郊区,中心湖区面积约1890亩,相当于1.26平方公里,整个水域面积3.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第五大内陆湖。

江南最大的天然湿地下渚湖的神奇在于湖面或开阔如漾,水天一色或狭窄如港,汊道曲折,遍布湖荡的岛屿沙渚土墩形态各异,隐伏岛屿台墩600余座。湖中有墩、墩中有湖港中有汊、汊中套港。弯弯绕绕,就像走在一座巨大的水上迷宫里了。

这里港湾交错,芦苇成片,河水清澈,野鸭群息,基本保持着原始状态。湖东西两侧有防封山、禹山,山上有许多古迹。湖中有道观山、和尚山,两山中间又有扁担山相连。

用"风景如画"来形容下渚湖的四季风光是很恰当的。春风拂面,丽日高照,桃红柳绿,碎红乱点,湖畔春晓夏日炎炎,湖水澄碧,绿荷翠裳,云浮半空,南风徐徐,清凉气爽天高云淡,桂子飘香,红叶送雁,苇风芦影,山高水长霜林冰岸,瑞雪飘飘,湖面上下,银装素裹,湖幽神怡,流连忘返。游船沿曲水通幽的港道前进,游客可近距离观赏大片野生芦苇荡,风舞芦荻,波光滟影,颇具野趣。芦苇丛中野禽栖息,野鸭、白鹭、沙鸥等飞禽随处可见,水鸟成群,自由出没于湖上水草间。这里的自然植被葱郁,有大量野生鸟类禽类繁衍生息,与湿地原生态共同呈现"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美景,令人赞叹不已。

精选5篇浙江湖州太湖导游词(三)

太湖旅游度假区位于太湖南岸,距湖州市区8公里,有38米宽的大道与市区相连,为省内唯一依托太湖资源优势而开发的省级旅游度假区。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750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山峰72座。太湖东、北、西沿岸和湖中诸岛,为吴越文化发源地。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流域内分布有上海市,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4个地级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3个地级市,共有30县(市)。流域内有耕地2266万亩,主要用于建设用地。其中水田1856万亩,旱地410万亩,复种指数200%。流域用地状况,耕地占41%,水域15%,建设用地18%,其他用地26%。

太湖流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四周略高,中间略低,形似碟子。其中山区丘陵占16%,河湖水面占16%,平原占68%。太湖不仅位于全流域的中心,而且是全流域的水利中枢。太湖西南部上游来水,主要有来自浙江天目山脉的东、西苕溪和来自苏皖界山和茅山山脉的荆溪。东、西苕溪在湖州汇合后,主流由长兜港、小梅口注入太湖,其余分散由吴兴、长兴“七十二溇港”入太湖,另有一部分通过塘水路直接东泄。荆溪正流由宜兴大浦口注入太湖,洮湖、滆湖地区来水则由宜兴百渎流入太湖,另有一部分经京杭大运河直接东泄。吴兴、长兴沿湖诸溇港和宜兴百渎均有横塘连接,水量可以互相调节。太湖东北面出水也有上百条溇港(已湮废不少),其中主要的有梁溪口、沙墩口、胥口、鲇鱼口、瓜泾口、南厍等,越过京杭大运河入阳澄、淀泖湖群,再通过黄浦江、吴淞江和太仓、常熟间众多港浦入长江、入海,其中以黄浦江泄量最大。京杭大运河纵贯太湖北、东、南三面,沟通了众多东西向的排水河道,起着相互调节的作用。

太湖是一个天然的巨大水库。太湖在水位2.99米时的库容为44.23亿立方米,平均水深1.89米,在水位4.65米时的库容约83亿立方米。太湖不仅接纳上游水,下游地区或遇暴雨,水也会倒流入湖。当长江水位高涨而通江港口无水闸控制时,江水也会分流入湖。由于湖面大,每上涨1厘米,可蓄水2300多万立方米,故洪枯水位变幅小。一般每年4 月雨季开始水位上涨,7月中下旬达到高峰,到11月进入枯水期,2~3月水位最低。一般洪枯变幅在1~1.5米之间。1991年太湖平均水位4.79米,为历史最高1934年瓜泾口1.87米,为历史最低。由于太湖的调蓄,其下游平原虽然地势比较低洼,一般年份仍可免受洪水威胁。

太湖流域不仅下游地区依赖太湖水灌溉,上游大部分地区也依赖太湖水灌溉,太湖水可一直灌到西部山脚边。一般年份,灌溉水源都可满足,特殊干旱年份水源不足时,需从长江引水。现已在通江河口陆续增建翻水站,引江入湖,使水源更为丰盈。

太湖不仅对全流域灌溉有很大作用,而且对流域城乡供水有重要作用。一湖好水,不仅沿湖无锡、苏州等城市可直接取用,黄浦江以太湖为源,清水长流,对冲淤、冲污、冲咸和上海城市用水有着重要意义。不幸的是,目前黄浦江每天要接纳大量工业废水。据有关单位分析,每当上游来水与接纳污水的比例小于8∶1时,就会发生黑臭。如1992年太湖流域大旱,黄浦江水黑臭长达268天,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近年来太湖已受到了严重污染,整个地区的水质下降,保护太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列为国家重点治理项目。两省一市联手采取行动,对重点排污单位限期治理,达标排放,否则就勒令停产,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等。现第一阶段目标已初见成效。自古以来,太湖流域航运事业就十分发达。目前全区有干支航线900余条,通航里程1.2万公里,形成了一个江河湖海直达、干支相连、四通八达的航运网。据不完全统计,全流域有各类船舶4.7万艘、134万吨。上海港通过内河集疏的货物约占70%,苏州、无锡、常州三市水运量占江苏全省水运量的44% 。

太湖宽浅的水域有鱼虾多达30多种,其中以银鱼、白壳虾、鲚鱼为水产珍品。太湖流域是我国重点淡水渔业基地,淡水鱼产量约占全国的10%。

太湖范围大,景点多,人文古迹多,有极好的风景旅游资源。目前著名风景点有无锡蠡园、鼋头渚和苏州洞庭东山、洞庭西山等。从总体上说,太湖与“人间天堂”苏州、杭州两个风景游览城市及整个锦绣江南联系在一起。近年来,随着我国“四大名著”电视剧的拍摄,无锡相继建成了“三国城”、“水浒城”等,成了新的旅游热点。目前,苏州至洞庭西山已架起了跨湖长桥,西山不再是“孤岛”,从苏州、无锡到湖州已开有旅游客班,穿越太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太湖的旅游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苏、浙、沪两省一市在太湖流域做了大量的水利工作,建了不少水利工程。1984年12月成立太湖流域管理局,归水利电力部和国务院长江口及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双重领导。现由水利部直接领导。

1991年,太湖流域发生了暴雨洪水,太湖出现了有实测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4.79米,灾害造成的损失上百亿元,全国震惊。灾后,在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下,两省一市人民携手合作,加快了太浦河、望虞河、杭嘉湖南排、环湖大堤等太湖治理“十大骨干工程”建设。2000年左右基本完成了10项重点骨干工程及黄浦江上游干流防洪工程建设,使太湖流域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最后一批工程于2002年基本完成。目前,太湖洪水的主要通道已基本畅通,治太工程总体框架已经形成,初步改善了流域防洪除涝条件。

太湖旅游度假区1995年开始开发建设,1996年对外开放。度假区的开发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南太湖山水文化为标志,以水上活动、会议度假为主、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以带动整个湖州市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度假区以回归自然为形象主题,体现真山真水的自然风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浓郁的水乡民俗文化,形成以湖山觅胜、寻古探幽、石林野趣、梦里水乡为鲜明特色的、四季皆宜的南太湖康乐度假区,并塑造太湖旅游度假区“湖、农、山、水、古”的总体旅游形象。太湖旅游度假区将建设发展成为湖州中心城市以度假休闲为主的重要功能区和长江三角洲及环太湖旅游圈内的重要旅游基地。

太湖旅游度假区的邱城遗址,位于湖州城北9公里的白雀乡小梅口,它是春秋时吴国所修筑的三城之一。邱城依山而建,周长1.5公里。由于城址东南和西南分布着一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所以叫“邱城遗址”。遗址总面积约3万平方米,分上、中、下三个文化层,下层距今约6000年,属马家浜文化中层距今约5000年,属崧泽文化上层距今约2500年左右。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湖旅游度假区里的纪念碑是“湖州军民治太湖纪念碑”。整个碑体象三张鼓满的风帆,帆高21米,三帆中间镶着一个大圆球。纪念碑标志着湖州军民坚持走建设、管理、开发一体化道路,同心同德迈向21世纪。碑基周围有四个台阶,表示从91年以来,湖州军民经过四次大会战,终于完成了治理太湖的工程。碑上有几个大字是由国务院委员陈浚生来湖州视察时题写的。

太湖乐园

太湖乐园位于太湖旅游度假区梅花洲。梅花洲四面环水,其中三面临太湖,南面背靠小梅山下的南横港(古时称里河)与岸相隔。南横港开凿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历时八个多月,贯通小梅山麓长兴境内的坍缺港与湖州徐娄港,作为渔民的避风港。南横港长380多米,宽约12米,又沿河筑石堤,宽1.7米,这段明代河堤至今仍完好,成为梅洲一景。

进入园中就可以看见一座拱桥,桥名为同心桥。同心桥下右边有同心苑、同心亭,是专门为新婚伉俪举办礼仪的场所,新人在这里可以栽种同心树,结同心锁,铸同心牌。

千米栈桥九曲八弯连接到水上世界,围成400亩内湖,是乐园游艇俱乐部的大本营。

水上世界边上有水上别墅。一期工程由上海宝产实业总公司建造,新型建材,不用一砖一瓦,有独立别墅9幢,栈桥相连。A型房二室一厅独卫,B型房一室一厅,水电卫齐全。

精选5篇浙江湖州太湖导游词(四)

各位游客:

早上好!欢迎大家来无锡游览,今天有幸陪同大家一起进行太湖精华游,我感到很高兴。太湖,面积2400平方公里,相当于400个杭州西湖那么大,是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位于江苏,浙江两省之间周围有无锡、苏州、常州、湖州四个城市。2400多年前吴越春秋时,吴王阖闾首开太湖画舫进行水上旅游,并首创太湖般菜唐宋时期,太湖又以盛产太湖石出名。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还有72座岛屿山峰点缀其间,组成了一幅山外有山、湖中有湖的天然画卷。

我们首先游览的是真山真水的鼋头渚公园。鼋头渚,渚就是突入湖中,三面临水的半岛,因状如鼋头而得名。相传明朝的时候,有一个渔夫在湖中遇到风浪,误入鼋头渚,舍舟登岸,发现这里茂林修竹,落英缤纷,疑为世外桃源,不忍离去。后又打柴遇仙,得道出世,为这里留下罢拔几分神秘色彩。鼋头渚向南可望烟波太湖,恶青岛海滨浩淼气概往北能观碧波蠡湖,有杭州西湖的明媚风光。在这么一片真山真水的自然景色中,辅之以别具匠心的人工点缀,使之成为观赏太湖风月最理想的游览胜地。鼋头渚以其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却辽阔的无边风月,以及早中晚、晴阴雨景致各异的神奇变幻和春花秋月、夏荷冬雪的四时之景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无数中外游人。

(澄澜堂)

澄澜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明代宫殿式样建造的,面阔五间,四周游廊,宽敞豁达,气宇不凡。澄澜堂的“澄”是指湖水平静清澈,“澜”是波澜起伏之意,取名澄澜堂,是说在这里可以饱览太湖多变的天然景色。

澄澜堂位于鼋头渚的高处,居中面湖,视野开阔,远眺近览,景色各异。

(甘露寺)

这里是甘露寺,甘露寺原在镇江北固山上,是孙权的母亲、刘备的“丈母娘”念经的地方。因为东吴起先建都在镇江,火烧赤壁之后才迁都南京的。

三国城内的甘露地建于山坡之上,经二组台阶到达建在7米高的平台上的甘露寺山门,山门内沿斜坡登上6米高的平台,可到佛殿。殿内有释迦牟尼佛像,旁边是吴国太的经心,吴国太相女婿就在此拍摄。

赤壁之战后,孙、刘曹均势鼎立。周瑜设下“美人计”,假称把孙权的妹妹孙尚香许婚刘备,京口招亲,然后扣下刘备,逼还荆州。刘备则按诸葛亮之计,设法让孙权之母吴国太甘露寺相亲,弄假成真,并带着孙夫人一起返回荆州。这就“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

(灵山大佛)

1994年10月20日,“中国无锡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小灵山上隆重举行,这标志着“世界第一大佛”即将诞生。

灵山大佛是一座高达88米的露天青铜释迦牟尼立像,投资超亿元,用铜700吨。比耸立于纽约赫德森河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铜像--被誉为“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巨像”还高42米,用铜量是自由女神的3倍。比“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乐山大佛--“世界第一大佛”再高17米。由此可见,灵山大佛是世界之最。

灵山大佛采用锡青铜材料铸造,除因青铜件持久耐用外,更重要的是青铜艺术是源于石器时代的古典艺术精粹,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发族文化中极为灿烂的一部分。青铜的古朴素雅和优美细致,在世界艺术上享有崇高地位,这为大佛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再者,青铜时代正在佛教形成的朝代,代表着佛教源远流长,历史悠久。

大佛的建筑结构设计则由设计上海东主明珠电视塔而名扬海内外华东建筑设计院承担。此工程由于采用了高新技术,可防止岩层滑坡和岩石风化,可搞7级地震和12级以上大风,而且防雷,还设有烟警、温警两套报警系统,达到自动喷淋降温、防火的联防作用。

大佛内层主体工程于1996年5月28日举行了封顶典礼。内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只是大佛的主心骨,然后主心骨外焊接钢支架,钢支架上再安装青铜材料铸造的大佛铜板,最后将焊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灵山大佛,灵山大佛的焊缝总长度达30公里。

大佛的铜板铸造是一顶大规模、高难度的工程,由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机器厂承建。该厂曾运用航天技术成功地为香港宝莲寺铸建了“天坛大佛”,赢得了国内外各界人士的致赞誉。南京晨光机器厂根据著名雕塑家吴显林创作的8米高灵山大佛的佛像小样,通过电脑放大11倍再切割分片浇铸成铜板。88米高的灵山大佛的佛体部分共由1560块铜板拼接而成,第块铜板平均厚8毫米,高2米,重约600公斤,共用青铜达700吨。1995年7月24日正式开炉浇铸,耗时一年完工。1996掂5月30日,灵山大佛第一块净重666公斤的锡青铜板佛体开始安装,1997年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1997年11月15日灵山大佛落成开光。

灵山大佛高88米,加上三层裙楼基座,总高达101.5米。大佛的脚趾前端高80厘米,趾甲宽有60厘米。

灵山大佛的建造,不仅仅是创下了一个世界纪录,更主要的是他将在宗教文化、社会文明、经济发展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灵山胜境将成为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人文景观,成为人们向往的游览胜地。

精选5篇浙江湖州太湖导游词(五)

各位游客朋友,欢迎大家到湖州南浔来游览观光。湖州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嘉兴,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面积5818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3万。下辖吴兴区、南浔区,长兴县、安吉县、德清县。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湖州城建制始于战国,公元前248年春申君黄歇在此筑城,始称菰城,到了三国东吴时期,取吴国兴盛之义,称为吴兴,直到隋朝才正式叫作湖州。湖州的市花是百合花、市树是银杏树。

各位游客朋友,湖州旅游资源丰富,湖州城市地标性建筑月亮酒店坐落在风景优美的太湖旅游度假区,南浔古镇是中国十大魅力名镇,德清县内有全国四大避暑胜地莫干山和下渚湖湿地,长兴县有金钉子、十里银杏长廊、扬子鳄养殖基地等景观,还有被誉为中国竹乡和全国首个生态县的安吉。湖州历史上人才辈出,曾经涌现过唐代诗人孟郊,元代书画家赵孟顾,近现代书画大师吴昌硕等一大批名人。王羲之、颜真卿、陆羽、苏轼都在湖州留下过足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湖州籍的两院院士共有18名之多。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毛笔之都等荣誉称号。2015年,湖州的南浔古镇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南挦古镇。明清时期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在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有17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的说法,南浔由此也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在南浔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金黄狗”之说。以前南浔人是用动物形体的大小来衡量一个家庭的财产,一千万两以上家产的称为象,五百万两以上的称为牛,一百万两以上的称为狗。而四象指南浔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刘家、张家、顾家和庞家。南浔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的说法,民国奇人张静江,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张石铭,著名诗人、散文家徐迟等都来自南挦。

各位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游览的是小莲庄。它是南浔五大名园之一,是“四象之首”刘镛仰慕赵孟顿的莲花庄而修建的私家园林。它的建成历经了刘家=代人四十年的时间,主要由义庄、园林、家庙三部分组成,占地18000平方米。小莲庄有三宝:碑刻长廊、东升阁和御赐牌坊。碑刻长廊里共陈列着45方碑刻,是清代20几位文人之间来往投赠的诗文,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一方是宰相刘罗锅的书法真迹。对面这座四面厅的建筑叫静香诗窟,最有特色的是这建筑的顶部结构,一边是一个倒扣的升,另一边是一个倒扣的斗,我们都知道过去量米十升为一斗,所以这又叫作升斗厅。据说一般的客人只能在升厅里与主人会面,而如果是有才学之人,主人会把他请到斗厅热情款待,取“才髙八斗”之意,可见主人内心对才学是非常尊敬的。东升阁是园子当中的制高点,登高可看小莲庄全景又可东观日出,是刘家休闲避暑的地方。御赐牌坊共有两座,第一座是刘家慷慨解囊30万银元赈灾而皇帝下旨建造的功德牌坊,第二座是为表彰刘镛的大儿子刘安澜的夫人恪守妇道从一而终而建造的贞洁牌坊。

各位游客请看,这是嘉业堂藏书楼。此楼建于1920年,1924年完工,占地13333平方米。它的建造者是号称“江浙巨富”刘镛的嫡长孙刘承干。清末时刘承干曾捐赠巨款修筑光绪陵墓,因此宣统帝便题赠了“钦若嘉业”的匾额,他以此为荣,就将这藏书楼取名“嘉业”。刘承干是秀才出身,从小便受诗书文艺的熏陶,本人就十分酷爱读书藏书,后来过继给伯父刘安澜,也继承了继父藏书的遗志,辛亥革命后社会动荡,许多贵族大家都纷纷靠出卖家中藏书度日,刘承干就在这一时期收集了大量珍贵的书籍达60余卷,建设藏书楼耗费约30万两白银。可惜主人不善经商家道中落,不得不变卖藏书,1951年,主人主动将藏品和藏书全部捐献给了国家,成为浙江图书馆的一个分支机构。

以上就是关于浙江省湖州市菱湖镇锦瑞府什么时候交房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