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市辖区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2023-01-28 16:32:55 网络620
核心提示:北京市市辖区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文兴街社区居委会、朝阳庵社区居委会、三塔社区居委会、新华南社区居委会、百万庄东社区居委会、百万庄西社区居委会、车公庄社区居委会、新华东社区居委会、新华里社区居委会、榆树馆社区居委会、德宝社区居委会、

北京市市辖区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北京市市辖区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下辖村委会包括文兴街社区居委会、朝阳庵社区居委会、三塔社区居委会、新华南社区居委会、百万庄东社区居委会、百万庄西社区居委会、车公庄社区居委会、新华东社区居委会、新华里社区居委会、榆树馆社区居委会、德宝社区居委会、团结社区居委会、北营房西里社区居委会、北营房东里社区居委会、黄瓜园社区居委会、露园社区居委会、阜外西社区居委会、洪茂沟社区居委会、阜外东社区居委会、南营房社区居委会、万明园社区居委会、滨河社区居委会。

为什么有人退休了就去青岛养老?

中科院铁矿石研究所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26号的邮政编码为100032,所属街道为北京西城新街口街道,所属社区为北京西城新街口街道,所属居委会/村委会为北京西城黄瓜园社区居委会。

北京生活成本是怎么样?

确实是有许多人来青岛购房了,夏天来度假,退休后来定居。

一是因为青岛的气候好,一年四季季节分明,冬天不是很冷,夏天不是很热,有暖气有空调,有名山,山有大海,有沙滩,有海鲜。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青岛人文环境好,民风淳朴,热情好客。

不要相信什么鲍鱼大虾都是外地人瞎炒作而已,真正的青岛人虽然小气,都很好客,也不排外,还有 社会 治安也好,城市也很美丽,这就是许多外地人喜欢退休后来青岛居住地原因。

不知说的对不对,欢迎留言评论

一是青岛的自然风貌和城市气候宜人。

二是典型海洋气候,冬暖夏凉,非常适合老年人。青岛属北方,冬天有供暖,而青岛夏季短,天热时间短。

三是生活物价特别是蔬菜水果便宜且种类多,如苹果能吃到来年新苹果下市。离蔬菜生产大市场寿光几小时车程,蔬菜价格不贵。

四是房价虽然有点高,但主要在主城区,其他位置并不太高。

最为重要一点,外地有权有钱人提前在青岛已经购置房产,就等退休来居住。

退休了来青岛养老,一方面是自然环境好,气候上四季分明冬暖夏凉,植被多绿化好空气清新,红瓦绿树碧海蓝天真不是吹的。再就是生活节奏不快,人文环境比较好,民风淳朴热情好客。青岛的房价比一般的内地城市要高,平时的生活成本也要高一点,想要退休来青岛养老,多少要有一点经济基础做支撑的。蓝天白云大海,欢迎大家来青岛 旅游 疗养度假安居。

作为一个四十岁的青岛土著,我来拉拉我的看法。

说到气候,青岛夏无酷暑,冬无严寒,而且还供暖。但是青岛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比较潮湿,比起南方城市能好些。

青岛作为一个近代才兴起的城市,有一种奇特的文化底蕴。红瓦绿树碧海蓝天,以前书记说是红瓦绿树征,这毛病放在公务人员上是缺点,放在城市里,那就适合养老了。整个城市就像是一个留恋风景的旅人,慢节奏,能让你静下来。过了晚九点,城市就开始寂静下来,虽处城市却远离喧嚣。

医疗上,青医附院百廿 历史 ,医疗水平中规中矩。

交通上,地铁公交四通八达,而且还不挤不堵,65岁以上老人免费。

几乎所有的景点都对老人免费,从黎明到夜幕降临,你都看得到锻炼的人。

另外,青岛人还有一个挺奇怪的特点,有一部分青岛市里土著,也不知道骄傲个啥,特别看不起周围区市的人,不管你是即墨的平度的莱西的胶南的,还是烟台的潍坊的日照的济南的,统称老巴子。不过这种人越来越少了。这种本地土著好多都混的不咋地,你在新楼盘或者次新楼盘基本看不到这种人。

综上,青岛确实是养老的好地方,反正我这辈子就交代在这里了。

我觉得外地人来青岛养老的原因主要是青岛宜居,适合生活。

—:气候,冬天不冷,夏天不热,没有风沙,空气湿润。

二景色秀丽,青岛的整个城市的街道十字口都有街边小公园,绿化带,街道两旁树木高大、葱郁,既有城市的繁华,又有自然的美景。

还有美丽的大海,以及大海带给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便利:海鲜,既是美味,又能 养生 ,闲睱时间可以赶海、钓鱼,退休生活也丰富。

三 生活节奏慢,既能享受小城市的安逸,又能享受大城市的繁华。犹其夏天,老年人坐在啤酒屋,喝着散啤,吃着海鲜, 聊着天,或打着扑克麻将,生活既丰富又悠闲,真是美味人生啊!

五交通方便,快捷,退休了,想去哪儿转转,家门口都有公交车站,随时坐车出发。

六城市包容性强,不管你是哪里的人到这儿,都和自己的家乡一样,到公园转一转就可认识三五好友,用不了多长,就可打成一片。

七生活方便,每个小区附近都有菜市场、早市、夜市超市药店、餐厅等生活 娱乐 设施。

八:城市魅力大,整个城市的饮食兼容东西南北的差异,文化既有中国特色又带有中欧风情。

总之到青岛养老,既能随时游山玩水,又能吃好喝好,生活肆意洒脱,真正过好人生的下半段。

在青岛读了四年大学,感觉青岛挺不错的,没有一线城市那么的喧嚣,城市规划很好,交通比较畅通,记得有一次晚高峰在市政府山东路那边坐公交,也就堵了10分钟。确实是个 旅游 城市,从团岛那边沿着海岸线到石老人再到沙子口流清河,退休了沿着走走真心羡慕。现在又有了地铁,更方便了。海边的气候好,确实凉快,其实感觉威海更凉快和惬意,但是青岛各种资源,比如医疗啥的更好。以后退休了在青岛整个海景房,太爽了。

这些退休人员能上青岛养老的话,也不是一般人员。他们可能按时间从承德,青岛,海南岛轮着住。大部分人希望也在青岛养老,只是银子不支持。

青岛风光!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城市,气候环境好,四季分明,有海水,沙滩,美景, 美食 。适合休闲 娱乐 。更适合退休后生活。

说起青岛,人们总会想到“五四广场”,“栈桥”和“极地海洋世界”,还有那金色的沙滩...

青岛是山东一座美丽的城市,有人退休后去青岛养老,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我因事曾在青岛小住些时日,虽是走马观花,但感觉青岛的确是宜居城市。

首先是气候好,夏季不太炎热,冬季有供暖,海洋性气候让人感到舒适,当然,临近海边还是会有些潮湿。我原先在北京犯过的鼻炎,在青岛都有些缓解。

二是绿化环境好,凡在人们居住的地方,都有大面积的绿植,公园很多,建造得美观大气,老年人可在公园里健身,散步,唱歌,年轻人晚饭后到公园里 娱乐 ,各得其所。街道整洁干净,道路交通,治安秩序管理好,几乎少有交通堵塞。城市管理规划以人为本理念显著,每个公交车站都有不锈钢座椅和防晒防雨棚,方便旅客等车休息或放置东西。

三是人文理念,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山东不愧是孔孟之乡,各地民风纯朴,热情好客。我住于青岛城阳时,初来乍到,邻居小妹看我在院里种菜,亲自过来指导...让我去早市买些黄瓜,辣椒,丝瓜苗,并告知如何搭架,苗距多少...让人感受到邻里关系的温暖。由于青岛城市生活慢节奏,马路不太宽,过马路时司机远远会减速给行人礼让,青年人对老人很有礼貌,一次我提着从超市买的一大包物品,到公交车站等车,还没到站台,公交站台座椅上的好几个学生立刻站起来给我让座,这虽是小事,但体现出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四是 美食 佳肴让人留恋,山东地域宽广,称齐鲁大地名副其实,有山有水,有海洋,各地物产丰富,各具特色,有海鲜鱼虾,有著名的王哥庄大馒头等面食,无论是北方人,还是南方人,到这里居住都能适应。青岛城阳某社区,就住着很多韩国人,有的已融入到青岛的日常生活里。

但是,青岛也有令外地退休老人耽忧之处,那就是大的三甲医院较少,目前还不能实现看病异地报销,另外对于老年人居家养老,就近就餐等规划实施尚有待加强。还应更多的为年轻人开拓就业渠道,提高待遇,留住本地人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社会 才能和谐发展,人民生活才会幸福。

作为十年新北京人(有北京户口的后来打工者),对北京生活成本有一些切身体会。你年薪20万,都感叹在北京生存有多难?其实,你这个收入水平已经跑赢95%的国人了。可是为什么感觉很难再北京生存呢?分析生活成本,没有太大的意义。归根到底就是房价太高,没买房的人,不敢消费,攒钱速度又追不上房价的涨幅,两头受堵啊。

12年前,我从家乡小城来到北京,一晃12年了。2008年刚来的时候,那时候房价一万多,相比小城的工资来说,觉得这是天价,没有下狠手买房。挣了几年“高薪”,把家乡房子卖了几个钱,在12年那波下跌中买的,付款的时候比起2008年时的房价,简直是割肉般疼痛,但也算是抄到底了。当时用公积金贷款,利息才2.5%,贷到款就是赚到了。有房之后,生活消费就进入系统化。

在说具体成本之前,先说一下前几天的事情:各大平台巨头在社区团购“拼刺刀”的时候,我遇到了菜市场的老大哥,他们一家三口靠摆菜摊生活,每次见到我们夫妇,老远就打招呼。前几天,他们搬走了,因为他的果蔬摊已经难以为继,被社区团购挤兑垮了。社区团购打补贴战,现在便宜,以后未必,这是谁都知道的结局。

我们小区周边有五种超市(市场):一是高档超市,进口瓜果,有机蔬菜,起步价就比菜摊贵几倍。二是北京当地超市,价格还算亲民。三是某辉平价超市,基本都是老头老太的天下,图的就是便宜。四是菜市场,有大棚有空调有瓷砖铺地那种市场。五是小区路边的菜摊瓜果摊。

至少让人提供了五种消费层次。同样的一根黄瓜,高档超市里买有机黄瓜一根5元,到路边菜摊上就一根5毛。所以,放心地告诉你,在北京的生活成本并不高,由于大物流的优势,经常搞的促销,还有动不动就搞补贴大战,日常消费比小县城还便宜。

还有就是买衣服,消费也不高,档次也不低。我在家乡小城市买一件鳄鱼T恤,五六百,一分钱不让。你到北京那种正品折扣店,一百元就买一件。你买名牌运动装,小城市不打折,北京打折得让人冲动,一件阿迪T恤才卖几十块钱。

但是,你想高消费,多少钱都有地方让你尽情砸。小区不远处就有奢侈品商店,几十万一个的包包,上千万的手表,晃得人眼睛睁不开。你想省钱,路边的假包包,十几块钱一个。

所以,我们分析北京成本,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学(教育)这五个方面,不管有钱没钱,谁都绕不过去这五个主要刚需。忠告即将北漂的职场新人,看懂以下这7点实情,你的心里就有数了。

【一】住。买房成本高、租房成本高,高得让人望而生畏。

买房,大家都知道,就不详细写了。当年来北京的时候,年薪20万,公司附近民房价格为2万元。12年过去了,年薪翻了一倍,房价翻了5倍。如果与收入相比,房价真是一座大山,压得别人喘不过气来。所以,不要着急,先踮起脚尖,买个小房子,慢慢置换大房子,保障生活质量不要因为房子降低到一塌糊涂。

租房,是每位北漂绕不过去的“心痛”。曾经为了孩子上名校,租了一间筒子楼,50平米,月租5000元,估计现在要7000拐弯了。很多年轻人都是合租,在贵贱和远近之间纠结。住在五环内,就要忍受巨高的房租,住在五环外,就要忍受痛苦的通勤。

五环内,大多数人舍不得租一居室,稍微好的一居室要5000元以上,单身公寓要7000以上了。这个价格,随着环数减少而递增,比如,五环边一居室5000元,四环边要6000元,三环边要7000元,在国贸等繁华地区则要8000元。敢这么租房子住的,基本都是企业高薪白领了。

大多数普通打工族,就是合租,租单元房的一间房子。主卧带阳台带卫生间的要3500元起了,次卧要3000元起,小房间(也就能摆一张床一张桌子)2500元起。也是随着环数减少而递增的。

住的费用,是最刚性的。别的能省,这个支出你想省,房东不答应啊。

比较幸福的一群人是,公务员、优质事业单位、央企、国企,基本提供宿舍,或提供合租房。不提供宿舍的,也给予较为丰厚的租房补贴。见过最高的租房补贴,中层干部月补6000元,可以让你租一个不错的二居室。你租的差一点,差价就落自己口袋了。

【二】食。吃饭是一项刚性支出,你想省,肚子不答应。

食,是比较分化的刚性支出。北京高消费的楼堂馆所比比皆是,八规之后,收敛了很多。天价餐的新闻也屡见不鲜,一顿饭吃上百万的并不少见。如果再去某某人间(已被打掉)消消食,一晚上再砸几十万也很正常。所以,我们不写那些奢靡之风。

就说普通百姓的吃饭问题。我说真话,北京吃饭真不贵。参照系有两个:一个是吃饭与收入对比,一个是吃饭与其他城市对比。这两个指标,都不算高,甚至比一些小城市都便宜。

第一指标,吃饭与收入对比,北京吃饭可能控制在收入的10%,比如,你月薪1万,吃饭控制在1000元也能挺好的。你在小城市,这个比例降不到10%,你月薪3000元,你吃饭不会少于20%。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北京吃饭还是比较便宜的。

第二指标,吃饭的物价。

有三种层次:

一层:精品超市。比如,华贸地下的某联精品超市,高档楼盘下面的某某好、某某某美等精品超市。有机蔬菜要比普通超市贵一倍以上,关键是精品超市里有各种各样贵重的食品,比如某菌2两就几千元,进口大车厘子一斤300元,有的稀奇古怪的水果也是几百元一斤。

二层:普通超市。比如,某隆、某辉、某发、某家等平价超市,以某辉最接地气、最亲民,有些蔬菜比大市场都便宜。有经验的大妈,专门等打折和优惠时候去买,估计能省一半钱。说真心话,某辉超市的食品比小城市的都便宜。

三层:菜市场、菜摊。北京的特点就是各种档次的卖场共存。比如,我家附近方圆一百米之内就是一套组合拳,有精品超市、某辉超市、某菜市场、菜摊遍地都是,它们和谐共存,各得其所。菜市场和菜摊的蔬菜水果,真心比小城市便宜,质量还不错。估计是得意于消耗量大、批发价格低吧。

反正,我家是三个层次都去,我老婆都是高手,知道买什么去哪里,资源配置很准确。比如,我要买那种大蛤蜊,就去精品超市,贵一倍,但质量真好。买牛奶面包等日常食品就去某辉。买时令蔬菜和水果就去菜市场。这三个层次是来回切换。

如果年轻人自己做饭,一天30元,能解决温饱和营养问题,一天50元就可以保证质量了。前提是你要会买会做。

如果年轻人不开火,那么,一天伙食费起步价60元,早餐8元,中餐20,晚餐20万,水果牛奶饮料12元,至少60元。如果再省,就降低了生活质量。

最舒服的那群人还是体制内,公务员、优质事业编、央企、国企,基本都有食堂,要么是免费,要么只是象征性收一点。象征性收一点的单位,往往有伙食补贴,省下来就是自己的钱。有些单位的伙食不要太好哇,相当于50元的自助餐了,而且干净、卫生、有营养、还方便。

【三】行。主要是时间成本太贵,对所有人一视同仁。

前不久,我同学来看我,我请他们去三里屯玩。我有车不敢开,有些外地同学不理解。我本来想打的,后来决定不打的,外地同学也不理解,觉得我抠门,因为穷家富路嘛,有位同学说我打的吧。我只能请他们打的。结果呢,晚高峰我们打的过去,用时3小时,打的费98元。回来时候,同学都理解我了,乖乖跟着我去坐地铁。

北京的通勤费,以前是全国最低的,公交车4毛,地铁2元能跑遍北京城,现在涨价了,但总体不贵。所以,年轻人完全做公共交通出行,一天十几块钱足够,一个月400元左右可以包住。

我有车,但上班基本不开,主要是周末郊游使用。原因是时间成本和停车成本太高。假设我开车上班,一是堵车耗费时间,二是找车位耗费时间,三是停车费,长期停在路边,与收费大爷搞好关系,每天30元。如果按小时,哪怕一小时10元,一天就80元。

如果去繁华地区玩,比如开车去三里屯、后海、王府井、西单等商业区,找车位难,找到车位,第一小时30元,第二小时40元。真心是割肉疼,谁家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是不?

另外,停车费也与“智商”有关系。我就知道哪些地方停车又便宜又方便。比如,你去天安门,你如果停在路边,又远又贵,每小时收你20元就算便宜你了。但是,你停在大剧院地下停车场,离天安门最近,每小时才6元。

所以,对年轻人来说,自己没有车,在北京通勤费还是比较低的,就是时间成本太高。如何辩证地处理房租和通勤的关系,我建议在公司附近租房,哪怕差一点,每天节约2-3小时通勤时间,你会幸福感大增,利用这2-3小时做做自媒体,也能赚回一两百元。

【四】衣。服饰支出并不刚性,弹性空间大。

衣服等日用品,消费绝对是弹性巨大的非刚性支出。名牌包包几百万一支,在地摊上20元买一个也能背。衣服,也是如此,贵的上天,便宜的入地。主要分为三类:

一类:日常消费。对于年轻人来说,某库的衣服,基本都能穿出去,不会掉价。一百元到几百元都有。从内衣到棉衣都有,基本满足需求,消费不高。各大商场一楼,经常摆满了“地摊”,一折两折的服装有的是,大牌子也就几十到几百不等。当然了,从某宝、某多买衣服,也可以应付日常消费,一个月平摊1000元,不算太LOW,不至于抬不起头。

二类:自我安慰。年轻人不想辜负青春年华,也想“对自己好一点”,怎么办?北京这一点比小城市要好几倍,各种名品折扣、奥特莱斯等等,一折两折,也能买到大牌子正品。大商场的专柜,有时候搞活动,会逛街的女孩子总能找到“低折扣”。比如,我老婆给我买T恤,咱也不赶时髦抢新品,专门等它打折时买呀,原价3000元,趁它两折时买才600元。

说真心话,北京买名牌衣服,真的真的比小城市便宜很多很多。我在家乡时买某驰衬衣,2000元一件,根本不打折,你爱买不买,没得选。到北京后,发现某弛衬衣,经常打三折以下,几百元就可以轻松买到。

三类:装范提神。谁没有年轻时候,谁不想装装样子?都能理解。在大城市里生活,谁没有一两个“镇宅之宝”?年轻人买几件奢饰品撑撑门面,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北京,既可以到大商场买正品的名牌货,也可以去某库之类的二手店买正品,可以代购,可以海淘,可以跨境,种种方式,肯定比你在小城市买的便宜,也买的放心。

说完衣食住行等刚需消费之外,北京还有一个超级贵的消费支出,就是教育。

【五】教育。无底洞,没有天花板的刚性支出。

我在北京的同学,没几个潇洒的,主要原因就是全部耗在孩子的教育上了,一是时间,二是费用。花钱如流水,冤枉钱花得哗哗响,但是毫无办法,谁敢“赌”呀?为了让自己心理过关,该砸的钱一点不敢含糊,明知道不一定有用,反正就图个心安吧。

从幼儿园就开始砸钱,花钱如流水。公立幼儿园抢破头,每月也要大几千。私立幼儿园,弹性空间太大,每月几千一直到每月几万。从幼儿园到大学(留学),简直就是持久的金钱消耗战。

综合培养的费用消耗惊人。主要有兴趣爱好、艺术修养、特殊才能培育、补习、特训、比赛。个个都是花钱的无底洞。而且都是组合式的消耗,有的小孩,简直就是全能赛,什么都不能少,花钱没有数了。

咱不说,马术、高尔夫等教育投资吧,就说寻常百姓家的教育投入。钢琴,好的老师一小时一千。补习,优秀教师一小时一千。英语,厉害的机构一小时还是一千元。参加个比赛,没有几千元包装,自己都不好意让孩子上台。参加个出国训练营,没有几万都报不上名。

如果孩子从初中就要留学,简直就是大出血啊。梅国一年40万支出打底。英国35万打底。不说了,写起来都是泪。反正,我是给孩子补习,托人请的名师,一小时一千元,还送了不少礼。

【六】其他消费杂项。

北京看病难,但总体不贵,因为有医保。优质单位一般也给员工买补充医疗保险,基本可以保险到95%。北京的医疗资源,这是全国得天独厚的。

文化消费。你在北京,不可能不旅游,不可能不看演唱会,不可能买点书。这些消费,不是刚性的,但你避免不了,这个文化氛围在这儿呢。

健康消费。你的锻炼方式,就是散步跑步,消费不高。北京公园多,健身器材也多,自己免费玩玩不花钱。但凡你有其他爱好,基本也要烧钱。打羽毛球吧,场地费每小时起步价40元。打篮球,好的场地每小时600元。你去健身房,办张卡也是大几千元。

娱乐消费。年轻人在北京,难免要看电影,虽然不是刚需,但每年也不少消费。

聚会应酬。你不可能不聚会不应酬吧。北京下馆子,档次千差万别,但只要你不烧包,这项支出可控,总体也不贵。一般聚会,人均200元就够。如果轮流坐庄,相当于AA制,一年几千元可以包住。

通讯杂费。租房也会产生水费电费,手机通讯费,一个月300元就包死了,可以忽略不计。

人情往来。主要是结婚随礼、回老家送红包。这个没有办法统计,因人而异,少的一年几千元,多的一年几万元。不管怎么样,挣钱了,就要想着给父母寄点钱,不要当月光族。

【七】消费与投资是相对的,北京是一个让人升值的地方,不要被消费吓倒。

北京这座城市,我奋斗居住了12年,感觉到,北京除了房价高和教育投入大之外,其他都不叫事儿。房价高,也有对冲的办法,就是努力挣钱,凡是用钱能解决的难题,就不是难题。

北京是最公平的城市之一。干事创业的机会多,竞赛机制公平,另外,就是赚钱的渠道多元。

只要你努力干,可以多渠道赚钱。比如,你业余时间开滴滴、摆地摊、跑跑腿,都能日入两三百元。这在小城市是不可能的,也没有这么大的市场和空间。

最重要的就是竞赛机制公平。我有个同学年薪两百万元,他就是技术专家,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他这种人,在小城市就是一个小职员,根本不容易混起来,但是在北京,在大公司里,他埋头苦干,有干货有实力,身价就值几百万,不用考虑他是不是圆滑世故。

还有一点就是收入多元化,这一点在小城市不可能实现。我认识一位朋友,体制内的小职员,他喜欢读书,他组建了读书社群,每周双休日给各大书店搞活动,一天能挣一万元,一个月挣8万元。他在单位不声不响的,仕途有限,但他通过自己的爱好实现年入百万。如果他在小城市,他就是一个书呆子,基本没有出头之日,还被人讥笑。

综上,从我奋斗12年的经历来看,北京唯一需要克服的就是高房价这一座大山。上帝关上一扇门,但是打开一扇窗。北京给你提供了更多可实现的弹性空间和实现梦想的平台。北京充满了生机活力,同时提供公平竞赛的机制,只要你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多元化增加收入,当你买得起房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在北京生活,消费不高,且丰富多彩。

很多人都追求一个梦想:财富自由。按照前几年的标准,在北京实现财富自由需要2.7亿元,2020年的新标准增长到3.6亿元。北京是世界上千万、亿万级富豪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基本上每百人中有个千万富翁,每千人中有个亿万富翁。所以,你会觉得北京人怎么这么有钱啊!顿时感觉自己很LOW,不禁产生自卑感,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你别忘了,全国的富豪都住到北京来了,有点钱的人都想在北京安个家。你年薪20万,在北京活得像个草根,其实放眼全国,你已经跑赢了95%的人。

以上就是关于北京市市辖区西城区展览路街道下辖村委会有哪些?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