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花市买的肉肉换盆,到底要不要把土去掉?

   2022-05-24 01:32:07 网络680
核心提示:从花市买的肉肉配土较为单一,时间长了容易板结,仅利于繁殖培育,却不利于多肉生长,最好给它换掉那我们应该怎样换盆呢首先,小心点将多肉移出盆,注意不要弄坏叶片和主根,去掉多余的盆土,贴近根部的土可以用小刷子轻轻刷掉,不要用力拽扯。将多肉根部放在

从花市买的肉肉换盆,到底要不要把土去掉?

从花市买的肉肉配土较为单一,时间长了容易板结,仅利于繁殖培育,却不利于多肉生长,最好给它换掉

那我们应该怎样换盆呢

首先,小心点将多肉移出盆,注意不要弄坏叶片和主根,去掉多余的盆土,贴近根部的土可以用小刷子轻轻刷掉,不要用力拽扯。

将多肉根部放在水中轻轻摆动,清洗掉根表面的杂质。不可以用力摆动或者冲洗,要把对根的伤害降到最低。

把枯根、烂根和过长的老根都进行清理,不要舍不得修剪老根,老根吸水性和对养分的吸收都不强了,剪掉一部分发出的新根才能让多肉生长更茂盛。

修剪好根以后放在多菌灵中浸泡五到十分钟,然后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晾晒,根部水渍完全晾干,根部微微有点发干就可以入盆了。

将晾晒好的多肉小心栽种在新的盆土中,压结实盆土即可。这时候不要马上浇水,盆土有点潮湿就可以,大约一个多星期,多肉就能长新根了,然后再正常浇水养护。

注意,在这一个多星期的缓盆期,不可以直接晒太阳,放在散光通风的地方就行。如果盆土太干,适当在表面喷点水雾即可,千万要管住自己的手,别浇水。

亲们,肉肉怎么浸盆

一、最常用的配土方法:泥炭土+珍珠岩(1:1)

一般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某些喜水多肉除外),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后才是碎石及泥土。经过实地考察发现,野外的多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碎石70% 比例以上的地区。

但是相比野外的多肉来说,生活在大棚的温室环境里完全经不起折腾。所以买回家后有的多肉两周甚至一个月状态都不见好转,这个与土壤的使用有很大关系。

有很多花友误认为多肉植物喜欢沙质和颗粒的土壤,所以一开始就使用比例超过80%的沙子与颗粒。导致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

1、刚买回家的多肉,最好使用松软的泥炭土(对于不同习性的多肉要随机应变)先生根。

2.对于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的多肉,根据品种差别略有不同),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颗粒的比例加大一点:泥炭土+沙子+颗粒 1:1:1这样的比例就很合适了,如果想让多肉长得更肥,就需要换更深更大的花盆。

多肉的个头与土壤深度有直接关系,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多肉往往会超出正常大小生长。

3. 颗粒增多后,水分流失较快,多肉吸收能力下降,就会消耗自己的叶片来供应养分。所以这时候最底层的叶片就会慢慢干枯脱落掉,时间一长自己就长成小树桩了。

又因为底部叶片一直不停的脱落,造型上越来越接近椰树。

这时候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 +沙子20% + 颗粒60%~80%。

对于番杏科和瓦苇属的多肉植物,由于其原产地的环境用纯粗砂介质能最好的模拟,所以比较推荐完全使用颗粒介质

比例并不要求太严格,总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颗粒的占有率,但是对于除瓦苇属和番杏科以外的多肉植物也不太推荐完全使用颗粒。土壤含有的养分,对其生长有益。

二、浇水

注意控制好浇水。要做到见干见湿,要注意到是干湿程度。

所谓"见干",是指浇过一次水后等到土面发白,表层及内部土壤水分消逝后,再浇第二次水,不能等盆土全部干了很久才浇水。一般的方法是把手指伸进土壤内部感受干了再浇。如果内部是湿的就不宜连续浇水,容易造成土壤下部积水,严重的导致烂根。

所谓"见湿",是指每次浇水时都要浇透,即浇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渗出为止,不能浇"半截水"(即上湿下干),因为一盆生长旺盛的植物其根系大多集中于盆底,浇"半截水"实际上等于没浇水。

采用"见干见湿"方法浇水,既满足了这类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又保证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气,有利植物健壮生长。

三、日照

多肉植物在其原生地环境下每天都会接收到至少3-4小时的日照,有些品种甚至会受到6-8小时的阳光照射。由于日常居住条件的限制,一般家庭不可能每天接收到长时间高质量的日照,但是只要保证有一个朝南的窗户,每天至少2小时的日照,也是足够的。

充足但适度的日照可以使多肉植物变得健壮,株型更紧凑,颜色更鲜艳,状态更健康,且不易被真菌感染,染上虫害的可能性也会更小。特别是在春秋这两个生长季节,要尽可能增加日照时间。 多肉植物分冬、夏型种,冬型种冬、春、秋生长,夏季休眠,而夏型种夏天生长,冬天休眠。日照时间包括浇水频率都要依休眠情况而定,一般休眠时,日照不能过强,浇水频率要稍微降低。

多肉植物组盆搭配技巧

浸盆法是植物浇水的一种方法。此法是将植物放入盛水的托盘或无孔浅盆内,让水分从盆花底部排水孔由下而上慢慢渗入盆内,直到盆面表土潮湿为止,这时要立即将盆花取出。

优点:

1、防止浇水不透,俗话说,不干不浇,浇则浇透,此法可以轻易浇透盆土

2、防止在上面浇水时水流冲刷盆土引起盆土流失

3、解决了土面高于盆沿浇水流淌不易下渗的难题。

4 、有些花卉种子细小,浇水容易冲翻土壤,而浸盆法则可以避免。

5、花盆内因土壤缺水干裂,这时如从上部浇水往往渗透过急,影响水分吸收,也可采用浸盆法补充水分。

缺点:

1、一般浸盆要多久,或者吸水量多少才算浇足不易掌握。

2、这种浇水方法不易操作,对于一些大型的花卉,采取这种方式更是不方便。

3、如果长期盲目使用浸盆法,盆内积水过多容易造成缺氧,同时也易导致盆土内所含盐碱上升,给花卉带来危害。

4、如果使用浸盆法时间过久,容易使花卉遭受涝灾,造成整株死亡。

春季多肉换盆注意什么

尽管常见多肉无非景天、番杏等几个大科,但实际上多肉有五十多个科,超过一万个品种。它们姿态万千,颜色各异,将不同种的多肉组合成一盆,是多肉生活中最基础也是最有趣的部分之一。接下来我搜集了多肉植物组盆搭配技巧,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1、冬型种与夏型种最好不要混养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指的不仅是娶媳妇儿,“肉肉”间的搭配也是如此。“肉肉”看起来长得差不多,但其实可以分为冬型种、夏型种两类。

冬型种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0℃-20℃,低于5℃或高于30℃即休眠,休眠期断水。常见的景天科、百合科、番杏科大都属于冬型种。

夏型种的最佳生长温度为15℃°以上。仙人掌科、大戟科属于夏型种。

在考虑“肉肉”间的搭配时,应选择同一类型的品种,以方便养护。因为如果处在最佳生长期的夏型种和处在休眠期的冬型种被养在同一个花盆里,浇水过多,休眠期的“肉肉”就会溺水而亡浇水少了,处在生长期的夏型种,就会口渴而死。

不过,有时候冬型种与夏型种仅仅是相对的概念。因为不少多肉植物,随着环境的迁徙,习性也会发生变化,但保险起见还是尽量不要让冬型和夏型结伴。

2、做主景柱状的“肉肉”不要摆在中间

肉肉”间的搭配,除了看类型,还必须看形态。常见“肉肉”大致可分为柱状与花状。柱状以青锁龙属植物为代表花状的较多,如石莲花属、莲花掌属、长生草属、厚叶草属等,都是此类。

打造“肉肉”盆栽,一定要用做盆景和插花的思维去构思。首先,必须做到高低错落有致。错落有致的方式通常又可以细分为以下几种:如果你只想打造“一面景”,那么你在面对视线的一侧造景即可如果你想打造“四面景”,那么你就要考虑立体式造景。其次,造景时可以参照高、中、低和低、高、低两种不同的错落原则。

不过,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作为主景的柱状肉肉,不要摆在花盆的正中间,而应该设计在靠左或者靠右2/3的位置。太过对称的布局,对于“肉肉”盆景而言,就少了很多趣味。

3、同色系搭配不能太集中

虽然“肉肉”的可爱主要在其形态,但其实它们也是有颜色的,而且色彩还会随着光照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在搭配“肉肉”时还必须要考虑色彩的协调与对比。

一般来说,“肉肉”的颜色主要有黄、红、紫、白、黑、蓝几种。在搭配时,要考虑色彩的深浅变化。一般相同色彩的“肉肉”是不建议搭配在一起的。另外,作为主景的“肉肉”,其颜色应该要比作为陪衬的“肉肉”更鲜艳,才不至于被抢了风头。如果是同色系的“肉肉”想要搭配在一起,就不能太集中,而且可以适当加一点配草。

4、与容器搭配,白瓷盆好看但不适合

“肉肉”好不好看、萌不萌,容器的选择很关键!不过,给“肉肉”选择容器时,不能完全看外貌。因为“肉肉”对容器其实是很挑剔的。市面上常见的容器,主要有塑料盆、红陶盆、紫砂盆、韩式粗陶盆、白瓷盆。塑料盆的性价比最高,红陶盆、紫砂盆和韩式粗陶盆透气性比较好,这几种花盆都可以作为种植肉肉的盆器。白瓷盆虽然好看,但是它透气性太差,用来种肉肉很容易烂根,所以最好不要选择。

5、花状的肉肉宜用圆口盆

花状的“肉肉”个个珠圆玉润,是许多人心中的超级“萌肉”。紧凑如花瓣的造型,果冻般的色泽,再加上多彩的肉尖尖,真是说有多迷人就有多迷人。这种萌死人不偿命的“肉肉”,用可 爱 的 圆 口 盆 种植,是可以给呆萌加分的.。

6、簇生类的肉肉宜用宽口盆

簇生类的“肉肉”,顾名思义就是喜欢扎堆的“肉肉”。这种类型的“肉肉”,种下去一片叶子,最终能够长成一片“肉林”。因此,在容器的选择上,最重要的是给它预留足够繁衍子嗣的空间。大大的宽口盆,是最合适不过的。

7、垂吊类肉肉一定要用高盆或吊盆

垂吊类的“肉肉”姿态和牵牛与绿萝一样,讲究的是摇弋生姿,因此一定要给它搭配一只高一点的花盆,以便让可爱的肉串串,能够挂在盆壁上,激起你想要咬一口的欲望。

8、柱状类的肉肉宜用收口盆

传说中的“黑法师”是“肉肉”中的高阶品种,价格也很贵。但是,这类柱状“肉肉”有一个不好的地方,便是个子长高了之后,下面的叶子就会枯萎。对于这样的“肉肉”,想要展示它的高挑身段,同时又藏匿它的破败,记得选择一个高度中等且上端收口的收口盆。

9、长相登对

同一科的多肉一起种植,因为习性、环境相似,照顾起来比混科容易而同属的植物,在形态特征上多有相似之处,一起种植可以在视觉上带来特别的效果。例如这一盆长生草属的组合,利用了形态相似,但颜色、大小不同的长生草,排列出了有趣的画面。

除了与同类搭配之外,多肉也同样可以与苔藓相处。球松与苔藓都喜欢水,可以配合出一个山水盆景。喜水的多肉并不多,情人泪是其中之一,但它是珠串形,不好搭配,所以我们选择了球松。

春天气候越来越好,这几天时常有一些小伙伴给小编留言问关于换盆的问题

1.在春季这种生长季,你的肉肉却没有生长的情况,这种情况需要你考虑换盆,扒开土壤看看是不是根系过度干枯,清理掉干掉的根系,给健康的根系生长的空间和养分。

2.发现根部腐烂或者根部有白粉等问题出现,一定要换盆换土,检查是否是因为虫害还是病菌。有必要的情况需要砍掉根部甚至一部分茎部,重新发根。

3.肉肉长大了,以前种植的容器已经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生长环境,必须要换

4.两年左右多肉需要换盆换土,因为这时肉肉的根系已经非常发达,可能已经占满了整个容器,土壤中养分所剩无几,甚至板结,非常不利于排水透气。

给肉肉们换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注意以下几点有助于在换盆移植过程中最小的减少对肉肉的伤害。

1.决定换盆时要提前一周到两周就完全停止浇水。在土壤干燥时候换盆,能最小的减少对根系的损伤,健康的根系会紧紧的抓住湿润的土壤,如果土壤是湿润的,很可能在清理根系周围的土壤时损伤健康的根系。

2.如果用的黑方等较软的盆,换盆时先捏一捏盆子是四周,有助于更轻松的的取出肉肉而不是硬扯。如果是瓷盆红陶这种硬质的容器,就用用小铲沿着盆边戳几下转一圈,然后从底部排水孔轻戳就能轻松取出肉肉。

3.换盆时把根系周围的旧土取出,枯萎的根系全都剪掉,过长的根系也可以稍微修建一下,如果你剪掉根系以后露出白色健康的部分,不要立刻种植,风干几小时甚至晾干一天都是可以的,防止裸露的部分被真菌入侵感染。

4.清理根部时如果发现介壳虫,就要立刻用杀虫剂清理浸泡,用镊子逐个捏死,防止有没有完全被药物杀死的介壳虫继续啃食肉肉。如果是根粉的话不要舍不得,干净利索的剪掉所有感染的根系,然后冲洗晾干,土也要丢掉,种植容器也要清洗干净阳光下晾干。

5.千万不要用不透气,无排水孔的容器种植多肉。不透气,还容易积水,非常容易让肉肉烂根黑腐。

6.配土尽量加入不容易粉化的颗粒,比如麦饭石,火山岩,煤渣这些质地坚硬透气性好的颗粒,即使换盆也可以再次利用,不粉化不板结,有利于根系吸收养分和空气。

7.换盆千万不要马上浇水,因为很多毛细根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受损伤,如果立刻浇水很可能就烂掉。如果说要浇定根水的话,把土壤分为上中下三层,只在最下层的土壤上均匀喷洒水分,中层和上层的土壤要保持干燥。三四天后在沿着盆边一点点浇水。

8.刚刚换完盆修剪完根系的肉肉不可以暴晒,阳光散射就可以,一周以后就可以正常晒太阳了

以上就是关于从花市买的肉肉换盆,到底要不要把土去掉?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