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一品”是一个品牌扶持行动。
2019年8月27日,为进一步加大对革命老区贫困县支持帮扶力度,由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主办,人民日报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国家品牌网承办的“一县一品”品牌扶持行动启动仪式在人民日报社举行。
本次“一县一品”活动,是人民日报社将优势品牌传播资源向县域品牌建设和品牌扶贫领域延伸的一项重要举措。
扩展资料:
在本项行动框架下,人民日报社将全面引入品牌强国计划优势资源,与更多的县域品牌建设实践相融合,将品牌扶贫各项举措做实做细,助力打造具有更优品质、更深内涵、更强活力的优质品牌。
本次“一县一品”活动,确定了新的支持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一县一品”品牌扶贫行动的组织协调小组架构及合作名单,制订了“一县一品”品牌建设后5年规划,即打造500个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价不低于10亿元。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一县一品”品牌扶持行动启动
内蒙古农牧电商创业园?
随着电商行业的不断发展,很多人开始做起了农业电商,这不仅改变了农村人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农村电商也将农村资源与各种服务进行了嫁接,形成了”县、村、镇的服务站。而农村电商如果想要让三农服务真正的落地,让农村成为电商行业的最大受益者,那么在农业电商的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两方面的合作也帮助了农民在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及就业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进入农村这一项目的不断发展,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销售平台,而且也将一些季节性较强的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大大的提高了。因为在农村有很多季节性较强的产品,如果这些产品没有及时的销售出去,那么将会“烂”在地理,这对农民的打击也是很大的。而农业电商的发展不仅实现了农产品的线上销售,而且也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
其次,农业电商与当地政府的“一村一品”的合作,也让很多毕业的大学生在回乡创业的过程中借助互联网平台,让农村发展的越来越好,也帮助这些大学生以及贫困地区实现了就近创业、就业。大学生们将自己在外面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农业电商的发展中来,帮助农民将农产品更好的销往出去,增加了当地特色产品的知名度,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这两方面的合作不仅加强了农村电商的品牌化,推动了当地一村一品的建设,而且也可以依托农村所特有的资源优势对农产品进行品牌打造,建立一个特色的产业基地,为农业电商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品牌支持。调动农民在创业路上的积极性以及生产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乡村振兴的早日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互联网创业农村电商扶贫?
简介:内蒙古九之农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区域性本地O2O生活服务电商平台,集O2O、C2C、B2C、B2B等模式于一体,并涵盖电商、社交、便民等最贴近本地老百姓生活需求的功能。网站运营以薯竖来,选择从农产品进城、生活日用品进村切入,至今实现注册用户2000余家,平台日均订单300余份,建立农村服务网点百余家。九之农业互联网”是由内蒙古九之农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于今年5月份正式上线试运营。该平台是赤峰市首家区域性本地O2O生活服务电商平台,集O2O、C2C、B2C、B2B等模式于一体,并涵盖电商、社交、便民等最贴近本地老百姓生活需求的功能。构建城市与农和手磨村之间商品和信息双向流通,专门面向农村市场,真正实现了农牧民网上购物、线上线下支付和物流配送为一体的城市农村双向流通。拥有自己的城乡物流体系——云豹物流配送系统,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互通。网站运营以来,选择从农产品进城、生活日用品进村切入,至今实现注册用户2000余家,平台日均订单300余份,建立农村服务网点百余家。“九之农业互联网”是由内蒙古九之农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开发建设,网站运营以来,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已成为政府重点扶唤斗持企业。九之农业互联网选择从农产品进城、生活日用品进村切入,至今实现注册用户2000余家,平台日均订单300余份,建立农村服务网点百余家。大力贯彻政府提出的“一村一品”建设,快速打造完整健全的网络安全信息服务体系。法定代表人:钱亮成立时间:2015-05-22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工商注册号:150429000028975企业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独资)(1151)公司地址:内蒙古宁城县天义镇高桥路东侧(桦天小区商住楼)
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有哪些?
电商扶贫总结 采取积极扶持措施,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致富,加快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加强社会安定团结,以下就是我整理的电商扶贫总结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电商扶贫总结 电商扶贫是国家“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对于贫困户增收意义重大,作为扶贫部门更有必要、有责任把此项工作抓好抓实。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深入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电子商务扶贫步伐,探索精准扶贫新路径新模式。结合XX县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精神,针对XX县贫困状况,如何利用电子商务工程支持XX县精准扶贫工作? 一、要确定目标任务 以全县321个建档立卡的行政村为单元,以73个贫困村和15个老区村为重点对象,以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为核心,扎实抓好党政推动、市场运作、基础配套、协会牵引、示范试点等关键环节的工作。2015—2017年,全县70%以上的贫困村实现利用电子商务销售当地特色产品,交易额年均增长20%以上,全县95%以上的行政村通固定和移动宽带。2018—2020年,全县贫困村基本普及电子商务应用,实现“三有一能”目标,即县有农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乡有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有电子商务服务点,贫困户能通过电子商务销售自产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交易额年均增长30%以上,全县贫困村宽带家庭普及率大幅提高,4G网络全面覆盖。 二、要采取可行措施 (一)建立行政推进体系。县、乡镇建立健全电商扶贫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负责电商扶贫的方案设计、政策制定、协调指导、工作推进、检查考核等工作。层层成立电商协会,形成政府、协会、驻村工作队共同推进电商扶贫的工作机制。 (二)建立网店服务体系。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乡镇服务站和村服务点功能及配套设施,为贫困村和老区村网店开设和运营提供策划、培训、IT外包、美工、客服、代运营等专业服务,健全上下游服务链建立电子商务创业园,为贫困村和老区村网商提供创业孵化服务。 (三)建立网货供应监管体系。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销售的要求,确定特色主业、主打产品,加工适宜网络销售的优质产品。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动贫困户从事网货生产,建立完善的供应体系。认证一批网货供应定点企业,为网店提供充足丰富的货源。加强农特产品网货监管,制定农特产品加工标准,指导企业、合作社和农户按标准种植、生产、加工、包装,从源头保证网货供应流通环节质量监管,建立网销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对流通环节进行监测,杜绝质量隐患。 (四)建立网络物流体系。加快贫困村及老区村宽带建设,采取有线无线结合的办法,扩大网络覆盖面。支持快递物流企业在贫困村设立服务网点,鼓励发展面向乡村的“草根物流”,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提高网货配送效率。 (五)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制定培训规划、方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构建由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团体、高等(职业)院校及电商龙头企业为主体的电商扶贫人才培训体系,实现电商扶贫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培训全覆盖。 (六)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围绕“三有一能”目标,建立电商扶贫统计通报制度,重点考核网店数量、销售量、交易额及带动贫困村、老区村、贫困户外销农特产品,以及帮助贫困户增收脱贫情况。 三、要抓好重点工作 (一)宽带网络建设。县工信委等有关部门按照“宽带中国”战略要求,研究制定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措施,推动光缆入乡、进村、到户,实现贫困村、老区村互联网全覆盖。 (二)物流快递支撑。通过物流补贴,税费减免等方式,鼓励和扶持物流企业在乡镇建立符合电商发展需要的物流配送门店,在贫困村、老区村建立快递服务点,开展集中收购、集中配送,到2017年实现物流快递乡镇基本覆盖,功能辐射到村。 (三)网店规模壮大。采取教育培训、资源投入、市场对接、政策支持、提供服务等方式方法,帮助贫困户开办网店,销售农产品。通过与当地电商龙头企业、网络经纪人、能人大户、专业协会开展贫困户网店“一对一“对接,帮助贫困户提高网店运营效益。对暂不具备开办网店条件的贫困村,鼓励乡镇干部、大学生村官、未就业大学生和贫困村在校大学生以及致富能人,在乡镇电商服务站、县电商服务中心或电商创业园内开设网店,代销农特产品。 (四)网络品牌培育。按照“一县一业”“一村一品”的原则,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特色品牌。支持农产品“地标保护”“绿色”“有机”“无公害”等资质的申报认证,加强特色产品品牌化建设,提升产品品质、价值和知名度。建立电商扶贫农特产品目录库,对全市优质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产量产值、品质特色开展调查摸底统计,确定主导品牌,编制特色主导产品目录。引导支持每个乡镇至少培育一户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销售龙头企业,进行认证挂牌管理和扶持。 (五)金融服务支撑。将电商扶贫纳入扶贫小额贷款支持范围,对开办网店、从事网货生产销售的贫困户和带动贫困户生产销售网货产品且效果明显(以销售贫困户产品为主)的企业和网店,给予免抵押、免担保、5万元以下、三年以内的小额信贷支持,政府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鼓励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在乡镇设立服务网点,村设立金融服务代办点,改善农村网店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条件。 (六)试点示范引领。按照全省贫困地区开展电商扶贫试点工作安排,尽快制定各县、乡镇电商扶贫路线图,确定时间表,高标准、高质量地做好试点工作。实施好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项目,做好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创建工作。积极争取与阿里巴巴集团“千县万村”、京东集团“千县燎原”和苏宁“农村电商”计划的对接,利用大平台提升我县电商扶贫质量水平。 四、要强化组织保障 (一)组织领导。电商扶贫工作实行“省上指导、市州协调、县负总责、乡村落实”的工作体制,在市、县电商扶贫推进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各乡镇和贫困村、老区村为具体实施单位,要整合乡镇电商和扶贫工作力量,抓好电商扶贫各项工作的落实。贫困村、老区村“两委”班子、双联单位和驻村工作队要配合做好电商扶贫项目实施、政策宣传、组织培训和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 (二)责任分工。扶贫部门负责贫困村、老区村、贫困户基本情况、需求清单和规划计划的制定,以及综合协调、进度通报、监督检查、年度考核等工作商务部门负责做好电商大平台引进、本土平台培养、网货促销、物流配送、人才培训、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等工作农牧部门负责建立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考核评价制度等工作农工办负责把电商扶贫作为驻村队和帮扶单位的一项重要职责,纳入驻村帮扶年度考核工信等有关部门负责做好协调电信、移动、联通、铁塔、广电网络等企业加快贫困村宽带网络建设工作工商、质监、食药监部门负责做好网上销售产品的资质认证、质量安全监管和诚信体系建设,加大网络市场监管力度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做好电商扶贫配套资金保障工作,制定出台财政奖励扶持办法。 (三)技能培训。以县为主体,做好电商扶贫的系统培训和专项培训。把电商扶贫培训纳入“两后生”培训范围,列入年度计划,加大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与“引进来”、课堂教学与现场观摩、专家理论讲解与店主现身说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务求培训效果,提高培训质量。以县(区)为主体,加强对网店经营者的专业培训,重点对网上开店、网店装修、客服、运营推广、产品拍照美化及店铺管理维护工具等操作技能进行培训,帮助掌握利用电子商务销售产品的一般流程,并能独立运用电子商务平台开展业务,确保每个贫困村、老区村至少培训2名电商应用人才。 (四)考核奖惩。商务、扶贫等部门要建立健全电商扶贫部门协作机制,对电商扶贫工作进行季度检查、半年通报、年底考核,推动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实。每年评选表彰一批全市电商扶贫成效突出的“明星网店”和“诚信网店”,给予奖励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定西电商扶贫形象的行为,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予以惩罚。 (五)宣传引导。加大电商扶贫的宣传力度,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主流媒体上开辟专栏,进行跟踪式专项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作用,灵活运用微博话题、微信栏目,对电商扶贫工作持续开展宣传报道。依托“四双”行动,充分发挥村级组织和群众在电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尤其要及时总结和宣传推广电商扶贫工作中的好做法、好经验,营造电商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 篇二:电商扶贫总结 宁都探索以电商扶贫推动老区振兴发展 宁都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县,受交通区位、发展基础等因素制约,经济社会发展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针对这一现实,宁都县抢抓机遇,以电商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探索精准扶贫新机制,在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引领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得益于电商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宁都县先后被列为全国创建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试点县、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试点县。专家认为,宁都县这一探索实践为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提供了有益借鉴。 电商挺进红土地 老区焕发新活力 宁都县赖村镇莲子村位于县城西南部24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是传统的农业村,人均耕地面积仅有0.7亩,经济条件较差。全村8800余人,有近三成都是贫困人口。长期以来,村里的青壮年大多背井离乡外出打工。 今年3月,村民宋建辉在驻村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在村头开了个“农村E邮”便民服务站,让村民们体验到了电子商务带来的甜头。 莲子村年近六旬的贫困户宋有亭把自家产的毛芋仔拿到了服务站,“毛芋仔在市集上卖1.5元/斤,在网上能卖到3元/斤,价格翻了倍,前几天我刚卖出去20斤。”宋有亭说。 “服务站可以为村民提供网络代购、代销等服务,目前上线的农副产品有农家自产的土鸡蛋、红薯和芋头,以及野生茶菇、手工麦芽糖等。”宋建辉介绍说,开业一个多月来,服务站帮助村民代购代销270余笔,累计交易金额3600多元。 宋建辉经营的“农村E邮”便民服务站是宁都县与中国邮政联合打造的农村电商服务平台,这个平台可为村民开展农副产品代销、小额取款、代缴水电费、寄递服务、手机充值等业务。目前,宁都县已建成“农村E邮”村级服务站49个,计划今年建设100个点,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除了“农村E邮”服务站之外,宁都县还与阿里巴巴集团合作,在县城建立县级运营中心,在乡村设立服务分中心或服务站,并在其相关电商平台开展宁都产品在线销售与京东集团合作,建设宁都生鲜农业“京东产地直供”、“京东产地直发”电商基地与飞天麦光光集团合作,建设乡级电商服务分中心4个、村级服务站21个。 “县、乡、村三级电商进农村服务网络的建设,打通了农业小生产与电商大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宁都县商务局局长宁蔚生说,宁都县地处赣江源头,良好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众多独具特色的绿色无公害产品。有了电商平台,农村百姓可更加便利地外销本地农副产品,实现农副产品增值。 在宁都,“虎蛙稻”大米、宁都黄鸡、小布岩茶、宁都肉丸、大沽野生山茶油等土特产长期“深藏闺中”。如今,这些土特产品搭上了电商平台,“E路”畅销,日渐成为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摇钱树”。 据统计,目前宁都县所有土特产均已实现网上销售,全县有各类土特产网店近500家,已有81家农业企业、26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抱团,辐射带动贫困群众800余人从事电商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可年增收6000元以上。 宁都县委书记王四华说,过去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宁都农村优质的农产品难以走出深山拓展市场。电子商务大大缩短了农产品交易的.时空距离,对促进农产品销售、提升产业效益、激活农村市场、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扶持 孵化 服务走出电商扶贫路 “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不仅要让农村因电商‘活’起来,更要让贫困群众因电商‘富’起来。” 王四华说,宁都县将电商产业发展与扶贫有机结合,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机制,借力电子商务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脱贫之志,掌握脱贫之技,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18岁的廖竹生,出生在宁都县对坊乡一个贫困家庭,由于先天疾病,他的双手手腕无法伸直,属于三级肢体残疾。贫困的家境、残疾的身体曾经让他丧失了生活的希望。然而,廖竹生做梦都没有想到,如今他能坐在电脑前经营着一家属于自己的网店。 去年10月,廖竹生报名参加了宁都县电商产业园举办的免费电商培训班,随后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开起了一家名叫“布潮行专柜”的布鞋分销网店。上个月,廖竹生的网店赚到了近3000元。“没有电商的发展,没有政府的帮扶,我都不知道该如何自食其力。”廖竹生说。 和廖竹生一样,越来越多的宁都贫困群众通过电子商务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电子商务正在宁都城乡遍地开花。 作为深居赣南一隅的贫困地区,宁都县起初发展电子商务的氛围并不浓厚。当地干部群众反映,宁都电商产业之所以能在底子薄、起步晚的情况下快速推进、异军突起,关键在于当地党委政府对电商产业的高度重视、高位推动,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方式扶持电商、孵化电商、服务电商,使电商产业迅速崛起并成为扶贫攻坚的有力推手。 ——扶持电商。宁都县设立了电子商务专项发展资金,2014年县财政安排了800万元,重点扶持电商产业园发展壮大、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及电商人才培育等,促进电商产业加速崛起。同时,宁都县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意见》、《宁都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宁都县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办法(试行)》,在用地保障、财政支持、税收扶持、价格优惠、金融服务等方面进行倾斜。 ——孵化电商。宁都县因地制宜,通过市场化手段,扶持全球十大网商——飞天麦光光集团利用企业现有厂房改造建设县电商孵化园,2014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园,当年就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园内建有办公楼、仓储和人才公寓等4.1万余平方米。宁都县通过采取政府承租、企业建设和管理的模式,对入驻电商企业实行3年免租金、免水电费,有力地吸引县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入园创业孵化,目前已有102家企业和商户入驻,从业人员超200人。 ——服务电商。宁都县通过电商孵化园的集聚效应,瞄准国内电商龙头企业招商,着力引进规模大、实力强的电商实体企业落户宁都,鼓励其在宁都建厂生产销售产品。对引进的大型电商企业实行“一事一议”的奖励政策,每年评选一批龙头示范企业,并对获得省、市示范称号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奖励,促进有实力、有潜力的电商企业做大做强,推进示范企业在宁都“生根”。 电商扶贫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实现减贫脱困。为此,宁都县设立电商扶贫产业专项发展资金,全力推进扶贫开发与电商发展相融合,积极探索精准扶贫和科学扶贫新载体。 据宁都县扶贫和移民办公室主任揭晓鸿介绍,宁都县从免费培训、扶贫贴息、小额信贷、信息服务等方面,全方位、多角度帮助贫困群体、残疾人从事电子商务,优先安置贫困户到电商产业园落户创业广泛开展贫困户电商技能培训工作,开展贫困群体专题培训,提供“雨露计划”资金补助鼓励电商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低收入、残疾人群体实现就业。 飞天麦光光集团是一家从事孔明灯生产经营的企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这家公司把孔明灯销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连续多年蝉联孔明灯全球产销量第一。业务做大之后,集团董事长刘鹏飞在家乡宁都县田头镇开办了一家孔明灯线下加工厂,为周边乡镇提供了2000多个就业岗位。依靠孔明灯加工、包装等简单劳动,一些老弱病残、低保户等农村贫困人口,如今一个月也能拿到500元—1000元不等的收入,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据统计,自电商扶贫开展以来,宁都县注册网店1000多个,有1000余人实现电商创业,提供电商就业岗位2000余个,2014年全县实现网络零售总额近6亿元,同比增长47%。 样本效应初显 发展亟待扶持 “宁都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探索实施以电子商务促进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引发了多重效应。”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宋智勇认为,宁都县电商扶贫的探索与实践具有一定的样本意义,可为省内外其他贫困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创新扶贫模式提供有益参考。 拓宽扶贫手段,增加农民收入。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涂龙峰说,电子商务是扶贫工作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受劳动力、地形、交通、区位、物流等因素制约,宁都这样的贫困地区发展其他产业较为困难,而电商可以快速把当地土特产优势转化出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揭晓鸿表示,作为一种全新的扶贫模式,电商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方式和手段,把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个产业融入到扶贫链条中去,辐射和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扶贫开发工作提质增效注入了新的活力。 缩小城乡差距,融入“四化同步”。宋智勇等受访专家认为,发展电商扶贫不仅有利于助农增收脱贫,还能将扶贫工作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四化同步”的进程中去,为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打破地域发展不平衡创造条件。 宁蔚生说,随着电商扶贫的深入开展,宁都农村的通讯、物流、公路等设施都在逐步改善,加速了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揭晓鸿则谈到,电商扶贫把贫困群众从传统的自然经济观念中解放了出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脱贫致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推动产业升级,助力经济转型。“电子商务给贫困地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王四华分析说,发展电商可以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扩大就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进而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贫困地区的自我造血功能。 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宁都县进一步做深做细做精农产品加工业,促进脐橙、黄鸡、白莲、茶叶、油茶等农业特色产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工业方面,宁都全县已有10多家传统制造企业开展了电子商务业务,将“宁都制造”卖到了省内外在第三产业方面,宁都立足客家文化优势,将孔明灯、十字绣、宁都剪纸等特色工艺品搬到了网上销售此外,宁都县电商经济还带动了加工业和包装、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宁都县一些电商企业从业人员指出,应当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和物流成本。当地扶贫干部表示,呼吁上级部门从全局出发,制订电商扶贫发展规划,设立电商扶贫专项资金,制订针对老区的电商扶贫优惠政策。有受访专家建议,国家、省、市可以甄选一些县(市),将其确定为电商扶贫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示范引领,从体制机制上健全完善电商扶贫新模式。
重庆日报 黄光红 向菊梅
-
▲云智速递穿梭在武陵山区,把秀山各地的农产品带出村。通讯员 吴绍军 摄/视觉重庆
农产品出村难
消费品进村难
回忆起以前帮农户卖土特产的情形,曾在武隆区平桥镇乌杨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袁华记忆犹新。
乌杨村是一个离武隆城区有50公里左右的偏远山村,开车需要1个小时左右。
2017年至今年5月,袁华结合当地种植红薯、养殖蚕桑的传统,大规模发展蚕桑、苕粉产业,同时也鼓励村民养殖藏鸡、种植黑花生等,扩大土特产经济规模。
产品有了,但销售遇到了难题——
村里没有快递点,要到城区物流中心发货,从乌杨村到城区有高速公路,但来回要缴过路费,产品包装也要产生费用。
以藏鸡为例,村委会首先从农户那里购买,每只藏鸡3-4斤,单价150元,请人宰杀、包装成本10元左右。袁华再通过淘宝店、京东店等网络渠道销售,每只卖价180元,一次要邮寄3只鸡才不亏本。
但是藏鸡的销售状况很不稳定,有时候一天只能卖出一只。但考虑顾客需求,又必须发货,常常出现“卖一单、亏一单”的现象,只有拿村集体经济收入来补贴。
“对于偏远山村的农村居民而言,要想把农产品卖出去,电商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但因快递服务未进村,很难借助电商来发展农业生产。”袁华感慨。
农产品出村难,消费品进村同样难。
2018年8月,秀山县隘口镇岑龙村村民杨义明回乡创业,和朋友合伙在镇上开了一家快递代收点。两人从县城快递网点把村民网购的商品拿回镇上,而后由村民到快递服务点自取。每代收一个快递件,快递公司给快递服务点0.7元派送费。
两人雄心勃勃,对未来充满希望,但很快,他们便体会了现实的残酷。
快递服务点正式运行后,每天最多只能代收200个快递件,一个月下来,毛收入仅有4000元出头。除去车辆往返县城的油费和快递服务点的门面租金、水电等费用,快递服务点勉强盈亏平衡。
不到一年时间,两人就坚持不下去了。2019年4月,杨义明转行开起了网店,销售食品和农特产品,寄件取件仍然只能到25公里以外的隘口镇。
多名快递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重庆农村地区快递物流服务已基本实现乡镇一级全覆盖,但在村一级,除了邮政快递服务,仅京东物流等极少数快递企业,把快递服务送到了个别行政村,其他民营快递企业基本上未涉足。
在重庆,这种现象并非个案。重庆农产品出村“最初一公里”和消费品进村“最后一公里”还未打通,绝大多数农村居民仍然享受不到网购后坐等包裹送上门的便利。
▲工作人员对已包装好的巫山脆李扫码准备外运。通讯员 王忠虎 摄/视觉重庆
本土人才培养难
专业人士请不来
重庆农村电商发展的另一个短板在于人才缺乏,对于这一点,从北京来秀山为农村电商发展助力的车玉昕有切身体会。
车玉昕曾任国企高管,早在上世纪90年代便在北京中关村涉足电子商务,是国内最早从事电商的一批人。2013年春天,秀山组建了秀山云智科贸有限公司(下称云智科贸),聘请车玉昕做政府顾问及云智科贸技术总监,他回忆:“当时秀山县一家网店都没有,电商产业还是一片空白。”
车玉昕着手实施“新农人培养计划”。他先在云智科贸办了一所云智学校,鼓励农民免费学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知识。他与从北京一起来的另外4名同事当起了老师,自己备课自己授课。培训班跟“流水席”一样,教师、教室不动,学员随到随学。
七八个月下来,云智学校为云智科贸成功培养出40多名骨干,这些人成为培养电商“新农人”的主力“讲师”。如今,云智学校已为秀山培养了约3.7万名“新农人”,大部分在当地实现了就业,他们成了秀山电商快速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秀山全县已有电商企业300多家、网店7000多家“十三五”时期,该县电商交易额达到574亿元,通过电商共计卖出50多亿元农特产品,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尽管如此,秀山仍然存在电商人才紧缺的困局。”车玉昕坦言,在电商人才集中就业的秀山电商产业园,目前电商人才只有3000名左右,缺口非常大。预计未来5年内,秀山电商产业园至少还需约3000名各类电商人才,才能为当地电商产业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这其中,尤其以运营、平面设计、视频剪辑、创意等方面的电商人才,更为紧缺。
位于大足区的重庆市柠香果业有限公司,也面临着人才问题。
柠香果业除了在大足中敖镇种植、销售晚熟柑橘外,还通过电商、微信公众号和益农信息社等平台,在线上帮助农户卖农特产品。今年,公司月销售额已达到近200万元,生意越来越好,但公司联合创始人吴吕却发起了愁。
“我们打算增加全国各地优势农产品的网上销售,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急需运营、美工、客服等方面的人才。我们四处招人,但没人愿意来,这一计划迟迟不能实施。” 吴吕无奈地说,目前公司每个人都身兼多职,要扩大经营规模,至少还需要招聘5名以上电商专业人士。
潼南电商产业园运营负责人贺佳也深感招聘电商人才难——该园区内,有公司半年仅招到一人,很多有意向的人才都不愿到农村。
▲荣昌区安富街道通安村,村民学习如何用手机在电商平台上销售农产品。记者 熊明 摄/视觉重庆
山区物流成本高
人才不愿到农村
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快递难进村和电商人才紧缺?
“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很多农村地区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再加上农村居民居住密集度低,经常出现快递业务量不足的情况,导致不管是消费品进村还是农产品出村,都存在快递物流成本高的问题。尤其在一些偏远山村,更是如此。”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快递企业人士认为。
据业内人士测算,从村到大城市的物流成本,至少比从县城到大城市的物流成本高出1倍,有的甚至可达三四倍。一些售价低廉便宜的农产品,其本身价值可能还不如物流成本高。比如在秀山,从乡镇到重庆主城的快递,物流成本可高达10元每公斤,到了村一级,还会高出两三元。
“不是我们不想进村,而是太烧钱了。”国内一家头部快递公司员工王明(化名)对记者表示,对于各大快递公司而言,快递服务进村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即便农村的快递业务量正在飞速增长,但要送货到村民家中,也是“送一单赔一单”。
这种情况下,如今已进村的极少数快递公司,更多的也是基于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当地农户发展农业产业的考虑而作出的决定。如,京东物流将送货上门服务从巫山县骡坪镇延伸到下庄村,便是如此。
不过,据记者了解,由于物流成本高,盈亏难平衡,未来一段时间,京东物流很难把这种服务拓展到重庆大量的村庄。
而从人才方面来看,重庆发展农村电商缺人才,一个主要原因是很多电商人才觉得农村地区生活不便,不愿意下乡进村。
以柠香果业为例,该公司近期招聘电商人才时,其实有不少人通过电话等方式咨询,但当他们听说是在农村工作时,立刻就没有了兴趣。
“不难看出,只有对农村、对农业有情怀的人,才愿意到农村来。”吴吕说,但这样的人很少。
城里的人才不愿进农村,就只有依赖农村居民来弥补电商人才缺口。但农村居民普遍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电商知识,却很难达到这一目的。
此外,高校对农村电商人才输出不够,也是导致农村电商人才紧缺的一个因素。“比如,重庆一所高校的电商及相关专业,最近3年毕业生从事对口工作的比例只有50%左右。”一名专家告诉记者,“孩子们在学校学的东西有限,和用人单位需要的能力不匹配,所以对口就业率就低。”
农村产业强起来
物流创新降成本
目前,重庆农特产品品牌“小、乱、杂”现象突出,影响力小、销售规模小。重庆工商大学教授沈红兵认为,要打破快递物流成本高的瓶颈,重庆需针对此种情况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加快推进“一村一品”建设,打造大量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今后,如果每个村都有一个拳头产品,就可以通过规模化效应降低快递成本,吸引快递公司进村开展快递业务。
京东物流相关人士则认为,要降低农村地区快递物流成本,快递公司也需要通过创新,积极探索一些新的业务模式。
据悉,京东物流正在奉节县部分乡村探索与农村交通安全劝导站合作的物流新模式——利用劝导站工作人员有很多空闲时间的特点,京东物流先把快递件送到劝导站,而后,再委托劝导站送快递进村,并给予劝导站工作人员一定的报酬。这样一来,京东物流就比自己单独在村里建快递点或安排专人送快递进村更节约成本。
菜鸟则在重庆探索农村快递共配。譬如,以前申通、圆通等快递公司在江津城区分别建有仓储分拣场地,位置分散。现在,江津区在菜鸟的支持下已在城区建立共配中心1个、镇村共配服务站约200个。通过快递分拣信息系统集成,以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技术支持,共配中心实现了快递包裹处理场地、流水线的集中统一,由“多仓多线”变成“一仓一线”。同时,仓储分拣配送人员也实现共享。由此,区域物流成本降低了30%左右,快递平均提速约15%。
菜鸟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该公司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快递共配进村项目试点,助力消费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针对人才紧缺的瓶颈,车玉昕建议,一方面要把更多有情怀的人才吸引到农村去,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在农村培养当地的电商人才。政府可通过政策支持,激励电商平台、电商企业等在农村地区开设电商培训班,培养既懂电商知识又懂农业的“新农人”。同时还要引导、激励高校开设专门为农村电商发展培养人才的专业。
来自市商务委的最新消息称,下一步,重庆将构建产供销一体化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发展县乡村三级物流共同配送体系鼓励区县建设区域特色电商平台或区县特产馆,引导电商企业加强物流配送、农产品分拣加工等基础设施建设在每个乡村振兴重点区县形成1-2个农村电商主导产业,打造5个以上网络热销爆款产品。
同时,还将鼓励建设农村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实训基地,鼓励引导返乡电商从业者、返乡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农村青年等运用电子商务就业创业。
以上就是关于一县一品是什么意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