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碗早在唐宋时期就开始使用。到了近代,茶碗可分为有流、无流两种,二者都是日、韩抹茶道的冲茶器,其中元流茶碗也可以作为个人用茶具。 存茶碗中放置茶叶要适量,分茶时需搭配茶匙或汤匙,茶叶完全泡开后,可将茶叶捞至碗边然后饮用。夏天为了消暑还可用茶碗冷泡茶叶。 评鉴杯 评鉴杯是国际上专门用于评价、品鉴茶时外观、芳香、味道及汤色的一种杯子。 评鉴杯的容量通常为150毫升,评鉴茶叶时可以取3克茶叶放人杯中,然后向杯中注入热水(水温根据具体的茶类来确定),浸泡五至六分钟,等到茶汤冷却五六分钟之后再进行评判、品鉴。
茶器有哪些作用呢?
从神农视茶为药材,到后来将茶叶碾成细末,加上米粉和油盐制成茶团或茶饼,饮时捣碎加调料和水煎煮成茶粥食用,以及唐朝以后陆羽创煎茶 之法从而使人类饮茶方式从根本上改为饮用,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清饮品茗”, 这一系列饮用方式的发展变化,必然会产生为饮茶而制作的各种造型、质地和色泽的器皿,即茶具。陆羽在《茶经》中,记述了 18种茶具,包括:生火具风炉、 火夹等;煮茶具大口锅、交床(支架)等,烤、碾、量茶具小夹子、碾子、箩筛 等;水具水方(盛水器)、滤水器、搅水木棍等;盐具(加盐和取盐用具);清 洁具;藏储用具畚(可放茶碗10只)、都篮(放全部茶具的大竹篮)及列具(碗 柜);饮茶具则主要是各种茶碗。自唐以后,茶具制作更为精细,用料更为考究,并形成系列套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