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岩泉寺一一钱穆在云南

   2022-08-15 17:21:13 网络400
核心提示:岩泉寺座落在云南宜良县城边,山叫伏狮山,有汩汩的泉水流淌。沙岩上长满了数百年的大树,有一种参天古树叫黄连木,据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一上推,竟然到了元代,与忽必烈的大军有了联系。 这世上,大凡有古树名木的地方,世人总是愿意附加一些说法,修

上下岩泉寺一一钱穆在云南

岩泉寺座落在云南宜良县城边,山叫伏狮山,有汩汩的泉水流淌。沙岩上长满了数百年的大树,有一种参天古树叫黄连木,据说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一上推,竟然到了元代,与忽必烈的大军有了联系。

这世上,大凡有古树名木的地方,世人总是愿意附加一些说法,修庙建观供奉香火,故事就越发奇了。

话说到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宜良县的岩泉寺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他租下了寺中一间小楼,每天读书写字,他读的书是廿五史,上追秦时明月,下探晚清的门洞开放。他写的字则是把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用一种"温情与敬意",写成了一本叫《国史大纲》的书,内容都是坚定不移的,是站在"以中华文化民族意识"的立场。这个人叫钱穆,人称宾四先生。后来他出了大名,被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史学四大家。"

钱穆一个人在岩泉寺住了整整一年,那个时候的他,只是一个在昆明西南联大教书的教授,名气不大尚有争议。今天我们先说钱先生在宜良岩泉寺留下的印记。

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岩泉寺,分上寺与下寺,仅相隔几百米。上寺是一个道观,由一个逃荒来此的广西人主持。下寺是僧庙,有方丈和僧人。僧庙中有乡产也有私产,钱穆先生住的房子是一处县长的私产,当地人叫"县长别墅"。

钱穆住进来,方丈上门问道,施主在此居住,一日两歺如何安排?钱先生回答说:我来此主要是著书立说,生活上的事越简单越好。跟随你们一起吃饭可好。

那知寺僧的伙食极粗劣,几乎不能入口。坚持了两天,头昏眼花,赶紧把方丈请来重新商量。方丈早就知道,说:出家人的日子大抵如此,先生这样下去怎行,必须改为荤食乃可。

钱穆觉得好为难,如果在我的住处置一灶台,毎天锅碗瓢盆,我还怎么读书写字。方丈说,就在我们寺里的灶上做荤食,也是可以的。你只消出钱请一煮饭的女佣即可。原来,方丈早就请了一个叫张妈的女佣,就等钱穆点头。

后来,钱穆先生把这一段日子写进了《师友回忆》,"张妈衣履整洁,言辞有礼。烹煮既佳。一日,张妈煮一鸡,余不意何故,忽于午餐后出寺,过厨房门,乃见方丈坐门侧,手持一鸡腿,得意大嚼。余不禁问,和尚亦食鸡腿?彼答,和尚不吃鸡腿将何食?又见灶陉上鸡汤一碗。"原来这是一个荤和尚。

钱穆每个星期要坐滇越铁路的米轨火车去昆明,为西南联大的学生上三天课,因为跑"警报",上课时间都安排在晚上。然后又坐火车回宜良,顺便到宜良中学借上一批书带回岩泉寺。久之听说了方丈的许多故事,方丈在近寺的村中有一个家,隔三差五回去,这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与下寺的方丈相比,上寺的广西道人有文化的多,道人自号静庵,钱穆惊讶道,此名号与自沉北京昆明湖的大儒王国维同名。道人回答知道,还说喜欢王国维的诗词。

道人的生活也是过得不易,自己爱吃鸦片,消费大。平常日子以买卖为生,即在大米、黄豆收获季节,去市面上低价购进,然后拖回道观放在楼上存储。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价格上涨卖出去,赚点差价,基本满足一年生计。

长期做生意,见了钱穆先生,也建议他出点钱交给道士,趁市场上粮食价格低,赶紧去买点来储存,来年坐等收利。

吹的兴奋,道人看钱穆是个不愁吃喝的人,让他按当地的习俗,去穷苦人家买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价不贵,可供洒扫洗涤烹饪一切家务。及其长,可纳为妾室,否则备小款代为出嫁。"

民国时期岩泉寺上下的故事,在史学大师钱穆先生笔下,活色生香留传下来,成为滇南宜良的一笔文化遗产。

其实,佛教、道教在中国,从来都有许多令人尊敬的遗憾。曾经在西藏学佛七年,第一个获得西藏三大寺一一拉然巴格西学位的汉人和尚碧松法师,他在《雪域求法记》中写道:

"中国的佛教和庙宇到了晚清末年已经是衰败不堪,民国后,连年的军阀混战,社会混乱,地方上有很多人是专吃佛教的,连新闻记者也来吃佛教。这些记者来到庙子上张口就说,和尚,搞一桌素斋来吃,有时候还带了妓女一起上门。

寺庙为了生存下去必须仰仗地方政要和豪绅,当方丈必须懂得世间法的应酬,要善于交际,能够八面玲珑。

记得我的师父自坛和尚经常去陪乡董打牌,过年过节时也要上门送礼。所以说中国大多数庙子里真正有扎实佛学基础有道行的和尚并不多。"

庙子的噩梦还没有结束,依然在这块土地上漫漶。

史学家钱穆离开宜良岩泉寺以后,岩泉寺又成了军营。再后来的事情更加不可预料。一直到1990年代,名山古刹又逐渐回到人们的视线。岩泉寺所在的村民,把倒塌的寺庙抽起来,泥塑佛像涂上金黄的颜色,建筑抹上红褐色。

开放式的经济给了许多人发散式的空间思维。一个姓龙的湖南人带领一伙来自峨眉山一带的"大师",直接交钱给村上,承包了岩泉寺,上演了无数的荒唐。最多的年辰,一年交给村上七百多万元。

名山有泉、古树参天、就缺了点故事。明清交际,大将军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直到今天,仍然在流传。

说的是"秦淮八艳"之一的美女陈圆圆,名传江南。崇祯十五年,圆圆美女被京城一大官请去,为了在乱世中找到倚靠,把美女陈圆圆作为礼物送给了吴三桂。时当努尔哈赤的军队向明朝的地盘进军,崇祯皇帝把拥有重兵的吴三桂派去战场,陈圆圆留在京城。

不久农民义军首领李自成趁京都空虚,攻入京城,把属于吴三桂的女人占有。把个吴三桂气昏了,加上对崇祯朝的失望,反戈一击,大开山海关门,让清军长驱直入,结束了朱家的天下。

吴三桂投靠清军立了大功,带上美女陈圆圆来到云南坐镇。风和日丽,享受快乐。这陈圆圆可不仅仅是个花瓶,还有政治远见,她见吴三桂独霸云南,骄奢淫逸,贵极藏险,盛极必衰。抛弃一切富贵荣华出家为尼。后来的故事就像陈圆圆的预期,吴三桂被清军镇压满门抄斩,陈圆圆下落不明,有说投池自尽,有说在庵中见过。

于是乎,承包岩泉寺的人,据此编排了一个故事。说是吴三桂带着陈圆圆来岩泉寺游玩,陈圆圆见这里山青水碧,灵气逼人,便抽了一签,竟然是她日后的命运,出家!一语成谶。从此以后,人们就把这一签称为六百年来"滇南第一签。"到岩泉寺抽签打卡成了圣地。

这是一个不怕故事多,就怕故事中有事故的年代,一经推出便大吸眼球,令人遐想。

不管是什么样的信仰,一旦与金钱接触,很容易成为装在瓶子中的魔鬼。

承包宜良岩泉寺的那伙"假和尚"。与各大旅行社联系,把一批批去石林风景区游玩的游客拉到岩泉寺参观,高价香火、抽签算命、立碑避灾、圣水养心⋯⋯数不清的佛教花式,几乎每天都有人上当受骗。

一个从广西来云南旅游的姓欧的游客,一进岩泉寺,"大师"一看面相,再让他抽了一签,说是大灾大难就在眼前,把个游客说得魂飞魄散,赶紧掏了两万多元去消灾解难。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随团体验了一下,抽到了14签。随后跟着导游来到风水转运堂解签,"大师"一对一解签答疑,说记者阴阳五行不调,身后有家灾和风水灾,需要烧一支600元的香并留下名字让和尚们诵经百天。

史学家钱穆已经在1990年去世,如果他知道当年住在岩泉寺的房子,就是写作《国史大纲》的地方,在后来七十年岁月中的痕迹,不知道该作何感想。

云南宜良十大景点

开放。宜良县,隶属于云南省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截止2022年11月18日该地区的宜良县岩泉寺开放,岩泉寺建于元代,有滇中八景之誉,以岩涌清泉、山明水秀、环境清幽而远近闻名;历代名人题咏甚多,悬岩刻石,古迹甚丰,价值极高,是宜良旅游观光的又一圣地。

岩泉寺公园的历史

云南宜良十大景点有九乡风景区、明月湖、柴石滩风景区、荫翠峡风景区、岩泉风景区、68道拐、大叠水瀑布、大观楼、云南民族村、九乡彝族回族乡。

1、九乡风景区:

九乡风景区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区,景区总面积167.1平方公里,为喀斯特地质公园。

2、明月湖:

明月湖距离叠虹桥景区约10公里,是南盘江筑坝修建柴石滩水库所形成的高峡平湖。明月湖水面达1050亩,为国家水利风景区。

3、柴石滩风景区:

柴石滩风景区地处宜良境内的盘龙江上游,水流在这里形成了相当适宜漂流探险的几级落差,柴石滩漂流全长10公里,全程需时1小时20分钟,途经大龙兑村、大干沟村、小干沟村、大过砚村等地,河流平均水深1.1米到1.5米,共有16个弯道、5个险滩。

4、荫翠峡风景区:

荫翠峡整条峡长1000米,荫翠峡风景区全长1公里,是位于昆明东部宜良县城九乡的沉潭平湖,最大水深16米。荫翠峡河道宽度一般的8米至10米,最宽处不到20米。

5、岩泉风景区:

岩泉风景区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城西1公里处的伏狮山麓,距昆明55公里,昆石高速直达。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多次重修,占地面积近300亩,为云南八大名寺之一。

6、68道拐:

68道拐是宜良县城西郊通往靖安哨村的盘山公路,为明清时期的通京大道,亦称茶马古道,短短6.8公里,就有68道弯。是世界公路史上的奇迹,弯道最为密集,可称为天下弯道最密集的公路。

7、大叠水瀑布:

大叠水瀑布坐落在距路南县城西南30余里处,巴江河水流到这里,经过一条断层,河水便从峭崖上跌落而下,形成宽达20余米,高达120余米的大叠水瀑布。

8、大观楼:

大观楼为一座三重檐攒尖顶云南传统古建筑,平面呈方形,四周设有月台,南面面水,月台周边为石灰岩方整石所砌,上墁石板,建筑西面和长廊相接。

9、云南民族村:

云南民族村自1992年2月建成开放以来,以生动鲜活的形态,展示了云南各民族的建筑艺术、歌舞服饰、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

10、九乡彝族回族乡:

九乡彝族回族乡,地处宜良县东北部,东与陆良县相邻,南与石林县接壤,西接耿家营乡、北临古城镇,北与马龙区接壤,距宜良县城35千米,区域总面积301.78平方千米。

岩泉寺始建于元代,为我省著名高僧盘龙祖师开山。祖师云游到此,结草为庵,弘扬佛法。祖师去后,徒众因在此建祖师殿,世代供奉,并发展成为佛道合一的名山胜境。《宜良县志》有明代神山李破罐传略。明代,朱福海再修,万历间僧兴宽重修。明人李名民、周泽溥等并有题诗。为宜良县八景之一:岩泉漱玉。《宜良县志》说:水流潺潺,漱激于石,其声琮争如环佩。

清初,于龙泉南侧建藏真阁,纪念岩泉有德道人尹澈清真人,故又名尹真阁。阁内环立石碑,刻士大夫赠记于其上。康熙26年(1689),邑令高士朗(字玉山)偕邀邑中文化人士,捐资经营岩泉山水,建阁修亭,筑半月池等,赋以文化品格,使之成为代表宜良文化人格的人文山水。邑诗人徐松撰文《高玉山修建岩泉亭阁记》志其事。道光11年(1831年),知县吴均与粮宪永慧游岩泉,见泉侧之亭无名,为题曰宜亭,撰文《岩泉寺宜亭记》志之。以上二文均载于《宜良县志·文艺志》。  民国4年(1915年)县知事钱良骏重修停台,题额曰:半山亭。 民国18年(1929),邑绅马云翔募资修斗母阁、玉皇阁,新建凉风亭,广植花木,并大规模镌刻摩崖石刻,使岩泉胜境焕然一新,成为历史上最鼎盛繁荣的时期,省内文化名人袁嘉谷等皆慕名来游,吟诗题壁。

1936年至1938年邑诗人严中英在岩泉寺尹真阁养疴三载,创作大量咏岩泉诗歌,后编为《观海楼诗稿》付梓,为岩泉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1938年暑假后,西南联大教授钱穆到岩泉寺小住约一年,撰与其名著《国史大纲》。此书为中国通史,53万余言,商务印书馆出版,1997年北京重印。

1939年,其侄钱伟长先生于尹真阁新婚,小住达3月之久。 后由国民党军队驻扎,景观多有破坏。

1949年后,经邑人黄士耕呈请,县人民政府出资修葺。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严重毁坏,片瓦不存,树木被毁,一片荒凉。

1985年5月县人民政府发文成立筹备组,修建了少量亭阁、围墙,大量植树。

1987年7月,岩泉摩崖石刻被宜良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其间,有地震台、县卫校、皮肤病研究所等单位曾先后在此驻过。

1993年2月,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将岩泉寺所有权划归金星办事处,由该办事处总投资1200万元进行全面大规模修复。新建大雄宝殿、天主殿、玉皇阁、财神殿、山门、游泳池等。

1994年6月23日,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钱伟长夫妇重游岩泉寺,题辞岩坚泉清,宜结良缘,已镌诸崖际。

1995年12月25日,县人民政府批准为宗教场所对外开放,并颁发(95)12号《宗教活动场所登记证》。

1999年4月,九九昆明世博会指挥部及云南省旅游局授牌为世博会旅游接待定点单位。

岩泉寺占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5400m2,其中殿堂面积3400m2,附属房屋面积2000m2。岩泉寺最高海拔1620米,位置在山腰放眼亭。 岩泉寺经济收入以门票为主,及游客捐赠 1998年门票收入32万元,国内捐赠13万元,海外捐赠1万元,其他收入2万元,总收入48万元。1999年总收入达到51万元。

以上就是关于上下岩泉寺一一钱穆在云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