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以来又有7家P2P宣布退出企业借款用户还款意愿急剧下降

   2022-08-15 03:06:25 网络1040
核心提示:业内人士分析称,平台的资产端出现违约不可怕,可怕的是违约的相关性和资产的集中程度。在基本面较为脆弱的环境下,有时个别的违约就能够把一家P2P拉下水。 业内人士分析称,平台的资产端出现违约不可怕,可怕的是违约的相关性和资产的集中程度。在基本面

10月以来又有7家P2P宣布退出企业借款用户还款意愿急剧下降

业内人士分析称,平台的资产端出现违约不可怕,可怕的是违约的相关性和资产的集中程度。在基本面较为脆弱的环境下,有时个别的违约就能够把一家P2P拉下水。 业内人士分析称,平台的资产端出现违约不可怕,可怕的是违约的相关性和资产的集中程度。在基本面较为脆弱的环境下,有时个别的违约就能够把一家P2P拉下水。

10月以来,P2P网贷仍有不少平台宣布良性退出或业务转型,据新金融头条不完全统计,10月至今有超过30家P2P平台出现因种种问题而停止运营。值得注意的是,有7家P2P平台公告退出或转型的因素之一是借款用户还款意愿急剧下降,平台相继出现逾期及兑付困难。

业内人士分析称,平台的资产端出现违约不可怕,可怕的是违约的相关性和资产的集中程度。在基本面较为脆弱的环境下,有时个别的违约就能够把一家P2P拉下水。

7家P2P因借款人还款意愿下降宣布退出

今年以来,随着网贷行业环境持续恶化,恶意逃废债现象屡见不鲜。在此前不少平台公告中因借款人还款意愿低,致使平台出现经营危机的为数众多。近日,新金融头条统计10月以来出现问题平台时发现,仍有不少平台在公告中宣称,因借款人陆续出现了借款逾期情况,无奈平台宣布转型或退出。

11月12日,人众金服发布兑付公告指出,受经济大环境影响,平台借款人陆续出现了借款逾期情况,经过两个多月的 催收 及对借款人还款意愿、还款能力排查,公司经过慎重讨论,决定对平台全部存量项目进行统一兑付。

11月5日,东朗 理财 发布良性清盘的兑付公告表示,由于目前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借款人标的到期后无法及时还款、逾期不付的现象屡次发生。从而导致投资人对平台失去信心,出现大幅度挤兑的现象,故使得平台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正常运营。

10月22日,投理想平台发布清盘公告也表示,借款用户还款意愿急剧下降,平台相继出现逾期及兑付困难,投资者信心严重挫伤,恐慌情绪蔓延,投理想也因此遭遇大规模资金净流出,流动性造成极大影响,平台多方努力尝试解决但收效甚微。

无独有偶,通通理财发布网贷业务良性清偿公告指出,因为借款人经营的是实业,业务所设计的应收账款和资金网回笼出现延缓情况,可能会导致平台借款的逾期兑付,平台深思熟虑后启动6个月的良性清偿计划。

事实上,关于恶意逃废债监管早有相关政策,8月8日,互金整治办发布《关于报送P2P平台借款人逃废债信息的通知》指出,为严厉打击借款人的恶意逃废债行为,通知要求各地根据前期掌握的信息,上报借本次风险事件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名单。下一步,全国整治办将协调 征信 管理部门将上述逃废债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和“信用中国”数据库,对相关逃废债行为人形成制约。

随后,北京、广州互金整治办相继发布打击网贷行业恶意逃废债 失信 行为的公告,无论网贷平台是否正常运营,借款人与投资人之间的合法债权债务关系均受到法律保护,此法律关系不因网贷平台倒闭而灭失。各网贷平台借款人及其担保人应履行债务还款义务,对恶意逃废债的借款人,市互金整治办将按照上级整治办部署的要求将其违约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并通过网站予以公示。

另据媒体报道,首批P2P恶意逃废债借款人信息已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的系统,包括企业借款人信息和个人借款人信息,其中最大的一笔逃废债金额已经达到数千万,共涉及金额约2亿元。同时对于P2P平台也会采取约束措施,失联跑路的平台高管的信息也将纳入征信。

近日,南宁市金融工作办公室也发布《重拳打击P2P网贷行业借款人恶意失信行为》显示,南宁市共5家P2P网贷机构上报了逃废债名单并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系统,名单涉及近19万人,而这批名单被纳入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系统。

据新金融头条了解,全国各地的P2P平台仍在持续上报恶意逃废债的名单。

监管重拳出击,平台坚决抵制,为何仍有不少平台会因借款用户还款意愿急剧下降,而相继出现逾期及兑付困难?实际上,无论是平台以此为由而清盘退出,还是真实如此,目前的网贷行业借款人还款意愿确实下降,但也要分清是个人借款人还是企业借款人。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赵一洋认为,问题平台爆雷本质上都是金融资产出现了问题。具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是资产本身就存在合规性问题。2016年的8月24日,银监会牵头的四部委发布了《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下简称《管理办法》),规定P2P平台资产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平台信用隔离。《管理办法》明确将P2P平台界定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在法律关系上属于“居间人”角色,因此平台上的金融资产与平台的信用必须严格隔离。凡是与平台信用存在“混同”的资产都属于不合规资产,例如“自融”“平台担保”“资金挪用”等违规行为。

(2)债权内容真实合规。即融资项目真实、合法,并按照约定用途使用借贷资金,不得用于出借、购买股票、期货、众筹等高风险资产等其他目的,不得进行理财或资产证券化类的“期限错配”和“资金池”操作。

(3)资产小而分散。单个平台个人债权不得超过20万,企业债权不得超过100万所有平台个人总债权不得超过100万,企业总债权不得超过500万。

二是平台没有控制好资产方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形成大量不良资产。P2P是经营债权资产的平台,债权天然具有风险滞后性,债务方的道德风险和信用风险会始终存在。如何控制债务人的这两大风险是P2P平台的商业价值所在。而大量爆雷平台的引爆点就是这两大风险的失控和集中爆发,贷前、贷中和贷后等风控环节存在致命缺陷。

业内人士:与违约的处置难度和周期相关

目前P2P平台资产要么自有资产要么外接资产,而种类也无非是个人信贷类、供应链金融类、票据类、抵押类等等。对于因恶意逃废债而导致停止运营的平台,业内人士认为,平台的资产端出现违约不可怕,可怕的是违约的相关性和资产的集中程度。

“如果是企业贷逾期,虽然有担保、抵押物,但是处置难度和周期都很大。你会发现企业贷公布逾期都是一波一波的,好几个主体一起逾期,所以有时个别企业违约就能把平台拉下水。”

该人士认为, 贷款 集中又不是小额分散所以这类平台的抗风险能力往往很差。

赵一洋认为,找到大量合规优质的债项资产是P2P平台转型或者行稳致远的关键。这些资产需要满足大量生成,相对分散,绝对合规,并且还必须相对另类,错位竞争,避开传统金融机构的价格战领域,保证相对较高的收益,最后还要相对稳健,具备风控关键抓手。这样来看,P2P的转型之路注定艰辛。

一家已经上报恶意逃废债名单平台的负责人也表示,上报的名单中个人多,主要是因为金融办也要求已经判决的,企业的基本还没有到判决这一步。

“因为他们懂法律,了解规则,根本就不怕打击逃废债,和平台走法律途径,这样一拖就不知道拖到什么时候,搞不好还投诉暴力催收。所以非不得已都不会走到起诉这一步。”

新金融头条也发现,目前,江西、山东等地纷纷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通告》,并将对存在相关行为的单位和个人采取警示约谈、纳入公示黑名单、公开曝光、实施联合制裁等方式进行联合惩戒。同时,对有恶意逃废金融债务行为的党员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还将给予相应的党纪政务处分。

其实,从目前平台违约的状况可以预测打未来网贷行业将会更加侧重小额分散资产类为主,也减轻风险集中爆发的可能性。

“消费信贷为主这已经是很明显的趋势了,以后小微、个体经营户也能做,但比例不会很高。”

据网贷之家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2018年9月P2P网贷行业消费金融业务的成交量为357.3亿元,占同期P2P网贷行业成交量的比例约为32.27%,同比上升17.32个百分点。2018年6月单月成交规模达到近一年最高值,随后因为行业风险事件不断爆发后,行业的成交量出现了回落的走势,同时也带动消费金融业务的成交量下滑。

不过可以发现近一年消费金融业务规模占比呈现逐步攀升的走势,这也反映了消费金融业务已经成为了P2P网贷行业细分领域最为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其发展态势愈发向好。

21年理财投资平台关闭的有哪些

是需要还的。说到P2P网贷,这是让人又爱又恨的一个行业,在P2P刚出来的时候得到了很多人的吹捧,无论是资本还是个人以及企业都一拥而上,短时间P2P成为了风头上的猪。然而脱缰的野马终究跑不远,在P2P野蛮生长背景下,所存在的问题不断暴露出来,很多平台都打着P2P的名号,干起了非法融资的勾当,在监管部门发现这个问题之后及时叫停 。

所以从2017年开始,监管部门就加大对P2P平台的监管力度,随后开始出现很多平台跑路,停业,提现难或者主动关闭的情况。截至2021年末,我国5000多家P2P平台已经全部停业,几万亿的行业就这样倒下了。那过去10几年我国到底产生了多少家P2P平台,这P2P平台还有多少欠款没有拿回来,借款人欠这些平台的钱还需要还吗?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分两部分来解答一下。

第一、我国P2P都有哪些平台?

我国第1家P2P平台是拍拍贷,其成立于2006年,在2007年正式上线。在拍拍贷之后,我国陆续又出现了几家P2P平台,但是都不温不火,从2007年到2010年,我国P2P平台也只不过是几十家。但是从2011年开始,P2P平台开始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到了2013年P2P平台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仅仅是2013年一年新增的P2P平台就达到400家以上,2014年和2015年是我国P2P的黄金发展时期,这两年新增的P2P平台可以说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其中2014年新成立的P2P平台达到1600家以上,2015年一年新增的P2P平台更是达到1900家以上。但是到了2016年,随着我国P2P监管政策的出台,P2P新增平台迅速减少,当年新增的P 2P平台只有500家左右,2017年减少到300家左右,2018年更是减少到几十家。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最巅峰时期我国P2P平台曾经达到5700家以上,接近6000家。

这些P2P平台主要分布在广东、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江苏这几个省份。在这些P2P平台当中,交易规模比较大的有陆金所、红岭创投、拍拍贷、微贷网、你我贷、爱钱进、人人贷、翼龙贷、小赢网贷,宜人贷、积木盒子、宜信惠民、铜板街、玖富普惠、团贷网、网信普惠、小牛在线、PPmoney、聚宝汇,点融网、有利网、一珠宝等等,此外还有几千家小平台。但这里面真正从事P2P业务的平台其实很少,大多数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以P2P的名义来非法融资而已。

结果在监管部门越来越严的背景下,这些P2P平台的庞氏骗局终于搞不下去了,在投资人减少之后,很多平台都出现资金链断裂,结果导致很多平台都纷纷跑路或者出现提现困难。根据相关平台统计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在5700多家P2P平台当中,处于失联状态的占比达到52.23%,平台出现提现困难的占比17.89%,平台暂停运营的占比12.35%,警方介入调查的占比5.9%,平台涉嫌诈骗的占比3.07%,平台跑路的占比1.23%,平台展期占比0.94%,只有6%左右的平台实现清盘,也就是投资人的钱能够完全拿回来。

这些P2P平台出问题之后给众多投资者造成了极大的损失,颠覆时期P2P平台的交易量达到几万亿。虽然最近几年时间在监管部门介入之后,很多平台大部分投资者的钱都能够拿回来,但至今为止,P2P行业仍然有4,900亿余额处于不良状态。在这4,900亿余额当中,有一部分资金有可能是平台自己融资或者被平台一些高管给消费掉了,还有一部分是真实的客户借的钱。

第二、欠P2P平台的钱还需要还吗?

很多人可能觉得现在很多P2P平台已经跑路了,甚至有超过一半的P2P平台处于失联的状态,这些平台完全就不催收了,那自己欠这些平台的钱是否就不用还了呢?在这可以肯定地告诉大家,借的钱肯定是要还的。大家要弄清楚大家所借的钱并不是跟各平台借,而是跟各平台的投资人借的钱, P2P平台只不过是充当一种撮合作用而已,真实的债权人是在平台上投资的那些人。

这意味着不管平台有没有倒闭,有没有跑路,有没有失联,投资人的这种债权都始终存在,只要这些投资人没有放弃这部分债权,借款人都需要偿还。而且从实际情况来看,就算P2P平台倒闭了,投资人仍然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要求借款人偿还债务。第1种方式是有些P2P平台主动退出的,他们会保留一些清收小组,由这些清收团队负责将借款人的钱催收回来,用于偿还投资人的钱。

还有一种是情况是P2P失联或者跑路的,警方会接管这些平台的数据,投资人也会主动向警方报备信息,然后由监管部门负责处理,这些债务最终有可能会委托给第三方催收公司进行催收。最后一种方式是如果警方接管的平台太多,办事效率比较慢,那借款人也可以自己联合起来成立债务维权小组,委托给律师或者其他资产管理公司去催收债务。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只要投资人没有放弃,借款人的钱都需要还。

P2P平台倒闭的原因有哪些?

梳理发现,今年以来,p2p平台雷声持续,比如微贷网、爱投资、爱钱进等。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知名的平台也撑不住了,比如团贷网。平台的倒闭,对于投资者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他们将面临资金的损失。

P2P网络借贷平台,是p2p借贷与网络借贷相结合的互联网金融(ITFIN)服务网站。p2p借贷是peer-to-peer-lending的缩写。

网络借贷指的是借贷过程中,资料与资金、合同、手续等全部通过网络实现,它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民间借贷的兴起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金融模式,这也是未来金融服务的发展趋势。

  近期很多P2P平台雷了,那么P2P平台跑路倒闭原因有哪些?

一、平台有真实的借款业务,但是平台采取了拆标的做法,就是将3个月借款标,拆分成一个月一个月来发,当投资人大面积提现,平台不能及时回款,资金链断裂。

二、平台是自融的,就是平台负责人,通过网络平台吸收资金,然后自己把这些资金拿去投项目了,当平台出现集中提现,之前拿去投资的钱又没有回款,导致平台资金断裂,投资人提现困难,平台倒闭。

三、平台风控跟不上,坏账率过高,平台承诺投资人的收益过高,实际的优质业务过少,一些不优质的借款客户不能正常还款,导致平台资金链断裂。

四、纯诈骗平台,当投资人发现其平台的真实面目时,平台老板直接跑路,平台倒闭。

那么面对这么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应该如何躲开有倒闭可能的P2P平台?

一、不被表象迷惑

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平台,最好不要轻信官网上写的注册用户,成交量等等,因为这些数据要作假太容易了。没有任何机构可以监管。比如平台要刷成交量,完全可以自导自演做一些假标。而注册用户也完全有可能是大量“羊毛党”留下的无意义的空号。我们一定要多从其他渠道了解该平台真实规模,如果条件允许,最好实地考察一番再做结论。

二、探求平台内涵

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是看一个平台的内在信息,比如资金流向是否透明、标的是否真实、有没有银行存管等等。一定要分辨那些搞资金池的平台!

三、远离高息诱惑

那些遭遇问题平台的人,大都是被平台“高息”、“返现”等套路诱惑的。其实大部分用户肯定可以察觉到这些平台有问题,但是被利益蒙蔽,有句话叫做“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总是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可以比平台早一步退出,捞一笔就撤。最终平台跑路,自己也血本无归。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定要牢记P2P理财首先是安全,其次再是收益!

以上就是关于10月以来又有7家P2P宣布退出企业借款用户还款意愿急剧下降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