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大变局时代,普通人对于经济环境和趋势应该有怎样的思考?

   2022-10-12 05:20:21 网络390
核心提示:这是熊猫贝贝的第643篇原创文章: #思考# #认知#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这句话,在2021年,恐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感受了吧? 举国体制的中国,在2021年,政治经济层面上的重磅

深度|大变局时代,普通人对于经济环境和趋势应该有怎样的思考?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643篇原创文章:

#思考# #认知#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民众来说,这句话,在2021年,恐怕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感受了吧?

举国体制的中国,在2021年,政治经济层面上的重磅顶层设计和政策表达,迎来了一个罕见的密集调整期。

很多新名词,新概念,新提法接踵而至:双减,三次分配,住有所居,专精特新……

当然,说“新”也不是很贴切,只是相对以往而言,很多思路,趋势,风向,包括态度和力度,都不一样了,原本可能只是打雷,不见雨下,当然在思维和认知的惯性下,还是有很多人没有那么反应灵敏。

但是在2021年,显然是不动则已,一动就是雷霆万钧,势大力沉。

趋势的信号,不是来自于国家重量级的高层部门,高级领导,就是各种重要讲话和重磅会议,频次和态度都说明,这绝对不是平凡的一年。

2021年已经过去了一半多,转眼间已经正式来到下半年。

到了这个阶段,应该客观地来说,每一个在中国的普通民众和基础群体,都能感受到,一场深刻的变革正在进行,不管是行业的阵痛,资本力量遭遇重锤监管,还是在经济和 社会 环境中的很多肉眼可见的变化,大变局时代的序幕,似乎在悄然之间,已经拉开。

对于普通人而言,这一眼看过去,难免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难得要领,抓不住趋势,看不清方向,只能被动地被时代大潮裹挟前进,在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迷惑中前行。

这是一种很难受的状态。

所以这篇文章,将从客观理性的角度,站在公正科学的立场,和各位读者朋友一起,进行一次针对大变局时代,普通群体该如何思考面对,指导行动的讨论,思考,还有研究。

其实客观严谨来看,从2016年以后,中国的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关键的瓶颈期:

经济方面,是总量增长,但是明显增速放缓的趋势。

2020年的情况比较特殊,疫情因素。

而在 社会 生活领域,是戾气日益增大,各类 社会 矛盾频出。

简单地来说,这就是每一个国家和经济到了发展瓶颈期都会出现的两个关键问题:

第一个是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蛋糕做大的效率难以保持,红利见顶;

第二个就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产生的贫富分化,收入差距所带来的 社会 幸福感普遍下降。

看问题要抓得住主要矛盾,这两个问题,无论是哪一个,都是顽固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不得不解决,要么解决,实现突破,迎来新的发展阶段,螺旋向上,未来可期。

如果不解决,那么就是一连串的陷阱和危机持续爆发,比如“中等收入陷阱”,比如“塔西陀陷阱”,比如“资本垄断到凌驾,再到毁灭”等等这样的可怕未来。

这两个问题,都需要系统性的解决方案,都需要见血见肉的深度变革,同样,都需要和上一个阶段的既得利益群体进行对抗。

纵观世界各国,除了中国有机会有可能实现,基本上很多国家和经济体,在这个时代所遇到的所有关于发展的问题和瓶颈,都是卡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面。

为什么中国有可能有机会? 举国体制 是关键。

人民的国家为人民,国家的人民为国家,而伴随2020年爆发的新冠疫情,让中国的举国体制的优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和展示,凝聚了人心,团结了力量,叠加资本主义国家的颓势,中国可谓站到了一个解决两大关键问题最佳的时代节点上面,天时,地利,人和兼备。

这就是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政策密集出台,包罗万象,涵盖极广,势大力沉的原因所在。

看懂政策环境背后的逻辑线,很重要,但是这才是第一步。

发现问题不是本事,解决问题才是能耐。

既然问题的关键已经抓到,主要矛盾已经确定,那么如何解决,就是中国顶层设计需要殚精竭虑,制定策略的问题了。

中国接下来的发展怎么走,这是一个严肃,复杂,而又充满风险的课题。

最好的方法,那就是从成熟的经验中,寻找最适合中国未来的道路和办法。

模仿是最好的学习,但是在国家发展这件事上面,还真的没有可以完全照抄模仿的对象。

兼收并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兼顾创新与实践。 这才是一个成熟大国的发展的破局之路。

在工业化道路上,中国是摸着苏联过河;

在标准化道路和产业全球化道路上,中国是摸着美国过河;

那么在经济发展和解决贫富矛盾这样的复杂道路上,中国又该如何选择,“摸”谁好呢?

这就是模式趋势,非常关键,看懂了这个趋势,才能看懂中国未来的财富方向,才能抓住发展红利,才能跟随时代浪潮。

其实,从国家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一系列政策表达和实施,已经很清晰地指明了很多 破局思路 ,进行一下总结:

房地产经济走“新加坡模式”:从房住不炒,到住有所居;

工业 科技 ,产业发展,走“德国模式”:从规模依赖,国企主导,到专精特性。

同时,也给中国未来 社会 和经济的发展方向,确定了明确的概念:共同富裕。

大道至简,不过如此。

房地产经济是中国过去几十年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土地财政是撬动居民财富发展经济的关键杠杆,选择新加坡模式,也就是国家主导房地产经济,从市场回归计划,是必然趋势。

工业 科技 ,产业发展,中国是被迫转型升级,一方面是应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产业链霸权剥削,在关键技术上“卡脖子”,另一个方面,就是传统低端制造和产业经历了几十年快速发展,已经走到了“利润回归”的阶段,红海内卷,可持续性差,还要面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后发低成本优势竞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无论是主观,还是客观,事实上,中国在进一步发展的道路上,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关键阶段,破在前,原有的模式和规则要颠覆改变,立在后,要按照发展的需求,用最低的成本和最成熟的经验去实现站的起来,走的稳当。

趋势,思路已经说清楚,那接下来就要看到变革必然带来的阵痛。

中国的发展瓶颈期出现,本质是三个时代红利进入衰退期:

1、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以后的人口潮,创造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红利和世界第二大的消费市场,但是人口增长在过去5年,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这是人口结构层面的红利衰退。

2、流量红利:

最大的得益行业是互联网,基于全球最大的流量红利中国,吃够了时代福利,但是已经明显见顶,网络的普及早已深入千家万户,该挖掘的价值和回报已经接近极限,而极限之外,已经威胁或者触动到了国家金融层面的红线,行业天花板出现。

3、产业红利:

“血汗工厂”模式,很显然已经不适应当前中国进一步发展的需求,低收入,低福利,高强度的劳动价值模式已经被快速发展的中国民众所不能接受,中国需要在全球经济和产业链的环境中,寻找更高的位置,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受制于人,被 科技 和高端技术持续剥削的路子,已经走不下去了。

所以,变革势在必行,而阵痛也是相对的。

对于国家而言,红利衰退是阵痛,而对于基础民众而言,早已形成惯性的很多价值观念和生存方式的被动改变,同样是阵痛。

但是在解决问题的路径和思路已经清晰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应该成为共识,而对于阵痛,也必然要主动接受和适应。

当下所有的痛苦,都是阶段性的困难,而为了正确的,有持续的未来,必然要去走这么一条未来可期,但是必然有挑战和痛苦并存的道路。

变化才是永恒,大变局时代,看环境,看趋势,讲对策。

关于接下来中国发展的几个趋势和环境的判断:

1、房价矛盾,将不复存在。

对于投机炒作群体和既得利益群体不是好消息,但是共同富裕大趋势之下,因为房价而导致的贫富差距和分化,就让在中国经济环境中长期备受诟病的房价问题,成为亟待解决,必然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中国的房价很难再有想象力的暴涨,同样也不会暴跌,而是国家体制的不断修正和规则环境中,实现价格回归价值,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又不制造矛盾的新平衡状态。

房产投资依然存在,但是占比降低,门槛提高,成本加大是必然。

房子作为中国个体和家庭身家财富衡量标准的价值观,必然会得到改变,甚至是颠覆。

2、居民幸福感会持续得到提升,劳资关系会在规则中得到缓和,劳动价值回报,将得到充分提升。

什么996,007福报将成为 历史 ,取而代之的是为了更多的收入,自发的发挥劳动主观能动性。

能者多劳,多劳者多酬,奋斗群体依靠勤奋踏实过上好日子的时代成为主旋律。

3、收入平均化,不合理的高收入将被持续打击,蓝领底层的待遇将得到改善。

4、国家主导金融,实现产业, 科技 ,技术突破,大量小而美,具有独特竞争力和市场的公司企业,将迎来时代的眷顾和红利爆发期。

5、很多传统行业,特别是和环保和低效率劳动价值转换关联的行业,公司,将走完最后的路程,逐渐退出中国经济舞台。

未来可期,美好可见,那么对于普通群体来说,有哪些思考和认知需要建立?

首先,房住不炒,第一位。

要实现经济发展不被房地产绑架,不仅仅是国家出手,更重要的还需要民众和市场全面理解和配合,从2021年中国政策环境对房地产行业,楼市和房价的态度和管理情况来看,通过规则约束人性贪婪,消灭依赖房产不劳而获,轻松躺赚的意图非常明显。

所以,即使出于私利的角度,对于房产投机,炒作套利的行为,普通群体应该充分保持谨慎克制的态度。

和趋势作对,和意志对抗,不是明智的选择。

其次,财富方向,要抓住共同富裕和提升居民幸福感的主旋律。

而对于贩卖焦虑,制造内卷,营造对立和矛盾这样,很多传统的行业和盈利思路,必然成为政策环境和顶层设计持续打击和消灭的对象,比如教育,比如医美。

对于养老,生育辅助, 健康 生活等方面,大有可为。

然后,是经济发展降速,效率向公平转向,但是两者兼顾。

低增长的经济环境是接下来可以预见的一个必然阶段,不利于资本驱动的行业,不利于重资产投入的行业,不利于普通群体进行高风险投资,量入为出,注重储蓄,才是王道。

最后,金融成本向下的趋势之中,藏着下一个时代的财富密码。

关键就是要看清楚,钱往哪里去,举国体制的中国经济环境中,高效率低成本的资金流向,市场无法完全决定,更重要的是看国家态度。

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和国家的方向一致,就是财富方向。

大变局时代,序幕已经缓缓拉开,整个 社会 都在经受着这场时代暴风雨的洗礼。

风雨之后,必有彩虹,值得期待,值得为之拼搏。

你我都是这个时代的见证者和体验者,看懂趋势,理解国家,陪着自己的祖国一起崛起,毫无疑问,是最明智的策略。

个人思考,不登大雅,撰写成文,与各位分享。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熊猫贝贝小可爱

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中国能摆脱中产收入陷阱吗

 中国社科智讯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郑秉文等学者认为,拉丁美洲国家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深入研究,认真借鉴,未来十几年,我国应从十个方面积极着手,以妥善解决“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避免“转型陷阱”,抓住转变增长方式的历史机遇

步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后,中国经济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诱因主要包括:投资和消费失衡,资源环境约束更为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科技创新能力不很强,收入差距扩大,农业基础薄弱,就业压力大,制约可持续增长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增长方式转型中逐渐加以解决,这就需要抓住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准确把

握发展趋势,以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防止“拉美陷阱”,实现“包容性增长”

“拉美陷阱”主要指分配不公,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两极分化、城市的动荡和不守信用。我国目前的基尼系数虽低于拉美的中等收入国家,但却高于很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因此在踏进上中等收入门槛的关键时刻,我们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其意义非常深远。为此,尽快进行收入分配和户籍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城镇化进程,缩小城乡差距,防止两极分化,将是确保稳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非常举措。

——跨越“福利陷阱”,保持社保制度与经济增长同步发展

在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之后,迅速的城镇化、大规模的非农化和生活水平的整体提高,社保制度将滞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经济增长使人们对社保的期望要求更高,社保制度面临的压力更大。因此,要始终保持社保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才能充分发挥保障居民消费和扩大内需的应有作用。

——绕开“城市化陷阱”,保持城市化与经济水平同步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应积极采有效措施,防止掉入由人口爆炸、“贫民窟”普便存在和社会治安恶化等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城市化陷阱”,努力保持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同步发展,顺利实现中国经济的第三次飞跃。

——警惕“泡沫经济陷阱”,经济不能大起大落

“房地产泡沫”是最典型的泡沫经济的一种形态。尤其是2008年上半年到2011年上半年期间,由于房地产市场和政策波动幅度大导致房价的快速上升,普遍认为充斥了资产泡沫,资产泡沫或称之为房地产泡沫应成为中国经济成长中应该十分警惕的一个陷阱。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平抑楼市价格和防止泡沫经济的出现,以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

——克服“老龄化陷阱”,保持经济稳步增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变量。据有关方面的预测,我国未来10年老龄化趋势加剧。因此我们要继续完善社保制度,深化社保体系改革,以解决好“养老金”问题;要大力完善社会养老事业,积极解决空巢家庭等社会问题,以解决“养老服务的问题”;要积极开展“积极老龄化”,适当提高退休年龄,增加劳动供给,以解决劳动投入减少的问题,要提高生产率,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达到提高就业率和提高产出的双重目标。

——防止“金融陷阱”,金融改革应慎之又慎

在中国迈入中等收入阶段,一方面坚持金融改革,加大金融业的开放度,但同时应采取十分谨慎的态度,从防范危机的实际效果看,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和金融体系的开放程度和进程必须根据我国国情循序而进,同时,还要继续加强金融监管体系建设,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健康的金融环境。

——小心“美元陷阱”,确保国民经济安全。

目前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由于相当一部分是美元资产,外汇储备已成为关涉国民经济整体安全大问题。一方面,中国应积极制定应对政策,如减少顺差,将资源用于国内的消费与投资等,将经济工作重心转到振兴内需上来;另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我国应扮演好与最大发达经济体利益攸关的角色。

——谨防“捧杀陷阱”,韬光养晦不当头

尽管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GDP世界排名仅为第95位。面对不同的国际环境和舆论环境,我们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忧患意识,不要掉入西方设下的“捧杀陷阱”,不能承担超出自身能力以外的义务,不能以损害中国的核心利益为前提。

——超越“民粹主义陷阱”,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很多案例显示,在中等收入阶段,如果民族冲突加剧、社会矛盾激化、政党斗争激烈、政府更迭频繁,经济社会政策就必然缺乏有效性和连续性,经济发展就必然受到影响,甚至止步,掉进“中等收入陷阱”难以自拔。因此,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是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条件,使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所必须的。

参考:社科院专家建议:应从十方面着手应对"中等收入陷阱"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7/03/c_123364915.htm

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何谓中产收入陷阱?

那么,什么是“中产收入陷阱”呢?根据权威的说法显示:中产收入陷阱是指,尽管整体经济在不断增长,但因中产阶层的焦虑难以化解,结果导致一个国家始终不能跨入成熟的发达国家行列。

简单来说,就是那些获得了稳定的中高水平劳动报酬和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群体,对个人及家庭的前途充满忧虑,对国家的发展失去信心,对社会的不公高度敏感。而当这部分人丧失了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信心之时,就会导致社会的不稳,乃至政治上的变故。

当然,鱼叔目前的状态还处于“对个人及家庭的前途充满忧虑”的阶段,还没到“对国家的发展支取信心”的地步。

如何突破中产收入陷阱?

单从个人入手突破“中产收入陷阱”除了收入上的突破外(升职加薪或投资理财),并无他法。

因此针对上文提到的三个中产阶级焦虑点,将是解决“中产收入陷阱”的另一个突破口。

1.国家财政税收

目前,政策界、学术界有部分声音认为,财税改革的大方针应该是将间接税转为直接税,但这恐怕并不合理。直接税的主要征收对象往往是中产阶层,因为这一阶层的收入以及他们所持有的资产相对透明、公开,且主要是劳动工资,而对劳动工资和房产征税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直接税的“板子”往往会端端正正地打在中产阶层的屁股上,增加他们的税收负担感。

因此,疯牛君认为,应该认真借鉴德国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税收还是要以间接税为主。间接税主要在流转环节征收,征收对象主要是企业,而企业在征税过程中往往可以与政府形成良性循环——缴税多的企业能得到更多的政府支持,这些支持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的难题。

总而言之,在税收问题上一定要考虑中产阶层的税负以及负担感,宁肯对企业和资本所得者多征一些税,也不应该对中产阶层过度征税。

2.更多住房福利保障

这一点,在最近已经有苗头了,包括“限租”和“产权共享”,但疯牛君认为,还应该为中产阶层提供能够长期租赁的“平租房”,让那些暂时无法购买住房的人,有机会在城市中相对平稳地居住下来。

以香港、新加坡为例,当地很多的中小学教师都居住在政府提供的面积适宜、质量中上的公租房中。这使得他们在面对高房价时不会过度焦虑,也不会在高房价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面前感到束手无策。

3.保障医疗教育

在教育方面,要大力减少竞争压力,在中小学阶段就应该适当减少竞争性安排,让教育回归本质,淡化教育作为选拔赛的功能。让学生多把精力花在平日的学习上,而不是忙于参加各种竞赛和考试。推进教育非竞争化,既减轻了孩子的压力,也能减轻父母的压力。

“医疗+养老”的模式也要尽量跟上时代的需求和节奏,尽量做到“医养融合”,让更多的“高负债中产”在晚年能够负担得起医药费用,别让“一场大病摧毁一个家庭”这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是大概率事件,但能否避免中产收入陷阱,却需要全社会认真研究。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焦点,尤其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

我国面临的三大陷阱是什么?

问题一:什么叫中等收入陷阱 那些听不懂的话我就不多说了,我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一个农村,有很多壮男,干活也很不错,于是有个大城市的老板就跑过来开了一个采石场,雇佣这个村里的人帮他采石。因为老板给的钱多,这样这个村就慢慢富了起来。但是村里的人不满足啊,所以希望老板能不能多给点钱,老板一看也对,于是就答应多给点钱。一次两次以后,村里人不仅仅要求加薪,还有人背着老板单干,于是老板就不乐意了。老板就把采石场卖给单干的人,到其他农村找一批壮男开采其他的采石场。单干的人一开始很开心,可是当他把石头采出来了以后,发现不知道卖到哪里,不知道怎么运输,不知道如何运作这个采石场,于是这个村就渐渐的没落下去,最后又回到原来的状况,大家种地为生。

这个农村就是如今的我国,老板就是国内外的资本家,要知道,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多得是,有印度,有非洲,当我国的工资水平越来越高达到中等收入的时候,资本家的资产就会外流到其他国家,因为我国的成本在逐渐提高,而相对国外的成本要比我国便宜的多。

问题二: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这样的国家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问题三: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人民论坛杂志在征求50位国内知名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列出了“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问题四: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意思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智利、巴西、菲律宾、马来西亚、南非以及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现在,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000至12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截止2015年7月1日世界银行的归类,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人均GDP在4126-12735美元之间,而智利2014年人均GDP为14477美元,智利显然已可以被认为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但是仍然不是发达国家。

经济学家认为摆在东亚国家面前的陷阱是“中等收入陷阱”。东亚许多国家,近几十年来飞速发展,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之列。但随之而来的很可能就是“中等收入陷阱”。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问题五:以下哪些属于中等收入陷阱的表现 中等收入陷阱的十个表现:

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针对中国经济放缓而产生的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比较优势的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因势利导型 *** ,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开放经济和后发优势、宏观稳定、高储蓄和高投资。

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轨制成功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对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成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二是 *** 应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问题六: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中等收入,就是要将国家的分配结构调整,使大多人趋于中等收入,这样国家的税收结构和经济也将趋于好转,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矛盾也将好转。但这也是个陷阱,因为,一要达到中等收入,就要使员工的工资提高,这样,人力成本会增加,企业会外迁,这对所有民营企业而言,是个陷阱,对国家的经济结构的完善没有好处,只有垄断企业才能生存。二中等收入,是针对贫富差距大而言的,如果收入均等了,社会发展会不会停滞,会不会导致市场的混乱。三中等收入是可伪命题,既无从考证,也没有经验可言,这样地方的发展会不会受到制约,会不会没有扶持了。

问题七: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 让中等收入家庭分期付款买房子,然后过了5年收房产税。

问题八:什么叫高等,中等,低收入陷阱 低等收入陷阱:基本是农业水平或者是没有发展条件的国家,没有完成工业化,只能徘徊在输出资源、农业,引进工业产品的低水平。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高等收入陷阱: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民间投资爆发,然后国民收入增加,需求增加,成功的化解了中等收入陷阱危机,跨过了最危险的阶段,产生了巨大的资产泡沫,造成了经济停滞。

问题九:姚枝仲 什么是真正的中等收入陷阱 .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经济学家一般认为人均GDP在3000至5000美元之间为中等收入水平),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

导致“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原因有以下几各方面:

1、国家发展缺乏新的增长模式,原有发展模式的潜力已经耗尽,而新的发展模式还没有产生,从而形成新的发展瓶颈期,社会经济的增长出现停滞,导致国内成产总值(GDP)和人民收入停滞不前;(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

2、由于经济结构比较单一(如以资源出口为主的经济体国家)的出口导向型国家,国内经济对国际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依赖,国家经济的自主性较差,只要国际市场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对国家经济形势形成显著的影响;(经济结构单一)

3、国家经济规模较小,不能形成抵御国际市场波动的抗击力,国内经济随着国际市场景气程度起伏呈现出时好时坏的表现。(经济规模小)

问题十:中等收入陷阱的定义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 Ine 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一个经济体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迈进的过程中,既不能重复又难以摆脱以往由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的发展模式,很容易出现经济增长的停滞和徘徊,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万美元。进入这个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积累的矛盾集中爆发,原有的增长机制和发展模式无法有效应对由此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经济增长容易出现大幅波动或陷入停滞。大部分国家则长期在中等收入阶段徘徊,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中等收入陷阱”发生的原因主要就是低端制造业转型失败,低端制造业可以带来中等收入,但是伴随而来的污染,低质低价,都是恶性循环。低端制造改高端制造,是完全靠高科技解决,而高科技不是几十年能追赶的。

我国面临的三大陷阱:

一是国际关系上面临的“修昔底德陷阱”。

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认为,古雅典的日益强大引起了斯巴达的恐惧,斯巴达必须回应这种威胁,因此引发了战争。这种守成大国与崛起大国之间必有一战的逻辑,就是"修昔底德陷阱"。

主要特点是守成大国发动舆论战和攻心战,不断制造后起大国要发动战争或者将要崩溃的谣言,在外部使其邻国感受到威胁,同时,在后起大国内部采取离间策略、制造民族分裂,致其在关键时刻出现决策瘫痪。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这些都是打击后起大国的有效手段。

二是国内经济发展上面临的“中等收入陷阱”。

2006年世界银行的《东亚经济发展报告》提出,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即"中等收入陷阱"。

这就要求我们要正确认识我国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进一步增强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司法保障和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在政治与文化领域面临的“塔西佗陷阱”。

古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提出了一个理论,说当公权力失去公信力时,无论发表什么言论、无论做什么事,社会都会给以负面评价。这就是'塔西佗陷阱'。

以上就是关于深度|大变局时代,普通人对于经济环境和趋势应该有怎样的思考?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