巯基乙酸简介

   2023-02-03 12:16:48 网络560
核心提示: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巯基乙酸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巯基乙酸简介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国标编号4 CAS号5 中文名称6 英文名称7 巯基乙酸的别名8 分子式9 外观与性状10 分子量11 蒸汽压12 闪点13 熔点14 沸点15 溶解性16 密度17 稳定性18 危险性 18.1 爆炸下限18.2 引燃温度18.3 危险标记 19 主要用途20 健康危害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22 实验室监测方法23 环境标准24 泄漏应急处理25 防护措施26 急救措施 1 拼音

qiú jī yǐ suān

2 英文参考

thioglycolic acid

mercaptoacetic acid

3 国标编号

81611

4 CAS号

68111

5 中文名称

巯基乙酸

6 英文名称

thioglycolic acidmercaptoacetic acid

7 巯基乙酸的别名

硫氢基乙酸;硫代乙醇酸

8 分子式

C2H4O2S;HSCH2COOH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令人不愉快的气味

10 分子量

92.12

11 蒸汽压

1.33kPa/18℃

12 闪点

>110℃

13 熔点

16.5℃

14 沸点

123℃/3.86kPa

15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溶于普通溶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1.33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巯基乙酸为可燃酸性腐蚀品,可燃,但不易点燃。

18.1 爆炸下限

5.95%

18.2 引燃温度

662℃

18.3 危险标记

20(酸性腐蚀品)

19 主要用途

用作测定铁的试剂及稳定剂,用于药水、烫发水制造等

20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本品的毒作用,可能是其与某些酶的巯基的特殊作用有关,本品有强烈的 *** 性。眼接触可致严重损害,导致永久性失明。可致皮肤灼伤;对皮肤有致敏性,引起过敏性皮炎。能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动物皮肤贴敷本品10%溶液<5mL/kg即引起死亡。

21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高毒类。其毒作用可能是与某些酶的巯基特殊作用有关。

急性毒性:LD50<50mg/kg(大鼠经口);250mg/kg(小鼠经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产生有毒的硫化物烟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物。

22 实验室监测方法

用碘聚乙烯吡咯烷酮容量测定有机化合物:I直接测定[刊,西班牙]/Hernandez Mendez J.;Gonzalez Perez C.,Espada SaenzTorre M.Stud.Chem.Univ.Salamanca.1984,(9).57~64 《分析化学文摘》1987.8

23 环境标准

前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1mg/m3[皮]

24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堿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5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酸堿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堿手套。

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26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用水漱口,洗胃。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烫头发抗热霜成分

化妆品中巯基乙酸及其盐类的测定方法疏基乙酸(HSCH2COOH)分子量92.12,是无色液体,伴有特异臭味,可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

疏基乙酸在碱性条件下有较强的还原作用,因其使用量不同,可使毛发从柔软到断裂。基于这一特点,其在烫发类、脱毛类化妆品中直被广泛采用。由于它有较强的还原作用,所以使用时要控制其含量,以免使烫发剂变成脱毛剂,造成毛发脱落的严重后果,在化妆品中疏基乙酸及其盐类视为限用物质。化妆品卫生标准(GB 7916—87)规定其最大允许浓度如下:2%(疏基乙酸计)用于用后冲洗掉的护发产品;5%(pH12.7)用于脱毛剂;8%(pH9)用于一般的直发和卷发产品;11%(pH11)用于专业使用的直发和卷发产品。

疏基乙酸及其盐类在化妆品分析中普遍采用滴定方法,此法对仪器设备要求不高,而且简单快速,方法精度能满足化妆品分析要求。

1 应用范围

本法适用于测定烫发类、脱毛类疏基乙酸及其盐类。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10mg/g。

2 原理

以有机溶剂提取化妆品中疏基乙酸及其盐类,用碘溶液滴定定量。

3 试剂

3.1 10%(V/V)盐酸。

3.2 三氯甲烷:优级纯。

3.3 0.05mol/L碘溶液。

3.4 1%(V/V)淀粉溶液。

4 仪器

4.1 酸式滴定管。

4.2 电磁搅拌器。

5 分析步骤

5.1 样品预处理

准确量取2.0ml溶液状样品或称取约3.0g膏状样品于烧杯中,加20ml 10%(V/V)盐酸及50ml水缓慢加热至沸腾(1)。冷却后加5ml三氯甲烷(2)。用电磁搅拌器搅拌5min后备用。

5.2 测定

5.2.1 以0.05mol/L在碘溶液滴定,加入1ml 1%(V/V)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至溶液呈稳定的蓝色即为终点。

6 计算

按下式计算疏基乙酸及其盐类浓度(3):

式中:A——碘溶液消耗量,ml;

V——取样体积,ml;

m——取样质量,g。

7 本方法准确度

加标回收率87.33%~109.2%。

注解:

(1)本方法中10%HCl加入量以20ml为宜,加入HCl的目的是为了在酸性条件下煮沸赶出样品中的硫化物。

(2)本方法加入三氯甲烷的量以5ml为宜,其目的是排除干扰物,如样品中乳化剂的影响。

(3)计算式中的0.092、0.0184分别表示1ml的1mol碘溶液相当疏基乙酸或疏基乙酸钙的克数。

GBZ 54—2017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简介

烫头发抗热霜主要成分为:碳酸氢按、氢氧化钡、硫脉、氨水等,是pH值为9一10的碱性液体。

化学烫发所使用的试剂对皮肤有刺激作用,致使化学烫发从业人员接触性皮炎发生人数不断增加。气味对呼吸道有轻度刺激作用,个别会引起头晕,恶心外,该液体对皮肤有较明显的刺激作用。手部接触后,皮肤常有烧灼和发痒感,如果皮肤有破损,则会引起刺痛。

国家标准GB-11428—89《头发用冷烫液》标准规定:巯基乙酸铵含量,热敷型0.0850~0.1390g/ml,不热敷型0.0950~0.1390g/ml,含游离氨≥0.0080g/ml,pH值8.5~9.5;定型剂H2O2含量≥0.0150g/ml,pH值2~3。对巯基乙酸铵含量范围作了较严格的规定。

烫发剂在我国列入特殊用途的化妆品,需要申请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方可出售。我国烫发剂产品结构较单一。

以上内容来源 百度百科 - 化学烫发液

化妆品检验都是干什么的?都检查什么项目呀?用到什么仪器?国标都有什么?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基本信息4 发布通知5 前言6 标准正文 6.1 1 范围6.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6.3 3 诊断原则6.4 4 诊断与分级标准 6.4.1 4.1 壹级眼灼伤6.4.2 4.2 贰级眼灼伤6.4.3 4.3 叁级眼灼伤6.4.4 4.4 肆级眼灼伤6.4.5 4.5 伍级眼灼伤6.4.6 4.6 陆级眼灼伤 6.5 5 处理原则 6.5.1 5.1 紧急处理6.5.2 5.2 治疗原则6.5.3 5.3 其他处理 6.6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6.7 7 眼科检查要求 7 附录 7.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7.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眼科检查要求 8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解读 1 拼音

GBZ 54—2017 zhí yè xìng huà xué xìng yǎn zhuó shāng de zhěn duàn

2 英文参考

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chemical eye burns

3 基本信息

ICS  13.100

C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54—2017代替GBZ 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Diagnosis of occupational chemical eye burn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7年09月30日发布,自2018年04月01日起实施。

4 发布通知

关于发布《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等4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17〕17 号

现发布《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等4项国家职业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一、强制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 24—2017 职业性减压病的诊断(代替GBZ 24—2006);

GBZ 54—2017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代替GBZ 54—2002);

GBZ 294—2017 职业性铟及其化合物中毒的诊断。

二、推荐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T 218—2017 职业病诊断标准编写指南(代替GBZ/T 218—2009)。

上述标准自2018年4月1日起施行,GBZ 24—2006、GBZ 54—2002、GBZ/T 218—2009同时废止。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7年9月30日

5 前言

本标准的第5章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Z 54—2002《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与GBZ 54—2002相比主要修订内容如下:

一一删除了诊断分级中化学性结膜角膜炎;

一一将角膜缘(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作为主要依据,提出化学性眼灼伤新的诊断分级标准;

一一标准结构作了调整。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慧瑾、王常观、马志中、朱秀安、周安寿、朱豫。

本标准代替历次发布的标准版本为:

——GB 16374—1996

——GBZ 54—2002。

6 标准正文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

6.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及处理。

6.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180 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

6.3 3 诊断原则

根据明确的眼部直接接触化学物质的职业史,和眼睑、结膜、角膜等组织损害的临床表现,参考作业环境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有类似表现的疾病,方可诊断。

6.4 4 诊断与分级标准6.4.1 4.1 壹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

a)  眼睑皮肤充血、水肿、水泡;

b)  结膜充血、出血、水肿;

c)  角膜上皮损伤(上皮缺损),损伤未累及角膜缘,无角膜缘外周缺血。

6.4.2 4.2 贰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  角膜上皮部分缺损,角膜基质浅层水肿混浊,但仍可见虹膜纹理;

b)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1个钟点并小于等于3个钟点。

6.4.3 4.3 叁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角膜上皮全部缺损,角膜基质深层水肿混浊,看不清虹膜纹理,可看见瞳孔;

b)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3个钟点并小于等于6个钟点。

6.4.4 4.4 肆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  眼睑皮肤、皮肤下组织、及肌肉损伤,和深部睑板的损伤,修复期出现瘢痕性睑外翻,和(或)瘢痕性睑内翻,睑裂闭合不全;睑缘畸形、睫毛脱失或乱生;或结膜出现坏死,修复期出现睑球粘连;

b)  角膜全层混浊呈瓷白色,看不见虹膜纹及瞳孔,或出现角膜穿孔;

c)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6个钟点并小于等于9个钟点。

6.4.5 4.5 伍级眼灼伤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a)继发性青光眼;

b)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大于9个钟点并小于12个钟点。

6.4.6 4.6 陆级眼灼伤

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处上皮荧光素染色阳性或角膜缘附近有缺血表现)累及范围达到12个钟点,即角膜缘损伤累及角膜缘全周。

6.5 5 处理原则6.5.1 5.1 紧急处理

5.1.1 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眼部后,首先就地立即用自来水或其他清洁水冲洗眼部,患者睁开眼睛充分冲洗;冲洗后检查结膜囊,尤其是穹窿部,如有固体化学物者,必须立即用棉棒彻底清除,然后再次冲洗;一次冲洗时间至少15min。

5.1.2 眼部冲洗及彻底清除化学固体物质后,迅速送眼科医疗机构进行治疗。

6.5.2 5.2 治疗原则

5.2.1  眼科急诊室接到病人后,仍需及时用生理盐水充分冲洗结膜囊及眼表。冲洗后检查结膜囊内是否有残留的固体化学物质并彻底清除,清除后再次冲洗。

5.2.2 结膜囊点入抗菌素眼药水预防角膜感染;结膜囊涂抗菌素眼药软膏防止眼球粘连。

5.2.3 角膜缘累及范围超过6个钟点位,有角膜斑翳或白斑形成,后期可酌情选择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5.2.4 眼部畸形,如瘢痕性睑外翻、睑内翻、眼睑闭合不全、眼球粘连,可实施眼部整形手术。

6.5.3 5.3 其他处理

如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按GB/T 16180处理。

6.6 6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参见附录A。

6.7 7 眼科检查要求

见附录B。

7 附录7.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只适用于工作中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眼部,或意外事故所致眼部化学性损伤。不适用于眼部以外身体其他组织接触化学物质所致的急、慢性中毒性眼病。

A.2 化学物质直接接触眼部后,首先就地立即用水充分冲洗眼部,此为防止化学物质向眼组织深部渗透的首要治疗手段。切忌未就地冲洗急送医院,拖延冲洗时间,化学物质向眼组织深部渗透,导致眼组织损伤更为严重。及时正确的急救处理,是决定视力预后的重要因素。

A.3 化学性眼灼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接触物质的性质、接触浓度和接触时间。致眼部灼伤化学物质以酸、堿为主,也可见于其他各种化学物质(见表A.1)。

表A.1 致眼灼伤的化学物质(举例)

分类

化学品名称

酸性化合物

盐酸、氯磺酸、硫酸、硝酸、铬酸、氢氟酸、乙酸(酐)、三氯乙酸、羟乙酸、巯基乙酸、乳酸、草酸、

琥珀酸(酐)、马来酸(酐)、柠檬酸、己酸、2乙基乙酸、三甲基己二酸、山梨酸、大黄酸

堿性化合物

碳酸钠、碳酸钾、铝酸钠、硝酸钠、钾盐镁钒、干燥硫酸钙、堿性熔渣、碳酸钙、草酸钙、氰氨化钙、

氯化钙、碳酸铵、氢氧化铵、  氨水

金属腐蚀剂

硝酸银、硫酸铜或硝酸铜、乙酸铅、氯化汞(升汞)、氯化亚汞(甘汞)、硫酸镁、五氧化二钒、锌、铍、

肽、锑、铬、铁及锇的化合物

非金属无机 ***

及腐蚀剂

无机砷化物、三氧化二砷、三氯化砷、砷化三氰(胂)、二硫化硒、磷、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硫酸二

甲酯、二甲基亚砜、硅

氧化剂

氯气、光气、溴、碘、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氟化钠、氢氰酸

*** 性及腐蚀性

碳氢化物

酚、来苏儿、甲氧甲酚、二甲苯酚、薄荷醇、木溜油、三硝基酚、对苯二酚、间苯二酚、硝基甲烷、硝

基丙烷、硝基萘、氨基乙醇、苯乙醇、异丙醇胺、乙基乙醇胺、苯胺染料(紫罗兰维多尼亚蓝、孔雀绿、

亚甲蓝)、对苯二胺、溴甲烷、三氯硝基甲烷

起疱剂

芥子气、氯乙基胺、亚硝基胺、路易士气

催泪剂

氯乙烯苯、溴苯甲腈

表面活性剂

氯化芐烷胺、局部麻醉剂、鞣酸、除虫菊、海葱、巴豆油、吐根堿、围涎树堿、秋水仙、蓖麻蛋白、红

豆毒素、柯亚素、丙烯基芥子油

有机溶剂

汽油、苯精、煤油、沥青、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萘、α和β萘酚、三氯甲烷、氯乙烷、二氯乙

烷、二氯丙烷、甲醇、乙醇、丁醇、甲醛、乙醛、丙烯醛、丁醛、丁烯醛、丙酮醛、糠醛、丙酮、丁酮、

环己酮、二氯乙醚、二恶烷、甲酸甲酯、甲酸乙酯、甲酸丁酯、乙酸甲酯、乙酸乙酯、乙酸丙酯、乙酸

戊酯、乙酸芐、碘乙酸盐、二氯乙酸盐、异丁烯酸甲酯

其他

速灭威、二月桂酸二丁基锡、N,N'二环乙基二亚胺、己二胺、洗净剂、除草剂、新洁尔灭、去锈灵、

环氧树脂、龙胆紫、甲基硫代磷酰氯、甲胺磷、、二异丙胺基氯乙烷、四氯化钛、三氯氧磷、异丙嗪、

苯二甲酸二甲酯、正香草酸、辛酰胱氨酸、氟硅酸钠、环戊酮、聚硅氧烷、网状硅胶、溴氰菊酯

7.2 附录B(规范性附录)眼科检查要求

B.1 应充分冲洗眼部及彻底清除化学固体物质后,再做眼部检查。

B.2 按照组织解剖顺序,依次做外眼检查。包括:眼睑、结膜、结膜囊穹窿部、角膜组织。 B.3 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前房、虹膜、瞳孔及晶状体。

B.4 重点检查角膜荧光素着色部位及范围。先用荧光素钠试纸轻触睑缘,然后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荧光素着色部位及范围。特别注意角膜缘荧光素着色累及范围,以提示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角膜缘荧光素着色累及范围以12点钟点位描述。化学性眼灼伤发生一周内,每天注意检查角膜缘荧光素着色累及范围。

B.5 临床检查,正常完整的角膜上皮细胞层荧光素不著色,当角膜上皮细胞层损伤,损伤部位的上皮细胞缺失,角膜上皮细胞缺失部位荧光素方着色;角膜缘是角膜的边缘部分,同样,当角膜缘损伤时,其上皮细胞缺失部位荧光素着色。

B.6 角膜缘干细胞是角膜上皮细胞的干细胞。角膜缘干细胞位于角膜缘上皮细胞的基底细胞层。当化学性角膜灼伤累及角膜缘上皮细胞损伤时,势必累及其上皮细胞的基底细胞损伤,隐蔽于基底细胞的干细胞也随之损伤、而干细胞缺失(角膜缘干细胞缺失)。角膜缘上皮细胞损伤部位,荧光素染色阳性;临床上,根据角膜缘部位荧光染色阳性范围,来确定角膜缘损伤累及范围,即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

B.7 化学性角膜灼伤也可引起角膜缘外周的毛细血管闭锁,导致正常的毛细血管消失,临床上表现为角膜缘外周呈灰白色,此为角膜缘外周缺血体征。角膜缘外周缺血可累及角膜缘损伤,因为两者组织解剖毗邻,故角膜缘外周缺血也提示角膜缘损伤(角膜缘干细胞损伤)。

8 《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的诊断》解读

随着医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对角膜缘干细胞的认识及临床应用,改变了对化学性眼灼伤所致角膜损伤的严重程度、预后及治疗的认识。国际上以角膜缘干细胞损伤累及范围为主要依据,提出化学性眼灼伤新的诊断分类。国际新的诊断分类已引入我国眼科临床使用。2002版《职业性化学性眼灼伤诊断标准》(GBZ542002)没有涉及角膜缘干细胞,因此予以修订。

1、微生物学检验:包括菌落总数、粪大肠菌群、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检验项目

2、卫生化学检验:包括汞、铅、砷等卫生化学指标的检测,斑蟊、氮芥、巯基乙酸、性激素、甲醛等禁、限用物质含量的检测,以及 pH 值等其他检测;

3、毒理学试验:普通化妆品需要做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急性眼刺激性试验、多次皮肤刺激性试验;特殊用途化妆品除以上三项试验外,还需要做皮肤变态反应试验、皮肤光毒性试验、回复突变试验、体外哺乳动物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

4、特殊用途化妆品人体安全性和功效性评价:包括人体斑贴试验、人体试用试验、SPF值测定、PA值测定、防水性能测定等。

以上就是关于巯基乙酸简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