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阿里、当当等大公司纷纷默认支持996工作制,到底是为什么?

   2022-07-31 00:28:53 网络1140
核心提示:实际上,996工作制在互联网企业中几乎成为默认机制,随着互联网企业的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铁腕治理,其中之一便是996工作机制。在这波加班“重灾区”的互联网公司中,京东成为2016年工作日平均下班时间最晚公司,京东平

京东、阿里、当当等大公司纷纷默认支持996工作制,到底是为什么?

实际上,996工作制在互联网企业中几乎成为默认机制,随着互联网企业的高速发展与激烈竞争,越来越多互联网企业纷纷开始铁腕治理,其中之一便是996工作机制

在这波加班“重灾区”的互联网公司中,京东成为2016年工作日平均下班时间最晚公司,京东平均下班时间为23:16,排名第一。从年货节、美妆节、母婴节、双11到双12,电商各式购物节的热闹背后有着无数员工在加班支持。

此外,在周末加班最多的互联网公司榜单上,京东以1176人再次荣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奇虎360和滴滴出行,互联网的996工作日常由此榜单可见一斑。不过,对于京东员工而言,加班时长一般可以折算调休。

只是看着手上动辄上百个小时的加班时长,敢不敢申请休假还有到底能休多少天也值得再三掂量。有网友调侃,现在待过的所有公司都明确告知不鼓励加班,而不鼓励的手段是加班没有加班费。

不过也有些互联网公司直接鼓励加班,为了调动员工加班积极性,加班有加班费,食堂晚上夜宵免费,加班打车报销,搞得大多数人想不加班都难。

同样是违反《劳动法》的996工作机制,为何巨头公司实行后鲜少负面言论,而部分互联网创业企业则面临员工在舆论上的讨伐。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巨头有充分的资金与资源对员工的付出进行补偿。

业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996机制虽然在互联网企业中较为普遍,但多数公司并不会如此直接地作为硬性要求提出来,而是采取其他变相方式“鼓励”加班,如根据加班情况评先进个人等奖项、加班至夜间10点提供免费夜宵。

IT行业一般工作时间都说996,你能接受吗?

996工作制度是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工作制度,规定称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任何企业不得强制员工工作时间超过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强行让员工996的工作制度,是不合法的工作制度。

996工作制度是指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7天上6天班的工作制度,这个工作制度甚至还包含中午休息仅仅1小时或更少,996的这种说法最早出现在2019年的一个名为关于抵制996的项目,由各种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揭露并联合抵制有996工作制度的互联网公司,以此996工作制度应运而生。

近年来有诸多的新闻爆出996的工作制度使得员工工作量太大导致突发疾病甚至危及生命,这些新闻应该让相应公司进行反省和反思,其实现在996的工作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尤其是在互联网公司,电商本身就是一种没有工作时间选择性的行业,为了方便公司的基本运作,很多公司都是996的状态,但是996的工作相对来说也有着高回报,员工在工作的同时有着非常优渥的收入,但是,在影响员工健康的基础上实行劳动加班报酬制度也依然是不合理的,有一部分人为了缓解生活压力,自愿实行996,但是公司也应该把规定放在首位,在保证员工健康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加班,为不是一味的压榨与催眠。

那么企业强制性让员工996的工作制度更是不应该、不合理、不合法,在这时,员工本身应该起到监督检举的作用,同时相关部门应该对此类公司进行约束。

企业惯用的996“加班文化”,是从哪里衍生出来的?

现如今,互联网行业,加班都发展成为一种常态了,尤其是程序员,加班更是疯狂。有的公司也跟着实行996工作制(指工作时间从早上9点到晚上9点,一周工作6天)。

对此有些人可能会这样思考,都怪马云,说什么996是福报?要不是马云在公开场合这样说,公司也不会实行996工作制。

无独有偶,近些年,繁荣的电子商务经济下,中国诞生了很多优秀的电商平台淘宝天猫、京东、苏宁等大品牌。不少实体店经营生意不景气。特别是这两年,社交电商更是如火如荼,更是让不少实体店如临大敌。

对此有些人说可能会说:

都怪马云,要不是马云的淘宝,现在大家购物都在网上了,实体店如今也不会到了如此艰难的地步。马云还说什么996是福报,大家都没时间了,逛街的人越来越少了。都是电商惹的祸,要不是电商,实体店本来就好好的。

或者你会这样思考:

既然实体店线下的不好做,那我就做线上的,把店开到到线上去,同样挣钱

我跟着马云的节奏,互联网竞争激烈,只要我再努力点,也能分到一杯羹

或者选择另辟蹊径:

我也可以做社交电商,薄利多销,这样每个月也不用交租金了。

我线上线下一起做,两者相结合,也能走出一条道路

为什么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人的想法和解决方法会如此不同?

这里,我们可以借助「NLP理解层次」这个概念来解释这个现象:

NLP(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神经语言程序学)是由理查德·班德勒和约翰·格林德在1976年创办的一门学问。其中思维逻辑层次是NLP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在NLP中环境、行为、能力称为低三层,这是我们可以意识到的层次,而信念/价值观、身份、精神(系统)称为高三层,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需细心分析才有可能被发现。通常低层次的问题高一个层次就能轻易找到方法,可倘若在同层次或其低层次来寻找方法,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或者消耗精力过大。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以每个人所处的不同「理解层次」,把人分成6种不同的类型,先从最底层开始说起。

1、抱怨外部因素

什么是“环境”?

环境包括了所有身体以外,即外界的条件,世界上的种种人、事、物、时、地、金钱和设备等都属“环境”。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当遇到问题时,他首先会把问题归于环境而产生的问题。比如:

公司推行996模式,都怪马云,说什么996是福报;

失业了找不到工作,今年大环境不好

房价太高,买不起房子,都怪炒房客,把房价炒得这么高

总之,一切都是外部环境的问题,我之所以这么累,不是我的问题,是别人的问题,是市场的问题,是环境不好,你看看现在80后90后多累,什么都没有赶上。

而他寻找解决办法的切入点,大多是从改变环境的角度去思考。比如:

公司推行996模式,那我就换家公司,不用996的,工资少点没关系

现在工作不好找,等过一阵再找了

房价太高,买不起,那我就不买了

不知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只要一和他沟通,就感觉到满满的负能量,担心自己跟接触多了,自己也会变得焦虑了。

一般情况下,我们把这种行为归类抱怨型,他们当中有的好像也知道抱怨不好,但为什么还是这样会思考呢?

那就是因为他们的理解层次处在了最低的环境层,他们的视野只能达到这个层次,并不是他们想抱怨,而是在他眼里,除了看到环境之外,再也无法看到其他的了。因此,他们能想到的最好办法,也就只能是换个环境了。

2、行动派,认为自身努力能做一切

处在这个理解层次的人,在外人看来是一位非常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他们相信只要持续努力,事情就一定会有转机!

程序有bug,那是我的问题,我一定改

房价太高,买不起,是我的问题,我还不够努力

职场中没有得到加薪,那是因为工作中不够积极,我一定要加油

遇到问题,他们首先都是从自身找原因,处在这个层次上的人,外部环境的问题就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他把一切都归根于自身的问题。

要解决问题,就必须通过自身行动。项目进度赶不上,不怕,周末加加班就可以解决了。

可通过加班真的就能解决吗?不一定。

以前人家每天工作8个小时,公司经营的也蒸蒸日上,如今推行996,业绩还是老样子,反倒是员工离职率越来越高,这是为什么?

努力,的确是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

问题的解决,时代的进步,并不是只靠努力就能完成的,可能有更重要的因素在背后推动,我们需要进入下一个理解层次。

3、拥有高效的方法,但只能治标

什么是能力?我想这个不用做太多的解释,

简单来说能用更简单、更高效的方式解决同样的问题,有选择便是有能力。

理解层次处在能力层次的人,当问题发生的时候,首先会把问题归结成是我能力有限而产生的。这个理解层次,是我们意识能想到的最高层次了。

认知水平不同,所思考的方向自然不同。实体店如今的局面全怪马云,是马云和他的淘宝让自己生意做不下去。

不可否认电商占据了一定的因素,但也不是全怪电商。在迅速发展的今天,竞争激烈,实体店不好运营,电商亦是如此。

认知水平越高的人,分析问题越能全面、客观地做出判断,越能理清利害关系、审时度势。

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如果不是处于环境层,我们对于996模式和实体店生意不景气这样的问题,还会产生“都怪马云这样的想法”吗?

996最盛行的就是互联网行业,尤其是中小型的创业互联网公司,996的加班氛围非常浓厚。这些年来,几乎每隔一段时间,社会就会开始讨论996文化的合理性。一方面有企业家表示,996是奋斗的一种文化,年轻人只有不断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但另外一方面,年轻人又对996恨之入骨,认为这是企业对自己的剥削,在996制度之下,员工根本没有了休息的时间,连私生活都没有了,何谈目标和理想。

尤其是去年知名电商公司员工接连死亡时间,让社会再度重视起来了996问题,虽然很多人还是将996制度,包装成奋斗者文化,认为这是一种好习惯。但日前已经有多家权威媒体发文表示,996不仅是对员工的剥削,还是违法行为。因为劳动法明确规定,一天工作的8个小时,而且即便996,很多公司还是不算加班费的,不少人加班到半夜,连一个加班费都没有。

事实上国内的监管部门对劳工的权益没有一个很好的保护,很多员工被公司强制996加班,却没有投诉的渠道。

参考资料:

一些企业习惯于用996“加班文化”给员工打鸡血,甚至把不眠不休的工作状态解读成“奋斗”,解读成“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样的论调既是对过度加班的无底线美化,也是对“奋斗”的曲解。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也有明确规定,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间不能超过44小时。不管是996,还是007,都是违法行为。对违法行为纵情美化,不是糊涂,就是别有用心。

此前,一些地方劳动监察部门颇有积极的举措,希望这样的监管能够成为常态。也希望全社会都行动起来,形成积极的舆论氛围,倒逼企业不失控、监管不失序、工会不失灵。

以上就是关于京东、阿里、当当等大公司纷纷默认支持996工作制,到底是为什么?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