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标准

   2022-09-13 03:28:27 网络1000
核心提示:适老化设计是指在住宅中,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适老化标准

适老化设计是指在住宅中,或在商场、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中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包括实现无障碍设计,引入急救系统等,以满足已经进入老年生活或以后将进入老年生活的人群的生活及出行需求。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三条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以及对标准的制定、实施进行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预算。

第四条制定标准应当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入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保证标准的科学性、规范性、时效性,提高标准质量。

第五条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国标准化工作。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化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分工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本部门、本行业的标准化工作。

住建部:结合城市更新等工作 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

什么是适老化?

适老化(elderly-oriented),意思为适应中老年人。 一般指在建设设计、公共设施(商城、医院、学校等)建设、起居环境装修等进行的适老化。 中国正在逐渐步入老年社会,新建设施、公共建筑理应优先考虑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及行动特点做出相应的设计。所谓适老化改造,是由于很多老建筑、老设施建造的时候并没有过多地考虑中老年人,现在要适应中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只能进行设施的改造升级,这样的一个过程简称为适老化改造。

目前适老化行业现状:

1. 关键词都是“启动”“试点”“尝试”。在国内,适老化更多的是尝试,政府联合民间一同在打开国民的意识,让国民慢慢接受适老化改造概念。

2. 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政府的推动,在北上广等几个繁华地区,政府(主要以民政为主)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已经尝试对某些老旧小区开展适老化改造。

3. 地区非常集中: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几个先富起来的城市。

4. 普通二线城市及以下,完全没有动静。

从以上可以得到,适老化行业整体处于行业初期,多个城市是空白,而已经开始的一线城市里,也主要以政府购买为主。民间市场有风险,也有机遇。

为什么说实现居家养老的第一步是完成“适老化改造”?

首先说,适老化改造的概念并不是单指居家养老的,很多养老机构也有改造的过程,所以,适老化改造是跨两个空间的。两者从最初的(满足老年人安全需求的)目的性来看是一样的。两者在大多数的安全标准上是比较接近的。

居家养老对老年人来说可能面临:

1、可能地面太滑容易摔跤

2、上厕所的时候起身困难

3、洗澡久站容易疲劳

4、厨房烧饭忘记关火等

5、老房子下楼不方便等

上面这些都是居家养老面临的问题,而适老化改造正是要来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现在很多地区开始试点老小区外墙加装电梯,这些都属于适老化改造,只不过这些都有政府承包办掉了。而且家庭内的适老化改造还需要自行联系施工方解决。

目前也陆续有政策开始支持适老化改造,政策范围(经济特困、农村五保等)内的居民由政府统一安排适老化改造。政策范围外的家庭可自行联系市面上的养老服务公司申请适老化改造服务,改造包含两种模式:第一是居民自行提出改造要求,公司按照所提要求进行改造,这也是目前常见的改造模式;第二是公司派专业的评估员对居民住家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改造方案,之后根据方案进行改造,这种模式需要交付一定的评估费用。

适老化改造包括哪些内容?

适老化改造的目的是解决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方便,增强老人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改造主要包括四大方面:建筑硬件改造、家具家装改造、辅具配备,智能化用具配备。

1、建筑硬件改造具体可分为:地面、出入口、通道的无障碍改造;扶手及抓杆安装;地面防滑处理等;

2、家具家装改造具体可分为:室内家具、装饰的棱角防撞设计;推拉门改装;马桶增高设计;水龙头扳手式改造等等;

3、辅具可分为:轮椅、助行器、浴凳等

4、智能化用具可分为:防走失手环、紧急呼叫设施、远程断电装置等;

广东省政协远程协商会助推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

12月9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负责人汪科,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等介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汪科表示,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城市更新、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大力推进老年宜居环境建设,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一是推进和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统筹,推动养老、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均衡配置、系统布局。二是开展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推动补足城市养老设施不足、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活动场地不足的短板。

三是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构建15分钟生活圈,支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四是推动既有老住宅、老公建、老厂房的改造利用,推动加装电梯、无障碍环境建设,方便老年人出行、参与社会活动。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汪科表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环节、城市转型更新发展的各方面,着力打造老年宜居环境。

第一,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以创建全国无障碍建设城市为抓手,指导各地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中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法规标准和规范。“十三五”时期,住建部联合相关部门命名表彰了146个创建全国无障碍环境市县村镇。

今年11月份,住建部联合中国残联等12个部门印发《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城乡无障碍设施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包容性水平明显提升,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到百分之百,将支持110万户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方便残疾人、老年人的生活。

第二,推进适老化改造方面。主要是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适老化改造相结合。2020年7月份,报请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要重点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强调要改造和建设小区及周边适老设施、无障碍设施、文化休闲设施、体育健身设施,有条件的楼栋加装电梯等。

到“十四五”期末,力争基本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任务。2019年以来,全国累计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2万个,惠及居民2000多万户。各地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加装电梯近2万部,增设或改造提升养老、助餐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近3万个。

此外,住建部也加强和相关部门的工作协调协作,会同卫生健康、教育等12个部门开展城市居住社区建设补短板行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民政部等5个部门,推动物业服务企业发展居住社区养老服务,探索“物业服务 养老服务”的新模式。联合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个部门,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提高居家生活设施设备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适性。

第三,完善相关工程建设标准。包括制订发布全文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市政和建筑工程无障碍设施建设和运行维护提出强制性要求修订发布了《无障碍设施规范》《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等国家标准,按照老年人生理特征和心理需求,对老年人设施规划布局以及日照、通风、防寒、采光、防灾等技术指标作出详细的规定

发布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既有住宅建筑功能改造技术规范》等行业标准,对既有住宅的出入口、楼梯、公共走道、加装电梯等公用部分的适老化改造,以及养老服务智能化系统工程建设作出规定。同时,指导北京、山东、浙江等地出台了一些地方标准,这些标准规范为居家适老化和社区适老化建设改造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发布,乡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有哪些要求?

10月30日,省政协首次召开省市区三级政协提案办理远程协商会,就《关于支持我省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的提案》办理情况开展协商。省政协主席王荣出席并讲话。

在省民主大楼主会场和佛山、汕头、广州荔湾区政协分会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同志通报提案办理情况,提案者省民盟负责同志和9名政协委员作交流发言,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等职能部门负责人作互动回应。大家以视频连线方式开展了充分协商,达成了共识。

王荣指出,刚刚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民生工程。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将住宅小区适老化改造作为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有力地改善了老年人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取得了积极成效,为我们下一阶段推进适老化改造工作,构建新时代养老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王荣强调,要立足城市发展实际和人民需求,大力加强适老化改造领域的探索,不断提升城市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要加强统筹协调,将适老化改造工作纳入我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挥联席会议制度平台作用,做好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工作,形成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要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抓紧出台行业标准,加快制定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技术导则,对适老化改造的服务内容、质量、定价等进行规范。要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探索建立政府与社会力量、社区居民三方共担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改造。将适老化改造与信息化、智能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相结合,建立“线上平台+线下服务”一体化的智慧适老模式,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供给,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数字乡村标准化工作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成数字乡村标准体系。重点领域标准制修订工作步伐加快,基本满足数字乡村建设需求,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应用多点突破,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研究同步实施,打造一批标准应用试点,形成标准支撑和引领数字乡村发展的良好局面。

在“乡村公共服务数字化标准”中提到乡村“互联网+医疗健康”标准。主要规范医疗信息 互联互通、远程医疗服务、智慧养老平台等方面的建设。包括电子病历信息、电子检查检验报告互认、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评级、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建设、远程会诊系统建设、养老服务场所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智慧养老服务等标准。

信息无障碍和适老化标准。主要规范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信息服务。包括穿戴、家居和呼叫等智能设备“适老化”,自助信息服务和移动终端信息服务支持要求等标准。

以上就是关于适老化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