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甑蒸饭,藏在客家人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2023-03-28 18:54:48 网络540
核心提示:每当吃到甑子饭,就会想起家里的父母。         时间愈久,思念愈浓。         虽然不能重回童年的时光,吃甑子饭却足以慰藉在外工作的我们无法安放的乡愁。         我们的陈太姨,特别勤劳、和蔼、慈祥,声容中,有

木甑蒸饭,藏在客家人记忆里的家乡味道

        每当吃到甑子饭,就会想起家里的父母。

        时间愈久,思念愈浓。

        虽然不能重回童年的时光,吃甑子饭却足以慰藉在外工作的我们无法安放的乡愁。

        我们的陈太姨,特别勤劳、和蔼、慈祥,声容中,有种妈妈的味道。

        现在的人们,很少能吃到甑子饭了,甚至木甑都很少见,也不怎么会做木甑蒸饭了。

        盛到米,第一道工序是淘米,洗去表皮的一些杂质,尤其担心是抛光、打蜡的陈米。

        第二道工序是将淘净的米,放入微开的水中,煮至半熟,所谓的夹生饭。

        陈太姨每天为我们做的是,吃柴火饭、柴火菜,让每天的饭菜中夹含着竹木气息。

        在煮至夹生期间,要不断的搅动,避免粘锅。

        煮至夹生,犹如米粒在沸水中舞蹈。

        米汤,是一个很好的东西。

        半熟之后,把锅里的米和米汤倒入簸箕(或者漏盆),滤掉的米汤用干净的盆装着,

        可用来煮稀饭,是很有营养的,尤其应酬醉酒后,喝几碗,保护胃黏膜;

        也可用来洗碗筷等油渍器具,能很好地去油渍;

        亦可用来美容护肤,女孩子可以把米汤放起来,早晚洗脸的时候取一些加水,用于洗脸之后的拍脸步骤。

        功效是美白、补水、去黑头、收毛孔等,笔者经常也这样使用。

        第三道工序是滤掉米汤后,把夹生饭盛入木甑中,用大火蒸至全熟,蒸出的米饭松软适宜,口感甚佳。

        蒸的时候是将盛好米饭的木甑放入大锅,锅中装开水,水面低于木甑中米饭最下限的位置。

        生活实践表明,很多疾病与我们的饮食有关,比如糖尿病就与我们一日三餐的米饭相关。

        煮米汤控饭,然后用木甑蒸饭,不仅米饭疏散软和可口,还过滤去一部分糖分,有利于稳定血糖,促进身体健康。

        现在有了电饭煲,淘好米,加上合适的水,轻轻一摁“煮饭”键,就等着开饭了。

        但没有了木甑杉木的清香,更没有了柴烟火光中的画面。

        木甑饭袅袅升腾,浓浓的饭香扑面而至的情景,在笔者眼前清晰可见。

        第四道工序就是吃甑子饭啦!

        木甑蒸饭之所以好吃,一是米,二是甑。

        木甑用 杉木 制成,蒸出的饭有浓郁的 杉木 香味,引人食欲。

        木甑饭虽好吃,但 普通人家 不一定天天蒸,除非是过年、过节或请客的时候。

        看见木甑,闻到饭香。

        木甑做饭不仅味道香、口感好,还绿色健康,

        木甑蒸出来的米饭晶莹剔透,具有原木的清香,

        更是极具诱惑力的家乡味道,香气浓郁,别有风味。

东江湖山里人家厨房里的木甑

这种东西大致来讲,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这些省份都有,

其中四川、湖南等地的风格为上大下小,显得蠢胖,而且做工粗糙,价格偏贵。福建、江西等地的上小下大,比较秀气,做工也精细些,价格还比较公道。

木甑子是利用当地的优质木棉树原木(木质软易吸水分、无味)制作成木片,接着打孔、清缝、穿竹针,再用竹条牢固雏形……经过20多道程序制作而成,两头是通的,一边大一边小,外表“古朴、典雅、美观、大方”,再织个透气的甑底子搁在中间,用竹条编一个甑子盖就可以蒸饭了。用木甑子蒸出来的米饭晶莹剔透,具有原木醇的清香,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木甑子更是蒸包谷饭的最佳传统器具,蒸熟的包谷饭又香又软,吃起来口感柔软,香气浓郁,别有风味。

木甑制作过程

东江湖里人家的木甑一般按蒸二十五斤捞米饭大小制作,早晨蒸出饭后,够全家吃三餐;除了办酒宴或有什么大事,很少看到过木甑中是满满的米饭。

木甑家乡人叫“木帐”,外观呈上大下小的圆柱形,上口直径五六十公分,底坐三四十公分,高约二尺;左右直径相对处有两个凸出的托耳,托耳下一道蔑箍,底部三公分处一道蔑箍,两条篾箍紧紧地抱住整个外桶壁;揭开盖内壁底部有两个衬托,竹箅子就安放在此,也有人家直接镶块中间锯五条缝的木板,木甑的造型简捷大方,非常适用。

曾经到一位小学同学家见到一个竹甑,取天然的南竹倒立作甑,那根南竹直径有二十七八公分,竹蔸四节,高约一尺五,内壁锉了一层,下面的节直接用细铁丝镂空几十个眼,中间有道竹箍,两边嵌两条老藤,竹甑盖也不是木制,是一顶非常精美的棕须小斗笠,看上去十分显眼,当时见到感觉蒸出来的捞米饭有股竹的清香,时隔多年,只要见到木甑就会想到同学家那顶竹甑子。

木甑蒸饭时随季节饭上面会放红薯,玉米,芋头,土豆,面薯等杂粮,小时候吃的食物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食材,这些食材能填饱空虚的胃囊,吃起来特别香甜,直到现在用电饭煲还依然会放件杂粮,平时无事时哄哄嘴巴。

湘南南部的山里人信奉道教,传说有人会使用法术,让锅中的木甑怎么烧火都上不了热气,这种道法称“雪霜水”,神奇的很;听过很多这种传说,说的有板有眼,但没有亲身体验过,怕有人真的露一手,问了个破解的方法,拿把砍柴的刀在木甑上敲几下,然后摆放在木甑盖上会自然破解;母亲说过这么回事,正在蒸捞米饭,有人在木甑旁等饭吃,可能会发生这种事,也不知是真还是假。

木甑在山里大户人家中还有一顶,是专门用来蒸糍粑的木甑,约蒸五十斤米,端午节蒸粽子全靠它;四十斤糯米配上十斤粳米涨发二十四小时后磨成米糨,将米糨压干水份,一块块摊在竹晾板上,腊月里制作冬粉;若即时用则码入大木甑中蒸熟蒸透,倒入碓盒中抖上劲,使糍粑粘沾,扭扭捏捏;分田到户后那些年,外婆家过年全家出动还请一两位年青力壮的小伙子来抖糍粑,抖四五十斤糍粑,搓成长一尺二,直径八公分的糍粑,用稻草粉泡水滤掉杂质,将糍粑浸泡稻草粉水中保存,直吃到清明节依然新鲜不变味。

比蒸糍粑的木甑还大的木甑一般一个村只有一个,全村共用,降霜捡茶籽后,将茶仁挑到榨油坊即可见,从外观上看是蒸饭木甑的扩大版本;将茶仁烘干进入碾槽,利用水车转动辘轳,传动轴使碾盘转动,压碎茶籽变成沫,用撮箕装入大木甑中蒸熟,打茶饼模再榨油;大木甑能装两百斤茶籽沫,人可直接站进去舀茶籽粉沫,中医可用草药之类蒸熏人体。

随着时间转换,社会发展,木甑这个古老的厨房器皿也在不断更新,曾在农家见到过装五斤米的袖珍版木甑,小巧玲珑,盖用木盆反扣在木甑上,把手的流水线条呈圆弧状,齐盖平面镂空四指空间便于揭盖,看上去十分精致,白色的杉木材质,被热气熏的发黄,甑底烤的焦黄发黑,也不知主人用了多少年份。

现代工业取代了旧时器物,捞米饭营养在粥中,可山里人依旧喜欢捞米饭的口感,钢漏勺捞米饭,钢漏盆放入钢筋锅内蒸捞饭,口味却少了那道木香,捞米饭粒粒可数,少了粘性,夜晚米饭不多时,剩出来炒着吃,不加调味品也香甜可口。

阿婆炒饭时有一道特殊的冷饭作品,她称它“馒馒”,饭清炒后锅中粘贴的锅粑用铲子刮下来,集中在一起,右手刮,左手收集,掐几下后四个手指印在上面,那是独一无二的饭团,焦香适中,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里吃进了记忆深处。

之前我做过这方面的论文,记得主要是霉菌发酵,不是很难做,

目的是使煮熟的豆粒在霉菌的作用下产生相应的酶系。在酿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使豆豉具有鲜美的滋味和独特风味。

工艺流程(黄豆也行)

黑豆→筛选→洗涤→浸泡→沥干(TY-Ⅱ)→蒸煮→冷却→接种→制曲→洗豉→浸FeSO4→拌盐→发酵→晾干→成品(干豆豉

以上就是关于木甑蒸饭,藏在客家人记忆里的家乡味道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