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已经很淡了,南翔古猗园还值得逛吗?

   2023-04-16 09:42:04 网络450
核心提示:昨天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又去了南翔古猗园。回来后,我照例又发了朋友圈,圈里的朋友都很捧场,点了好多赞。还有个朋友好奇地问:“你家离古猗园很近吗?为什么每年都去?” 其实我家离南翔古猗园不近,我们没车,以前都是这样去:公交+11号地铁+

年味已经很淡了,南翔古猗园还值得逛吗?

昨天大年初一,我们一家三口又去了南翔古猗园。回来后,我照例又发了朋友圈,圈里的朋友都很捧场,点了好多赞。还有个朋友好奇地问:“你家离古猗园很近吗?为什么每年都去?”

其实我家离南翔古猗园不近,我们没车,以前都是这样去:公交+11号地铁+公交;这两年买了电动自行车,骑着过去,按照正常速度,花费时间35-40分钟,算下来是有些远的。

从孩子一岁多还喝着奶粉那一年起,我们每年过年都会去古猗园逛(2020年疫情除外),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二年级了,可不是连续去了好多年嘛。

在进入古猗园之前,一定会去旁边的餐厅吃一些小笼。年年岁岁,店里一如既往的客满,大家都站在别人旁边等位子。不过今年有个改变:有位工作人员在门口让顾客出示健康码,然后根据店里的情况让大家外面排队,有位置后再放人进来。这样也好,就不用站在别人旁边尴尬了。还有一个改变就是,以前都在收银台拿现金买,现在可以在桌上扫码点了。

小笼的味道不见得多么好吃,但总会吃一点,恰似一种习惯。今年给孩子点了五彩的全家福小笼,上桌时,那小笼颜色果然鲜艳漂亮,价格也有点贵,10只,68元。搁在平时,我会舍不得点,但是过年嘛,总要花点钱图个开心。

古猗园的门票也没变,还是成人12元。 门前排队买票的人也不少,但等几分钟就会轮到。

每次在入口处,都能看到当年的生肖装饰,今年反而没有老虎装饰,而是放了一艘船,不知道什么意思。

进入园内,小草坪周围没有挂灯谜之类的,而是在草坪内布置了一些红栅栏,里面放上灯笼,有一些节日的氛围。

园子里的各种灯饰,仍是跟往年一模一样,不知是作为自己的特色被故意保留下来呢,还是考虑到成本问题没有换新。 那些灯饰看起来有些旧,外表已经失去了光泽。

初一是阴天,有些冷飕飕的,可能在这样的冬天又阴又冷的光景下,人看风景的心情也不一样。园内人不多,没有卖零食解馋的吆喝声,也没有阿姨爷叔唱歌跳舞的身影,加上布置得潦草,总觉得有些萧瑟。

古猗园的梅花在冬天是别具一格的,就算园内其他地方别无年味,赏一下梅韵,闻一缕梅香,总是值得期待之事。可是今年这份期待也落了空,红梅只开一点两点,绿梅和白梅全都含着苞儿在睡觉。

唯有腊梅,像是不忍让人完全失望,开得十分卖力,而且不遗余力地绽放香味。

在古猗园走一圈,发现很多地方都有腊梅的身影,你走着走着,一抬头或者一转身,就会看见它黄澄澄的花朵,算是为冬天增添的亮色。

当然,园内也不是没有任何“亮点”,对孩子们来说,水上的几个石墩子,就是他们的“探险”所在。来回走几趟,就当自己跋山涉水了。

这儿叫什么名字我没记住,却一直觉得这里才是古猗园最美的地方,旁边有亭廊可供游人休憩,有梅花可赏(虽然没开),还可临池观游鱼。昨天还碰到有人在这里一边旁若无人地高歌,一边拍视频,可见心理素质极好的。我在人多的地方大声说话都不敢,何况是唱歌,那是万万不能的。

我觉得,一个地方值不值的逛,或者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逛,要看跟你一起逛的人是谁。我是个慢性子,希望慢慢悠悠地兜园子,跟慢性子的朋友一起边逛边聊,倒能发现不少兴味。要是带着孩子来玩,穿着节日服装,拍拍照,倒也挺不错。当然,要是像我孩子那样撒欢乱跑,就跟逛普通公园没啥两样了。

古漪园的历史沿革

太阳,是夏天最勤劳的形象代表,这不,天气预报还没有宣布“出梅”,它就用自己的光芒,垄断了从早上五点多到傍晚六点多的申城天空,工作时间长达十多个小时,真是勤劳啊。

可是,我却受不了它的热情,赤日炎炎,最难熬了,想些什么办法,来避暑降温呢?吃冷饮冰水,对脾胃不好;开空调冷气,也对身体不好;想不出好办法来,百无聊赖之中,我随手拿起了一张报纸,突然,上面的一则新闻吸引了我,它说的是古猗园在近期将开“荷花展”的事情,看着照片上那亭亭玉立的荷花,我心念一动,不如去那一片绿荫之中,寻找一丝凉意吧。

于是,我便坐上了地铁,奔赴古猗园。

我家附近便有地铁11号线,它一直可以开到南翔古猗园的附近,所以,虽然古猗园的地理位置,位于上海的郊区,但是对于我来说,却不失为一个方便的游览胜地呢。

一直都很奇怪,古猗园的“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后来,看到了《诗经》中的一句句子,这才有些恍然大悟的感觉:“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莫非,这园中也有翠竹千竿,所以,看上去有“绿竹猗猗”的感觉,所以,当年的园子主人,才会给它取了“古猗园”这样的一个名字。

进得园中,我才知道,自己的想法并没有想错,古猗园中,处处皆有亭台楼阁,各种立柱、椽子、长廊交错其中,有着江南园林的典型特点,让人记忆犹新的,是这“十亩之园”中,不仅遍植绿竹,而且,连那些建筑物之上,也都刻着千姿百态的竹景,真是典雅生趣,看来“古猗园”这个名号,果然是不虚的。

不过,我却并没有忘记自己此行的目的,我主要,是来看荷花的啊,荷花,自然是生长在水中的,听说,这古猗园中有戏鹅池、泛春渠,它们直通园外的河道,使得园子里的水,时刻保持流动,处于活水的状态,不知道,这荷花是否就种在其中呢。我又听说,园中还有鸳鸯湖,嗯,如果满湖都是红荷绿叶,自然是蔚为壮观的,莫非,荷花就静静地在鸳鸯湖中休憩?我不做多想,便开始沿着小路行走,希望能够快点找到荷花的踪影。

但是,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我越是想快点找到荷花的踪影,就越是找不着。难道荷花在与我捉迷藏不成,不会啊,它一定就安安稳稳地在湖中呆着,哪儿也不会去。

看来,这就是江南园林的特色了,每一步都能让你看到不同的景致,有时候,远处的景致明明就在眼前,可是,等你顺着小路走下去,一个拐弯,它又消失在了你的眼中。江南园林移步换景,往往借用亭台楼阁、水榭长廊和林荫小道,造成一种纵横曲折的效果,使得人们在园中欣赏的时候,有一种院子变大了,怎么走也走不完的感觉。

我现在,就是这种感觉,我的周围,被一些精致的小亭子和游廊包围,于是,我干脆放弃了想要速战速决,马上找到荷花的念头,开始仔细欣赏起四周的竹子来。不知从那本书中,我看到说:古猗园的这种园艺布局是出自一位明代竹刻大师之手,他叫朱三松。想来,这位大师是极其喜欢竹子的,于是佛肚竹、紫竹、龟甲竹、方竹、凤尾竹……各种各样的竹子,被三三两两、夹道种植在了游廊的两侧,亭台的四周,还有这园子的每一个角落里。

翠竹林立,它们或挺拔端庄、或婀娜多姿,再加上脚下时时有幽幽碧水流过,曲水蜿蜒、潋滟通幽,我鬼使神差地跟着这淙淙的流水,沿着花石小路随意穿行,也不管自己究竟身处东南西北哪个角落。突然间,我感到有一种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感觉,因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居然被一大片竹子包围了。是的,它们从之前的三五成群,一下子变成了竹林绿海。

这才是真正的“绿竹猗猗”的意境呢,看来,这个园子里,除了广泛植竹以外,还专辟了一个竹圃啊。

于是,荷花被我抛到了一边,我沿着小路走着,走进了竹林深处,只觉得绿意扑面而来。那绿色,是这么浓,浓得沁人心肺;那绿色,又是那么鲜,鲜得耀人双目。从竹木的间隙间向远处望去,目力所及之处,到处都是一片郁郁葱葱,一些远处的亭台楼阁若隐若现,点缀其中,我现在看着那些亭台楼阁的感觉,就好像是隔着一张绿色的竹帘子,在欣赏一群美女,有一种朦胧的美。

我又将目光收回,再看近处的这片竹林,宛然如同一片翻滚着的茫茫绿海。竹木葱茏,又兼有芳草密布脚下,真让人有一种被绿色包围的感觉。

淡绿、翠绿、深绿、墨绿、黛绿、苍绿、湖绿、品绿、水绿、油绿……各种不同的绿色,在眼前闪耀,组成了一个和谐的绿色世界。

霎时间,我有一种不知身在何处的错觉,脑子有些迷醉,我使劲地深呼吸,想把这带着竹叶清香的空气,深深吸入肺中。

逗留良久后,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竹园,继续去寻找荷花,不过,此时我的心情,已经不像刚才那样迫不及待了。毕竟,能够很快找到荷花,那固然是一件好事,可是,就算找不到,那又如何呢,干脆就尽情地在园中欣赏其他景致吧,一样可以让人不虚此行啊。此时,我忽然觉得,天上的太阳,仿佛也不那么灼热了,心境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穿行在唐代石经幢、宋代普同塔、明清建筑逸野堂、不系舟、白鹤亭、南厅、微音阁、小松岗等厅堂……如果不看介绍,我完全不可能知道,自己身边那些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屋宇,竟然积淀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于是,我也不管自己是不是看得懂,驻足下来,仔细鉴赏那些楹联诗词,它们或写景、或抒怀,都是文简意深的好字句,看得我情不自禁,想用笔把它们记录下来。据说,这里头有不少还是出自董其昌、祝枝山等名家的亲笔书法啊,可惜,才疏学浅的我,连落款都认不全,更别说是细细品茗名家的精妙笔法了。不过,虽然如此,这古猗园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古朴、淡雅、洗练,却深深地让我沉醉其中,吸引着我继续前进,去探访其他胜景。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缺角亭”,光是这个名字,就足以让我浮想联翩了,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亭子,会取这样一个名字呢,好生怪异。却原来,当年“八?一三”事变之后,这座园子也没有能够逃过战火的洗礼,事后,当地爱国人士重修亭子,但是却独独缺一角不修,为的是用这“缺角亭”,来铭记国耻,象征着中国坚贞不屈的民族之魂。我看了这段介绍后不觉慨然,原来这个小小的亭子,居然还有这样的往事。于是,我心中对古猗园又多了一种感情,除了欣赏它秀美的景致外,原来,它还积攒着这样的历史沧桑啊。

后来,查阅资料,我才知道,古猗园所经历的,绝对不仅仅是“八?一三”这一次浩劫,早在咸丰年间,太平军同清军及“洋枪队”多次在南翔激战,就曾经将园子里的部分建筑毁掉;“一?二八”事变,日本人占领南翔,古猗园被侵略者占据,在日寇的铁蹄下,被蹂躏了两个多月之久。

于是,看着眼前的这个已经修整如新的“缺角亭”,我想象着当年的古猗园,在战火和硝烟中,只剩下了一些残墙断壁,假山倒塌、树木折断、花草枯败,一切都面目全非。

而今,虽然一切都已经修缮完毕,但是,“缺角亭”却用那独缺一角的形象,告诉我们,它所经历的风风雨雨,也告诉我们,中华儿女抵抗外虏、顽强奋战的英勇形象。

或许,在那一片茂密的竹林中,还留存着当年曾经见证过这段历史的元老吧,于是,我对这“绿竹猗猗”的古猗园,和园中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竹,都有了另一份感触。

坐在“缺角亭”中极目远眺,我仿佛看见远处若隐若现,是一片池塘,星星点点地仿佛有红色缀饰其中,我心中一喜,莫非,那边,就是荷花了,于是,马上站起身来,不再歇息,向着小湖的'方向,前进。

可是,江南园林那独有的建筑格局,又再一次玩弄了我这个路盲。是啊,在横平竖直的大街上,如果没有路牌,我一样也是分不清东南西北的,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纵横阡陌的园子里呢?

眼前,被一座小山,阻挡了,可是,我明明记得前边应该没有山的啊,莫非,我在从“缺角亭”下来的时候,走入了岔路不成?

这小山,说它是山,不如说是一个小土包更好,看上去一点也不高。但是,虽然不高,却布满了苍郁的植物,一条鸟道,蜿蜒崎岖,几步就是一个拐弯,向上延伸着。看着这条小道,又摸摸已经酸麻的腿,我只好暂且作罢,既然不想从山上翻过去,那么,就干脆在下头绕过去吧。

走在小山之下,从头顶上时刻传来游人们的欢声笑语,弄得我都有些后悔了,那上头必然是有什么惹人爱怜的风景吧,要不然,也不会惹得游人如此高兴,于是,情不自禁地,我抬起了头,向小山上望去。

不抬头还好,一抬头,我便看见了一个奇景,最令人注目的是小山上的那一棵参天蔽日的古树,它在碧绿的群树上方,张开自己葳蕤的树冠,宛如撑开了一把碧绿的伞盖,阳光穿过这把擎天的绿伞,好像经过了筛子过滤一般,泻下来的光线成了千万串金钱,还被镶嵌了绿色的边。一切显得那样清幽、神秘、迷离,让人恍然如同置身在玄幻的世界中。

这棵大树,一个人是抱不过来的,它超然卓立,苍翠横空,本来就位于小山上,长得又高大,更显得上撑擎天,下拄大地了。还真有些雄伟彪悍、倔强峥嵘的气势。都说上海人小家子气,可是这树,却是一点都没有继承下这不良的传统啊,反而显得更加挺拔、刚强。

它的根深埋在土里,从小山的山体上刺出,就在我的身边,纠结着、盘绕着,我甚至有这样的错觉,莫非,这棵大树的根,已经遍布了整个小山,正是由于这棵大树的存在,把小山上的土石牢牢地锁住,才有了这样虽矮却峭立非凡的小山。

正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高处传来了人们的笑语声,原来,是一群放假了的孩子们,在大树的周围攀来爬去的,大树,像一个慈祥的老人,看着这些孩子们在自己身边嬉戏,宽厚地伸出手臂,让他们搀扶着枝干,爬来爬去。

正自徘徊,考虑着要不要退回去,上山一看的时候,突然,我听见不远处传来了水声,一阵欣喜,我快走几步,向前奔去。在这个园子里,我的眼睛曾经屡次欺骗了我,明明看见是近在眼前的东西,走过去,却总也走不到,可是,我的耳朵却没有欺骗我,前面一个拐弯,我便看见一池碧绿,出现在我的眼前。

大概,这就是鸳鸯湖吧。湖畔怪石乱卧,小亭接水,出水芙蓉,遍布湖中,清风袭来,竹叶摆动,袅娜多姿,意境深邃。

湖水清得发绿,像一块缓缓波动着的翡翠,划船者泛舟荡起的轻微声响,宛如一位无忧无虑的乐师在拨动着诱人的琴弦。

苍郁的湖面,阳光普照,可是,让我觉得纳闷的是,在这里,似乎阳光也显得不是那样炙热了,它竟然变得温柔了,不知道是不是被这满湖的碧绿湖水打动,所以,阳光也变得柔情似水了呢?

我的周围,每棵树,每片叶子,都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点点金光、闪闪灼灼的,变幻着奇光异彩。站在这绿色世界里,我突然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在这绿浪粼粼的湖中,正滚动着蓬勃的生机,跳动着旺盛的生命。这是为什么呢?我仔细地向湖中看去,恍然大悟,我竟然忘却了今天来此地的主要目的了,我不就是来看荷花的吗?这满湖碧绿的湖水中,涌动着的生机勃勃的生命,不就是这一位位凌波起舞的仙子吗?

荷花,是不畏惧酷热的,太阳越是炽热,它们就开得越是鲜艳。满湖点缀着的,尽是这些翩翩起舞的仙子,它们有的穿着白色的长裙、有的穿着红色的绸衣、有的穿着黄色的纱裙,每个手中都舞动着绿色的缎带,在湖中婀娜多姿。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算是这样的诗句,也不足以描写荷花之美的万分之一。荷花仙子,幽居在湖水里,让人可以远观而不可亵玩,你可以在湖边膜拜它的清丽,但是,如果你想触摸它的肌肤,那却是万万不可能的。它的脸上写满了孤寂,但是,却又不想让世人知道它心中的秘密,因为,这世上知己难觅。

一支含苞待放的新荷,它本身,就是一首诗,一首清丽脱俗的诗。

一时间,我仿佛有了穿越的感觉,我觉得我仿佛已经远离了尘嚣,远离了繁华的都市,远离了酷热难耐的夏日,跟着荷花,进入了至善至美的异时空中。突然间,想起了一位诗人的诗句,他说:“她不在这里,她在那里——她在白云的光明里,在澹远的新月里;她在怯露的谷莲里,在莲心的露华里;她在膜拜的童心里,在天真的烂漫里。她不在这里,她在自然的至粹里!”

什么才是“自然的至粹”?我以前一直都不明白,但是,来到了这绿竹猗猗、佳荷亭亭的古猗园之后,我终于明白了。

鸳鸯湖,如同一块明镜从天而降,镶在古猗园中,于是,整个的古猗园熠熠生辉。九曲桥浮在湖面,湖心亭嵌在桥中,山水相连,视野开阔,给人一种天高湖阔的感觉。

明代江宏曾有《游猗园》诗云:“烟花雾植古槎桥,涌出珠宫倚碧霄。风度猗园竹影静,水依殿霭石幢高。”真是完美地展现了古猗园的景致啊。

“亭台到处皆临水,屋宇虽多不碍山”,古猗园用它那独特的建造格局,以长廊花墙分隔了不同的自然景物,时时刻刻都让人们处身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中。漫步在“鸢飞鱼跃轩”,仰观飞鸟,俯视游鱼,又可透过各色漏窗,透视窗外的景色,景物更加深幽,而心境,也更加开阔。

于是,我的凡心,终于得到了荡涤,这真的是一个好主意啊,在大自然中消夏解暑,我觉得,这远胜于使用现代化的避暑工具。寄情于山水之中,沉浸在悠闲雅逸的氛围里,欣赏翠竹猗猗,荷风竹露,整个人,也会变得悠然自得的。都说心静自然凉,这话真是一点都不错,头顶上的太阳依然炙烤着大地,但是,我已经不惧怕它了,因为,我已经找到了一个完美的避暑港湾了。

炙热的,不是阳光,而是人的心,心静下来了,不止是古猗园,在任何地方,酷热,都会对我们无可奈何的。

请问谁知道小笼包子的资料,就是那个游戏解说视频制作红人,请告诉我,我会给分的!

古漪园初由河南通判闵士籍建于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 后由嘉定竹刻家朱三松精心设计、以“十亩之园”的规模营造。 后园归贡生李宜之,之后又归陆、李两姓。清乾隆十一年(1746),又易主苏州洞庭山人叶锦。叶锦于翌年春起,重葺并拓地增筑幽赏亭等建筑,于次年秋落成,同时改名“古猗园”。乾隆五十三年,里人劝募捐置州城隍庙,古猗园遂为庙之灵苑。清嘉庆十一年(1806),又募款修葺。清同治七年(1868)复修时添丰乐亭。

民国21年(1932),国内建筑被毁于“—·二八”之役,假山倒坍,花木枯败。翌年四月,朱寿朋、陈少芸、王荃士、王同愈、周公励、李良材等60人,发起成立古猗园整理委员会,募款6000元,雇工鸠材,予以兴修。柳带轩、鸳鸯厅、书画舫、浮筠阁等,均落地重建。竹枝山顶之补阙亭(一名缺角亭),亦建于此时。时园基约27亩。越4年,又遭兵燹,除补阙亭外,几成废墟。民国35年,里人募款700万元,重建南厅、白鹤亭、书画舫。民国36年,新建微音阁。

1957年3月,南翔镇集资5807元,修缮古猗园。于当年10月1日竣工开放。1958-1959年,市拨款13万元,建北大门,开挖占地15亩的鸳鸯湖,架九曲桥,湖南筑南山,山西南辟儿童乐园。九曲桥西建五曲长廊,廊尽头临河建茶室。同时,重建竹结构的浮筠阁,并设动物园。又将原南翔寺的一对唐代经幢和一座宋代石塔(普同塔)移置园内,园基扩展为87.5亩。1960年起,开设餐厅,1962年新建梅花厅。1963年起,隶属上海市园林局。1967年,更名为南翔公园,园中部分建筑被破坏。1973年,重建鸢飞鱼跃轩及小松冈假山。1974年,重建白鹤亭。1975年,重建南厅、补阙亭。1977年,重建浮筠阁。同年,被列为上海市旅游点并复称古猗园。1978年,市拨款28万元,重建绘月廊、柳带轩。1979年春,撤除动物园。1979-1983年,市拨款78万元,新辟松鹤园,建鹤寿轩、逸野堂、幽赏亭和南大门仿砖雕照壁,上塑“白鹤南翔”及南翔寺旧观。1985-1987年,市拨款60万元,扩建“青清园”,占地33亩。

古猗园之后近二十年内又经历多次改扩建。2009年最后一次改扩建,古猗园自向东扩22.57亩,等于将原有古猗园扩容四分之一,扩建部分以竹为主,同时对设计了曲溪鹤影、幽篁烟月、花香仙苑等景区。

自1984年来古猗园连续十五次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2002年被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评为五星级公园,2006年古猗园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点。

上海十大古镇排名

应该是这个,你看看吧!

个人信息

名称含义:服役过CSOL的Code、决战战队做副队长,因此得名

出生日期:1990年4月21日

真实姓名:只知道姓王

籍贯地址:黑龙江省绥化市

现居地址: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市中心

婚姻:即将成家

昵称:小笼包子、小菜、Code军衔、小王

粉丝称呼:衔哥、军哥、咸菜哥、小包子

口头禅:君之常理,人之纲理

视频历程

2007年3月出道作品《使命召唤之决战时刻》发布到56网,无解说的视频

2007年8月推出作品《魔兽争霸 我赢兽族了》发布到56网,获得第一个荣誉记录,本视频无解说

2008年1月推出作品《包子玩玩跑跑 有输有赢》发布到56网,本视频是其发布的第一部解说视频

2008年2月5日推出作品《包子向大家问好》发布到56网,这是其发布的第一部真人视频

2008年4月被56网授予56网游戏频道红人称号

2008年5月11日推出作品《小菜给大家推荐下这个三国游戏》发布到爱拍网

2008年5月30日-6月3日在游戏风云同BBC共同解说魔兽正版

2008年12月推出第一部CSOL的游戏解说视频《小菜没枪就被虐》发布到爱拍网

2009年3月推出系列视频《光晕1 军衔全程讲解》直到9月份讲解完结,并回到56网

2010年7月29日与Code、决战战队配合解说视频《Code军衔郁闷之晕死后巷》

2010年8月20日请到了优酷网播客天涯笑,俩人配合视频《Code军衔无语之玫瑰庄园》

2010年8月20日同军衔家族战队队友共同拍摄小喜剧片《二兄弟求厕记》

2010年8月26日再次与优酷网播客天涯笑合作解说视频《Code军衔之灼热炼狱》

2010年8月29日因为某种原因离开56网,来到优酷网,并发布第一期优酷视频《Code军衔教你怎么录csonline》

2010年11月因为某种原因换了优酷帐号,老号的视频一个不剩

他现在不叫小笼包子了,他叫小王军衔了,现在在土豆和优酷网,早就不在爱拍和56网等等了!

我看他视频看了三年了!

1、上海十大古镇排名(从第一到第十):周庄,西塘,乌镇,同里,南浔,甪直,锦溪,朱家角,枫泾,木渎。

2、周庄有着丰富的人文景观和优美的水乡景色。素有“中国第一水乡之称”。她独特的城镇建筑格局以及保存完好的水镇建筑,一直为人称道。千年历史沧桑和吴地文化孕育的周庄,大气与婉约并存。那近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古朴的民风、民俗,处处不经意的流露出浓浓的江南水乡文化的底蕴,透着古朴典雅的艺术质感。

3、烟雨长廊和数不清的古桥是西塘的特色,这里是有名的艳遇古镇,夜景迷人。在塘东酒吧一条街,听歌酌酒;或坐一回摇橹船,夜游西塘。西塘水乡自有一种清灵脱俗的逸致和风韵。狭窄而幽长的石皮弄,陌生而又亲切始建于明清乃至宋朝的古桥、屋舍,古老而又朴素。在休闲的日子,抛开凡间俗物,暂时小隐于古镇之中,在娱乐中体味淳朴的民风,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4、朱家角素有上海威尼斯、沪郊好莱坞之誉,是上海保存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古镇。镇内小桥流水,古意盎然,地道江南水乡的缩影。这里的真山真水尽显江南水乡的特色和魅力,值得进去一看的景点包括大清邮局,课植园和稻米之乡。放生桥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是上海地区最大的一座五孔联拱石桥,结构精巧,形状美观,堪称朱家角十景之首。

以上就是关于年味已经很淡了,南翔古猗园还值得逛吗?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