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在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是怎样应用的?

   2023-01-13 05:20:15 网络1230
核心提示:萝卜雄性不育性被发现和利用以来,不少十字花科蔬菜育种工作者,根据细胞遗传学的核置换原理,试图将萝卜的雄性不育胞质转移到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以期获得新的雄性不育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利用48A、77-01A、262A等萝

萝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在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是怎样应用的?

萝卜雄性不育性被发现和利用以来,不少十字花科蔬菜育种工作者,根据细胞遗传学的核置换原理,试图将萝卜的雄性不育胞质转移到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以期获得新的雄性不育源。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利用48A、77-01A、262A等萝卜雄性不育源,开展了向结球甘蓝、大白菜上的转育研究。如,赵德培(1980)开展了萝卜雄性不育系与大白菜的属间杂交工作,采用子房培养、胚珠培养、幼胚培养技术,结果由7602-26-1A×大白菜混合花粉的胚珠培养中获得了9株属间杂种,经花粉母细胞染色体检查,证实获得的属间杂种为双单倍体,2n=19;同时进行了回交转育工作,并获得了回交后代。

1978—1980年,山东农学院、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等单位,先后引进具有Ogura不育胞质的大白菜(RjAA)、甘蓝(RjCC)不育材料,这些材料的不育性稳定,但存在苗期黄化,花的蜜腺不发达等问题。同期,方智远等利用RjCC为母本,进行了向甘蓝的转育工作,并配制了夏秋甘蓝一代杂种,在夏秋高温季节,RjCC转育材料的幼苗,只表现了轻度黄化;后来虽配制了20多个杂交组合,部分组合也表现了一定的杂种优势,但并未推广应用。江苏省南京市蔬菜研究所等用郑州早黑叶、小石两用系可育株、5号白菜253-8自交不亲和系为父本,以RjAA为母本进行了多次回交转育,其中用小石两用系可育株作回交父本的回交后代性状稳定,用其作母本配制的RP小石×中青2号、RP小石×福山等组合的F1表现了较好的杂种优势。

朱玉英等(2002)利用由萝卜不育胞质转育而成的甘蓝雄性不育系92-08向青花菜上转育,该甘蓝不育系苗期在低温下叶色稍浅但不黄化,且生长正常,不育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花的蜜腺虽小但健全,雌蕊正常,结籽良好。所转育成的青花菜雄性不育系BC7-19,表现不育性稳定,不育率和不育度均达100%;不育系的蜜腺大小与其转育父本相近,能吸引昆虫传粉;雌蕊正常,结实能力强;同时,不育系园艺性状与其保持系相近,基本无苗期低温黄化现象,具有实际利用价值。

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值得上吗

简介: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所属专业研究所之一,也是蔬菜花卉学科国家级公益性专业研究机构。研究所创建于1958年,其前身是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园艺系蔬菜研究室。曾两次整制下放北京市,又两次回到中国农业科学院,1987年更名为蔬菜花卉研究所。 研究所主要任务是围绕中国蔬菜、花卉产业和学科发展的重大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创新重要的应用技术和基础理论,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全国重大科研协作;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培养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编辑出版学术刊物。 据2017年5月研究所官网显示,研究所拥有科研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有试验农场6个,总面积79公顷;共有职工200余人,高级职称80人,研究员33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下设10个研究室、2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专业硕士点。

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是一所著名的研究机构,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它有优秀的研究人员和设备,能够进行高质量的研究,发现新的技术和花卉品种,为国家蔬菜花卉产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因此,该研究所值得信赖和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萝卜雄性不育种质资源在其他十字花科蔬菜上是怎样应用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