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视频:怎么比较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

   2023-04-16 02:18:20 网络510
核心提示:没有视频,希望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到你:首先确定电子层数,如果不相同,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其次式电子层数相同的,阴离子>原子>阳离子解释如下:第一种情况就不说了,只说一下第二种的原因,在同电子层的情况下,质子对电子的引力越小,半径越大,而得电子

求视频:怎么比较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

没有视频,希望以下的方法可以帮到你:首先确定电子层数,如果不相同,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其次式电子层数相同的,阴离子>原子>阳离子

解释如下:

第一种情况就不说了,只说一下第二种的原因,在同电子层的情况下,质子对电子的引力越小,半径越大,而得电子的阴离子对得到的电子引力不强,失电子的阳离子本来有力吸引更多的电子,却失去了电子,所以对剩下的电子吸引力变得更强,所以半径最小

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1、结构不同。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没有达到稳定结构(稀有气体除外);离子的核内质子数大于或小于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大多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2、电性不同。原子的核内正电荷总数等于核外负电荷总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而显电性是离子区别于原子的重要标志。由于阳离子核内正电荷数大于核外负电荷总数,所以显正电性;阴离子相反,显负电性。

3、性质不同。结构不同,电性不同决定了原子和离子的性质也不同。如钠原子构成的金属钠,可以跟水剧烈反应;而钠离子却不跟水反应,而钠离子却不跟水反应,而能在水中自由移动。

扩展资料:

一个正原子包含有一个致密的原子核及若干围绕在原子核周围带负电的电子。而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周围的负电子带正电。正原子的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

负原子原子核中的反质子带负电,从而使负原子的原子核带负电。当质子数与电子数相同时,这个原子就是电中性的;否则,就是带有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离子。

根据质子和中子数量的不同,原子的类型也不同:质子数决定了该原子属于哪一种元素,而中子数则确定了该原子是此元素的哪一个同位素。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离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

离子与原子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之一

原子和离子是两种不同的微观粒子,它们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

(1)区别

①概念含义不同

化学变化的过程是原子的化分和化合的过程,所以原子被定义为“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得电子或失电子后能带上电荷,这种带电的原子叫做离子(带电的原子团也叫离子,如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等)

②微观结构不同

原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8个(只有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结构不稳定,有得失电子的倾向。

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③表示方法不同

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如硫原子用元素符号S表示,钠原子用Na表示。

离子则需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量。如硫离子S2-,钠离子Na+。

④化学性质不同

原子容易发生得电子或失电子的变化(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除外),化学性质较为活泼。

离子的结构比相应的原子较为稳定,因此性质也较稳定。比如钠原子Na、氯原子Cl的性质十分活泼,而钠离子Na+,氯离子Cl-的性质则很稳定,不容易发生得、失电子的变化。

⑤存在形式不同

原子存在于某些单质分子(如H2、Cl2)或共价化合物分子(如H2O、CO2)中。

离子存在于固态离子化合物或水溶液中。

(2)联系

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

原子和离子的区别和联系之二

1、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1)结构不同

除稀有气体元素以外,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不饱和,属于不稳定结构;而离子的最外电子层一般达到饱和,属于稳定结构。例如,钠原子:

(2)性质各异

由于原子与离子在结构上的差别,必然引起性质上的差异。例如氯原子所形成的单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化学性质活泼,易与氢气、金属和其他非金属反应,而氯离子则性质稳定,不能和氢气、金属等反应,对人体无毒。

(3)大小不同

阳离子一般比同种元素的原子要小,阴离子一般比同种元素的原子要大。例如钠离子比钠原子小,氯离子比氯原子大。

(4)符号有别

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就形成了带电荷的微粒,即离子。所以,在书写离子符号时,在元素符号的右上角要标出所带正、负电荷数(其中“1”可略写),如钠离子Na+,镁离子Mg2+,氯离子Cl-,硫离子S2-。而原子不显电性,我们一般就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原子,如钠原子Na,氯原子Cl,硫原子S。

此外,离子还可以是带电的原子团,如氢氧根离子OH-,硫酸根离子SO42-,铵根离子NH4+等。

2、原子与离子的联系

就简单离子(即单原子离子)而言:

(1)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其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常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如:

(2)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等于其得到的电子数目(8减去最外层电子数)

原子和离子有什么区别

1、原子与离子的区别:

(1)结构不同

(2)性质各异

(3)大小不同

(4)符号有别

2、原子与离子的联系: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其原子失去电子的数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离子是指 原子由于 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 电子使其达到 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 氦原子)或没有电子(四中子)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3、在化学反应中, 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 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或原子团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与分子、原子一样,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氯化钠就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

4、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带正电荷,绕核运动的电子则带相反的负电荷。原子的 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因此原子显电中性。如果原子从外获得的能量超过某个壳层电子的结合能,那么这个电子就可脱离原子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

5、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的原子、或半径较大的原子,较易失去电子(一般为金属元素,如: 钾K, 钙Ca等)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而最外层电子数不少于4的原子(一般为非金属元素,如: 硼B, 碳C等)则较易获得电子趋向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原子 是 构成化学元素的基本单元和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即不能用化学变化再分的微粒。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非常小,它的体积约为整个原子体积的10-15,但原子质量的 99.95%以上都集中在原子核内。质量很小的电 子在原 子核 外的空间绕核作有规 律的高速运动,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相互吸引,组成中性的原子。在科学昌盛的20世纪,科学家已经能够利用场发射显微镜直接观察到原子图像,这是证明原子存在的最有力的证据。

离子是指原子由于自身或外界的作用而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几个电子使其达到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或2个的稳定结构。这一过程称为电离。电离过程所需或放出的能量称为电离能。

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元素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非金属原子得到电子,从而使参加反应的原子带上电荷。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带正电荷的原子叫做阳离子,带负电荷的原子叫做阴离子。阴、阳离子由于静电作用而形成不带电性的化合物。

以上就是关于求视频:怎么比较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的大小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