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如何调理“汗宝宝”?

   2023-04-24 06:44:35 网络940
核心提示:常常听到不少妈妈抱怨,为什么孩子平时容易出汗?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或是体质有问题?其实,宝宝多汗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却可能是受疾病影响。那么家长该怎么区分呢?中医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调理“汗宝宝”?家有“汗宝宝”3岁的牙牙(

中医如何调理“汗宝宝”?

常常听到不少妈妈抱怨,为什么孩子平时容易出汗?是不是得了什么病?或是体质有问题?其实,宝宝多汗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有的却可能是受疾病影响。那么家长该怎么区分呢?中医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调理“汗宝宝”?

家有“汗宝宝”

3岁的牙牙(化名)前段时间生了一场大病,高烧39℃,好不容易才退烧。牙牙病好后,牙牙妈妈却发现,以前不出汗的孩子,现在却是个“汗宝宝”——不仅晚上出很多汗,白天出的汗也比一般孩子要多,整个人的精神都不好。当时大家都以为孩子大病初愈,没恢复过来,所以就没在意。

一直到牙牙的情况持续了几个月都没好以后,家里人才重视起来,于是带着他到医院做检查。医生检查后发现,牙牙的体质是气阴两虚。原因是孩子在发烧以后,过多吃了退烧药导致发汗,损伤了他的气和“阴”。很多孩子发烧后,都会消耗大量水分,而在传统中医理论里,水分是一种津液,也是“阴”的一种,难怪会阴虚了。

如果孩子大病初愈,仅仅有一小段时期出汗,那是正常的恢复期。但是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出汗,一直没有改善,那可能就是患“汗证”了。医生发现,牙牙出汗持续了挺长一段时间,所以得用补气、补阴的药物,如太子参等。

4岁的小齐(化名)则是晚上出很多汗。每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小齐奶奶发现,他的床上都湿了一大滩。小齐爸妈先是带孩子到医院体检,可没检查出什么问题。后来,奶奶才想起来,这个应该就是中医所说的“盗汗”,于是带孩子去看中医。中医医生检查后发现,小齐是属于阴虚型的盗汗,因为晚上是阴,白天是阳,所以晚上出汗的孩子一般都是阴虚的表现。在排除了肺结核的可能后,医生给小齐开了含有沙参、五味子等的药方,进行对症治疗。没想到,小齐的盗汗现象不到一周就消失了。

广西中医一附院仁爱分院儿科主任麦其莲介绍,还有的宝宝经常有无缘无故长时间出汗,这时候还可以用党参、玉屏风散等中药方进行治疗。

宝宝多汗怎么办

出汗是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宝宝平静下也出汗异常多,则可能是体虚的一种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孩子请中医明确诊断,那体虚多汗的宝宝该怎么调理呢?

中医食疗调理 参芪红枣汤

做法:用太子参15克,炙黄芪15克,红枣6-8颗,煎汤口服。

功效:针对体弱体虚者,可以帮助改善体制,增强抵抗力。适用于体虚多汗宝宝食用。

枸杞桂圆紫米粥

做法:取紫米1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后加入洗干净的枸杞子、桂圆肉各50克,煮至黏稠即可。

功效:有补虚益精、补血益气、清热的功效,适用于体虚多汗者食用。

黄芪炖鸡

做法:将生黄芪50克洗净,装入净膛的母鸡腹内封口后,放入冷水内慢火炖之,烂熟,给宝贝喝汤吃肉。

功效:固表止汗、补益脾气。

及时更换衣物

宝宝体虚多汗时,衣服被汗液浸溼,如果不及时更换,宝贝就得用自己身体的温度来捂干,这样容易让宝贝受凉,引起感冒、发热及咳嗽等不适。

多给宝贝补充水分

体虚的宝贝大部分都有多汗的表现,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较多,如果不及时补水就有可能脱水。可适量喂宝贝一些淡盐水,补充身体失去的钠、氯、钾等电解质,避免因脱水而导致虚脱。

勤洗澡

妈妈要勤给宝贝洗澡,以保持其皮肤清洁、干燥,不让汗液伤害宝贝的皮肤。因为,宝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容易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出汗是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宝宝平静下也出汗异常多,则可能是体虚的一种表现,家长应及时带孩子请中医明确诊断,那体虚多汗的宝宝该怎么调理呢?

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

宝贝的内衣宜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的棉质衣料,衣着和被子的厚薄应与大人相当,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过厚,盖得太多,否则宝贝会出过多的汗。注意经常开窗换气,每天早、中、晚坚持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宝宝睡觉时背部出汗怎么办

汗腺分泌过多称多汗。小儿时期由于代谢旺盛,皮肤含水量大,微血管分布较多,且小儿多活泼好动,故出汗一般比成人多。由于环境温度过高,衣被过厚,剧烈运动等原因,导致多汗是机体调节体温所必须的过程称生理性多汗。如不存在以上因素,机体处于安静状态时多汗称病理性多汗。

小儿多汗的正常原因

宝宝多汗大多是正常的,医学上称为生理性多汗。如夏季气候炎热而致小儿多汗婴幼儿刚入睡时,头颈部出汗,熟睡后汗就减少宝宝游戏、跑跳后出汗多,一般情况很好冬天宝宝衣服穿得过多,晚上被子盖得太厚,加上室内空调温度过高,使得宝宝过热而出汗多。有的宝宝出汗仅限于头部、额部,俗称“蒸笼头”,亦是生理性出汗,父母不必担心。

小儿多汗的非正常原因

宝宝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出汗过多,表现为安静时或晚上一入睡后就出很多汗,汗多可弄湿枕头、衣服,称之为“病理性出汗”。如婴幼儿活动性佝偻病、小儿活动性结核病、小儿低血糖、吃退热药过量及精神因素,如过度兴奋、恐惧等。有的宝宝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也可引起病理性出汗。每种疾病除了出汗多以外,还有多种其他疾病表现,父母需带宝宝去医院就医,进一步做有关的检查。

(1)活动性佝偻病

一岁以下的婴儿多汗,若缺少户外活动不晒太阳,没有及时添加鱼肝油、钙粉,父母则应观察宝宝除了多汗外,是否伴有佝偻病其他表现,如夜间哭闹、睡在枕头上边哭边摇头而导致后脑勺枕部出现脱发圈(又见枕秃)、乒乓头(枕骨处骨质变软,扪之似摸乒乓球的感觉)、方颅(前额部突起头型呈方盒状)、前囟门大且闭合晚等表现。父母应带宝宝去医院请医生检验,以明确诊断。

(2)小儿活动性结核病

宝宝往往不仅前半夜汗多,后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称之为“盗汗”。同时有胃纳欠佳,午后低热(有的高热),面孔潮红,消瘦,有的出现咳嗽、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表现。往往有结核接触史,家中老人、父母或保姆患有结核病。

(3)低血糖

往往见于夏季天热,宝宝出汗多,夜间不肯吃饭,清晨醒来精神萎靡。患儿表现为难过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发冷等。

(4)小儿内分泌疾病

(这种疾病引起多汗较为少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患儿多见学龄儿童,女孩为多。可表现为多汗、情绪急躁、食欲亢进而体重不增,心慌、心悸,甚至眼球突出等。肥胖症的宝宝也容易出汗,动一动或平时走走路就多汗。

(5)其他小儿急慢性感染性疾病

同时伴有其他的临床表现:如伤寒、败血症、类风湿病、结缔组织病、红斑狼疮或血液病等。

小儿多汗,妈妈如何护理

●妈妈如果发现宝宝出汗多,首先应该寻找多汗的原因。如果是生理性多汗的'话,妈妈不必过分忧虑,只要除去外界导致宝宝多汗的因素就可以了。炎热夏季需经常开窗,有条件者用电扇或开空调,要注意风不要直接对着宝宝吹,尤其在宝宝睡着后,皮肤毛孔开放,身上有汗,风直接吹容易受凉。

●注意宝宝的衣着及盖被。我们主张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衣服,从小锻炼宝宝抵抗力。有的妈妈在冬天摸摸孩子手冷,就拼命给孩子添加衣服,穿了好几件毛衣还穿棉袄、棉裤,晚上盖好几床棉被。要知道给宝宝穿或盖得过多,使宝宝大量出汗,衣服被汗液弄湿,又没有及时换掉,宝宝用自己的身体温度捂干湿衣服,反易受凉而引起感冒发烧及咳嗽。出汗严重的宝宝,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过多,会引起脱水。

●父母需要及时给宝宝补充水分,最好喂淡盐水,因为宝宝出汗与成人一样,除了失去水分外,同时失去一定量的钠、氯、钾等电解质。给宝宝喂淡盐水可以补充水分及钠、氯等盐分,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避免脱水而导致虚脱。

●父母应及时给出汗的宝宝擦干身体。有条件的家庭,应给宝宝擦浴或洗澡,及时更换内衣、内裤。宝宝皮肤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皱折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可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发现宝宝多汗,妈妈应仔细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状,及时去医院就诊,治疗引起多汗的疾病。如婴幼儿有活动性佝偻病而多汗,可去医院就诊,口服鱼肝油和钙粉,多进行晒太阳等户外活动。夏天清晨突然发现小儿出大汗,没有发热,面色苍白,精神萎靡,四肢发冷,应考虑低血糖的可能,在家先喂糖水,再立即去医院,进一步诊治。

小儿多汗的中医中药治疗

一般没有什么西药可以单独治疗宝宝多汗。可吃些中成药或汤剂以协助止汗。如用太子参15克,炙黄芪15克,红枣6-8只,煎汤口服。冲服黄芪颗粒冲剂,不必煎。有佝偻病的宝宝可以冲服龙牡壮骨冲剂等。

只出汗不烦躁:宝宝是在调节体温

河南省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主任医师王玉梅说,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所产生的热量以及代谢的产物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的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睡觉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为失去大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从而出现多汗的现象,这是完全正常的。

王玉梅表示,婴幼儿因为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只有通过出汗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过度保暖,不良的习惯,以及乱吃清火的药物也可导致宝宝出汗多。”王玉梅说,比如,一些家长喜欢给宝宝多盖被,生怕宝宝着凉一些家长在宝宝入睡前给其喝牛奶等高热量的饮品,使宝宝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只能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还有一些家长怕宝宝上火,经常给孩子服清热解毒的药物,而这些药物里大多含有退热成分。此外,室温过高、打骂孩子后使其精神过分紧张,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宝宝如果只是出汗,没有烦躁、哭闹的现象,家长不用着急。”

前半夜出汗+枕秃、易惊:宝宝可能缺钙了

除了生理性出汗,如佝偻病、结核病等其他原因引起的出汗,就是病理性出汗了。

王玉梅说,佝偻病引起的出汗,主要表现为入睡后的前半夜,小儿头部明显出汗。另外还伴有烦躁、易惊、枕秃、屏气等症状,这些是婴儿佝偻病的早期表现。“有这些症状的孩子,只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佝偻病就可以得到控制,出汗也就会自止。”

假如小儿不仅前半夜出汗,后半夜及天亮前也出汗,多数是有其他疾病的表现,最常见者是结核病。结核病还有其他表现,如低热、疲乏无力、食欲减退、面颊潮红等。另外,心肺疾病、低血糖、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等也可导致宝宝多汗。“因此,对小儿睡眠中的出汗,应仔细区别,必要时要带宝宝去医院检查,并及时治疗。”王玉梅说。

王玉梅还提醒家长,判断宝宝病理性多汗,除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分析以外,还应进行有关检查,才能作出正确诊断和治疗,家长切不可上网一查,便自己给宝宝擅自下结论,且随便给宝宝用药。

出汗多的宝宝要多喝水、勤洗澡

如何护理才能保证“汗宝宝”的健康呢?王玉梅说,要从改变环境和习惯两方面着手。

首先,要给宝宝穿纯棉质地内衣,透气、吸汗,贴身穿着也比较舒服。另外,即便是冬天,宝宝的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从小锻炼宝宝的耐寒能力,有助于增强抵抗力。

其次,要及时调节室内温度。每天早、中、晚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冬天有暖气的家庭,不要让室内过热。

再次,就是要给宝宝勤洗澡、及时更换衣物。因为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容易导致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所以要勤洗澡,以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燥。另外就是宝宝出汗后要及时换上干爽内衣。

最后,家长应该注意的就是要让宝宝多喝水。出汗多的宝宝,由于体内水分丧失较多,如果不及时补水,就有可能脱水。

宝宝出汗多的解决方法

一、如何解决宝宝睡觉后面汗多

宝宝睡觉的时候多汗,那么多汗宝宝巧护理,能防止宝宝皮肤疾病发生,同时也能减少宝宝感冒的发生几率。

1、穿纯棉质地内衣:纯棉质地的衣服透气、吸汗,贴身穿着也比较舒服。

2、调节室内温度:每天早、中、晚坚持定时通风换气,尽量做到每次开窗10—30分钟。

3、衣服及被子不可太厚:宝宝衣着和被子的厚薄应与大人相当,尤其是冬天不要穿得过厚,盖得太多,否则宝宝容易出汗。

4、勤洗澡:宝宝的皮肤十分娇嫩,过多的汗液积聚在皮肤褶皱处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这就要求勤给宝宝洗澡,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烂并引发皮肤感染。

5、涂抹爽身粉:经常为宝宝涂抹爽身粉,能有效吸收宝宝皮肤多余水分,令宝宝肌肤感觉干爽舒适。爽身粉还能预防汗水刺激皮肤,及因衣物摩擦而引起的皮肤过敏和损伤。

二、小孩子睡觉脑袋爱出汗怎么回事

有的宝宝在晚上睡觉的时候总会出汗,爸爸妈妈因此很担心,究竟小孩子睡觉脑袋爱出汗怎么回事呢?

其实出汗是人体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汗液可以带走体内多余的热量和一些诸如尿酸、脂 肪酸等代谢产物。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新陈代谢较成人旺盛,所产生的热量及代谢产物 也相对较多。同时,小儿植物神经发育不健全,在入睡时,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经会因失去大 脑的控制而一时兴奋,出现汗多现象,这完全是正常的。

只要孩子无其他症状,如烦躁、哭闹、易醒等,就不必管他。这样出汗往往见于入睡后半小时之内,且以额头汗出为主,一般在睡后2小时之内慢慢停止,多见于3—7岁的小儿,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有人称之为生理性多汗。

婴幼儿期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加上小儿活泼好动,有的即使晚上上床后也不得安宁,所以入睡后头部也可出汗。所谓生理性多汗,是指孩子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任何疾病引起的睡眠中出汗。家长往往习惯于以自己的主观感觉来决定小儿的最佳环境温度,喜欢给宝宝多盖被,捂得严严实实。

孩子因为大脑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而且又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机体的代谢非常旺盛,再加上过热的刺激,只有通过出汗,以蒸发体内的热量,来调节正常的体温。

此外,小儿在入睡前喝牛奶、麦乳精或吃巧克力等也会引起出汗。有的家长在孩子入睡前给其喝牛奶、麦乳精等,小儿入睡后机体大量产热,主要通过皮肤出汗来散热。另外,室温过高、或保暖过度也是小儿睡眠时出汗的原因,这些都属于生理性的出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体虚弱,夜间入睡时大汗淋漓,如同水浇,甚则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湿衣 ,且伴有烦躁、哭闹、消瘦等症状,则属于病理性多汗。常见的原因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除夜间多汗外,还伴有烦躁、睡眠不宁、易惊醒、方颅、忱秃、鸡胸等症。

如果上述症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饮食时也应注意多食富含钙质的食物, 如鱼、虾皮等。通过积极治疗,多汗可被很快纠正。

孩子睡觉头出汗很多,也有可能是缺钙引起的出汗,出汗以头部为主,严重时会掉头发,叫枕秃。这是就建议去医院行血微量元素检查,明确诊断。如果缺钙,需及时补钙治疗,可口服葡萄糖酸钙,要和维生素D一起口服,会促进钙的吸收,可多吃含钙高的食物如豆制品。

如果小儿常在天亮前出现多汗,同时伴有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而快,则有低血糖的可能,这时可给孩子喝些糖水或进食些糕点,即可纠正。

对于生理性多汗,可采用自制的浮小麦糯米粥,能有效止汗。即每天取糯米、浮小麦各50克 ,加水适量,文火煮粥,频饮。或用黄芪15克,大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煮汤,喝汤食枣 ,每日1剂。

此外,小儿患结核、贫血、风湿、类风湿等疾病时也可引起汗多现象。故小儿多汗时,应及 时到医院就诊,以排除某些疾病引起的多汗。

三、新生儿吃完奶不睡觉怎么回事

宝宝一般吃完奶都有一段活跃期,不是吃饱马上就睡觉,特别是新生儿,还不懂区分白天和黑夜,晚上特别活跃,白天就睡觉,都是有可能的。新生儿吃完奶不睡觉属于正常情况,各位父母不必担心。了解一些新生儿知识,促进新生儿睡眠。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有什么解决措施呢?

1、区别白天和黑夜

一定要学会让宝宝区分白天和黑夜。在早晨宝宝该起床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光线明亮的地方,用妈妈温暖的怀抱或轻柔的音乐来唤醒宝宝。这样通过光线和声音的.对比使宝宝意识到晚上和白天的区别,慢慢的,宝宝就会养成成按时入睡、按时起床的习惯了。

2、洗澡帮助睡眠

妈妈们可以在每晚差不多的时间,感觉宝宝有点困了,就可以开始给宝宝洗热水澡了,洗完后,给宝宝喝些水或者奶,把他放在小床上,宝宝很快就能入睡了。

3、照顾宝宝的小动作

有些宝宝喜欢摸着妈妈的脸,或者含着自己的手指才能睡着。摸清宝宝睡觉的小动作后,先顺从他的习惯,慢慢地宝宝就容易入睡了。因为这些小动作让宝宝感到安全感,妈妈们千万不要过多干预。

4、限制玩耍时间

要想宝宝更容易入睡,睡觉前一定不要让宝宝玩得太得意,不然,他在晚上也会想着玩,不想睡觉。晚上妈妈可以和宝宝玩比较安静的游戏,听听舒缓的音乐,感觉宝宝有些困的时候,就赶快哄宝宝睡觉,这样宝宝入睡才会比较快。

四、小孩睡觉出汗跟饮食有关吗

宝宝睡觉和活动时都好出汗,但宝宝的生长发育一切正常,这类爸妈多数都带宝宝看过病或问过医生,排除各种病症,虽说无需治疗,但出汗太多总让人担心。小孩子睡觉出汗和饮食有关吗?据观察,除了因穿衣或盖被子过多引起宝宝多汗外,多汗的宝宝多与饮食有直接的关系。

现在的宝宝不再担心营养不良,而是要注意营养过剩,高热量的鱼、虾,许多宝宝几乎是天天都吃。鱼、虾鲜嫩都爱吃,同时妈妈认为鱼、虾比肉类更有营养,所以总认为应该多给宝宝吃。

民间有句话“鱼生火,肉生痰,青菜豆腐保平安”。鱼、虾吃多了,内热重,这类宝宝会出现以下几种表现:

1、孩子特别容易出汗,白天也常常是一活动就一身汗,晚上更是汗多的会湿了衣服或湿了被子。

2、因内热重,能量大,宝宝精神头十足,一天到晚玩耍不停,不知疲乏,精力旺盛。

3、有的宝宝因长期的大汗使得津液耗损过多,可表现为口唇、舌面发红,发干,手心、足心发热,口干,易渴,大便干燥,呈颗粒状,有的宝宝小小的年龄就因大便干燥,每次排便都吃力困难,造成肛裂。

4、这类宝宝脾气急、易烦躁、注意力不易集中、自控能力差。

5、因出汗过多,津液耗损,水分减少,有些孩子的皮肤偏黑。

6、因内热重,宝宝容易上火,如遇受凉感冒时,宝宝容易发高烧并常伴有扁桃体发炎。

7、这类内热重的宝宝还容易鼻子出血。

首先,要正确为宝宝擦汗。

爸爸妈妈最好随时用软布给宝宝擦身,或外用扑粉,以保持皮肤干燥。身上有汗时,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免受凉感冒。

其次,可通过食疗改善。

可以给宝宝增加一些富舍锌的食物,如牡蛎、瘦肉、动物内脏等,也可适当补充一些锌剂,如葡萄糖酸锌、甘草锌等。另外宝宝出汗多时家长要多给孩子喝水,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代谢的需要。饮食忌辛辣。

当宝宝出汗时的症状表现为精神萎靡,容易疲劳,面色淡白,活动时爱出汗,易患感冒,语声低等,对于这样的孩子要注意忌口,平时不要吃生冷冰镇的食品和坚硬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应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作用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药、扁豆、莲子、大枣等。

如果孩子在睡觉时出汗,醒时汗止,形体消瘦,皮肤干燥无光泽,两颧红,手足心热,大便干燥,小便黄,烦躁不宁等,属于阴虚表现;要忌口不吃煎、炸、烤、熏、油腻不化的食物,不吃辛辣食物。此外,还可服用一些中药,如黄芪、大枣、孩儿参等,有补气敛汗的功效。

食补是长期的调理,若宝宝盗汗症状严重,建议先吃药治疗。网友“xing宝宝”:前段时间宝宝一直出汗,夜晚经常啼哭,也不吃饭,小脸苍白,急死我了。后来姑妈让我给宝宝吃广药的虚汗停,效果很不错。

以上就是关于中医如何调理“汗宝宝”?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