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做蒸馏水

   2022-08-01 13:46:06 网络490
核心提示:什么叫做蒸馏水?符合蒸馏水相关标准的就叫做蒸馏水,这个标准是行业通俗标准,不是认定的标准。一般认为蒸馏水的标准为指标名称                                       一等水        二等水       

什么叫做蒸馏水

什么叫做蒸馏水?符合蒸馏水相关标准的就叫做蒸馏水,这个标准是行业通俗标准,不是认定的标准。一般认为蒸馏水的标准为

指标名称                                       一等水        二等水        三等水

PH值范围(25℃)                               -                 -             5.0-7.5

电导率(25℃)        ms/m≤            0.01             0.10             0.50

      us/cm≤                                       0.1                 1                5

比电阻MΩ.cm@25℃>                        10                  1              0.2

可氧化物[以O计]mg/L                          -                  ≤0.08          ≤0.40

吸光度(254nm,1cm光程)≤          ≤0.001             ≤0.01               -

可溶性硅(以二氧化硅计)含量(mg/L)        ≤0.01        ≤0.02        -

蒸发残渣(mg/L)                                -                 ≤1.0               ≤2.0

蒸馏水

一般的符合上述标准的水就是叫做实验室蒸馏水,要符合蒸馏水的标准还要增加微生物的要求,即蒸馏水中微生物不得检出。也就是说实验室用蒸馏水标准加微生物含量标准合格就叫做蒸馏水。这里没有用蒸馏水的定义说明,什么叫做蒸馏水,而是用一些指标表示蒸馏水符合什么样的指标。蒸馏水,在农村也叫“蒸糖水”,较初是因为蒸馍时锅盖上有小水珠,用舌尖舔一舔,蒸馏水有点甜丝丝的味道,蒸馏水有甜味这只是舌头的感觉,其实蒸馏水是无色无味的,为什么会尝起来有甜味呢?这是因为舌尖有对比的原因,平时喝的水中并不是一点杂质也没有的水,因为普通水中有杂质,所以有微微的苦涩味,但是习惯了,突然蒸馏水中没有杂质了,是无味的水舌尖尝起来与普通水不同,是感觉有点甜,真正的蒸馏水是无味的。具体点说蒸馏水是指用蒸馏水机经过蒸馏、冷却水冷凝后的水,经过一次蒸馏水机加工的蒸馏水叫一次蒸馏水,经过蒸馏水机加工二次的蒸馏水叫二次蒸馏水也叫双蒸馏水,经过蒸馏水机进行多次加工的蒸馏水叫多次蒸馏水 。原水纯水、去离子水经过蒸馏水机加工时其温度可达到103度至107度,在这个时候,蒸馏水中的微生物已经无法存活了。一些小分子水进入蒸馏水产品中,另外一些固体杂质和沸点与水不同的都会与蒸馏水分离开来,从而得到纯净的蒸馏水。这就叫做蒸馏水

DHA怎么选?纯度高好还是营养全好?

蒸馏单硬脂酸甘油酯是食品添加剂。

单甘酯(Monoglyceride,MG)的全称为单脂肪酸甘油酯(或甘油单脂肪酸酯), 其有两种构型即 1- MG和2- MG。

按照主要组成脂肪酸的名称可将单甘酯分为单硬脂酸甘油醋、单月桂酸甘油醋、单油酸甘油醋等,其中产量最大应用最多的是单硬脂酸甘油酯。

单甘酯一般为油状、脂状或蜡状,色泽为淡黄或象牙色,油脂味或无味,这与脂肪基团的大小及饱和程度有关,具有优良的感官特性。单甘酯不溶于水和甘油,但能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水合分散体。

此外,单甘脂是一种多元醇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由于它的结构具有一个亲油的长链烷基和两个亲水的羟基,因而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能够起乳化、起泡、分散、消泡、抗淀粉老化等作用,是食品和化妆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乳化剂。

扩展资料:

使用方法:

1. 用于糖果、巧克力,可防止奶糖、太妃糖出现油脂分离现象;防止巧克力砂糖结晶和油水分离,增加细腻感。参考用量为0.2%~0.5%。

2. 用于冰淇淋,可使组织混合均匀,组织细腻、爽滑、膨化活度,提高保形性。

3. 用于人造奶油,可防止油水分离、分层等现象,提高制品的质量。

4. 用于饮料,加入含脂的蛋白饮料中,可提高稳定性,防止油脂上浮,蛋白质下沉。还可用于乳化香精中作稳定剂。

5. 用于面包,能改善面团组织结构,防止面包老化,面包松软,体积增大,富有弹性,延长保存期。

6. 用于糕点,与其他乳化剂配伍,作为糕点的发泡剂,与蛋白质形成复合体,从而产生适度的气泡膜,所制点心体积增大。

7. 用于饼干,加入面团中能使油脂以乳化状态均匀分散,有效地防止油脂渗出,提高饼干的脆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单硬脂酸甘油酯

影响冰淇淋产品质量的因素是什么?需要论文形式的!!!

DHA对眼脑发育很重要,但是市面上各种各样的产品让大家挑花了眼。其实,不同的DHA产品有不同的特点,比如产品偏向不同,有些侧重于纯度高,有些则侧重于营养全,但哪种更好呢?

选择DHA

妈妈们关心什么?

面对市面上众多的DHA产品,妈妈们该如何判断哪一款更适合自家宝宝食用呢?小库在微信公众号、抖音和小红书等平台搜索关于DHA的评测后发现,妈妈们对于如何选DHA有一系列的疑问:自家孩子适合吃哪款?XX品牌的DHA怎么样?什么时候开始吃?在哪里买靠谱……

此外,妈妈们对高纯度DHA以及DHA、维生素A、维生素D能否同时吃也非常关心,如小红书用户的截图:

DHA纯度是否越高越好?DHA和维生素A或者维生素D可以同时补,还是需要分开吃?目前市面上DHA的纯度怎样?吃DHA能否同时补充其他营养?

通过分析市面上的多款DHA,小库发现不同DHA的纯度不同,添加的配料成分也有差异,那对于消费者而言,又该如何选择?

纯度高or营养全

这两类DHA区别在哪?

到底选择纯度高的DHA好,还是营养全的DHA好?比如不久前奶粉智库对童年故事的藻油DHA进行深度评测,发现其纯度高达80%;部分DHA产品则含有多种营养成分,比如挪威小鱼深海鳕鱼肝油除了含有DHA,还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实现“一物多补”。

事实上,纯度高的DHA和配方全的DHA各有特色,我们一起来看看!

纯度高的DHA产品

成分更纯:①从配料表来看,此类DHA可能不含香精香料、甜味剂、钠,仅有DHA藻油、胶囊壳(甘油、明胶)等成分;②从营养成分表来看,此类DHA可能只有能量、脂肪、DHA,不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比如童年故事的藻油DHA。

纯度更高:相对于低纯度产品,纯度越高的DHA产品提纯技术更难。有研究表明,依靠单一的方法获得高纯度的产品比较困难,采用复合分离技术可实现,但得率低,成本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才逐渐完善超临界精馏、分子蒸馏法纯化研究……可见高纯度DHA的珍贵。同时,宝宝吃更少的藻油/鱼油就可以获得足量的DHA。

配方全的DHA产品

一物多补:此类DHA不仅可以补充DHA,还可以补充其他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和维生素D。如果宝宝正需要补充这些成分,配方全的DHA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实现“一物多补”,使用起来更便利,比如挪威小鱼深海鳕鱼肝油,但要注意营养素含量是否适宜。

EPA相对更高:由于含有其他营养成分,这类产品的DHA纯度相对较低,且此类产品多为鱼油DHA,EPA的含量相对更高。世界卫生组织 (WHO) 建议,EPA含量高的鱼油不应该作为婴幼儿的营养添加剂,孕期及哺乳期妇女应补充非鱼油来源或低EPA含量的DHA。

哪些DHA属于纯度高/营养全

如何选择更合理?

根据DHA纯度以及DHA配料表差异,DHA产品可分为纯度高和营养全两类,那哪些DHA的纯度高,哪些DHA的营养全?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DHA纯度的计算方法:

DHA纯度=DHA的重量/内容物的重量(不包含胶囊),即DHA的含量/每粒净含量。

小库整理了市面上的部分DHA产品,可以看看其纯度和主要配料情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不同DHA产品的纯度是不一样的。我国行业标准《LST 3243-2015 DHA藻油》中规定:藻油中DHA浓度应 35%,实际含量应 标称值的80%,EPA应 3%。因此童年故事的纯度比较优秀,达到80%,小斯利安藻油DHA和纽曼思藻油DHA的纯度也不错,其他藻油DHA产品的纯度较低。

(图片来源于《LST 3243-2015 DHA藻油》)

此外,不同产品添加维生素的情况也不一样。《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议:宝宝出生后数日就应开始补充维生素D,且每日补充维生素D10μg(400IU),1岁后仍应该每日补充15μg(600IU)。且乳类(如母乳和婴配粉)是维生素A的良好来源,婴配粉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

童年时光鳕鱼肝油中的维生素D为400IU,可满足1岁前宝宝维生素D的摄入量,一岁后需额外摄入;但是艾瑞可藻油DHA、佰澳朗德宝宝鳕鱼油的维生素D含量较低。因此妈妈们在挑选配方全的DHA产品时,要特别注意维生素D是否能满足宝宝每日所需,维生素A会不会过量补充。

因此,如果宝宝已从其他途径摄入足量的维生素A、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只需要补充DHA,那么高纯度的DHA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家长想要“一物多补”,可以考虑配方全的DHA产品,但要注意其营养成分的含量:含量不足需额外补充,含量充足则要警惕过量补充。

另外,关于补充DHA能不能补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问题,关键要看DHA的产品中本身是否已经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D,三者可同补,但家长们要注意是否重复补充。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挑选DHA产品和挑选婴配粉有异曲同工之妙,家长们除了要通过多个维度综合评判外,还要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因此,不管是纯度高低还是营养成分是否全面,都分别只是DHA产品的一个维度,还要结合产品认证、DHA来源、剂型、含量等多个维度以及家庭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浙江大学食品学院的研究生就业前景如何??

影响冰淇淋质量的因素分析 2005-6-29 1:18:41 研发内部资料 冰淇淋是一种冻结的乳制品,其物理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系统,空气泡分散于连续的带有冰晶的液态中,这个液态包含有脂肪微粒、乳蛋白质、不溶性盐、乳糖晶体、胶体态稳定剂和蔗糖、乳糖、可溶性的盐、如此有气相、液相和固相组成的三相系统,可视为含有40%-50%体积空气的部分凝冻的泡沫。冰淇淋的质量标准可参见国家行业标准SB/T10013-99。要达到规定的冰淇淋质量标准及物理结构,应该从冰淇淋混合料的组成(配方与原辅料质量)、生产工艺条件和生产设备三方面去分析研究。1、冰淇淋混合料组成的影响制作冰淇淋的主要原辅料有脂肪、非脂肪固体、甜味料、乳化剂、稳定剂、香料及色素等。1.1脂肪 通常用于冰淇淋的脂肪为乳脂肪,乳脂肪能赋予冰淇淋特有的芳香风味、组织润滑、良好的质构及保型性,故一般而言,乳脂肪愈多品质亦愈佳。乳脂肪的来源有纯奶油、奶油、鲜奶、炼乳、奶粉等,必须选择新鲜而洁净、品质优良者。但在冰淇淋原料中乳脂肪为最昂贵的成分,其使用量受限制、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使用了相当量的植物脂肪来取代乳脂肪,主要有人造奶油、氢化油、棕榈油、椰子油等,其熔点性质应类似于乳脂肪,在28-32℃之间。1.2非脂乳固体 非脂乳固体是牛乳总固形物除去脂肪而所剩余的蛋白质、乳糖及矿物质的总称,其中蛋白质具有水合作用性质,在均质过程中它与乳化剂一同在生成的小脂肪球表面形成稳定的薄膜,确保油脂在水中的乳化稳定性,同时在凝冻过程中促使空气很好的混入。并能防止制品中冰结晶的扩大,使质地润滑、乳糖的柔和甜味及矿物质的隐约盐味,将赋予制品显著风味特征,但若非脂固形物过多时,则脂肪特有的奶油味将被消除、而炼乳臭或脱脂奶粉臭将因此而出现,限制非脂乳固体的使用量,最大原因在防止其中乳糖呈过饱和而渐次结晶析出的沙状沉淀、一般推荐其最大用量不超过占冰淇淋中水分的17%,非脂乳固体可以由液奶、炼乳、奶粉、乳清粉提供。1.3甜味料 现在最常用的为蔗糖,一般用量为15%~16%,蔗糖不仅给予制品以甜味,而且能使制品组织细腻,是优质价廉的甜味料。蔗糖的用量可以使冰淇淋混合料的冻结点下降,鉴于淀粉糖浆的抗结晶作用、甜味柔和,国外常以淀粉糖浆部分代替蔗糖,目前国内冰淇淋生产厂家也广为使用,由于多用淀粉糖浆,其冻结点将比蔗糖低,故不宜用量太多,一般以代替蔗糖的1/4为好,此时淀粉糖浆1.5kg约可置换蔗糖1kg。蔗糖与淀粉糖浆两者并用时,冰淇淋的组织将更佳,且有防止贮运过程中品质降低的优点。大多数含果汁的Sorbet、Sherbet或果实冰淇淋因含有酸味而减弱甜味,故有酌加甜味料的必要,对于添有可可或甜汁等含苦味强的制品则宜比一般冰淇淋增加2%-3%的蔗糖。为了改进风味,增加品种或降低成本,很多甜味料如蜂蜜、糖精、甜密素、蛋白糖、甜菊糖、阿期巴甜等被配合使用。1.4稳定剂 稳定剂具有亲水性,即能与水结合,因此能提高冰淇淋的粘度和膨胀率,防止冰结晶的产生,减少粗糙的感觉,而使产品组织轻滑。且其吸水力强,因此对产品融化的抵抗力亦强,使冰淇淋不易融化,在冰淇淋生产中能起到改善组织状态的作用。稳定剂的种类很多,较为常用的有明胶、CMC、瓜尔豆胶、黄原胶、卡拉胶、海藻胶、魔芋胶、变性淀粉等,淀粉一般用于等级较低的冰淇淋中。稳定剂的添加量是依冰淇淋的成分组成而变化,尤其是依总固形物含量而异,一般在0.1%~0.5%左右。无论那一种稳定剂都有长处和短处,所以单独使用不如将两种以上混合使用为宜,选用稳定剂时应考虑下列几点:①易溶于水或混合料。②能赋于混合料良好的粘性及起泡性。③能赋予冰淇淋良好的组织及质地。④能改善冰淇淋的保型性。⑤具有防止结晶扩大的效力。⑥价廉1.5乳化剂 乳化剂是一种分子中具有亲水基和亲油基的物质,它可介于油和水的中间,使一方很好地分散于另一方的中间而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冰淇淋的成分复杂,其混合料中加入乳化剂除了有乳化作用外,还有其它作用,可归纳为:①使脂肪球呈微细乳浊状态,并使之稳定化。②分散脂肪球以外的粒子并使之稳定化。③增加室温下冰淇淋的耐热性。④减少贮藏中制品的变化。⑤防止或控制粗大冰晶形成,使冰淇淋组织细腻。冰淇淋中常用的乳化剂有甘油酸酯(单甘酯)、蔗糖脂肪酯(蔗糖脂)、聚三梨酸酯(吐温)、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斯潘)、丙二醇脂肪酸脂(PG酯)、卵磷酯、大豆磷酯等,最近太原日化所开发了三聚甘油硬脂酸单甘酯是一种新型的食品乳化剂,乳化效果可与分子蒸馏单甘酯媲美,乳化剂的添加量与冰淇淋混合料中脂肪含量有关,一般随脂肪含量增加而增加,其范围在0.1%~0.5%之间,同样复合乳化剂的性能优于单一乳化剂。1.6总固形物 总固形物即为上述原料的合计,系影响冰淇淋品质、膨胀率等的主要因素。固形物高者,一般能增大膨胀率,增加收量,组织将变润滑,品质亦将提高,且有减少凝冻及硬化所需热量的优点。但固形物过高,混合料粘性增大而使质地劣化,同时亦增加成本,一般固形物以25%-40%为宜。1.7香料 香精香料可使制品带有醇和的香味和具有该品种应有的天然风味。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冰淇淋的品质,故在选择使用时,除考虑价格因素,首先应注意的是质量。2、冰淇淋生产工艺条件的影响冰淇淋的生产工艺过程必须遵照一定的技术条件来完成,否则就不能制作出质量优良的产品。2.1原料的检查原辅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冰淇淋质量。所以各种原辅料必须严格按照质量标准进行检验,不合格者不许使用。通常首先进行感官检查。同时检测原料之比重、粘度以及固形物、脂肪、糖分等含量是否符合规格,其细菌数、砷、铅重金属等的含量是否在法定标准以下,以及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是否符合规定等。5.2.2配料混合5.2.2.1原料的配合计算制造冰淇淋最基本的是配料,即配方计算,冰淇淋的配方组成按消费者嗜好、原料价格及供应情况、产品的销售状况来确定。先定质量标准,再根据标准要求用数学方法来计算其中各种原料的需用量,从而保证所制成的产品质量符合技术标准。计算前首先必须知道各种原料和冰淇淋的组成,作为配方计算的依据。配方计算采用物料平衡法,配方计算及其各原料用量的一般规律见生产工艺(三)。2.2.2混合料的配制混合料的配制首先应根据配方比例将各种原料称量好,然后在配料缸内进行配制,原料混合之顺序宜从浓度低的水、牛乳等液体原料始,其次为炼乳、稀奶油等液体原料,再次为砂糖、乳粉、乳化剂、稳定剂等固体原料。最后以水、牛乳等作容量调整。混合溶解时的温度通常为40-50℃。乳粉在配制前应先加水溶解,均质一次,再与其它原料混合,砂糖应先加入适量的水,加热溶解过滤。冰淇淋复合乳化稳定剂可与其5倍以上的砂糖拌匀后,在不断搅拌的情况下加入到混合缸中,使其充分溶解和分散。2.3杀菌混合料的酸度及所采用的杀菌方法,对产品的风味有直接影响。混合料的酸度以0.18%~0.20%乳酸度为宜,酸度高时杀菌前需用氢氧化钙或小苏打进行中和。否则,杀菌时不仅会造成蛋白质凝固,而且影响产品的风味,但中和时需注意防止中和过度而产生涩味等。冰淇淋混合料在杀菌缸内用夹套蒸汽加热至温度达78℃时,保温30分钟进行杀菌,若用连续式巴氏杀菌器进行高温瞬时杀菌(HTST)、以83~85℃、15s应用最多,否则高温长时间杀菌易使产品产生蒸煮味和焦味。2.4均质混合料均质对冰淇淋的形体、结构有重要影响。均质一般采用二级高压均质机进行均质,其作用使脂肪球直径变小,一般可达1~2μm,同是使混合料粘度增加,防止在凝冻时脂肪被搅成奶油粒,以保证冰淇淋产品组织细腻,均质处理时最适宜的温度65~70℃,均质压力第一级15-20MP,第二级2-5MP,均质压力随混合料中的固形物和脂肪含量的增加而降低。2.5冷却、老化老化是将混合料在2~4℃的低温下冷藏一定时间,称为“成熟”或“熟化”。其实质是在于脂肪、蛋白质和稳定剂的水合作用,稳定剂充分吸收水分使料液粘度增加,有利凝冻搅拌时膨胀率的提高。老化时间与料液的温度、原料的组成成分和稳定剂的品种有关,一般在2~4℃下需要4~24h。老化时要注意避免杂菌污染,老化缸必须事先经过严格的消毒杀菌,以确保产品的卫生质量。2.6凝冻 凝冻过程是将混合料在强制搅拌下进行冰冻,使空气以极微小的气泡状态均匀分布于全部混合料中,一部分水成为冰的微细结晶的过程。其作用有:(1)冰淇淋混合料受制冷剂的作用而温度降低,粘度增加,逐渐变厚成为半固体状态,即凝冻状态。(2)由于搅拌器的搅动,刮刀不断将筒壁的物料刮下,防止混合原料在壁上结成大的冰屑。(3)由于搅拌器的不断搅拌和冷却,在凝冻时空气逐渐混入从而使其体积膨胀,使冰淇淋达到优美的组织与完美的形态。凝冻温度是-2~-4℃,间歇式凝冻机凝冻时间为15~20分钟,冰淇淋的出料温度一般在-3~ -5℃,连续凝冻机进出料是连续的,冰淇淋出料温度为-5~ -6℃左右,连续凝冻必须经常检查膨胀率,从而控制恰当的进出量以及混入之空气。2.7成型灌装凝冻后的冰淇淋必须立即成型和硬化,以满足贮藏和销售的需要,冰淇淋的成型有冰砧、纸杯、蛋筒、浇模成型、巧克力涂层冰淇淋、异形冰淇淋切割线等多种成型灌装机,其重量有320克、160克、80克、50克等,还有供家庭用的1公斤、2公斤不等。2.8速冻、硬化与贮藏凝冻后的冰淇淋不经硬化者为软质冰淇淋,若灌入容器后再经硬化,则成为硬质冰淇淋。前者多有商店现制现售,后者产量较大。速冻、硬化的目的是将凝冻机出来的冰淇淋(-3~-5℃)迅速进行低温(〈-23℃〉冷冻。以固定冰淇淋的组织状态,并完成在冰淇淋中形成极细小的冰结晶过程,使其组织保持适当的硬度,保证冰淇淋的质量,便于销售与贮藏运输。速冻、硬化可采用速冻库(-23~-25℃)或速冻隧道(-35~-40℃)。一般硬化时间在速冻训内为10~12h,若是采用速冻隧道时间将短得多,只需30~50分。影响硬化的条件有包装容器的形状与大小、速冻室的温度与空气的循环状态、室内制品的位置以及冰淇淋的组成成分和膨胀率等因素。贮藏硬化后的冰淇淋产品,在销售前应保存在低温冷藏库中,库温为-20℃。3、冰淇淋生产设备的影响 生产冰淇淋的设备按工艺流程顺序有配料缸、杀菌缸、均质机、板式冷却器、老化缸、凝冻机、灌装机、速冻库、冷藏库等,其中对冰淇淋质量影响最大的要数杀菌器、均质机、凝冻机、速冻库(或速冻隧道)。实践表明没有好的设备要生产出好的冰淇淋是不可能的。3.1杀菌器冰淇淋混合料的杀菌设备有各种不同的型式和结构,一般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大类,间歇式杀菌器又称“冷热缸”,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操作方便、价格低廉,为一般冷饮品厂所广泛采用。较为先进的冷饮品厂多采用高温短时巴氏杀菌装置,对混合料进行自动化的连续杀菌,该装置主要由设计成四段的板式热交换器、均质机、控制柜及阀门、管道组成。其特点是杀菌效果好,混合料受热时间短,尤其是乳品成分因热变性的影响较少,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3.2均质机目前较多使用的是双级高压均质机即由两级均质阀和三柱塞往复泵组成。冰淇淋混合料通过第一级均质阀(高压阀)使脂肪球粉碎达到1~2μm,再通过第二级均质阀(低压阀)以达到分散的作用,从而保证冰淇淋物理结构中脂肪球达到规定的尺寸。使组织细腻润滑,所以均质机的质量好坏对冰淇淋质量有直接的影响。3.3凝冻机凝冻机是混合料制成冰淇淋成品的关键性机械设备。凝冻机按使用制冷剂种类不同可分为氨液凝冻机、氟里昂凝冻机等。按生产方式又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连续式凝冻机在现代冰淇淋生产中较常用,混合料在0.15~0.2Mpa压力下泵入和放出,这样就可以使用低的冷冻温度,而冻结更多的水分,使其制品的冰结晶直径控制在10~5μm,气泡的直径在30~150μm左右,从而组成均匀的混合体,它所制成的冰淇淋组织均匀和细腻润滑,同时达到生产连续性和高效性生产能力.3.4速冻库(或速冻隧道)当冰淇淋制品离开灌装机时,其温度为-3~-5℃,在此温度下约有30%~40%的混合料中的水分被冻结,为了确保冰淇淋产品的稳定和凝冻后留下的大部分水分冻结成极微小的冰结晶以及便于贮藏、运输和销售,必须迅速地将分装后的冰淇淋进行速冻硬化,然后转入冷库贮藏。冰淇淋硬化的优劣对产品最后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硬化迅速则融化少,组织中的冰晶细,成品细腻润滑,若硬化缓慢,则部分融化,冰的结晶大,成品粗糙,品质低劣,为此目前较先进的生产厂多采用速冻隧道。速冻隧道长度一般为12~15m,隧道内温度通常为-35~-40℃,速冻时间为1h,如冰淇淋是分装过的小块,则冰淇淋在隧道上经过30~50分钟后,其温度能从-5℃左右下降到-18~-20℃。由于硬化迅速、温度低,冰淇淋形体稳定、结晶小、质地细腻圆滑。

民以食为天,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食品的生产、加工必然会越来越规范,对人才、技术、管理、设备等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

所以,对于众多的食品企业,面临的是机遇,也是挑战,而对于我们食品人,发展的前景还是看好的。

目前食品工程专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

1.食品工业将成为第一大产业

从我国食品工业有关部门获悉,我国食品工业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增长点,到2020年左右,将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

食品工业已经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如果到2020年,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达到1:1,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就可能与农业产值一起突破3万亿元,成为全国第一大产业;如果二者之比达到1:2,食品工业产值将达到6万亿元,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超大型产业。专家分析了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巨大潜力:

一、居民一日三餐的制成品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老百姓的“吃”始终是最具魅力的产业,现在发达国家居民消费的食物中,工业化生产食品一般都已占70%,有的达到90%或95%,而我国居民食物中工业化生产的食品不到30%,并且大都是粮油糖盐、调味品等初加工食品,餐桌食品很少。工业化餐桌食品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二、农村食品消费水平的提高是食品工业增长的强大推动力。农村货币性消费明显提高,1980-1995年农村居民人均用于购买食品的现金支出占全部食品支出的比重由37.1%提高到46%。目前我国农村温饱型、过渡型、小康型消费水平之间的比例约为3:5:2,随着政府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措施开始起作用,小康型消费比例会逐渐增加。21世纪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加快,也必将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三、食品工业和农业将在新的结合点上共同增长。未来的食品工业不仅是农业的延伸和继续,而且对农业有着明显的引导和制约作用。下一个世纪,十多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仍然十分严峻,解决这一问题除了靠农业本身发展科技、增加投入、增产食物外,依靠食品工业可实现对农业的无形增产。这是因为,一方面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和设备可大大提高食品的出品率,另一方面食品生产可按人体营养需要,对自然食品进行重新组合搭配,更有效利用可食资源。

2.我国食品工业“十五”发展前景展望

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和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开始实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它关系到我国食品工业在新世纪实现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关系到全国各族人民小康水平的实现。按照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的部署,编制出具有战略性、预测性和导向性的我国食品工业“十五”计划,对在新的历史时期指导我国食品工业实现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发挥食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十五”期间,食品工业发展重点和目标

◆ 发展重点一是,大力发展短线基础原料和配料工业,适当压缩生产能力超过市场需求的长线产品的生产。粮油制品、奶制品、肉类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等,要抓好产品结构的调整,实现多样化、专用化,适应食品工业加工的需要。食糖、化学合成甜味剂等长线产品要压缩生产。二是,积极发展进入“一日三餐”的主副食品、方便食品、快餐食品和软饮料。三是,研制开发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强化食品、保健食品和学生营养餐。四是,稳步发展出口创汇食品,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东方食品,更多地打入国际市场,力争多创汇。五是,运用生物工程、酶技术开发食品工业的新领域和新门类。要重视绿色食品的生产与加工,切实搞好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实现无公害化的清洁生产。六是,食品机械工业要相应发展,以适应食品工业自动化、高效化、现代化发展的要求。七是,食品包装材料及其包装工业,要向着方便化、多样化、无公害化发展,以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需要。

◆ 发展目标一是,全国食品工业总产值:“十五”期间计划平均每年递增9%~11%,2005年计划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一番。二是,主要产品产量:2005年粮食加工2�4万吨~2�6万吨;食用植物油3000万吨;肉类加工制品7000万吨;水产品5940万吨;原盐3770万吨;食糖1000万吨;罐头380万吨;乳制品90万吨~120万吨;饮料酒3180万吨,其中啤酒2500万吨;软饮料2700万吨;食品添加剂43�5万吨。三是,重点发展领域:(1)大豆制品及深加工。大豆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要在大力发展大豆生产的同时,继续实施“国家大豆行动计划”,除生产传统的豆浆、豆腐及其豆制品外,要采用新技术生产豆奶及各种大豆蛋白、低聚糖等营养保健食品。(2)玉米淀粉及深加工。要充分利用玉米资源,生产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味精、柠檬酸、酵母及各种生化制品、食品。(3)学生营养午餐及学生饮用奶。(4)儿童食品。要研制开发生产物美价廉的婴幼儿主副食品、断奶食品及其专用果菜汁饮料。(5)肉类及水产类加工。重点生产可直接摆上餐桌、进入“一日三餐”的制品。(6)果蔬加工。利用丰富的水果、蔬菜资源生产各类罐头食品和饮料。

实施的主要政策和应采取的措施

● 以市场为导向,以食品加工为中心,适当调整农业的种植、养殖、饲养业的结构实现食品工业原料基地化、基地良种化、良种区域化。促进农产原料生产的集约化、产业化和现代化。要在不同地区,从当地的优势出发,分别建立起品种面粉生产加工基地、专用油脂生产加工基地、肉类生产加工基地、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啤酒大麦生产及麦芽加工基地、优质葡萄及葡萄酒生产基地、果蔬生产及加工基地。以食品工业生产加工为中心,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加大行业结构、产品结构调整的力度 适当控制烟酒等嗜好品的生产,逐步降低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积极发展进入“一日三餐”的方便主副食品、快餐食品、儿童食品、学生营养餐、老年人食品以及适应不同人群需要的特种营养食品,并不断提高其在食品工业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发展食品工业出口产品的生产,合理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压缩食品原料和初加工食品的出口,不断扩大深加工食品及最终产品的出口。

● 坚持“三改一加强”,合理调整企业结构 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是新时期食品工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要积极稳妥地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拓展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兼并、破产、收购、联合、股份制等多种形式,抓大放小,搞活企业。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筹集资金,加速技术改造。

● 强化质量管理,继续实施名牌战略 首先要加强标准化管理,凡是投入市场的产品,都必须有产品标准;凡是在全国范围生产、销售或出口的产品,都必须制定和执行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凡是在多地区生产、销售的产品,都必须制定和执行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可暂且制订并执行企业标准。树立名牌意识,企业要争创名牌产品;国家和地方管理部门,要制定并实施扶植名牌产品的倾斜政策,促进优质名牌产品的发展,扩大其市场覆盖面。

● 实施科教兴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目前,各大专院校从农产品加工和市场的需要出发,兴办食品工程、发酵工程、制糖工程院系的积极性较高,要给予必要的扶持,要利用多种办学渠道。加快食品工业专用人才培养,争取使全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所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断提高。要充分发挥现有各级食品行业科学院所的作用,提高科研成果市场化水平,积极倡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制,使科学实验与生产紧密结合,把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新的生产力,使食品工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逐步得到提高。

● 积极实施西部经济大开发战略,以此为契机,带动全国食品工业的发展 一是,明确意义。开发大西北,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阶段作出的新的战略决策,对在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走向强国富民之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食品工业的发展,也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二是,制定规划。要在国家总体规划中,从市场、资源和发展前景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拟定食品工业开发大西北的规划。三是,选准突破点。当地居民的生活需要就是发展的重点,因此,发展进入人们“一日三餐”的主副食品、乳制品、饮料酒、软饮料等应优先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业,如肉类加工、果蔬加工、名优食品等应重点发展。四是,面向西部邻国的市场,有针对性的发展出口产品,走西口,创外汇。五是,走东西部携手发展之路。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劳力、土地、市场优势与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相结合,是发展西部地区食品工业的良策,东部地区企业也求得自身的发展。目前,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娃哈哈集团公司等企业已捷足先登。西部经济大开发,将是我国食品工业新的增长点。

● 坚持对外开放,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一是,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要进一步总结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发展我国食品工业的经验,把利用外资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二是,制定并实施食品工业利用外资的具体政策,明确提出鼓励、支持、限制的产品目录。三是,把利用外资的重点转移发展高新技术、开发新材料、新产品和深度加工、综合利用、治理污染、开发大西北、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来。四是,把利用外资与发展民族工业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民族食品工业的现代化水平。

● 加快食品行业配套工业的发展食品机械、食品包装、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工业要加快发展,从数量上、品种上、性能上满足食品工业发展的要求。要研制开发高速、高效、安全、性能好、自动化程度高的食品包装机械和可以降解不造成污染的包装材料。食品配料和食品添加剂要做到安全、营养、高效、复合型、多功能,为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品种服务。

● 调查研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影响,提出兴利除弊的对应措施就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而言,总体来说,有利有弊,利大于弊。要对利弊进行全面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世贸组织基本规则和国际惯例所允许的范围内,趋利避害,不断扩大食品工业对外经济贸易,促进我国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

● 加强行业宏观指导,发挥各级食品工业行业协会的作用 各级政府的经济计划部门,要做好食品工业行业的规划、协调、监督、服务,定期发布生产、建设、科技、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加强市场管理和预测,为行业和企业提供指导性意见。各级食品工业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当好政府的助手和参谋,为政府、企业实施“双向”服务,在“十五”期间,要协助政府搞好行业发展规划,参与西北大开发,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研究分析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我国食品工业的利与弊和对策,搞好行业、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以促进我国食品工业在新世纪开好头,起好步,为实现新世纪我国食品工业的持续、健康、协调、稳步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中国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工程

我国于1990年正式以政府行为推出了绿色食品工程,并列入了《中国21世纪议程》,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相继组建了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农业部在全国分区域委托成立了9个绿色食品质量检测中心,北京、天津、河北、青海等十几个省市均成立了由省长、市长担任组长的绿色食品发展指导小组。 绿色食品产业已成为21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绿色食品取得巨大成绩,已初步形成了绿色食品组织管理、质量管理和技术监督网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3500多万亩耕地用于绿色食品开发,有6000多家企业从事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共拥有上千个绿色食品产品, 年总产量达840多万吨,产值达402亿元,年销售额达254.6亿元,实现利润16.8亿元,出口额达7.3亿元人民币。

4. 食品工业科技发展动态探讨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路。我国 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5)明确指出,为了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切实推动新的农业科技 革命,“十五”期间要重点推动8个科技行动,实现农业科技新的飞跃、大的发展。“把农产 品加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推动农业增效科技行动”,是“十五”期间要推动的重点科技 行动之一。突破一批粮油等大宗农产品加工关键技术与设备;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农 产品增效行动中的重要内容。

一、食品加工科学研究的主要任务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伴随着农产品短缺时代的结束和 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市场对食品加工产业发展的恶导向作用和约束将不断增强。食品加工 面临着扩大市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深度利用、精细分离、增加效益的新形势。科研工作 的主要任务包括:

1、丰富花色品种 城乡居民消费和工农业生产需求正趋于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优质化、专用化。市场要 求产品更加丰富多彩。以方便食品为例,不仅需要有方便面、火腿肠;也需要有方便菜肴、方 便汤料、微波食品等。要争取多出优质名牌产品,创出民族工业的知名品牌。

2、提升品质档次 品质档次区分包括新颖性、营养性、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观赏性、规范性、国际性等 。产品应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覆盖率高、效益高、创汇高、消耗低、污染低。

3、扩增利用方式 要特别强调综合利用。例如大豆除生产大豆油脂、大豆蛋白质食品外、还可生产大豆异黄酮 、面包酵母、维生素、白地霉粉、凝血素等。

4、拓展应用领域 农产品包括农村出产的种植、养殖以及野生的各种动植物产品。这些产品除了食品工业应用 之外、也是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众多领域的生产原料,市场前景更为广阔。

5、创造更高效益 通过深度加工、精细加工、资源节约不断提高加工效益。例如5%的大豆异黄酮300元/Kg,而 提纯到90%则升值为10000元/Kg。

6、更新加工技术 我国食品工业企业中“三资”企业的销售收入巳超过22%。三资企业之所以产品质量好、档 次高、需求旺,关键是引进了先进技术、先进的管理经验,以及国际营销渠道。因此改造传统 产业,调整产业结构离不开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

7、引导消费潮流 要通过科技进步推动产品性能创新、品质创新、消费观念创新未开拓、引导、培育市场。

8、扩大产业规模 我国现有乡及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17万多家,但平均产值规模仅1000万元左右;而国外食品 加工业高度集中,美国生猪屠宰前十家最大的公司占有全国屠宰能力的80%。科技要促进农产 品加工业规模扩展、要解决工业化生产的技术问题。

二、“十五”期间食品加工的优先研究领域 根据我们的研究,若从市场细分、服务产业、技术特点的区别出发,建议在食品加工的以下 领域优先开展工作:

1、面向大宗农产品的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食物供应是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世界上90%以上人口的食物依赖于15种主要栽培植物 (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甘薯、马铃薯、高梁、谷子、黑麦、大麦、香蕉、蚕豆、花生、 木薯和椰子)和5种主要饲养动物(猪、牛、羊、鸡和鸭)。到2010年,我国粮食将达到5.4—5 .6亿吨、油料3000万吨,糖料1.2亿吨一1.5亿吨,肉类7500万吨,水产品4200万吨。大米 、面粉、肉类、味精、方便面产量已居世界第一位;茶叶、啤酒、柠檬酸居第二位;食糖居第 三位。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和加工的食品占食品消费总量的比重大约80%,中国还不到30%,因 此,应深入研究,解决大宗农产品加工的恶关键技术问题,这方面的发展空间最大。

2、面向饮食补充剂的食品加工关键技术的研究 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合理局(FDA)的划分,食品是指:(1)人类或其他动物的食用品或饮用 品;(2)口香糖;(3)作为上述两类物品的组成部分的物质。饮食补充剂是指除烟草外的一 种补充饮食又含有下列成分一种或多种的产品:(1)维生素;(2)矿物质;(3)草药或其 他植物;(4)氨基酸;(5)其他可以增加到膳食中的某种饮食物质;(6)上述成分的任何 浓缩物、代谢物、结构成分或其合成品。美国饮食补充剂98年销售额就达到138亿美圆。中国 农村蕴藏着丰富的植物资源,它们是饮食补充剂的重要原料。多年来,我们对生物蓄积量最大 的天然动植物资源加工利用不足。

3、以农产品为原料生产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关键技术的研究 天然食品添加剂在日本通常指:以存在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为原料,用干燥、粉碎、修整、沉 淀、萃取、分解、加热、蒸馏、发酵、酶处理、中和等手段所制得的可添加于食品的物质。日 本1997年确认的天然食品添加剂已达489种。天然食品添加剂市场巨大,日本近年仅天然色素 的贸易额就有200亿日圆。美国天然色素的销售额占全部色素的78%。我国在这一领域要加快 发展。

4、面向传统医药的农产品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据统计,我国农村中蕴藏着可利用的药物有12700多种,其中来源于植物的11118种,来源于 动物的1574种。通常药品可分为生物工程药物、化学药物和传统药物。我国医药行业最有国际 竞争实力的是传统药物。众所周知、药品现在巳成为最易获取超额利润的产业之一。近年药效 显著、热销的天然药物多为古老物种植物活性物质(如紫杉醇、银杏)、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如 海洋海绵细胞毒素、甲壳素)和动物药活性成分(蛇毒、蝎毒、水蛭素)。若与医药行业结合、 深度开发利用农村的动植物药用资源,将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业 的可持续发展。

5、面向轻工、化工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皮革、纸张、烟草、木材、橡胶等是传统的农产品加工项目。而天然化妆品、天然农药等是 新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利润丰厚、前途光明,应引起足够重视。

6、面向能源、材料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例如开展植物发酵生产酒精、植物纤维农膜、轻质墙体、新型包装材料等。

7、面向其他工业领域的农产品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 例如:石油工业中使用的植物源钻井冷却液,矿物浮选剂等。

8、食品加工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必须重视防治环境污染。对于一些农业的废弃物,农产品加工业的下脚 料,可以综合利用。如利用油脚生产铸造粘接剂、利用糖厂废弃物生产沼气、利用秸秆、稻草 、米糠、蔗渣和猪、牛、羊、鸡和鸭的粪便等发酵生产高附价值的有机肥、微量生化产品的精 密回收等。

9、食品加工关键共性技术研究 诸如食品加工单元操作技术、大型农产品加工装备研制、食品加工厂多媒体控制技术、 工厂设计及管理技术、贮藏保鲜技术、分析检测技术、产品配送技术等。

10、食品加工高新加工技术研究 生物技术、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超高压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分子蒸馏技术、电磁 场能处理技术、离子束改性技术、超细粉碎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特别是食品原料的生物改 性加工技术应用前景不可估量。

以上就是关于什么叫做蒸馏水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