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实施方案细则

   2022-07-08 04:55:50 网络530
核心提示:优质护理实施方案细则【1】在总结上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将以“三级”医院为标准,发挥中医特色,提升专业水平,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改进护理质量。现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

优质护理实施方案细则

优质护理实施方案细则【1】

在总结上一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2014年将以“三级”医院为标准,发挥中医特色,提升专业水平,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改进护理质量。现制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规范护理行为,提升职业素养,按照“常州市优质护理服务A类病房质量考核标准”和“中医护理工作方案”要求,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二、工作目标

以患者满意为总体目标,立足专业发展深化服务内涵。现全院21个护理单元全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8个常州市优质护理A类病房,今年巩固成果,夯实基础,争取年底再增加1-2个常州市优质护理A类病房。

三、工作措施

(一)实施目标管理

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二)强化服务理念,健全规章制度,持续推进护理工作

1、定期组织护士长学习“相关政策文件”和“行业标准”,更新管理理念和管理技巧,如2014年5月1日将正式发布实施《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等。

2、学习“输血质量标准”、“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标准”、“护理安全质量标准”和“分级护理质量标准”等常州市卫生局新增修订的临床质量考核标准。

3、修订和完善各种护理应急预案及流程、制度、常规、考核标准等。

4、改革临床质量考核办法,实行“通知预查—标准考核—限期整改”层层加码的护理质量绩效考核方式,不但给临床体提供了质量整改的机会,更是创造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空间。 5、定期召开护理质量分析讨论,解决护理质量改进的瓶颈问题。

6、继续按照三级医院个案追踪和系统追踪考核评审方法,落实督查护理工作。 (三)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深化护理服务内涵

1、对照优质护理A类病房标准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加强患者风险评估和病情观察,细化分级护理和服务项目。

2、输液室“星级护士服务站”进一步深化服务内涵,鼓励各护理单元踊跃创新,打造专业化的品牌护理服务,完善专科护理项目管理。

3、继续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质量管理月活 动。

4、开展责任组长竞聘上岗及考核工作。

5、探索护士岗位管理和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6、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病房,积极开展出院病人延伸服务。

7、举办优质护理专题交流推进会议,促进各护理单元稳步平衡发展(责任组长会议、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等)。

8、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努力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满意度,拓展患者意见收集渠道及处理流程,为病人全方位提供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

9、做好充分准备,积极迎接上级部门对优质护理A类病房的创建验收和复核工作。年底争取A类病房达到60%。

(四)突出亮点,发挥中医优质护理服务优势

1、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实施中医护理方案,积极开展辩证施护。 2、应用中医养生和体质养生的感念做好住院病人的引导式健康教育训练。制定健康教育路径。

3、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每个科室不少于4项,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并做好效果评价。 4、修订完善优势病种的中医护理常规,积极实施辩证施护,规范中医护理病历书写。 5、配合做好国家、省和市级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工作,开展非药物治疗,加强中医治未病工作。

6、定期进入社区做好老年病和慢性病防治和康复护理工作。 7、修订完善中医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8、加强中医基础知识和中医基本技能培训。 (五)加强护士岗位培训,提升护士职业素质

1、注重新护士培训。实行岗前培训和规范化培训制度。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医院规章制度、医患沟通、优质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要求及临床护理技术等,提高护士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1、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培训,使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及专业能力得到提高。从“三基三严”入手,组织培训,做好新护士培训工作。继续完成“年轻护士素质提高行动方案”实行护士规范化培训。

2、加强护理专业技术操作培训,建立医院临床专科护士培养和管理制度,并继续选送护士参加江苏省专科护士培训,促进护士个人成长和专业进步。

4、加强护理管理岗位人员的培训,通过院内外培训学习,注重培养对现代管理理论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六)保障措施

1、医院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各部门的分工明确,加强沟通协调配合。总务科、设备科全面实行下收下送,日常维修、设备维修形成常规机制,药剂科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临床药品供应设立方便病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商店,满足病人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便民措施,初步实行预约制度,

2、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落实同工同酬,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岗位倾斜,调动护士积极性。

3、充实临床护士队伍,改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探索护士的分层级使用、培训及岗位管理,根据护理人员的技术职称、学历、能力和综合素质,确定护士的工作岗位。

4、加强管理,确保安全。加强重点环节管理,如节假日、中夜班,病人交接班等,每月开展科内院部各项质量检查,每季度组织护理查房、不良事件分析警示教育

优质护理实施方案细则【2】

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内涵,以“提升职业素质、优化护理服务”为主题,以“二甲”为标准,提升服务水平,持续改进护理质量,在上一年度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2015年“优质护理服务” 工作 。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按照卫生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标准(试行)》及国家中管局下发的《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的`要求。

紧紧围绕“改革护理模式,履行护理职责,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护理水平”的工作宗旨,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程、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患者及社会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二、工作目标

根据医院优质护理服务发展规划,在2015年将4个科室定为优质护理病房,分别为骨伤科、内科、外科和妇产科,4各科室全面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护理模式,从住院病人向所有病人拓展,全院、全过程、全方位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中医护理常规 技术操作规程》等的要求,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提供具有中医药特色的康复和健康指导,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进一步强化职业护理工作,突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进一步夯实基础护理,做实专科护理,切实改善病人的体验,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科学、优质、满意的整体护理服务,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三、工作领导小组

(一)医院成立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成员:XXXXXX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护理部,由杜高平负责日常工作

(二)各科室在医院优质护理服务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各科室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开展,按照医院,制定各科室措施,抓好自查、落实、改进、总结工作,完成医院各阶段工作安排及工作要求,及时上报有关资料。

四、工作重点内容

(一)进一步强化“一把手”工程,院领导班子要把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列入目标责任制管理,确保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取得实效。

(二)进一步强化全员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理念,持续推进和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三)采取有效措施,在重点工作方面有所突破,持续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1、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由责任护士全面负责分管病人,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8名患者。

2、全面履行护士职责。综合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沟通和健康指导等,为患者提供全面、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协助医师实施诊疗计划,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时与医师沟通,与患者沟通,对患者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提供心理护理。

3、深化护士分层使用,依据病人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分配责任护士,危重患者由年资高、能力强的护士负责,体现能级对应。合理搭配各班高、中、低不同年资护士,保证重点时段的护理人力,保证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4、按照《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工作指南(试行)》要求,临床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专科特色,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药特色专科护理,配合医师积极开展中医护理技术操作,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各科依据科室特点丰富服务内涵,为病人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5、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和《临床护理实践规范(2015版)》等要求,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为病人提供规范、专业、安全、满意的护理服务。

6、补充一线护士,依据各病区护理工作量和患者病情配置护士,使床护比≥1:0.4名。合理调配护士人力,切实以患者为中心,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7、加强护理质量管理,病房环境、基础护理、分级护理措施的落实、临床护理工作细节质量等纳入护士长每日四查房必查护理部主任巡查内容。

8、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责任制,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纳入每月的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中,每月开展定期检查和专项检查,将检查和考核结果作为护士个人和部门奖惩、评优的依据,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9、公示并落实服务项目,根据《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试行)》等文件要求,结合病房实际,细化分级护理标准,服务内涵和服务项目,在病房醒目位置公示并遵照落实。

10、每月组织召开工休座谈会,定期听取患者对优质护 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每季度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从护士的操作技术、仪容仪表、健康宣教、制定整改措施,及时反馈。让患者 从心里满意,要求每位护士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把病人的 满意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尽可能的为病人提供方便,杜绝 生、冷、硬、推诿的想象发生,决不允许与病人发生争吵。

(五)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丰富护理工作内涵。

1、将我院“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和人文关怀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

2、合理简化护理文书书写,继续推行表格化护理记录,切实减轻临床护士的书写负担,保证临床护理质量。

五、保障措施

(一)医院高度重视临床护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保障措施,加强各部门的分工协调及沟通配合。

1、进一步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和激励机制,落实同工同酬,薪酬分配向临床一线、工作量大、风险高、技术要求高的岗位倾斜,充分调动护士积极性。

2、加强全院性支持护理工作的力度。各部门要完善服务临床一线的制度和实施方案,并确保落实到位。总务科、设备科全面实行下收下送,日常维修、设备维修形成常规机制,工作人员常规巡视科室,及时解决问题,满足临床需要

营养食堂、洗衣房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社会化),解决病人饮食供应和清洗质量药剂科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临床药品供应设立方便病人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小商店,满足病人需要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供便民措施,初步实行预约制度,合理安排和分流高峰期门诊、住院病人辅助检查。

(二)进一步充实临床护士队伍,改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调整临床科室护士配置及结构,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配置,临床一线护士占护士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5%。探索护士的分层级使用、培训及岗位管理,根据护理人员的技术职称、学历、能力和综合素质,确定护士的工作岗位。并依据岗位职责、工作量和专业技术要求等要素实施弹性的护士人力调配。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3篇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3篇(三)加强管理,确保护理安全

1、加强病人重点环节的管理,如病人转运、交接、圧疮等,建立并完善护理流程及管理评价程序。抓住护士交接班、每月一次的护理查房等关键环节,加强护理管理确保目标实现。

2、加强护理安全监控管理,每月组织科室进行护理安全隐患排查及护理差错、护理投数的原因分析讨论,分析发生的原因,应吸取的教训,提出防范措施与改进措施。

3、加强科室管理。每周对科室在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病历文书书写、护士仪表、消毒隔离等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对存在的问题立即指出并限期反馈,在每月的护士工作例会上进行总结对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质量控制

(四)加强行政督导评价

作为护理部,按照“规划”细化各项工作内容,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设立监测评估领导小组,负责对“规划”的实施进行全过程的监测和评价。加强护理工作的信息管理,通过对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随时发现问题、预测趋势、进行科学决策,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WS/T 509—2016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简介

外科护理学知识点

外科护理学的知识有很多,你对外科护理学了解吗?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外科护理学知识点。欢迎阅读。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细胞外液中最主要的阳离子是Na+,主要的阴离子是Cl-、HCO3-和蛋白质。正常成人对钠的日需要量为4.5g。

1. 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K+和Mg+,主要的阴离子是HPO42-和蛋白质。正常成人对钾的日需要量为3—4g。

3. 血清钠的正常值为135—150mmol/L.血清钾的正常值为3.5—5.5mmol/L

钠: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钾: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4. 高渗性缺水定义:水和钠同时缺失,但缺水多于缺钠,故血清钠高于正常范围,细胞外液呈高渗状态,又称原发性缺水。

5. 等渗性缺水定义:水和钠成比例丧失,血清钠仍在正常范围,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也保持正常,因细胞外液量迅速减少,故又称急性缺水或混合性缺水,是外科病人中最常见的缺水类型。

7. 静脉补液原则: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液种交替、见尿补钾注意:尿量必须>40ml/h时才可补钾。

8. 低钾血症病因主要有三种:钾摄入不足钾丢失过多钾由细胞外进入细胞内(钾的分布异常

9. 低血钾的临床表现:(低钾三联征:肌无力、腹胀/肠麻痹、心律失常)

.肌无力为最早表现、严重者有腱反射减弱、消失或软瘫

恶心、厌食,肠蠕动减弱,肠鸣音减弱,腹胀,麻痹性肠梗阻及绞痛,便秘

传导阻滞和节律异常

意识混乱,易受刺激,急躁不安, 嗜睡,抑郁

夜尿多、尿潴留

反常性酸性尿

10. 代谢性酸中毒临床表现:

呼吸深而快,呼出的气体带有酮味(烂苹果气味)

表情淡漠、疲乏无力、嗜睡、精神混乱、定向感丧失、木僵、昏迷

酸中毒时常伴有高钾,可引起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骨骼肌无力,弛缓性麻痹

心跳减慢,心音降低,心律失常,血压低

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

1. 影响有效循环血量的因素: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任何因素改变过度均可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进而导致休克。

2. 失血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是外科中两个最常见的休克类型

3. 休克的治疗原则:尽早去除休克的原因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增进心功能纠正代谢失调

4. 7.中心静脉压与补液的关系

补液试验

补液试验:取等渗盐水250ml,于5—10分钟内经静脉滴入,若血压升高而CVP不变,提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变而CVP升高(3—125pxH2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

8.感染性休克病人的护理:

控制感染:积极处理原发病灶,给予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才能纠正休克。

补充血容量:恢复足够的循环血量是治疗感染性休克的重要环节。

纠正酸中毒:给予5%碳酸氢钠溶液纠正酸中毒。

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对于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可给予增强心肌功能的药物,如西地兰。为改善微循环,可使用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必须在补足血容量的基础上使用。

皮质类固醇一般用于感染性休克和严重休克

9.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

休克前期:精神紧张,烦躁不安脸色苍白,四肢湿冷,脉搏加快,呼吸增快血压正常或下降,脉压减小,尿量正常或减少

休克期:表情淡漠,反应迟钝,皮肤发绀或花斑,四肢冰冷,脉搏细速,呼吸浅促,血压进行性下降,表浅静脉萎缩,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延长,代谢性酸中毒症状少尿

休克晚期:意识模糊或昏迷,全身皮肤粘膜明显发绀或花斑,四肢阙冷,脉搏微弱,呼吸不规则,血压测不出,无尿

麻醉护理

1.禁食:避免呕吐和误吸,麻醉前12小时内禁食,4小时内禁饮局麻药过敏试验,麻醉前用药

2.麻醉前(术前30-60min)用药的目的

镇静,使病人情绪安定而合作,缓和忧虑和恐惧心理。

抑制唾液及气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减少麻醉药的副作用,消除一些不利的神经反射。

提高痛阈,缓解术前疼痛和增强麻醉镇痛效果。

3.并发症的预防、处理

(1)恶心、呕吐:对呕吐频繁者,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及时吸除胃内潴留物

(2)窒息:完善术前胃肠道准备,择期手术前常规禁食8-12小时,禁饮4小时,以保证胃排空,避免术中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呕吐或误吸清理口腔,一旦病人发生呕吐,立即清理口腔等处的呕吐物,以免因口腔内残存物造成误吸

(3)呼吸道梗阻(最常见)

4.腰麻后疼痛的预防和护理

麻醉时用小针头穿刺

提高穿刺技术,避免反复穿刺

围手术期充分补液,并预防脱水

腰麻后给予平卧位4~6小时

对头痛者,予以平卧位,按医嘱给予镇痛药

5.局麻药毒性反应的预防和护理

避免局麻药注入血管:每次注射前需回抽,确认无血方可注入

限制局麻药的总量:一次用量不得超过最大限量或予以小剂量多次注射,年老体弱者减半,血液循环丰富部位减半

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加入适量的肾上腺素可以收缩血管,减缓局麻药的吸收

给予麻醉前用药:给予地西泮和巴比妥类药物

注意观察.积极处理毒性反应: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注药,予以吸氧

6.【全脊髓麻醉】是硬膜外麻醉最危险的并发症。是因穿刺针或导管误入蛛网膜下隙,将全部或大部分局麻药误注入蛛网膜下隙而引起的全脊髓神经阻滞现象。

表现:注药后数分钟内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意识模糊或意识不清,继而呼吸停止,甚至心搏骤停。

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

1.术前准备:

呼吸道准备 戒烟:术前戒烟2周

抗感染:抗生素,超声雾化

深呼吸:胸部手术者,训练腹式呼吸腹部手术者,训练胸式呼吸

有效咳嗽:取坐位或半坐卧位,上身微前倾,先轻咳数次,再深吸气 后用力咳嗽

胃肠道准备 一般手术: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胃肠道手术:术前1—2日开始进流质饮食,手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饮。

置胃管或洗胃:适用于胃肠道手术病人

灌肠:一般手术:术前晚用0.5%—1%肥皂水灌肠一次。直肠、结肠手术:手术前2日晚用0.5%—1%肥皂水灌肠一次,术前晚及手术日晨行清洁灌肠。

2..结、直肠手术术前传统肠道准备法:

术前3日进少渣半流质饮食,术前2日起进流质饮食

术前3日起口服缓泻剂(如番泻叶、硫酸镁、蓖麻油)

手术前2日晚用肥皂水灌肠一次,手术前1日晚及手术日晨清洁灌肠

手术前一天口服抗生素(甲硝唑、卡拉霉素、庆大霉素)

3.根据麻醉方式安置卧位

全麻: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

蛛网膜下腔麻醉:去枕平卧6—8小时

硬膜外麻醉:平卧4—6小时,可不去枕

颅脑手术后,如无休克或昏迷,取床头抬高15o—30o头高脚低斜坡卧位

颈、胸部手术后采用高半坐卧位

腹部手术后采用低半坐卧位

脊柱或臀部手术后采用俯卧或仰卧位

四肢手术后抬高患肢

休克病人应采用仰卧中凹卧位。

4饮食护理:

腹部手术尤其是胃肠道手术后需禁食1~3天,待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后,开始进少量流质,直至5~6天进食半流质,第7~9天可过渡到软食,术后10~12天开始金属普食。

非腹部手术后,局麻无任何不适者可按需进食,全麻者待完全清醒、无呕吐后方可进食,先给予流质,以后再视情况改为半流质或普食椎管内麻醉手术6小时后可进食

5.切口愈合分类、分级:

Ⅰ类切口:无菌切口

Ⅱ类切口:可能有污染

Ⅲ类切口:污染切口

甲级愈合:切口愈合优良,无不良反应

乙级愈合:切口处有炎症反应,但未化脓

丙级愈合:切口化脓,需切开引流处理。

例题:甲状腺大部切除后切口愈合优良(I/甲)

胃大部切除后切口血肿(II/乙)

阑尾穿孔切除术后切口愈合优良(III/甲)

7.引流管护理共同原则:固定、通畅、通畅、观察

8.术后并发症

肺不张的临床表现:术后早期发热、呼吸和心率增快,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听诊时呼吸音减弱、消失,局限性湿罗音。处理方法:翻身、拍背及体位排痰、深呼吸、自行咳嗽排痰、超声雾化、抗生素治疗

深静脉血栓形成 处理方法:抬高患肢、制动忌经患肢静脉输液严禁局部按摩,以防血栓脱落给予尿激酶、右旋糖酐、肝素、华法林治疗

9术前健康教育

告知病人与疾病的相关知识,使之理解手术的必要性

告知麻醉、手术的相关知识,使之掌握术前准备的具体内容

术前加强营养,注意休息和适当活动,提高抗感染的能力

戒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保持口腔卫生注意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指导病人做术前各种锻炼,包括呼吸功能锻炼、床上运动、床上使用便盆

11.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有助于增加肺活量、改善全身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12.洗手护士(器械护士):直接配合的护士直接参与手术,主动配合手术医师完成手术全过程。主要职责是负责手术过程中器械、物品和敷料的供给。

13.洁净手术室:通过一定的空气洁净措施,是手术室内的细菌数目限制在一定的范围,空气洁净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

14.如果伤口敷料渗血如何处理

应打开敷料检查切口以明确出血情况和原因,按渗血程度进行处理:1)少量出血时,一般经更换切口敷料、加压包扎或全身使用止血剂即可止血2)出血量大时,应加快输液,同时可输血或血浆,扩充血容量,并做好再次手术止血的术前准备。

外科感染病人的护理

1.外科感染:是指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感染,包括创伤、烧伤、手术、器械检查或有创性检查、治疗后等并发的感染

2.外科感染的特点:多数为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性感染多有显著的局部症状和体征感染常较局限,随着病理发展引起化脓、坏死等,使组织遭到破坏,愈合后形成瘢痕组织,并影响功能

3.疖:是指皮肤单个毛囊和所属皮脂腺的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4.痈:是由多个相邻毛囊和所属皮脂腺、汗腺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常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发生于颈项部、背部及上唇部

5.急性蜂窝织炎:是皮下、筋膜下、肌肉间隙或深部蜂窝组织的一种急性弥漫性化脓性感染。致病菌多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特点为迅速扩散不易局限,与正常组织无明显界限

6.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常见致病菌为β-溶血性链球菌。好发于面部,其次是四肢(下肢)病变特点为蔓延很快,病变区域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清楚,很少有组织坏死或局部化脓,且有接触性传染性。防治:50%MgSO4、湿热敷、床边隔离。

7.危险三甲区:鼻、上唇及其周围的疖收到挤压时,病菌可经内眦静脉、眼静脉进入颅内海绵状静脉窦,引起颅内化脓性海绵状静脉窦炎。

8.脓肿的处理原则:脓肿已有波动感或穿刺抽得脓液,即应作切开引流术。治疗原则:处理原发感染病灶、 应用抗生素及增强机体抵抗力 局部症状:表浅脓肿:波动感深部脓肿:深压痛结核杆菌引起的脓肿:寒性脓肿

9.败血症:指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持续存在,迅速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并引起严重的全身性症状突然寒战、高热,可高达40℃—41℃,常于皮肤、眼结膜和粘膜出现淤血点,多伴有神志改变

菌血症:指少量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环内,迅速被人体防御系统所清除,不引起或仅引起短暂而轻微的全身反应

毒血症:指由于致病菌、严重损伤或感染后组织破坏分解所产生的大量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后所引起剧烈的全身反应高热、脉快和贫血是其三大症状

10.破伤风的临床症状:

潜伏期:破伤风潜伏期平均为6—12日,亦可短于24小时或长达20—30日、甚至数月, 潜伏期越短,预后越差

前驱症状:乏力、头晕、头痛、咬肌紧张、酸胀、咀嚼无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常持续12—24小时

发作期:咬肌(牙关紧闭) 面肌(“苦笑”面容) 颈项肌(颈项强直) 背腹肌(角弓反张) 四肢肌(屈曲) 膈肌(呼吸困难)

11.TAT脱敏实验的方法:将1ml的抗毒素分成0.1ml、0.2ml、0.3ml、0.4ml,分别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分次注射,每次间隔半个小时,直至注完为止,每次注射后观察病人有无脸色苍白、皮疹、皮肤瘙痒、打喷嚏、关节酸胀和血压下降等表现,如若出现,立即停止输注,并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或肌内注射30g麻黄碱

烧伤病人的护理

1.烧伤

分期:急性体液渗出期:休克期,伤后数分钟开始,至2—3小时最快,8小时达高峰,12—36小时减缓,48小时后趋于稳定并开始回吸收

急性感染期:72h以后 修复期:伤后5~8天

分类:按烧伤深度、程度和烧伤面积。1)三度四分法。深度:I度、浅II度为浅度烧伤,深II度和III度为深度烧伤。2)程度:总面积轻度:II度<10%中度:II度<30%或III度<10%重度:烧伤总面积<50%或III度<20%特重: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III度>20%。3)面积:中国九分法、手掌估计法。

2.各种疗法适应症

包扎疗法:肢体的浅Ⅱ度烧伤、躯干的小面积烧伤、不合作者

暴露疗法:大面积、头面部、会阴部及Ⅲ度创面保痂

3.烧伤病人的.分期和各期的表现:

一度:无水疱,烧灼痒痛,皮肤红斑

二度:有水疱,水疱较大、壁薄,基底潮红,剧痛

浅二度:水疱较小,疱壁厚,基底红白相间,拔毛样痛,可见网状血管栓塞

三度:无水疱,皮革样创面,焦痂,痂下有树枝样栓塞的血管,无痛觉,复合后有瘢痕, 影响功能

4.伤后第一个24h补液 补液的量:每1%烧伤面积(Ⅱ、Ⅲ度)每公斤体重应补充胶体液和电解质液共1.5.ml,另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 补液的种类:胶体液和电解质液的比例为0.5:1 。补液速度:先快后慢,补液总量的一半应在上后8小时内输入,另一半在剩下的16小时完成。例如:某病人,体重60kg浅Ⅱ度烧伤,面积为50%,伤后第一个24h补液总量为 50×60×1.5+2000=6500(ml),其中胶体液为 50×60×0.5=1500ml,电解质液为 50×60×1=3000ml,水分为2000ml,补液总量的一半3250ml在伤后8h 内输入。补液的顺序: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

5.中国九分法:(头、面、颈)3、3、3,(双上臂、双前臂、双手)7、6、5,(躯干前、后、会阴)13、13、1,(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双足) 5、21、13、7 注:成年女性双足及双臀各位6%

肿瘤病人的护理

1.肿瘤:是机体细胞在不同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产生过度增殖或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2.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可分为癌前期、原位癌、浸润癌癌前期:表现为上皮增生明显,伴有不典型增生原位癌:通常指癌变细胞限于上皮层、未突破基层的早期癌浸润癌:指原位癌突破基膜向周围组织浸润、发展,破坏周围组织正常结构

3.肿瘤的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肿块、疼痛、溃疡、出血、梗阻、浸润与转移症状

全身表现:早期不明显,或仅有消瘦、乏力、体重下降、低热、贫血等症状,晚期则可出现全身衰竭症状,呈恶病质

4.放疗病人的皮肤护理:

照射野皮肤忌摩擦、理化刺激,忌搔抓保持清洁干燥,洗澡时禁用肥皂、粗毛巾搓擦,局部用软毛巾吸干穿着柔软棉质衣服,及时更换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禁用手撕脱,应让其自然脱落,一旦撕破难以愈合外出时戴帽,避免阳光直接曝晒,减少阳光对照射野皮肤的刺激用干冰止痒

5.化疗后反应:静脉炎、静脉栓塞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器官功能损伤骨髓抑制等

颈部疾病的护理

1.基础代谢率测定:基础代谢率%=(脉率+脉压)-111 正常值为+10%,临床意义:+20%—30%为轻度甲亢,+30%—60%为中度甲亢,+60%以上为重度甲亢

2.碘剂的作用: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能减少甲状腺的血流量,使腺体内充血减少,腺体缩小变硬 使用方法:常用复方碘化钾溶液,每日3次口服,第1日每次3滴,第2日每次4滴,依此逐日增加至每次16滴,然后维持此剂量。因碘剂只能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不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停服后会导致储存在甲状腺滤泡内的甲状球蛋白大量分解,使原有的甲亢症状再现,甚至加重,所以,不打算手术者不宜服用碘剂!

3.甲状腺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呼吸困难和窒息:给予平卧位,以利于呼吸和引流保持伤口的引流通畅饮食:术后6h给予温凉流食,避免进食过热的食物引起手术部位血管扩张

喉返神经损伤:术后鼓励病人发音,经理疗3~6月后,一般可以恢复

喉上神经损伤:注意饮食方面的护理,鼓励病人进食较硬的食物,一般经理疗可以恢复

手足抽搐:观察:注意观察血钙浓度

饮食:适当限制肉类、乳制品和蛋类等含磷高的食物

补钙:轻者口服钙剂重者可加服维生素D,手足抽搐是,输 注 10%的葡萄糖酸钙

4.甲状腺危象:表现为术后12~36h内病人出现高热、脉快而弱、大汗、烦躁不安、谵妄,甚至昏迷,常伴有呕吐腹泻。急救措施为:

碘剂:降低循环血液中的甲状腺素水平

氢化可的松:拮抗应激反应

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利血平,心得安,降低周围组织对肾上腺素的反应

镇静治疗:苯巴比妥钠等

降温治疗,保持体温在37℃

静脉输入大量葡萄糖溶液

吸氧,以减轻组织缺氧

心力衰竭者,加用洋地黄制剂

医疗机构的法律法规是如何规定的

目录1 拼音2 英文参考3 基本信息4 前言5 标准正文 5.1 1 范围5.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5.3 3 术语和定义5.4 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5.5 5 建筑布局、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5.6 6 人员管理 5.6.1 6.1 医务人员的管理要求5.6.2 6.2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5.6.3 6.3 患者的安置与隔离5.6.4 6.4 探视者的管理 5.7 7 医院感染的监测5.8 8 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5.8.1 8.1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5.8.2 8.2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5.8.3 8.3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5.9 9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5.10 10 手卫生要求5.11 11 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5.12 12 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5.13 13 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5.14 14 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 6 标准全文 1 拼音

WS/T 509—2016 zhòng zhèng jiān hù bìng fáng yī yuàn gǎn rǎn yù fáng yǔ kòng zhì guī fàn

2 英文参考

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

3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 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509—2016《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Regul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ealthcare associated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unit)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12月27日发布,自2017年06月01日起实施。

4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协和医院。

本标准起草人:王力红、吴安华、安友仲、李卫光、赵霞、张京利、李六亿、杜斌。

5 标准正文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5.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lt,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建筑布局与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人员管理、医院感染的监测、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手卫生要求、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综合医院依据有关规定设置的ICU。

传染病医院ICU及儿科和新生儿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可结合专业特点,参照本标准执行。

5.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2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03年版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 2003年版

医疗废物分类目录 原卫生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03年版

消毒管理办法 原卫生部 2002年版

5.3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重症监护病房  intensive care unit;ICU

医院集中监护和救治重症患者的专业病房,为因各种原因导致一个或多个器官与系统功能障碍危及生命或具有潜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及时提供系统的、高质量的医学监护和救治技术。

3.2

空气洁净技术  air cleaning technology

通过多级空气过滤系统清除空气中的悬浮微粒及微生物、创造洁净环境的手段。

3.3

中央导管  central line

末端位于或接近于心脏或下列大血管之一的,用于输液、输血、采血、血流动力学监测的血管导管。这些大血管包括:主动脉、肺动脉、上腔静脉、下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髂外静脉、股静脉。

3.4

目标性监测  target surveillance

针对感染高危人群、高发部位、高危因素等开展的医院感染监测,如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监测、血液净化相关感染监测、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性监测等。

3.5

器械相关感染  deviceassociated infection

患者在使用某种相关器械期间或在停止使用某种器械(如呼吸机、导尿管、血管导管等)48 h内出现的与该器械相关的感染。如果停止使用相关器械时间超过48 h后出现了相关感染,应有证据表明此感染与该器械使用相关,但对器械最短使用时间没有要求。

3.6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central line associated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

患者在留置中央导管期间或拔除中央导管48 h内发生的原发性、且与其他部位存在的感染无关的血流感染。

3.7

呼吸机相关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

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并接受机械通气时所发生的肺炎,包括发生肺炎48 h内曾经使用人工气道进行机械通气者。

3.8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

患者留置导尿管期间或拔除导尿管后48 h内发生的尿路感染。

3.9

医院感染暴发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outbreak

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5.4 4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

4.1 ICU应建立由科主任、护士长与 *** 感控人员等组成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全面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2 应制定并不断完善ICU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落实于诊疗、护理工作实践中。

4.3 应定期研究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案。

4.4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应对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反馈检查结果。

4.5 应针对ICU医院感染特点建立人员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所有T作人员,包括医生、护士、进修人员、实习学生、保洁人员等,应接受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6 抗菌药物的应用和管理应遵循国家相关法规、文件及指导原则。

4.7 医疗废物的处置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和《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的有关规定。

4.8 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宣讲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相关规定。

5.5 5 建筑布局、必要设施及管理要求

5.1 ICU应位于方便患者转运、检查和治疗的区域。

5.2 ICU整体布局应以洁污分开为原则,医疗区域、医疗辅助用房区域、污物处理区域等应相对独立。

5.3 床单元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5m2,床间距应大于1m。

5.4 ICU内应至少配备1个单间病室(房),使用面积应不少于18m2。

5.5 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医疗区域内的温度应维持在24℃±1.5℃,相对湿度应维持在30%~60%。

5.6 装饰应遵循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防静电、容易清洁和消毒的原则。

5.7 不应在室内摆放干花、鲜花或盆栽植物。

5.6 6 人员管理5.6.1 6.1 医务人员的管理要求

6.1.1 ICU应配备足够数量、受过专门训练、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专业医务人员,ICU专业医务人员应掌握重症医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和技能。护士人数与实际床位数之比应不低于3:1。

6.1.2 护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时,宜分组进行,人员相对固定。

6.1.3 患有呼吸道感染、腹泻等感染性疾病的医务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患者。

5.6.2 6.2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

6.2.1 医务人员应采取标准预防,防护措施应符合WS/T 311的要求。

6.2.2 ICU应配备足量的、方便取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医用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防护面罩、隔离衣等。

6.2.3 医务人员应掌握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方法。

6.2.4 应保持工作服的清洁。

6.2.5 进入ICU可不更鞋,必要时可穿鞋套或更换专用鞋。

6.2.6 乙肝表面抗体阴性者,上岗前宜注射乙肝疫苗。

5.6.3 6.3 患者的安置与隔离

6.3.1 患者的安置与隔离应遵循以下原则:

a) 应将感染、疑似感染与非感染患者分区安置;

b) 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应根据疾病的传播途径(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预防措施。

6.3.2 多重耐药菌、泛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宜单间隔离;如隔离房间不足,可将同类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集中安置,并设醒目的标识。

5.6.4 6.4 探视者的管理

6.4.1 应明示探视时间,限制探视者人数。

6.4.2 探视者进入ICU宜穿专用探视服。探视服专床专用,探视日结束后清洗消毒。

6.4.3 探视者进入ICU可不更鞋,必要时可穿鞋套或更换专用鞋。

6.4.4 探视呼吸道感染患者时,探视者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进行防护。

6.4.5 应谢绝患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探视者。

5.7 7 医院感染的监测

7.1 应常规监测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部位构成比、病原微生物等,做好医院感染监测相关信息的记录。监测内容与方法应遵循WS/T 312的要求。

7.2 应积极开展目标性监测,包括呼吸机相关肺炎(VAP)、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BSL)、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多重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患者,应采集相应标本做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具体方法参照WS/T 312的要求。

7.3 早期识别医院感染暴发,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a) 应制定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时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

b) 应通过收集病例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微生物检验,分析确定可能的传播途径,据此制定并采取    相应的控制措施;

c) 对疑有某种微生物感染的聚集性发生时,宜做菌种的同源性鉴定,以确定是否暴发。

7.4 应每季度对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和空气进行消毒效果监测,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ICU新建或改建以及病室环境的消毒方法改变时,应随时进行监测,采样方法及判断标准应依照GB 15982。

7.5 应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医院感染发病趋势、相关危险因素和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积极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7.6 宜采用信息系统进行监测。

5.8 8 器械相关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5.8.1 8.1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8.1.1 应严格掌握中央导管留置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8.1.2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采取最大无菌屏障。

8.1.3 宜使用有效含量≥2 g/L氯己定乙醇(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进行皮肤消毒,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8.1.4 应根据患者病情尽可能使用腔数较少的导管。

8.1.5 置管部位不宜选择股静脉。

8.1.6 应保持穿刺点干燥,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感染征象。

8.1.7 如无感染征象时,不宜常规更换导管;不宜定期对穿刺点涂抹送微生物检测。

8.1.8 当怀疑中央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如无禁忌,应立即拔管,导管尖端送微生物检测,同时送静脉血进行微生物检测。

5.8.2 8.2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8.2.1 应严格掌握留置导尿指征,每日评估留置导尿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尿管。

8.2.2 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2.3 置管时间大于3d者,宜持续夹闭,定时开放。

8.2.4 应保持尿液引流系统的密闭性,不应常规进行膀胱冲洗。

8.2.5 应做好导尿管的日常维护,防止滑脱,保持尿道口及会 *** 清洁。

8.2.6 应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防止返流。

8.2.7 长期留置导尿管宜定期更换,普通导尿管7 d~10 d更换,特殊类型导尿管按说明书更换。

8.2.8 更换导尿管时应将集尿袋同时更换。

8.2.9 采集尿标本做微生物检测时应在导尿管侧面以无菌操作方法针刺抽取尿液,其他目的采集尿标本时应从集尿袋开口采集。

5.8.3 8.3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8.3.1 应每天评估呼吸机及气管插管的必要性,尽早脱机或拔管。

8.3.2 若无禁忌症应将患者头胸部抬高30°~45°,并应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及震动排痰。

8.3.3 应使用有消毒作用的口腔含漱液进行口腔护理,每6 h~8 h一次。

8.3.4 在进行与气道相关的操作时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8.3.5 宜选择经口气管插管。

8.3.6 应保持气管切开部位的清洁、干燥。

8.3.7 宜使用气囊上方带侧腔的气管插管,及时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8.3.8 气囊放气或拔出气管插管前应确认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已被清除。

8.3.9 呼吸机管路湿化液应使用无菌水。

8.3.10 呼吸机内外管路应按照11.4的方法做好清洁消毒。

8.3.11 应每天评估镇静药使用的必要性,尽早停用。

5.9 9 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9.1 应严格掌握患者出入ICU的指征,缩短住ICU天数。

9.2 应符合国家关于外科手术部位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相关要求。

5.10 10 手卫生要求

10.1 应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洗手设施与床位数比例应不低于1:2,单间病房应每床1套。应使用一次性包装的皂液。每床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10.2 干手用品宜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

10.3 医务人员手卫生应符合WS/T 313的要求。

10.4 探视者进入ICU前后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5.11 11 环境清洁消毒方法与要求

11.1 物体表面清洁消毒方法如下:

a) 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被患者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等污染时,应随时清洁并消毒;

b) 医疗区域的物体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达到中水平消毒;

c) 计算机键盘宜使用键盘保护膜覆盖,表面每天清洁消毒1~2次;

d) 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软尺等)宜专床专用;

e) 一般性诊疗器械(如听诊器、叩诊锤、手电筒、软尺等)如交叉使用应一用一消毒;

f) 普通患者持续使用的医疗设备(如监护仪、输液泵、氧气流量表等)表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    2次;

g) 普通患者交叉使用的医疗设备(如超声诊断仪、除颤仪、心电图机等)表面,直接接触患者的部    分应每位患者使用后立即清洁消毒,不直接接触患者的部分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h) 多重耐药菌感染或定植患者使用的医疗器械、设备应专人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11.2 地面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

11.3 安装空气净化系统的ICU,空气净化系统出、回风口应每周清洁消毒1~2次。

11.4  呼吸机及附属物品的消毒如下:

a) 呼吸机外壳及面板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

b) 呼吸机外部管路及配件应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长期使用者应每周更换;

c) 呼吸机内部管路的消毒按照厂家说明书进行。

5.12 12 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要求

12.1 床栏、床旁桌、床头柜等应每天清洁消毒1~2次,达到中水平消毒。

12.2 床单、被罩、枕套、床间隔帘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如有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随时更换。

12.3 枕芯、被褥等使用时应保持清洁,防止体液浸湿污染,定期更换,如有血液、体液或排泄物等污染,应随时更换。

5.13 13 便器的清洗与消毒要求

13.1 便盆及尿壶应专人专用,每天清洗、消毒。

13.2 腹泻患者的便盆应一用一消毒。

13.3 有条件的医院宜使用专用便盆清洗消毒机处理,一用一消毒。

5.14 14 空气消毒方法与要求

14.1 ICU空气应达到GB 15982的要求。

14.2 空气消毒可采用以下方法之一,并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

a) 医疗区域定时开窗通风。

b) 安装具备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 空气洁净技术:应做好空气洁净设备的维护与监测,保持洁净设备的有效性。

d) 空气消毒器:应符合《消毒管理办法》要求。使用者应按照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并定期维护,保    证空气消毒器的消毒效果。

e)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应遵循WS/T 367的规定。

f) 能够使空气达到卫生标准值要求的合法有效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6 标准全文

护士职业目标怎么写

医疗卫生法律。指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颁布的法律文件。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

行政法规。指由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制定颁布的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有的以国务院名义直接发布,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

部门规章。指由卫生部制定颁布或卫生部与有关部、委、办、局联合制定发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这些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有效,效力低于法律、法规,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全国医院工作条例》等。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还需遵守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是基于维护公民健康权利的原则,在总结以往科学和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对医疗过程的定义和所应用技术的规范或指南。通常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是指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全国性行业协(学)会针对本行业的特点,制定的各种标准、规程、规范、制度的总称。狭义的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是指医疗机构制定的本机构医务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检验、医技诊断治疗及医用物品供应等各项工作应遵循的工作方法、步骤。狭义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涵盖了临床医学二、三级专业学科和临床诊疗辅助专业,包括从临床的一般性问题到专科性疾病,从病因诊断到护理治疗,从常用的诊疗技术到高新诊疗技术等内容。随着条例的实施,全国性的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应当陆续制订、修订、公布、实施。

一、医务人员风度优雅的仪态举止

婷婷玉立的站姿展示护士挺拔俊秀

优美的姿态是以正确的站姿为基础的。适当的站姿使人减轻疲劳,并给人以轻松愉悦的感觉。站立时,以挺、直、高、稳为要为领。

挺:头要端正,双目平视,颈直背挺,表情自然面带微笑,下颌微收双肩外展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双手自然垂于身体两侧,以右手轻握左手四指,双手拇指自然弯曲向内交叉相握于小腹前。站姿的手势表示着职业的谦逊和“随时准备着”。

直:脊柱要尽量与地面垂直,挺胸立腰收腹夹腿。

高:站立时身体的重心要尽量提高,昂首提气,显出婷婷玉立挺拔俊秀。在迎送病人时,向病人微欠身躯表示谦虚恭敬。

稳:足跟并拢、足尖分开,夹角呈60度,重心落在两脚间,也可采用“丁”字型站姿。

站立时间较长时,可以一腿支撑,另一腿稍放松,保持自然随和。

禁忌的站姿

禁忌驼背耸肩,凹胸凸腹,撅臀屈膝,东倒西歪,两腿交叉或双手搁在口袋里,给人以敷衍、轻蔑、漫不经心、懒散懈怠的感觉。禁忌双手抱肘或手插兜内及懒散、随便的倚在病人床旁、墙或电梯旁。双手背于身后或插兜为无视对方。侧转身体可表示厌恶和轻蔑。背朝对方则可理解为“不屑一顾”。

稳重端正的坐姿显出护士谦虚娴静的良好教养

护士工作时的坐姿要端正,“坐如钟”指人坐姿时躯干端正,让人感到稳重舒适,护士要随时表现出服务意识,在护士站和病房不能随意就坐,不能流露出倦怠、疲劳和懒散。坐位与病人交谈时,要挺直腰板表示尊重对方或对谈话内容感兴趣。夏天着裙服向下坐时,先要自然的从上而下的将后面衣裙抚平,上身微前倾,头颈微抬,无论座位有无靠背,腰背都要挺直,两臂放松,轻稳的坐在椅子前 2/3~3/4处,双膝并拢,小腿稍后收,双手轻握自然放于双膝上或椅子扶手上,落座和调整坐姿悄然无声,在正式场合入座,讲究从左侧一方走向座位和离开座位。入座时应转身背对座位,如距座位较远,可将右脚后移半步,待腿部接触座位边缘后,再轻轻坐下。保持优美坐姿,体现出谦虚娴静的良好教养。

禁忌的坐姿

坐下或站起行走时,动作过大碰出响声;坐下后腰背松塌懒散、或过份后仰;双腿敞开过大;身体倚靠椅背双手抱于胸前;摇晃抖动双腿或一条腿架在另一条腿上;脚尖冲人或将脚架在自己或别人座位上;把脚抬高使对方能看到鞋底;坐在办公桌上、办公椅扶手上或病人床上;两手夹在大腿中间或垫在大腿下或抱于脑后;坐在那里把身体过份前探;用手支撑下巴或玩弄衣摆、手指、挖耳朵、鼻孔、做小动作等;落座时不礼让尊长,抢先就座;坐在椅子上移动位置等。

文雅美观的蹲姿显出护士职业的素养

护士下蹲做操作时,应注意掌握左脚在前右脚稍后,双脚靠紧、臀部向下的蹲姿要领,切不可低头弯背或弯腰蹶臀朝向病人,或下蹲时双腿平行分开如上洗手间。要显示出文雅与对病人尊重。俯身拾物时,应走近物体,一脚后退半步屈膝下蹲,左手扶住衣裙下摆,右手拾物,保持美观省力。

轻盈机敏的步态走出护士的动态美

护士优雅、敏捷、稳健的行走姿势会给人以动态的美感,充满朝气轻盈的精神状态会对周围的人产生感染力。行走要精神饱满,头正肩平、双目平视、挺胸收腹、足尖向前,步伐正直,行走轨迹应呈直线形,不拖脚发出响声,步幅在30cm左右(通常为自己一只脚的长度),步态柔美均匀。巡视病房、去做操作时应柔步无声、轻盈稳健,显出成熟自信。既便有紧急抢救或病房传出呼唤时,也严禁慌乱奔跑,可轻盈机敏的加快步速,表现出一名职业护士急病人所急,工作紧张有序、忙而不乱,从而使病人增加安全感。

禁忌的行姿

行走时左右晃动;身体重心不稳;弯腰驼背;瞻前顾后;内八字脚或外八字脚;背手、抱肘、叉腰;在病房重步而行慌张急迫;或步态懒散拖曳无所用心。

推治疗车方法

护理人员推用各种车辆时,应给人美感和安全感,使用中要注意自然优美、平稳安全。护士推车时应用双手扶住车缘两侧,躯干略向前倾,轻巧的向前推进,而不能用手拽着车叮叮哐哐地拉着车走,这样不仅看起来不雅观,而且会给病区带来噪音。进入病房前应先停车,用手轻轻推开门,才能推车入室至病人床边进行操作,严禁用治疗车撞击房门。

持病历夹姿势

手持病历夹右下缘中段处,轻放在同侧胸前,稍外展,另一手自然下垂。翻阅病历夹时,以右手拇指、食指从缺口处滑至边缘,向上轻轻翻开。

端治疗盘姿势

端治疗盘时护士应双手端托治疗盘底缘中1/3处,拇指在盘边缘,其它四指自然分开,托住盘底。盘内缘距躯干约3∽5cm,肘关节弯曲小于90°贴近躯干,前臂同上臂及手一起用力。注意保持治疗盘重心平稳。开门时不可用脚踢门,可用肩部或肘部将门轻轻推开。

用正确优美的手势引领病人

手势具有很强的心理倾向性和表达力,通过使用正确优美的手势引领来宾或病人,可以表达一个护士职业的礼仪素养。护理工作是服务性行业,在工作中如果忽略了手势礼仪,而用手指指点点、比比划划、容易使人感觉粗俗、失礼。在介绍病区环境时,应落落大方运用正确的引导姿势。左手或右手抬高至腰部,四指并拢,拇指微张,掌心向上,为“尊敬”和“请”的敬意语态,以肘部为轴,可以右手单臂或双臂横摆式,朝一定的方向伸出手臂。在楼道拐弯处或上下楼梯时,要事先告知病人或来宾,并用手示意“请右拐”、“请上楼”、“请注意脚下”等。通过护士正确的引领,使来宾或病人安全、准确到达目的地。同时护士优美正确的引领会给人以真诚服务的深刻印象。

诚心鞠躬的要点

鞠躬与点头方法不同,寓意不一样,所以要注意以下要点:

(1) 交错而过时,面带微笑,行15°鞠躬礼,头和身体自然前倾,低头比抬头慢,表示问候。

(2) 接送客人,行30°鞠躬礼,表示感谢、迎送。

(3) 行45°鞠躬礼,表示非常感谢。鞠躬时低头的速度要慢,手放在腹部。

护士是特殊的服务行业,在病人眼中,护士应是举止文雅、端庄大方、谦虚可敬、温柔可亲、值得信赖的天使。因此,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有精湛技术、敬业精神,还要具有优雅的仪态举止,以展示自己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形象。

二、微笑的种类与方法

(一)微笑的种类与练习

微笑的种类:

1.自信的微笑

2.礼貌的微笑

3.真诚的微笑

(二)微笑的练习

微笑的基本做法是不发声,微露齿,肌肉放松,嘴角两端向上略微抬起,面含笑意,使人如沐春风。练习微笑首先要求微笑发自内心,无任何做作之态,只有笑的真诚,才能显得亲切自然,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三、目 光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面部表情的核心,在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信息总量中,眼睛独占70%.病人眼睛中的喜怒哀乐,我们目光中的关心理解,可以在目光中交流。

(一)正确的目光交流方法使你达到成功的沟通

要自然平视、锁定对方的目光,表明自己的坦诚大方及关注尊重。也可交替着将目光落在对方眼以下、颈部以上部位,自然的让眼睛的余光看到对方表情。用自然亲切不卑不亢的适度对视,表示注意和接纳对方。护患交流、医患交流就常常采用的是一个正视或者俯视。在医生护士与患者交流的时候,视线接触对方的时间应占谈话时间的50%到70%,医生和护士要学会用心地去观察对方的眼神,从对方目光的真实态度中来调整自己与对方交流的方式、态度,以求得到更好的沟通的效果

(二)目光交流中要注意避免的10种眼神

(1)目光漂浮不定

(2)睨视、斜视

(3)视而不见

(4)操作时视线不集中在手的操作部位

(5)眯着眼睛注视人

(6)眼睛始终不看病人

(7)交流时目光躲闪、不敢正视对方

(8)将目光移来移去,上下左右反复打量

(9)目不转睛

(10)将目光凝聚在对方面部某个部位

四、淡妆上岗

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化淡妆去上岗的时候,既能够使自身容光焕发,充满活力,又可以让病人从心底里感到非常舒畅,唤醒他追求美的天性,树立战胜疾病、回归社会的信心和力量。

(一)日妆特点

日妆通常都以清新自然为特点,不可以有过度上妆的痕迹,但同时又能有掩饰那些不良肤色的作用

(二)日妆原则

1.眉毛都是以浅咖啡或者咖啡,或者是淡淡的黑为主、切忌粗重的蓝色或者黑色

2.眼线要画的纤细、切忌画的粗、黑、很重

3.眼影以浅色为主、像浅粉的,就是切忌带着银光、闪亮的,或者过重的那些金属色

4.腮红以浅粉色、桃红、浅桃红为主,切忌为深色

5.嘴唇以附近肉色为主、像粉红色、橙色、豆沙色,或者透明的唇膏,切忌用大红的或者突出的唇线

(三)晚妆原则

1.粉底应该选暖色系,如偏粉色

2.切忌选偏黄色

以上就是关于优质护理实施方案细则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