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景区有几个碧霞祠

   2022-06-08 15:55:18 网络490
核心提示:一个碧霞祠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

泰山景区有几个碧霞祠

一个

碧霞祠为泰山最大的高山古建筑群,金碧辉煌,俨然天上宫阙。由大殿、香亭等十二座大型建筑物组成。祠为二进院落,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左右对称,南低北高,层层递进,高低起伏,参差错落,布局严谨,显示了我国古代高超的建筑水平,在道教宫观中极有代表性。

碧霞祠现存建筑保留了明代的规模及明代的铜铸构件,建筑风格多为清代中晚期的风格。

碧霞祠大殿为五楹,九脊歇山式顶,瓦垄三百六十条,以象周天之数。盖瓦、鸱吻、戗兽、大脊等均为铜铸。檐下高悬雍正帝“赞化东皇”、乾隆帝“福绥海宇”巨匾。整个大殿雕梁画栋,睛天朗日之下,金光璀璨,蔚为壮观。

香亭在殿院中间,原是明万历年间所铸金阙处,金阙后移山下。今亭重檐八角,内祀元君铜像。亭两侧有铜碑对峙:东为明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为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宫碑记》。亭前有明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

东岳泰山古建筑的新老照片对比,去旅游的朋友可以多了解一下

泰山有趣的景点包括玉皇顶、岱庙、十八盘、洪门和孙关峰。1.玉皇顶玉皇顶位于泰山主峰山东省泰安市。以玉皇庙命名,山顶上有一座庙。玉皇庙建于明朝,但在成化重建。主要建筑有玉皇殿、徐颖亭、望和亭、东西配殿等。大厅里供奉着玉帝的铜像。神龛上题为“柴王遗风”的铭文显示,古代皇帝曾在此烧柴祭拜山川之神。庙前有一块“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在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的碑文,说明这是帝王登泰山时设坛祭天的地方。玉帝鹤立鸡群,站在亭顶,满眼东张西望。真的有一种“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子”的感觉。玉皇庙,建于泰山之巅,是泰山最高的建筑。它由山门、玉皇殿、徐颖亭、望和亭和东西禅房组成。正殿供奉着玉帝的铜像。在神庙的中央,有一块极其顶端的石头。极顶石上,有一块刻有“泰山极顶”“1545米”的石碑。东馆有望是“旭日东升”,西馆有望是“黄河金带”。据说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许多措施使强兵成为富国,震慑了匈奴,平息了内乱,出现了国家繁荣、经济昌盛的局面。汉武帝欢欣鼓舞,对自己创造的统一天下的西汉非常自豪,大规模地去泰山打坐。在短短的21年里,冥想的仪式进行了7次。2.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北部,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它是泰山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它是道观,是历代帝王举行禅修仪式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岱庙始建于汉代,到唐朝时,已有金碧辉煌的大殿。在宋真宗,禅宗大规模闭关时,进行了扩建,修建了天宫殿。其建筑风格采用皇家宫城风格,周长1500多米,寺内有150多座古建筑。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古建筑。戴寺占地约96500平方米,寺内建筑可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正阳门、药残阁、天一阁、寝宫。东路是钟楼、柏寒大院、东皇塔;西路是鼓楼、汤怀大院和道舍大院。天庆殿是傣族寺庙的主要建筑,有九个大厅,石基,白石栏杆环绕,重檐歇山屋顶,黄色琉璃瓦覆盖。寺内有一幅巨大的宋代壁画《开归丘图》,描绘了东岳泰山神出巡时的广阔景象,画有各种珍禽异兽、山石树木、宫殿楼阁等。是泰山独特的文化景观之一。3.十八个盘子泰山十八盘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风景区。它是泰山徒步路线中最危险的一段,共有1633级石阶,是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从对松山谷到南天门的一段山路叫“十八盘”。全程79套,共1633关。前393级叫十八盘慢;中间767级是十八套;最后473关紧十八盘。当地有句顺口溜叫“紧十八,慢十八,不慌十八”。三个十八盘,不到一千米,垂直高度超过400米。泰山的雄伟在十八集,泰山的壮丽在攀登过程中。在泰山地区,曾有“不上山,先拜王灵官”的说法这个王灵官是泰山神毕夏袁俊身边的一个奶妈的武将,手里拿着一条雷金之鞭。据说他拔了南天门下的十八道。自从毕夏·袁俊成为泰山神以来,泰山周围的天气年年好,人民安居乐业。为了感谢泰山神的恩典,他们一年四季每天进山烧香,但在古代只有一条很难走的小路,中间有一座石桥。万一山洪爆发,上山就困难了。毕夏·袁俊很着急,就让王灵官开辟一条新的山路。王灵官带着一条火雷金鞭来到南天门下,手臂一挥,金鞭抛出,只听得“咔嚓—咔嚓”山石崩地裂。很快,一个十英尺宽的山口出现在如此大的山峰上,闪闪发光的巨石大如磨盘。如果这些石头被扛在肩上,人们会很尴尬。毕夏的袁俊眉头紧皱,得了计策,驾着祥云,飘到了天宫,请求玉帝出兵帮忙修山路。玉帝立即派三条龙上泰山,没用半天就把山上的石头全部运到了山后面。到现在,在泰山后面一个叫十五子的山沟里,还有一个满是亮晶晶的石头的山谷!这样一来,修建山路就节省了能源。不到两个月,就造出了十八块板。为了感谢三龙帮忙修山道,百姓把南天门飞龙岩东边的一座山叫做南天门,在南天门上建了一座“三龙堂”。这就是十八盘的由来。4.红色大门泰山红门是泰山北路徒步的起点。红门位于代宗坊牌坊的北面,红门路北头,东临奚仲,西临大藏岭。红门宫是泰山中游的门户,是一个半封闭的凹型空间。从葛飞云洞向北看,你可以看到绿树成荫的通道和无限延伸的石阶。自古就有“红门晓”的景象。5.孙官峰泰山是看日出的最佳地点。泰山上的日出壮观而感人。日观峰位于泰山玉皇顶东南。古称解秋岩,以可观日出而闻名。相传山顶西可见秦,南可见岳,故又称秦关峰、岳关峰。太阳峰位于泰山玉皇顶东南。古称解秋岩,以可观日出而闻名。相传山顶西可见秦,南可见岳,故又称秦关峰、岳关峰。30米长的观景长廊与亭台楼阁、回廊相连,形似仙女亭,明亮耀眼。拱北石又叫管亥石。石头长6.5米,西北8度,与地面成30度。当你登上它时,你可以欣赏初升的太阳。李星祖诗:黎明刚听鸡鸣,拂晓芙蓉起。浩瀚的大海充满了空气,石头上游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感受。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经过修缮后,我们得以见到古建筑它存在的意义与雄伟

泰山一天门坊,位于泰山红门宫南的盘道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重建,巡抚都察院李树德题额“一天门”。(图为1913年6月的一天门)

伏虎庙(中天门)是泰山登山东、西两路的交汇点。此处为登顶半程,上下必经之地。中天门建于清,为两柱单门式石坊。泰山古时多虎,古人在坊北建庙祀黑虎神,现庙内塑财神赵公元帅执鞭跨虎。原中天门坊额题“伏虎庙”,是根据降龙伏虎的意思所起的名字。(图为1913年6月伏虎庙)

1978年前后,泰山管理部门将额枋上的“伏虎庙”改为集经石峪大字而成的“中天门”三字,成为中天门的标志性建筑,与周围的景致和谐统一。(图为2012年的中天门)

泰山南天门,位于泰山上十八盘尽头,海拔1460米,是登山盘道顶端,座落在飞龙岩和翔凤岭之间的山口上。由下仰视,犹如天上宫阙,是登泰山顶的门户。(图为1913年6月南天门)

南天门旧称三天门、天门关。元朝(1264年)布山道士张志纯创建,明清多次重修,建国后又翻修两次。现在建筑保持了清代的风格。(图为2015年南天门)

碧霞祠,是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位于泰山极顶南侧,初建于1009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原名昭真祠,1488--1505年(明弘治年间)改名碧霞灵应宫,又称碧霞灵佑宫,1770年(清乾隆三十五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沿用至今。(图为1913年6月碧霞祠)

碧霞祠主祀碧霞元君,道教尊称为“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传说为玉皇大帝的女儿。中国民间则俗称“泰山老母”,相传是保护妇女、儿童的神仙。(图为2015年的碧霞祠)

碧霞祠在建筑上最大的特点是殿顶有瓦垄360条,象征着全年360天。现有二进院落五间正殿,以照壁、金藏库、南神门、大山门、香亭、大殿为中轴线,两侧为东西神门、钟鼓楼、东西御碑亭、东西配殿。院中东为钟楼,西为鼓楼,北为重台。(图为1913年6月碧霞祠香亭)

院中有香亭,即明万历年间所铸金阙处,金阙后移山下。今亭重檐八角,内祀元君铜像。亭两侧有铜碑对峙东为明万历年间《敕建泰山天仙金阙碑记》;西为明天启年间《敕建泰山灵佑宫碑记》。亭前有明嘉靖和万历年间铜铸千斤鼎和万岁楼。(图为2015年碧霞祠香亭)

泰山关帝庙位于位于泰山岱宗坊北,属古建筑中的坛庙祠堂类,正殿中原祀关羽像,已毁。为明代在泰安经商的山西商人所建,分为东西两部分,东为关帝庙,西为山西会馆。(图为1913年6月关帝庙)

关帝庙依山层层叠起,错落有致,红墙青瓦,掩映在绿林丛中。主要建筑有山门、戏台、拜棚、正殿、过厅、东西厢房等。院中有汉柏一株,树冠覆荫60余平方米,堪称一绝。(图为2011年关帝庙)

万仙楼位于泰山中麓红门宫北,又名望仙楼。是跨道门楼式建筑,明万历年间(1620年)创建,保存了清代建筑风格。(图为1913年6月万仙楼)

万仙楼传为泰山群仙聚会、议事讲经的地方。门洞东侧有隐真洞,为旧时道人修炼处。(图为2015年万仙楼)

后石坞元君殿依山临涧,前俯古松园,后傍天空山,是泰山后山奥区内的主要人文景观,由一组精巧古雅的中国古代建筑群构成。分东西两院,西院正殿祀元君,东院正殿为三官殿旧址。院内有一名为“黄花洞”的天然石洞,传说是元君修真处。石洞内有“灵异泉”、又名“来鹤泉”。(图为1913年6月元君殿)

近年来,泰山求子的人抱了泥娃娃以后,都在树上拴一个红布条,名为“栓子”;也有的在树杈上放一块石头,沿用古时的名称,叫做“押子”。(图为2012年元君殿)

云步桥,位于快活三里北首,五松亭下,原为木桥,叫雪花桥,当时桥是红色的,所以民间称其为红桥。红桥的桥板、护栏都是木制,只有桥墩是用石头垒砌而成,民国年间改建石桥。(图为1913年6月红桥)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春天的泰山万物复苏,一般很少下雨,冻结了一整个冬天的小溪河流开始融化,树木开始长出了新嫩芽,早晚温差会比较大,游客需要多穿点衣服。下面是我整理的泰山主要景点介绍,欢迎来参考!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1

泰山幽区是指中路旅游区,是最富盛名的登山线路,自登山盘路的起始点一天门经中天门至南天门,全长5.5公里,几乎全部为盘路,共有6290级台阶。沿途风景深幽,峰回路转,古木怪石鳞次栉比,主要景点包括岱宗坊、关帝庙、一天门、孔子登临处、红门宫、万仙楼、斗母宫、经石峪、壶天阁、中天门、云步桥、五松亭、望人松、对松山、梦仙龛、升仙坊、十八盘等。

泰山旷区是指西溪景区,是登山的西路,自大众桥起有一条盘山公路,可以直达中天门。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登山的盘路,两旁峰峦竟秀、谷深峪长、瀑高潭深、溪流潺潺。旷区主要的景观有:黄溪河、长寿桥、无极庙、元始天尊庙、扇子崖、天胜寨、黑龙潭、白龙池等。

泰山妙区自泰山幽区一路拾级而上。过了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就进入了泰山妙区,即岱顶游览区。除了深切的感受大自然的造化和先人留下的遗迹外,真正的体会一下:一览众山小的伟大气魄。妙区的主要景观有:南天门、月观峰、天街、白云洞、孔子庙、碧霞祠、唐摩崖、玉皇顶、探海石、日观峰、瞻鲁台等。

泰山奥区是以后石坞为中心的景区,其特点是峰雄岩壮、怪石嶙峋、古松竞奇、鸟语花香,雄壮奇奥、美不胜收。由妙区——泰山极顶往后山乘索道可达。奥区的主要胜景有:八仙洞、奶奶庙、独足盘、天烛峰、九龙岗、黄花洞、莲花洞、尧观台等。更令人称奇的是大自然的造化:著名的鸳鸯松、卧龙松、飞龙松、姊妹松、烛焰松等如珍珠镶嵌在多姿多彩的石岩上。

泰山丽区即泰山山麓及泰城游览区该区是无须登山而感受泰山之美的去处。其主要景观包括:双龙池、遥参亭、岱庙、岱宗坊、王母池、关帝庙、普照寺、五贤祠、汉明堂、三阳观以及不断开辟的新景观等。

泰山秀区主要包括桃花峪景区、樱桃圆景区,在泰山的西麓。桃花峪深幽静丽,景色奇秀,且有一条索道直通主峰。樱桃圆则离城不远,鸟语啾啾、溪水潺潺。秀区是泰安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游人如有足够的时间一定要去。桃花源景区主要景点有:三岔涧、猛虎沟、彩带溪、后寨门、吴道人庵、谷口。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2

泰山灵岩寺,坐落于泰山西北麓,位于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境内。北距济南45公里,南离泰安25公里,104国道、京福高速公路(设灵岩寺出口)在其侧穿过,灵岩寺景区现有高、中档宾馆4处,可同时接纳500人食宿。地址:济南市长清区万德镇。灵岩寺,始建于东晋,距今己有1600多年的历史。

该寺历史悠久,佛教底蕴丰厚,自唐代起就与浙江国清寺、南京栖霞寺、湖北玉泉寺并称“海内四大名刹”,并名列其首。灵岩寺,现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泰山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3

泰山普照寺位于岱麓凌汉峰下,秀峰环抱,翠柏掩映亭殿楼阁,气象峥嵘。清人有“门前几曲流水,寺后千寻碧峰。鸟语溪声断续,山光云影玲珑”的赞咏。普照寺取“佛光普照”之意,传为六朝时建,后历代皆有拓修。寺院以大雄宝殿、摩松楼为中轴,形成三进式院落。两侧配以殿庑、禅房和花园等。

六朝松,状如华盖。松旁为筛月亭,每当皓月当空,松下银灰万点,如同筛月,故名。亭中有方形石桌,敲击发钟磬之声,且四角及中间音 色有别,名五音石。亭北为摩松楼。筛月亭联:“曲径云深宜种竹,空亭月朗正当楼”。冯玉祥先生隐居泰山时,以泰山习俗和民生疾苦为题材,写了很多白话诗,自称“丘八诗”,由赵望云配以漫画,刻制成碣,立于院中。后尽毁,现已重刻。 后院为菊林院,有松一株,冠大如棚,袅袅婷婷,清代光绪年间何焕章游山至此,题“一品大夫”。 后院正房与摩松楼相接, 额题“菊林旧隐” 曾为康熙初年元玉僧居所。 现辟为纪念馆。楹联为:“松曰好青,竹曰好绿天吾一砖,地吾一瓦。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4

在泰山西溪谷中,黑龙潭的上边,今长寿桥东北,原来有一座寺,叫竹林寺,又名悬云寺。这里风景宜人,寺的周围翠竹青青,松柏苍郁,溪水潺潺,曲径通幽,风景十分秀美。向有“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之誉。据说竹林寺是泰山古刹,建修年代无考,自唐以后屡兴屡废。据记载,竹林寺元代元贞年间元代名僧法海重修,声名远播,以至“东振齐鲁,北抵幽燕,西逾赵魏,南距大河,莫不闻风趋赴。”至明,高丽名僧满空拓建,寺又趋兴盛。明末文人萧协中曾描绘竹林寺的优美环境:“小径沿山,清流夹道,蟠曲羊肠,景随步换。

抵寺,竹木参天,朱樱满地,晨钟晚磬,另一凄清。” 明杨志学游竹林寺诗吟道:“西天复此门,山半一泉温。云壁时时动,龙珠日日翻。飞扬李白句,倾倒孔融尊。归路夕阳好,凉风吹广原”。后竹林寺在一场火灾中焚毁,现又在原址上仿唐代风格重新修建。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5

玉泉寺位于岱顶北,直线距离为6.3公里,山径盘旋20余公里。有公路与泰城相通。寺东南有莲花峰、香炉峰、周明堂故址、天井湾西为摩天岭南临卖饭棚子北依返倒山、长城岭,群山环抱,密林掩映,高崖飞涧,人迹罕至。

玉泉寺由北魏僧意所创建,金代又有僧善宁重建,元代僧普谨增建七佛阁,后屡兴屡废。古时山民曾在山谷内拾到罗汉像,因名佛峪、佛谷。又因南有谷山,东有玉泉,又名谷山寺、谷山玉泉寺,俗名佛爷寺。今遗址内存碑碣10块,周围有千年古栗树20余株。院内原有大雄宝殿,中祀释迦,侧立十八罗汉,四周有壁画。正殿祀唐初 政治家魏征等。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6

泰山海拔1532米,在中国的群山中并不高,五岳中比西岳华山低近1000米,地位所以如此崇高,是地理和历史两方面原因促成的。

从地理上看,首先泰山为黄河下游地区第一高山,其山南的大汶口文化和山北的龙山文化充分说明泰山地区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经常发生大水,先民借泰山以躲避水灾,在他们心里泰山是他们生命、种族、生活的地理依托,形成了依靠泰山的心理,泰山的保佑使古人产生敬畏,渐渐被神话。其次,古人由于对自然界的认识狭窄,认为一切都是天地日月所赐,从而产生神秘崇拜。泰山居住的太昊少昊部落,其“昊”字既是天上有日的含义,太昊少昊也被尊为太阳神。为了让天更清楚的知道他们的敬仰和祈祷,高山是最佳的选择,由于当时的人活动范围有限,在他们的活动区域中,泰山是最高的山,“泰”“岱”在古字中相通,都是“大”的意思,泰山就是大山。所以,泰山是与天日最接近的,大汶口出土的日火山形象,十分形象的表现了当时的古人心理,泰山的这种功能更加使泰山得以神话。

从历史上看,由于先人活动范围和泰山在这个区域的第一高度,使泰山出现祭天崇拜,这种崇拜并没有随生产力和知识的进步消失,反而因为中国古代帝王为加强自己的统治,不约而同的宣传“神权天授”的理论,为了使这种理论得以证明,便有了封?泰山的活动,使泰山祭天的作用得以延续,封建统治者的这种行为让泰山在人们心中的.神山地位进一步强化,随后成为每代帝王一生必须的大事之一。虽然到宋朝之后不再进行封禅,但崇拜活动却进一步扩大,黎民百姓无不知神山泰山。

泰山地处山东中部,现代科学测定,生成于25亿年前的地球造山运动,由于山前出现造山断裂带,所以山势陡峭山形集中,加上周围地势相对较低,从而使先人对泰山产生雄大、厚重的感觉。

泰山古称“岱山”、“岱宗”,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既有风景壮丽、峰峦起伏、幽谷深壑、松柏苍劲、瀑布流鸣、四季景色变化万千的自然景观,又有“ 旭日东升 ” 、 “ 云海玉盘 ” 、“ 黄河金带 ” 、“ 晚霞夕照 ”等十大自然奇观,泰山主峰傲然拔地而起,环绕主峰的知名山峰有112座,崖岭98座,溪谷102条,构成了群峰拱岱,气势磅礴的泰山山系。

俯瞰泰山,山南自东向西有东溪,中溪、西溪三条大山谷,北自东而西有大津河、天烛峰、桃花峪三条大谷,六条大山谷将泰山自然地化分成六个不规则区域,形成了泰山著名的的六大旅游区。 “幽、旷、奥、秀、妙、丽”便是泰山神秀精髓,它既是天成,又有数千年无数劳动者的构筑。

泰山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绝妙的结合体,帝王登泰山者始于秦始皇,相继有汉武帝、光武帝、光武帝,唐代的高宗,玄宗,武则天,宋代的真宗,清代的康熙、乾隆等帝,都到泰山巡游,留下了不少文物古迹。同时,泰山又是佛、道两教盛行之地,因而庙宇、名胜遍布全山,泰山自然风景和人文原因,也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如李白、杜甫等漫游泰山,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篇。

泰山拥有2000多处摩崖石刻,其规模之大,精品之多,时代之久,书体之全,在国内外名山当中是无语伦比的,巍巍泰山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泰山降水丰富,水果、动物、药材品种繁多,在树木方面,除泰山自然生长外,因为历朝历代的重视,人工种植很多,所以沿路古树极多。 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 30000余株,其中有汉朝皇帝种植的汉柏6株,树龄已达2100多年,还有1300年前生的唐槐,500年前生的望人松、五大夫松等。

从另一角度看,帝王来泰山封禅,以政治为目的,百姓来泰山,是祈求泰山老母碧霞元君的保佑,佛道来泰山,是借泰山的名气弘扬自己的理论,文人墨客来泰山,却大多以游历山水为目的。所以,他们应当是现代旅游的先驱者,1987年泰山被确认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他们功不可没。

泰山的文化组成,集聚了中国的古代的文化精华,是值得每个中国人亲临体验的。那么,这种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应该就是融合统一、吃苦耐劳、努力前进。

融合统一,泰山对佛、道、儒等各种文化的完美融合,是这种融合统一的具体体现。人民大会堂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石用的就是泰山石,不仅仅因为泰山石的品质,还有它寓意的这种融合统一精神。

吃苦耐劳, 自强不息。泰山挑夫是这种精神的最佳代表,当你亲眼目睹他们步伐时,才能真正体会什么是一步一个脚印。

努力前进,每一个亲自登过泰山的人,都会深刻的体会到。

登泰山,不仅看它的雄伟壮丽,更深的是体会认识泰山所包含的民族精神并从中受到洗礼。

气势磅礴的泰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有眼不识泰山”, “泰山压顶不弯腰”……都在不断加深着我们对泰山的向往。登临泰山,犹如攀登长城一样,成为许多中国人的梦想。

泰山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就是泰山是中国历史上唯一受过皇帝封禅的名山。同时泰山也是佛、道两教兴盛之地,是历代帝王朝拜之山。历代帝王所到之处,建庙塑像,刻石题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历代名人宗师对泰山亦仰慕备至,纷纷到此游览。历代赞颂泰山的诗词、歌赋多达一千余首。

走进泰山,就是走进历史。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数不胜数的名胜古迹、摩崖碑碣遍布山中。岱庙内,汉武帝植下的柏树翠影婆娑;红门宫前,孔子“登泰山小天下”的感慨,余音缭绕;回马山上,唐玄宗勒马而回的怯懦,神态尤现;云步桥畔,秦始皇敕封的五大夫松,瘦骨昂藏;十八盘道,李白、杜甫历代文人“笑拍红崖咏新作”,墨意未尽,豪风犹在;碧霞祠里,隆重的封禅仪式绰绰伊始。此外还有岱庙、普照寺、王母池、经石峪、碧霞祠、日观峰、南天门、玉皇顶等主要名胜古迹。

泰山的自然风光更是泰山引人之处,泰山高峰峻拔,雄伟多姿,既是“天然山岳公园”,又是“东方历史文化缩影”。泰山山谷幽深,松柏漫山,著名风景名胜有天柱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

游泰山要看四个奇观:泰山日出、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7

泰山十八盘是泰山登山盘路中最险要的一段,为泰山的主要标志之一。

据传秦始皇登临泰山时,山高坡陡,轿夫汗出如雨,过于劳累时便沿途休息,到了山顶,皇帝想到轿夫也非常辛苦,于是问随从:轿夫休息了几次?答曰:十八次。十八盘因此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传说秦始皇登临泰山时,要多次下轿参拜泰山神,轿夫总是盼望借此有休息的机会。因皇帝下轿十八次,所以轿夫也就盼了十八次。因“盘”与“盼”谐音,后来“十八盼”就演变成了十八盘。

十八盘从下往上分为“慢十八盘”、“不紧不慢十八盘”和“紧十八盘”,这“紧”和“慢”指的是坡度的陡缓。不过千万不要被它们的名字所迷惑,其实整段路下来,让人感觉最耗体力的,竟然是那开头的“慢十八盘”。

十八盘的顶端便是南天门。走完十八盘回首再望十八盘,犹如“天梯”悬挂在泰山的胸前,又像一条细白练悬挂于南天门下,壮观至极。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8

天贶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属于山东岱庙的主体建筑。"天贶"即天赐的意思。相传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六月初六有"天书"降于泰山,宋真宗即于次年在泰山兴建天贶殿,以谢上天。整座大殿雕梁彩栋,贴金绘垣,丹墙壁立,峻极雄伟,虽历经数朝,古貌犹存。殿主祀东岳大帝。天贶殿与北京故宫太和殿、曲阜孔庙大成殿并称"中国古代三大宫殿",亦称"东方三大殿"。

天贶殿为岱庙的主体建筑, 位于岱庙仁安门北侧,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民国始称今名。

公元1008年,宋、辽在澶渊(今河南濮阳)交战,宋真宗虽大胜辽军,但无心再战,却签订了屈辱的条约,历史上称为"澶渊之盟"。宋真宗为了平息朝野的怨愤之情,巩固其统治地位,他采纳了副宰相王钦若策谋的"天降昭书"的骗局,于同年十月率领群臣,车载"天书"来到泰山,举行了隆重的答谢天恩告祭大礼,并定于每年六月初六为"天贶节"。笠年,下诏扩建岱庙,又在原泰山神殿的基础上,建造了天贶殿。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比天贶殿晚了411年。大成殿建成无考,有史记载是宋天禧五年(1021年)大修时,移今址。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比天贶殿晚12年。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9

泰山位于华北平原东侧,山东省东部,主要山脉绵连于济南、泰安两市,海拔1532.7米,泰山形成于约一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是我国最古老的山峰之一;泰山文化对我国历史、人文、政治、文化影响深远因此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泰山位置的崇高性、泰山崇拜的一贯性和泰山文化的普及型也为泰山奠定了“国山”地位。

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把泰山评定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也是世界上公认的地质公园。泰山象征着华夏民族的伟大、质朴、勤劳、智慧和坚韧,泰山安,则国家安;泰山宁,则人民宁!泰山也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国泰民安和社会和谐,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山、文化之山。大型实景演出项目《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就是以泰山文化为创作素材,通过秦、汉、唐、宋、清五朝皇帝登山封禅的历史背景为创作主线。主要了表现了华夏民族敬畏天地的精神导向,弘扬和歌颂了中国历史文化上所呈现的“天人合一”精神。大型实景演出项目《中华泰山·封禅大典》的总策划人是被誉为“实景演出创始人”的著名文化策划大师梅帅元先生。

大型实景演出《中华泰山·封禅大典》舞台依泰山山势而建,自然天成的泰山雄奇险秀的山水实景为封禅大典剧场营造了无与伦比的宏伟气势。整个场地呈V字型,舞台最高点为27米,观众席最高为16.5米,观众席与舞台之间形成45度的独特仰视观看视角。坐在剧场内仰望,四面是隐隐青山、观众席右侧溪水潺潺,花香虫鸣,月夜星空下,山风徐徐,这种感受是室内剧场远远不能达到的。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10

泰山是我国的“五岳”之首,有“天下第一山”之美誉,又称东岳,中国最美的、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一。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自然景观雄伟高大,有数千年精神文化的渗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观的烘托,著名风景名胜有天烛峰、日观峰、百丈崖、仙人桥、五大夫松、望人松、龙潭飞瀑、云桥飞瀑、三潭飞瀑等。泰山于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数千年来,先后有十二位 皇帝来泰山封禅 。孔子留下了“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叹,杜甫则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千古绝唱。

泰山主要景点介绍 篇11

岱庙创建于汉代,至唐时已殿阁辉煌。在宋真宗大举封禅时,又大加拓建,修建天贶殿等,更见规模。其建筑风格采用帝王宫城的式样,周环1500余米,庙内各类古建筑有150余间。岱庙与北京故宫、山东曲阜三孔、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并称中国四大古建筑群。

岱庙占地面积约9.65万平方米,雉堞周匝,四隅角楼,四面辟门,庙内的建筑可分中、东、西三路。中轴线上由南向北依次为正阳门、遥参亭、天贶殿、寝宫东路为钟楼、汉柏院、东御座西路为鼓楼、唐槐院、道舍院。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大殿共九间,长48.7米,宽19.8米,高22.3米,台基为石筑,白石雕栏环绕四周,重檐歇山式殿顶,黄琉璃瓦覆盖。殿内保存有巨幅宋代壁画《启跸回銮图》,长62米,高3.3米,描绘了东岳泰山之神出巡时浩浩荡荡的场面,共有人物630余名,并绘有各类珍禽异兽、山石树木、宫殿楼阁等,构图严谨,疏密相间,气势磅礴,笔法流畅。描绘了泰山神出巡的浩荡壮观的场面。画中人马,千姿百态,造型生动逼真。是泰山人文景观之一绝。

岱庙东路末端的仿木结构铜亭,又名“金阙”,是中国屈指可数的珍贵铜铸大型建筑之一。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原在泰山顶峰碧霞祠内,是奉祀碧霞元君之所,1972年移至岱庙内。铜亭长4.4米,宽3.4米,造型端庄浑厚,铸造工艺极为精湛,堪称中国古代铜铸艺术的精品。

岱庙内碑碣林立,保存着历代的修庙祭告碑、经幢、题名、诗刻等共计151方,一直有碑林的名号。藏于东御座的秦二世诏书石刻,是以公元前209年李斯的篆书镌刻而成的,是目前中国保存的最为古老的文字石刻之一。藏于汉柏院的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的衡方碑、中平三年(公元186年)张迁碑、西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孙夫人碑和唐神宝寺碑、汉张衡不忘碑等,都是著名的碑刻。

以上就是关于泰山景区有几个碧霞祠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