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月仙墓碑前的一千多朵花被人偷走,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

   2022-11-22 12:30:16 网络550
核心提示:谢大脚墓前鲜花不翼而飞 ,于月仙的弟弟去给姐姐 送点儿吃的喝的 ,到姐姐的墓碑前一看,一片狼藉 。姐姐目墓前粉丝和亲属送的鲜花被人偷走。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这事,太惊讶了!那些人偷走鲜花干什么 ,那花已经不能用了。他们干这事儿也太缺德了。那花

于月仙墓碑前的一千多朵花被人偷走,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

谢大脚墓前鲜花不翼而飞 ,于月仙的弟弟去给姐姐 送点儿吃的喝的 ,到姐姐的墓碑前一看,一片狼藉 。姐姐目墓前粉丝和亲属送的鲜花被人偷走。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这事,太惊讶了!那些人偷走鲜花干什么 ,那花已经不能用了。他们干这事儿也太缺德了。那花他们拿去干什么用 真不可思议。

于月仙在新疆阿拉善地区发生车祸,最终医治无效后身亡,享年50岁,于月仙去世之后,引起了非常多网友的关注,于月仙遗体告别仪式的时候很多网友从全国各地赶来想要送于月仙最后一程,而且在于月仙下葬后依然有不少网友从全国各地赶来,专门来到于月仙的坟墓前进行悼念,既然是悼念自然少不了鲜花,于月仙的坟前被各种各样的鲜花包裹数量达到了上千朵但就在最近有网友发现于月仙墓地前的上千朵鲜花在一夜之间不翼而飞了。那么这些鲜花究竟是怎么消失的.而这一切的背后又有什么隐情 如今“大脚婶”已经离开我们一个月的时间了,回想起来惨剧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听闻于月仙车祸去世的消息后她生前相交颇深的好友戏里合作过的同事和她的家人们都沉浸在惋惜和悲痛中,但让人气愤的是在遭遇这样的横祸时网络上还有不少人借着于月仙去世的话题各种蹭热度.

得知于月仙老师被安葬在北京后,很多的影迷还专门从全国各地飞过去只为能悼念一下,从网上公布的照片来看于月仙的墓地已经被一片花海所包围,但令人气愤的事情发生了有网友发现于月仙墓地前的上千朵鲜花不翼而飞了.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于月仙是知名演员来祭拜她的人有很多鲜花越多说明她的人缘越好,工作人员不会做这种没情商的事情.

此时,有一位名叫“苏北小满哥”的网友在某视频平台爆料,称于月仙墓碑前的一千朵鲜花全部被偷走,还十分详细地描述了当天的情况根据这位网友的爆料,前段时间的一大早天还刚蒙蒙亮,就有三个人来到陵园守陵门的门卫没有在意,以为是过来祭拜的,但是这三个人全程鬼鬼祟祟在墓地绕来绕去,不像是来祭拜去世的人,反而是像是来找什么东西,最后他们找到了于月仙的墓地竟然将她墓地前亲友祭拜时送的花全部都带走了.这位网友还爆料偷花的人其实不是别人,就是周围花店的老板和员工他们先是将顾客订的花送往陵园等他们用完之后,再偷偷地去将花偷回来重新改造之后再卖出去。

这些鲜花是亲人用来追悼亡人的里面承载了很多亲情、友情这些附属价值已经远远超越了鲜花本身,现如今却被商家“偷”走售卖,又或者可以在祭拜的时候故意把花束拆开.这样的话某些不良商家就算是想要“二次销售”也没办法了毕竟这都是一些网友的善意就这样被别人无情地利用、抛弃相信叫谁谁心里也不会好受吧对于于月仙突然去世网友纷纷不敢相信坦言没有了谢大脚。

于月仙老师墓碑前的盗花贼已被找到。以前听说过有盗墓贼 ,还没听说过盗花贼 。给月仙老师送鲜花的人都是对 于老师的深深眷念,对于老师的一种尊敬 。那些鲜花都是非常贵的,这些热心的粉丝不远千里来祭拜于月仙 ,可气得是这些鲜花被盗走了 。有热心网友发现墓地附近有不少鲜花店 ,有一家的鲜花店非常特别 。那鲜花不是整整齐齐摆放 ,有些凌乱 。一看就不是新采摘的鲜花,是经过二次整理 ,明眼人看出来了,这些就是于月仙老师墓前的那些花。

双重含义的词语?

一、 不明整体,望文生义

成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意义的整体性。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去进一步深入理解,不能想当然或一知半解。否则,就会误解词义,使用错误。有些成语可以直接从字面去理解而绝大部分成语需要透过字面意义去深刻地理解,如果对成语意义不加认真推敲,仅从字面去简单、肤浅地理解,就会造成望文生义的毛病。

例1、这篇文章不仅结构混乱,而且文不加点,令人费解。

古人写文章都是文不加点。今天的人读起来很吃力。

例2、发展生产力是当前首当其冲的大事,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

例3、三人成虎,人多为王这似乎成了宗派主义者们的信条。

例4、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例5、此城四郊多垒,固若金汤,不宜强攻。

例6、告别时,他非要送我几件高档衣料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辨析:1、中“文不加点”并非“写文章不加标点”,而是“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能写成”。形容思维敏捷,写作技巧纯熟。如:“他略加思索,便提起笔来,文不加点地写下去。” 1、句显然是望文生义,以为“点”就是指标点符号,因而造成误用。其实“点”在这里表示涂改。

2、中“首当其冲”不是“首要的”之意,它比喻最先受到冲击、压力、攻击或首先蒙受灾难。

3、中“三人成虎”与“人多为王”不同义,它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会使人信以为真。

4、中“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5、中的“四郊多垒”与“固若金汤”并提。显然是指此城的城防工事坚固。而“固若金汤”与“四郊多垒”的意思正好相反,“四郊多垒”的意思是指四郊都有敌人的营垒。后用来形容敌人四面进击,形容危急。

6、“大方之家”是指懂得大道理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学有专长的人。大方:大道理。而在例句中,由于望文生义,误将“大方”理解成不吝啬,从而导致了整个成语的误用。

在浩瀚的成语之中,望文生义的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我们不得不加以留意。

二、反 用其义

例1、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例2、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有口皆碑,不容抹杀。

辨析:1、中“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2、中“有口皆碑”,意即“所有人的嘴都是活的记功碑,比喻到处受到赞扬”。

三、褒贬颠倒

成语的褒、贬色彩不同的。例:“半斤八两”与“平分秋色”。“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多含贬义。如:“论本事,他们俩可算半斤八两,都不怎么样。”“平分秋色”比喻双方各得一半,也比喻不相上下,可以匹敌。如:“他的技艺很好,可与名家平分秋色。”这是褒义的。但应该注意的.是,有些成语根据对象、场合不同,可能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复习时应加以防范。如“标新立异”作中性时,可解为“独创新意,立论与人不同”作贬义时,则可解为“为了显示自己,故意另搞一套”。又如“呼风唤雨”,作褒义时,可比喻群众具有支配自然的伟大力量作贬义时,则指反动势力的煽动。有很多成语具有鲜明的褒贬色彩,运用时不能根据句子感情倾向的需要选取成语,就会损害表情达意,或令人失笑。

例1、《三国演义》中《火烧赤壁》一回,活画了蒋干这个不学无术,胸无城府的腐儒形象。

例2、(春天的故事)曲词优美,为群众喜闻乐见,真不愧为阳春白雪。

3、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贝增心喜、蠢蠢欲动。(跃跃欲试)

4、姐姐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平时很少参加社交活动。

辨析:1、中“胸无城府”,形容襟怀坦白,不隐瞒什么。含褒义。

2、中“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含贬义。

3、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据点里的敌人又蠢蠢欲动”。

4、中的“卓尔不群”是指高高直立,超出一般,形容道德、学问的成就超乎寻常,与众不同。这句将“卓尔不群”和“性格孤僻”并列,显然是误认为“不群”就是“不合群”,这与原意大相径庭,应当将“卓尔不群”改为“落落寡合”或“郁郁寡欢”。

以上都是由于色彩不当而造成的成语误用。要注意的是修辞上的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不属此列,它是作者为了取得某种效果而故意用的一种修辞方法,一般情况下,往往加“引号”以加以区分。

例:这个政府(政府)“专心一志”打内战,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口号。

“专心一志”形容非常专心,褒义,这里是作者故意褒词贬用,以达到一种强烈的讽刺效果。

四、使用对象配错

成语有具体的适用对象、范围,或人或事,不能张冠李戴,有的成语只能用于某一对象,必须弄清使用范围和使用对象,若不加以区别也会造成误用。如“汗牛充栋”仅用于物(书),不能用于人“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都是指从小就相识的异性,不能用在同性身上“举案齐眉”只能用在夫妻之间,不能用在兄弟、姐妹、朋友之间“眉飞色舞”只用于人,不用于其他事物“相提并论”可用于人,也可用于事“老气横秋”可用于三类人:(1)老练而自负的人,(2)没有朝气的年轻人,(3)摆老资格的老年人。

例1、各种花卉,争奇斗研若用国色天香来形容,实不为过。

例2、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真是巧夺天工。

辨正:1、中“国色天香”,原指色香俱备的牡丹花,不用于“各种花卉”。

2、中“巧夺天工”,意为“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而“桂林的山水黄山的松”本身就是天然,不在“人工”之列。

五、误用典故

某些成语来源于典故,来源于古诗文,往往有其特定含义,浓缩了许多内容,如果不懂得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特殊意义那么就容易误用。

例1、随着双边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终于结为秦晋之好。

例2、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辨正:1、中“秦晋之好”,指两姓联姻,并非指两国关系友好。

2、中“让梨推枣”,用指兄弟关系友爱,不用于母子关系。

六、人称或角度不当

例1、厂长的发言确定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例2、在家里,爸爸做事总是先斩后奏,什么事情都是做了以后才让我们知道。

辨正:1、中“抛砖引玉”,用于第一人称谦让之辞,不适用以第三人称叙述。

2、中“先斩后奏”,用于下级把事情处理完后再向上级报告,不适用于平辈关系或上对下。

七、不分程度轻重

有些成语词义有轻重之别,切不可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

例1、考前每个考生都应充分做好复习准备,否则,上了考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就会影响正常水平的发挥。

例2、王老师勤勤恳恳,日理万机,在教坛上默默奉献了30年。

例3、工人俱乐部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辨正:1、句中,“三长两短”,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也特指死亡,程度很重,不适于用于句1、。

2、“日理万机”的意思是指一天内要处理上万件事务,一般指君主或领导人每天忙与处理繁多的政务。该词词义较重,用在普通老师身上,就犯了“大词小用”的毛病。

3、 “包罗万象”形容内容庞杂,无所不有。而本句谈不上“包罗万象”,也有“大词小用”的毛病。

八、缩小词义使用范围和数量关系

(1)顾此失彼。 如:“排雷是生死攸关的工作,这个排雷部队已伤亡200多人。”(“生死攸关”是指生和死两个方面,而从整个句意来看,强调排雷工作的危险性,并不包含“生”,顾此失彼而造成失误。)

菊花盛开,姹紫嫣红,煞是好看。(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卉鲜艳娇美。而“菊花”并不代表各种花卉。)

(2)语义相左。 如:“新兴商城才开张,鸿运百货大厦又敲响了锣鼓,两家商店形成了鼎足之势。”(“鼎足”是指三方面局势,前文是“两家商店”,语境义与成语含义相悖而误。)

九、尊卑关系颠倒

例1、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例2、正值老教授八十寿辰之际,晚辈们集体送去了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恭祝您老长命富贵”。

辨正:1、中,“不耻下问”,意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2、中,“长命富贵”,旧时用于对小孩的祝福。

十、比喻不当,在理解愿意的基础上,把握比喻义。

和盘托出:原意是端东西时连盘子一起托了出来。比喻毫无保留地说出实情。了解该成语的原义和比喻义,使用时就不会出差错。

李代桃僵:语出古乐府《鸡鸣》:“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来是用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爱相助。后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例1、辩论会上,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教授真有一种如坐春风之感。

例2、好一幅“梅花闹春”图,这妙手回春之作,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辩正:1、中,“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教诲”。

2、中,“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术高明,能把病人治好。

十一、搭配不当

例:这篇杂文对社会时弊的议论更是惟妙惟肖。

辨正: “惟妙惟肖”:形容刻画或描摹非常逼真。而句中的主语是“议论”,“惟妙惟肖”与它搭配,显然不当。

十二、生搬硬套。牵强附会

例1、在那磋砣岁月,我们的革命先辈爬雪山,过草地,吃了多少苦啊!

例2、节日的夜晚,华灯齐放,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辨正:1、中,“磋陀岁月”:原意为把时间白白地耽误过去,而句中理解为“艰苦岁月”了,牵强。

2、中,“美轮美奂”:形容屋宇华丽、高大众多。句中将此词用以形容灯光,实属附会之词。

十三、似是而非,彼此误代

(1)形相近而义不同的。例:“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这两个成语只有开头的一个字不同。两者都有“听了使人震惊”的意思,而“耸人听闻”还有“夸大或捏造事实来使人震惊”的意思。如:“他们散布了许多耸人听闻的谣言,企图扰乱人心。”这句中的“谣言”指没有事实根据的消息,因此用“耸人听闻”来与它搭配是恰当的,如果用“骇人听闻”就不确切。

(2)意义相近而又有细微差别的。例:“功亏一篑”与“前功尽弃”,这两个成语都有“最后未能完成,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的意思,而“前功尽弃”这个成语本身并未指明以前的努力为什么白费。这就是两者的区别。如“这次试验眼看就要成功了,要坚持下去,千万不能松动,否则,功亏一篑,实在可惜。”“炸城的工事也遭到了好几次的顿挫,……每遭一次顿挫,总要使前功尽弃,又来重起炉灶。”

1、我收到一封国外来信,上面的邮票不胫而走,不知被哪个集邮迷撕去了。

2、她父亲思想开明,对女儿和儿子等量齐观,并无重男轻女的思想。

分析:例1、中“不胫而走”应为“不翼而飞”。“不胫而走”是指没有腿而能行走,“不翼而飞”是指没有翅膀却能飞走。“不胫而走”侧重指事情、消息等用不着刻意宣传,就迅速流传开来,而“不翼而飞”则着重指什么东西突然不见了

例2、中的“等量齐观”应改为“一视同仁”。这两个成语虽说都有“同样看待”的意思,但“等量齐观”一般用于生命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如:”因为他是把贫富、贵贱、智愚、贤不肖、是非、大小,都一律等量齐观的。“而一视同仁”着重强调的是对人或动物的态度是平等的,不分厚薄亲疏,如:“是故圣人一视而同仁,笃近而举远。”

例3、乐于助人本是无可厚非的,可是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种迂腐。

例4、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另眼相看。

例5、对贫困地区,大家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无所不至。

辨正:3、中“无可厚非”应换为“无可非议”。

4、中“另眼相看”应换为“刮目相看”。

5、中“无所不至”,意思是“什么坏事都做或坏事都做遍了”。若换成“无微不至”就好了。

另外,像以下成语也容易误代:

不可思议——不可理喻

梦笔生花——妙笔生花

披肝沥胆——呕心沥血

首屈一指——屈指可数。

十四、词不达意,自相矛盾

例:1、离家出走的小燕来到公园电话亭:“妈,我成了断线风筝,无家可归了。”

2、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3、这次演出比较成功,只是个别动作有点装腔作势,不自然。

辨正:1、“断线风筝”: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而句中“小燕”却在“打电话给妈妈”,显然自相矛盾。

2、用“穿云裂石”形容大力士的功力令人费解,“穿云”指冲上云霄,“裂石”指使石头裂开。大力士可以使石头裂开,但他们如何冲上云霄呢?冲上云霄仅靠人体的力量是不够的。

3、中的“装腔作势”除褒贬失当外,也犯了顾此失彼的错误。“装腔作势”是指故意装出一种腔调和姿态,形容做作。例句是针对“个别动作”而言,很显然,动作只能“作势”,不能“装腔”。

十五、两个成语连用,造成自相矛盾

例:从风格上看,李诗飘逸豪放,杖诗沉郁顿挫,孰优孰劣,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半斤八两”:彼此一样,形容差不多“各有千秋”:各有特长,应删掉“半斤八两”。

十六、误用词性

1、我们必须打破老一套的墨守陈规。

2、历史上也曾有那么几位文韬武略的英雄人物,想统一天下,但是未曾实现自己的抱负。

分析:1、除了“老一套”与“成规”语意重复外,还犯了词性误用的错误。“墨守成规”是个动词性短语。作者却让它带上了“老一套”以个定语。显然是把它当成名词性短语看待了,可将“老一套”去掉,并将“墨守成规”改成“陈规陋习”。

2、是把“文韬武略”当成形容词或动词短语看待了,其实“文韬武略”是个并列关系的名词短语。如果要让它作“英雄人物”的定语,必须在之前加上“具有”之类的词。

十七、弄错时代,不合逻辑

1、庞涓对部下笑道:“我早知道齐兵怯弱,果然被我追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了。”

2、荆轲对太子丹说:“臣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分析:上述两句中,庞涓、荆轲都是战国人,而加点的两个成语分别出自《晋书谢玄传》和清代吴研人的《痛史》,“前人”不可能说出“后人”的话,所以不合逻辑。

十八、堆砌成语

1、在辩论会上,它的观点被驳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面目全非。

分析:在这个例句中,加点的三个成语语意相近,重复使用,表面上似乎很有说服力,实则罗嗦,不如任意删去两个。

综上所述,只要我们熟悉成语的以上18种误用现象,做题时留意,解决成语这道题应该不是难事。

一起猜成语图三朵云五朵花

有些成语有不止一个义项或感情色彩,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其中一个 义项或感情色彩使用较多,就容易将另一个意义或色彩忽略,一旦使 用便认为是错误的。

天真、无暇、蓝天、原野、清纯、美丽、浪花、晨露、夕阳、大漠、奋斗、青年、背影、烟花、高贵、辉煌、灿烂、婀娜、听兰、听蓉、语芙、夏彤等。

部分词语解释

一、天真[ tiān zhēn ]

1、心地单纯,性情直率;没有做作和虚伪:~烂漫。

2、头脑简单,容易被假象迷惑:这种想法过于~。

二、高贵[ gāo guì ]

1、达到高度道德水平的:~品质。

2、极为贵重的:服饰~。

3、指地位高、生活享受优越的:~人物。

92个双重含义的成语:

1.按图索骥:既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也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暗送秋波:既指献媚取宠,暗中勾结,也指有情人暗中眉目传情。

3.百花齐放:指同一事物有许多做法,同一内容有多种形式。比喻艺术上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指各种花卉一起开放。

4.标新立异:指特创新意、与众不同,褒义。有时也指故意提出新奇的主张以显示自己,贬义。

5.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也形容形势危急。

6.不三不四:形容人不正派、不规矩,也用来说明事物不成样子,与“不伦不类”相似。

7.不翼而飞:一般指(东西)突然不见了。也可指(言论、消息、诗文等)不待宣传就迅速传播开了。

8.朝秦暮楚:比喻人反复无常。亦谓朝在秦地,暮在楚地,比喻行踪不定或生活不安定。

9.乘风破浪:比喻志向远大,不怕困难,奋勇前进。也指飞速地航行。

10.赤膊上阵:比喻不顾一切地猛打猛冲的作风。也比喻坏人公开跳出来干坏事。

11.处之泰然: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可指对事情无动于衷。

12.垂涎三尺:形容嘴馋,也形容特别羡慕,渴望得到。

13.春风得意:既可以指进士及第后的得意心情,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官场腾达或事业顺心时洋洋得意的样子。

14.粗枝大叶:形容简略或概括。也形容草率不认真细致(该义项使用较多)。

15.灯红酒绿:形容寻欢作乐的腐化生活也形容都市或娱乐场所夜晚的繁华景象。

16.登峰造极:比喻成就达到最高境界。也比喻做坏事猖狂到极点。

17.独善其身:既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也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18.短小精悍:形容人身躯短小,精明强悍。也形容文章或发言简短而有力。

19.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也用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20.非同小可:不同一般的小事。形容事情重要,情况严重,不可忽视。也指人的学问、本领不同寻常。

21.分庭抗礼:比喻双方平起平坐,不相上下。有时也指相互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的言行。

22.粉墨登场:既指化装上台演戏,也讽刺某些人登上政治舞台。

23.粉身碎骨:可以比喻被彻底摧毁的下场,贬义词。也可以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丧失生命,褒义词。

2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25.高视阔步:可以形容气概不凡,含褒义。也可以形容态度傲慢,含贬义。

26.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也指深刻的议论。

27.高枕无忧:可以比喻放松警惕,贬义词。也可以形容无忧无虑,中性词。

28.狗尾续貂:比喻拿不好的东西补接在好东西后面,前后不相称。多用于文艺作品,也用作谦辞。

29.顾影自怜:既指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

30.光怪陆离: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也形容事物离奇多变。

31.规行矩步:既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也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32.海底捞月:比喻去做根本不能做到的事,贬义词。也可形容弯下身子抓起很快就要落地的东西时的动作姿态,中性词。

33.海阔天空:形容大自然的广阔,也比喻想象或说话毫无拘束,漫无边际。

34.呼风唤雨:既比喻进行煽动性活动,也比喻人能够支配自然。

35.昏天黑地:既形容人生活荒唐颓废,也形容人神志不清。

36.洁身自好:指保持自身纯洁,不去同流合污。也可用做只顾自己,怕惹是非。

37.金玉满堂:既指占有很多财富,也比喻人很有才学,学识丰富。

38.炯炯有神:形容眼光发亮,很有精神。多用于人物,也可用于一般动物。

39.看风使舵:指看情势办事,一般作贬义词。但也可作褒义词。

40.苦心孤诣:形容尽力钻研、经营,达到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也形容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费尽心思。

41.老气横秋:形容人摆老资格,自以为了不起的样子,也形容人没有朝气,暮气沉沉的样子。

42.冷若冰霜:既形容人不热情,不温和,也形容人态度严肃。

43.冷眼旁观:既指用冷淡的态度从旁观看,不愿参加,也指用冷静的态度从旁审视。

44.例行公事:既指只重形式,不讲实效的工作,也指按照惯例处理的公事。

45.两袖清风:比喻做官清廉,也比喻贫穷或手头没有积蓄。

46.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指暴露得很彻底。

47.另起炉灶:既比喻脱离集体另搞一套,也比喻重新做起。

48.另眼相看:褒义指看重和优待贬义指用另外的眼光来看待,含有歧视的意思。 

49.眉来眼去:多用于男女示爱,也指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50.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51.绵里藏针:既比喻外貌柔和,内心刻毒,也形容柔中有刚。

52.面面俱到:指各个方面都注意或照顾到了,没有一点遗漏,中性词。也可指虽然照顾到各个方面,但是一般化,贬义词。

53.难分难解:既指双方争吵,打斗相持不下,难以分出胜负,也形容双方关系异常亲密,难于分离。

54.难兄难弟:彼此曾经共过患难的人或彼此处于同样困境的人。(“难”念nàn)也可指讥讽二人同样坏。(“难”念nán)

55.旁若无人:形容高傲,贬义词。也可以形容态度自然,褒义词。

56.平铺直叙:指说话写文章平平淡淡,没有起伏,重点不突出,贬义。也指说话写文章不加修饰,按顺序直截了当地叙述。

57.平易近人:比喻态度和蔼,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形容文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58.奇文共赏:既指把荒谬、错误的文章发表出来供大家识别和批判,也指把新奇的文章拿出来共同欣赏。

59.谦谦君子:既指故作谦虚而实际虚伪的人也指谦虚,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60.穷形尽相:既指丑态毕露,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

61.如虎添翼:既可以比喻强大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强大,也可以比喻凶恶的因增添力量更加凶恶。

62.沙里淘金:既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也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

63.数米而炊:比喻把精力都放在做琐碎小事上,以至劳而无功。也形容生活困窘。(此义项使用较多)

64.四平八稳:既形容说话、做事情、写文章稳当,也指做事情只求不出差错,缺乏创新精神。

65.贪多务得:原指尽量多地求得知识。后多指贪心不足(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

66.堂而皇之:形容公开或不加掩饰。有时也用于形容体面或气派大。

67.万紫千红:现多指繁荣兴旺、丰富多彩的社会现象。也指百花盛开,色彩艳丽。

68.无为而治:古代儒家主张的以德政治民,不用刑罚。后多指寓治于教化之中。现指放任自流,不加约束治理方法。

69.舞文弄墨:既指歪曲法律条文作弊,也指玩弄文字技巧。

70.想入非非:一般用来形容胡思乱想,不切实际,多用于贬义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中性)。

71.行若无事:既指在紧急关头态度镇定自若,也指对坏人坏事,听之任之,满不在乎。

72.秀色可餐:形容美好的容色使人忘掉饥饿,多形容女子容貌非常美丽。但也可指山林花木非常优美。

73.循规蹈矩:一般形容拘泥保守,贬义词。也可指按照规则行事,褒义词。

74.洋洋洒洒: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才思充沛,长篇大论连绵不断。也形容规模盛大,气势磅礴。

75.一塌糊涂:可以指乱到不可收拾或糟到不可收拾,贬义词。也用来表示程度之深,中性词。

76.一针见血: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

77.引火烧身:既比喻自讨苦吃或者是自取灭亡,也比喻主动暴露自己的问题,争取批评教育。

78.瞻前顾后:既形容做事情以前考虑周密细致,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79.战战兢兢:形容因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80.枝繁叶茂:形容枝叶繁密茂盛,也比喻子孙繁盛。

81.指手画脚:形容轻率地指点、批评,含贬义。(该义项使用较多)也形容说话时做出各种动作示意。

82.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迅速;也比喻办事圆滑。

83.捉襟见肘:原来是说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比喻顾此失彼,无法应付。

84.寿终正寝:指老年人死在家里,也比喻事物的消亡。

85.拐弯抹角:形容行路曲折很多,也比喻讲话不爽直。

86.行云流水:形容诗文书法等自然流畅,不受拘束,就像飘浮着的云和流动着的水一样。也形容事物流传不远,易于消失。

87.鸾飘凤泊: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夫妻离散或文人失意。

88.天马行空:比喻思想行为无拘无束形容文笔超逸流畅。

89.国色天香:女子容貌超群牡丹花色香倶佳。

90.纵横捭阖:形容在政治上运用各种手段分化争取形容文章大开大合,不受拘束。

91.齐大非偶:比喻婚姻不是门当户对双方势位悬殊,难于建立对等关系。

92.移宫换羽:指乐曲换调指事情内容有所变更。

三五成群。

【成语】:三五成群

【读音】:sān wǔ chéng qún

【释义】:三五成群就是三个、五个的人在一起;形容一伙一伙的人,以几个人组成在一起。

【出处】: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近义词】:成群结队

【反义词】:风流云散、形单影只

【示例】:一般也有轻薄少年及儿童之辈,见他又挑柴,又读书,三五成群,把他嘲笑戏侮。

以上就是关于于月仙墓碑前的一千多朵花被人偷走,这件事到底是谁干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