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2023-01-28 23:49:22 网络440
核心提示:南京大屠杀于1937年12月13日开始长达四十多天结束。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

南京大屠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南京大屠杀于1937年12月13日开始长达四十多天结束。

南京大屠杀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日军攻入南京城,开始了长达四十多天的南京大屠杀。

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

战后,中国国民政府对南京大屠杀进行了广泛的调查。其中,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经调查判定,日军集体屠杀有28案,屠杀人数19万余人,零散屠杀有858案,死亡人数15万余人,总计死亡人数达30多万,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

扩展资料

新华社南京2018年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国务院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晨出席并讲话。

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纪念馆集会广场庄严肃穆,现场国旗下半旗。广场西侧的“灾难墙”上,灰黑的底色映衬着“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14个白色大字。8000余名各界代表胸前佩戴白花,静静肃立。

解放军仪仗大队18名礼兵齐步行进至公祭台两侧伫立。国务委员王勇主持公祭仪式,全国政协副主席王正伟和中央军委委员张升民出席。

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老同志代表,中央党政军群有关部门和东部战区、江苏省、南京市负责同志,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港澳台同胞代表。

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及遇难同胞亲属代表,国内外相关主题纪念(博物)馆代表,国内有关高校和智库专家代表,中日韩宗教界代表,驻宁部队官兵代表,江苏省各界群众代表等参加公祭仪式。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南京大屠杀

参考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举行2018年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

7.11南京留学生被杀起因是什么?

导语:在日军攻占南京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30多万人被屠杀殆尽,在这样大规模屠杀中,不论男女老幼,不管婴儿还是妇孺,只要是中国人就是他们被屠杀的理由。那么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天发生的呢?下面就来看看南京大屠杀是几月几号的相关介绍。

南京大屠杀是几月几号 南京大屠杀是哪一天

南京大屠杀是1937年12月13日。

1937年12月13日,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中国手无寸铁的军民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 寰的大规模屠杀。据1946年2月中国南京军事法庭查证:日军集体大屠杀28案,19万人,零散屠杀858案,15万人。日军在南京进行了长达6个星期的大屠杀,中国军民被枪杀和活埋者达30多万人。为此将每年的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江苏省南京市政府还在南京城西江东门茶亭东街原日军大屠杀遗址之一的万人坑筹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于1985年8月15日落成开放。此外,还在其他屠杀现场如燕子矶、草鞋峡、中山码头、汉中门等遗址及遇难同胞尸骨丛葬地中华门外等处,建立了15块纪念碑。 

30万人被杀为何不反抗

当时南京是国民政府的都城,而南京城内也有重兵把守。但是依然没有守住日本军队的猛烈进攻,当时蒋介石看到情况不妙就先撤退了,而只留下一部分的守军守护南京城,但是这些人后来也在日军的强势进攻下全部牺牲了,而当时南京城作为民国政府的首都,在当时是人口最密集的一个城市,但是当时南京城被日本鬼子包围之后这些人都被困在了南京城内无法出逃。

这也是导致民国政府战败之后30万中国同胞被俘的场面!而这也到了一个至关重要天的一个点,就是很多人都会质疑日本进入南京的时候南京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不全民皆兵进行反抗!其实不是他们不想反抗,当时南京城内虽然有30万人之多,但是日军人数也高达20万人之多,而且装备精良,而我们的中国百姓连枪都没有,所以只要一有人有动作,这些日本兵马上就会残忍的杀了他。

所以这30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同胞当时只能投降,因为这样才有一线生机。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些日军如此的残暴无比,全部将他们残忍的杀害,这些原因也让人很无奈!

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指出,设立国家公祭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第一,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际惯例。因为民众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战争中牺牲的,更多的是普通民众,值得纪念。

第二,将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历史的传承,需要一定的方式,我们现在要用国家公祭日的形式固定下来。

第三,设立国家公祭日,是国家意志,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不是今年悼念,明年不悼念。我的理解是,国家立法了,必须每年执行,今后每年都要做,而且是国家来做。

第四,对日本否定南京大屠杀,是个狠狠的反击。每次日本参拜,我们仅仅表示抗议、表示愤怒是不够的。30万的数字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我们用国家意志,把它确认下来,南京的历史不能否认。

相关推荐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的意义 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是什么时候

2018年是南京大屠杀多少周年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第几周年

2018是第几个南京大屠杀纪念日 2018年是南京大屠杀81周年纪念日

南京大屠杀是哪年哪月哪日 南京大屠杀发生在什么时候

7.11南京留学生被杀起因是两人发生口角。

2018年7月11日的凌晨2点左右,一位中国小伙持刀行凶,外籍留学生因伤势过重而死亡。通过翻看警方公布的监控视频蒙圈儿发现,悲剧的起因仅仅是两人在街头不知为何发生了争吵。

两人争执了几分钟,中国男子让外国人站在原地别动,自己去拿东西。几分钟后,男子手拿一把 U 型锁回来,然后准备上车离去的时候突然转身,用锁猛击外国人头部。在混乱中,男子不知何时掏出刀再次猛击外国人两次。根据最后警方的描述,外国留学生身中数刀,抢救无效死亡。

警方发布通告

2018年7月11日,南京警方发布通告,通告全文如下:

2018年7月11日2时47分,南京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台接群众报警,称有人在碑亭巷南京卷烟厂附近打架。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一外籍男子重伤倒地,随即通过急救中心将受伤男子送往医院,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

经连续工作,初步查明:当日凌晨2时40分许,受害人莫某(男,26岁,外籍留学生)携女友途经碑亭巷时,与骑电动车的丛某(男,28岁,黑龙江省望奎县人)因口角发生争斗,后丛某持刀行凶,致人死亡。

目前,丛某已被公安机关抓获,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以上就是关于南京大屠杀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