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包肉最详细的做法和选肉标准

   2022-09-29 19:33:15 网络570
核心提示:其用猪之脊肉(清真菜则使用牛肉)和淀粉,经两遍油炸而成,一炸熟,二炸色,出锅时浇汁并着以香菜点缀。 传统做法特点 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酸甜可口。 传统做法 原料: 猪里脊肉300克 姜丝5克 葱丝20克 香菜10克 精盐、料酒、酱

锅包肉最详细的做法和选肉标准

其用猪之脊肉(清真菜则使用牛肉)和淀粉,经两遍油炸而成,一炸熟,二炸色,出锅时浇汁并着以香菜点缀。

传统做法特点

色泽金黄,外酥内嫩,酸甜可口。

传统做法

原料:

猪里脊肉300克 姜丝5克 葱丝20克 香菜10克 精盐、料酒、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色拉油各适量。

制法:

1.猪里脊肉改刀成7厘米长、5厘米宽、0.2厘米厚的大片,用精盐、料酒拌匀码味;用水淀粉及少许色拉油调成稠糊;另用酱油、白糖、醋、味精、鲜汤、水淀粉等对成滋汁。

2.炒锅置火上,放入色拉油烧至六七成热,先将码好味的肉片与稠糊拌匀,再一片片展开,逐一下入锅中,炸至外酥内嫩时捞出沥油。

3.锅留底油,投入姜丝、葱丝炸香,下入炸好的肉片,烹入滋汁,翻拌均匀后起锅装盘,撒上香菜即成。

改进后的做法

改进后的“锅包肉”前半部分的制法和传统“锅包肉”大体相同,只是在对滋汁的时候,借鉴了粤菜“糖醋汁”的调制方法,在滋汁中加入了一些粤菜调料,使成菜南北融合,风味别致。

原料:

番茄酱750克 冰花酸梅酱3瓶 OK汁半瓶 李派林汁200克 番茄沙司1瓶 糖1500克 白醋2瓶 胡萝卜3根 西红柿2个 鲜柠檬1个 胭脂红、柠檬黄色素各少许。

制法:

1.胡萝卜、西红柿、鲜柠檬均洗净切片。

2.锅置火上,掺入清水4500克,放入胡萝卜、西红柿片,用大火烧沸后,转用小火煮至胡萝卜、西红柿酥烂,打去料渣不用,加入番茄酱、酸梅酱、OK汁、汁、番茄沙司、糖、白醋,搅拌均匀后再加热片刻,离火。

3.将胭脂红、柠檬黄色素用水调匀,徐徐加入锅中,直至色泽金红,最后将鲜柠檬片放入锅中,浸泡至出味后,即可随时取用每份菜可用新式滋汁约75克。

名厨指点

锅包肉基本是个溜的做法,所以很简单。

先要准备肉片,如果比较讲究可以用里脊,否则一般的后臀尖啥的就行。可以稍微有点肥的。肉切的厚度跟你外面吃的差不多就行。要是你切的厚可以用刀背稍微拍拍松,薄的话这工序就省了。

放盐、料酒把肉喂一下。用淀粉(最好是土豆淀粉)调成糨糊,一定是要调成能挂在肉上的。

锅里放油,烧一下,冒冒烟,然后将喂好的肉片在那淀粉碗里沾一下,让肉片两面都沾上淀粉,然后下锅炸。(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糊一定别挂多了,只要两面沾上些就足够了。多了可就成肉夹馍了!)

记得,肉片要一片片地挂糊,下锅,下去后要马上打散,否则会沾在一起。

这时候油不能太热,关小些火,目的是要把肉炸熟。

如何知道熟不熟呢?如果你不怕烫可以尝尝。要是怕烫就找个长点的筷子戳一下,看能不能戳透,很容易就戳透说明肉熟了,可以出锅了。

把肉捞出来后,就可以准备汁了。

汁有两种,一种是甜酸口,主要原料是米醋、白糖、一点盐和胡椒粉以及味精。把这些调料放小碗里弄点水搅拌均匀,尝尝味道差不多了就行(突出甜酸口)。为了好看可以在调好的汁里加1、2滴酱油。记得,水一定要少!一种是咸口,就是放酱油、盐和胡椒粉以及味精(注意酱油不要放太多) 。

调好了汁,再切些蒜片和葱丝备用。

继续烧那油锅,把油烧的7成热,把刚才炸好的肉片全倒进去回一下锅。这次的目的是上色,所以火可以大些,油可以热些。不过注意观察,省得肉糊了。

炸好了肉,找另一锅坐火上,放油,烧热后放入蒜片、葱丝呛锅,把炸好的肉片倒进去,翻炒几下,下调好的汁。

如果你的汁调的刚好,烹一下后很快会被肉片吸收掉,不会有太多富裕。如果发现还有一堆汤,也别急。先把肉片盛出来。把剩下的汁开一下,然后放些水淀粉勾芡,再浇在肉片上。因为肉是熟的,所以这个过程很快就可以完成。

锅包肉是什么地方的菜呢?主要调料有哪些?

别说味道,口感等等各种都有区别。这三个菜从起源上就不一样。菠萝咕咾肉(不是咕嘟肉)是粤菜,起源于一道“酸甜猪肉”。广东那边的泡菜都是用糖醋渍出来的嘛,当年厨师觉得糖醋水倒掉太可惜,就会用来炒猪肉,以前里面是加剩下的泡菜的,后来慢慢演变成菠萝了。锅包肉是东北的。糖醋里脊名符其实是全国都有的菜了,南方那边也有叫“樱桃肉”的。以前菠萝咕咾肉会选五花肉,现在大家慢慢都换成里脊肉了,健康饮食嘛。

就挂糊来讲,菠萝咕咾肉是拍干淀粉,糖醋里脊拖淀粉蛋糊,锅包肉拖的糊是色拉油和水淀粉调的糊,所以口感首先就有区别。菠萝咕咾肉在薄薄一层脆皮后面直接是肉的口感,糖醋里脊香酥,锅包肉香脆,都能明显吃到外面一层壳。

调味的话,粤菜那边习惯用白醋,菠萝咕咾肉正宗的是用白醋和糖调出来的芡汁,裹在炸成金红色的肉上,点缀菠萝和彩椒(当然最正宗的是泡菜,但是菠萝咕咾肉嘛……我就照着菠萝算了)。锅包肉首先要用葱姜丝炝锅,调味是糖和醋(醋我不知道用什么种类,应该不是白醋【看过评论后修改:有人说是白醋或者醋精,这个我的确问过饭店老板,对方明确否认告诉我就是普通的醋】),起锅前加香菜和胡萝卜丝。糖醋里脊则是葱蒜炝锅,料汁里除了糖醋还会加麻油、酱油之类,调料组合、醋的种类等等各地差别太大了(不过江浙那边传过来的,大概正宗的是用香醋?)……哦对刚刚忘说了,菠萝咕咾肉的肉切块,糖醋里脊的肉切条,锅包肉切片,所以口感来讲前两者会更加丰腴,因此锅包肉的调味会更鲜明一点。对了,正宗的锅包肉料汁不是厚厚一层裹在上面的,而是像水一样薄薄地在肉表面沾一层,远远地就能闻到明显的醋味儿,口感轻盈,咬下去酸甜的味道便在嘴里爆炸开,非常美味。

锅包肉的酸甜口是白醋(没错就是白醋)和糖调的,如果在有烧鲤鱼经验的朋友自然知道过油保证鱼肉松嫩,用的就是白醋,别想多了。没有用老醋的,那也是傻。

番茄酱那绝不是正统,邪教中的邪教,良心大大的坏了。(什么玩意乱七八糟的,喂你你能吃的下去么)

一盘地道正宗的哈尔滨道外的锅包肉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哈尔滨道外张包铺。他家锅包肉做的比包子更好吃。(拍摄于2015年3月6日张包铺)

——————————————————————————

香菜·姜·胡萝卜三丝一个都不能少,远远就要醋香扑鼻生津。颜色是这样金灿灿的。外酥脆,里嫩,咬一口要有层次丰富的爆炸感,微甜不腻(让人吃的时候就尝出加了糖的味道,那就是放多了,失败),不能软绵绵,不能太老嚼不动(可以轻松用牙和筷子协作撕开),不能黏糊糊,糊(哈尔滨读音 hu4)要和肉贴的紧实,盛盘不能有汤儿。

其实道外很多小店菜馆子,锅包肉都做得非常有风味水准极高(高手在民间),我只是说了一个装潢人气比较好的店,还可以吃吃他家排骨馅和豆腐馅的包子,别的地方吃不到的(废话,张包铺本来就是卖包子的)。

这个是哈尔滨锅包肉一个比较标准的示范。一个好的锅包肉有几个标准。首先闻,以前的饭店都小,只要后厨一做锅包肉,前面店里肯定能闻到这是锅包肉。菜一上来,先不说别的,就那酸劲冲劲都让人食欲大开。二看,辅料有葱姜蒜,还有胡萝卜丝和香菜,这五样是必不可少的。肉要金黄色,金黄中带红。红色的是挂糊没有挂到,导致直接肉接触油出现的样子。一个良心的店家,不会再锅包肉上裹上厚厚的糊,让你看不到肉。三就是吃,锅包肉讲究外焦里嫩,酸甜可口,而且干爽。吃完过后不会发现盘子有很多汤汁。但是吃起来会有一点噎人。不适合直接就饭吃,最好加个尖椒干豆腐或者地三鲜搭配

这个图是糖醋里脊,看这个厚厚的芡汁,这颜色,味道上也会比较更容易接受(没有姜蒜和香菜)

这个是咕姥肉,看辅料配菜,辣椒和菠萝。酸甜的味道不如锅包肉浓郁,带有一定的果香味,还是芡汁问题。无论是锅包肉还是糖醋里脊,他们的肉都是里脊肉,全痩的里脊肉!!!!!而咕姥肉和下面的樱桃肉里头都是五花的!!!!良心点用瘦肉多的,坑爹的一块可能就是特么的大肥肉啊!!!!我小时候吃肥肉会吐,吃樱桃肉有一次就中奖了,从此结下了梁子。咕姥肉吃的还是香港某著名粤菜店,坑了坑了。

这是樱桃肉,番茄酱调芡汁,配上樱桃罐头和豌豆,吃的不多,不爱吃。

这个是溜肉段,咸口的,也是用五花肉,比较坑,肉要比锅包肉好嚼,比较下饭。

=======分割线==========================================================

现在锅包肉也在变种,加水果的,换成牛肉鸡肉的,都很多。但那个醋味,那个干爽是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的。自己在香港偶尔馋了也会做锅包肉,给点干货诀窍。

锅包肉好吃第一个在于炸。

饭店的油温比较高,火比较硬炸出来的东西比较好吃,再加上是东北的大豆油,那简直了。

一般家里的火达不到,炸完之后肉就软了,比较麻烦。比较好的办法是先用小火炸一下,把肉炸熟,然后再用大火炸一下把肉炸脆,效果就出来了。

上糊一定要放一些油。淀粉糊最好用土豆淀粉,肉会更嫩一些。

糖醋比例,这个因人而异吧,我个人喜好醋多一点的。醋一定要用米醋,香醋出来的颜色就不对了!!!!陈醋更是坑爹!!!可以加点生抽调味。

==================================================分割线===============

去东北小饭店吃饭,一定要吃地三鲜,尖椒干豆腐,锅包肉,其余随便。记得配米饭。再来一瓶大白梨。

吉林人爱吃的锅包肉,最地道的做法是什么呢?

锅包肉是东北特色菜,黑龙江、吉林、辽宁的餐桌上都比较容易看到锅包肉这道菜,做法和味道上有细微的差别,口味各有千秋。做锅包肉这道菜用的主要调料是生姜、大蒜、盐、生抽、糖、五香粉、料酒、醋、番茄酱。有的地方做锅包肉不用番茄酱,就是靠白糖和白醋或者香醋调出酸甜口味,有些小餐馆直接用工业配置的酸甜汁来调酸甜味道。

锅包肉的传统做法

材料:猪里脊肉400g、花生油 500ml、白砂糖 50g、醋 30ml、淀粉 100g、蒜 、香菜、葱、姜适量。

制作步骤:

1、里脊肉切成2毫米厚的片,加入淀粉和少量水拌匀。

2、葱姜切丝,大蒜切末,香菜切段。

3、炒锅烧开,将肉片拨开放入锅中翻炒,炒好后捞出。

4、锅中留少量油,葱姜蒜放入锅中炒,倒入糖、醋、盐。其量也可适当增减,视个人口味而定。

5、将炒好的肉片放入锅中拌匀,加入香菜,快速翻炒,将汤汁均匀地涂在肉片上立即出锅,避免肉片长时间变软。

6、出锅装盘。

番茄酱版锅包肉的做法

材料:猪里脊肉400克、番茄酱45克、白糖35克、米醋15克、盐2克、淀粉60克、芝麻10克、油800克。

制作步骤:

1. 猪肉切成约2毫米厚的片状。

2. 将猪肉拌上水淀粉抓匀,为保证挂糊均匀,分几次加入水淀粉。

3.在锅里用淀粉做猪肉的面糊,里面放油(油起到酥脆的作用),大约一勺多。

4. 肉片抓匀放入油锅中炸至金黄色后捞出油。

5. 锅内留少许油,放入番茄酱,加糖、盐、米醋,炒匀后放入炸好的肉片。

6. 迅速翻炒,将挂糊均匀的锅包肉出锅,撒上芝麻即可。

如何评判一份锅包肉做得好不好

评判一份锅包肉做得好不好主要看配菜,配菜一般是胡萝卜丝、葱丝还有香菜,突出锅包肉的香味,以及不会太腻。还有就是肉上的淀粉糊,必须要是土豆淀粉,不能太软,炸至外表酥脆。即使蘸汤也不会软塌为好。

锅包肉的不同之处大多在于酱汁的做法不同,哈尔滨锅包肉的传统做法就是糖醋打底。辽宁的锅包肉由最初的放番茄酱改为番茄沙司,颜色更加鲜艳,酸甜味口感也显得略有不同。

评价锅包肉做的好不好,跟其他的菜没有区别,色、香、味三个维度来评价,胡萝卜丝、葱丝、香菜段、姜丝、蒜片搭配起来,配合炸制金黄的锅包肉,金黄色的汁水,看上去色泽诱人,在弥漫着醋酸味的空气中,夹一块,尝起来外焦里嫩,酸甜适度,让人欲罢不能。

结语: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锅包肉的做法,大家可以关注我学习更多的家常菜做法。

锅包肉表皮的酥脆震颤着你的牙齿,些许酸甜开胃的糖醋汁儿刺激你的味蕾,一口咬下去,猪肉的绵软和韧劲带来的幸福感与和满足感,任何山珍海味都无法比拟。

怎么样,成功勾起你肚子里的馋虫了吧,想吃怎么办?跟我一起来学呀,今天就给大家讲讲吉林人爱吃的锅包肉,最地道的做法是什么。

先来说下必须用到的食材,以下需要你准备好了。

食材

猪里脊肉500g

胡萝卜一根

尖椒一根

香菜2根

葱丝5g

姜丝5g

调料

土豆淀粉30g

玉米淀粉30g

盐2g

料酒10ml

六月鲜特级酱油15ml

味达美清香米醋50ml

白糖25g

温水20ml

番茄酱20g(做酸甜口的则不用)

做法【食材准备】

1、猪肉剃去筋膜,沿着纹理切成厚12.5px的薄片,胡萝卜,尖椒洗净切成细丝,香菜去根切成3~100px长的小段。

2、肉片放入碗中,加入盐、料酒、葱丝2g、姜丝2g抓匀腌制10分钟。

【挂糊】

1、将土豆淀粉和玉米淀粉混合均匀,取出30g备用。剩下的加水混合,直到淀粉充分结块。

2、再分次加入少量的水,搅拌至淀粉成面糊的状态。摇晃时面糊可以缓慢流动为宜。

3、将腌好的肉片先粘一层干淀粉,然后放到面糊里沾匀。

【炸肉】

1、锅中倒油,待油开始冒烟后调成中火,将裹好面糊的肉片依次放入锅中炸制金黄。(一次不要放太多片,容易粘在一起)约8~10分钟左右。炸好后放入漏网中。

2、所有肉片炸好,转大火,待油再次冒烟时,把炸过的肉片全部倒入锅中再炸30秒。捞出沥油。

【炒汁】

1、将酱油、醋、糖、水倒入同一个碗中搅拌均匀。

2、另起锅,待锅烧热,倒入调好的糖醋汁不断按一个方向搅动。让糖在锅中融化变得粘稠。(如果是吃番茄酱口味的,这一步先将番茄酱倒入锅中炒香,再倒入糖醋汁翻炒均匀哦)

3、倒入炸好的肉片、葱丝、姜丝、胡萝卜丝、尖椒丝和香菜段。翻炒均匀让糖醋汁挂满肉片,出锅即可。

怎么样,就这简单的四部,你就能吃到最地道正宗的锅包肉了。食指大动的你还不一起来做一次试试,当你的味蕾触碰到锅包肉时,就知道这个菜你做的究竟有多值得了。

以上就是关于锅包肉最详细的做法和选肉标准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