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对经济的危害

   2022-11-14 09:31:10 网络650
核心提示:负利率对经济的危害如下:存款缩水。负利率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居民放在银行里的存款会越存越缩水。居民储蓄存款29万亿元,利率低于中性水平至少3个百分点,相当于居民每年收入少增约9000亿元。既然把钱放在银行里并不保险,钱还会白白地蒸发掉,那么把

负利率对经济的危害

负利率对经济的危害如下:

存款缩水。负利率最为直观的影响就是居民放在银行里的存款会越存越缩水。居民储蓄存款29万亿元,利率低于中性水平至少3个百分点,相当于居民每年收入少增约9000亿元。既然把钱放在银行里并不保险,钱还会白白地蒸发掉,那么把钱拿出来就是最好的办法。然而,有相当部分银行存款是取不出来的,那就是中低收入者的"强制性储蓄",它们不能也不敢消费,更不能、也不敢转化为投资,当然,他们的那点钱也根本不够去投资。尤其是广大农民,因为这些钱是为养老、保命所攒,或是随时应急所需,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动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负利率作为一种财富再分配工具,它会进一步掠夺社会弱势群体原本可怜的一点财富。

物价推高,有钱人们当然不会就看着自己的钱放在银行当中一点点蒸发,所以他们一定会努力寻求投资。而中国的投资渠道实际上比较单一,富人们大多将目光投向股市、楼市还有期货市场。这也是有调查数据佐证的,根据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的观察,当2007年出现物价快速上涨、负利率变得较为严重后,中国房地产市场恰好迎来价格猛涨时期。"2007年的CPI从7月份超过5%的关键点,在8月份达到6.5%,与之相对,中国股市在这两个月间分别大涨17%和16.7%,房价也出现飙升。"尹中立说。所以一般都认为,负利率是高房价的幕后真凶。

资产泡沫。在负利率时代,普通百姓的钱都在银行蒸发、缩水,而另一方面,能够从银行得到大量贷款的其实是地方政府、国有企业,所以这样的大项目,空项目屡见不鲜。根据央行在6月份公布的《2009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09年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

银行降息为什么房价会涨

负利率就是将通常的存款利率改为负值。有时适用于央行接受民间银行存款时的利率。一般而言银行向央行存款时可获得利息,但在负利率情况下反而需要支付手续费。

银行将钱存入央行会出现缩水,因此有望促使银行积极放宽面向企业的贷款。例如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行-0.1%的负利率,将从2016年2月16日起执行。

负利率是指通货膨胀率高过银行存款率,物价指数(CPI)快速攀升,导致银行存款利率实际为负。

负利率=银行利率-通货膨胀率(CPI指数)

目前,我国环球金汇的银行一年定期利率是3%,而通货膨胀率是3.3%,负利率也就是实际收益率,是-0.3%。

扩展资料:

负利率本质上是量化宽松的一种延续,就欧洲和日本而言,实施负利率的初衷在于刺激银行信贷和提升通胀预期;相比之下,丹麦和瑞典当初实施负利率主要是为了缓解资本流入和本币升值的压力。

不过,从基本面来看,负利率实际上来自于实体经济投资回报水平的下滑,这也显示出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增长缺乏增长点的一个现实挑战。

从微观层面来看,负利率对依赖传统定价模型的金融机构造成了威胁,这类似于“电脑千年虫问题”,传统定价模型中不包含负利率这个变量,因而这些模型不能正确发挥定价的功能,这势必影响到这些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转。

此外,由于存款利率尚被隔离在负利率之外,该政策对于个人储户目前的影响并不显著,但也出现了日本民众囤积现金的现象。负利率对于民众心理预期的影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就行业层面而言,首当其冲的是银行业。商业银行是负利率政策实施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环,负利率缩小了商业银行的利差,而银行迫于同业竞争的压力往往又不敢将这种赋税转嫁给消费者。

以欧洲为例,2015年第四季度欧洲大型银行的财报显示,15家大银行中亏损的有6家,利润下降的有9家,而2016年以来这些银行的股价悉数下跌,跌幅远大于同期欧洲主要股指的跌幅。究其原因,负利率造成的银行盈利水平下降难辞其咎。

负利率对全球资产配置行业也有影响,其中债券市场尤甚。这表现为债券收益波动率加大,收益率曲线下滑,近期欧洲多国的国债收益率均下跌至历史新低,负收益率债券频繁出现。

从实施负利率政策的各国来看,其政策初衷不尽相同,政策效果和影响也不尽相同,但这些国家无一例外地都对该政策比较自信。

欧元区的负利率政策推行时间较久,其对于银行信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债务压力,但通胀率提升效果不尽人意;日本实行三级利率体系,基准利率仍然为正,负利率更像是日本央行对外表露其将继续宽松货币政策的决心。

同时日本通胀预期依然较弱,日元汇率不降反升,甚至在脱欧事件中成为炙手可热的避险货币,这都与日本央行政策推行的初衷背道而驰。

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状况有其共性,通胀率低下、经济增长缓慢更多是结构性问题所致,如人口老龄化、消费需求不足等,这就呼吁更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推行,实施政策组合来为经济注入活力,单纯依靠货币政策似乎推动力还不够。

就中国而言,实际上从2015年10月央行下调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至1.5%之后,当月的实际通胀率为1.6%,中国就可以说进入了实际负利率的时代。

目前离名义负利率政策还有较远的一段距离,但在当前全球低利率的大背景下,也需要加快推行供给侧的相关改革,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同时也需要关注一些经济体实行负利率政策在多大程度上会给中国带来外部溢出效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负利率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各国负利率政策影响几何

降息刺激了投资但会导致货币进一步贬值,物价上涨。房价已经很高,收入提高缓慢的情况下,人们首先顾忌的是吃穿,然后才是买房子。当前情况下,降息只会导致房价死的更快。

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的金融方式。当银行降息时,于金融机构而言,放贷利率下降,融资者的成本降低于普通个人而言,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总体看,降息对于股市的长远发展,属于实质性利好。据有关专家分析,短期内会有下列板块可能受到影响:

1.绩优股、实值股、低市盈率股、高送派股。降息有利于进一步凸现绩优股、实值股的魅力。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于三十倍的绩优股、实值股,其分红派现,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凸显优势。尤其是绩优股、实值股中送股、转增股的股票,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其魅力以倍数计算。投资人可以参照已经公布的年报,选择业绩优异、市盈率低、分红派现多、尤其是送股转增股多的"白马股",理性投资。

2.房地产股、保险股等"息口敏感股"上述股票和板块,属于香港称呼中的"息口敏感股"。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股来说,利率下调,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保险业同样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但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3.国债、企业债券银行利率的下调,不仅仅凸显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对于年利率百分之二点九五或以上、没有利得税的国债来说,其投资价值同样凸显。较之于税后实为百分之一点五八四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利率高出百分之一点三六六。尤其是,存款利率仅仅降低百分之零点二五,还有降息预期。有利于国债、企业债券的慢牛行情。从"庄股"思维的角度看,2007年的熊市,造成众多机构纷纷投资国债,可以说,国债已经有"庄"进驻。按同样理由,企业债券也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以上就是关于负利率对经济的危害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举报收藏 0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百科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百科头条
最新发布
点击排行
推荐产品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  意见建议  |  法律申明  |  隐私政策  |  广告投放  |  如何免费信息发布?  |  如何开通福步贸易网VIP?  |  VIP会员能享受到什么服务?  |  怎样让客户第一时间找到您的商铺?  |  如何推荐产品到自己商铺的首页?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15082249号-2